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浙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更新时间:2024-01-17 10: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版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绥阳县蒲场镇七九小学 曾山 一、教材分析

浙美版三年级上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3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6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3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教材新增了很多国内国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尽管没有作为单独的欣赏课来呈现,大多都是以案例的形式穿插在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经过几学期的学习已有一定的绘画实践经验,对美术课兴趣浓厚。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可是教学内容有许多是纸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卫生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在实际情况中,我们美术教学设施和教学用的资料图片不是很充分。手工课和欣赏课,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工具和材料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每一节美术课都

给学生带来欣喜。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用多种的绘画工具进行创作,描绘生活中的物体,学会在生活中观察美术现象,并能变化形式的表达出来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学习用废旧材料、多种材质进行工艺制作,如卡纸、瓦楞纸、海绵纸、废旧纸张综合应用。

3、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并能学会用一些通用美术术语进行点评。

4、在对自然、人文的物件进行观察描绘时,能运用以往的设计知识,有创意的综合表达,并能完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识图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以及动脑创新能力,且学生能通过工具及材料的选择,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节约纸张、合理运用各种工具。

3、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且能在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美,观察动物的花纹,能感悟色彩、线条的变化和丰富。

4、通过中国民间玩具的学习,能热爱民间美术这种形式,且能从中发现美术的元素。

五、教学措施

1.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浅显易学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通过评价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表 周日期 次 1 2 3 9.22 9.23-9.24 9 9.30—5 10.6 10.7—6 10.13 10.14—7 10.20 10.21—8 10.27 10.28—9 11.3 10 11.4—11.10 10.彩墨游戏 2 9.四季歌 2 8.三原色与三间色 2 7.威武的大将军 2 6.夸张的脸 2 5.找果子的刺猬 4.纸拎袋 2 9.2—9.8 9.9-9.15 9.16—1.我驾神舟游太空 2.汉字的创意与设计 3.刊头设计 2 2 2 教学内容 课时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11—11.17 11.18—11.24 11.25—12.1 12.2—12.8 12.9—12.15 12.16—12.22 12.23—12.29 12.30—1.5 1.61.12 1.131.19 ——11.大狮子 2 12.向齐白石学画蔬果 2 13.黑白拼贴画 2 14.彩色拼贴画 2 15.剪雪花 2 16.迎春祈福 2 17.中国结 2 18.中国彩陶 2 19.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1课 我驾神舟游太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教材分析:

自古以来,太空对于人类总是神秘莫测的,人类渴望探索太空的奥秘,却苦于没有方法,直到1961年前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第一次登月成功,终于为人类揭开了太空的神秘面纱。美国也随后实现了多次登月计划。而中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泱泱大国,同样热切盼望着在太空中的某个星球上留下中国的国旗,烙下中国人的脚印。2003年10月15日,宇航员杨利伟驾我国自行设计的?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宇宙航行,为我国探索太空书写了历史新篇章。

本课以《我驾神舟游太空》为题,通过了解太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神游太空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创造能力。教材选了杨利伟驾?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航行太空的图片及其他飞船、卫星图片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亲近科学的情感及了解太空的欲望;另外,教材也选择了一些学生作品,更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创作(可以用手工或绘画的形式)灵感,使学生在激情昂扬中想象自己驾神舟游太空的情景。

重点、难点:

重点:能绘画或制作出一幅太空遨游图。 难点:有创意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蜡笔水彩画的工具,分创作组(4人一组),收集太空的有关图片资料

(教师)课件、范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太空飞行器的模型等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世界上除了鸟儿会飞外,还有什么东西会飞?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了解太空。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事先收集的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 教师补充小结并板书:宇宙飞船、宇航服、太空、星球。 欣赏图片。

提问:说说宇宙飞船的组成部分并简述其设计的注意点。

教师小结,板书欣赏要点:①形状;②色彩;③结构;④其他因素。 学生创作。

主题:我驾神舟游太空。

提问:在太空遨游时你希望驾怎样的飞行器?穿怎样的宇航服?最想到哪个星球上去探险?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学生创作作品,教师指导。

启发:①构思:与众不同,富有创意;②构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③

创作:掌握技法,熟练表达。

作业讲评。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互评。 有时间的学生进一步修改作品。 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 准备小组创作比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创作小组内商讨创作方案 (教师) 有关绘画和手工的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 强调要点。

事先商量好分工情况。

各小组在30分钟内创作一幅作品。

把大家对遨游太空的感受在创作中具体地表现出来 学生制作。 主题:体验太空。

准备:交流2分钟,安排好分工。

建议:①注意安全;②要有创新;③结合未来发展方向;④最好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

教师指导。

教师在构思、构图、技法及学生的合作方面作指导。

展示作品。

让各组代表上台发言,并互相评价作品。 课外拓展。

要求各班进行作品展评。 (2)举办有关太空知识的讲座.

(3)鼓励对太空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深入探究太空的奥秘 课外资料

宇宙家族有哪些成员

什么是宇宙呢?一般认为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宇宙的成员中,我们最先认识的是太阳系。太阳系的家族包括太阳、地球在内的九大行星,还有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其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他天体围绕太阳周而复始地旋转。

太阳系只是广大恒星世界中的一员。我们在夜晚见到的满天星斗,绝大多数都是像太阳这样能发光发热的恒星。这些恒星的温度、亮度、体积都不一样。众多的恒星往往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组成星团,与气体和尘埃物质构成一个直径为几十万至几千万光年的星系。银河系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直径就有10万光年。当然,宇宙中还有众多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河外星系,它们的外型和结构存在着差别,距离有近有远。假如几个星系之间距离较近,就组成了星系团。

宇航员是怎样在太空中生活的?

太空是个重力十分微小的地方,在那里,宇航员的生活方式与地面大不相同。由于失重,宇航员吃饭和喝水可不像在地球上那样自由。比如吃饭,如果像在地面上那样,饭会一粒一粒飘满整个房间,并且饭粒会随着人的呼吸钻进人的鼻孔。因此,太空食品都要经过特制,装在软管或软袋里。宇航员进餐时,

先要将身体固定好,动作要轻,呼吸节奏要调节好,不能张开嘴咀嚼食物,吃东西时只能用鼻呼吸,否则食物会从嘴中逃出。喝水也同样要把水放在密闭的容器中才行。

太空中的生活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刷牙不用牙膏和牙刷,更不能用水,而是嚼一种类似口香糖的胶质物,让牙齿上的污垢粘在它上面,以便达到洁齿的目的。洗脸时只是用浸湿的手纸擦一擦。

谁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地球,现在人类不但可以到达月球,而且可以在太空中行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到更远的太空去旅游。但谁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呢?

1961年4月12日的清晨,在前苏联中部的拜科努尔宇航中心发射了一枚名为?东方1号?的运载火箭,它载着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直冲云霄。此时,在高速飞行的飞船内,加加林不时观察舱内的仪表,认真地做着记录,并及时拍下一些珍贵的照片。上午9时,莫斯科电台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个消息:?1961年4月12日,在苏联本土,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进入了围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尤里?加加林就成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东方1号?飞船一共在空中停留了108分钟,绕地球一周,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

在飞船返航时,加加林启动了装在机械舱内的制动火箭,使飞船减速,然后控制火箭喷射气体的方向,使飞船脱离绕地球的轨道,飞回了地球。在距地面7700米时,加加林被弹出生活舱,乘降落伞飘然落地。

后来,加加林这样描述他的感受:?(地球)地平线呈现出一种异常美丽的景色,淡蓝色的晕圈环抱着地球。?

2.字的创意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字体装饰艺术的特点,学习字体设计方法,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意出美观形象的美术字。

2.从设计和创意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提高审美文化素养。

3.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增进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自5000年前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到3400多年前殷商时期在龟甲和动物胛骨上刻写的?甲骨文?,再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汉字篆、隶、行、楷、草不同字体的演化,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书法艺术,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从古到今,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字的演化还直接促进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汉字起源于记事图画。它遵循造型美、对称美、均衡美及意象美的构成法则,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并将其单纯化。它是用来传达信息、记录思想的一种媒体。本课程通过文字的创意设计,从基本技巧、构成法则及结构、比例、平衡、节奏、韵律、点画笔调、均匀与重心以及文字设计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等方面,创作出有个性、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的字体,并将设计出来的字体根据主题进行编排和变化,从而构成最美的设计效果。

在当代平面设计中,文字可以是?信息?的自我表白,也可以是对图形的说明,起着与图形的互补作用。经过了艺术加工的美术字具有美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整齐醒目的特点,具有刚劲、细腻、浪漫、形象等特殊意境,给人以千姿百态的美的享受。在不少的设计中,文字本身就是图形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在报刊、杂志、书籍,展览会、环境布臵、商品包装、广告宣传等方面的美化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其实带有装饰性的美术字并非现代的产物,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并且形态优美,如鸟书、蝌蚪文、凤尾书、芝英篆、金剪书等。这与传说中仓颉造字时的?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查龟纹鸟迹之像,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相吻合的,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了博采众美,因情生文,因文见情,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融为一体,从汉字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注入了美。

本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我们可以分三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为古老汉字文化的介绍和现代美术字的欣赏。

第二课时为基本美术字体的了解与练习。美术字的基本字体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宋体字,第二类是黑体字。大量的变体美术字,都是在宋体、黑体的基础上变化产生的。

宋体字:其风格特点是典雅工整、严肃大方。笔画形象特征是横细竖粗,竖画起笔、横画落笔、转折处都有装饰角。点如瓜子、撇如刀、捺如扫。这类字体比较适合阅读,所以在报刊、书籍以及招贴海报、包装装潢、书籍封面等的文字设计中广泛使用。

黑体字:其风格特点是结构严谨,笔画单纯,浑厚有力,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其笔画特征是横竖从视觉上看粗细一致,笔画方头方尾,方黑一块。因此,也叫等线体、方体。

第三课时为字的创意和设计应用,注重文字的形象创意方法,加入文字图形化的设计,从而拓展文字的表现空间,也可以通过运用电脑辅助设计,使得文字造型的变化更加多姿多彩。通过试着设计一些简单的字体,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从学校教育来说,学写美术字,对促进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创美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美术字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抓住字义、字形、结构等汉字基本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变体,使原字体变得更形象、美观、活泼,达到创新的目的。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尺子,蜡笔或水彩笔 (教师)课件,教学录像《三十六个字》,范作,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图片

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多种字体的同一组美术字,认一认、说一说这些是什么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一种字体,具有美观醒目的特点,我们在

书刊、广告、包装等方面都能看到,如果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美术字,那该多棒啊!

揭题:《字的创意设计》。 了解文字历史,感受传统文化。

出示一个象形文字,说说这个字在古代是怎么写的?(如:日、月、山、水、草、木、鱼、牛、鸟等字。)

日 月 水 牛

了解这个文字的变化过程。 观看动画片《三十六个字》。 说说观后感。 欣赏评述,小组研究。 欣赏、了解常见的美术字字体。

认识宋体美术字以及它的三种变形—老宋体、仿宋体和新宋体。 认识黑体美术字。

认识变体字。(教师用电脑演示不同字体格式的变化) 认一认,找一找美术书、语文书、报刊杂志中的各种字体。 研究宋体字和黑体字的特点。

(4)仔细欣赏和放大字体,比较宋体字和黑体字的区别, 研究这两种字的特点。

4. 抓住特征,审美体验。

(1)结构分析:平衡稳定;布白匀称;穿插变化。 特征分析:字形方正;横平坚直;大小统一;四边靠壁。 了解基本笔画的特点。

?点入水滴撇似刀,横窄竖宽捺如扫,左钩右钩鹅进食,横到尽时有三角。? 宋体

?横平竖直,笔画等粗,粗壮有力,庄重醒目,结构均匀,方头方尾。? ——黑体

感受宋体和黑体字的美及其特点。 作业练习,展评修改。

分别用?黑体?和?宋体?书写?永?字。 永永

根据字数多少确定字体大小,并划好字格。

分析字的结构、笔画,并合理安排布局。(左右、上下、里外、半封闭结构等。)

轻轻勾出字的单线结构,用笔要轻。 笔画统一,以双勾字形法画出笔画。 修整细节。

选择颜色进行填色,填色一般先画轮廓,再在中间填色。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展评:对照?笔画形状是否统一,结构是否稳妥,文字在格内是否满格,大小一致?的要点,共同评议优劣。

课后延伸,拓展研究。

收集各种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尺子,蜡笔或水彩笔

(教师)课件,范作,收集古今中外的各种装饰性美术字、各种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图片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欣赏各种现代美术字,认一认这些是什么字?请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艺?字,直接导入课题。

欣赏评述,博古通今。

欣赏中国古代的美术字(如:鸟书、蝌蚪文、凤尾书、芝英篆、金剪书等中国古代美术字。)、数字和英文美术字。(主要为英文字体的设计。)

研究创意,启发思维。

讨论?艺?和四川电视台台标?四?字书写特点及规律,介绍笔画的变形。 欣赏一组变体美术字,说一说这些字的?创意?在哪里?找出其特点: 笔画变化。

欣赏书中范字,提问:?衣?字主要抓住了哪一笔画的变化? 有几何形体变化,如:圆形、方形、三角形…… 有形象化处理,如:变点为花朵形、草形、蝴蝶形…… 笔画相连:平连、竖连、斜连; 结构变化。

有意识地将某些笔画进行夸大、缩小、移位来获得新颖的效果。可以一笔破框,两笔破框;改变框形:变成圆形、拱形、扇形、平行四边形……

字形变化:改变字体的外形,可以是整个字的几何形体变化,如:圆形、梯形、平形四边形等。

立体变化:平行透视、成角透视……聚光、成角、凹凸等,画出字的三维

空间感。

形象变化:以字义出发,将整个字作形象化处理。 木:变体后绘成四截木料叠成。 冰天雪地:变体后绘冰纹,画上积雪。 尖:变体成上部小下部大。 曲:变体成曲线状。 ……

装饰变化:肌理、渐变、字内装饰、字外装饰。 光影变化:叠影、明暗、倒影、投影等。

总结:变体美术字变化的方法无论多么丰富,都要表现出整体和谐、统一、完美的艺术特点。

创意设计,作业练习。

设计自己的名字或寻找合适的字、词,设计有创意的字体。 要求:写出设计意图,即创意。 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作业展评,小结。 收藏、保存同学的作品。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尺子,蜡笔或水彩笔等工具

(教师)课件,范作,各种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图片 教学过程

欣赏学生作品,复习导入。

(1)欣赏学生的作业,讲评新颖生动的创意设计作品。

(2)提问:你认为字形创意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字的创意设计可以应用在哪些地方?

(3)小结。

2.欣赏招贴商标,创意剖析。

(1)了解著名文字商标、招贴的创作设计过程。 (2)请上节课完成优秀作业的学生介绍创作经过。 (3)欣赏、讨论经典文字商标的创意及招牌的创意。 (4)课件动画演示变体美术字。 3.选择创意形式,表现创造。

(1)确定设计内容。(如:广告语,商标,招牌,版报题头、题花等。) (2)寻找内容的个性特征。 (3)选择合适的材料及表现形式。

(4)对初步选定的文字,结合内容从各种角度,不同的构成形式、变化形式,按一定的构成法则进行揣摩、构思。

(5)草图表现,修改定稿。 作业练习:设计一个报头或题花。 学生创作表现,个别辅导。

学生作业设计开始,进行针对性指导;对好的、有新意的设计进行表扬,以此来启发其他同学。

师生共同评价,深入体会。 自己评:介绍作品的创作过程。

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了解和关注电视、影片中的动画文字创意设计。 (2)保存学生作品。布臵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 课外资料

1.美术字的书写规律。

(1)方正:由于汉字的结构是方形,所以美术字的外围要方正。笔画一定要横平竖直,摆正放稳,才显得端庄大方。

(2)匀称:在安排美术字的结构时,要使字体的笔画分布匀称,合理协调。如果笔画或大或小,或紧或松,就会造成字体松散或者拥挤。

(3)穿插争让:美术字的笔画、部首各有不同。为了使字的笔画之间互相呼应,重心稳定,就要对字的某些笔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使其穿插有序,争让合理。所谓穿插,就是对美术字的笔画交叉延长;所谓争让,就是对字的某些笔画向前争抢一步,而有的笔画就要向后退让一步。

(4)顶格、缩格、出格:顶格,就是将美术字的主要笔画或边缘笔画顶住字格,但是要注意恰到好处,不能过头。缩格,是将某些字的笔画向回收缩,因为有些字的外周笔画与字格边线相平行,在书写时就不能压住或靠紧字格的边框线,要收缩调整,如?国?、?司?、?日?、?山?、?南?等字。否则,这些字会显得肥大而不协调。出格,是三角形、菱形之类的字书写时,可以将其点、撇、捺的笔端适当出格,如?人?、?会?、?命?等字。出格也要注意适可而止。

(5)密收:汉字的笔画有疏有密。写美术字时,对于笔画稠密的字,要适当收缩或者减细其笔画,以避免这类字过大而使得字格盛不下,如?健?、?锻?、?警?、?譬?等。对笔画稀疏的字,要力求开阔,撑足字格。

2.最古老的汉字: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最古老的汉字则是甲骨文。

甲骨文的?甲?是乌龟的甲壳,?骨?是牛羊的胛骨。殷商时代没有纸,人们把要记住的事情刻在这些甲骨上,后世就把这些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

4.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书里记载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的构成主要有三种方法:

(1)象形法:这是最原始的文字,例:?日、月、水?等等。这些象形字经过逐渐演变,到后来都改变了原字的形体,有的笔画减少了,有的笔画增添了,由不规则变成了有规则、方正的字体。

(2)会意法:象形字比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但它们不能表达抽象的意思。古人便创造了另一种造字法—会意法。就是用不同的符号或借用象形字加上一些符号来表达一个抽象的意思。

(3)形声法:形声法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例:?爸?字是表音的?巴?字和表形的?父?字的结合。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右。汉字的形成和发展,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刊头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刊头的作用和特点,学习刊头设计的方法。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刊头设计作品的欣赏和讨论,促进同学间的交流,I提高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美化环境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刊头设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非常实用。本课的教学设计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报刊刊头为切入口,通电游戏的形式将刊头设计知识、技能、方法串联起来,进行板报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综合学习。

本课重点学习板报的刊头设计,教学注重直观性和趣味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案的形式,使学生基本掌握刊头设计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刊头设计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美术字应用能力、排版能力、创造能力和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本课的作业设计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凸显合作学习,使学生们能共同体验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刊头设计的知识和方法,绘设计刊头。 难点:设计有创意、有美感的刊头。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铅笔等常用作画工具。 (教师)学案、刊头图片、学生优秀作业。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进行课前谈话,创设闯关大赛的氛围。 (2)教师介绍?闯关大赛?的项目和规则。 2.观察讨论,了解刊头。

(1)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一关:刊头知识我了解。 (2)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刊头设计的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什么是刊头、刊头设计的要素有哪些、刊歆设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并共同完成学案第一关问题。 (4)教师宣布第一关闯关成绩。 3.尝试构图,激发创意。

(1)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二关:刊头排版我知道。 (2)欣赏刊头设计作品。

(3)师生共同分析,图文结合的刊头设计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4.)小练习:以?艺术天地?为题,用简练的图形和线条画刊头设计稿。教师绘制草图,举例示范。

(5)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设计绱」四种不同的排版方式。 (6)展示学生作品,讨论还有哪些不同的排版方式。 (7)说一说:刊头版式设计时需要注意什么? (8)教师宣布第二关闯关成绩。 4.创作评价,总结成果。

(1)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三关:刊头设计我能行。

请四人小组成员用手绘的方式为手抄报《大拇指报》设计大刊头和小刊头。

设计耍求:围绕主题、图剪并茂、简洁明了、富有创意。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4)教师宣布第三关闯关成绩。学生汇总三关所有成绩,共同枰选出?刊头设计小能手?和‘刊头设计小行家?。 5.课外拓展。

(1)欣赏优秀的学生手抄报设计作品。

(2)教师鼓励学生将刊头设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纸拎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纸拎袋的用途,初步掌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 2.运用各种纸材、废旧材料,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制作一只既实用又美观新疝纸拎袋。

3.培养关注生 3.培养关注生活、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滢趣与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纸拎袋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随着?限塑令?的实施,各种纸兇袋取代了以傘的塑料袋,便成为一种时尚、个性、环保的标志。《纸翁袋》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现代的纸拎袋在实用的基础上,对其外形、色彩、图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本课在学生掌握基本设计技能的基础上,紧密融合生活,引导学生针对纸

拎袋的特征在创意、造型、图案、色彩爷方面进行一次大胆的创作。本课将运用旧挂历纸、旧画报纸:通过画、撕、剪、*、插接、粘连等基破技法,进行立体和半立体纸工制作,师生共同参与看一看、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等活动,来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纸拎袋的设计制作方法,运用各种美术元翥,设计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新奇的、富有个性与创意的纸拎袋。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物品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2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

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创造能力,设计制作的纸拎袋新颖有趣。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式纸拎袋、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彩卡纸、剪贴材料(布、图案、贴纸等)、装饰材料(纽扣、珠子、彩绳等)、双面胶、剪刀、常规绘画工具等。

(教师)课件、剪刀、胶水、旧挂历、包装纸、各种废旧材料、范催(自制学具袋、礼品、鞋服的拎袋)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出示纸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里拿出剪刀、、双面胶、绘画用具等,展示袋子。

(3)揭题。

2.欣赏感知,审美体验。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搜集到的纸拎袋,说说它的来历和用途。

(2)除了学生说的用途外,纸拎袋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呢?课件展示各种功能的纸拎l袋。

(3)好的纸拎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课件相应出示几组纸拎袋图片。 教师小结:这些造型各异、风格不同的纸拎袋既方便了购物,又展示了商品的品牌形象、理念、文化,还体现了设计者的个性和想象力。 3.分析讨论,尝试制作。

(1)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不同造型的纸拎袋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了解纸拎袋的特点和基本形的制作方铥。

(2)课件出示纸拎袋制作方法与步骤图,学生尝试制作纸拎袋基本形。 探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怎样使纸拎袋的容量更大?怎样设计拎带会更舒服?怎样粘连会更牢固? 4.观察发现,感悟设计。 (1)造型。

请学生想一想,你见过的、用过的纸拎袋有哪些形状?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①课件出示一组几何形纸拎袋,你发现了什么?说说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②课件出示一组仿生形纸拎袋,说说这些纸拎袋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 教师小结:我们发现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拎袋都可以概括为基本的几何形和

几何形的组旬;除几何形外,』还有具象的仿生形,如:l可爱的小兔、有趣的小狗等。 (2)装饰。

①课件出示教材中以图案装饰为主的纸拎袋,思考:这些纸拎袋的图案设计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款?为什么?

②怎样让纸拎袋变得更美观呢?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装饰?你带了哪些材料?打算怎样装饰?

课件出示:拼贴法(剪、绕、撕、折、卷、贴等)和添画法装饰的纸拎袋。 教师小结:可以运用各种材料,用剪一剪、绕一绕、撕一撕、折一折、卷一卷、贴一贴等方法,让纸拎袋变得更漂亮! (3)拎带。

你觉得拎带可以怎么制作?学生讨论。

课件出示:用纸剪贴的、直接剪的、用绳穿孔的…… 5.设计制作,实践创新。 (1)作品欣赏。

①课件出示学生作品,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只纸拎袋,为什么?(引导学生从造型、装饰、担彩等方面讨论。」)

②课件出示创意纸拎袋作品,说说它们的创意在哪里,这些纸拎袋的造型和拎带设计巧妙在哪瞿?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创造性设计的魅力。 (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设计,你会设计怎样的纸拎袋?你用它来干什么? (3)学生作业。

①作业内容:设计制作一只纸拎袋,以添画或拼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美化。 ②作业要求:

第一层次: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第二层次:构思新颖、造型独特、装饰美观。

③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优缺点及时点评。 辅导要点:整体构思与造型;制作的技法与装饰方法。 6.作业展示,学生互评。 (1)学生作品展示。

①学生自评:?设计师?从纸拎袋的造型、装饰、材料、时能等方面进行介绍,说说自己作品的特色与创意,谈谈在创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②同学互评: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

③思维的碰撞,学习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作品。 (2)评选活动:最佳制作奖(评价标准:造型美观、制作精美);创新设计奖(评价标准:造型新颖有个性、装饰美观)。 7.课外拓展。

学习了纸拎袋的设计与制作,希望学生在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能多设计、多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拎袋,为美化生活作出贡献。

课件出示各式自制环保袋,学生欣赏并承诺不再使用或尽量少用塑料袋。 8.整理材料,保持整洁。

把桌面上的碎纸、废料装进我们亲手制作的纸拎袋里,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洁。

找果子的刺猬

一、教学目标1.了解刺猬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用泥塑的方法塑造一只或一组找果子的刺猬。

3.'培养爱小动物的意识,以及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孩子们从小就对小动物…情有独钟?,喜欢观察小动物,喜欢和'/J、动物一起玩,喜欢看关于小动物单书,喜欢听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小刺猬?更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的外形很特别,也很可爱,孩子们对刺猬充满好奇。本课以?找果子的小刺猬?为载体,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教科书中展示了小刺猬的图片和小刺猬找果子的相关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小刺猬的形象特征,想象小刺猬如何找果子。通过观察、讨论、探究、想象、创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找果子的小刺猬有更深入的感知、感悟。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动手做做玩玩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本课通过搓、捏、压、拉、团、垒、接等不同操作方法的运用,掌握立体造型的技巧,培养创造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能力,鼓励创新,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泥塑材料,如陶泥、橡皮泥、彩泥等。 2.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泥塑的表现方式,运用水滴形的造型方式完成「爿或一组刺猬。 难点:能巧用生活原型来塑造泥塑刺猬,并能添加果子以增加趣味性。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小刺猬的图片资料、陶泥或彩泥、小刺猬玩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彩泥或陶泥。 教学过程

1.展示图片,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通过秋天的图片,教师创设情境,导入内容。

教师说:?秋天到了,树叶黄了,果实成熟了,人们都忙着收获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都忙开啦!\ (2)学生们发挥想象猜测。

教师说:?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在忙什么呢?? 学生讨论。

(3)出示刺猬球图片,导入课题——找果子的刺猬。教师锐:?猜猜是什么动物?跟着刺猬一起找果子旅行吧!\

2.通过找果子旅行为线、观察图片为主,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1)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

小组讨论刺猬的生活习性,了解刺猬是哺乳类的杂食动物,冬季有冬眠的习性等。

(2)欣赏图片,找出刺猬的外形特征。 ①整体外形。

滚圆的身体,尖尖的脑袋,尖锐的棘刺,短小的四肢。 ②细部特征。

炯炯有神的黑眼睛,椭圆形的小耳朵,嗅觉灵敏的大鼻球。 3.欣赏名作以及生活中的艺术品,感受艺术之美。 (1)艺术家眼中的刺猬形象。

艺术家眼中的刺猬和生活中的刺猬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拟人、概括、夸张等手法) (2)小朋友眼中的刺猬。

刺猬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以它的形态创作的艺术品也是既生动又美观的,今天我们用泥塑的方法来制作一件刺猬工艺品。 4.讨论泥塑制作刺猬的方法。

教师:?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呢?? (1)探讨身体和头的制作方法。

搓圆球一手指放圆球的一端搓一四肢搓成水滴形装上,调整头部(尖头往上调整)」 一水滴形的彩色刺一未干时装上刺一最后修饰(加眼睛、脚、腮红等)

(2)探讨刺猬背上刺的制作方法。 ①水滴形的刺。

这里的大多数造型都是水滴造型,大水滴是刺猬身体,小水滴是刺猬身上五彩的刺,很像彩色铅笔头插满整个刺猬的感觉。 ②剪刀剪出刺。 ③借用外形,塑造成刺。

④学生交流手捏成形等其他方法。 5.制作交流,表现找果子的刺猬。

(1)作业要求:可以采用水滴形、巧用生活原型、手捏成形等手法来表现刺猬。

刺可以采用多种手法表现,动态可以有直立、爬行等。可以制作一些生动的果子,增加趣味。

(2)学生作业交流。

我做了一只什么样的小刺猬?它的身上哪些地方表现得最富有创意?它找到了哪些诱人的新鲜果子 6.小结拓展,再激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刺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同时也’解了刺猬是森林的保护者,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消灭害虫,因此有利于农业,但偶尔也偷吃几个果子。刺猬全身都是宝,所以很多人捕杀它,为了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请保护好小动物吧!

夸张的脸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表现的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

2.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譬张、大胆、有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

3.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泥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文学家高尔基指出:?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通过这种手法能更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时实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夸张是一般中求新奇变化,是突出特性最好的手法,通过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美的方面进行夸大,鲜明地强调或揭示对象的实质,造成一种新奇变幻的情趣。按其表现的特征,夸张可以分为形态夸张和神情夸张两种类型,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为艺术美注入了

浓郁的感情色彩。夸张玉碍表现手法。夸张的过程同时也是变形的过程,它们处在同一时空的变化过程之中。是根据画家的主观心理需要,将自然形态中的物象进行有意识的重新整合,'使其符合画家的心理与视觉需要的艺术。一般来说,i夸张是从凸现客观物象的某种外部特征去表现和揭示客观物象的;变形强调的是如何改变客观吻掾的面貌,有意识地改变自然形态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和结构,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作品的表现力。人物以极度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可使他们的特征更突出,使人物特征鲜明、突出、动人、有趣。一幅成功地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夸张表现出来的作品,会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课本上的雕塑造型,都利用夸张的造型手法,产生强烈的艺术特征,都有漫塑的特点。雕塑的分类有多种,按照材质分,'可分为泥塑、木雕、石雕、铜雕等;按照作品题材内容的性质和用途来划分,可分为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和漫塑等等。其中漫塑结合了漫画和雕塑两种艺术表现手法。漫塑的历史非常久远,人类最原始的岩洞雕刻都在某种程度上做了漫画形式的变形,漫塑在汉代的民间大事涌现,最典型的击鼓说唱俑,跷足击鼓,笑容可掬,形态生动传神,’令人过目不忘。漫塑艺术是以物质实体创造出的诙谐幽默的形体,借以反映当下生活状态、时代精神,它以漫传神,以神定形,以神取胜,神形合一,.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人们常常称漫塑为发笑的艺术,因此风趣性、幽默性是其最强烈的审美特征。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紧张,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少,漫塑艺术的这一独特审美特性正贿畺合用来缓解人们日益激烈竞争所带来的紧张精神负荷。它通赴风趣幽默的外型给忙忙碌碌的现代社会注入一份轻松幽默的精神享受,很多人称它屦让人发笑的艺术,这正是漫塑艺术的精髓所在:

《夸张的脸》是一次漫塑的体验。漫塑艺术题材广泛,艺术家往往根据观

伞比较感兴趣的人物进行艺术创作。』可寸以是喜爱的名人或以自己为原形,把人的独特气质和外型特点拿捏准确并给予类似于漫画的夸张,神情驾驭于人物本身之上,给人一种似而非,非而是的独特享受,这种游走于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幸福感觉让人在艺术的过渡中迷醉。课本让学生尝试创作《夸张的脸》,也在于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享受中欣赏漫塑艺术之美,学习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完成泥塑的天函立体造型,提高立体造型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难点: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橡皮泥、陶泥。

(教师)多媒体课件、泥塑实物、橡皮泥人物作品。 教学过程 1.导入。 (1)变脸小游戏。

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

让学生观察,说说这样的脸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引出夸张的手法。

导出课题:《夸张的脸》 2.欣赏、分析。

(1)欣赏各种运用了夸张的脸的艺术作品,分析每件作品是如何运用夸张手

法的。

(2)总结运用夸张手法的好处。 3. 技法指导。

(1)学生用陶泥制作各种形状,如:球形、长条形…… (2)总结基本技法:团、搓、压、捏、揉、贴。 4.教师示范制作。 视频:变脸小游戏。

制作一张夸张的脸,引导学生讲出制作过程、方法等。 5.学生制作。

(1)制作要求:用团、搓、压、捏、揉、贴等方法泥塑一张造型独特、夸张的脸。

(2)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6.展示、评价。

(1)作品摆放在前面展示桌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欣赏。 (2)请学生当小评委,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说理由。 7.延伸、拓展。

(1)欣赏不同材料制作的夸张的脸。(绘画、废旧物制作、彩色卡纸制作等。) (2)鼓励学生回去用其他材料制作一张夸张的脸。

威武的大将军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艺术作品中大将军的威武之气,学会抓住细节动表现人物神态的泥塑表现方法

2.探究不同的人物泥塑方法,采用自己喜欢的泥塑形式创作一尊威武的大将军像。

3.感受大将军的威武之气,获得与中国古代名将伟大人格的超时空心灵对话。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大将军?为题材的雕塑作品脸部表情、扒物动态等细节的观赏,把握人物的神态,并尝试用泥塑的方式塑造一尊威武的大将军。该课是在《找果子的刺猬》、《夸张的脸》两课泥塑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应倡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泥塑手法进行个性创作。

本课教科书选取不同时代、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的四件大将军雕塑,主要是为了引导学里更好吨从艺术表现上学习如何更好地刻画大将军的威武雄姿的塑造方法。泥塑的步骤图和同龄学生的作品,则给学生采用泥塑手法进行威武大将军创作以启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研讨、分析等方法,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提高美术学习的能力,而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如何更好地表现大将军的威武精神作出学习资源的补充、创意思维的打开。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艺术作品中大将军的威武神态,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用泥塑造一尊威武的大将军像。

难点:让塑造的大将军站稳且更加威武。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中国古代名将的各种图片,准备陶泥、泥工工具等常规制#材料及用具。 (教师)课件等。 教学过程

1.观看视频,引出学习主题。

(1)请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你看到了哪几位大将军?

(2)围绕?你还知道哪些古代的大将军?、?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对古代大将军的印象?这些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在此基础上,引出新的学习主题:《威武的大将军》J-> 2.聚焦?细节处?,品威武大将军。

引导学生欣赏《将军俑》、灵隐寺旁《将军像》、抗倭英雄《咸继光像》等作品,思考:这几件雕塑作品从哪些方面表现出了大将军威武的样子? 3.借助?步骤图?,探索多元塑造法。

(1)引导学生先根据作品,结合已学过的塑造方法,猜想作缸是采用怎样的方法翻作出来的。

(2)结合步骤图,和学生一起小结?捏塑?为主的陶名制作步骤。,u (3)观看?泥片卷塑?为主的陶艺制作方法,体验不一样的塑造法,拓展学生创意思路。

寻找?启发点?,探寻威武站姿。

引导学生观看同龄学生的多件泥塑作品,引导他们边观看边思考:作品中采用了哪些让大将军站稳的方法?这些站稳的方法有没有起到更好地增强大将

军威武气概的表现效果?

5.突出?威武之气?,创意泥塑大将军。

(1)提出作品要求:用泥塑的方法塑造一尊古代将军像,突出?威武?的特点。

(2)教师巡视指导,对作品中如何站稳或更好地突出威武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6.装臵作品展,别样作品赏评。

引导学生把塑造的大将军摆成类似?秦兵马俑?的阵势,茌现代装臵的艺术场景下进行观赏,并让学生评出自己心目中最威武的大将军,说出理由,

8:三原色与三间色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三年级第一课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时安Mondrian.Piet:[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11年,他

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14年回到和来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n and Mrs,Armand P,Bartos收藏。

课题:万花筒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三年级上第二课教学参考资料

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臵。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臵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彩墨游戏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工具。

2.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方式,在游戏中感受、体验、拌习彩墨画的基本技法。

3.充分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水墨画与其他的画种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是由所用工具材料决定的,墨色的浓

淡干湿、线条的粗细变化在宣纸上可以生成许多不同的笔墨趣味,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本课以彩墨画为题材内容,并通过笔墨感受、彩墨游戏、想象创造三个活动实施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彩墨的多种表现形式,感受笔和墨的变化,体验创造表现的乐趣,以此触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形象思维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体验、游戏、创作的学习活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2.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特殊变化,进行大胆表现。 难点:合理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使画面具有美感和情趣。 教学过程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

(教师)教学课件、教学演示的工具与材料(背景音乐、学生的作业纸、』毛毡、吸铁石l。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观看一段动画片:《牧笛》,说说自己的感受。 2.探究交流。

(1)你知道这部动画片里的画面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的吗? 师生交流,说出彩墨画工具。

(2)教师展示要用到的工具:现在我们就用它们来玩:一玩有趣的彩墨游戏。 板书课题:《彩墨游戏》。 3.新授,简单介绍国画工具。

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工具。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墨块。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盘子)。

4.笔墨游戏初步体验。

(1)玩一玩笔墨游戏,体验墨色变化的乐趣。

①请你把毛笔润湿,用水和墨在宣纸上随意画几根线条,同桌之间观察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把浓淡不同的墨色分别叫做浓墨和淡墨。 ②老师也玩一玩,看看这些浓淡不同的线条是如何画出来的。 小结:浓墨——用水少。淡墨——用水多。 (2)欣赏课本中吴冠中的山水画,观察墨色的变化。

仔细观察画家吴冠中在作品中的笔墨,你有什么发现?(再次引导学生发现墨色在冒纸上的浓淡变化,加深印象,感受作品的美感。) 5.介绍技法。

课件展示:中锋、侧锋、浓淡、干湿等技法。 教师示范几种基本技法。

6.介绍彩墨画的一些特殊技法,玩一玩彩墨游戏。

水和墨是一对最要好的朋友,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还会玩出什么新花样。 观看视频演示特殊技法:漂附印染法、滴染法、喷溅法、揉纸皴法。 我们也来玩一玩,选择其中一种玩法,让学生体验。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体验的和看到的这些彩墨游戏正是我们中国画中的笔墨技法。

7.再次欣赏画家的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8.布臵作业。

尝试用彩墨游戏的方式进行表现,鼓励运用今天学会的各种用笔用墨的方法和特殊技法画一幅彩墨画,感受中国画笔墨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分成一组或几组在一张或几张大的生宣纸上随意挥洒,充分发挥他们的好奇心和追求自我表现的上进心。 9.展示评价作品。

(1)组织学生相互参观,寻找亮点,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介绍自己的作品。

10.拓展:欣赏中国画作品,从作品中发现技法的运用。教师小结。

大狮子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威武的狮子,能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表现狮子的五事、鬃毛和神态。

2 尝试体验水墨画中笔墨和色彩的变化,感受水墨造型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3.通过作品欣赏,感受狮子的雄健之美,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威武的狮子》是第三册水墨画单元的内容,前一课是《彩墨游戏跏,为水墨画学习做了铺垫,后一课是《向齐白石学画蔬果》,是对传统水墨画精华的继承。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不仅具有独立欣赏的价值,同时,通过水和墨的组合,会齐生许多独特的艺术效果,深受学生喜爱。

本课是对水墨线条的巩固和提升学习,在掌握一定水墨表现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表现具象的事物,在知识和技能上形成一个梯度的单元模块。教学中要在学生实践操作中,温习水墨线条的变化,并在画狮子时也要强调,以期学生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在对狮子进行分析时,重点分析学虽感受到的威武的部分,并从学生自身的感受出发,用水墨的形式进行表现,贯彻?我画我」b?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把售家作品和学生作品进行比较,总结出不同点,学习大师恤彩的地方竺匝鼓励学生表现自己个性的於西。最后的

品更深层的精神理解的引导,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和艺术作品的魅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威武的狮子,感受水墨造聲的乐趣。 难点:能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体现狮子的威武。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水墨画工具。 (教师)课件、水墨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徐悲鸿《侧目》图导人——抓狮子五官的特点。 (1)情绪酝酿。

复习水墨用笔的方法和墨的浓淡变化。

(2)示范导入: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教师一边画一泣提醒注意用笔姿势,提示用墨的浓淡、用笔的中锋与侧锋的变化等。(画狮子。)

大师徐悲鸿也特别喜欢画狮子。出示徐悲鸿《侧目》,简单介绍徐悲鸿。定格头的局部,重点分析狮子五官的特点。

(3)关于狮子,你还知道哪些?随机课件出示真实狮子的局部图,观察狮子的体貌特征,引导观察鬃毛、眼睛、牙齿,感受狮子的威武。揭示课题。 2.笔墨探究——画鬃毛。

(1)狮子可真威武,特别是它的鬃毛,你觉得怎样的鬃毛会让我们觉得特别威武呢?u

(2)学生尝试画鬃毛,帮老师刚才画的狮子配上你认为最威风的鬃毛。 (3)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表现威风的鬃毛的?

(4)在学生作品欣赏和点评中引导概括鬃毛的画法。(用笔的表现,直线和曲线的表现,干湿的表现体现出的不同力度和张力。) (5)教师总结后示范,学生练习。提示多种方法的结合。 3.作品欣赏——画神态。

(1)出示徐悲鸿的作品《五狮图》,仔细观察大师笔下的狮子,模仿一下你最喜欢髅中一只狮子的执作、神态,说说徐悲鸿的喇A给你什么特崭」的感觉:你扒哪些方面感觉到的?引导学生从鬃毛、五官和神态中感觉狮子的威武。 (2)大师作品和小朋友作品对比欣赏:小朋友笔下的狮子也特别威武,你觉

得和大的作品相比,小崩E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吗?总结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能让狮子更威武。

(3)你还能表现出更威武的狮子吗?怎么表现?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4)水墨狮子一般绘画步骤。 4.深化赏析——画个性。

(1)看看大师是如何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威武的狮子的(出示韩美林的狮子图)。提问:这晴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2)大师是如何用笔的?(中、侧锋用笔,快速有力,力透纸背。 (3)欣赏学生是如何表现的。

(4)欣赏韩美林的水墨作品,充分感受用笔、用墨、用色的质感。 5.分层作业——《群狮图》。 (1)作业要求:

①用水墨的形式表现独一无二的狮子。注意水墨用笔、用色的变化。 ②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表现狮子的五官、鬃毛和神瘗,比比谁画的狮子最威武: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3)学生作业展示,互相点评。

①自己画的狮子哪里体现了威武?你是怎么表现的? ②谁的狮子最威武?什么地方体现了威武?他是怎样表现的? 6.拓展延伸——以狮喻人。 (1)欣赏徐悲鸿的其他狮子作品。

(2)定格《五狮图》题跋,你知道辛巳年八月十日(1941年9月30日),我

们国家正在经历什么吗?抗日战争。 (3)总结,情感激发。

就是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徐悲鸿画了一只又一只的狮子。邀些身姿挺拔、强健、威武的耀狮就婶键我机中华民族,激励着我们民族的奋起和蓬勃向上的力量。而今天,老师希望学生也像威武的狮子那样,强健、勇敢、奋发向上。

向齐白石学画蔬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的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齐白石巾作品,并谈谈自己的牛受。

2.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蔬果,初步掌握表现蔬果的技巧与步骤。

3.通过欣赏与表现活动培养艺术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艺术审美素养。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不断地发展演变,有’今天丰富多彩的面貌。闼此,学习中国画要从传统作品入手,学习古人传放下来的艺术精华。历史上优秀的画家很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齐白石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p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针对低段基础较为薄弱的初学者,l从生活中常见的蔬果入手,向齐白石学习中国画传统的造型、用笔、用墨,以及用色的羚画技法。旨在引导学生从名家经典作品中,正确学习中国画的笔墨精髓,接受正统的艺术训练。

根据由简入繁的原则,教材选取了齐白石作品中常见的生活题竺严造型较为简易的蔬菜水果,在笔法、墨法和色彩表现上进行分解示范、详细解说,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培养较高的艺术修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重点、难点。

重点:对齐白石及其作品的了解,学习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蔬果题材。 难点:画面的构图与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

(教师)教学课件、教学演示的工具与材料(背景音乐、毛毡】吸铁A)。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课件展示:观看齐白石艺术家视频介绍,说说自己的感受。导入课题:《向齐白石学画蔬果》。 2.欣赏感受与分析。

(1)通过课件出示齐白石几幅经典的蔬果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与感受:作品表现了什么?从中你可以感受到齐白石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与交流。

(2)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齐白石为什么喜欢画蔬菜笔下的蔬菜与水果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r2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