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念三宝经讲义-7

更新时间:2024-06-24 03: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随念三宝经,-7

然后不久呢,那个巨石又从色界天掉下来,那个崇高必堕落啊。掉下来,掉下来以后的话呢,又落在佛陀的手掌之中。佛陀吹一口气,巨石都化为粉末随风飘散在各个地方去了。佛陀以他的大智慧知道,这些大力士们就不高兴,哎呀,我们忙了这么久,全部都化为粉末了。然后,佛陀方便,让他们生欢喜的缘故呢,又以神通力量将那些所有的粉末聚合起来,又成为原来的那个一模一样的大石头,然后轻轻地放在那个远离大路的地方。整个圣草城的大力士们都惊叹不已。

佛陀不单单是为了调伏教化众生显示身力功德巨大无比,而且以无量的神变之力让众生叹为稀有。神通力,我们知道佛陀阿罗汉弟子里面神通力第一的是目犍连尊者。

有一年印度出现了饥荒,那比丘们托钵乞食就很困难。目连尊者就祈请佛陀说:“大地之下有无量的妙味饮食,我以我的神通力能够易如反掌地把那些妙味饮食取出来布施给众生。”目犍连尊者说,“你看,我用我的左手把一切大地的所有众生都可以捧起来,以我的神通力。”

阿罗汉就有这个力量:把这个大地的一切众生,用他的左手掌就可以把众生都捧起来;然后用右手一刹那之中可以把大地底下的那些妙味饮食都拿出来;然后手掌轻轻一翻就能够把所有的妙味饮食布施给一切众生。那么请求佛陀开许让他把这个妙味饮食取出来,

1

解除众生这个饥荒之苦。

佛陀没有开许,说:“虽然你有这样子的神通力,但是众生呐,他素来就很贪着于美味饮食。如果你要把这个妙味饮食取出来了,虽然是暂时解决了他们的这个饥荒之苦,但是让众生的贪欲心、愚痴啊,更猛烈,更加的慧浅福薄。并且因为众生他福德不够的缘故,这个妙味饮食你就算取出来,他们也无法得到,很快就会灭尽。”

好像我们看《盂兰盆经》上面所讲的:目连尊者以神通力把那个食物送给他母亲,他母亲自己有障碍呀,这个钵里面的饭在目连尊者手里面就是饭,一到他母亲手里面就变成火炭,猛火了。没有办法吃啊,业力蒙蔽,业力障碍呀。

所以释迦牟尼佛没有开许。

你看,阿罗汉就有这样子的大神通力,那么经上说,假设与目犍连尊者神通一样广大的人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他们的一切神通力的总和也不及释迦牟尼佛神通力的百千万分之一。

好像那个莲花生大师,他在吐蕃,在西藏住了54年,他成就了虹光身,是前弘期的主要的大德了。并且54年以后,住了54年以后,这个时期的要得度的人道的众生差不多度尽了,未来的众生机缘没有成熟,所以莲花生大师就遍南阎浮提埋藏了很多的伏藏。有一些是法藏,有一些是财宝藏,都埋藏起来。并且授记以后会出现很多的伏藏师。然后他就去到西南方的妙拂洲,妙拂洲去度化有缘的罗刹众生。那么临行以前吐蕃的国王赞普和一切僧俗大众都来送行。

2

莲花生大师就为了他们说了最后的开示,结集为书就是《莲花遗训》。然后莲师他就骑着这个太阳光,骑着这个太阳光好像骑着马一样的,好像凡夫骑着骏马一样的就去到铜色吉祥山的无量殿,无量宫。然后每一个月的初十还会来探视和加持人间的佛弟子,成就了不死虹身嘛。这个是神通力。

但是我们其实要知道有相的神通不是究竟的。佛陀最大的神通是什么?智慧力。佛陀最大的神通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个才是最大的神通,能够让凡夫开示悟入,能够见性成佛,直指凡夫的本具的不生不灭的真心。

凡夫呢,虽然是凡夫身,但是能够知道如来藏,能够见自本性,直了成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上说:“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这个开示非常直接了。我们要知道,自心呐,念念有佛成正觉,成佛。为什么呢?“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诸佛如来都是依不生不灭的真心来成正觉。我们现前这一念,他的本体就是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如是,悉有如来成等正觉,广大周遍,无处不有,不离不断,无有休息”,“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所以这个开示非常直接了当。这个是佛陀的大神通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我们念法身佛,念自己的自性。

那个彭际清居士作了一个《华严念佛三昧论》上说:“诸佛别

3

无所证,全证众生自性。”这个也就和《观无量寿经》里面讲的净土宗的根本理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样啊,整个净土宗的理论就是这个八个字。是心是佛是本觉,是心作佛是始觉;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念的心是始觉,所念的佛是本觉;能念的心是观照般若,所念的佛是实相般若。所以说:念念弥陀念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

解放前夕,江西有一个比丘尼,她圆寂以后,火化以后,就这个头顶顶盖骨没有烧坏。然后上面有四个字:“心作心是”。这个是很殊胜,她是比较有成就。

那么《华严念佛三昧论》上说,“云何离于妄想?”你看,我们本来,我们的自性与佛无二无别。但是呢,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那云何离于妄想呢?这个是最根本的法了,无论你修什么都要知道。如何去离于妄想呢,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是最重要的。

底下的这些内容呢,如果你真正明白的话,那可以说你就是得到一个大圆满灌顶。怎么样子离妄想呢?不管你修净土宗,修禅宗,修密宗,都是最重要的、最殊胜的、最透彻的、最登峰造极的方法是什么?“须知一切众生颠倒执着,全是诸佛法身。”非常直接了当,非常痛快。就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颠倒执着,全是诸佛法身。“何以故?”“颠倒执着常自寂灭故。于此信入,诸佛法身,无处不现。”

颠倒执着是什么?这个就讲得很透彻了,颠倒执着你不要怕它,

4

颠倒执着是什么?就是诸佛的法身。为什么?以前你没有知道这一点,你不了解这一点,你这个颠倒执着就把你妨碍了,就把你障碍了,你就不能证得佛陀的智慧呀。你真实地认识到这一点,知道一切众生颠倒执着全是诸佛法身呢,你就能够悟后起修啊,那么你成佛只是时间问题啊。为什么颠倒执着就是佛的法身呢?“颠倒执着常自寂灭故。常自寂灭,随处出生,随处灭尽。”

《首楞严》上面也讲得很透彻,都是这个意思。我们想想我们这一念的颠倒妄想从哪里来呀?从我们心里面来对不对。那你的心在哪里啊?“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无所从来”啊。所以说这个颠倒执着常自寂灭。为什么?因为它无所从来。然后这一念的妄想过去了,它去哪里了?亦无所去啊。所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就是法身如来。所以如果真正的开悟见性的人,他就真的能够理解,起一个妄念呢,也是一尊佛出现。为什么?因为其实都是本体的作用啊,本体不生不灭啊。

也就跟《首楞严经》上面所说的那个义理是相通的啊,《首楞严》的意思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究竟坚固,随处出生,当处灭尽。究竟坚固的意思就是不生不灭了,一切事究竟坚固就是在生灭法的当体就悟到不生不灭,知道生灭法的当体就是不生不灭。

我们禅宗的方法呢,要参话头,要起疑情。参话头怎么参呢?怎么起疑情呢?禅宗里面说老是会看一个红纸条贴着“念佛是谁”,有些人就会念:“哦,念佛是谁,念佛是谁??”这个不是参话头,

5

达涅槃解脱城,所以称佛为“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现导师事业之相

现导师事业之相呢,是开示佛陀的意业、语业和身业。 【妙智无量,辩才难思;】 是说佛陀意业的悲智功德。 【语言清净,音声和美;】 是说佛陀语功德。

【观身无厌,身无与等。】 是说佛身功德。

到这里面就是利他功德圆满。 佛意悲智功德

“妙智无量,辩才难思”,佛意功德永离颠倒。《现观庄严论》上面就归纳为二十一组,二十一组无漏法,总共一百四十六条,是佛陀的智慧功德。

第一组是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称为“三四二五、单七只八”,合起来是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四正勤是: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

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勤如意足,心如意足,观如意足。修

11

这个四如意足能够产生神通,所以称为四如意足,称为四神足。

五根是:信,进,念,定,慧。

那么我们要知道佛陀的三十七道品功德,虽然名称上面与小乘的相同,但是内容上面有很大的差别,是指大乘菩萨以无相般若智慧去修证三十七道品所获得的智慧境界。

第二组是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第三种是八解脱。

第四种是九禅定:四禅八定,九次第定。 第五种是十遍处禅:

青遍处定,黄遍处定,红遍处定,白遍处定。修这个四定呢,四种禅定成就的话呢,就可以任运的化现各种光,各种颜色。

地遍处定,水遍处定,火遍处定,风遍处定。修成这个四定就可以任运地化现地、水、火、风。所以佛陀,那些诸大菩萨那些大神通都是由这个十遍处禅而显现。

空遍处定,修成以后能够隐身,或者穿墙过壁。

识遍处定,修成以后可以知道一切众生心中所想的事情,或者改变他人的思想意识。佛陀有一个意等持神变,他如果安住在这个世俗谛之中的时候,他能够以这种意等持神变加持一切有缘众生。有什么作用?都能够知道如来心里面在想什么,也都能够知道一切众生他们每一个心里面在想什么。这样子的神变。还有一种是佛陀如果以这种意等持神变安住在真谛之中的时候,任何人都不知道佛

12

陀他心里面在想什么,乃至于十地大菩萨,等觉位的大菩萨,也不知道佛陀他的意向,那么这个是称为意等持神变。

第六种是八胜处禅。

第七种是无烦恼禅:断除烦恼所生的禅定智慧。

第八组是愿觉知禅:由于获得了愿如意功德,所以一切愿念,起一个念头就能够觉知一切,这样子的禅定。

第九组是六神通。

第十组是四无碍智:法无碍智,对万物的性能认识无碍;义无碍智;词无碍智;辩才无碍智是语自在的功德,其实要辩才无碍,真正的无碍智要到第九地菩萨才能获得。佛陀的这种四无碍智是最极圆满的。

第十一组是四如意:四如意是断证功德,断德圆满以后,一切的障碍尽除以后的功德,也称为四净德。

身如意,是依靠禅定力获得生死自如的能力。 缘如意,是变化各种事物。

心如意,是在一刹那之中进入各种无量无数的禅定境界。 智如意,是具有不可思议的记忆和反应能力。在《大乘经庄严论》第二十二品《究竟品》里面称为四种清净,这里面呢,也有些经论称为四如意。

四种清净,那个《经庄严论》上说: 受住以及舍,示现及转化,

13

于定及智慧,获得向汝礼。

第一种清净是所依清净。受身随欲而住,以及时至随舍得自在,所以说“受住以及舍”是第一种清净。

“示现及转化”是所缘清净。示现无所缘,以及转化为有。 “于定”是心清净。于一切相中心得定。 “及智慧”是智清净。于一切相中具智慧。 这样子是四种清净。

因为非常浩瀚无边,所以不能展开来讲,展来来讲就很长时间了。但是我们要知道二十一组无漏法是佛陀的智慧。

第十二组是十自在:生命自在,意识自在,财富自在,事业自在,意想自在,转世自在,愿心自在,神通自在,智慧自在,说法自在,称为十自在。

自在就是自己完全可以掌握和控制了。 生命自在,能够掌握生死。

意识自在呢,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意识,随时可以进入各种禅定境界。

意想自在,是想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

《大乘经庄严论》第八品《力品》上面说:“具自在尽如彼愿,彼诸相净而示真。”这里面就概括十种自在。

第一是“随自愿欲而住者”,是寿自在。那么得到这种自在以后的话呢,想寿命有多长就可以住世多少年,好像我们那个宝掌千

14

岁活了一千多年,在中国也呆了几百年。

“随所欲入三摩地等持”,是心自在。

第三是“由得虚空藏三摩地,于诸有情施无量资具宝雨者”,为财自在,财富自在。

第四种是业自在,“转化地界,有情和受生处者,为业自在。”他可以想受生到哪里,就受生到哪里。

第五种是“随欲住禅定中,及出生不同世间,为生自在。”也就是转世自在。

第六种就是意想自在,“于地信解为金,而成彼等,为信解自在。”佛陀因为他有这种信解自在,所以我们看《般若经》上面说到,佛陀曾经以神变力将无量世界都转变为净土。佛陀说经典的时候,有时候他以神变力,脚趾头一按这个地,触这个地,整个地都全部变为净土。这样子是因为信解自在,信解是金,然后就整个都是黄金铺地。

第七种是愿自在,“随所发愿而成就者”。

第八种是神通自在,“知令所化众生所愿圆满”的方便法,如何引导众生能够圆满他的愿力,称为神通自在。

“于四无碍智得自在者,为智慧自在。”

于诸有情都能够满足一切有情众生的心,开示悟入,说法自在。 那么我们要知道这个十自在都是六度波罗蜜之果。寿自在、心自在、财自在是布施度之果。

15

切有情众生的面前同时化现佛身。

语神变,是这个世界所有的众生,不管他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中国人;中国人里面不管他用广东话、用湖南话、用湖北话、用四川话;乃至于不同的鸟,用它们鸟叫的声音,不同的动物,用它们动物鸣叫的声音,同时向佛提出自己的疑问,佛陀一开口说法呢,任何众生听起来都是在为自己说法,都听得明白。这样子的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个是“辩才难思”。

佛语无失功德

底下两句是显佛的语业。 【语言清净,音声和美,】

“语言清净”,是佛语功德远离一切过失。

第一个是远离虚诳不实的语业过失,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所以毫无过失,所以称为“语言清净”。

然后远离令闻者毛骨悚然等言说过失,不会刻意的去骇人听闻。 第三个是远离声音不美等音韵的过失。说起来这个声音非常动听,听了的话很生欢喜心,是音韵非常庄严。《妙法莲华经》上说:如来言辞柔软,悦可众心。所以佛陀的语言,无论从文句上,还是意义上都没有任何的过失,所以说“语言清净”。

而且佛语教化能够令众生相续的暂生喜悦和最终赐予究竟的利乐。《华严经》上说:又放光明名妙音,此光开悟诸菩萨,能令三

21

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三界里面一切的声音都能够称为如来说法的声音,无论是鸟鸣叫也好,风吹树动也好,水流声也好,都是如来说法的法音。普使世间闻佛音,是故得成此光明。

光和音这个是有联系的,那个光它有一定的频率,这个就是音,就是音波,光音波。禅定之中,他的这种智慧光明以一定的频率,然后把它记载下来,就成为佛菩萨的咒语。我们按照这个频率去持诵的时候,就能够与佛菩萨的那种咒语本身的频率产生一个共振,然后就比较容易得到加持力。所以最好是能够有传承。

然后呢,因为这个字都会认,但是这个频率会怎么样呢?不知道。频率相应就好像这个电视,调好那个频道一下就收到了,不然就只是一片雪花了。这是说如来的“语言清净”。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上面说:尽世界中所有有情,于一时中,各以异义而见质问,佛以一刹那心相续慧而领摄已,即以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各领知为答自语。于兹甚希有之德,当思念之。

这是我们要思念如来的语功德。

你看我们说法,我们凡夫众生说法就有障碍了,你看我们语言不通都要翻译。那如果说我们说中文去到说英语的国家,那就要翻译了,那说英文的人来到中国那也需要翻译过来。

如来说法就是任何人一听都知道,都明白,都在为自己说。乃至于鸟兽的声音,鸟兽它们的那种语言,以那种语言来问佛,佛陀

22

都无余了知,都能够令他心开意解。

《宝积经》里面有一品叫做《谛者品》上面说: 此诸有情了义语,多种一时来问难, 心一刹那遍了知,即以一音各答覆。 如是当知佛于世,以妙梵音而宣演, 度出人天诸苦厄,极善转于妙法轮。

各别的国土,各别的方言,异类的旁生,一切的语言,听闻到佛陀开示之音都能够了解通达。

然后第四个方面是佛陀的声音,他不分远近都能听到,并且一样清晰。你看我们讲堂这么小小,几百人就要用个扩音器了。如来说法呢,很大的范围听起来呢,你坐在佛的面前听也是这么清晰,坐到一百公里、一万公里,听起来都是一样清晰。这样子的殊胜功德。

在《开示如来秘密不可思议经》上说到:目犍连尊者他曾经想看一看佛陀这个语言到底能够传播多远,这个距离有多远呢。他就以神通力一直往远的方向跑,去到无量诸佛世界,但是不管去到哪里,所到的地方都能够听到佛陀说法的声音,就好像在佛陀的面前听佛说法一样的清晰,一样的柔软,一样的庄严。所以最终还是无法测定佛语传播的限度。到底能够传多远呢?无量无边,浩瀚无边。最后目犍连尊者疲劳了,回来了,还是不知道佛陀这个语言,这个声音到底能够传多远,去到无量诸佛世界都还是听得到。这个是说

23

“语言清净”呐。

“音声和美”。佛功德一定要明白,我们要信佛,那我都不知道佛有什么功德,我怎么信啊?所以要反复反复的闻思、学习,然后真正地信解,然后基于这样子的基础之上的信心是真实的信心。有一些人他不了解,他那个就不是真实的信心,他那个是一个做生意的心态。我来拜一堂忏,然后我求一个什么事情就必须要成就,如果没有成就呢,就觉得这个佛菩萨不灵了。就好像做生意,我拿十块钱,我就要能够买到一样什么东西。买不到呢?就不行了。这样子的心态呢,就不是真正的信心。

“音声和美”,是佛语功德圆满具足五支梵音以及六十种音声。这个我们不展开来说了。喜欢广(学的?)可以看一看《瑜伽师地论》,那上面讲得很详细。佛语听闻起来,听闻的时候能够很欢喜,很满足,这是听闻的时候,所以佛语功德闻、思、修都有利益,听闻的时候就欢喜,生满足;思考的时候呢,思考佛语呢,能够除烦恼;如法修持呢,能够成圣道。所以说普被三根,同得利益。

三根众生听闻佛语都有利益,智者喜;中者慧,增慧;下者破翳。能令智者喜,有智慧的人听起来很欢喜,很开心,很满足,所谓智者所见略同,所以很欢喜。中等根器的人呢,能够让他增长智慧。能令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破下者翳。下等的众生呢,他能够破除他的烦恼、无明。

所以在《百五十赞》上面就说到,称赞佛陀说:“观尊面可爱,

24

从彼所听闻,极和美言音”,音声和美呀,极和美的语言。“如月注甘露。尊语能静息,贪尘如雨云。”让一切众生的贪欲心,一听到佛语都停下来,好像这个灰尘,一下雨就把这个灰尘就压下去了,能够停止了。“拔除瞋毒蛇,等同妙翅鸟。”起瞋恨心的众生,起瞋恨烦恼的众生呢,一听佛语瞋恨心就息灭了,好像金翅鸟王把那个毒蛇抓住了。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st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