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一课时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12 06: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适当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结合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凭借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书的精神以及其发愤著书的原因。

【教学重点】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书的精神。

【教学难点】从司马迁身上体会生命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名言,叩问“发愤”

1.谈话导入:同学们,很多名人名言都让我们获益匪浅。你最喜欢的名言是?老师最喜欢这条名言,齐:(大屏幕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板书:司马迁)谈谈你对他的了解。(生交流)

3.说到司马迁,就不得不提一部辉煌巨著——《史记》(板书)对于《史记》你了解多少?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字数、内容、历史地位……)

4.师补充介绍

【设计意图:课标高年级段要求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老师,要善于引导,要把课内与课外、书内和书外巧妙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学生对它的背景资料知之甚少,很有必要对文本知识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5.揭示课题,师补全题目——故意将“发愤”写成“发奋”。

6.生齐读课题,质疑:“发奋”还是“发愤”?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抓住“奋”和“愤”)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并梳理出重点,引导学生形成探究意识。】

7.用红笔重新板书“发愤”。再读课题,读出决心、读出努力。 8.读着读着,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根据提问板书) 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怎么发愤写作的?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概括,也是文章主题所在,因此,从课题切入符合这篇文章的特点。而且,由课题产生的“主问题”,是能够在整体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

二、三读课文,感受“发愤”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只有一个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入狱 酷刑 泰山 耻辱 隶字 摊开竹简 耗尽心血 嘱托 辩护 记载 克制 游历 飞来横祸 悲愤交加 指名读

相机理解词语:嘱托(嘱咐)的区别、多音字“记载”、“辩护”的“辩”换偏旁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给他们充分的自主空间,让他们选择性学习,从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指导,有的放矢。】

飞来横祸的读音(老师故意读成二声)及“横”的意思(借助工具书)

【设计意图:课标高年级段要求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此环节“唱反调”的设计正好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重点理解词语“酷刑”:文中司马迁为何会遭到酷刑?

想象盛怒之下的汉武帝可能会对司马迁动用什么残酷的刑罚呢? 自由读一读老师课前发的补充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补充“李陵事件”和“宫刑”, 既让学生了解司马迁是一个正直、勇敢,不同流合污的硬汉子,是非分明的史官,又让他们感受到“宫刑”让司马迁的精神和肉体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折磨。】

师范写“酷刑”,生描红书写。

【设计意图: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功在平时!】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字词会读也会写了,再来读一读课文,这次,老师的要求是,将课文读流利。 2.谁有信心读好这些句子?指名读 出示:

①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指名读

区别“游历”“游览” 再读

②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这是父亲临终时的嘱托,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ol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