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之死

更新时间:2024-05-01 22: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川农大之死

【川农大之死-上】

川农大之痛(前言与目录)

川农大历来就是中国农业科教的重镇之一,1999年川农进入国家211工程,成为全国四所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农业院校之一。2000年开始,中国举国开始注目“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科教的发展步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可在新的机遇面前,川农却未能取得应有的发展。新的领域未得到开拓,旧的优势也没能保持,这是川农最为痛心的现实。

前奏:川农大竟然死于繁荣之后

※ 不争的事实:川农一步步走向衰落

※ 川农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面临困局

※ 在重重挑战下,无处突围的川农大

※ 盛极而衰:正在渐渐褪色的川农大

疼痛:川农大王牌学科全面失守

※ 动物营养:杨凤老校长凝固的微笑

※ 预防兽医:郭万柱先生孤独的背影

※ 动物育种:正走向熄灭的创新火种

※ 作物育种:荣廷昭去后的未来存疑

※ 森林培育:师资匮乏下的动力饥渴

伤感:川农大优势学科日渐式微

※ 影子学科:主流学科下的蜗行

※ 预备学科:老而不强下的尴尬

※ 补充学科:找不见真正的希望

※ 自设学科:看不见真正的未来

※ 新兴学科:在市场化下的亮光

※ 悲喜交加:百年川农大的15个足迹

(1)不争的事实:川农一步步走向衰落

凡是了解川农发展史的人,如果看看今天的川农,再看看周围的环境,也许我们很快就能够发现,川农大真的正在衰落下去。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事实。无论我们辅以多美漂亮的数据,多么美好的说辞,也无法否认这个略显残酷的事实。

从上世纪初叶就一直引领中国农业科研和教育走向,并且在多个领域主导全国创新趋势的川农大,突然在进入新世纪后丧失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很快陷入沉默!作为一名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学习、工作了较长时间的人,我们怎么能够继续保持沉默,继续过一种安身立命,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生活?

而且,随着山东农大、华南农大、湖南农大、福建农林、沈阳农大等后起高校进一步崛起的势头不断上升,那么,躺在历史的故纸堆中复述上一代辉煌的川农还会更加悲剧。

当然,我无意、也不敢将老一辈人辛苦拼下的基业和辉煌全盘否定,我只是想更加深入地关注、揭示、思考和探讨眼前发生的事实,但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虽然凭借老一辈川农人为川农取得的积累,在未来很多年,川农仍将是农业科研和教育的重镇之一,虽然目前的川农依旧在有限的学科内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但是面向未来,川农的这些优势能否长期保持,已经存在着巨大的疑问。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川农不始终保持惊醒,那么用不了多少年,也许川农将成为一个“地大”(校园规模扩大)“物博”(学科数量增多)“人多”(在校学生规模庞大)之

外再也没有任何资本炫耀的高校。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难道川农是一个“一次性”的产品?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眼前的川农和历史上的川农?川农发生的一切对于未来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笔者一介村莽,在川农生活、学习、工作已有多年,我将力图用最全面、最深入,也是最尖锐的眼光来做一些描叙。

希望阅读此文的人,能够借助我粗鄙的笔法,了解和关注川农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这篇文章所提供的现实、故事来自于笔者的了解和理解,尤其在事关部分学科或者翔实数据方面,难免有所纰漏。但我的目标,只是为了进一步剖开我们的川农,使得人们真正认识川农,看清她的五脏六腑以及机体的真正运作。

眼下的川农,是个病得不轻的病人。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需要有勇气直面疾病。川农不缺人才,不缺气魄,真正欠缺的,正是这种正视问题的勇气。好在今天的川农依然有药可救,离真正的病入膏肓,还有很远的距离。

(2)川农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面临困局

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宣告诞生。在随后的五十多年时间里,这所成立诞生在仓库中的学堂在“兴中华之农事”的号召下,奇迹般地在短时间一举崛起为中国农业科研与教育的一面旗帜。

她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从中等学堂升格为高等学堂,并与法政学校、工业学校、外国语学校、国语学校一起成为省内高等教育的领跑者(后来这五所学校合并成立了在20世纪盛极一时的国立四川大学),之后与川大几度分合,却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

五十年后的1956年,在院系调整的风浪下,老一辈川农人从西南文化教育中心成都搬迁到偏僻的雅安独立建院,由此开始了川农长达五十年“拓耕荒陌,茹毛饮血”的创业之路。川农一度被拆分为农、林两院办学,林学院甚至南迁西昌并中断办学,这些险些中断川农大的沧桑薪火。

但他们从未屈服,杨开渠、刘志农、夏定友、彭家元……在他们的呵护下,川农得以延续下来,撑到了文化的春天。在20世纪的80、90年代,借助老一辈川农人的积累,以作物遗传育种和动物营养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开始得到重建和形成,并很快结出硕果。

在“解冻”后的第一年(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川农一举揽得五项科学大会奖,并在1981年作为合作单位与袁隆平一起取得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这只是个开头,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川农在每年的国家三大奖项(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这代表着中国目前在硬科学方面的最高水平)方面屡传捷报。在1988年、1990年更是历史性地实现了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蝉联。

与此相呼应,川农在198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题写校名。此后,一大批农业科研与教育的大师开始向川农靠近,一大批科研院所得以建立和发展。很快,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森林培育等学科再度崛起在传统的文化中心之外,在全国农业领域傲视群雄。川农在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正式步入“全国重点大学”的行列。可此时的川农已经暮气沉沉,川农的第一批拓荒者或已不在人世,或已白发苍苍。

可以说,21世纪左右的川农步入到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进入211工程的余温尚未退却,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进入到新的热潮——然而川农在这样的浪潮中,却未能取得第二次辉煌,而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渐渐落寞。

当山东大学和华南农大通过学科建设逐步崛起,当西北农大和西南农大通过院校重组迅速突围,川农已经残酷地被边缘化。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川农未能抓住机遇,却被挑战打败,陡然面临着困局。

千万条理由,千万条辩解,都无法掩饰川农在国内的地位逐步下滑的现实。虽然时光荏苒,川农也在一步一步向前发展。但问题在于,我们发展的速度始终赶不上时代的步调,而结果只有一个,我们已经逐步落后于时代。

在科研成果方面,川农在老一辈川农人之外再也没能诞生任何一项拿得出手的成就;在学科排名方面,川农的传统优势学科全面倒退,而新兴学科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综合排名方面,川农早不仅被中国农大、华中农大等传统老校越甩越远,也被西北农林、山东农大等后起之秀逐步超越。

可以说,川农所面临的危机,并非一般的危机,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甚至是方向性的危机。按照现在的状态,川农似乎不再给真正的创新力量以机会,而骄傲的创新力量自然也不会给川农任何机会——那些从20初就形成的良性增长周期正在走向衰亡。

似乎游戏就是如此简单,而规则竟如此明了。川农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群朴实的农民改造并且征服自然的历史,是人们不断尝试、不断学习、彼此尊重、共同创新的历史。实际上,川农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的,值得赞誉。

可惜,曾经朴实的农民在开辟出第一代的收获季节之后,却突然在风调雨顺的年月里失去了勤奋的精神,甚至变得懒惰。难道川农是一座一次爆发的死火山?或者是一座活火山,可是,她的休眠期是不是太长了一点?

(3)在重重挑战下,无处突围的川农大

川农的逐渐边缘化,我们首先可以从西部之争看出端倪。长期以来,西北农大、西南农大、四川农大这三所农业院校,代表着西部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最高水平。二十年前。在这三所院校的竞争当中,川农屡屡占据上风。有人说“西北西南,都不比四川;杨凌北碚,都难及雅安”——意思是在农业研究与教育方面,位于重庆北碚的西南农大与陕西杨凌的西北农大都赶不上位于四川雅安的四川农大——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却形象地说明了川农的分量。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川农在西部农林院校当中,第一个进入211行列。而今天,时局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不要说西部第一,就是说第二都很难找到依据。眼下的川农在西部只好勉强在新疆农大、甘肃农大、云南农大、内蒙农大等院校之上寻找优势,成为一个“与名称的地域所相称的地方农业院校”。

1999年,西北农大领衔七大院所重组,建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乘势闯进国家985工程、211工程,远远地将川农抛在了身后。2006年,西南农大与西南师大实现合并,成立了西南大学,进而进入国家211工程。

他说,现实来说,中国农大已经领先,但我们还有机会,因为四川是个生猪养殖的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我们有很多的机会去走在前沿,希望每个人都要珍惜这样的条件,不要抱着面前的金子去追逐远处的瓦片。

话及于此,先生的表情十分严肃,就连他和蔼的微笑,看起来都已经凝固。

资料:动物营养所简介

动物营养研究所前身是四川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家畜饲养教研室,1962年建立四川农学院畜牧兽医系饲养营养研究室,1986年成立动物营养研究所,为正处级建制。本学科点196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9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批准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实验室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所在一级学科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再次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5年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雷新根领导成立“未来农业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同年“猪抗病营养的分子机制”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2007年又一次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并立项建设“动物抗病营养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和“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饲料工程中心”和“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研究所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3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后备人选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

此外,有动物营养生理、动物营养代谢疾病、微生态营养、饲料生物技术、动物营养分子生物学等兼职教授9人。2007年,本教学科研团队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6)预防兽医:郭万柱先生孤独的背影

预防兽医是整个川农兽医学科体系内最强的核心学科。老实说,川农的兽医一级学科的发展,都建构在预防兽医的发展之上。兽医一级学科下的三大二级学科,川农的基础兽医学力量微弱,临床兽医学力量几乎空白,只有预防兽医是最有发言权的。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时期,川农集中了整个西南地区的畜牧兽医力量。成为西部地区最优秀的兽医人才队伍。当时的预防兽医学科有两位大师,一是陈之长,一是夏定友——他们均是预防兽医领域内享有盛誉的学者。

对比川农其他学科的停滞,预防兽医的学科建设还是值得称道的。预防兽医学在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之后发展较为缓慢。在1995年和2005年左右,川农的预防兽医学产生了两个高速发展期。动物生物技术中心在1995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预防兽医学在1996年成为重点学科,随后川农进入211工程,预防兽医学成为发展最为显著的学科之一。进入211工程之后,川农的预防兽医纳入到了核心的发展规划当中,开始有了一定的起色,2001年预防兽医学在成为硕士点20年后取得突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落成,预防兽医学科被列为四川省重中之重学科;2005年,兽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落户川农。

实际上步入新世纪一来,川农的兽医学的发展,可能与文心田教授主政川农有着一些微妙的关系。摒弃这样的背景不提,即便川农的预防兽医在2008年辈增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也依旧掩饰不了学科的脆弱感。一个曾经西部第一,却苦等了20年才完成从硕士点到博士点转型的学科;一个投入经费高达3000万,却只在2008年获得了一个重点培育的学科;一个后继乏人,越来越迷茫的学科——这就是川农的预防兽医学,或者说整个兽医学的现状。

预防兽医的第一代人陈之长教授与夏定友教授均已辞世;第二代领军者郭万柱已经淡出教学科研舞台——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乃是第三代人。崔恒敏、文心田教授两人曾是不错的学者,但受行政工作之累,科研能力业已下滑(崔恒敏教授前不久甚至爆出学术不端的消息);汪开毓教授在鱼病研究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建树,但鱼病研究并非川农的主流学科,他的能力尚不足以为川农的兽医学开辟空间;王红宁确实是川农近年来最好的青年学者,很有可能获得国家杰青,但已经跑到川大生命学院任职——余下来的便是程安春和汪铭书这对夫妇。

老实说,川农的预防兽医,不得不感激程安春教授和汪铭书教授的存在。正是他们的惨淡经营,才使得预防兽医学的旗帜虽摇摇欲坠,却从未倒下。值得一提的是,程安春教授与

汪铭书教授不仅仅是学科中坚,同时还都是来自贵州的少数民族的学科带头人,也都是川农培养出来的继任者——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被报道成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在青年接班人当中,杨光友和邓俊良的水平最高,是川农的兽医学科未来的接班人,也是希望所在。颜其贵曾经是个具有很高创新能力的青年学者,但近年来囿于体制原因,逐渐陷入沉默。

似乎在中国的国情之下,个人英雄主义远要高于团体主义。预防兽医学科的发展验证了这一点——在兽医学科中的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也是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其他4项科技进步奖上,核心主持者居然都是郭万柱。无疑,正是曾经候选院士、研究了中国第一个动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郭万柱教授撑起了兽医学科的天空。然而当郭万柱教授离开之后,核心的真空再也找不到人来弥补。郭万柱教授淡出后的这几年,整个兽医学科一直沉溺于重建原有的秩序当中,内耗不断,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川农的兽医学科队伍在郭万柱教授离开之后长期处于半停滞的运行状态——离开了原有的一切“郭中心”为核体的集中思路,在威望最高的文心田教授也事实性地淡出之后,突然沦落到各自为战的困境。预防兽医学是经费最为充裕的学科,但从眼下看,经费的充裕似乎难以保证高水平科研、教学的发展——曾经的川农预防兽医天下闻名,现在却早已掉出第一集团,勉强维持着第二集团的位置。

在郭万柱教授2007年候选院士的时候,他已经69岁——最后,预防兽医学的精神领袖郭万柱教授最终与院士失之交臂。消息传来的那天下午,郭万柱教授依旧在实验室忙碌,午后的阳光,映照出郭老背影的高大,也映照着他的孤独。

资料:预防兽医学简介

预防兽医学学科由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等组成,其中动物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均于1981获得硕士学位授权。通过努力和不断发展,预防兽医学于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2005年获得兽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预防兽医学(2001年)和兽医学一级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预防兽医学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1996年)、省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动物生物技术中心”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995年)和“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4年)。发表SCI/EI//ISPT收录论文14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

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1个。现有在职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

(7)动物育种:正走向熄灭的创新火种

1984年,是见证川农动物遗传育种成为王牌的一年——在整个畜牧学领域,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成为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一个博士点。20年后的今天,我们却等到了一个且喜且悲的消息: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真正的动物遗传人,不会以此为喜讯——那些天消息一直挂在学校的主页上,我所看到的不仅是沉重,甚至有点痛若刀绞。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或许这标志着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的复兴?或者是一种衰落的叹息?

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建立于1935年,在1965年学科泰斗邱祥聘就开始招收研究生。1992年学科成为第一批省重点学科,1995年久建成畜禽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省重点实验室,199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学科, 2000年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2001年成立博士后工作站——从这个时间表上看,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保持着较高的连续性。

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到目前为止最高的三大成果是60年代“雅南猪”的培育,奠定了川农在猪遗传育种方面的权威地位;1997年的天府肉鸭,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以及1998年合作参与选育凉山半细毛羊。

然而,在邱祥聘教授淡出之后,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彻底沉沦。从2001年之后,无论是在学科建设还是在科研创造方面均无较大建树,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彻底在领域内一流学科区域彻底失踪,变得越来越弱小。

今天,我们且不论得自地利的中国农大和华中农大,也不论得自天时的西北农大和南京农大——那么我们想问,同处西部的广西大学有什么理由在今天比我们更加强势呢?眼看着我们如此跌入第二集团,甚至是第三梯队,我们有些手足无措了。自从学科的旗帜、国家级杰出专家、中国家禽学的奠基人之一邱祥聘教授离开后,我们瞬间止步。

面对来自一个又一个院所的挑战,基本上是别人出牌,我们招架,而且手忙脚乱,不知道自己手中还剩下哪些牌可以出。难道我们一次次地用上世纪老一辈人的成绩为我们的倒退作为借口么?“我祖上很富有”的阿Q精神不会给学科的发展带来任何好处。团队能力的缺失加上个人英雄的离开将使得动物遗传育种长期痛楚,并且很难抹除。

曾经动物育种队伍的老人中,曾凡同走了,肖永祚也走了,邱祥聘和刘相模也已经两鬓苍苍——在他们的身后,我们能够看到谁的身影?余下来的接任者当中,吴登俊、曾宪垠、赖松家基本上已经转入非科研时期,只有李学伟和朱庆能够成为旗手。

李学伟的归来曾给动物育种学科带来希望,这位邱祥聘先生的执镫弟子,一度被誉为家禽育种领域的天才。他曾是一位很有个性的青年学者,曾因“参与活动不积极”被批评险些出走华南农大,后被孙晓辉校长极力挽留下来。可李学伟的留下,却并没有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超越邱祥聘,今后恐怕也无法超越。王继文、朱庆也曾是做家禽育种的好手,但跟川农很多著名的学者一样,受制于行政之累,现在只能算是一个“项目型研究者”(为项目而项目的研究者,没有真正的方法创新)。

行政的块垒,势必为动物遗传育种带来疼痛。李学伟是动科院院长、朱庆为川农大副校长、王继文为动科院副院长、曾宪垠为生理院院长——这些都本该是动物遗传育种的中坚力量,却成为了行政下的领头羊。

未农中心有一位长江学者,雷新根,水平确实很高(这没什么值得怀疑的),但那基本跟川农没多大关系。如此,也许我们可以危言耸听地说一句,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居然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

那么,动物遗传育种的未来在哪里?如果让我搂开问题的表层逐步回答,那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虽然我很想说前途一片光明,但是谁都看得见眼中的迷茫。如果是动物遗传育种的辉煌依靠的是大师,那么我们何不重塑大师?

但是,一个学科的建设真的如此简单吗?显然这不是实施。如果我们面对学科的衰落问题,不去真正客观、真实和理性地对待,而是犯了集体主义的幼稚病,甚至是头脑发热,那么一切都毫无价值。

到目前为止,真正的科研型学科均以研究所的方式运行,来避免行政化对学科的分割和阻碍。如果川农的动物遗传育种沿着既有的思路,不形成一个简明扼要的中心,那么行政分割必将成为学科长远发展的票房毒药,而我们注定为之买单。因为长此以往,动物遗传育种越来越微弱的创新活力必将渐渐熄灭。

资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简介

动物遗传育种学为学校优势学科。1965年邱祥聘教授即开始招收研究生,改革开放后,从1982年至今,动物遗传育种专业招收的研究生一届也没有中断。1984年本学科点被批准为全国畜牧领域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2年进入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1995年被批准建设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动物生物技术中心,1998年被纳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所在一级学科——畜牧学2000年被教育部增列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1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本学科点被批准为四川省教育厅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学科现有专职的教学科研人员4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1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4人。

(8)作物育种:英雄主义与后继无人

在川农,作物遗传育种绝对是最强的学科。在2006年的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排名中列第四位,仅次于中国农大,华中农大,南京农大,这是川农近年来学科中全国最高的排名,但与前三所学校相差较大。

作物育种是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增列,同时又是农业部和四川省重点学科,2007年通过教育部评估考核,仍为国家重点学科,这是川农最核心最重要和最有代表性的学科,云集了川农最多最高的奖励和最高水平的师资,名列中国西部第一。

然而川农的作物遗传育种早已经埋藏着隐忧。在颜济(准院士)、周开达(院士)、荣廷昭(院士)三位大师的带领下,当年的川农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育种领域独步天下,成为川农最具有号召力的学科之一。如今颜济教授淡出,周开达院士倒下——荣廷昭硕果仅存,川农的作物遗传育种,面对着更多不可期的未来。

有人说,自从周开达院士轰然倒下的那天起,川农的水稻育种优势就已经不复存在了。更为让人痛心的是,作为周院士的托孤者黎汉云老先生(2005年四川科技最高奖唯一候选人,曾经在著名的全国杂交水稻合肥会议和厦门会议上顶住压力将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提出的迅速实现“两系法”选育水稻的言论驳回,提出了“三系法”与“两系法”共存的思路,为四川省的水稻产业发展做出了拯救性的贡献)随后也逐步身体告急(黎老曾因胃出血累倒在实验室),淡出了水稻育种研究的队伍。此时仅余下两人的得意门生汪旭东一人苦撑全局,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几乎以透支身体的方式来延续着前辈的事业,也取得了无比显赫的成果。汪27岁毕业于川农, 32岁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领衔省水稻育种攻关组组长,并在2003年获得含金量极高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时汪年仅40岁。可以说,他的成绩远远超出了同时期他的两位恩师的成就,假以时日,他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水稻育种方面的将星。然而人生无常,命运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就在2003年,汪在北京参加会议时与周院士一样,以同样痛苦的方式退出了育种界。汪的陨落,让我们倍感痛苦,顿足长叹,天妒英才。

此后的川农水稻育种开始没落,从2003年以来,再没能取得一项能够拿得出手的成果,再没有获得过一项高水平的攻关项目,再没有拿下一项高水平研究基金——眼下的水稻所,主要是邓晓建、李平、李仕贵、吴先军、徐正君、朱建清五人在统领。不可否认,包括其他的后备人才在内的川农育种队伍依然有着突出的水平,然而,自从周院士、黎老先生和汪旭东三人淡出之后,川农的水稻育种突然失语,陷入一种无以名状的尴尬境地。群龙无首之后,他们再难找出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和突进点,从而尴尬地陷入到了整体的沉默当中。

小麦所成立于1984年,主要工作领域为小麦分子遗传与基因工程育种、小麦细胞遗传与染色体工程育种、小麦族系统学与资源利用。在小麦所的成绩单上,有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小麦所的主要精神领袖和开拓者颜济是个极具个性的学者。国家杰出高级专家,国际小麦族协作组成员,中国南方小麦的权威专家之一,川农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第一名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川农的第一名博士——郑有良。曾担任联合国粮农业组织有关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课题中方负责人,创建了中国最齐备的小麦种质库。在小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获得过国家发明一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奖,其成绩在获何梁何利奖时的介绍,评价极高。在国家自然科学奖这个几乎没有一等奖的奖项里,颜济教授作为全国唯一两位非院士参评者, 凭借自己的创新、研究实力在2000

年的评选中与20多位院士激烈较量,最终数位院士落败,而他捧回了含金量极高的自然科学二等奖。教学严谨,授徒极严,高徒不少。如留校的郑有良、张新全、刘登才,在复旦大学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卢宝荣,出国的孙根楼等。此外,2009年候选院士当中,任正隆教授和许为钢研究员均曾间接受泽于颜济教授。2001年,颜济教授候选院士,未能成功——科学网为此发文,称颜济为“81岁仍保持高度创新,不是院士却胜似院士的学者”。

落选院士之后,颜济先生决计前往北美潜心著书,以期完成自己在小麦族方面的最后作品。自此淡出小麦所,将旗帜交给了水平很高的任正隆、郑有良两人。但两人的高水平并未将小麦所带入到合理的境界。值得一提的是,郑、任二人与颜一样,都是很有个性的学者。后两人均进入学校领导班子,科研能力却逐步荒废。传郑、任不和,任出走电子科大,郑升任校长,周永红、傅体华、刘登才领衔小麦所的复兴之路,但现在看来,收效甚微。

玉米所是前身是前身是著名玉米遗传育种学家杨允奎教授1963年创建的数量遗传教研室(文革中被付之一炬),到1997年成立玉米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00年更名为玉米研究所。玉米研究所主要带头人为荣廷昭院士,这也是三所当中现在仅存的大师。

在荣院士的带领下,玉米所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创新势头。在后起的人员当中,黄玉碧和潘光堂水平比较高。研究所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3项,发明专利3项。其中2008年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川农近年来唯一取得的重大突破。在丢失了水稻、小麦两个阵地之后,玉米所算是为川农挽回了一些颜面,值得肯定。

此外,在作物育种群内,近年引入了油菜育种(牛应泽)、马铃薯育种(王西瑶)作为新兴学科,但油菜发展缓慢,倒是马铃薯育种发展速度较快,值得关注。无论如何,今天的作物遗传育种实际上依旧保持着庞大的学科力量和较好的学术环境,只要注重避免近亲繁殖对育种学科的影响,川农的作物遗传育种,依旧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

但问题在于,人才是最重要的因子。汪旭东离开后的水稻所,居然再也每一个制高点,小麦所也同样如此——我们担忧的是,玉米所会这样吗?如果荣廷昭院士有一天真的倒下了,我们的下一个接班人在哪儿?失去了英雄的川农还敢号称南方小麦研究中心吗?还能继续号称西部水稻研究中心吗?

资料:水稻所简介

水稻所的前身为创建于193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稻作室,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研究所。历经杨开渠教授、李实贲教授和周开达院士等前辈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奋斗与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稻专业研究与人才培养单位。在岗专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高9人,副高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2名。获得国家级、部省级各种奖项共38项,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六项。

资料:小麦所简介

小麦所是省人民政府1984年批准建立的专业研究机构。小麦研究所设有小麦分子遗传与基因工程育种、小麦细胞遗传与染色体工程育种、小麦族系统学与资源利用3个研究室。博士导师7人,正高8人,副高2人,具有出国留学或国外合作研究经历的教师1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其中,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江泽民曾视察小麦所,小麦所曾培育出2篇优秀博士论文。

资料:玉米所简介

玉米所的前身是著名玉米遗传育种学家杨允奎教授1963年创建的数量遗传教研室,1997年成立玉米研究中心,2000年更名为玉米研究所。现有正高7人,副高5人,副研究员1人。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四川省中青年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5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9人。玉米研究所是西南地区玉米遗传育种人才培养的中心。玉米所所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3项,发明专利3项。

(9) 森林培育:师资匮乏下的动力饥渴

森林培育是川农最古老的学科之一,早在建校之时,林业就已经作为主干学科之一。佘耀彤、程复新、邵均、李相符、李荫桢等著名学者曾在林学专业执鞭,所以川农的林学专业一直在业界享有盛誉。正是因为历史的悠久,川农的林学发展也较为坎坷。

除了跟随川农与川大几分几合并迁移雅安独立建院之外,林学专业一度颠沛流离。1959年,四川林学院在雅安独立建院,1962年迁址西昌,1973年四川林学院撤销,1976年原四川林学院部分教师重回川农恢复林学专业,1977年设林学系,1993年林学系、园艺系合并成立林园院,前不久林园院又拆分为林学院和园艺院。

而川农的森林培育也就是在这样的颠沛中逐步成长壮大。森林培育是川农传统优势,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四川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有1个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1983年起开始招收造林学硕士研究生,2000年起招收森林培育学博士研究生。下面的林学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川农的森林培育至今依旧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在全国非林业类类高校当中排名第一,如果算上林业类高校,也仅次于北京林大、中南林大、西北农林、南京林大、东北林大排名第六。2007年,陈其兵等人参与了与南京林大合作开展的“四个南方重要经济林树种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而避免了2006年川农在国家三大奖项方面颗粒无收的尴尬局面。

但川农的林学学科队伍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缺乏杰出学科带头人。在森林培育的队伍当里,老三架马车胡庭兴、张健、罗承德中,从瑞典农业大学归国的胡庭兴水平最高,但不能与专门的林业院校相比。

由于农业院校的缘故,川农的林业学科极难向外引进到水平较高的科研学者。在后来的森林培育的接班人当中,李贤伟、陈其兵、王永清水平在川农勉强维持,但在对外的竞争当中处于弱势地位。

近年从外引进了几名博士,杨万勤博士入选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成为川农林学唯一入选的教师。林学学科发展步伐过慢,令人忧心,不知何年才能争取到一级学科博士点。

今年的博士后工作站新增名单中,川农的林学被增列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继畜牧学、作物学和兽医学之后获得的第4个博士后工作站,终于实现了对川农所有优势学科的博士后工作站全面覆盖。

但这不意味着川农森林培育的进步,川农的森林培育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在川农森林培育的身后,西南林大、福建农林、江西农大、乃至内蒙农大都已经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重点学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已经老态龙钟的川农森林培育,已经经不起任何等待。曾经的川农林学有“成都中心”之称,但眼下,川农的森林培育早已经不能称之为“中心”。都江堰校区的前身为四川省林业学校,在林业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但眼下来看,雅安校区与分校无论是学科上还是体制上,整合都需要时间。

刚好,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川农园林在痛苦中前进》的文章,刺耳地提出了师资匮乏的问题。而在文章的后面,作为林学学科方面的年轻教师,廖嵘副教授对其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这位学生写道:“归根到底,川农在选择师资力量上出了问题,在外面非常有实践经验的人进不来,因为如果他们有了硕士以上的学位他们的收入和待遇太好了,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他们新建了这个专业,叫景观建筑,也没师资,别人怎么办,挖人。只要有经验有专长的,学历低一点没什么,成都市植物园的陈菡是总工程师,可是他只有大学本科学历,以西南交通大学这种全国重点大学的牌子,对老师学位的一般要求都是重点大学的硕士。可陈菡有经验,她师从于中国植物分类的权威方从渊,她毕业之后十年都在做四川园林植物的分类和辨别工作,于是西南交通大学把她立刻就挖来了。

为什么川农不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和雅安的这种偏僻环境而对人才破格选择呢,非要园林规划设计的硕士生,川大,西南交通大学都要不到,轮的到你川农吗?”

而廖嵘则回顾了川农的林学(当然,主要是园林)学科发展的历程,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他说:“在学校政策不变(政策变动涉及的问题之复杂,非我等年轻人想得那么简单),和雅安的环境下(雅安是个美丽的地方,将来你会真正地爱上它,仅仅是吸引人才的能力差点而已),小小一个系的老师能想的办法也只有这些了。

其实同学们可以扪心自问,你们每个人都打心眼里渴望好的师资来教你们,可你们当中又有几个人打心眼里想成为别人的好老师呢?我教了十多年的园林学生,也有一千多人了吧(惭愧,居然这么多!),出过水平过硬,能为人师表的好老师?己所不欲,就没有指责的权力了。所谓“师范”,当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能配上这八个字很难啊。”

最后,深有感触的廖嵘写道:“这样的讨论非常好,同学们要有这种对专业的热诚,了解过去,你才会知道未来,所谓?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古人至理也。”这样的讨论读来,让人产生了深刻的忧虑。

(10)影子学科:主流学科下的蜗行

除了国家重点学科之外,博士点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标志。譬如省内的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等新兴大学,硬件建设速度较快,但在博士点上迟迟未有突破,就能够区分出学科的水平高低。

川农号称32个博士点,除去3个一级学科名称,实质上只有29个博士点——如果我们再去掉15个学校在一级学科下面自己设置的博士点,实际上国家批准的博士点只有14个即达到了一定科研水平的专业,实际上只能有14个。

从第一章到第七章,我们分别剖析了我校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5个传统优势学科(王牌学科)的发展现状——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放到其余9个博士点上面。

这些博士点基本上也只能说在保持稳定下的蜗行而已,谈不上真正的突破。

N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栽培学实际上是在作物育种学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学科,但这并不影响作物栽培学成为川农的优势学科。早在1986年,川农的作物栽培学就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由于作物育种学的强势,川农的作物学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随后在2001年,川农的作物栽培学得到了博士点,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当时只有川农的栽培学只有1名正高杨文钰,1996年晋升正高,本科学历,后师从山东农大作物栽培学大家于振文和余松烈院士,2002年获博士学位,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现象,2001年川农作物栽培学杨是一名博士生,同时又是一名博导,在带博士生。

杨文钰是一位对市场领域有着极强开拓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在他的领导下,作物栽培学的学科队伍力量逐渐增强,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0位,近年也获得了四川省的一、二等奖,基本上保持了在西南地区第一位的学科地位,近两年杨文钰主持的新三熟“麦/玉/豆”套作模式,更是使得川农的栽培学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栽培学面对的最大难题,是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后备人选,虽然现在的5位正高都在40多岁,但青年一代中还未出现发展潜力较强的人选。虽然任万军、樊高琼两位副高都不错,但还是缺乏杨一样的魄力和能力。

作物栽培学被评价为拖了作物遗传育种的后腿,因为如果作物栽培学发展情况较为良好的话,极有可能为川农带来第一个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就现在来看,十分遥远。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南京农大、山东农大、中国农大、沈阳农大、河南农大、湖南农大6所学校取得国家重点学科,此外,石河子大学等校的作物栽培学已经摘到农业部重点学科——川农的作物栽培学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N0.2草业科学

川农的草学从八十年代开始招本科、硕士生,2001年,因畜牧学获一级学科博士点,草学成为博士点。川农草学是中国南方第一个本科、硕士、博士点。获得博士点时,川农的草学,一个教授也没有,杜逸和周寿荣老教授都退了,后张新全从瑞典农业大学博士后回来,35岁评了教授、博导,是当时川农最年青的博导之一,成为川农草学学科带头人。张不负众望,带领川农草学走出低谷,较快发展起来,川农草学系的老师纷纷攻读其博士学位,现在草学系有博士6人,建成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重点学科。

张是川农草学的核心人物,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首批入选者,省学术带头人。目前草业科学有三名博导,其中白史且兼职,杨春华在草业科学方

面建树不多,资历较浅。草业科学学缘结构单一,很多人都师出本门,短期内似乎不会看出问题,但这实际上给近亲繁殖留下了隐患。

吴彦奇和张锦华是草学学科内部比较好的苗子,吴彦奇到国外留学归来后,学术创新能力已经受到了条件的限制,今后可能离开,张的能力不如吴。但年轻的马啸有在中科院工作履历,假以时日,或能弥补吴留下来的遗憾。

总体来说,川农的草业科学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近些年来,从黑麦草到长江二号再到今年与畜牧科学院一起做的“川西北高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项目,都在让一个古老的专业焕发新貌。

目前川农的草学在全国居于上游,除了位于牧区的新疆农大、甘肃农大、内蒙农大、兰州大学之外,川农勉强弱于中国农大、南京农大之后,与北京林大水平相当,这无疑是让人欣慰的。

N0.3果树学

川农的果树学曾经是一个很弱小的学科,在1993年才拿到博士点。不过果树学现有的学科队伍较为年轻,并且富于创新能力。

果树学现有的博士生导师3名,汤浩茹和王永清、廖明安。三者的水平都不错。

汤的博士论文获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王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是个典型的学者,品行令人敬佩,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廖是四川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教授级咨询师,国务院学科评审组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至于另外一名正高张光伦,则已经超越了学术建树期,为学科精神坐标。果树学师资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较高,博士学位者8人,其中2人是归国留学博士,另有2人在读。果树学在2003年获批为博士点,逐步步入正轨,但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显著,这主要与经

费条件不足有关。除此之外,汪志辉和吕秀兰水平一般,不过,果树学的学科队伍较为年轻,这样的问题可以留给时间去化解。

总体来看,川农的果树学在全国的领域内处于中上游。这并不意味着川农的果树学发展较差,实际上川农面对着较好的发展空间,在西南地区,川农的果树学依旧是领先的,至少可以与西南大学持平。

N0.4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是川农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学科。独立建院前,原有的川农农业经济学被调整到西南农业大学,随后何训坤教授在原有的农业经济小组的基础上组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并将土地资源管理纳入到农业经济学的范畴,川农的农业经济学才正式形成。

农业经济学1986年获批为硕士点,但发展缓慢。知道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基础组建了经贸院,农业经济学才步入一个上升期。2006年,林业经济管理获批为硕士点,同年农业经济学被批准为博士点,从而实现了川农人文社科类博士点零的突破。

在此之前的2004年,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在川农成立,如今中心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学发展的根据地。现在的农业经济学方面有傅新红、漆雁斌、张文秀、杜受祜、蒋远胜、郭晓鸣、邓良基、杨锦秀、吴秀敏9名博导,但水平较高的是傅新红、蒋远胜、吴秀敏和邓良基,以及副高冉瑞平,其他的水平并不是很高。

邓属于土地资源管理的体系,经管院与资环院之间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划分问题存在分歧,所以总体的凝聚力并不强。

农业经济学下有个二级学科是农村区域发展,由于一直在农院,由以前的农业推广学发展而来,后者对农业经济学没有归属感,发展思路较为混乱,有走上农业推广之路的可能。

N0.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学中分子生物学是川农发展最快的学科,集中了川农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精英力量,96年申请到硕士点,2001年便争取到博士点。目前该学科依然散布于生理院、动科院、农学院、资环院等部门,并没有集中体制。

植物生理生化领域主要由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队伍组成,如荣廷昭、任正隆;

动物生理生化领域则是由动物遗传育种和动物营养学方面的队伍,如李学伟,陈代文;生物信息、基因工程方面则由兽医、育种方面构成,如文心田、李晚忱。

生物物理是发展了20多年的硕士学科,但一直没能有较大的进步,目前有教授、博导2名。微生物学中的学术带头人张小平教授是个有较高水平的学者,但该学科发展并不理想,虽集中了农学、动科、资环3大院的力量,但仍未获得博士点。

就全国来看,川农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只能算是个小弟,根本没有比较合适的位置供给川农选择。不过,如果按照现在的思路,走一条具有川农大特色的,以育种、医学为目标的生物生化学,也未必不是一种比较好的思路。

N0.6植物病理学

川农的植物病理学建立较早,最早的奠基人当然是杨志农了。他1901 出生,14岁就进入清华大学,毕业之后留在清华大学任教。23岁留学美国,学习研究植物病理及植物生理,在美国威灯康华大学发表了《植物的结晶体及其在生理上的作用》论文,获得专家的极力赞许。归国后先后在浙江农大、沈阳农大、齐鲁大学等地工作,与川农三度结缘,并在1950年正式担任四川大学植物病虫害系主任。

1956年川农迁建雅安;杨志农成为农学院最具人格魅力的教授。然而在1957年,杨志农因由出国经历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后入狱,并于狱中病故。1980 年6 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正式给其平反昭雪。

川农的植物保护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最强的则是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1986年获批为硕士点,2006年获得博士点。叶华智教授是西南地区第一位植物病理博导,但植保学科而言,川农是西南地区最弱的一个学校了,云南农大的植物病理2003年获博士点,2006年获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点,贵农和西农也有植保一级学科博士点。

植物病理学现有马均、黄富、黄云、朱天辉、龚国淑五位博导,文成敬教授和叶华智教授均已退休。不过水平较高的是黄富和黄云,其他三位在科研方面的水平难堪重任。

全国共有37所院校拥有植物病理学博士点,川农处于中游偏上的位置,但已经落后本区域内很多。虽以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与川农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但合作培养的方案和机制都没有。

N0.7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

由于重点发展预防兽医学的关系,川农的基础兽医学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虽然基础兽医学在1986年获批为硕士点,但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在2006年才被批准为博士点,此时已经过去了20年。

现在的基础兽医学有三名博导,殷中琼、崔恒敏和汪开毓,传汪、崔不和,基础兽医学发展步调极为缓慢。一位基础兽医学内副高曾直言:“基础兽医学就是一个不好不坏的由头,丢了吧,有点可惜,但呆在这儿实在找不到太多的事情做。要想真正做出成绩,就要到外边的世界去看看,要想留在川农,干脆去预防兽医吧。”

基础兽医面临的难题,实际上是“鸡肋困境”——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一个长达20多年的硕士点,居然没有取得一项突破性的进展,甚至在人才培养方面都让人惭愧——那么,一个既不能出良好教学成果,也不能出重大研究成果的博士点,确实让人比较郁闷。

川农的临床兽医学跟基础兽医学的处境别无二致,临床兽医学在2001年才获批为硕士点,在2006年就获批为博士点,完全是沾了预防兽医学强势下的兽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光。现在的三名博导是崔恒敏、曾宪垠、程安春,明眼人都能够看的清楚,其实对于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这样的花边学科,更多地是为了保证学科的存在而进行了技术处理。

兽医学因为有了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的存在才会变得完整,真正的“兽医学一级学科才会有意义。但我以为,川农的兽医学科不应该有衰落,因为目前我们呢还没有一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只有两个二级。

真正的学科强大是全方位的强大,而非一个学科的单独芬芳。

N0.8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历史上川农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很棒,但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川农早期领导人杜用选毕业于日本东亚蚕桑学校,在他的任上,将川农的蚕桑发扬光大。后52年院系调整将川农的蚕桑专业调整到西南农大,川农从此再没有进行蚕桑方面的研究。现在的西南大学的蚕桑已经世界第一。

今天的川农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川农基本上是空白,原无本科专业,也无研究生点。后来在2001年被批准为硕士点,再后来后因畜牧学获一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批准为博士点,但校内没有导师。

于是川农从山东农大聘请蚕桑专家牟志美兼职博导招生,后动物生理学专家周定刚老教授也在该学科招博士、硕士生,马恒东、李志琼也曾在本专业招收博士、硕士生,但总体学科力量几乎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川农并没有在这个领域招收新的博士研究生,只有李志琼一名副高在水产方面招收硕士研究生,这基本上可以视为这个博士点的最终命运——不过,在2008年,学校开始招收动物科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方向)的本科生,也许是在为特种经济动物饲料的复兴做新的尝试和准备。

(11)预备学科:老而不强下的尴尬

除了前文所探讨的重点学科和博士点之外,第二层次的学科单位便是硕士点。硕士点作为博士点的预备学科,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之后可以发展为博士点甚至是国家重点学科。一般而言,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单位总体发展较为全面,或者说单学科发展较为强劲,可以带动整个学科群的发展。

在川农的资料中,介绍说川农有73个硕士点,除去10个一级学科名称,余下63个,此外还有15个硕士点是在一级学科名义下自主设立的,就余下来48个真正的二级学科硕士点。这其中包括36个国家批准设立的硕士点,12个四川省批准设置的硕士点。

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意味着学校在某个领域有着较好的科研水平,也是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学科。

川农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的学科包括生物学(12个非自设硕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非自设硕士点)作物学(2个非自设硕士点)、园艺学(3个非自设硕士点)、农业资源利用(2个非自设硕士点)、植物保护(3个非自设硕士点)、畜牧学(4个非自设硕士点)、兽医学(3个非自设硕士点)、林学(7个非自设硕士点)、农林经济管理(2个非自设硕士点)一共10个,总计覆盖5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非自设40个,自设15个)。

这其中畜牧学、兽医学、作物学同时又是博士一级学科授权单位,也成了学校最为强大的三个又是主干学科;园艺学、植物保护、林学、农林经济管理三个学科均有一个博士点,是最有希望发展为博士一级学科授权店的学科;农业资源利用则是以土地资源管理为主体的老硕士点,发展十分缓慢;环境科学与工程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新发展起来的学科。

因为在之前的优势学科层次上,我们已经分析了前面三个学科的发展情况,下面我们重点注目后面六个学科。

N0.1园艺学

园艺学包括果树学和蔬菜学、茶学三个学科点,川农的园艺学科创建于1934年,但建立在林学的体系内,因此发展速度一直较为缓慢。其中果树学是四川省重点学科, 1993年成为硕士点, 2003年成为博士点,蔬菜学和茶学则在2003年获批为硕士点。

川农的蔬菜学的师资力量一直单薄,即便是在进入211工程之后也是如此。寒碜时只有一名快退休的老教师和一名刚从西农毕业的助教,后果树学李焕秀改行从事蔬菜研究才使得蔬菜学逐渐稳定下来,但依旧薄弱。

现在的队伍中也还是只有李焕秀一名正高,甚至副高都没有一名,后来从西南农大引入严泽生,送秦耀国到华南农大读博,加上实验方面的郑万刚,算是基本保证了4个人规模的师资队伍。

茶学是个老专业,在被誉为“中国茶文化发源地”的雅安,川农的茶学居然长期没有发展,要到2003年才申请到硕士点,这确实是一种悲哀。拿到硕士点之后,川农开始注重建设茶学专业。齐桂年和杜晓先后从湖南农大和川大获得博士学位,但整个学科实力太弱,只有2

名正高,3名硕导。随着学校刚刚进行了院系调整,茶学系的师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扩容,现在的茶学系的师资力量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茶学系教学科研的需要。最近正传雅安市有意与川农合作开办蒙顶山国际茶学院,可能是学科建设的转折点,但校地关系依旧是需要首先克服的障碍。

N0.2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也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专业,独立建校初期领导人为刘志农,后刘志农蒙冤后一度停摆。1993年,川农设立了植物保护专业。植物保护一级学科下包括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其中植物病理学最强,1986年获得硕士点,2006年成为博士点,但总体实力较弱,在国内没什么影响。叶华智、文成敬以及张敏三人淡出后,主要由黄云和龚国淑、黄富三人负责植物病理学的工作,黄云曾在美国农业部贝尔维兹农业研究中心和斯里兰卡国家水稻所工作过,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创新能力不错,但受限于学校的条件,并没能将植物病理学带上新的巅峰。

黄富是中国植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西南植病委员会理事,中国植保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菌物学会会员,四川省植保学会理事、植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突贡优秀专家。龚也是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但在方法论方面的创新水平不高。近些年川农的植物病理学落后得厉害,在西南地区都处于二流领域。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的中坚是李庆教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认证药效试验杀虫剂项目技术负责人。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在2001年获批为硕士点,近些年来发展较快。至于农药学,川农基本上没怎么发展,基本上一片空白。

N0.3林学

林学是农业领域内部最大的一级学科之一。林学一级学科下设7个二级学科,其中森林培育是川农林学中最强的二级学科,1986年获得硕士点,2001年获得博士点,成为农业院校(除专门的林业院校)中第一个获林学博士点。

森林保护1993年获硕士点,森林经理学和水土保持在1998年学科调整时获得硕士点。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是林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1995年开始招本科,2001年获硕士点。2006年,林学获一级学科硕士点,林木遗传育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才考试培养研究生。林学总体发展速度较快,2009年还获得了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工作站,这实际上可能传达出一个信息,林学可能成为川农第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川农的林学也确实不错,在专门的林业院校之外保持着第一的位置。但与森林培育的发展一样,困惑川农林学的问题,同样是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

除了森林培育之外,森林保护最强,带头的朱天辉是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作为博导却没有招收博士生的权利,这确实比较悲剧;森林经理学以前由胡庭兴主导,后来改为黄从德,黄是学校青年学术骨干,但经验远远不足胡的积累;水土保持一直人才吃紧,由森林培育方面的罗从德帮忙带,此外水土保持还有宫渊波、邓玉林两位硕导,但在省内都谈不上什么影响,更别说国内了;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是最近的明星学科,房地产和建筑学推动了园林园艺的发展,加上陈其兵强大的开拓能力,学科已经有了省重点实验室风景园林重点实验室,并建立了园林研究所,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林木遗传育种是个弱小的学科,周兰英一名副高领军,后来从西南林学院引进了罗建勋作为兼职教授,但也正是兼职而已;野生动植物保更是可怜,只有叶萌一人苦撑局面,从外部引入了李少英和刘炎兼职,但没给学科带来更好的思路。

受制于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川农林学的大发展可能是个奢谈。就目前来看,川农的林学要想跟畜牧学、兽医学、作物学等领域平起平坐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要外向发展的话,西南林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几乎无法撼动的强大对手。

N0.4 农林经济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是四川省重点学科,集中了川农全部人文社科精英(包括马克主义、土地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农业经济管理1986年获得硕士点,2006年获得博士点,同年农林经济管理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林业经济管理才成为硕士点。由于学科倾斜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扶持,而林业经济管理这个部分基本上没怎么搞,甚至也没有招硕士生。

川农的农业经济管理在国内没什么影响力,尽管斥巨资引进了一大批师资力量,但由于学术水平的差异,并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期望农林经济管理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基本上只能够成为一个美好的幻想。

N0.5农业资源利用

农业资源利用是一个古老的专业。其前身是 1936 年四川大学农艺系设的农业化学组。 1944年招收本科生,当时的学科大师云集。土壤农化学界泰斗彭家元、知名学者陈朝玉、侯光炯、曾慎等均执教于此。1959 年招收独立建院后的首届本科生,1990年成为硕士点,接近30年过去了,川农的土壤学还是个硕士点,30年的时间都没有取得一个突破。

虽然在农业资源利用的领域既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资源环境基础实验室),又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土地资源信息实验室),但难以想象一个学科如此老化和堕落的学科如何让彭家元等先辈瞑目。

如今的土壤学的“三驾马车”乃是邓良基、王昌全和张世熔。邓为学校党委书记,80年代中期曾留学德国,但水平委实一般,尤其在区域视角方面较为欠缺;王昌全为资环院院长,80年代中期留学英国,水平较邓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获得过第一届全国青年土地科技奖;张为教授级工程师,毕业于中国农大,曾主持过中澳合作项目,并参与过西藏资源调查工作,视界较为宽广,但他转型走向GIS,反倒限制了自己的优势。陈强、李廷轩均不算是学科的好手,基本上只能作为补充。

植物资源利用在2001年成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植物营养学也成为硕士点。但川农的植物营养学没法谈什么发展,充其量只能够谈生存。植物营养学的带头人陈远学,一名副高,虽曾在日本广岛大学学习,但水平确实不怎么样。至于张锡洲,创新能力甚至比不上陈。八年过去,植物营养学依旧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N0.6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与农业资源利用是一对孪生儿。但环境科学这个方面的说法比较晚,所以川农的环境科学与工程起步也比较晚。环境科学与工程下面有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川农的环境学科均以农业环境为核心。

环境工程相对较强,有一个农业环境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3年拿到硕士学位授予权,但水平一般。学科带头人邓仕槐在教学方面是个好手,但在科研方面水平不高,属于教学型的老师。但这不能怪邓,整个环境工程均属于教学型,离科研还很远。环境科学更弱,2006年拿到硕士点。一开始无师资。后从事土壤学的伍均转行做环境科学,使得环境科学有了一名硕导。另外一名硕导,倪福全,一位水平比较高,思维比较开放的学者,但也由水工转型而来,主要工作领域是水安全和人畜饮水。

面向农业环境的环境学科,应该是川农环境的出路。面向教学的环境学科,不不应该被诟病。近年来本科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值得欣慰的。但适当加强科研创造能力,确实环境学科要想突破的首要瓶颈。

N0.7生物学

因为有遗传学的强大,所以川农的生物学发展较快。生物学一共有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生物学中分子生物学是川农发展最快的学科,集中了川农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精英力量,1996年申请到硕士点,2001年便争取到博士点。生物物理学跟土壤学一样,在1990年成为硕士点,今天已经接近30年过去了,却一直未有取得突破,目前有教授、博导2名。生理院的曾宪垠是个“三栖人群”,在动医院、生理院、资环院均带学生,但水平较低。微生物学中的另一名学术带头人张小平教授是个有较高水平的学者,曾经拿到过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但该学科发展并不理想,虽集中了农学、动科、资环3大院的力量,但仍未获得博士点。微生物学在1998年成为硕士点,同样也师资缺乏,由张小平也在这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另外有四川省农科院的郑林用在方向上兼职带研究生。

植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在2003年获批硕士。植物学由丁春帮领衔,丁也属于教学型的学者,在科研创新上建树稀缺;细胞生物学则由于师资不足,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均是在2006年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之后设立的硕士点,基本上由兽医、畜牧、作物等学科方面的老师兼任,本身的学科水平一般,发展也并不快。

(12)补充学科:找不见真正的希望

上文所谈到的,是整个川农的王牌和优势学科。除了这些之外,川农还剩下除一级学科覆盖下的其余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这些学科基本上属于后来新兴的学科点,由于川农的院系结构进行了调整扩容,这些学科或将成为新的院所的支柱,更是院所得以立足乃至整个川农的未来所在。

拥有单个硕士点意味着某个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科研水平,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也是未来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单个博士点的有时补充学科。除去自己设置和一级学科覆盖设置的硕士点,余下来的独立硕士点中间,有政法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马克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食品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下的食品工程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点;资环院的地理学下的自然地理科学硕士点;动科院的水产养殖学下的水产养殖;经济管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下的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下的产业经济学硕士点和工商管理学下的技术经济管理,一共9个。

在这9个硕士点当中,水产养殖在国内最具影响力,2003年获得硕士点,在09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水产名列全国第八;其次是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点,2001年获得硕士点,拥有一个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四川省级重点实验。其他学科水平一般,没有比较出彩的地方。

NO.1马克主义中国化

川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步很晚,2006年获批为硕士点,师资力量一直薄弱。评为硕士点后,殷焕举、高淑桃两位学科带头人逐步将学科思路理顺,基本界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目标,也就是注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基层民主与执政。

后方玉媚、舒永久、李毅弘、赵晓霞、赵国友、颜怀坤均获得了带硕士研究生的资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队伍基本上稳定下来。但刚刚过去的院系调整再度将学科队伍形成的基本框架打乱,学科的建设需要再次重启。

NO.2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源自于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副书记秦自强的领导下,2006年拿得硕士点,随后以党政、学工系统的师资组建了学科队伍。学生处何临春和党政办的庄天慧调到本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但水平和知名度均十分有限。

虽然庄被评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表面上看实现了师资的突破,但依旧是汤药不换。后心理学的欧居湖和马克思领域的付新禾转向思想政治教育招收硕士研究生,基本上稳定了学科的队伍,但发展情况十分严峻。

NO.3食品科学

川农的食品科学由著名学者陈一资开拓,她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委员、中国兽医食品卫生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食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卫检学会理事。陈的接任者秦文是个很不错的研究者,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川农学术委员会成员,同时又是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四川省级重点实验的主任。

食品科学的学术队伍相对稳定和纯正,除陈、秦外,另外一名正高邬应龙式中国魔芋协会会员、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会员,水平也不错。此外,刘书亮也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食品学科总体发展较快。

NO.4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专业了。川农的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川农开设殖边科,并开设食品的加工和贮运课程,为长途贩运提供技术支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发展较快,有一个省重点实验室。

虽然学科带头人蒲彪、李诚都还不是正高,但水平比较高,均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总体来看,院系调整之后,对于食品科学的发展是一件好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还是有希望在规划期内建设为一个博士点。

NO.5自然地理科学

川农的自然地理科学建立在气象与生态学系的基础上,其前身是,成立于1948年的农业气象教研室。

1956年川大农学院迁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气象教研室随迁雅安,归属农学系。1984年合系建院,气象教研室、作物栽培教研室等室合并,建立作物栽培学系。2003年1月资环院成立,气象学与生态学组建成气象与生态学系。2004年开始招收生态学专业的本科生,2006年开始招收硕士生。

学科目前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硕导师3人,是一个学缘结构比较健康的学科,但受制于发展的传统和水平的低下,不能算是杰出的补充学科。虽学科带头人朱雪梅涉及较广,但基本上没有在一个专业领域取得较具影响力的发言权。

NO.6水产养殖

水产学科一直以来是川农的比较边缘的“主干学科”,虽然川农的水产很不错,但一直处于发展的末端。川农曾一度与郫县的四川省水产学校联合办学,建成川农水产学院,但由于利益纠纷,在合同期结束后不欢而散,四川省水产学校随即与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成为它的一个校区。

水产养殖在2003年被批准为硕士点,目前也只有李志琼一位教师在本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十分冷清。川农水产养殖的本科交火,这也说明川农水产养殖的教学型特征。在内地来说,川农的水产养殖还是处于比较巅峰的位置,可以视为优势学科。

NO.8技术经济管理

川农的技术经济管理在2001年获批为硕士点,但发展较慢。学科带头人李冬梅人脉较广,这在比较封闭的雅安十分难得,但者并未能给学科带来好处。另一名副高林鸿从西南财大毕业后在川农任职,主要进行统计学方面的研究,但去年女儿毛彦林生病,给她带来了比较大的床上。

技术管理的另外一名带头人郑循刚从农业经济转型而来,曾在广岛大学进修,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研究能力不错,学院为此配备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让他担任系主任,但随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取消,他可能回回到农业经济的路线上去。至于张劲松,则没有较大的科研水平,仅仅主持过几项省级二流课题。

川农的技术经济学可能永远也不会有大的发展,不说省外,在省内都有一个西南财大的存在,它随时都可以挖走川农的杰出人才。而将技术经济学定位于农业,则立马会失去技术经济学本身的立足之本,成为农业经济学。

NO.8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川农在应用经济学方面唯一的硕士点,2006年被批转,学科带头人为杨锦秀,川农的学术骨干,农业经济管理的博士生导师,同样从财大毕业,她在产业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农业制度与农业政策,但创新水平较低。

另外从一名骨干谭静,水平较低,研究轨迹也比较混乱。之前在图书馆工作,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后调任金融系,开始进行农村金融方面的研究,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此外,任大廷也在这个专业招收研究生,但任的水平不高,基本上处于半职状态。院系调整后任大廷调任政法学院担任副院长,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与技术经济管理一样,川农的技术管理很难出现杰出的成成绩,必须跟农业经济管理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距离才会有真正的发展。

NO.7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比较老的硕士点,1996年被批准为硕士点。学术带头人为张文秀,虽然号称研究农村区域经济,但在做区域经济方面的积累不够,甚至不如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肖洪安。农业经济方面的陈文宽也在这个方向招收研究生,但他对社区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理解甚至不如张文秀透彻。后来从外界引进了冉瑞平,冉是一个典型的研究型学者,对教学不怎么感兴趣,但水平确实很不错。他的代表作《长江上游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可以算是川农在区域经济学方面的成就最高的。此外,他主持的《秀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曾经获得国土资源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土地资源管理的一大问题至今没有理清,本科生在资环院,研究生在经管院。虽然土地资源管理是四川省特色专业,但是发展并不好。经管院希望将本科教学权拿过来,资环院希

望将研究生招收权要过去,成为体制难题。因此,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还带着许多的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川农的单个硕士点当中,有希望取得较大的发展(譬如在其带动下获得一级学科硕士点甚至是单个学科博士点)的可能性都比较低。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川农最有可能短期内能够获得的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因为在食品科学领域的4个二级学科里,川农已经取得了两个硕士点,并且实力较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如果再拿下一个,距离一级学科硕士点也就不远了。至于其他门类,基本上希望渺茫。水产虽然二级学科数量较少,但水产捕捞川农基本上没什么可能得到发展。

(13)自设学科:看不见真正的未来

“自我设置”与资源浪费

在川农的博士点、硕士点当中,还活跃着许多“自我设置”的博士点、硕士点——这是因为,依据相关规定,拥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设置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川农非常有效地利用了这个规定。

在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下,川农在作物学下设置了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药用植物学、作物保护、种子科学与技术、生态农业5个博(硕)士点;在畜牧学下设置了动物营养与食品工程、动物与人的比较营养、动物营养与免疫调控、动物生产与环境控制、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畜牧生物工程6个博(硕)士点;在兽医学下设置了4个博(硕)士点。共计15个。

实际上,自己建立博士点、硕士点,可以扩大学科的包容力度和影响力,因为一般来说,设置博士点、硕士点都有一个相对照的本科专业,从而推动这个本科专业的发展。但这也有可能削弱优势学科的根本,因为新设置的博士点师资力量往往不够充分,需要借调师资,这可能会影响已经拥有的学科的稳定。

由于师资缺乏和生源,在作物学领域,作物保护学科在2009年取消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计划,余下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药用植物学、种子科学与技术和生态农业4个自设点。在畜牧学领域,主要以营养学科的变化较大,动物营养与免疫调控、动物生产与环境控制、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畜牧生物工程4个专业点取消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资格,余下动物营

养与食品工程和动物与人的比较营养专业维持着招生地位。而兽医学领域则全部取消自设专业的招生名额。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些余下的自主设立的博(硕)士点的情况。

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学科主要带头人是李庆和张利。李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的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学科内担负植物驯化方向的导师;张是应用化学专业负责人,同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学科内担负生物技术的工具化运用方向的导师。其他几名导师和他们一样,都从其他学科借调兼职。

药用植物学科的主要带头人吴卫。学科力量直接从本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发展而来,吴系中药栽培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后西华师范大学的“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黎云祥教授在本专业招收博士生,但交流比较欠缺。川农的中药栽培力量意志薄弱,药用植物学也似乎难有大成。

种子科学与技术的学科主要带头人为佘跃辉。师资力量建立在三所和川农的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上。川农的种子科学与技术建立的基础比较扎实,因为川农的育种学科一直比较强大,佘跃辉本人就曾师从荣廷昭院士从事玉米的选育工作。但种子科学与技术现有的力量不足以出现比较大的发展。佘近年转型到豆类种质资源的研究,种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让新忧虑。

生态农业的学科主要带头人李首成。师资力量建立在本科专业农村区域发展上,但农村区域发展的定位不明确,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二级学科,农村区域发展授管理学学位,而生态农业则属于农业的范畴。李守成本人也任雅安市政协副主席,近些年在学术上基本没有建树。吴永成则没什么实力。年轻一代中税伟跑到国外,郑顺林转而重点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反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生态农业本学科发展十分脆弱,后来渐渐从区域农业规划的方向转入到作物栽培的方向。

动物营养与食品工程的学科带头人是食品科学领域的邬应龙,曾受教于陈一资教授。基本上能够接过陈留下来的事业,水平较高。但食品学院和动科学院之间的行政藩篱阻挠了学科更为深层次的发展,也就没能够真正地取得比较相称的突破。学院藩篱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通病,但在川农,似乎有些不可承受之重。

动物与人的比较营养是为适应长江学者雷新根的要求而设置。为了保证长江学者雷新根教授研究的独立性,在成都建立了未来农业与人类健康中心,由雷新根教授独立开展研究。作为长江学者,雷新根教授的创新能力毋庸置疑,但就动物与人的比较营养而言,至今未能出现任何一项有较大价值的科研成绩。

实际上,包括那些取消招生计划的自设点在内,每一个自设点的设置都无一例外地推动了对应本科专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水平的不足,基本上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与之相反的是,学校始终保持着对这些自设博士点、硕士点比较高的投入——既然投入量如此之大,而产出量如此之低——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这样匆忙的自设“博士点”操之过急,资源浪费?

(14)新兴学科:在市场化下的亮光

寻找未来:川农的10个新兴明星学科

新陈代谢,是历史的规律,也是教育的规律。旧有的学科在老去,新兴的学科在崛起,在全国如此,在川农也是如此。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川农的一些新兴学科正在崛起,一些原本发展并不受关注的学科也正在走向闪光。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新兴学科的出现,并且积极进行相应的支援,那么也许我们能够占领一些新的领域。下面列出川农近些年来涌现的10个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这种学科不仅仅体现在学术影响力上,也体现在社会、民众等草根影响力上。

我必须首先界定一下农学、林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艺和农业资源与环境这六个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几个升级特色专业,因为特色专业本身就属于传统的强势学科,不应该算在新兴的行列。

1、 政法学院-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个最近在兴起来的专业,川农的社会工作,原本起点较低。但川农的社会工作定位比较准备,在赵晓霞和范召全务实作风的带领下,川农的社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社会师资力量比较年轻,但基本上都是从自于武大、人大、中青政等传统社工强校中招徕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re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