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09 18:58: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 资料

苏州中学园区校期末考试语文答案2011、1、21

1、D 2、C 3、B 4、A 5、C 6、A 7、D 8、C 9、D 10、B

11、(1)然而今天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作战的过错啊!

(2)受此不杀莫大恩惠,侥幸得到救助,有朝一日当以死相报。

(3)冯立到了之后,不经营家业,衣食够用就可以了。

12、(1)这首词别出心裁地将各种声响搬入词中,于平易中见神奇。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声声入耳,生动地展现一派富有农家生活气息的景象。

(2)“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

13、(1)则孤陋而寡闻

(2)而御六气之辩

(3)仓廪实而知礼节

(4)心有灵犀一点通

(5)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6)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14、水性好,捕鱼技术高超;做事执着(讲原则);具有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遵循自然规律)。

15、这样叙事,一方面真实可感,通过“我刚记事”,“我十多岁的时候”和“而立之年”三个时间段,体现自己的亲力亲闻;另一方面也传递出叙述者的声音——对“鱼鹰”行为的支持和赞美,透露出强烈的人文情怀。

16、朋友这话实则答非所问,因为“我”问的鱼鹰是人,而答得却是水鸟;这恰恰反映了鱼鹰这个人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说明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恶化习以为常。

17、作者通过“鱼鹰”这个生态环境的孤独的守护者形象,与其他滥捕滥渔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批判了人们对于自然资源攫取欲望的膨胀及环保意识的单薄,警示人们要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和谐发展。

18、看重文学品质和文学价值,包容风格多样性,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两大特色。

19、作文:一类卷36—40分(要求完全切题,并在语言、结构、内容充实、立意深刻等某方面有亮点);

二类卷32—35分(要求切题,语言通顺、结构完整,立意正确)

三类卷24—31分(要求基本切题,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立意基本正确。语言功底好的得28—31;语言功底较差的得24—27分)

四类卷16—23分(内容游离于题目要求,穿靴戴帽,语言不很通顺)。 五类卷15分以下(完全偏题)

附古文翻译:

冯立,同州冯翊人。身怀武艺,偶尔也做做抄抄写写的事务,隐太子李建成引荐为护卫将军,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他。太子被杀后,太子左右侍从全都逃跑离散了。冯立感慨地说:“哪里有一生受其恩惠,而在他遭难时逃走的道理!”于是率领士兵攻打玄武门,一番苦战,杀了将军敬君。然后对他手下说:“稍稍可以报答太子了。”于是放下武器逃跑到野外。不久又回来请罪。太宗训斥他道:“你离间我兄弟,阻隔我手足之情,你罪过之一;发兵攻打玄武门,杀死我的将领,你罪过之二,怎么能免于死呢?”冯立回答说:“委身侍奉主子,只图为主子效命,该为主子而战的时候,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了。”于是痛哭流涕,悲不能已。太

语文 资料

宗宽敕了他,冯立回去后,对他的亲友说:“受此不杀之莫大恩惠,有朝一日当以死相报。”

不久突厥攻到便桥。冯立率领数百人奋力作战,斩杀俘虏了很多敌人。太宗大为嘉赏,派冯立往南海任广州都督。他的前任后任多为贪财之徒,当地少数民族对他们颇为厌恶,曾多次反叛。冯立到了之后,不贪钱财,取足衣食之用而已。他曾到贪泉,在那里感慨地说“这就是吴隐之饮过的贪泉吧。只饮一杯有什么好夸耀的?我要用它来做饭吃,怎能只是一杯,就能改变我的品性!”于是大饮一顿方才离。在那里任职几年,有很好的政绩,后死于任职期间。

辛酉(初五),冯立和谢叔方都自动出来。薛万彻逃亡躲避起来以后,李世民多次让人晓示他,他也出来了。李世民说:“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所事奉的人,是义士啊!”于是都免除他们的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on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