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

更新时间:2023-10-17 09: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

作者:武明

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9期

摘 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日益形成的农耕文化。马克思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从本质上是实践思维方式。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具有高度的相通性,文化也必然具有高度的相通性。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正是通过这些相通之处对接,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民群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上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的深层理论契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通性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39-02

毛泽东说:“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同志的这段精辟论述告诉我们,作为西方文明产物的马克思主义,要根植于中华大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就必须具有能够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就是使之与中国的具体国情、传统文化相对接和磨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共产主义与“大同社会”

在中国古代社会,劳动人民一直孜孜不怠追求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憧憬、向往和追求“天下有道”的时代,并都把“道”视为一种尽善尽美的有序的和谐状态,体现了他们对现存社会的不满和对没有剥削压迫和人为物役现象的未来文明社会的渴求。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墨子提出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在这一社会中每个成员都要遵循“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靠自己劳动生存;佛教“众生平等”的缘起理论认为,不仅在人与人之间、有情众生之间是平等的。甚至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没有感情意识的山川大地、草木瓦砾等)之间也是平等的。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尤其体现在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上。《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同时期的《春秋公羊传》的“三世说”,即“据乱世”、“小康世”和“太平世”的社会历史学说,认为人类历史的演进,从“据乱世”进入相对平和稳定的“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一条“理想”的社会发展轨迹。在这套理论中,蕴含着“历史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样一种可贵的思想胚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s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