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观后感参考范文

更新时间:2023-06-02 00:4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芳华》,一部不一样的文艺片。虽然是以战争为背景,讲述的却是那一代人的感情与现实。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芳华》观后感文本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芳华》观后感文本参考【一】

在残酷的战场上,刘峰每天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一个的离开,到最后的时候自己也失去了一直胳膊,压抑的环境让他想放弃自己,幸亏后来被救援队找到了,挺了过来。何小萍在文工团虽然可以跳着自己喜欢的舞蹈,但却总被侮辱与损害。到了战场上每天救死扶伤默默的忙碌着,战争结束后被追捧表彰为英雄的时候,她突然像一根紧绷弦突然断了,除了喜爱的舞蹈什么记不得没了,在精神病医院草坪独舞的时候,很伤感。刘峰到精神病院看望何小萍,医生说,大白菜冬天放在室外不会坏,移进温暖的室内,就坏了。刘峰背对何小萍把眼泪流出来,再转过脸来,握着她的手,和她说话。何小萍却只说了一句,你可以抱抱吗?从始至终何小萍的要求很简单,只是想要身边的人和善点,给她一点点温暖。其实原著里面有些很感人的经典镜头电影没有显示出来,冯小刚导演对这部影片也是用了心,里面人性,社会。情感等表达的都很好,冯导自己也说过这里面也代表着他自己的芳华。影片最后韩红老师的绒花响起来大家其实都是久久没有反应过来了。

《芳华》观后感文本参考【二】

在x如此寂寂的冬夜,独自一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影院观看由严歌苓编剧、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影片结束,“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的片尾曲响起,满场观众仍在动听的旋律中久久不肯离去……

特殊的心境和际遇,更容易和文艺作品发生碰撞和共鸣。一个西南军区文工团的故事,演绎着那些被无情的国家机器和肆虐的时代车轮所碾压的善良和芳华,看似是那样特殊的背景,看似是那样个性化的经历,却无不折射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这句旁白,可以说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一句话。在满地鸡毛、破落不堪的现实面前,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做什么样的人?

忽然想起今年暑假,在x浦东,x义塾孙源源校长的一句话:

即使被骗,我依然选择相信。

这多么像历尽沧海桑田而矢志不渝的人生宣言?

当我看到故事的主人公刘峰拖着假手,被联防队员推推搡搡,却不得不低头“被讹”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就是一个好人、一个活雷锋、一个战斗英雄的悲惨“结局”吗?

刘峰实实在在是个好人。每次出门,大包小包不辞辛苦地给大家带东西;战友的手表太过名贵没人敢修,他便自己研究自己修好;食堂煮破的饺子总是他主动打来吃;做梦都想去上的大学,有人更需要,他便拱手相让;战友结婚没钱,他自己买材料亲手做了两个沙发;就连猪跑了,别人也是第一时间喊他去帮忙。

就是这样一个竭尽全力为别人服务的人,却没有得到大家真正的认可,他所做的一切在别人眼里只是“理所应该”。在他被下放的时候,除了何小萍,竟然没有一个人来送他。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胳膊,但国家没有给予相应的认同,他只得跌落到社会底层,拖着残疾的身躯,苦苦挣扎。

他的善良,像撞到了一堵厚厚的冷冰冰的墙。电影中,没有清晰地展示刘峰在那样的境遇后真实的内心世界,他,能够承受吗?他,会后悔吗?

他的内心,究竟需要多么强大,才能扛过这一切?

这个世界,注定有一些真相会永远被埋没。

刘峰与林丁丁如此。在最关键的时刻,刘峰深爱的林丁丁选择了落井下石,编造了刘峰“腐蚀”自己的谎言,并制造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生动细节,让所有人把刘峰当做了“流氓”。几乎没有人站在刘峰这边,大家就那么幸灾乐祸地看着他从“活雷锋”的神坛上,重重地跌落人间。这样的时候,真相还存在吗?

何小萍同样如此。一个“假胸事件”淋漓尽致,没有任何证据,几乎所有人异口同声地认定,那个让胸罩耻辱地飘舞在蓝天之下的人,一定是何小萍。于是逼她交代,甚至粗暴地扒她衣服,渴望她的丑态被曝光而后快,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至于那个“假胸”到底是谁的,还重要吗?

生活中的事情大都如此,人们只是根据需要,来选择自己所期盼的“事实”。真相,往往取决于权威,取决于地位,取决于僵化的思想,而与事实无关。就像电影中的一个细节:

“红色江山都是我们家打下来的,溅你身水怎么了,怎么了?”

这样的逻辑就赤裸裸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才是决定真相的人,那个人,可能永远不是你。“溅你身水”,如果换成“泼你身泥”,换成“给你一个臭名”,是否照样理直气壮?

所幸,故事并未在灰暗的情绪中落幕。

当影片结尾处,刘峰与何小萍在站台长椅上安静相依,那一瞬间,似乎所有的苦难都化为乌有,美好终于像黄昏的阳光一样,温暖地洒下来。旁白声起:

“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那一刻,我知道,我们的人生仍然值得期待:青春的芳逝,但人性的芳华却可以永恒。虽历经苦难,但最后的“知足”和“温和”,何尝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何尝不是命运给予刘峰和何小萍的最珍贵的馈赠?作为好人,两颗善良的心足以相互取暖,过去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我们何必纠结于苦难,纠结于真相,纠结于内心的挣扎和不甘,并在纠结中产生无尽的怀疑和幻灭?

多年前,我在大街上看到一个求乞的少年,跪在冷冷的风里。当我递给他五十元钱的时候,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惊愕和惶恐。要知道,那时候的我,一个月只有不足三百元的工资。朋友说,你太善良了,那很可能就是个骗子。

我笑笑,不语。真是骗子又如何?我只知道,孩子与我对视的眼神里曾有一瞬间的温暖闪过,如果那样的情景下,我没有伸出援助的手,或许我的内心留下的将是不安。

善良,不是为了寻求回报。一个人拥有金子般珍贵的善良的品性,这本身就是上天赐予的最宝贵的礼物。

巧合的是,看电影前,刚刚在北师大聆听了于丹老师的分享。她也谈到了《芳华》,谈到了善良的话题。

她说:当老师是奢侈的,我们要有教师的职业尊严,被那么多纯洁的心灵所期待,我们必须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做好人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对自己有个交待,呕心沥血,付出一辈子的努力,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坦然。

的确,做老师不容易,做个有良知的好老师更不容易,来自社会、领导、家长、学生的重重压力,时时刻刻裹挟着我们,让我们常常喘不过气来,随时可能发生的质疑、误解、伤害,甚至会让我们在某些时刻心生绝望,让我们觉得生活是那么灰暗和茫然。

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有善根的,做一个老师,就不得不提醒自己,一定要做个好人,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全更多好人的人。面对孩子,面对复杂的生活,不断提高我们净化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若干年前,我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后来离开了那里。几年后我去那里办事,坐在长途客车上,突然发现路上一个小伙子,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边追边喊,截停了客车。在满车人惊讶的注视下,他三两步冲上客车,冒着满头大汗,跑到我身边,一把把我抱在怀里,激动地说:王老师,我太想你了。

而那,是我任教班级里中途辍学的一个孩子,我家访,我给他垫付学费,但最终无果。

那一刻,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在x开往x的高铁上。我的邻座,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大姐。聊起来,她竟然也是教师,而且是15岁参加工作,到现在退休20xx年,仍然坚持没离开教育的人。我们聊了很久。她谈到对目前教育中只考虑成绩,不关注做人的深深的忧虑;她谈到高考改革给教育带来的新的思考和启迪;她谈到自己和学生间发生的那样一些细碎却意义深远的故事;她谈到自己坚持学习,了解国家政策,熟悉新的教材;她甚至谈到自己复杂的成长经历,以及家风给自己带来的深远影响。聊天中我知道,她原来在x海淀区工作,曾经是第一批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表彰的优秀班主任,而她七十一岁了,每周都要到丹阳来四天,原因竟然是为了帮助一个出了问题的小学生……恍惚间,我突然幻想,如果再过二十年,我也能像施大姐一样,那真的是教育赐给我的幸福。x下车,她转车去丹阳。我坚持帮她拿行李箱,将她送到出站口。我想用这样最质朴的方式,向真正的教育人致敬。

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就在于人格。而良好人格的核心之一,就是面对再多的无奈和无助,面对再多的不解和困难,也永远不对这个世界丧失信心。

哪怕生活已是破败不堪,哪怕未来仍然混沌不清,哪怕“江歌案”、“x保姆纵火案”、那些“扶不起来的老人案”仍然在身边上演,但:

即使被骗,我依然选择相信善良;

即使困惑,我依然选择相信善良;

即使委屈,我依然选择相信善良。

因为,善良,才是一个人永远不会衰旧的芳华!

《芳华》观后感文本参考【三】

《芳华》展现的不是一个人的青春,而是一群人的青春。一群正值芳华的青葱少年,满腔热血,本应去享受爱情萌动的心悸而忐忑。隔着一个时代往回看,感觉很不一样。

一群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面对鲜血和生命的消逝。残酷的现实不断的伤害着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面对时代巨大的变化,他们在迷茫,徘徊,又在坚持。一边失落着,一边怀念着。一边天涯海角的寻找着。当市场经济到来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又回到来的重新的起点。一个怀揣梦想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一个在战争中对生死淡然处之的英雄。

那个年代出了很多英雄,也出了很多极恶之人,结果英雄终于还是经不住真理的考验,恢复了本来的丑恶和地位,所谓的极恶之人却能脱颖而出,为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你把最好的芳华献给了你的祖国,却承受了被抛弃的命运;你本身是个热爱自由的人,你本身也向往爱情,你本身天真烂漫,却把芳华送给了战场…你本身可以变得更好,你只是活错了时间……

不管是林峰还是小曼,于他们而言,爱就是,我喜欢你,我愿意为你,至始至终,保留那颗初心,不管你如何对我,但我知道我的心想怎么对你。不计较得失,不计较过往,只想单纯的守住那段美好,回报那点你为我。 人性是时代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人是有思维的,也是有思想的,人类集体思维和思想推动时代变化、发展和进步,因此,应该是人性冷漠让时代变得残酷和冷漠。

所以,人,不论在哪个时代,内心不能没了自己! 时代大环境下的人们,非常容易迷失自我,总是迫使自己相信大众观点都是对的,无法反驳的,可是当你回首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都是背叛了自己。

《芳华》让我们在眼泪中唏嘘中,深深缅怀自己终究早已逝去永不复返的青春,花样年华、情窦初开、飞扬文字、指点江、中流击水、豪情万丈......谁的青春不芳华?“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芳华》观后感文本参考【四】

如果非要给《芳华》写一句观后感,我觉得没有“人性”“历史”什么的,唯有“命运”。

看到前面部分何小萍被集体排斥甚至被欺负的时候,我都有点不忍心再看下去。但是不忍又能如何,这人世间上有很多这样命运的人。在当事人看来,这份压抑难以承受,觉得自己也够善良,为什么到哪里都不受待见?在当事人之外的人看来,她无疑是有缺陷的人,是另类,言行都让人嫌弃。

其实我不想说起周易的,因为也显得很另类,但是我感觉这个解释是最科学的。比如八字官杀重而无力承受的人,活着就是有压抑感, 压力大口舌事多;比劫多而无用的人,不容易有朋友;伤官见官,容易和领导有冲突等等。

这剧最后的时候,刘峰和何小萍,这两个有“残缺”的人聚在了一起,我想这美好的结局应该是剧情的需要了。

不想说人性,林丁丁当时如果不举报,也许这辈子被命运之神打上叉叉的就是她,可是剧情如果不是那么发展的,是刘峰飞黄腾达了,而林丁丁沦落了,那人性就有了吗?只能说是命运了,而且林丁丁的所谓的人性不完美,才让她活得很滋润,而完美的刘峰,老天必定也要让他的一生有残缺。

芳华岁月流逝,留下一串串故事。自古以来,最美的故事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不完美。wWw.CsMaYi.cN 转载请注明

《芳华》观后感文本参考【五】

当电影片尾镜头定格,响起韩红唱的《绒花》: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这一幕让影院的许多人泪目,包括我身边的一众年轻人,即使过了片尾,也久久不愿起身。

最灿烂的是青春,最灰暗的是战争,两者碰撞出的故事,唤起了那个年代那一辈人共有的记忆——美好却现实。

影片的男一是个活雷锋,几乎集中了那个年代纯真年轻人的所有优点。明明想上大学却让给别人;努力攒钱为没钱结婚的战友做了一对新沙发;文工团的脏话累活也全都是找他。无私谦让,勤俭节约,却奉献他人。本是芳华人生,却因爱情的冲动,被人强告一状,以至于被组织批评流放。而那些曾经接受过他帮助的人,为了划清界限免受牵连,都装作与他不相识。就连最后的送别,也只有何小萍一人前来,欲言又止的画面,看得我心酸,却让我看到了两个人的惺惺相惜。

两个人的故事就如这部影片的热门影评一样:或许因为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影片的女主何小萍也是经历悲惨之人,亲生父亲被打成右派,继父的家庭也没能给她带来安心与幸福,本以为进入文工团就可以重新开始,却不想她处处遭人嫌弃。因而自卑的种子萌了芽,以至于当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光鲜亮丽之时,羡慕而落寞的她一人偷偷离场,草坪上,月光下,病号服,音乐中,动人的芭蕾舞姿,脸上的享受还是会令我动容。

那时,我想到的东西有很多,想到自己曾经也多年跳舞,对舞蹈的渴望与享受与何小萍的眼神无异,也顿时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角梦,但现实于每个人而言却也同样不公平,即使是小小的文工团。

时光流转,你依然是我念着的人。多年后,何小萍离开文工团成为战地护士,凭着坚韧的性子成了许多人眼中的英雄,当她再遇刘峰,他不再年轻,拖着残疾的身子,可善良的模样,一样是何小萍心里的样子。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何小萍如此喜欢刘峰,可因为自卑,便只能错过。以至于当何小萍给刘峰说:其实十几年前我就想给你说的那句话:我想让你抱我一下。当刘峰抱过来的那一刻,自认泪点高的我一瞬间眼泪就掉了下来。这是我喜欢的爱情结局,何小萍爱刘峰,即使刘峰不爱何小萍,却给了最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何小萍用爱陪伴,这样的感情是值得倾佩的。

或许因为年纪尚轻,对军人,文工团,那个特殊的年代我都没有倾向,没有感觉,因而在看这部影片时我看到的并不是情怀与记忆,我看到的只是不多的几个人物的一生,或悲或喜,现实的生活却也折射了对于芳华人生美好追求的不同意义。或物质,或善良,或聪明……

看这部影片,或许便就是在看人生的过程,嬉笑怒骂,欢声笑语,苦涩酸楚都会有,但愿青春岁月永芳华。

《芳华》观后感文本参考【六】

“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宏的想象,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是炽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是无穷的希望,是力量的绽放,是勇气的勋章,青春是你我的。”宝贵的青春永远不会消失,它将变成最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存再心底,记录下那段芬芳的年华。

《芳华》是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领衔主演,苗苗、钟楚曦联合主演。

《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在成长中萌发爱情萌芽的同时却不得不经历残酷的战争的人生命运故事,他们的命运中充斥的变数。影片中“活雷锋”刘峰质朴善良,一无所有,只有善良,是文工团里最不起眼的男兵,但他主动包揽了团里的脏活累活,为大家服务,因此获得模范标兵表彰,深受整个文工团喜欢,却由于一次触摸事件被集体抛弃。何小萍是从乡下来的文艺女兵,进入文工团后,原以为脱离被当做累赘的家庭就能一帆风顺,在文工团因不合群的性格,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挤,从而被巨大的孤独感包围。萧穗子是个很浪漫的人,充满少女心,亲历了何小萍与其他团员发生的多起冲突,也见证了刘峰的命运起伏,与刘峰的感情更像兄妹情,默默暗恋着文工团小号手。三人因命运巧合重逢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昔日文工团的战友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人也在时代的变革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

“哪怕没有轰轰烈烈,但有个人时刻在你身边相依为命,那种长相厮守才是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我也相信,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虽然是成长中爱情的萌发,但是在充斥着变数的命运中却容易得到感悟,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情,相互陪伴着,牵着手一直一起走下去就是一种幸福。“这几十年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才是最温暖的承诺。”陪伴是最能表达爱的方式。“一个人的情话说得再动听,如果不愿意陪着你走过这场漫漫的人生路,那他只是过客,而不是归人。我们这一生,不就是找一个人白头偕老吗?”实实在在一起走完漫漫的人生路,携手从黑发走到白头,这才是最珍贵的爱情啊!

一个人的芳华,一个人芬芳的青春年华。多少美好的回忆,都保存在这段芳华里。

《芳华》观后感文本参考【七】

来没有打算去看冯小刚的这部电影,好几次从电影院出来,那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的感觉让我决定以后,不再看国内那些所谓大导演的电影。

昨晚无意中看了一篇严歌苓的介绍,这部电影是由她的原著改编而成,而且有好多电影都是出自她的作品,比如《金陵十三钗》、《归来》、《天浴》、《一个女人的史诗》、《少女小渔》,电视剧《幸福来敲门》也是由她的原著《继母》而改编。好奇于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女人啊,心中不免泛起了倾慕之情,便决定去看看。

当《芳华》电影结束,灯光打开,我却还沉浸在其中,不愿离去,但想着在外等着的亲人,我站了起来,环顾四周,前后好多人都还坐着,盯着屏幕,或许片尾的歌声也是值得回味吧。

主人公刘峰与何小萍命运的崎岖坎坷,没有向现实低头,让我由衷佩服。一个把“好人”做到了家,另一个坚持做自己,历经欺凌、磨难、诬陷后,能够以一颗宽容、平和的心面对,最后,两个人不求名份的相濡以沫,这种情感,无法用语言形容,只是真的很扎心,有几个片断,让我抽泣不止,当意识到自己泪点低而特意控制一下时,却也感觉到了周围不止一人的哽咽声,这部片子的确值得看一看。

第一个让我流泪的场景是,何小萍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给她的父亲写信。入耳的一字一句让我难受的不能自已。她所受到欺凌时缄默的表情,真是揪心的痛。她的孝心、她的坚韧、她的忍耐让我之动容。

第二个扎心的片断是,当他拖着伤残的身体,一手拎着水果,慢慢进入病房看到精神失常的何小萍时,默默的牵着她的手坐在凳子子后,把头扭向一侧,哭了。印象中这是看到他唯一一次流泪。

还有几次,鼻子酸酸的,泪水轻轻的滑落,那是感动,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无论曾经得到过多少荣耀,无论曾经在战争中受过多大的伤害,也无论你曾经为这个和平年代付出过多少,终究也抵不过现实中的背景和关系……

刘峰拖着残缺的身体一个月300元,却被现在所称呼的城管讹诈1000块钱,多么残酷的现实。

在墓地,何小萍问他,这些年过的好不好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那要看跟谁比,与长眠与地下的战友比,我能说不好吗?”

结尾的画面定格,让我思绪万千。因为爱,两个伤痕累累的灵魂相依为命,彼此成了唯一的依靠。

这应该算冯导除了《集结号》外又一力作,那一种悲凉演绎的透彻心扉。

《芳华》观后感文本参考【八】

看得出来,《芳华》是有情怀的,是导演和编剧对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岁月的一次致敬,拍得既美又实在,是近些年来青春怀旧类题材电影的佼佼者。

电影里塑造得最好的人物是刘峰,他比活在我们80后记忆中的雷锋更立体可感——因为他也会情不自禁地抱紧自己喜欢的女孩,并且有一个凄惨的结局。

我从不怀疑雷锋这个人物存在的真实性,他真的影响了很多人,我们的父辈中涌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活雷锋,他们那一代人特别有信仰有操守。但操守归操守,生活归生活。我们国家向来是不乏惩恶扬善的声音的,我小时候看冯梦龙的“三言”,满纸的善恶报应,因果循环,甚至有此生善恶来生报应,以及人力不逮,神灵代为报应的,看得人如六月天喝冰汽水,畅快淋漓!后来看《唐传奇》、《聊斋志异》,也仍没有摆脱善恶报应的框架。古代作家在文字虚构的世界里做了一回上帝,把一出又一出的人间悲剧消解于无形之中。

幸好,严歌苓不愿做上帝,她冷酷无情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雷锋”(刘峰)的一生。将“善良”这一德行歌颂到极致,真的好吗?老子说过,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是水也会生气,会酿成洪涝灾害,会冲垮堤坝,会卷走房屋,会淹死生命。水,从来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它有的是性格和脾气。

而刘峰呢!他为所有人服务,不带私心杂念,他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我能理解他做的很多好事:吃饺子皮、抓猪、给战友大包小包带东西、做何小萍的舞伴以及给战友做沙发。但我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主动放弃上大学,把机会让给别人。组织上照顾他,是因为他人好,更是因为他在抗洪抢险中腰受了伤,这是一种合情合理的补偿。然而他放弃了,多么不可思议啊!他一下子由人升级为神,因为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就在这个时候,他一把抱住了漂亮女孩林丁丁,不仅林丁丁接受不了——神怎么能有男女之情?而且撞破这件事的路人甲和路人乙也接受不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有人腐蚀活雷锋,而不是刘峰喜欢林丁丁。刘峰无意中把自己神化了,一旦登上神坛,就只能接受大家的崇拜和仰视,便不能拥有普通人的欲望和生活。就连何小萍,也不敢跟刘峰表白爱情,她自觉凡夫俗子,配不上神。

《芳华》里到处是爱情的萌动,林丁丁不是小白兔,而是老司机。有男战友喂她吃橘子罐头,趁机亲了一下脸,也没见她拒绝。郝淑雯说,吴干事和张医生都抱过林丁丁,林也不曾惊慌失措过。她只是无法想象,刘峰也会有七情六欲,其他人也无法想象,刘峰有七情六欲。

所以刘峰被诬告、被打倒、被放逐,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可以犯错,神却不可以,一旦犯了,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就像地震发生了,人们可以纷纷逃命,但教师不可以先于学生撤退,医生不能先于病人撤退,军人不能先于群众撤退,这就是道德包袱。刘峰一贯的善良使得自己背了一身的道德包袱,最后,连前程和爱情都没有了。

我觉得刘峰是个悲剧,但不是时代的悲剧,也不是林丁丁的诬告,是他把自己当成了太阳,光热无穷,一味奉献,他以平凡的肉身承担起了神的使命。在严歌苓的小说里,刘峰的下场更为悲惨,连开追悼会都要赶时间,好给下一个腾场子。

所以,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p9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