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族自治县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专项规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8 07: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恭城瑶族自治县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 恭城瑶族自治县概况 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1.1 地理位置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据桂林市108km,地处北纬24°38′-25°17′,东京110°36′-111°10′之间,东与富川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灵川县,北邻灌阳县。
1.1.2 行政区划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辖6乡3镇,面积2149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298556人。辖区包括:恭城镇、栗木镇、莲花镇、平安乡、西岭乡、嘉会乡、三江乡、观音乡、龙虎乡。
1.2 自然概况 1.2.1 气候
恭城地处低纬度地区,受着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季风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温度高、光照足、雨水充沛、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8.8摄氏度,全年无霜期316填;降雨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001mm,是广西多雨中心之一,降雨时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每年的4-7月。年最大降雨量达3436mm。全年受季风影响,主导风向东北的频率为42%以上,年平均风速为2.5m/s。多年平均蒸发量1583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
1.2.2 水系
县内河流大部分属珠江水系,少部分属长江水系。属珠江水系河流集雨面积共2113.27km2,占全县总面积2149.02km2的98.3%。属长江水系的河流,只有位于都庞岭北坡栗木镇泉会村一带的山溪,流入灌阳县牛江,然后经灌江汇入湘江,集雨面积35.7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7%。
恭城河古名乐川水,又名茶江,属珠江水系桂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县境东部三江乡黄坪村的古木源北卡山,向北经落岭界出境,此段称古木源河段,干流长26km。进入湖南省后,仍向北流经源口、桃川,折向西流经粗石江,再向西南流经龙虎关入县境,此断称源口河段,干流长42km。流入县境后,恭城河自龙虎关入境至岭尾出境,此段干流长58km。以上三河段干流长126km,恭城河出县境后向西,经沙子南折,流至平乐县城上关之令公庙注入桂江。恭城河流域面积247.90km2,年均径流量25.71×108m3,最大年径流量37.48×108m3,最小年径流量12.54×108m3,年平均径流深981.3mm,年均流量32.06 m3/s,最大流量6290m3/s,最小流量3.69m3/s,年均流速0.53 m/s。
1.2.3 资源情况 (一)土地资源
目前,恭城瑶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山地占48.71%,丘陵台地占22.91%,平地占27.14%,水面及其它占1.24%。上述结构表明,恭城瑶族自治县耕地少,林地与荒山荒地多,土地资源潜力较大,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禁止占用耕地现象的出现。
(二)水资源
恭城河流域面积247.90km2,年均径流量25.71×108m3,最大年径流量37.48×108m3,最小年径流量12.54×108m3,年平均径流深981.3mm,年均流量32.06 m3/s,最大流量6290m3/s,最小流量3.69m3/s,年均流速0.53 m/s。水力资源11.07万千瓦,可开发6.31万千瓦。
(三)旅游资源 1、恭城文庙
恭城文庙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广西现存规
2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气势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庙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论年龄,它比北京故宫小四岁,比天安门大七岁。
庙内的棂星门由青石砌筑,“棂星门”三字是由乾隆所题怕;泮池上下班状元桥及桥上的云纹石雕即是“平步青云”的意思;双扇大成门上有着非常精致的双面镂空雕花;象征天子地位的大青石龙陛(全国仅存两块);还有大成殿内清代帝王康熙所题《万世师表》、雍正所题的《生民未有》、光绪所题的《斯文在兹》三块扁额及像高3.5米,座高0.8米的孔子塑像、像高2米的“四配”像。大成殿后面的崇圣祠,里面展示的是《圣迹之图》彩绘共36幅,它是我国现存最早,以反映人物事迹为主、具人完整故事情节的边环画。
2、恭城武庙
恭城武庙,又称关帝庙,是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庙宇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33平方米。坐落在印山南麓文庙的右侧。印山一山分二脊,一东一西,一左一右。左为文庙,右为武庙,文武两庙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3、周渭祠
周渭祠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由戏台(毁于三十年)、门楼、大殿、后殿及左右厢房组成。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渭祠门楼,是全庙的精华所在。门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颇有明清古建特色。檐柱承托下檐,金柱通顶支承上面重檐,体型在中间骤然收小,五层斗拱逐层出挑,使用权屋顶飞檐高翘,显得雄伟壮观。由座斗、交手斗、鸳鸯交手斗三种形式组合成的严谨而有规律的重檐,形似蜂窝,人们称之为“蜜蜂楼”。斗拱仅起装饰作用,完全靠内部米字枋格承托上层屋顶。斗拱单体形似鸡爪,使上层重檐气流畅并产生回流,不时发出轰鸣之声,令雀鸟们不敢在此筑巢造窝,起到了自然保护免遭虫鸟侵害的作用,为今人研究古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4、湖南会馆
湖南会馆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为当时的三湘同乡会集资所建,占地面积为1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由门楼、戏台、正殿信两边厢房组成。因其结构独特,造型奇巧,雕饰丰富,花草人物繁杂,故有“湖南会馆一枝花”之美称,它是恭城“四大会馆”(广东会馆、湖南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至今惟独保存完整的一座。
5、社山生态农业示范村
社山,是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乡的一个自然村,距县城7公里。这里交通便利, 恭城红岩村
民风纯朴,自然风景秀丽,群山环绕,享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美誉。这里的果园,是恭城瑶乡三十二万亩果园的一部份,是百花众中花一枝。每年农历十月间,金风送爽,硕果飘香。到那时,希望你来分享瑶寨丰收的喜悦,参与果农的收获劳作。当你品尝着亲手从树上摘下的金果时,那阵阵的甜蜜,那种充满激情的韵味是难以形容得出来的。
6、大岭山桃花圆 恭城大岭山风光
桃花历来让人喜欢。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充满奇巧,刘禹锡的“人面桃花映相红”情意最美妙。每当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恭城瑶族自治县大岭山上漫山遍野的桃花,争相怒放,艳丽迷人,向游客展示包含春意的芳容。大岭山的桃花有两色,一是细嫩粉红的,一是耀艳鲜红的,两相交映,如一典雅一鲜亮的少女并行。路边的看花的姑娘依花而立,亮丽的光映照人脸,人面桃花,两相竞秀。到了
五、六月,挂满枝头的甜李熟桃,像翡翠玛瑙般在阳光下格外夺目,吸引无数游客络绎前来,嘴里还留着桃李的余香,手里已提着亲自摘下的劳动果实,别具风味的农家大餐又展现在你的眼前,另有一番风味。
7、生态田园风光
恭城近几年来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态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猪样——沼气池——沼气入室照明烧饭,沼液、沼渣入田入地做肥料,既发展了经济,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良
性循环生态。它集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增加了经济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节约了劳动力,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劳动效益四得利。随着“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的应用推广,恭城的水果业发展迅速。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开放式果园,特别是社山村,集山水、田园风光于一体,那小桥、流水、人家、绿树、古道、硕果的田园意趣,似乎让人感受到桃园仙境的迷离。是久居闹市的人们返归在自然,享受田园的好去处。
第二章 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2.1 规划背景
为指导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域村镇污水垃圾专项规划合理有序的进行,落实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内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决定》(桂发(2008)18号)等有关规定,特编制本规划。
2.1.1 国家、广西相关政策的要求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废止。这标志着我国的空间管制已开始从孤立的点向广阔的面进行转移,也预示着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条件下,空间管制将在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全面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决定》(桂发(2008)18号),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出《加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桂发改[2009]285号),2011年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全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发表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垃圾设施建设的讲话。这些自治区政策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处置与管理提出了年更高的要求,提出了编制县域范围内的“十二五”村镇污水垃圾处理专项规划,污水垃圾处理由城镇建设逐渐向农村全面铺开。随着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发展,城乡环境卫生要求的提高,恭城瑶族自治县将以新的国家和自治区法规、政策、规范为指导,在其框架下进行县域污水垃圾处理专项规划的编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以往《城市规划法》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以及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需要。这种行政管理上的城乡二元分治方式带来种种弊端:其一,不利于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一方面由于经济规律作用,大中城市获得了更为优越的发展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在发展战略上客观存在的城市导向,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其二,造成法律空白地带。在一些地区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管制,特别
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各类开发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规划管理薄弱,出现了遍地开花式的零星建设,大量耕地被圈占,直接损害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确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和严格的规划实施制度,提出“城乡规划”的概念,制定《城乡规划法》以代替《城市规划法》与《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于实施,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使城乡规划、建设步入一体化的新时代,将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先导和调控作用。
2、《关于全面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决定》(桂发[2008]18号)为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排减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日,广西出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决定》。《决定》要求全区要以市县为责任主体,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和评优创先“一票否决制”,至2010年底,全区城镇平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以上。其中,设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县城达到50%以上;设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县城达到50%以上。
《决定》强调,要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市、县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污水垃圾处理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县政府行政首长是本行政区内项目实施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负责人。
3、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全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自治区主席马飚总结了近三年来全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经验做法,并就下一步如何做好全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马飚明确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以县为单位组织编制2011-2015年村镇垃圾及污水处理专项规划,并纳入各级“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村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布局、规模和时序。同时,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制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今年重点是加强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提高村镇污水垃圾处理水平。
对人口较多、经济条件较好和处于主要江河流域的乡镇,先行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以点带面、积累经验、逐步推开。结合开展城乡风貌改造三期工程,选择具备条件的村屯,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具备条件的乡镇配套建设垃圾收集站(池)、转运站,配置相应的垃圾运输车辆,加快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填埋、市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对运距远、交通不便的村镇,要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区域性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形成规模适当、布局合理、资源优化配置的村镇垃圾处理体系。
规划编制工作自开展以来,得到恭城瑶族自治县政府、县市容局、县规划局、县建设局等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使规划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此,非常感谢各级部门与领导对本次规划的支持与帮助。
2.1.2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必要性
“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加快了城乡建设,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他也带来了大量的垃圾,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污染,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创造一个优美的城乡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恭城瑶族自治县政府对城市环卫事业一直非常重视。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大力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建设,并与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南珠杯”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环卫建设发展迅速,环境改善明显。恭城瑶族自治县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专项的研究与编制,是落实和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要求。
2.2 规划编制依据 2.2.1 主要依据
本规划的编制是根据恭城瑶族自治县建设局与桂林诚乡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签订的规划设计合同进行,其项目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等主要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7)《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规划(2007—2011年)》 (8)广西壮族自治区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镇污水生 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决定》(桂发(2008)18号)
(9)《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细则》(2002年3月20日) (11)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文件桂发改投资(2009)285 号《加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 (12)《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
(建城[2004]225号,2004年12月)
(13)《广西“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05 年9月)
(14)《广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05年6月) (15)《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开 展城乡清洁卫生运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16)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2.2 项目直接依据
1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 2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集镇总体规划 (2002—2016) 3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总体规划 (2001—2015) 4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总体规划 (2001—2015) 5规划设计委托书 2.2.3 标准及规范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082-98)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8) (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2002)
(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正式版
(6)《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7)《防洪标准》(GB50201-94) (8)《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9)《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 (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12)《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94) (1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1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15)《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16)《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106-1999) (17)《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11730-89) (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 (1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0)关于印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的通知(建城[2010]61号) (2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农用泥质》(GJ/T309-2009) (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23)《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11年1月1日) (24)《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11年1月1日) (2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 (26)《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修订) 2.2.4 主要设计资料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 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集镇总体规划 (2002—2016) 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总体规划 (2001—2015)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总体规划 (2001—2015) 恭城瑶族自治县2010村镇历年统计年报 2011年各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2.3 规划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
(2)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编制应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全面考虑城市的全局,统筹安排,使城市排水设施布局既科学又符合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3)应充分了解和分析排水现状,在制订新的规划时,应本着节约的原则,将现状设施中,能利用的加以合理利用,尽可能使现有设施发挥其作用。
(4)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流域治理规划,确定城市污水处理的处理深度,合理规划处理厂数量、位置,以及处理规模。
(5)建立合理、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根据现状情况选择排水体制,划分排水区域,有效地收集、输送、处理城市污水,确保城市正常的生活秩序。
(6)科学、合理地预测城市污水量,合理计算雨水量,选择合适的重现期和径流系数,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规模。
(7)城市排水体系的建立应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使防洪排涝与排水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保证城市的安全。
(8)从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污水垃圾专项规划指导下,采取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的原则,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以垃圾为出发点,尽量做到垃圾减量化,并逐步实现资源化。
(9)根据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具体情况,城市规划,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城市地理、地质环境等因素,确定建设规模、处理方法,使所选的工艺技术成熟,经济合理,工程投资较少且日常管理费用低,以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应尽量提高垃圾收运及处理操作的机械化水平,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垃圾收运要密闭化,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11)规划中应尽可能考虑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维护费用,以节约有限的建设资金。
2.4 规划范围及规划内容 2.4.1 规划范围
根据规划设计合同,本规划范围为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域范围内的所有村镇,包括共辖恭城镇、莲花镇、栗木镇三个建制镇,观音、龙虎、嘉会、西岭、平安、三江七个乡。
工业区废水的水质及水量是由工业企业的生产类型及生产工艺决定,工业区废水处理应由工业区自行解决,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另外,建设后的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主要服务于县域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医疗垃圾、工业垃圾、餐厨垃圾及相关危废垃圾应由相关专业垃圾处理点处理。因此,本规划不包含规划区域内的医疗垃圾、工业垃圾、餐厨垃圾及相关危废垃圾处理。
2.4.2 规划内容
本规划污水处理方面:内容包括规划区内污水管道系统的布局,以及各规划分区排水管网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联接。探索城市污水集中、分散处理的合理性,规划各系统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规模以及处理后水再生回用于工业用水等途径,以达到环境、经济、社会三效益的和谐统一。
其具体内容如下:
(1)预测规划区内各个规划年限的污水量,提出污水量计算的平均指标值。 (2)在规划整个县域、镇区排水系统。 (3)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模。 (4)确定污水处理厂回用水规划。
(5)确定污水处理厂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 (6)确定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流程方案。 (7)污水处理工程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分析。
本规划垃圾处理方面:内容包括规划区内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位置、规模以及处理后垃圾再回收;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等,以达到环境、经济、社会三效益的和谐统一。
其具体内容如下:
(1)预测规划区内各个规划期末的总垃圾量,提出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规模,垃圾中转站规模,通过实地勘察选择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中转站的位置。
(2)确定垃圾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
(3)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设计。 (4)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工程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分析。 2.5 规划年限及目标 2.5.1 规划期限
根据恭城瑶族自治县城总体规划及各个乡镇总体规划年限,确定规划年限: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规划年限为2016—2030年。
2.5.2 规划目标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环保部的要求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底广西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率要分别达到85%和8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
本规划中至规划期末恭城瑶族自治县规划建设的8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
合理预测规划期内的城市污水量,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近远期规模。合理确定污水管网布局,截污干管的布置,合理确定城市排水体制。
至规划期末,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污水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达到下列规划目标: (1)规划近期县域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率为80%。 (2)规划近期县域村镇污水处理率为85%。 (3)规划期末县域生活垃圾处理率为90%以上。 (4)规划期末县域污水处理率为90%以上。 第三章 县域村镇给排水及环境卫生现状 3.1 县域村镇给排水现状 3.1.1 供水现状 1、县城供水
恭城县城现有茶江穿城流过,茶江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5700m3/s,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300 m3/s。县城的水源主要取之于茶江水(水地表),水经净化后作为供给全城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用水。城区供水的用户约有6400户,用水普及率为98%。城区尚有一些自备水源的单位,如:桂林龙星公司、广银金属公司、燕新铁合金厂等。
县城现有自来水厂1座,水厂位于建城区东北面,设计供水能力2.5万m3/d,现最高日供水量为0.8万m3/d,水厂占地面积为9000m2,有职工96人。水厂采用的工艺流程为:水源→取水泵房→反应沉淀池→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管网→用户。
2、各乡镇供水
各乡镇大部分居民用户自备压水井,或引用山泉水,少数行政单位自抽自用,用水来源为地下水,水量、水质没有保证。
3、县域村庄用水水源均以山泉水、地下水、库水、高水位水池为主,自来水供给在各村庄没有普及。
3.1.2 排水现状 1、县城污水排放现状
恭城县城现状排水体制为合流制,雨污合流,就近排放入茶江,对茶江造成一定的污染。排水管有水泥管与暗渠,建成区基本上均有排水管(渠)埋设。如:路道路两侧设有的
排水盖板明沟为400x800的管沟,沟渠大都建于80-90年代,年久失修,造成泥沙、污物沉积严重,排放不畅。
县城污水处理厂近期(2007-2012)建成规模为1.0万m3/d,远期(2013-2020)规模为2.0万m3/d。
2、各乡镇污水排放现状
其余各村镇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无统一管网排水体系。生活、生产污水未做任何处理就通过排水沟直接排入低洼地或自然沟渠,部分生活污水渗透入地下。粪便污水大多通过化粪池处理,部分直接排入河沟中,部分用作农肥。
3.2 排水主要存在的问题
3.2.1、局部排水管网的建设跟不上城市建设步伐,管网投资短缺,管网建设欠帐,管网配套滞后,有的管渠口径偏小,水力条件差,且年久失修,造成雨季时局部排水不畅,影响部分群众日常生活,有碍城市风貌。
3.2.2、现有排水系统无明显排水分区,排水口分散,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体造成一定污染。有少数居民的生活污水甚至未经化粪池处理就直接排放,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2.3、村镇污水未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雨水及污水沿天然地面、街道沟渠排泄至路边低洼处造成水体发臭和污水外溢,严重污染环境,成为村镇卫生安全隐患。
3.3 县域村镇环境卫生设施现状
据恭城县环卫站统计资料,大部分餐馆、小饭店、部分外来人口以及居民家庭仍然使用燃煤。使用燃煤所产生的煤灰,会导致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的含量相对较低。恭城县城的垃圾容重约0.45t/m3, 垃圾中灰土含量高,有机物中植物性有机物所占比例最大。目前的城区垃圾组分钟,有机可生化组分站43%(包括草类、烂蔬菜、丢弃食品等),无回收价值的无机组分占42%(含煤灰、尘土、砖瓦碎石等),可供回收的废品(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布类等)为15%。垃圾的发热量低于3550KJ/kg。
县城有垃圾转运站一座,转运站占地约1000m2,建有装卸台一个、值班房一间、小型铲车一台,是以直接转运方式进行垃圾转运。现状在建的垃圾填埋场地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白马村境内,位于恭城县城区的西北方向,距离县城中心约4km。拟建场地属于低山丘陵和河谷阶地地貌。
其他乡镇均无垃圾填埋场,乡镇垃圾简易堆放,导致蚊虫孳生,环境污染严重。 3.4 环境卫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环卫管理
1、环卫管理结构设置及环卫管理体制改革刚刚起步,改革滞后,政企不分,缺乏发展活力。目前环卫体制基本上还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运行,及管理职能和环卫作业为一体,政企不分,环卫作业还没有形成市场化、企业化,环卫职工报酬还没有真正实行“多劳多得”,正式工与临时工不能同工同酬,作业主体与投资主体比较单一。城区内还存在同一区块多头管理的情况,环卫站、公路部门、园林部门、水利部门,各街道、镇分割负责环境卫生作业,各自为政。由于责任不到位,常造成卫生死角,还没有形成一个大环卫格局。
2、垃圾收费难度和环卫经费缺口较大,政府财政担负日益沉重。长期以来,环卫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由政府兜底担负,环卫站往往“等、靠、要”,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由于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对环卫设施如公厕、垃圾箱等投入不足,同时对设备的更新投入资金也不足,致使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作业水平不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偏低,处理效果差。
3、在政策上,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影响了管理力度与均衡发展。根据调查发现,存在有偿服务收费项目名称混乱、收费标准不一的现象,缺乏全市统一管理和协调,管理法制化还有待加强。
4、农村的生活垃圾没有纳入环卫收运、处置系统,更达不到无害化处理要求。 5、乡镇均垃圾都随意倾倒,蚊虫滋生,严重影响了乡镇环境。 (二)环卫作业系统
1、保洁方式落后,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低,城区所有街道都由环卫工人工清扫,工作强度大,环卫专业车辆数严重不足。
2、水域保洁系统还未建立。 (三)垃圾处理系统
各乡镇将生活垃圾运输至乡镇周边的简易堆放场,裸露堆放、露天焚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镇区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本质上只是污染物的空间上的位置转移。生活垃圾并没得到妥善的处置,污染周边环境卫生及地下水资源,不能达到卫生填埋的需要。
3.5 规划的必要性
(一)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目前,县城及县域污水垃圾不经处理排入受纳水体后,直接污染了地表河流,随着有毒、有害物质的入渗,间接造成地下水污染,对人民的身体产生直接的危害,有些有机物会在人体积累以致于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水质的恶化还带来其他负面的影响,第一,在厌氧条件下,产生恶臭气体,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第二,使得水体的自净能力日渐衰弱,水生生物日益减少,鱼类、虾类无法存活,或有毒物质积累于鱼虾体内从而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
其污水垃圾排放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果不尽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厂,污水垃圾问题得不到解决,必将造成该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投资环境,不利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城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二)完善县域基础设施的需要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加大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随着县域的不断拓展,人口逐年增长,居民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废水废渣排放量日益增加,因此,加快建设和完善县域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是进一步完善恭城瑶族自治县基础设施的需要。
(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是人们在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中寻求的平衡点。为了保护水环境,国家已制定了系列技术政策和法规。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等在2000年颁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提出了“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的建设目标。对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城而言,管好水资源,确保茶江等水体的水不受污染,保证县城居民生活饮用水源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级标准是恭城瑶族自治县城环境保护的目标。
(四)改善恭城瑶族自治县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工业废水COD含量较高,企业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进行排放,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不仅增加企业的投资而且给投资者带来压力,恭城瑶族自治县政府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不仅规划建设集中的工业园区,而且县城总体规划对给排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合理布局和必要的调整。工业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减少企业环保投资,有利于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和企业的进驻,因此,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举措。为投资者创造一个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可提高投资商来恭城的投资热情。
综上所述,为了加大县域市政经济建设的步伐、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保护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尽快建设污水厂和垃圾填埋场是十分必要的。污水垃圾彻底治理,不仅是对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保证,同时也是对人类宝贵水资源予以保护的一项具体措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民工程。
第四章 相关规划、设计成果概述
4.1 《恭城瑶族自治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简析 4.1.1 城市性质
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城市性质为:
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矿产品加工为辅的具有瑶族特色的桂北生态旅游城市。
4.1.2 城市规模
规划近期(2015 年):县城人口8万人,人均建设用地100.5平方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为804.2 平方公里。
规划远期(2030 年):县城人口1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109.9平方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为1648.4 平方公里。
4.1.2 给水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⑴ 规划城区供水规模为7 万m3/d。
⑵ 规划水源拟采用地表水(茶江),水源保护必须遵守《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⑶ 规划远期将自来水厂进行扩建,使其供水能力达7 万m3/d。 ⑷ 规划改原有的主输水管枝状管网为环状供水管网。 (二)用水管理
推行定额用水管理;完善节水管理配套法规;大力推广运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器具。
4.1.3 排水工程规划 (一)排水工程规划
⑴ 城区排水采用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污水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茶江;工业污水经处理后方可排入公共排水管网。
⑵ 2030 年,污水总量约为4.8 万m3/d。规划在茶江的下游与城东片区各建设1座污水处理厂,总污水处理规模为4.8万m3/d。
⑶ 以城区道路为分隔,分为北、东、西3个相对独立的排污片区。
小区的污水经支管收集后均汇入各片区的污水干管,最终排往位于北城区西南面(茶江下游)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⑷ 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的布置尽量顺应道路,利用地形坡向设置。 (二)中水回用
鼓励企业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提高污水循环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对不具备纳入城市污水总管条件的建筑物,应就地就近建造小型中水设施。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外的自备水源单位,应尽早建立中水回用系统。
(三)在居住小区推广建设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4.1.4 环卫设施规划 (一)规划目标
⑴ 合理布局、系统完善、方便群众、因地制宜、清洁环境。
⑵ 创建清洁、优美、舒适的环境卫生城镇。城市垃圾清运机械化、半机械化率达到100%。城市垃圾容器化收集率达到100%;水冲式公厕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二) 环卫机构规划
规划保留现有环卫站,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增设一个环卫站。 (三) 环卫设施规划
(1) 城区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分类收集,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米。 (2)小型垃圾转运站按1平方公里设置一座的标准进行设置,每座用地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规划要求小型垃圾转运站四周5米范围内不得安排居住用地。小型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应纳入居住小区的详细规划中。规划采用封闭集装箱式垃圾转运站和滑板提升式垃圾转运站,远期采用压缩箱式垃圾转运站。
(3)规划共设置11 个环卫工人休息点,可独立设置或附设,建议与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等合设。
(4)规划在入城处各设一处机动车辆洗车场。
(5)规划城区共配备13 辆环卫车辆,车辆可结合环卫站或车辆清洗场停放。 (四) 道路清扫等级
城区道路分为一级清扫道、二级清扫道和三级清扫道共三级标准进行清扫。 4.2 《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简析 (1)设计年限
本工程设计年限为两期:近期至2012年,远期至2020年。 (2)项目规模及范围
污水处理厂近期(2012年)规模为1.0万m3/d,远期(2020年)规模为2.0万m3/d。
(3)设计进、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后,最终排入茶江。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以及茶江水体的环境容量,执行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B标准,并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的要求,恭城县城区污水处理厂主要进水、出水水质要求见表4-1、4-2。
表4-1 恭城瑶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表
(三)污水处理程度
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确定本工程处理程度见表4-3。 表4-3 污水处理程度表
(4)污水处理厂厂址
厂址位于流进县城西部的茶江与西河交汇处西岸的东热岭东麓山脚,距县城中心约2km。
(5)尾水排放水体 尾水排入茶江
(6)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方案
特推荐CAST工艺为恭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
污泥处理推荐采用卫生填埋法,污泥处理推荐采用垃圾无害化处理 技术,最终处置将送往就近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处理。 (7)排水体制
根据恭城瑶族自治县实际情况,结合总规要求,建议旧城区仍保留合流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收集管,将来有条件时再逐步改为分流制,对新建城区则均应采用分流制排水。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改为分流制,对新建城区则均应采用分流制排水。
(8)管材确定
污水管道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RPC管)。 (9)污水管道布置
目前恭城瑶族自治县尚无完整的污水管道系统。为了保护环境,消除污水任意排放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又能满足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需要,达到削减污染物,保护环境的目的,应加快恭城瑶族自治县区域内污水管道系统建设,使之能够保证较高的污水收集率,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4.3 《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简析 (1)建设规模
近期内(到2010年),确定恭城县垃圾处理工程需要处理的垃圾量为75T/d,总库容量可达78.78万m3,使用寿命达20年,完全可解决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
(2)工艺选择
恭城瑶族自治县采用厌氧卫生填埋工艺作为处理工艺。卫生填埋法投资少、运行管理费用低、处理技术相对简单、利于推广普及等特点。
(3)厂址选择
通过对恭城瑶族自治县现场踏勘,对厂址的选择提出了多个方案。通过县发改委、环保、建规、国土等单位负责人多次踏勘,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白马场址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原则。
4.4 县域各乡镇总体规划简析 (一)栗木镇
2015年全镇镇域人口规模控制在5.70万人以内,城镇人口2.60万人,其中镇区2.00万人、矿区0.60万人。全镇镇域建设用地规模为1 376.5公顷,大镇区用地442.9公顷,其中规划镇区建设用地199.85 公顷,人均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规划矿区建设用地243.0公顷。
(1)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水厂位于栗桂变电站北侧240米高程处,用地面积0.85公顷,给水干管最不利水头为17米。
输水主干管敷设双管保证供水的连续性,输水干管网采用环状结构,支管采用树枝状结构。
给水管网沿道路敷设,以便小区街坊内组织用水网络,消防用水管网与生活管网并用,采用低压供水,每隔120米设一个地上式消防栓,按同时发生两处火灾考虑,每次消防用水量为25升/秒。
(2)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体制:污水、雨水排放采用完全分流制。
污水处理厂:规划在镇区东南栗木河旁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 污水管网布置:污水管线以依地势由高到低沿道路方向布置,分片集中,由干管导入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服务行业废水需经除油池处理;医院污水需经消毒池等初步处理后排入集镇干管网;工业废水则按“谁污染谁处理”的原则,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入集镇干管网。
雨水管渠布置:栗木镇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区东侧有栗木河,因此,雨水管渠依地势在道路两侧挖沟加盖。雨水汇入古排水沟渠后排入栗木河。
(3) 环保规划
规划将工业小区布置在镇区西北角和西南角,同时在镇区东南栗木河旁规划布置污水处理厂。镇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排污管排入污水处理厂达标后排放。矿区生活污水和采矿、洗矿、工业废水须经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第五章 县域村镇污水垃圾量预测 5.1 人口预测 5.1.1 预测方式
本次规划人口预测,主要依据《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
(2010-2030)、各乡镇的总体规划文件、《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他相关规划。规划采用数据采用2010年统计数据。
参照总规,本规划采用综合增长率法对恭城瑶族自治县各乡镇总人
口进行预测,通过对恭城瑶族自治县实际发展情况的分析和对《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及“十二五”规划的参照,确定各乡镇的城镇化水平,从而确定各乡镇的镇区人口,其预测模型如下: Pn=Po(1+γ+α)n
Pn——规划期乡镇总人口规模; Po——计算起始年现状人口数; P1——镇区、集镇人口; γ——人口自然增长率; α——人口机械增长率; n——规划年限;
参考恭城瑶族自治县总体规划、各乡镇总体规划,各乡镇人口参数: 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如下表5.1-1: 表5.1-1 各乡镇人口预测参数表
5.1.2 预测结果
预测结果详见表5.1-2和表5.1-3
表5.1-2 各乡镇镇域、乡域总人口预测
表5.1-3 各乡镇镇区、集镇人口预测表
5.2 城市需水总量预测 5.2.1 预测的原则
根据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当地水资源情况,规划水平年 需水量预测要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目标,考虑产业结构调整 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确定各用水部门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2)各项用水定额的选用,既要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改善
的需要,也要在充分体现节约用水的前提下,通过对需水量的年增长率进行合理控制,努力将恭城瑶族自治县建设成为节水型城市。
(3)社会发展预测在依据恭城瑶族自治县制定的 “十二五”计划
的基础上,根据县域发展前景与县域空间布局,恭城瑶族自治县发展框架做相应调整。 (4)城市生活用水在依据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及各乡镇
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考虑近几年来城市建设规模发展变化较快,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公共用水占大生活用水比例逐年提高,同时随着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生活用水也应略有提高。
5.2.2 预测标准
人口规模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综合生活用水量的预测,应根据
城市特点、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与城市所在地区、供水条件、水价、社会经济和发展水平及居民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提出的人均综合用水量
指标为:一区大城市:700-1100升/人·日;一区中等城市:600-1000升/人·日;一区小城市:400-800升/人·日。
根据《恭城瑶族自治县城总体规划》及各乡镇,确定的各乡镇最
高日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2015年:600升/人·日,2030年:750升/人·日。 根据《农村生活用水量卫生标准》GB1170-89指出广西属于Ⅳ分区 农村生活用水为100升/天。
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最高日) L/人·日 5.2.3 预测结果
根据上述人口预测和确定的规划用水指标,预测出的用水量见下
表:
表5.2-1 各乡镇镇域、乡域日用水量预测表
表5.2-2 各乡镇镇区、集镇最高日用水量预测表
5.3 污水总量预测 5.3.1 预测方法
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规范规定,城镇
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用水量乘以城镇污水排放系数确定,城镇综合污水排放系数为0.8-0.9,取0.8。同时考虑日变化系数为1.3,则根据用水量预测结果得出规划平均日污水量,近期2015年镇区、集镇污水总量为4218.49吨/天;远期2030年镇区、集镇污水总量为12575.39吨/天。
5.3.2 预测结果
污水量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5.3-1 各乡镇镇区、集镇平均日污水量预测表
5.4 各乡镇污水处理规模
根据恭城瑶族自治县总体规划及各乡镇的实际情况,镇区、集镇污 水处理规模详见下表
表5.4-1 各乡镇镇区、集镇污水处理规模预测表
5.5 各乡镇垃圾处理规模
由于恭城镇垃圾收运系统已纳入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区垃圾收运系 统的一部分,因此恭城镇不做为垃圾规划的镇区。
按照《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以转运站服务范围
内垃圾收集量为基础,并考虑垃圾排放季节波动性因素来确定转运站的设计规模和类型。转运站的设计规模按下式计算:
QD=Ks×Qc
式中,QD——转运站设计规模(日转运量)t/d; Ks——服务区垃圾收集量(年平均值)t/d; Qc——垃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本设计取1.4; 无实测数据时,服务区垃圾收集量按下式计算: Qc=nq/1000
式中,n——服务区内实际服务人数;
q——服务区内人均垃圾排放量[Kg/(人·d)],本设计2015年城 镇人口取0.8,农村人口取0.5。
表6.7-1 2015年各镇域、集镇垃圾预测量
随着乡镇镇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垃圾分类处理的进一步完善,人
均生活垃圾日产量指标取0.8(㎏/人 d),季节波动系数取1.2,垃圾收集率取0.9,则2030年镇区生活垃圾预测量如下表: 表6.7-2 2030年镇域、集镇垃圾预测量
第六章 县域乡镇污水垃圾处理工艺方案 6.1 污水处理方式及工艺选择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必须体现经济、高效、节能和管理方便的原
则。污水处理方式及工艺的选择是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关键,处理工艺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将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而且还将影响整个处理工程的基建投资规模、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可靠程度、运行费用高低以及管理操作的复杂程度。因此,必须结合当地的污水量、水质以及经济、地理、气象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确保工艺的可靠合理。
6.1.1 污水处理对工艺的要求
根据拟建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分析,去除的主要污染物质为 BOD5、COD、SS、TP、TN,因此要求处理工艺具有除磷除氮功能。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常采用的除磷除氮方法是生物处理方法,生
物除磷除氮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等优点,经改进后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磷的去除率可在75%以上,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均能满足处理要求。
能否很好地采用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主要取决于生物处理过程中自 身营养能否平衡,相关的指标能否达到要求,现分析如下: (1)BOD5/COD
该指标是鉴定污水可生化的最简便易行和最常用的方法,一般认为
BOD5/COD>0.45可生化性较好,BOD5/COD<0.3较难生化,BOD5/COD<0.25不易生化,本项目BOD5/COD=0.5,可采用生物处理方法。
(2)BOD5/TN
该指标是鉴别能否采用生物脱氮的主要指标,生物脱氮是缺氧阶段
反硝化菌利用在好氧阶段产生的、由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氧化进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自身被还原为氮气从水中逸出,达到脱氮的生物过程。由于生物脱氮系统主要利用原污水中的基质作为反硝化的氢供体,该比值越大,反硝化进行越快,理论上BOD5/TN>2.86时反硝化过程才能进行,实际运行资料表明BOD5/TN>3才能使反硝化过程正常进行,BOD5/TN=4~5时,氮的去除率>60%,磷的去除率在75%左右。本项目BOD5/TN>5,可采用生物脱氮工艺。
(3)BOD5/TP
该指标是鉴别能否采用生物除磷的主要指标,生物除磷是活性污泥
中的兼性和好氧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消耗细胞内贮存的聚磷产生能量,用于维持生命和吸收来自进水的溶解性有机物,把有机物转化为PHB储存起来,随着聚磷的分解,进行磷的释放。进入好氧阶段后,聚磷菌群降解体内的PHB产生能量,大量吸收液相中的磷,转化为聚磷,进入污泥细胞,经沉淀分离,把富含磷的剩余污泥排除,达到除磷的目的。进水中的BOD5是作为营养物供聚磷菌活动的基质,故BOD5/TP是衡量能否达到除磷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该值>20,比值越大,除磷效果越明显。本项目BOD5/TP>40,可以采用生物除磷工艺。
6.1.2 工艺方案
可以满足生物除磷脱氮要求的有几种常用工艺:A2/O法、改进型氧 化沟工艺及MSBR法等,分述如下: (1)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A2/O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在国内外污水处理中应用时间最长,应用范围最
广的一种方法,具有成熟的管理经验。通过活性污泥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好氧细菌增殖降解,形成菌胶团,作为污泥经沉淀分离,到达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目的。在曝气池内设置厌氧池和缺氧池,组成AAO生物池,实现生物除磷脱氮。污泥处理采用消化处理,使污泥中有机污进一步降解稳定,到达污泥处理的减量化和卫生化要求。
A2/O工艺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硝化液中的硝态氧来氧化BOD5,
回收了部分硝化反应的需氧量,反硝化反应所产生的碱度可以部分补偿硝化反应消耗的碱度,因此对含氮浓度不高的城市污水可以不另外加碱来调节pH。本工艺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脱氮除磷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小于其它同类工艺,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无污泥膨胀之虑,运行中在厌氧和缺氧段内只需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
A2/O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工艺本身。脱氮需要保持较低的污泥负荷,
以便充分进行硝化,达到较高的脱氮率,而生物除磷需要维持较高的污泥负荷,得到较大的剩余污泥量,以便达到较好的除磷效果,因此,A2/O工艺有机负荷的适宜范围较小。另外,A2/O工艺必须设置污泥回流泵房及二沉池,流程较为复杂,总占地面积较大 。
(2)循环式SBR工艺
循环式SBR工艺是典型SBR工艺的一种改进型。它是一种连续进水、
周期出水、定时曝气的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将均衡、初沉、曝气、生物除磷脱氮、二沉等过程在一个SBR工艺反应池中交替进行,其运行操作由曝气、搅拌、沉淀、滗水四个基本阶段组成。按运行周期,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循环进行。在曝气阶段加入搅拌期(停止曝气),可形成缺 氧、厌氧状态,在去除有机碳的同时,实现生物除磷脱氮功能。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循环式SBR生物处理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可省去初次沉淀池;由于不设二次沉淀池等,与传统活性污泥 法比较,设备构成简单,维护管理方便。
2)污水进水水质和水量的逐时变化,由于在进水工序时被均衡化, 所以稳定地去除有机物。
3)本法的活性污泥沉淀,是在静止状态中进行的,故固液分离很 稳定。
4)单一反应池内,在一个周期中,能够设立厌氧、好氧的条件,
即使在没有设立厌氧段的情况下,在沉淀排出工艺中,由于溶解氧浓度低,可望生物除营养盐。此外,在硝化的情况下,可回收碱度。
(3)改进型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运转可靠、管理方便,在国外如荷兰、挪威、美国、英
国等广泛采用,具有大量成熟的经验。我国近年来建造了一批使用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有规模较小处理工业废水的,也有规模较大处理城市污水的。这种工艺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取消初沉池,设氧化池,使有机物彻底降解,并发生硝化反应;生物氧化池建成呈环状,污水在其中循环流动,提高对进水的稀释缓冲能力;如果沿环形池水流方向改变曝气强度,可形成缺氧段,进行反硝化反应;加长污泥泥龄,可取消污泥消化池,简化污泥的处理工艺;加大二沉池,保证泥水分离。
改进型氧化沟法工艺是传统氧化沟工艺的一种变型,它由前置厌氧
区和氧化沟组成。由于进水端为厌氧区,形成A/O格局,不需专设混合液的外回流装置,有利于聚磷菌及硝化杆菌在厌氧及缺氧条件下获得充足的碳源,从而完成磷的释放。由于出水进入氧化沟(好氧区),聚磷菌可过量吸收磷,从而实现除磷。以上复杂的过程在构造十分简单的氧化沟内即可实现。这种工艺的另一优点是利用氧化沟原有的渠道流态,形成缺氧段和大量混合液回流,达到较高程度的脱氮效率,无需任何附加回流提升动力。
氧化沟前设厌氧区可具有除磷功能,其除磷脱氮的工艺过程与A2/O
工艺相同,与之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省去内回流装置、长期运行稳定、管理简便、能承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对高浓度工业废水有较大的稀释能力等优点。
(4)三沟式氧化沟工艺
三沟式氧化沟采用三沟交替运行方式。三沟式氧化沟由三个平行的沟组成,沟内设曝气转刷,中沟的转刷一般连续曝气,两侧沟的转刷间断曝气,交替作为沉淀池和曝气池。三
个沟可以交替地在缺氧,好氧和沉淀的状态下工作,通过自控程序,控制转刷运行和改变进水点以使沟中发生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去除BOD5、SS的同时,达到生物脱氮,同时也出现磷的释放,此外氧化沟静沉和沉淀时也造成厌氧状态,进行磷的释放,而后好氧时进行磷的吸收。可作为比选方案之一。
(5)单沟式微曝氧化沟除磷脱氮工艺
微曝氧化沟工艺是结合氧化沟的池型及微孔曝气方式而产生的,目前已有许多微曝氧化沟投入运行,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微孔曝气氧化沟就是采用高效节能的微孔曝气装置代替曝气机、转刷、转碟等曝气装置的氧化沟,利用水下推流器造成水力环流,这种氧化沟不仅保持氧化沟的耐冲击负荷,而且还具有无须设置初沉池、污泥稳定,产泥量少等诸多特点,采用微孔曝气,具有节能,水深可深于传统盘式氧化沟,节约占地等优点。在氧化沟前加选择池(厌/缺氧池),可保证高效的除磷脱氮效果。
(6)MSBR法
MSBR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原先为类似于三沟氧化沟的三池系统,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MSBR通常以7单元组合系统出现。单元1和单元7是SBR池,单元2是污泥浓缩池(泥水分离池),单元3是预缺氧池,单元4是厌氧池,单元5是缺氧池,单元6是主曝气好氧池。MSBR的流程的实质与传统A2/O工艺一样,由于MSBR工艺强化了各反应区的功能,为各优势菌种创造了更优越的环境和水力条件,无论从理论上分析,或者实际的运行结果看,MSBR工艺是最理想的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同时,MSBR工艺的厌氧区还可作为系统的厌氧酸化段,对进水中的高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起到厌氧水解作用,聚磷菌释磷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供聚磷菌主动吸收乙酸、H+和e-,使之以PHB形式贮存在菌体内,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酸化过程,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和好氧过程的反应速率,厌氧、缺氧、好氧过程的交替进行使厌氧区同时起到优化选择器的作用。MSBR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进,其技术与开发初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Unitank与MSBR类似之处都是改良型的MSBR,都具有节省用地、易于实现自动化的优点,与Unitank、A2/O等工艺相比,MSBR具有如下优势:
①.从占地面积来看,MSBR因为采用了集约型的一体化设计及深池型结构,不设单独的二沉池和回流泵房,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②.MSBR系统是从连续运行的单元(即厌氧池或好氧池)进水,而不是从MSBR(旁边的起沉淀作用的池子)进水,从而改善除磷效果。
③.最新的MSBR-BNR除磷系统附带了一项最新的除磷工艺专利。在回流污泥进入厌氧池前增加了一个污泥浓缩区。这样就减少了硝酸盐进入厌氧区机遇,减少了VFA因回流而造成稀释,增加了厌氧区的实际停留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除磷效率。这项技术在上海进行的测试中证实可以将总磷从7~8 mg/L降到0.3 mg/L以下(平均为0.1 mg/L)。
④.MSBR的SBR池有延时氧化阶段,而Unitank在运行时它的SBR池无延时氧化阶段,即Unitank在停止进水时立即停止曝气、开始预沉淀,这就使得有些有机物可能残留在SBR池内随出水带出。延时氧化是MSBR的专利,Unitank则不能采用这种方式运行。
⑤.MSBR一体化模块化设计,各单元均共壁构造,便于整体加盖进行尾气脱臭处理。 综上所述,MSBR系统是由A2/O系统与SBR系统串联组成,并集合了A2/O与SBR的全部优势,出水水质稳定和高效,并且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MSBR工艺既不需要设置初沉池、二沉池,而且又能在反应器全充满并在恒定液位下连续进水运行。采用单池多格形式,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SBR法的技术优点,通过不同的步骤、时间来控制厌氧、缺氧和好氧等不同的阶段,达到脱氮除磷、去除BOD等的效果,是一种占地面积小,可连续进水的污水处理工艺。
6.1.3 工艺方案的比较
基于生物除磷脱氮要求,以上5种生物处理工艺中此次予以比选的方案有: 方案1 —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 方案5 — 单沟式微曝氧化沟工艺 方案6 — MSBR工艺
表6.1-1 工艺方案技术性能比较表
(一) 性能比较 (7)CRI工艺
CRI工艺源于原始土地处理法中的快渗工艺(Rapid Infiltration ,
简称RI工艺),是通过人工回填砂质填料而替代天然土地,并且添加了多种为改善微环境的矿物质填料(以钙系矿物为主),从而改善了微生物生长条件,同时使污水处理负荷比原始的RI工艺提高了10~100倍,不仅保留原RI工艺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没有污泥产生的特点,而且还具有防止地下水污染、操作环境卫生等优点。其基本原理是采用间歇式运行方式,将经过一级处理后的污水直接布满快渗池,污水竖直向下渗入快渗池填料中,经过人工配制的砂质填料,填料上生长的微生物首先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流吸附,当填料中的污水水逐步下降,填料层能产生负压,使空气进入填料层,微生物与空气相结接触,吸收其中的氧气后,从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通过较低水力负荷,增强了各种污染物的处理能力,所以可以做到没有污泥产生。当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临时性的堵塞,只要通过对快渗池表层30cm填料层的翻晒,一般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使人工快渗池的渗透性恢复,而且恢复后不会影响水处理效果。
CRI工艺特点
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工程的广泛应用表明CRI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 出水效果稳定
CRI工艺处理出水水质可以达到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个别指标如氨氮COD等,可以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CRI系统继承了土地处理工艺中抵抗冲击负荷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
2) 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工艺
没有污泥产生从根本上彻底杜绝了二次污染问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表现在污水自由水面与空气接触时间较短(<6小时/天),不用曝气,避免了臭气扩散对周边大气环境的污染,而且没有任何噪音产生。
3) 易分割模块化施工规模弹性大
主要的构筑物—快渗池形状可以自由灵活调整,适应各种地块形状,采用土地处理工艺使其水力负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灵活控制;抗水量冲击负荷能力强,可以应变突然的水质波动,而且长期停水后依然可以迅速恢复使用功能,无需重新培养微生物。
基于以上优点,人工快渗工艺迎合了当前我国发展小城镇污水处理
的需求,经过近五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污水处理新型工艺之一。广泛应用在1~5万吨/日规模以下的中小城镇或偏僻地区中小型污水处理项目中,目前最大的应用已经达到10万吨/日规模,CRI工艺适用于一般市政污水处理厂和河水水质净化厂,出水水质较好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也可用做再生水用于景观绿化、洗车冲厕等。
6.2 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工艺比选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含水率很高的污泥,它们容量大,
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寄生虫,如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将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必要对污泥进行处置,以便保护环境,变废为利。
(一)污泥性质
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颗粒细、比重小、含水率高而不宜脱
水,污泥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氮、磷、钾等营养素,寄生虫卵和病原菌等微生物。受进水水质影响,污泥中还有重金属离子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泥中有机物含量约为50~60% ,剩余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9.2~ 99.4% 左右。
(二)污泥最终处置
内陆地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最终处置有污泥焚烧、填埋及农肥施用等
途径。污泥焚烧所需投资大,设备需引进,运行管理复杂,而且我国污泥中有机成分低,发热量低,在运行中需增加燃料费用,所以目前采用极少。所以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采用微生物菌无害化处理技术,最终处置将送往就近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处理。
(三)污泥处置方案
污泥处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稳定化使之消除恶臭;无害化杀
死虫卵及病菌;减容化,降低含水率使之易于运输处置、利用,实现污泥资源化。在污泥减容化过程中主要采用浓缩、脱水处理方法。无害化中主要采用生物法与化学药剂稳定法,国内外普遍采用生物法。生物法主要有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
结合污泥最终处置,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有以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污泥机械浓缩、机械脱水 方案二:污泥重力浓缩、机械脱水
现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见表6.2-1)。 表6.2-1 污泥浓缩脱水方案比较表
从上表可看出,方案一在占地面积、环境影响等方面优于方案二。
方案二采用重力浓缩会出现污泥中磷的释放,需要设置专门的除磷池,从而使系统复杂化;重力浓缩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结合恭城瑶族自治县实际情况,本工程污泥处理工艺推荐采用机械浓缩、机械脱水方案。
(四)污泥处理工艺说明
根据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经验,污泥经过浓缩池浓缩后脱水的处理工艺,存在一定的弊端。生物法除磷主要是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最终从系统中除磷。由于剩余污泥在浓缩池停留时间过长,浓缩池的厌氧环境使集聚在污泥中的磷再次释放到浓缩池上清液中,污泥中的磷随上清液的排放再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不能从系统中有效除磷。同时污泥厌氧可能发酵上浮,脱水性能低,给管理、操作带来不便。因此,本设计采用已被广泛使用的一体化浓缩脱水机污泥处理工艺。
污泥处理流程简介:污水厂的剩余污泥进入贮泥池,再通过污泥进料泵将污泥送入一体化带式浓缩脱水机,脱水后泥饼经无轴螺旋输送机送至运泥车运至就近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经过生物菌处理可以转化成有机肥料。
6.3 消毒
传统的消毒方法主要为加氯消毒,加氯消毒附属设备多,占地面积大、不安全和有二次污染问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紫外线消毒具有较佳的机动性、环保性、安全性、经济性及社会效益。本工程拟采用低压高强灯紫外线消毒方式。其主要设备由紫外线灯管、紫外模块、系统控制中心、监视系统及自动清洗系统等组成。
6.4 除臭方案
污水厂产生恶臭的构筑物主要为细格栅间、剩余污泥池及污泥脱水车间,这些处理设施无组织散发的恶臭气体成分主要含有H2S、NH3等,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本项目在细格栅间、剩余污泥池及污泥脱水车间设除臭装置。环评要求在办公楼四周设置20m的绿化带,绿化率控制在40%左右。
县城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城区边缘,距县城约2km,产生的臭气对环境影响很小,厂区加大绿化率。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表中指出在厂区外设置200m的卫生防护距离,污水厂产生的恶臭已明显减轻,可以为周围环境所接受。县城污水处理
厂厂址目前在500m范围内无居民居住,距离最近的居民700m,属于非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均是在污水处理厂的卫生防护之外。
6.5 污水处理方式及工艺流程建议方案
根据上述几种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比较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对于用地紧张、经济基础薄弱的乡镇,建议采用:改进型氧化
沟工艺。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具有系统简单、管理方便、节约能耗、节省占地和减少基建投资等优点。
二、对于进水水质含磷氮高的,有工业园区的乡镇,建议采用:
MSBR工艺。该工艺为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了最佳的环境条件和水力条件,使有机物的降解、氨氮的硝化、磷的释放和吸收等生化过程一直处于高效反应状态,提高了降解效率,整个系统采用组合式联体结构,,不需设置初沉池和二沉池,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运行费。
三、污水量小的中小城镇或偏僻地区,建议采用:CRI工艺。该工
艺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没有污泥产生的特点,而且还具有防止地下水污染、操作环境卫生等优点。
四、集镇人口少,经济基础薄弱的乡镇,也可采用大型沼气池,处 理生活污水。
剩余污泥由剩余污泥泵提升至储泥池,然后进入浓缩脱水机进行浓
缩脱水后外运至就近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处理,经过生物菌处理可以转化成有机肥料。 剩余污泥由剩余污泥泵提升至储泥池,然后进入浓缩脱水机进行浓
缩脱水后外运至就近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处理,经过复合微生物菌处理可以转化成有机肥料
6.6 垃圾处理工艺
6.6.1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简述
对生活垃圾的处理,目前主要有四种方式:堆肥、热解、焚烧、卫 生填埋。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如下:
堆肥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四大技术之一。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堆肥
处理,将其中的有机可腐烂物转化为土壤可接受且迫切需要的有机营养土或腐殖质。这种腐殖质与粘土结合就形成了稳定的粘土腐殖质复合体,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出路,解决环境污染和垃圾无害化问题,同时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用的腐殖土,并维持了自然界的良性物质循环。
按堆制过程对需氧量不同,堆肥生产可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两种。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的作用来进行的。厌氧发酵是废物在厌氧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的产生。
热解又叫干馏、热分解或炭化,是指有机物在隔氧条件下加热分解
的过程。由于热解法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它的研究和应用一度得到快速发展,如废塑料热分解制油,以及城市固体废物热分解造气的研究广泛开展,不少热分解厂也相继建立起来。
1981年,我国农机科学研究院利用低热值的农村废物进行了热解燃
气装置的试验取得成功。此外,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的一些院校和科研单位也都进行有关的热解技术研究。但直到目前为止,热解技术都尚未能有工业化生产装置投入运行,主要原因是设备投入和运行费用比较高,而我国生活垃圾中可热解利用的成分又相对少。
焚烧是一种热化学处理方法。垃圾焚烧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和减量化
的重要途径,自上个世纪以来,不少国家即采用焚烧方法处理垃圾。目前全世界已拥有近2000多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工厂,其中,仅日本就有300多座,美国有200多座,西欧各国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热能的工厂近200座,固体废物经过焚烧,一般体积可减少80%—90%;因此,可燃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这是生活垃圾一条重要的处理处置途径。
城市生活垃圾能否采用焚烧法处理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看它的 发热量能否支付对它自身的干燥,并维持一定高的焚烧温度。 卫生填埋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最为通用的技术之一。由于该方
法的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并有较好的安全性,世界各国都采用了这一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我们国家绝大部分的城市都采用卫生填埋法,也有的城市采用简单销纳法进行处理。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最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
一项复合微生物菌无害化处理垃圾技术。复合微生物菌技术是一种有效微生物技术,是日本比嘉照夫教授研制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中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形成一种人工的有效微生物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协同的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它们的代谢产物能促进动、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生长、抑制病害发生。是一项在种植业、养殖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有效微生物技术,已经在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巴西、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机垃圾堆
肥化的过程,它与传统的堆肥不同,复合微生物菌技术在垃圾资源化的同时,不产生恶臭,不孳生蚊蝇,是一种文明卫生的处理方法。复合微生物菌处理有机垃圾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有机垃圾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后,在密闭的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分解,原形和色泽几乎不变,仅长满了各种微生物,不产生恶臭,反而释放出芳香味。第二阶段将熟化的垃圾埋入土中,夏天约半个月左右,冬天约一个月左右垃圾的原形就不见了,与土壤就融合在一起了,能夠形成被处理物的趋利无害化转换链。
6.6.2 各乡镇垃圾处理的建议方案
2011年2月16日,自治区政府召开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推进农
村垃圾处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广西将在具备条件的乡镇配套建设垃圾收集站(池)、转运站,加快建立“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因此,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规划确定离县城垃圾处理厂1小时左 右车程的乡镇采用“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模式。 规划确定离县城垃圾处理厂大约2小时左右车程的乡镇采用“村收 集、乡镇无害化处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模式。 6.6.3 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工艺简介
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无害化技术正是对城市垃圾实行无害化、减量
化、生态化、资源化的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处理生活垃圾生产高效活性微生物菌肥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原有垃圾堆场、转运站、填埋场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采用此工艺流程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在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后2天内,复合微生物菌的厌氧发酵功用将生活垃圾中的臭味和有害物质去除,使垃圾无臭感,从而解决了蚊蝇滋生、臭气熏天的环境问题。在经过分选、晒选、破磨等工艺流程后,可发酵利用的生活垃圾进行7天左右堆肥处理,不可发酵利用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从而使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生活垃圾,其填埋量可以减少80%以上。从而大大延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见下表6.6-1
表6.6-1 县城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表
第七章 县域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工艺方案 7.1 污水处理方式及工艺 7.1.1 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池技术
该技术采用多级自流工艺,适合分散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投资省、无运行费用、管理方便等特点。该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沼气池技术,污水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1.用途和功能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分散处理生活污水的新型构筑物,适用于近期无力修建污水处理厂的农村。生活污水包括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其特点有三:一是冲洗厕所的水中含有粪便,是多种疾病的传染源;二是生活污水浓度低;三是生活污水可降解性较好,适用于厌氧硝化制取沼气。生活污水净化池是根据生活污水的上述特点,把污水厌氧硝化,沉淀过滤等处理技术融于一体而设计的处理装置。
2.池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个集水压式沼气池、厌氧滤器及兼性厌氧塘于一体的多极折流式消化系统。粪便经格栅去除粗大固体后,再经沉沙池进入前处理区1,在这里粪便进行沼气发酵,并逐步向后流动,生成的污泥悬浮固体在该区的后半部沉降并沿倾斜的池底滑回前部,再与新进入的粪便混合进行沼气发酵。清夜则溢流入前处理区2,在这里与粪便以外的其他生活污水混合,进行沼气发酵,并向后流动经过厌氧滤器部分,附着于填料上生物膜重点细菌将污水进一步进行厌氧硝化,再溢流入后处理池。前处理区1和前处理区2都是经过改进的水压式沼气池,后处理区为三级折流式兼性池,与大气相通,上部装有泡沫过滤板悬浮固体,以提高出水水质。
根据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管道为分流制或合流制,将污水流程分成两种。 Ⅰ合流制
室内污水管道为合流制的污水流程如下:生活污水---->格栅截流井---->沉砂井---->前处理区60%---->后处理区40%---->排出或接好氧处理。
Ⅱ分流制
适用于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分流的污水处理,污水流程如下:其他生活污水---->格栅截留井---->沉砂井---->粪便污水---->格栅截留井---->沉砂井---->前处理区1(40%)---->前处理区2(30%)---->后处理区(30% )---->排放或接好氧处理。
3.工艺参数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依据每天所处理的污水量,污水量按100L/(人 日)左右计算,其中冲洗厕所用水量按20~30L/(人 日)计算,其他生活污水量为70~80L/(人 日)。污水滞留期为2~3天,污泥清掏周期为300天。
4.运行管理
合理设计、可靠施工、精心管理是确保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正常运行的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a.设立生活污水净化池的地方,应实行专业化施工和
正在阅读:
恭城瑶族自治县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专项规划 - 图文05-18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08-01
新人入职的自我介绍最新5篇03-24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2013年中考生物全程复习 八年级下册 专题训练七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06-04
国企辞职后户口和档案怎么办?02-25
2017年会流程安排02-12
小学一年级班会记录02-06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05-24
浅谈新《预算法》05-24
容量规划110-1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恭城瑶族自治县
- 村镇
- 污水
- 专项
- 垃圾
- 规划
- 图文
- 处理
- 工程
- 社区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语音温度计正文
- 轨道下山综掘规程
- 过敏性休克抢救的试题
- 国内血迹形态分析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 思修第八章习题
- 指导师论文
- 毕业设计说明书-手机后壳注射模设计
- 2017年西电电院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报告三
- 台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最终版 - 图文
- 马克思主义混合题库钻石恒久版
- 《古诗二首》善教单
- 中国PE水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虚拟语气教学说课稿
-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考点30胚胎工程生
- 红丹环氧防锈漆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目录)
- 汽车维修工理论试题(二)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附教学反思
- 快速增高——震惊全人类的偏方 (适合6——40岁人群)
- 基坑开挖支护设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