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散文复习资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5 20: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父名激,母仉氏。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1)。河内凶(2),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3)。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4)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7)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8)。”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9)。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0)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11)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2)” 注释

(1)焉耳矣 :虚词,增强语气。 (2)凶:饥荒。 (3)亦然:也是这样。 (4)加:更。

(5)王好战,请以战喻:大王喜欢战斗,请让我用战争比喻。好:喜欢。请:请允许我。 鼓,v.敲鼓。兵:兵器。接:接触。曳:拖着。走:跑。 (7)以:凭借。

(8)直:通“只”,只是。耳:罢了。是:这。 (9)无:通“毋”,不要。于:比。 憾:遗憾。始: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咚咚地敲着战鼓,兵器已经接触,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填:拟声词。然:...的样子。

(10)违:违反,耽误。胜:完全。数:密。罟:网。洿:深。斤:锛子。以时:按一定的季节。生:活人。丧:办丧事。死:死人。

(11)五亩:相当于现在一亩二分地。树:种植。桑:桑树。衣:穿。豚:小猪。畜:畜养。无:通“毋”,不要。时:繁殖的季节。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斯:那么。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

4:【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 古今异义

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

2.【河】内【凶】。【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 【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 6.是亦【走】也。 【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

夺:强迫改变。谨:谨慎。庠、序:都指学校。教:教化。申:反复陈述。颁:通“斑”,斑白。负:背东西。戴:顶东西。黎民:百姓。

(12)食(一):v.吃。食(二):n.食物。检:制止。涂:通“途”,路上。饿莩:饿死的人。发:赈济百姓。岁:年成。罪:归咎。

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shēng】:(古义:尽。今义:胜利) 9.斧【斤】以时入山林。【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1.非我也,【兵】也。【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13.【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古义:那么。今义:这;于是)

14.【填】然鼓之。【填】:(古意:拟声词。今译:填充,...) 一词多义 ·1.数

①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2.直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3.发

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4.兵

①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5.胜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6.时

①不违农时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季节 ②无失其时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时机,机会 ·7.王

①王无罪岁 《寡人之于国也》大王,名词,读wáng ②然而不王者 《寡人之于国也》称王,统一天下,度wàng ·8.食

①谷不可胜食 《寡人之于国也》动词,吃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前一个“食”为动词,吃;后一个“食”为名词,食物 ·9.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在 ④则移其民于河东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到 ·10.之

①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衬音,无意义 ③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 ④五亩之宅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代词,代百姓;助词,的 ·11.以

①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 用 ②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按照 ·12.凶

①河内凶 《寡人之于国也》 饥荒 ·13.加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于国也》 更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魏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北岸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内的地方。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凭借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教育,反复地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文章研讨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庄子·秋水

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

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

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 1,稗子一类的草,子实像糜子:“计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注解

(1)时:按时令。

(2)灌:奔注。河:黄河。 (3)泾: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 (4)不辩:分不清。 (5)旋:转,改变。

(6)望洋:茫然抬头的样子。

(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 (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 (9)长:永远。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10)鼃:同蛙。

(11)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12)笃(dú毒):固。引申为束缚、限制。 (13)曲士:孤陋寡闻的人。 (14)丑:鄙陋,缺乏知识。 (15)大理:大道。

(16)尾闾(lǔ吕):海的底部,排泄海水的地方。 (17)虚:流空。 (18)过:超过。 (19)自多:自夸。 (20)大:同“太”。

(21)方:正。存:察,看到。见(xiàn现):显得。 (22)奚:何,怎么。

(23)礨(lěi磊):石块。礨空:蚁穴,小孔穴。大泽:大湖泊。 (24)稊米:泛指细小的米粒。 (25)号:称。(26)连:继续。

(27)“仁人”二句:仁人:指专门讲仁义的儒家者流。任士:指身体力行的墨家者流。墨家以任劳以成人之所急为己任,故称。 (28)分(fèn愤):分性、秉赋。无常:不固定。 (29)故:同“固”。 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小水流都汇注入了黄河,畅通无阻的流水是这样大,以至于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牛马了。这时候啊,河神乐滋滋地暗自高兴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身上。他顺着河流往东走,到了北海,面朝东一看,看不见水的尽头。这时候啊河伯才开始转过脸来,迷茫地对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话有这样一种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呀。并且我曾听说过有小看仲尼的学问、轻视伯夷的仁义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我亲眼见到您的广阔无垠,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的人所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

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太仓乎?”2,杨柳新长出的嫩芽:“枯杨生~。” )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

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都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都不会有知觉。

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的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郑氏以芦荻代笔,泥沙代纸,王安石执政后,辞官退隐,死后追赠为太师,谥文忠。

教他读书写字。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遭到守旧派的排挤和打击,屡遭贬谪。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是著名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反对宋初以来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在散文、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作品有《欧阳文忠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翻译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

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注释

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rs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