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教材功能 促进教材编制-最新年文档

更新时间:2024-06-14 11: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彰显教材功能 促进教材编制

文献标识码:A

教材作为课程的物化产物,在传递人类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教材编制是建立在教材功能基础之上的,而教材功能既基于传统又凸显时代特色。 一、教材的传统功能 (一)教材的传统功能

(1)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教材具有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精华的功能。这是教材最原始的功能――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课程产生的动力。[1]教材中包含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精华,其内容反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各个方面,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浓缩与集中。

(2)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材具有社会教育功能。一方面,体现在它能帮助人们适应社会生活,协调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部分,是潜在的生产力,传递它具有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2]

(3)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教材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上主要体现的是心理层面而非身体层面上的发展。

以上是对教材在学校教育中所具有的传统功能的认识,也就是说教材是学校教育中传递人类文化知识、完成个体的社会化、

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和媒介。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材的核心功能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是历史的创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3]一方面,人作为历史的创作者,社会历史这部剧是由人编导的;首先有了人,才会有人和社会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是受动和能动的统一体,但能动是人更为本质的一面。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链条上,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要前进,必须首先着眼于人的发展,这也就决定了教材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功能,只有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人作为历史的剧中人,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的制约。“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综合”。[4]承认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所具有的观念。因此,教材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含有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及功利性的社会教化内容,只是方式可能不同,“可能以明晰的方式,甚至以过分简单和粗暴的方式,或者还可以以不言明的、偷偷摸摸的、拐弯抹角的而不无有效的方式获得实现”。[5]

从教育的价值角度来看。教育的价值首先是对教育主体的价值(促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发展),然后是对社会主体的价值(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离开了对人的培养,课程的社会价值将会荡然无存。[6]只有发展了社会中的人,才能促进整个社

会的发展,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所以,我们说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材最直接的功能,社会功能的实现则是间接的。以上是针对学生发展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关系的阐释,由于这两个功能都是在以文化传递为载体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教材的核心功能应体现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之上,促进个体持续的稳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采取这样的教材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教材传承社会文化知识精华的过程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从而实现教材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功能的和谐统一。

二、凸显时代特色的新教材观

建构主义是教育心理学中发生的一场革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材在经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选和重构后,具有如下功能:

(一)教材应是学生使用的“学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其课程观对传统的基于内容的课程设计中的两个弊端――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即重视know what的过程)和置于每章后面的应用问题也进行了反思,指出应在利用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理解know why, know how, know when。[7]也就是说,课程在传授一些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技能,

注重创新性和适应性能力培养的同时,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不仅呈现内容,还要呈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想知识是什么”。总的说来,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动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即学会学习。作为课程的物化产物的教材,由此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习的工具,注重教材向“学材”的转变,“学材”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作为“学材”的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

(1)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学习兴趣是学生在主动认识和探究自然规律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只有对学习发生兴趣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也才能更进一步在智力和情意上获得发展,只有激发起学生兴趣的教材,才能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促进学生易于学习。有了乐学的兴趣,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还要易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这就要求教材在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同时,提供一些策略性的知识,以此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内容的呈现上,不是简单的结论的罗列,而是要注重展示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以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给学生主动参与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性活动,如提出假设、实验、调查、讨论等主动体

验探究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科学方法;[13]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提供能促进学生积极展开学习活动的教材内容的事例,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终生持续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二)教材提供的是“范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是一种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把教材看作是一种“范例”,强调教材的“范例性”,即教材不再被认为是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通过教材这个中介以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而不是必然让学生接受的权威性的原理、法则、定理和公式。课本所呈现的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8]这时,教材中的内容不再是必须板着面孔、不可冒犯的真理和定则,而是引起学生反思与探究的“话题”,师生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这些内容,而是以此为中介进行对话,共同获得发展。[9]教材也由此成为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和师生对话的“话题”,师生通过这种对话进行交往,使学生不再拘于书本上的内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探究未知世界,来自于学生内部创新的火花在这种氛围中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培养了学生

创新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因此,“范例性”教材注重培养的是不拘于“千人一面”的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学校中,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教科书及其他教材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学生在以这种范例性教材进行学习的时候,通过教材的“文化中介”和师生间对话的展开,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在整个课堂中会占很大比例,这时,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以此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十分重要的,只不过这时的知识与技能再也不是强迫学生必须接受的事实,而是一种可以探讨与探究的事实。 三、新时期教材的编制

为了彰显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新功能,教材编写者需要匠心独运,以符合儿童心理规律和教育学规律的形式呈现出来,既需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的体系结构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这是课程论的永恒课题。[10]教材经过这样的逻辑编排后,学生才乐学、易学,突出教材“学材”“范例”的特点,在实现教材促进学生发展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查莫里斯和卡夫所指出的“教科书的主要角色不在于呈现什么,而在于如何呈现上”。[11]

总的说来,教材要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呈现具有不同价值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具有多重价值知识的学习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了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在教材中呈现一些开放性的内容、习题、实验等,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协作会话,进行意义的建构;可以设置“批判性思考”、“课堂讨论”等,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个性,以体现教材的“范例性”。同时,为了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乐学”“易学”,还要注意选择一些有趣的内容,增加趣味性实验和趣味性实物图片插图,通过一系列的导语、问题、插图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潜力,以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教材还应注重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的过程等知识的编排,注重体现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态度的培养,注重提供一些策略性的知识,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借于多种形式的教材促使学习的顺利发生。 注释:

[1] 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3.

[2] 杨先昌,廖可珍,施志毅.化学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41.

[3][4]马克思恩科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18.

[5]阿兰.肖邦著,汪凌译.法国教科书:编写、使用和培训.全球教育展望,2003.6.

[6]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9. [7]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25. [8]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98.1.

[9]尹弘飚,靳玉乐.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

[10]张华. 论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外国教育资料,1999,5.

[11]Chambliss and Robert C. Calfee.Textbooks for Learning: Children's Minds. Malden, MA/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ou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