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3-16 21: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人地关系

1.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2.人地关系: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3.人地关系论 :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4.协调: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中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表现为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

5.人地系统: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内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与地

“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

“地”: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一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由自然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二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或在其影响力之下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等人为环境。具备以下属性:

(1) 数量上的有限性。 (2) 地域上的差异性 (3) 制约性和可变性 (4) 有限的稳定性 (5) 层次性和复杂性 (6) 整体性

人地关系中的“人”与“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到地理环境优劣的影响,适度人口是开发利用环境的基本动力;过量的人口对环境是一个压力,是造成人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而无一定数量的人口,也谈不上利用环境。

二、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 (1) 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 (2) 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3) 生态足迹的研究 (4) 社会质量的研究 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1)空间的网络化

(2)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 (1)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 (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规划、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以保持并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指导思想,模拟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多样和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是生态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和范式,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人类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把资源环境保护纳入工业生产全过程,节能降耗,运用生态工艺,通过原料和能源的多级利用,建立起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联系,逐步实现工业的持续发展,达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努力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土地适应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 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农业经济活动:

(1)强烈的地域性(种植业、畜牧业)

(2)明显的阶段性(渔猎采集:采集野果,捕鱼狩猎;原始农业:游牧业,种植业;传统农业:犁耕锄种,手工劳动;石油农业:商品率,生态破坏;生态农业: 工业经济活动: (1) 无明显的季节性

(2) 专业化与协作化(批量生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3) 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

(4) 分布集中(消费中心、交通枢纽、原料与燃料产地) 分布集中原因:①原料的非遍在性②追求规模经济③生产过程易分解,选在交通等优势明显地区④生产和技术联系,节约资源及成本趋向布局⑤产生集聚效益 第三产业

(1) 产品的无形性(主要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2) 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产品不能储存、宾馆)

(3) 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网络服务、中介服务、融资服务) (4) 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提供金融、通信、运输、智力服务) 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

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发展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创造了物质财富,农业农村景观、生活资料日益丰富;为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奠定了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 不利影响:

(1) 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摆脱贫困而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垦山

种粮,使之恶性循环。农田面积减少。

(2) 河流泥沙淤积:水库报废。水利设施破坏、河流改道,增加水

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难度。

(3) 发展农田灌溉,大规模的干预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改变小

气候,造成盐渍化、沼泽化。

(4) 过渡放牧。滥垦乱挖,导致草原退化,引发沙尘暴等。 (5) 森林状况不断化,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河流暴涨、泛滥。 (6) 土地荒漠化、沙化。

(7) 水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渔业资源减少。 (8) 农药化肥的使用给环境带来长期潜在的威胁。 (9) 物种的不慎引进,给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扩大了活动领域,丰富了物质生活。 不利影响: (1) 酸雨 (2) 臭氧破坏

(3) 资源浪费 (4) 环境破坏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 (1) 原始农业:主要包括驯养野生动物发展而来的游牧业和由植物

栽培发展而来的刀耕火种式的种植业。劳动效率低下,但范围不断扩大。由于人口的增长,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不断凸显(迁移农业导致的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2) 传统农业: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难以获得足够的农产

品,不合理的灌溉及耕作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3) 石油农业: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另一方面破坏了农

业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态问题,土地退化,农产品污染,农田生态系统破坏。

(4) 生态农业:定义见上。一方面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使生产

科学化;另一方面发展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做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4.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

劳动密集型:指技术装备程度低、用人多、单位产品成本在中活劳动消耗比重大的工业部门。特点:①就业机会多②单位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少③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低④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⑤适合资本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力多地区。 资源密集型:指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原料的工业部门,如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水泥工业等原材料部门。

资本密集型:指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投资较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较少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物资消耗少,如机械制造、装备工业部门。

知识密集型:指需要投入大量知识和智力,需要众多科学家和专家综

1. 人口增加过快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一、 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①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②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的人才 ③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二、 人口的过快增长对地理环境产生消极影响 ①导致资源紧张

②人口规模会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破坏 ③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

④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就业、福利、贫困)

2. 地理环境如何制约人口分布?

(1) 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基础(有时是某个要素起决定性作

用,多数是综合影响下发生作用)

①气候条件是最大影响因素(影响机体和生理功能,影响农业生产,湿热、干燥和寒冷的气候不适宜人口居住)

②地形(平原人口多,热带地区多分布于山地高原)

③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最基本物质条件(河流、湖泊沿岸工农业发达,沿海地区城市密布)

④土壤主要通过影响农业和其微量元素分布影响人体健康制约人口分布

⑤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人口分布有极大的吸引力。

(2) 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自然环境为人口分

布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经济条件逐步克服自然障碍) ①生产力发展与分布从三个方面:一是决定供养人口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在产业部门结构上,影响人口分布,三是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延伸和变化引起人口的再分布。 ②科学技术进步将导致生产力变革,引起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消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二是促进新的地区开发。 ③人口分布受开发历史的影响。(历史悠久,一般人口密度较高) ④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的人口政策以及疆域变动和战争等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有重大影响。

(3)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口分布(通过生产力布局影响人口分布) ①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依靠劳动力到依靠科技,使人口增长速度趋于平衡,向高质量发展、消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生产力布局对人口分布影响日益增加。

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继续改变经济开发区人口分布格局。城市化是人口分布日益趋于大城市,而后向郊区、小城镇及交通线集中。 ③新的科技革命将促进新区的开发。

3. 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从长远看,人口素质决定一切,以素质立国的时代已经到来)

①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生产力。

②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助于是科学技术突破,转化化为生产力。

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的自觉性相应增强。

④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是决定人口控制成败的重要因素。一般文化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

⑤有利于可持续社会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

4. 何为人口移动?人口移动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人口移动原因:

(1) 地理环境因素:迁出地和嵌入地间的距离,随着经济交通条件

的改善,逐渐减弱,但自然环境仍然是基础因素、气候因素 (2) 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影响:前资本主义,主要是由于生产力

水平低而造成的人口过剩引起移动。资本主义阶段,制造了庞大的无产阶级,是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工业化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新区开发影响人口移动

(3) 国民经济部门(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

不断变化,人口分布对产业变化发生转移。

(4) 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为人口的大规模移动提供了条件 (5) 新地区开发的影响

(6) 社会和政治因素,包括人口政策、宗教、战争、文化、教育、

科技等

(7) 各种自然灾害无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 (8) 家人团聚、住房、经济收入、工作生活等

后果:(对人口发展:人口总数变动,自然构成变化、社会经济) ①人口移动直接后果一:是地区人口在短期内发生数量上的明显增加或减少。

②后果之二:造成移入地和移出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 ③社会经济的影响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可以促进科学文化的交流、紧密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调节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④对迁出地来说,

利处:一是大量的迁出人口可以减轻迁出地人口压力并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同时也相对增加了国内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暂时缓和国内矛盾。二是外出人口的劳动收入汇回迁出地,成为本地收入的一个来源,可以平衡货币收支。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技术和教育,对家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弊端:一是迁出人口多青壮年,迁入地要求有一定文化水平、技术的劳动人口,对迁出地带来人才流失和抚养、教育费用的损失。二是大规模的劳动力迁出造成迁出地经济的上依赖性和脆弱性。三是异地工作的人由于没有永久居留权而没有政治发言权,社会地位受到影响。 ⑤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及迁入地都有体现。

就迁出地看,人口的移动加强了其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地矛盾突出的农村,

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使之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脆弱区,人口外移可以加快其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就迁入地看,人口移动对环境影响更为广泛。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边疆移民为内地和边疆建立了雄厚工业基础,改变了原来的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使综合环境有较大的改善。但是,有的地方的不当开发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第四章 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

(1)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类型,是非农业的核心空间

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2)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3) 城市职能: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

方面的作用。(分综合性职能、经济职能、特殊职能城市) (4) 城市地域:是指景观上已经完全城市化及城市功能要素地域扩

散直接影响作用的空间范围。

(5) 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功能地域的空间分布及多种功能地域的

空间整合关系,是城市经济、社会、职能结构在城市空间上的投影。

(6) 城市地域扩展:是指城市功能要素的扩散及城市空间范围的扩

大、城市景观的延伸,是城市化空间表现的侧面。

(7) 村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相对于城市或城镇的一

种聚落类型。在我国是指建制镇以下的地域,村落是有村庄(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构成。

(8) 村落社区:是指在乡村地区,具有密切亲缘关系,共同的生产

方式、社会地位、社会认同感的人口聚居的地域。

(9) 生态环境脆弱地域:是指地域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生态敏

感区。

(10)城市景观:是指由城市轮廓、道路布局、建筑、风景点、绿地等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城市视觉系统。 1.分析城市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自然环境与城市(自然基础、背景、底色、依托)

①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市形成诞生的可能性。资源对城市地域扩展有直接的制约和间接的影响作用

②河流是城市的摇篮,早期城市主要诞生于黄河、尼罗河、两河流域 ③气候条件对城市大发展壮大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④地形地貌直接决定城市的空间形态,制约城市的整体布局。(组团状、带状)

⑤地质条件是城市在工业化时代获取更多的发展优势(石油、铁、煤) ⑥自然灾害导致城市发展停滞或萎缩、毁灭。 (2)经济环境与城市

①在区域发展早期,经济增长对城镇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城市规模、数量都会大幅度增长。

②区域经济发展到中后期,城市发展带来的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技术管理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经济的周期性涨落对城市发展的加速、减速、稳定三种变化状态。 ④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规模和空寂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内聚力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⑤土地需求价格变化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塑造城市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的指示器。

(3)交通环境与城市

交通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位置、工具、线路等,交通位置的变迁、交通方式的进步、交通网络结构和形态都会影响到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活跃因素。 (4)人文环境与城市

①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②规划思想则能最直接地决定城市的建设模式。 ③种族差别对城市住宅区分化有重大影响。 ④政府政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分析村落的类型及其空间结构 (1)村落职能类型

①农业村落:以从事耕作业为主,兼有动植物饲养业和其他农副业。分布于平原与河谷、三角洲地带。

②牧业村落:固定、半固定、流动三种,半径较大,规模小而分散。 ③渔业村落:内河湖和沿海两种,淡水养殖和沿海滩涂为主,居民点分水上和陆上两种

④林果业村落:生产各种水果、经济林为主,多位于丘陵山地,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多呈主体村落布局景观。 (2)村落形态与规模类型

①聚集型村落:集中布局,连片分布,整体功能明显,有统一的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土地效益较高。

②分散型村落:发育水平较低,村落沿或河呈带状分布。

③特殊类型村落:单户型聚落景观,一般位于大农场中央。集体农场性村落,经营性农场,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居民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3)村落的布局类型

①主轴型村落:村落主轴由一个带状的大村构成,伸展轴较长,人口规模大,村落的房屋、商店、饮食服务设施均沿伸展轴两侧布局。 ②子母型村落:村落由一个大村和若干小村构成,大村为行政村,服务中心,具有中心村的性质,小村围绕大村不规则分布,受耕作半径、地形阻隔、河流分割等因素制约。

③串珠状村落:若干规模大体一致的村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串珠状分布形态,常见于河谷、沼泽、高地、山麓

④均衡型村落:在某些平原地区,均衡分布的一些规模相近的村庄,共同构成一个行政村,并且有一定的服务设施。

⑤星点型村落:在山区、丘陵地带,村落由若干分散的村庄构成,村庄之间相距较远,缺乏中心村和中心服务职能,分布无规则,属发育水平较低的村落类型。

3.阐述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原理

区域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哺育城市,城市反哺区域,城市与区域在空间、结构、功能、景观、发生等方面存在着客观整合关系。

(1)城市与区域在空间上的“点”、“面”作用关系

从地表空间整体上看,城市是“点”状地理单元,区域是“面”状地理单元。这种点、面结合构成的空间内涵体现了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及

节点,区域是城市作用的腹地范围,两者在线状地理单元的整合下,形成结节性地域。

(2)城市与区域在地域要素和条件方面的相互作用关系

①区域农业资源的供给能力及农业发展水平是早期城市产生的主要制约因素。

②区域矿产资源及资源开发技术水平成为工业化发展初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

③区域技术因素在工业化中后期城市的形成于发展中作用突出 ④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资源因素对于城市的发展限制程度逐渐减弱 ⑤商贸、金融、保险、信息、房地产等非生产职能成为主导部门 ⑥区域市场、区域信息与交通网络、区域消费水平等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城市与区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

①结构关联,功能一体是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城市产业结构在区域陈阳结构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区域为城市的形成与布局提供控制空间,制约城市数量、分布等,区域要素构成与功能影响城市类型体系。

③区域为城市地域类型的形成于分布提供空间载体。区域要素与结构的空间分异为不同职能类型城市体系的形成提供空间布局基础。 ④城市密集区是区域与城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另一种高层次城市地域类型。(珠三角、长三角)

(4)城市与区域在景观上的相互作用

构建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的关键在于城市景观与区域环境、区域景观的有机整合,一方面城市景观是区域景观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城市景观的形成将改变区域景观的结构,增强区域景观质量。

城市景观设计,要以区域景观为背景,根据区域景观特色,选择城市景观要素,构建景观要素体系,要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和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重点塑造城市景观背景及景观轴线,并对城市建筑物的整体高度、建筑风格、重要的景观节点进行全面合理的布局协调。

4.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一体化是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1)城市与区域的空间一体化

①根据城市发展与布局的区域背景及区域供给能力,确定区域城市的数量和区位选择(城市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②综合考虑各种区域因素,确定城市区位(几何中心、经济重心、交通节点)

③合理布局重点城市,建立区域增长极体系。 (2)城市与区域的产业一体化

①是在城市对区域产业的吸引和城市产业向区域地区扩散的双向机制下实现的。

②城市职能扩散只要表现为交通社会的外延,其次为工业区和住宅区

的扩散。带来城市职能和基础设施职能的扩散。 (3)城市与区域的生态建设一体化

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时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标致,是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是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源头。 途径:

①严禁经城市强污染工业向乡村转移

②加快技术进步,推广清洁生产,建立清洁闭合型城市工业生产体系 ③加强乡镇工业的环境治理 ④制定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规划 ⑤开展区域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4)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

加强区域以交通运输、信息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城市与区域联系,实现城乡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前提、 途径:

①制定以城市为主体,以区域为空间载体的城市—区域基础设施整合规划。

②关键在于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的空间衔接关系,突出城市作为枢纽与组织建设与运行的职能。 (5)建设低碳城镇

通过降低碳排放来减少认为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与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城镇发展模式。

第五章 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1、 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2、 物质文化:指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那部分文化产物,包括人们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

3、 行为文化: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关系的文化产物,包括人际关系和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

4、 精神文化: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及其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和观念指导下的行为规范等。

5、 文化因子:地域文化中最小的要素,既可指某个行为因素,又可指某种思想、观念等

文化丛:相互联系的文化因子于一个有机统一体中构成文化丛。 文化系统:各种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丛集合组成文化系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整体性。

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一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从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所居住的特定地域称为文化区 文化圈:一组相关与相似的文化区在空间上连续或不连续的分布构成文化圈。

6、 文化整合:是指文化系统内部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从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协调就是整合,不协调就是不整合。

7、 文化景观:人类文化综合作用于地表的地域文化的综合体现。 8、 物质文化景观: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

形的文化景观。

9、 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不被人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思想意识、生活方式) 10、 民族体

11、 文化扩散:是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和时间发展过程的特征。

10、文化综合体:一个包含多种文化的和谐的人类群体或社会实体。

一、试评价文化景观论 文化景观具有以下特征:

(1)文化景观是人文景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地域单元,反映了人文现象的总特征。

(2)反映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

(3)文化景观是是能够观察和感觉到的事物现象,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4)文化景观随时间发展不断变化,人类按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改变成文化景观,每个历史时代都对文化景观发展有所贡献。

(5)文化景观完全不同于自然景观,自然景观石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背景和依托。

(6)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话语体系,能直观反映一定的景观内涵,

具有易读性的特点。 研究学说:

(1)斯宾塞和霍华斯,在研究美国玉米带、菲律宾椰棕区、马来西亚橡胶园的农业景观时,提出农业景观的6大要素:心理要素(对环境的感应与反映)、政治要素(对土地的配置与区划)、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与习俗)、技术要素(利用土地与工具的能力)、农艺要素(品种和耕作方法)、经济要素(供给规律与利润)。

(2)惠特尔西: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各个历史时期都对文化景观有所贡献,每个时期的人都按各自的文化区感知、认识、评价景观并对景观施加影响,创造文化景观,同时一个地域各个时期创造的文化景观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形成多次文化叠置,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和特征的文化景观,文化这种历史过程成为沉积过程。

(3)拉采尔提出文化景观应从历史和动态的观点来研究,其学生罗奔缪斯,提出文化圈的概念

(4)格莱博纳人文任一文化均有面的扩展,都会在地域上留下文化印记,及文化层。

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既受制于自然规律,有受制于文化,文化创造快乐景观,景观有巩固了文化。

第六章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1.休闲: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满足饮食,睡眠等生理活动必要时间,家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即指个人不受条件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个人意愿区利用和消磨的时间.

休闲活动: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锁进行的各种活动。

2.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以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3.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物。

4.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在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规划的基础、季节不均、超载问题) 5.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是由旅游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组成的产业群体。

6.生态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原则是“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自然资源使当地居民在经济上收益” 1、分析旅游地与客源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原因 (1)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相互间的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遵循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

①互补性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能建立起旅游供

给关系。

②替代性可以节省交通费用和时间,减轻旅途疲劳,而旅游目的地的置换,也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作用。

③可达性是语言、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函数。阻力的大小。 (2)旅游流地域分布特点

①区内流大于区外旅游流,区外流有增加趋势。 ②主要的国际流始于、也终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

③大尺度范围,旅游者线路多呈闭环状流动,在中小尺度上多呈节点状。

④旅游流向多集中于级别较高的风景区和文化特色显著区。 ⑤流向大城市

(3)旅游流的空间移动规律

随着距离的增加,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增加而是出游率上升,到距离足够大时,距离和消费的阻力是旅游率下降。 (4)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季节性、旅游者的地域来源和强度

2.简述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影响 (1)旅游活动为保护资源和环境提供了推动力

(2)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水、空气、生物资源) 经济作用:

(3)赚钱外汇,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4)积累资金,回笼货币,促进财富再分配 (5)扩大劳动就业

(6)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发展 (7)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 消极影响:

(1)是创汇行业,也是用汇行业

(2)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过渡超前发展,旅游配套设施投资巨大,旅游门槛过高,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3)旅游是一项不稳定的出口产业,战争、经济危机等都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4)旅游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受外来冲击,损害当地文化传统和利益,季节性对当地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要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的经济作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总体规划,扬长避短,使其发挥应有价值。 社会文化影响: 积极:

(1)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度的文化交流。 (2)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 (3)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文明 消极:

(1)是历史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破坏

(2)传统文化简单、粗糙的舞台文化、商品化导致其文化内涵消失和艺术形式退化

(3)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旅游接待地社会道德水平下降。

总之,要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能力,适度发展旅游业,充分调动其积极因素,引导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3.简述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要求旅游者的增加量、旅游业发展的规模以及旅游开发要与资源承载量、环境保护相协调,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 途径:

(1)强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意识。

(2)建立生态旅游实验区,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规划标准、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

(3)慎重对待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开发,防止由于对生态旅游认识的偏差而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

(4)建立不同环境管理条件和环境管理技术下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以及确定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指标体系,寻找旅游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关系。

(5)建立旅游投资的效益评估体系,进行替代产业的经济、环境比较,确定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度。

在系统性方面:承认资源的整体特性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密不可分。 在处理人与自然资源关系方面:持系统论观点,把环境也当做自然资源。

概括而言:正确的资源观是一种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人与自然系统统一,保护与利用并重,经济自然一体化,注重循环利用的综合观念,是正确的人地关系在资源方面的体现,也是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的科学总结。

2、世界的资源问题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人类应该如何解决这些资源问题?

资源性问题:臭氧层空洞、酸雨、生物多样性、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 产生原因:

①根本原因: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各类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而世界可供给的资源数量、时空分布等的有限性构成了供给的有限性。

②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了区域资源供给能力的差异。 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世界资源问题的不断加剧,并引起世界资源供需的时空失衡。 如何利用:

①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社会、生态活动,它将资源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是资源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互相耦合,形成资源生态系统,资源开发时必须遵循资源生态经济原理。

②资源的开发是市场条件下的经济行为,其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均受市场机制的强烈作用,所以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③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必须严格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市场机制,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既保证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有不至于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

④协调和处理好自然生态系统、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⑤注重生态与经济平衡,以及经济与生态平衡

⑥把现阶段的资源经济活动限定在生态上限以内,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必须少于生态最大允许量。加强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

3、如何科学合理进行资源分配,以获取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九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气态污染物质在大气中积聚,允许太阳辐射通过而阻挡地表向外热辐射,使地表和大气下层温度升高的现象。

2、阳伞效应:燃烧化石燃料、焚烧等产生的烟尘和其他有机微粒及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形成遮盖地球表面的云层,起到了类似阳伞的作用,挡住了阳光的照射。

3、富营养化:指由于生物营养物质过多积蓄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4、水体热污染:指天然水体接受“热流出物”而使受纳水体水温升高的现象。

5、生态工业:是把若干工业生产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是一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人类应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创新技术形式,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关键技术,采用清洁生产,发展生态技术,推动生态工业发展。 (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①从单纯的物质消费转向知识和智慧含量高的物质消费 ②适度消费代替过渡消费,从奢侈、浪费转向简朴 ③推崇绿色消费

(3)加强国际合作和立法

(4)加快循环经济的步伐,保护资源与环境

第十章 区域发展与协调

1、区域的时空完备性

2、区域共同体:指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类同所有其他的生命的和非生命的环境因子或成员组成的关系统一体,各成员实现着各自的价值、权利和义务,这个关系统一体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各部分的价值、权利和义务的合理满足,实现协同进化,从而在整体上达到和谐。 3、区域发展方式:是指人们以各种技术体系和理念,利用区域资源、条件实现区域发展的人类的宏观行为,以及技术、理念与资源、条件两者之间形成的基本关系。

4、区域规划:一般指以区域为单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主要内容包括:①对区域生产条件和基础的分析,明确区域发展方向。

②调整改善区域的生产布局,优化结构。

③确定区域内城镇人口、城镇性质、规模、城乡关系。 ④制订土地利用、开发计划

⑤协调和完善交通网络、能源供给、通信、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 ⑥防止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等。 5、资源承载力:

1、建立科学的人文地理学的区域观的基本意义。

①建立和明确人文地理学的区域观,对于推动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建设和基本原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②他是人文地理学逻辑分析的起点,是该学科进一步科学化、理论化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和重要步骤。

③经验知识是理论的补充,理论则使经验知识规范化。

2、区域共同体与一般地理学的区域概念的根本区别

区域:是衡量地表基本圈层地理意义的理论尺度;地表物质系统以区域组合形式制约着人类活动;人类活动队地表空间的占有是个逐渐区域化的过程。——地表填充着区域,具备客观真实性,反映地理学基本特点。

3、试评价区域发展的生存观、生态观、信息观

生存观:指人类在一个区域以生存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观念。形成于二战后至80年代,科技、开发技术迅猛发展,来快速解决地区生存和发展。出现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区,工业加工区,城镇密集带,人类是区域的主宰和改造者。

生态观:指人们限制区域发展规模,实现资源、环境与人类发展相协调的永续发展观。形成于20th80s,大规模、无限制开发自然资源而带来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沉重压力。人们提出了解决区域环境污染、建立和完善生态平衡、有节制和有计划地发展产业等一系列对策和措施。

信息观:是指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受信息网络的深刻影响,区域发展的传统要素对空间位置、区域联系方式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计算机网络则作用越来越大。产生于20th末,与生态观同时存在。 4、简述区域发展与演变的影响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大发展,不利则会延缓,沿海地区发展快于边远地区。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位置的影响越来越小。

(2)资源与环境: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环境造成了资源分布的组合不同,使区域发展产生差异,资源的分布及组合制约着区域的性质和发展过程。环境还在宏观层次上影响区域发展,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适宜程度。 (3)技术体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依赖于相互联系而又相互补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oi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