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4章

更新时间:2023-03-20 14: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第4章 信息系统的规划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教学内容信息系统规划的定义、必要性;系统规划的任务、 特点和原则;系统规划的组织;系统规划的内容和进 行规划的步骤;常用的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信息系 统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系统项目开发计划。

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系统规划的任务、特点和原则;系 统规划的内容和进行规划的步骤;信息系统建设的可 行性研究,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社会可行 性三方面的内容。 2.一般掌握:信息系统规划的定义、必要性;系 统规划的组织;系统项目开发计划。 3.了解:三种常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企业系 统规划法、战略集合转移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可行 性研究报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2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4.1 信息系统规划概述 4.1.1 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 信息系统规划是基于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战略制定的,面向企 业信息化发展远景的,关于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个建设计划,包含 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信息系统的IT方案、实施策略和计 划、预算等。 4.1.2 信息系统规划的必要性 信息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它的必要性 体现在: 1.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 2.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3.信息系统建设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4.1.3 信息系统规划的任务 信息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 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2) 确定组织的主要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 排项目开发计划。 (3) 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4.1.4 信息系统规划的特点 信息系统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不确定性 (2) 服务性 (3) 宏观性 (4) 动态性 4.1.5 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 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时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 支持企业的总目标。 (2) 整体上着眼于高层管理,兼顾各管理层的要求。 (3) 要摆脱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的依从性。 (4) 保证系统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 (5) 要便于实施。 4.1.6 信息系统规划的组织 制定信息系统规划需要一个领导小组,并进行有关的人员培 训,同时明确规划工作的进度。 1.规划领导小组 2.人员培训 3.规定进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4.2 信息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4.2.1 信息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 信息系统规划应该包括信息系统中短期规划和信息系统长期发展 展望两部分。 1.信息系统中短期规划 信息系统中短期规划是企业2~5年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运筹谋 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2) 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3) 变更及调整计划 4) 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5)

技术路线 6) 信息系统实施规划 7) 信息系统建设概算 8) 成本/效益估算 9) 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5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2.信息系统长期发展展望 除了做出信息系统中短期规划之外,还需要对信 息系统发展的6~10年做出长期发展展望。信息系统 发展展望仅给出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和设想的预测, 一般包括: (1)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远景战略预测; (2)企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3)企业信息系统战略构想; (4)企业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5)企业信息系统总体技术路线(包括网络、计 算机、信息设备、软件、方法等); (6)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路线; (7)成本收益估算;风险评估等。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4.2.2 信息系统规划的基本步骤 1.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 不同领域和不同规模的信息系统,制定其规划需要做 的工作会有所不同,下面给出制定信息系统规划的一般步 骤,如书上图4-2所示。 1)规划准备 2)收集相关信息 3)进行战略分析 4)定义约束条件 5)明确战略目标 6)提出未来的略图 7)选择开发方案 8)提出实施进度 9)战略规划文档化 10)总经理批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7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2.初步调查 1)初步调查的原则 在调查工作中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工程化的工作方式 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要制定系统调查的进度计划,这样,可以 避免调查工作中的疏漏;然后,按照进度计划安排调查的时间和 内容;另外,调查工作可能会干扰用户的当前工作,应该事先通 知用户,以便用户安排工作。调查中所使用的表格、图例等应规 范化,以便对调查结果整理归档。 (2)调查顺序 系统调查工作应严格按照自顶向下的系统化观点全面展开。 首先从组织管理工作的最顶层开始,然后再调查为确保顶层工作 的完成所必须的第二层管理工作的支持,再进一步深入调查为确 保第二层管理工作的完成所必须的第三层管理工作的支持,以此 类推,直至摸清组织机构的全部管理工作。 (3)调查态度 调查工作的对象是各种性格的各类人员,因此必须善于做好 人的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应该虚心、耐心、热心、细心,才能取 得理想的调查效果。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8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2)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 初步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新系统的目的和要求 (2)组织机构的概况 (3)现行系统的运行情况 此外,还可以对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企业的产品 和市场,在国内国际同行中的所处的位置、企业技术、 设备和生产能力、企业综合实力、企业人才和员工素质、 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现行信息系统建设水

平和 信息技术现状等方面开展初步调查。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4.3 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介绍三种常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法、 战略目标转移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 4.3.1 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是IBM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 方法。 1.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思想和思路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思想是:信息系统是为企业目 标服务的,信息系统应该能够满足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信 息要求,并向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信息系统由多个互有 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以集成的方式构成,并且应该具 有相对稳定的系统结构。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自上而下识别企业目标,识别业务流程,识别数据; 再自下而上设计系统目标,最后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 统规划的全过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10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2.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步骤 用BSP制定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的工作步骤 为: (1)准备工作。 (2)调研。 (3)定义业务过程(又称企业过程或管理功能组)。 (4)业务过程重组。 (5)定义数据类。 (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 (8)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3.U/C矩阵的应用 BSP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类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 体结构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利用过程/数据矩阵(也称U/C矩 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 示过程,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 据类的使用和产生。 下面介绍用U/C矩阵方法划分子系统的步骤。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4.3.2 战略集合转移法 系统规划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确定信息系统的战略和目标, 使它们与组织总的战略和目标保持一致。在这些战略和目标指导 下开发的信息系统,能够支持组织长期战略的需要。制定信息系 统战略规划常用的方法是战略集合转移法(SST,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1.战略集合转移法的基本思想 战略集合转移法是1978年由William King提出的一种确定信 息系统战略目标的方法,该方法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 集合”,包括使命、目标、战略以及其他组织支撑因素(如管理 的复杂性、改革习惯以及重要的环境约束等)。战略集合转移法 的基本思想就是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合,并把组织的战略集合转化 为信息系统的战略集合。其中信息系统的战略集合通常由系统目 标、系统战略和系统约

束组成,如图4-4所示给出了实现信息系 统战略规划的过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2.战略集合转移法的步骤 SST方法的应用基本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识别组织的战略集 组织的战略集应在该组织的战略及长期计划的基 础上进一步归纳形成。在很多情况下,组织的目标和 战略不是由书面给出的,或者它们所采取的形式对信 息系统的总体规划用处不大。为此,信息系统的战略 规划者需要一个明确的战略集元素的确定过程。组织 的战略集合的构造过程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刻画组织的关联集团 (2)确定关联集团的要求 (3)定义组织相对于每个关联集团的任务和战略 (4)解释和验证组织的战略集 2)将组织的战略集转化成信息系统的战略集 将组织战略集转化成信息系统的战略集的过程应 该是一一对应的,包括系统目标、约束和设计原则, 最后得到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并送交总经理 审阅。《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17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4.3.3 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 键 成 功 因 素 法 ( CSF ,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 是 1970 年 由 哈 佛 大 学 教 授 Zani 提 出 来 , 1980年被Rochart教授用于确定信息系统战略的一种 方法。该方法并不是一个制定信息系统规划的完整方 法,而是从企业目标中找出关键因素,并且在信息系 统战略中予以重点考虑,是制定信息系统规划的辅助 方法。 1.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CSF)是指在规划期内影响企业 战略成功实现的关键性任务。 2.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基本步骤 (1)了解企业目标; (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 (3)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 (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定义数据字典)。《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18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3.识别关键成功因素 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是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 要了解企业的目标,从这个目标出发,可以看到哪些因素与之相 关,哪些无关。在与之相关的因素中,又可以进一步识别出哪些 是直接相关,是实现目标的主要影响者,哪些只是间接相关的。 通常采用树枝因果图作为识别的工具,如图4-7所示。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4.3.4 三种系统规划方法的比较 下面对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目标转移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 三种常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做一个比较: (1)CSF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但这 种方法只是在管理目标的确定方面比较有效,而在目标的细化和 实现方面则作用甚小; (2)SST法从组织的各类相关者的利益角度识别管理目标, 比较全面。但是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CSF方法; (3)BSP法通过定义业务流

程引出系统目标,可以定义出新 的系统以支持业务流程,即把企业目标转化为系统的目标。 将上面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称为CSB方法。它首先用CSF 方法确定企业目标,然后用SST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并将这 些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目标,最后用BSP方法校核两个目标, 并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但这也使整个方法过于复杂,灵活 性降低。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配套的PPT

4.4 可行性研究 4.4.1 可行性研究概述 可行性研究又叫可行性分析,是指在项目正式开 发之前,先投入一定的精力,通过一套准则,从经济、 技术、社会等方面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合理性, 以及项目所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项 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有三种情况: ① 可行,按计划进行; ② 基本可行,对项目要求或方案做必要修改; ③ 不可行,不立项或终止项目。 简单说,可行性研究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 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qw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