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的差异

更新时间:2023-04-21 08: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复合锂,聚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

21 O O年 1 0月

石油学报 (油加工 )石 A T E R L I I I A ( E R I U P O E SN E T O ) C A P T O E N C P T O M R C S I G S C I N S E

第 2 6卷第 5期

文章编号:1 0— 7 9 2 1 ) 50 4—8 0 18 1 ( 0 0 0— 7 70

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的差异姚立丹,杨海宁,孙洪伟,段庆华(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京 108)中北 0 0 3

摘要:究了炼制温度和反应方式对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滴点的影响,探讨了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研脂成脂机理的异同,认为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形成高滴点的关键因素在于稠化剂分子问的缔合;脲基润滑脂稠化剂分子类型单一,更容易形成高滴点的润滑脂,而复合锂基润滑脂的稠化剂是由 1一基硬脂酸锂和癸二 2羟酸双锂 2种化合物相互缔合而成,如果在初始阶段 2化合物不发生彼此间的缔合,那么通过加热的方式不能将这种种缔合方式转变为彼此间的缔合。均相反应是获得缔合型稠化剂的主要条件。 关键词:滑脂;复合;锂;脲润文献标识码:A d i 1 . 9 9ji n 1 O—7 9 2 1 . 5 0 5 o: 0 3 6/_s .。 1 8 1 . O 0 0 . 1 s

中图分类号: 6 6 4 TE 2 .

Dl FFERENCE BETW EEN TH E RM ATI Fo ON ECHA NI M S o F LI M S TH I UMCoM PLEX REAS AND G E UREA GR EAS E

YA0 d n,YANG an n Lia H i ig,S N n we,DU AN n h a U Ho g i Qi g u( sa c ntt t o toe m o esn Ree r hI s ue f Perlu Pr csi g,S NO C,B iig 1 0 8,C ia i I PE ejn 0 0 3 h n )

A b ta t T h fe t ft e c i e pe a ur n r pa a i n m e ho h o i i f sr c: e e f c s o he r a ton t m r t e a d p e r to t dson t e dr pp ng po nto

t ih u

he 1t i m c ompl x r a e n t ur a r a e e g e s a d he e g e s we e e e r he r r s a c d. The if r nc b t e t d fe e e e we n hef r a i n m e h nim soflt u o pl x gr a e a r a g e s a i c s e . I a e o i e o m to c a s ihi m c m e e s nd u e r a e W S d s u s d t w s r c gn z d

t a h s o i t n a o g t e mo e u e f t ik n r wa h e a t r t a d h ih u h t t e a s ca i m n h o l c l s o h c e e s t e k y f c o h t ma e t e l i m tc m pl x g e s n h u e r a e a i h gh r pi oi t T he t c ne o e ul s n r a o e r a e a d t e r a g e s h v ng i d op ng p n . hike r m l c e i u e

gr a e we e sm p e s e i s O ha he g e s t g o i oi o d e a iy pr p r d, e s r i l p ce S t t t r a e wih hi h dr pp ng p nt c ul b e sl e a e whiet hike e e n lt u c m p e r a e wa he a s i ton of1一 dr xy t a a elt i m l het c n rus d i ihi m o l x g e s s t s oca i hy o s e r t ih u 2a d di t u e a a e I - dr xy t a a elt i n l hi m s b c t . f1 hy o s e r t ih um nd d lt u e a a e c l ota s ca e e c i 2 a iihi m s b c t ou d n s o it a h

o he n t e i ta t g fgr a e pr pa a i t r i h nii ls a e o e s e r ton,t s oca i ou d no or d by he tng ye . he a s i ton c l t be f me a i tT h ho o ne us e c i n n r a e e m ge o r a t

o i g e s pr p r to i t m a n o ii f r s o i to a o e a a i n s he i c nd ton o a s ca i n m ng

molc l s o hike r e u e ft c ne .Ke r s:g e s; c y wo d r a e om plx; lt u; u e e ihi m ra

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是 2种不同类型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上的高滴点润滑脂,具

剂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其分别制成的润滑脂都具有较高滴点。研究表明,脲基润滑脂是稠化剂分子问

有使用温度高、抗氧化能力强等特点。复合锂基润滑脂的稠化剂是由 2种或多种有机酸金属盐在制备过程中复合形成的,而脲基润滑脂的稠化剂是异氰酸酯与有机胺反应生成的。虽然 2种润滑脂的稠化

以氢键形式缔合形成;而复合锂基润滑脂是由不同

的羧酸锂盐依靠分子问的作用在润滑油中相互缔合而成。目前,对脲基润滑脂和复合锂基润滑脂制备

工艺过程与稠化剂分子间缔合的关系研究较少。

收稿 E期: 0 90 6 t 2 0— 82 通讯联系人:姚立丹,— i a l a . h y sn p c c m E mal oi n s k@ i o e. o :y d

复合锂,聚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

78 4

石油学报 (油加工 )石

第2 6卷

笔者通过改变酸一和异氰酸酯一机胺之间的碱有

对于复合锂基润滑脂,从图 1可见,当 L oH i

反应时问,并在升温过程中取样,研究了不同炼制温度下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样品的纤维结构和滴点的变化,分析了反应工艺条件对润滑脂滴

水溶液 3 n加入到有机酸一中并完成脱水后, 0mi油

L G(0 mi) C 3 n的滴点即达到 2 0,当炼制温度升 8℃到 25 1℃时,滴点可以达到 2 5 9℃左右,整个升温过

点的影响,总结了 2种润滑脂稠化剂分子问缔合的影响因素,探讨了 2种润滑脂成脂机理的异同。

程中滴点保持在 2 0以上。但是,当采用 L OH 8℃ i水溶液以 1ri n快速加入到有机酸一中时,情况则 a油不同,整个升温过程 L G( n的滴点只有 1 0 C 1mi) 7~ 1 0,相当于锂基润滑脂的水

平,当炼制温度继续 8℃

l实验部分 以石蜡基矿物油为润滑脂基础油 ( v。一。 1 s,分别以 1一 0mm/ ) 2羟基硬脂酸一二酸一氧化癸氢锂和月桂胺一,二异氰酸酯一苯甲烷为稠化剂, 44二

升高到 2 5时,反应物融化,冷却后测其滴点 1℃仍不到 1 0,说明采用这种工艺制备润滑脂没有 9℃

发生复合反应。相应地从图 2和图 3样品的电镜分析可见,在 1 8C到 2 0整个升温过程中,L G 2 o 2℃ C (0mi)的稠化剂始终保持细长、并略带螺旋的 3 n中纤维结构;而 L G( i) C 1r n中最初的稠化剂纤维结 a构呈短纤维状,随着炼制温度升高,短纤维有彼此缔合成更长纤维的倾向,但是短纤维始终占绝大多

在开口釜中制备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最高炼制温度为 2 0,氢氧化锂、4 4 2℃,二异氰酸酯一二苯甲烷加入时问分别为 3 O和 1mi。为了区别起 n

见,将氢氧化锂、4 4二异氰酸酯一苯甲烷加入,二时间为 3 O和 1ri n的复合锂基润滑脂、脲基润滑脂 a

样品分别命名为 L G( O mi) C 3 n、UG( 0 ri ) 3 n和 aL CG( i ) UG( i ) 1r n、 a 1m n。

数。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改变加 uOH的速率,就会造成复合锂基润滑脂结构的明显差异。

2结果与讨论2 1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的滴点和结构随 .炼制温度的变化

对于脲基润滑脂,从图 1可见,采用 3 i 0r n加 a

完 44,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 ( I的工艺时,炼制 MD )温度在 1 0 3℃后,脲基润滑脂 UG( 0mi) 3 n的滴点就

在制备润滑脂过程中,分别在不同的炼制温度

达到 2 5 8 o C,随着炼制温度的升高,滴点仍会略有增加;而采用快速 ( i)入 MD 1r n加 a I的工艺时,在炼制温度低于 1 0 7℃时,脲基润滑脂 UG( n的 1mi)滴点始终低于 1 0,而在炼制温度超过 1 0 9℃ 9℃后,滴点会迅速升高到 3 0C以上。相应地从图 4和图 5 0 o

下取样进行润滑脂的滴点和结

构分析。图 1为随炼制温度的升高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的滴点变化。它们的电镜分析结果见图 2。~5

电镜分析结果可见,炼制温度为 10时, 3℃

UG( 0ri) 3 n中的稠化剂已经出现较明显的螺旋状纤 a\

量0△

维结构,炼制温度提高,有助于细小的纤维结构缔合,逐步形成粗大螺旋管状结构;此时 UG( n 1mi)

0 D

曼n

0

中的稠化剂纤维细小,彼此间缔合较少,随着炼制温度的提高,细小的纤维逐渐聚集成粗大纤维,最终形成的纤维具有明显的螺旋管状结构,但当炼制

0

温度达到 2 0时,粗大的管状螺旋纤维结构又变 2℃Re nn mp rt r i f igt e eaue/℃

成细小的纤维结构。相比之下,采用慢速加入 MD I方法制备的脲基润滑脂的纤维结构更为整齐。 制备过程中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样品的 F—R谱如图 6 TI~9所示。图 6和图 7分别为慢

图 1随炼制温度的升高复合锂基润滑脂 ( C L G)和脲基润滑脂 ( G) U的滴点变化Fi . Varai n o r ppng pont fLCG nd UG t g1 i to fd o i i so a wih t e i r a eofr fni g t mpe a u e h nc e s e i n e rtr ( )LCG( 0 ri;( )LCG( n; ( ) UG( 0 mi; 1 3 n) 2 a 1mi ) 3 3 n)( )I G( n 4 3 1 mi )

速和快速加入 LOH 2种工艺制备的复合锂基润滑 i脂在不同炼制温度下的主要红外吸收峰。可以看出,

复合锂,聚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

第5 期

复合锂基润滑脲基润滑脂和脂成脂机理的差暑

79 4

图 2 L G(0ri) C 3 n中稠化剂结构随炼制温度升高的变化 aFg 2 Va it n。 h hc e e ie tu t r t h n rae。 e nn e ea uefrL i. ra i ft et ik n rfb rsr cu ewi teice s frf igtmp r tr。 cG( 0 mi 。 h i 3 n)Reiig tm p r t r/℃:( )1 8;( ) 1 0;( )1 0;( fnn e ea u e a 2 b 5 c 9 d)2 0;( )

2 0 0 e 2

图 3 L G( r n中稠化剂结构随炼制温度升高的变化 C 1a ) iF舀3 Va it0 ftet ik n rfb rsr cu ewih teice s frfnn e eau ef cG( n) i rain。 h hc e e ie tu tr t h n rae。 eiigtmp r tr。 1miR f igt mp rt r/C:( )1 8 ( )1 0;( )1 0 d 0;( )2 0 ei n e e au e ̄ n a 2;b 5 c 9;( )2 0 e 2

图 4 u 3 i) g( o r n中稠化剂结构随炼制温度升高的变化 aFg 4 V rain o h hc e e ie tu ti t h n tae0 eiig tmp r tr 0 G( O mi i. a jl ft et ik n rfb rsr cu' wi teice s frf n e e au efrU 3 “) o e h nR f ig tmp rt r/C:( )1 8 b 5;( )1 0;( )2 0 e 2 ei n e e au e ̄ n a ;( )1 0 c 9 2 d 0}( )2 0

复合锂,聚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

70 5

石油学报(油加工)石

第 2卷 6

图 5 U 1mi ) G( n中稠化剂结构随炼制温度升高的变化Fi. Vait n o h hc e e ie tu t r t h n raeo e nn e eau efrUG( n g5 rai ftet ik n rf rsr cu ewiht eic es frf igtmp r tr o o b i 1mi )Reiig tmp r t e ̄:( ) 1 8;( 1 0;( )1 0;( )2 0;( )2 0 f n e e aur/C n a 2 b) 5 c 9 d 0 e 2

2种不同工艺制备的复合锂基润滑脂样品在 1 8 5 0和 1 6 m处的吸收峰没有明显变化,且 2工艺不 5 0c 种同温度下的红外吸收峰的峰形和位置基本相同;但是在 3 0 m附近的吸收峰变化显著,炼制温度 3 0c

工艺制备的脲基润滑脂在不同炼制温度下的主要红

外吸收峰。由图 8、9可以看出,当慢速加人 MDI制备脲基润滑脂时,随炼制温度升高,3 0 m与 3 0c 1 4 ̄1 4 m处的吸收峰起初发生的变化并不显 6 0 5 0c著;当炼制温度达到 2 0时,这 2处吸收峰的位 0℃

为 1 8时该处出现双峰,高波

数的吸收峰强度较 2℃小,随着炼制温度升高,双峰吸收强度逆转,且逐渐向高波数转变,最终成为在 3 5 m处的单吸 3 0c收峰;在3 0 m附近吸收峰的变化,仅与炼制温 3 0c

置和形状都发生明显变化,意味着有新的缔合出现,可以判断为脲分子间以氢键的形式进一步缔合的结果;当快速加入 MDI备脲基润滑脂时,3 0制 3 0与 1 4 ̄1 4 m处的吸收峰发生显著变化的温度提 6 0 5 0c高到了 2 0 2 o C。

度升高有关,而与 LOH加入速率的快慢无关。 i图 8和图 9别对应慢速和快速加入 MD 分 I2种

f b

() 1 () 2

() 3

() 1

() 4 () 5 () 2 () 3() 4

() 5

3 0 60

3 0 50

30 40

3 0 30

3 0 20

31 0 O

1 2 1 0 1 8 5 0 1 4 l 2 1 0 4 0 1 6 1 4 6 0 6 0 016 5 0 5 0 018 4 0 4 0 5 5Wa en mb r| m v u e c i

W a en mb r c I v u e/ m

图 6不同炼制温度时 L G( 0 m n的 F -谱图 C 3 i) TI R Fg 6 F -R s et f C 3 i )a df rn e nn mp r trs i T I cr o G(0 m n t i ee t f igt e aue . p a L ri eWa en mb r c v u e/ m:( )3 0—3 0;( )1 4— 1 2 a 10 6 0 b 4 0 6 0Re nn e ea u e ̄ f igt mp rt r/C:( )1 8 2 5;( )1 0 4 0;( )2 0 i 1 2;( )1 0 3 9;( )2 0 5 2

复合锂,聚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

第 5期

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的差异

71 5

() a

() 1 () 2

() 3() 4

() 1 () 2

() 5

() 3 () 4() 530 6 0

3 0 50

3 0 40

3 0 30

3 0 20

31 0 O

1 4 1 2 1 0 1 8 5 0 l 40 5 0 5 0 1 8 1 0 6 0 6 0 6 0 5 0 1 6 5 1 2 1 0 4 0 46W a e n mb r m~ v u e/c。

W a en mb r m。 v u e/c

图 7不同炼制温度时 L G( n的 F -R谱图 C

1mi ) TIFg 7 F I s e tao G( n)a i e e trfnn e eau e i. T-R p cr fLC 1 mi tdf r n ei igtmp r trs fW a en mb r c :( )3 0—3 0;( )1 6— 1 4 v u e/m a 10 6 0 b 4 0 6 0Reiig tm p r t r/C:( ) 1 8;( ) 1 0;( ) 1 0;( fnn e ea u e ̄ 1 2 2 5 3 9 4)2 0;( )2 0 0 5 2

a )

() b

3 0 45

30 35 40 30

30 30

3 0 25

3 0 3l 0 20 5

1 6 60

14 12 60 60

10 18 16 l4 l2 60 50 50 50 50

Ⅵ,ven mb r/CD a u e/

W a en m b r m v u e/c

图 8不同炼制温度时 U 3 n的 F -谱图 G( 0 mi ) TI RF g 8 F -R s etao i. T I p cr fUG( 0mi )a ifrn eii gtmp r trs 3 n tdfe e trfnn e eau eW a enu e/c v mb r m:( ) 3 5 3 5 a 1 0— 4 0;( ) 1 2 1 6 b 50 60

Reiig tmp r t r/:( )1 8 2 5;( )1 0 4 0;( )2 0 f n e eaue℃ n 1 2;( )l 0 3 9;( )2 0 5 2

2 2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差异的 .探讨

3种原料的反应产物可得到 2种有机羧酸锂盐,图 1、 1别为十二羟基硬脂酸和十二羟基硬脂酸 O1分

上述实验证明,无论是复合锂基润滑脂还是脲

锂、癸二酸和癸二酸双锂的 F I谱。由图 l、1 T— R 0 1可以看出,癸二酸在成为癸二酸双锂后,在 3 0~ 30 3 0 m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吸收峰;而十二羟基硬 5 0c 脂酸变成十二羟基硬脂酸锂后,原本在 3 5 m 20c

基润滑脂,它们的结构和基本性能都会受到稠化剂添加完成时间的长短、炼制温度高低的影响。 本实验所制备的复合锂基润滑脂的稠化剂是由 癸二酸、十二羟基硬脂酸和 L (H反应而成的。 i )

两侧的双吸收峰变成了肩峰。

复合锂,聚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

7 2 5

石油学报 (油加工 )石

第 2 6卷

f1 b

3 5

40

3 00 3 5 4 30

3 0 30

3 0 25

3 0 31 0 20 5

16 60

140 1 20 1 0 1 8 1 6 1 4 I 2 6 6 60 0 0 5 5 0 0 5 5a en mb rf m v u e c

W a e n mb r} m v u e c I

图 9不同炼制温度时 UG( n的 F -R谱图 1mi ) TI Fg 9 F -R s etao i. T I p cr fUG( n)a ifrn eiigtmp r trs 1mi tdfe e trf n e eau e nW a en mb r c v u e/ m:( )3 5—3 5;( )1 2— 1 6 a 10 4 0 b 5 0 60 R f ig tmp rt r/:( )1 8 2 5;( )1 0;( )2 0 5 2 ei n e e au e℃ n 1 2;( )1 0 3 9 4 0;( )2 0

般认为,F—R谱的 3 0 m左右的吸收 TI 30cOH。从元素周期表可知,L与 i

而慢速加入 LOH时,有利于十二羟基硬脂酸锂和 i癸二酸双锂彼此问的缔合,从而形成有利于提高滴点的稠化剂结构。3种缔合体之间的差别仅限于缔合方式的不同,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难以区分滴点的差别,但其对缔合程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是判断复

峰由 OH或 OH缔合引起 _,但是癸二酸双锂 1]分子中并不存在 H同属 I族,L原子仅比 H原子多 1电子云, A i层

所以两者相似之处很多,例如 H可以形成氢键,L i也可以形成类似于氢键的锂键。因此可以推断,]

合锂基润滑脂缔合完成的较好手段。

3 0 m出现的吸收峰与 L。以及 L键的缔合有 3 0c i。 i关。另外,羧酸由于强的氢键作用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对于十二羟基硬脂酸来说,二聚体的主要作用力并不是来自羟基,而是来自 2个不同十二羟基硬脂酸上的羰基氧和另一分子酸的 H的相互作用。

十二羟基硬脂酸锂中的 L _着 H’的作用,也会 .起 l。

形成二聚体。图 1 2 0( )和图 1 2 1( )中 3 0 5 0~3 0 m处出现的宽峰说明十二羟基硬脂酸锂和癸 4 0c二酸双锂均存在缔合形式,这种缔合形式如图 1 2所示一。。

Ok nwa和木村

浩等_的研究表明,复合 ai 3

锂基润滑脂稠化剂的2种羧酸锂盐之间发生了类似于氢键的键合,这种键合是 L离子与羰基氧之问的 i电荷作用。2种羧酸锂盐之间的键合可以表示为图1 3。

4 0 3 0 3 0 2 0 2 0 l0 l0 50 00 50 00 50 00 0 5 00 0 W a e n mb r/ m v u e c I

图 1十二羟基硬脂酸和十二羟基硬脂酸锂的 F -R谱图 O TIFi.1 FT- R p c r f1 h r y ta i cd a g 0 I s e ta o 2。 yd ox s e rc a i nd

由上述分析可见,快速加入 L OH时,十二羟 i

lt um 2 h d O y t a a e ihi 1 - y r x se r t ( ) 1 - d o y t a i cd;( 1 2 Hy r x s e c a i r 2)Iih u 1一 y r x s e r t t i m 2 h d o y t a a e

基硬脂酸锂和癸二酸双锂更容易形成各自的缔合体;

复合锂,聚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

第 5期

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的差异

7 3 5

脂肪族二脲润滑脂则不同,其红外光谱与结构、 滴点有较好的对应关系。F—R谱中 3 0 3 0 TI 4 0 2 0和1 5~ 1 2 m处的特征吸收峰的变化与脲基润滑 6 0 5 0c

脂的炼制温度有一定对应关系,随着炼制温度的升高,1 5~ 1 2 m处的特征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 6 0 5 0c

(图 8和图 9,稠化剂分子间缔合程度增加,纤见 )维结构也逐渐变大 (图 4和图 5,滴点随之提高。见 )

脂肪族二脲润滑脂稠化剂分子间的氢键缔合发生在不同分子的脲基上的 H与 (之间,如图 1 ) 4所示。 由于十二胺一 I稠化剂分子较为单一,而且 MD分子中的键合原子间的距离基本相同 (由异氰酸酯的结构决定 ),这有利于分子间的氢键缔合。然而4 0 3 0 3 0 25 0 2 0 l 00 1 0 5 0 00 50 00 0 0 0 5 00 0

MD I加入速率的快慢,对滴点仍有一定影响,快速加入 MD I时,大量的脲分子迅速形成,此时分子间的缔合并不完全;随着炼制温度的提高,分子间氢键的缔合才逐步完成。而慢速加入

MDI时,脲分子是逐步形成的,在完成 MDI胺的反应过程与

图 1癸二酸和癸二酸双锂的 F -R谱图 1 TIFi . FT- R p c r e a i c d a d i ihi m e c e g 11 I s e t a of s b c c a i n d lt u s ba at( )Se a i cd;( )Di t i m e a a e 1 b cc a i 2 l h u s b c t i

( H C一( n一 C 0 _ H c 3n一

卜 (H) C:” H_( H:- | _ C ) cH|0 L 0— 0… i一

\\L一。 i\C -( H, C h-

/

O 1 Hu

“~。一

c cH一~

\

\

0…一 Li . . .… .

o…— Li i

?I Ic叫

#…。 0。一c0一 Li 0…

/…\“ O\

O H

a‘ c卜c。\ H一

_( C

一 C\\

C 1卜㈣。 H 。卜 H一 I 。 c

_( C

0… Li 0一

图 1 十二羟基硬脂酸锂与癸二酸双锂的缔合体 3Fi . 3 As oc a i n f lt u 1 h dr s e a e wih d lt i m e c e g1 s i to o ihi m 2一 y o t ar t t ii h u s ba at

O

c-c

o:一0一一 。。删一一: 。㈨一

复合锂,聚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

74 5

石油学报 (油加工 )石

第2 6卷

中,氢键缔合也逐步完成。这就是延长 MD I与胺的反应时问有助于在较低炼制温度下就得到高滴点脲基润滑脂的原因。

的重要因素。此外,一些物质可能会起到与水类似的作用,对稠化剂分子问的缔合关系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脲基润滑脂与复合锂基润滑脂相同之处在于,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是 2种作用力并不相同,分别是氢键和类似于氢键的锂键,分子间 的键合作用与稠化剂生成条件有一定关系。尽管稠化剂缔合阶段对于脲基润滑脂和复合锂基润滑脂都至关重要,但是两者的缔合阶段有所不同。脲基润滑脂稠化剂分子之间的氢键缔合可以通

3结论 ( )稠化剂分子间形成适宜的氢键或类似于氢 1键的锂键,是赋予脲基润滑脂和复合锂基润滑脂较高滴点的主要原因,

适宜的稠化剂分子间的键合关系一般在润滑脂制备的最初阶段形成。( )能否发生均匀化学反应,是影响稠化剂分 2

子间缔合的重要因素。 ( )制备高滴点复合锂基润滑脂需要解决的是 3有机酸与碱在基础油中进行均匀的化学反应,这必须在一些物质 (比如水 )的帮助下才能实现,而脲基润滑脂则不需要其他物质帮助就能在基础油中实现均匀化学反应。

过后期提高炼制温度得到加强;而复合锂基润滑脂稠化剂分子之间类似于氢键的锂键必须在最初阶段

形成,否则不能通过提高炼制温度得到改善。脲基润滑脂稠化剂分子间的氢键与复合锂基润滑脂稠化剂分子间类似氢键的锂键的形成条件之所以区别如此之大,原因在于脲基润滑脂采用的有机胺和异氰酸酯稠化剂在基础油中都有较好的溶解度,

( )影响稠化剂分子间缔合关系的条件仍值得 4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不需要其他介质的辅助,有机胺与异氰酸酯就可以在基础油中发生较为均匀充分的化学反应;而复合锂基润滑脂采用的稠化剂却不同,其中的有机酸在油中也有一定的溶解度,但是 LOH是无机固体, i 不能在基础油中溶解,需要某种介质,通常是水来帮助 LOH与有机酸进行较为均匀的化学反应,并 i帮助羧酸盐分子问缔合的形成。如果在有水存在的[]荣国斌 .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1 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 0 . 0 4

[]杨大荣 .锂键与氢键的比较 I] 2 - .大学化学,19,8 6: J 9 3 ()29 32 ( A NG r g. A o pa ion e w e n— . Y Da on cm rs b t e Lih u t i m

a dHy rgn J .Unvri hmi r,1 9,8 6: n do e[] iest C e s y 9 3 ( ) y t29 32 — .)

反应过程中,羧酸盐分子之间没有形成理想的缔合关系的话,那么在提高炼制温度后,整个反应体系没有水的存在,羧酸盐分子间的缔合就无法向理想

[]OKA WA T, MUR 3 NI KI A H.E f t o aiu c r n f cs f r s at e

v o f oo po et s f lhu cmpe ges[ . NL rpri o i im o l e t x rae J] GIS o e ma p k s n,1 9,6 ( ) 8 2 . 9 7 1 3:1 - 4

的缔合关系转换。也就是说,在制备过程的最初阶

[]水村 浩,山本雄二 .合成油基础油 l厶 j、 1 y 4 J手/ 1、

段如果没有形成理想缔合的稠化剂,单靠提高炼制温度是无法获得高滴点复合锂基润滑脂的。由此可以推论,制备原材料在基础油中能否进行均匀的化学反应,是影响稠化剂分子间缔合程度

叉 I一天性状 c及 c基油招上二盐基酸量 J二寸 影响[] J. /术口天,2 0, 5 3: 37 . f 0 0 4 ( ) 6—1

E]E O T. Ree tdv l met i due rae J . s ND cn ee p n n ira gess[] o NLG1S o e ma p k s n,1 9 9 3,5 ( ) 8 2 . 7 1:1 - 7

作者简介:

姚立丹,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润滑脂制备和应用研究; 杨海宁,男,工程师,从事润滑脂制备和应用研究; 孙洪伟,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润滑脂制备和应用研究; 段庆华,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精细化工和石油产品添加剂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th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