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期末毛邓作业21

更新时间:2024-05-29 19: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摘要: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三十余载,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就与问题并生,值得认真总结和

思考。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了改革的不断推进, 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经走过了近30 年的历程, 在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深入总结改革的基本经验,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中的问题,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

关键词::社会主义 改革 特点 发展趋势 历史过程

正 文

一、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宏观认识

1.1、中国改革背景与人类新型科技革命的出现

当代科技革命促成两项事实: 一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 通过使生产资料趋于智能化, 推动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形式转移。二是显著改变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资本主义在科技革命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取得了较社会主义更快的发展, 表明其生产关系仍具有生命力。 上述事实超出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的预料。摆在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的首要任务已经不是如何战胜资本主义,而是如何迅速化解因显著落后于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政治危机; 进而全面判断物质生产方式变化对人类发展规律的影响, 在新的认识基础上重建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目标。中国改革从前者起步, 其收官之作取决于后者的完成。

1.2、中国改革路径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演变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两场事变: ( 1) 苏联修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 中国走向/ 文化大革命0。( 2) 苏东剧变导致世界社会主义低谷, 中国改革选择市场经济。两场事变推动中国先后进行否定市场经济和肯定市场经济的变革实践。前者的失败证明不能照搬马列主义的本本,后者的成功提出如何重新认识超越资本主义的问题。这构成了中国改革的直接动因。

当代科技革命是渐次展开的过程, 各种要素碰撞、整合, 具体景象充满悬疑、偶然, 人们很难从一开始就洞悉全貌, 也无法一步到位地得出正确结论。它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大概连当事人最初也无法预料, 更别说与之有一段距离的社会主义者了。今天的认识是事后的判断, 是对一大段历史梳理后的结论。在相当长一个阶段, 社会主义者对这场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引起的变化动用了集体反应机制,社会主义阵营成员各抒己见, 直至分歧加深, 判若敌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改革路径。

1.3、中国改革前瞻与当代资本主义面临的矛盾

当代资本主义运行形成两种矛盾: 一是市场竞争加大开发力度, 占有资源总量增加引出生态危

机。二是经济全球化推动财富分配不平等, 利益冲突导致民族斗争、阶级斗争。两种矛盾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否定资本主义的局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 通过文化创新完成对资本主义市场方式的超越。这构成中国改革的逻辑前景。

中国改革对市场体制的选择大大改变了社会生产力面貌, 使政治权力掌握了前所未有的调控生产关系的物质手段。中国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与市场体制的历史演进趋势相一致。资本主义已经拥有了成熟形态的市场经济, 它所遇到的矛盾也是市场体制本身的矛盾。中国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往往表现为对既有市场模式的模仿, 并不能真正展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貌。现在, 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问题, 不仅是改革进程发展的需要, 客观上也针对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显现的弊端, 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开辟的一条新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

导性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 也即改革主体鲜明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其领导力量—— 党及政府集中体现出来。有的学者也将此特征称为改革过程的可控性、可逆性, 其实质都是强调我国改革过程中领导主体的重要地位。所以, 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也可以看作是我国改革过程中领导主体重要地位的集中体现。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实践探索的试验性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实践探索的试验性, 也即改革主体与改革实践的相互协调性。有的学者把此特征概括为创造性、试错性、灵活性等, 其实质都是在不同层面上揭示改革主体与改革实践的协调程度。所以, 实践探索的实验性也可以看作是改革主体与改革实践协调程度的反映。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体制过渡的长期性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具有体制过渡的长期性, 即我们把改革看作是长期的、渐进的、不断量变质变的变革过程, 而不赞成进行所谓的突变的、激进的、一步到位的休克疗法, 认为这只能给社会主义改革带来灾变。所以许多国内外学者比较认同我国改革所具有的体制过渡的长期性特征, 并将此改革的战略方式称之为“渐进式改革战略”。其实质无非是说明我们在改革战略上把改革当成是一场“持久战”(这当然并不与具体改革战役上的速决战相矛盾) , 从而在改革实践中实事求是地根据改革条件的成熟程度, 来决定相应的改革进程的改革方式。这种体现着体制过渡长期性的稳中求进的改革方式恰恰是突出强调了改革主体对改革客体组成部分的改革条件的尊重与把握。

三、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过程

3.1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进程

3.1.1从农村到城市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兴起于农村,在取得了显著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后,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扩展到城市,在全国范围展开。改革之所以发源于农村,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农村的生产技术方式比较简单,改革易于操作,但从实质上看,则是只有农村容易产生改革的内在动力

3.1.2从“体制外”到“体制内”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市场经济在‘体制外’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而给原有的国有经济的转轨提供了支撑力量。同时,在‘体制外’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大批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对尚未进行根本改革的国有企业提出了挑战,也作出了示范”

3.1.3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就已被纳入到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革的视野之中。因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先、政治体制改革在后,或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3.2改革的发展趋势

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在21世纪里,我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但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则愈加突出,如人口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与国民素质提高缓慢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等等;改革在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又引发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我国在解决了几亿农民的脱贫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城市贫困人口的问题,在解决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的同时,又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

这些问题就是继续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和动力源泉。因此,所谓深化改革,已不能仅仅将改革停留在解决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层面上,更要不断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因此,要在分析我国改革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把握改革的发展趋势。

四、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方向

4.1、关于改革的指导思想

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经验时提出“十个结合”,首要的经验就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它的中国化最新成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动摇的历史镜鉴。正是那些国家逐步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及其指导,才导致最终亡党亡国。中国的改革没有任何理由更没有任何借口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4.2、关于改革的政治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中国的改革就是遵循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的方向稳步进行的。改革的对象和内容对于改革至关重要,同样关系到改革的政治方向。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坚持;对于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改革。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改革不能不问姓“社”姓“资”问题。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时,必须扬弃其中体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内容,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进行改造和创新,不能简单照搬。

参考文献:

[ 1]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 2]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4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139. [ 3]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443.

[ 4] ", 钱俊瑞.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纵横谈[M ].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3: 198- 199.

[ 5]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 6]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926- 927. [ 7] ", [ 英]杰夫里", 巴勒克拉夫. 世界史便览: 公元前9000年", 公元1975年的世界[M ].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83: 546.

[ 8] ", 邓小平文选: 第2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232.

[ 9]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605.

[ 10] ", 姜琦, 等. 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M ].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7: 249. [ 11] ", 余金成. 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 ", ", 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 ].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5:106- 107.

[ 12] ", 邓小平文选: 第3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370- 383.

[ 13] ", 余金成. 从宏观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50年[ J]. 科学社会主义, 2006, ( 2).

[ 14] ", 余金成, 赵华灵. 和谐社会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J].理论探讨, 2007, ( 1). [ 15] ", 高放, 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75- 278.

[ 16] ", [德]乌尔里希", 贝克. 风险社会[M ]. 何博闻,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4: 38.

[ 17]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515. [ 18] ", 余金成. 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J]. 理论探讨, 2005, ( 5).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统一列在论文的最后。

表明文章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引用统一放在当页的脚注1

注明文章名称、作者、出版社(杂志)、出版日期 页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ry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