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指在确定个案对象的基础上,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辅导方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连续辅导。通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内心感受和自我认识的发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最终使学生在各个方面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儿童时期向青春期过渡的一个必须时期,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段。一方面他们尚未成熟,可塑性较大;另一方面,他们开始以自己的眼光认识社会,观察和思考复杂的社会生活,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使得初中学生在对很多事件和关系的应对上,既容易反应强烈、情绪化,又缺乏处理经验,因而导致部分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控能力差。在心理上、行为上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学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持续跟踪调查,分析他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理和行为方面对他加以辅导,帮助他矫正不良习惯,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和改善人际关系。 一、成长背景及家庭背景

小A,男,12岁,现为七年级学生。在小A的家庭中,妈妈是真正的“一家之主”,有着很大的权威,对爸爸和他随意指挥;爸爸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唯唯诺诺地,人显得窝窝囔囔。同时,自从生下小A后,妈妈就没有再出去工作,十几年来一直呆在家里,整个家庭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为了缓解经济上的窘境,爸爸不得不一个人打两份工,他白天在外面干速递员的活,晚上还要到厂里去值夜班,所以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地,每天待在家的时间极少。小A对爸爸的感情很复杂,他很喜欢爸爸,因为爸爸对他比较溺爱,对他的要求一般都是百依百顺;但有时又觉得爸爸过得很可怜,因为他在家里老是被妈妈呼来唤去,没有地位,没有做人的尊严。妈妈是家里唯一令小A畏惧的人,教育他的责任全落在妈妈身上,但她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是痛打和恶言恶语痛骂的方式。 二、问题行为的原因

1

小A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他内心的想法是:长大后至少不能像爸爸那样做个窝囊的男人。所以尽管他不去刻意模仿妈妈,但由于受妈妈言行的长期的耳濡目染,他平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与其妈妈非常相似。他想做一个强者,至少在一群同龄人中他应该是个强者。我在和他的谈话中曾经问过他,最喜欢哪本书。他答,三国。“最崇拜三国中的哪个人物呢?”“曹操!“为什么?”“因为他够狠!”这就是他的信条,只有做人够“狠”,才不至于在人前吃亏,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是这样去实践的。他在老师和学生中的口碑很差,家长也认为其不可救药。

如果说在小A身上所产生的问题一方面要归于家庭教育的话,那另一方面,与其小学阶段学校的环境有关。据小A说,他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在小学中就已经在不断地“上演”了,老师是如何处理的呢?在他前几次犯错误时,老师找他谈话,进行批评教育。但当他犯错误的次数多了,老师就把他归为“教育不好”的那一类学生,不去管他了,任其自由发展。在他的心目中认为家长和老师都对他失望了,他失去了纠正自己错误行为的勇气和动力,因此他就自暴自弃,其所作所为也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

三、问题行为的概述

小A同学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1、破坏课堂纪律行为。 2、家庭教育问题。 3、人际交往问题。 1、课堂纪律问题

几乎所有任课老师都对小A同学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小A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恨”是因为他上课爱乱插嘴讲话,喜欢通过嘲笑和讽刺同学的回答来表现自己,有时甚至是脏话粗话,屡教不改。小A自我表现欲强,喜欢炫耀自己,自我控制能力弱,经常破坏课堂纪律。 2、家庭教育问题

小A同学在家不服父母的管教,逆反心理强。他的父亲性格懦弱内向,木讷寡言,对儿子没有约束力。母亲在家休息养病,虽然她也经常对儿子进行教育,但由于受教

2

育程度较低,有时发起火来,用粗话脏话骂儿子,脾气急躁。通过对小A的家访,以及与他的父母和他本人的谈话,我可以大致地勾勒出小A家庭教育的问题。(1)妈妈严厉的高压教育。(2)爸爸温和的溺爱教育。(3)父母教育方式走向两个极端,使他在两个不同的教育方式之间寻找空间。 3、人际交往问题

小A同学在课后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对同学嘲笑、辱骂,用无中生有的事情来开玩笑,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是: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不尊重同学老师等。 四、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纠正

1、对课堂行为的矫正――激发学生的潜能,创造成功机会

对小A同学上课喜欢表现自己,打断和嘲笑别人的回答,爱插嘴讲话等现象,从心理学上来分析,有自我表现欲,想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如不能如愿,他便会恶作剧,用破坏性的手段来扰乱班上秩序,让人人为之侧目。他宁可受痛打,也不愿被忽视。这说明,学生需要别人对他关注。教师首先要欣赏学生,然后再称赞学生、激励学生,就能发掘出学生巨大的潜能。我采取的措施就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

第一步,我先找小A同学谈心。我首先肯定他上课积极动脑筋、举手回答老师问题这个优点,然后再指出,他对同学的嘲笑和对老师讲课随便插嘴,是不尊重老师和同学的表现。

第二步,给他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在上课时,小A同学反应很快,我给他上课发言的机会,他的积极性很高。在我们中队进行主题班会的表演时,他也以精湛的节目获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第三步,用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我让小A同学与另一位比他稍弱一些的学生结成学习对子,小A同学热情高涨,在与同学的互帮互助中,找到了成功的感觉。

3

2、家庭教育问题——改变教育方式,用情感的方式培养感情

我对小A妈妈和爸爸在家庭教育上的建议是:改变教育方式,用情感的方式培养感情。首先请小A妈妈改变过去非打即骂的方式,这种方法随着小A年龄的增长,实际上已经失去作用了,相反还会造成孩子很强的逆反心理,因为十几岁的孩子也有思想,有自尊心,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那他就破罐子破摔了。其次,请小A妈妈和爸爸统一教育方式。小A父亲对小A过于溺爱,使孩子在两种教育之间觉得有空子可钻,妈妈在时一个样,爸爸在时又是另一个样。所以,小A妈妈和爸爸应该对小A严格要求,但方法要恰当。我想,对初中生来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礼”无疑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爸爸妈妈对小A的严格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要求孩子留心他自己的作业完成了没有,同时也要让他注意自己疲惫的父母也需要问候;不仅仅要求小A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也应要求他在家庭中,在集体中也有一份自己的责任。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的增加,孩子会逐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虽然是不求回报的,但他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事理和情理。

同时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情感。比如在班级中开展“今天我当家”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做一天小主人,完成买菜、做饭、洗衣等日常家务,体会一下父母的辛劳。又比如在学生中提倡,逢年过节“向父母敬一杯酒,向父母道一声谢”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珍惜,学会感谢,学会用爱心回报付出! 3、对人际交往行为的矫正——“行为契约”三步法,培养自尊自信

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是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小A同学想在同龄人中做一个“强”者,在交往中,他往往不顾别人的感受,指挥别人做这做那,并且经常出馊点子耍别人,看到同学出丑,他反而很开心,其他同学都很讨厌他。作为一名老师我要让小A明白的是,健康的人际关系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相互贬低和嘲笑的基础上。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对小A的这种情况我采取了“行为契约”三步法:

(1) 请小A找出班级里几位最受欢迎的同学

小A在说了几位同学后,我请他想一想这些同学身上有什么品质,能使他们成

4

为受欢迎的人。小A想了一会儿说,诚实、谦让、自信、尊重他人,能与大家友好相处。我问他,你是否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做个好朋友。小A说,我愿意。我对他作进一步的引导,我说希望你能和他们在一起,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他点头同意了我的建议。

(2) 让小A与“最受欢迎的同学”谈“人际交往”问题

“最受欢迎的同学” 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有些孩子也许成绩一般,但情商很高,为人正直大度,办事特别有人情味,我让他们平时有意识的与小A多接触,如果能成为好朋友就更好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可忽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与小A制定“行为契约”

与小A制定“行为契约”是为了加强他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如,每天微笑对老师问好,与同学发生矛盾,首先向老师汇报等等。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行为契约”,这个阶段完全做到了,我们再进入下一个阶段,使其逐步改进和提高自己。 六、对问题行为纠正的效果和反思

在整个一年半的时间中,我对这个“特殊”的学生始终非常关注,积极与他的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改进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用情感的方式培养感情,使学生明事理和懂感情。在校内,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潜能来对他的课堂行为进行矫正,这个方法成效显著,许多任课老师再上我们班时,都反映小A同学的变化很大,上课能积极参与课堂发言,而爱插嘴讲话等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几乎没有了。同时“行为契约”三步法对他人际关系的改善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有时小A同学的行为举止有时会出现反复,但我一点也不急躁,在教育中学生的行为出现反复是自控力较差造成的,这是教育过程中经常自然现象,只要他的总体变化是呈上升的趋势,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有效的。小A同学在我开始对他实行行为矫正时曾问我“老师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严格呢?我是改不过来的。”我说,“因为你是块好玉,所以我才要磨砺你啊!”而现在小A的感受是“我既能和大家友好相处,又保持了自己独特个性。”

5

通过对学生个案的研究,使我了解到导致学生 产生不良行为的深层次因素,我结合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调动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积极因素,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矫正,引导他们向良性的方面发展。实践也证明了通过针对性个案研究,有助于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并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提高个人素质,培养完整人格。

6

2005年3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sh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