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更新时间:2023-04-12 21:5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

(2010-2030)

说明书

(评审稿)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年4月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一编制必要性 (1)

二规划依据 (2)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2)

四规划范围界定 (3)

五规划期限 (3)

六规划重点 (3)

第二章现状概况及发展分析 (5)

一现状概况 (5)

二发展条件分析 (10)

三台商投资区的区域地位 (12)

第三章总体定位及发展策略 (14)

一定位与职能 (14)

二发展目标 (15)

三发展策略 (16)

第四章城市规模 (18)

一人口规模 (18)

二用地规模 (21)

三经济规模 (22)

第五章空间管制规划 (24)

一禁止建设区 (24)

二限制建设区 (24)

1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三适宜建设区 (25)

四已经建设区 (26)

第六章总体空间布局 (27)

一用地评定 (27)

二现状用地概况及存在问题 (29)

三规划思路 (30)

四规划布局 (31)

五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32)

六规划用地指标 (34)

第七章片区划分与发展指引 (36)

一片区划分 (36)

二滨水生活片区发展指引 (36)

三科技产业片区发展指引 (37)

四临海服务片区发展指引 (38)

第八章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40)

一现状概况 (40)

二现状问题分析 (40)

三规划原则与目标 (40)

四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41)

五拆迁安置规划 (42)

第九章公共设施布局规划 (54)

一公共设施总体布局 (54)

二公共设施专项规划 (55)

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61)

2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一交通发展战略 (61)

二对外交通规划 (64)

三城市交通规划 (70)

第十一章临港物流园区规划 (82)

一发展临港物流的有利环境因素 (82)

二临港物流园区选址 (86)

三临港物流园区发展定位 (87)

四临港物流园区功能构成 (87)

五临港物流园区规模 (88)

六临港物流园区支撑体系 (89)

第十二章历史文化与文物保护规划 (91)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91)

二保护规划 (91)

第十三章绿地系统规划 (94)

一规划目标 (94)

二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94)

四绿线范围 (95)

五蓝线范围 (96)

第十四章景观风貌系统规划 (97)

一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97)

二规划原则和目标 (98)

三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99)

第十五章地下空间布局规划 (100)

一规划原则与目标 (100)

3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二地下空间规划导则 (101)

三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 (102)

第十六章生态建设规划 (103)

一规划目标 (103)

二生态环境建设 (103)

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104)

第十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106)

一规划目标 (106)

二环境功能区区划 (106)

三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08)

第十八章资源节约、利用及保护规划 (110)

一土地资源 (110)

二岸线与海洋资源 (111)

三水资源 (113)

四能源 (114)

第十九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16)

一、给水工程 (116)

二、排水工程 (125)

三、中水工程 (132)

四、电力工程规划 (134)

五、燃气工程 (138)

六、电信工程 (140)

第二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143)

一防洪工程 (143)

4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二消防规划 (144)

三抗震减灾规划 (146)

四人防工程规划 (148)

第二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152)

一近期建设原则 (152)

二近期人口与用地规模 (152)

三近期重点发展区域 (152)

第二十二章远景发展规划 (154)

一远景发展方向 (154)

二远景城市用地布局 (154)

三远景城市用地指标 (154)

第二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 (156)

一以总体规划为指导的规划编制与实施措施 (156)

二进一步深化规划,健全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156)

三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156)

四完善土地管理 (157)

五合理引导城市建设投资 (157)

附表一: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158)

5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编制必要性

1 新的发展目标,对台商投资区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颁布24号文件,即《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泉州设立台商投资区,将泉州台商投资区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给海西经济区内的台商投资区设定了新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对于泉州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意见,进一步融入、服务、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保证泉州台商投资区科学合理地开发建设,促进投资区全面、持续、协调的发展,急需编制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作为引导和控制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的重要依据。

2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台商投资区调整原有规划布局

泉州历史悠久,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历史上的泉州先后经历了唐代至元代的辉煌鼎盛阶段、明清至近代的衰弱停滞阶段、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作为“对台前线”的缓慢发展阶段以及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国家提出建设海西经济区战略的时期,作为对外“开放平台”的高速发展阶段。现有的三版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别在不同时期对泉州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1985年泉州总体规划中,规划了“两片、两线、一中心”的发展模式,并将分阶段形成“片”状与“枝”状并存的城市格局,目前台商投资区所属的“三镇一乡”区域为该版总体规划确定的惠安沿海突出部,是泉州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片区。

1995年泉州总体规划确定了“单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构成“风车状”布局,呈“指状”发展。同时在职能结构规划中确定了11个产业经济密集区,八大功能组团,现台商投资区即“三镇一乡”区域为新的港口工业区。

2008年,泉州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构建“一湾、两翼、多支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其中,“一湾”是指环泉州湾核心区。在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湾四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其中,四区中的东部片区为洛秀张坂片区,即现台商投资区区域。

目前,台商投资区中已有国家级重大项目纷纷进驻,对原规划布局有突破。包括“和谐号”动车组系列组装线项目、新奥能源等。

1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在上述发展背景下,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需要在更大的区域中研究如何充分落实国家政策、整合现有资源,并依托区域环境,提出适合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发展战略及目标,建设国家级示范性台商投资区。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年)

(4)《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年)

(5)《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

(6)《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年)

(7)《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年)

(8)《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年)(9)《海峡西岸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9—2030)

(10)《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11)《泉州台商投资区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

(12)其它国家和省、市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突破约束条件,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2)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公平、城乡统筹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从泉州台商投资区实际出发,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规划理念,不断开阔视野,勇于探索。

(4)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服务泉州湾、海西经济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振

2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兴的意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合协作,实现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坚持突出发展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6)尊重城市历史遗迹和城市文化,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展示台商投资区的文化内涵,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特色风格。

(7)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范围界定

本次规划确定的台商投资区范围与泉州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部片区保持一致,东至七一围垦区,西至洛阳江,北至福厦高速,南至泉州湾,涵盖现状东园镇、洛阳镇、张坂镇和百崎回族自治乡四个行政区全部用地,陆域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

五规划期限

近期2010年至2015年,远期2016年至203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六规划重点

依据泉州市总体规划及台商投资区产业发展战略,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对海西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要求,在台商投资区面对新的发展要求与发展阶段,针对空间结构不清晰、产业布局不合理、港城矛盾突出、盐田和海岸线等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确定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空间布局、资源循环利用、优化交通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完善生活服务,建设生态示范新城区。

(1)海西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对既有规划进行整合和提升,以体现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地位。

(2)与国家政策对接,借助“五缘”优势,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再上新台阶,带动

3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泉州乃至福建省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跨越。

(3)整合既有及在编规划的矛盾,协调台商投资区的生活、产业、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台商投资区的可持续发展。

(4)凸显并塑造台商投资区的风貌特色,打造具有魅力的生态型滨水新城区。

(5)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倡导精明增长、低碳经济、公交优先等发展理念。

4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第二章现状概况及发展分析

一现状概况

1 地理位置

泉州台商投资区位于泉州市城市规划区的东部,南临泉州湾,西隔洛阳江与城东、东海两组团相望,是泉州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四大片区中的东部片区。区内包括洛阳、东园、张坂三镇及百崎乡全部。

福厦公路(国道324线)在分区的北部横贯,向西往中心城区(坪山路立交)约10公里,至高速公路西福入口约5公里,通过建成的后渚跨海大桥至中心城区(坪山路环岛)约9公里,向北至黄塘高速公路立交约9公里。?西南面通过外环路往泉州晋江机场约为20公里,东北面经通港路至斗尾港区35公里,分区南部为在建的秀涂港区。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对外联系十分便捷。

2 区域交通

泉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北与福州、莆田为邻,南与厦门接壤,西与三明、龙岩、漳州相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国家“三纵两横”发展主轴的沿海发展轴上,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与台湾隔海相望。泉州对外交通条件发达,是我国东部沿海通道的重要节点,同时拥有铁路、机场、港口等大型交通设施。

泉州市域内现状仅拥有漳泉肖铁路,在投资区北侧通过。并规划福厦铁路、宁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长汀至泉州铁路、宁漳城际铁路、沿海货运专线铁路福建段、铁路支线等铁路线路及站点构成泉州台商投资区可以利用的铁路网络资源。

现状福厦高速公路按高标准进行扩建后投资区可利用的出入口仍为西福出入口和黄塘出入口。正在规划的绕城高速公路、厦泉漳区域中部快速通道、投资区北部一处公路长途客运站等共同构成了投资区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3 行政与人口

泉州台商投资区区域内“三镇一乡”即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和百崎回族自治乡,根据2008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3-2008年“三镇一乡”人口增长较缓慢,截至2008年底,“三镇一乡”总人口为20.4万人。其中洛阳镇6.3万人,东园镇5.3万人,张坂镇7.3万人,百崎回族自治乡1.4万人。

5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单位:人)

4 经济发展

泉州的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泉州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经成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2008年泉州GDP总量达到2289亿,人均GDP达到3900美元,经济总量多年以来一直位居福建省第一,在全国地级市中也名列前茅。

泉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外向型经济发达,创建了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泉州模式”,形成了直接参与全球分工的特色区域经济,和“七匹狼”、“安尔乐”、“匹克”、“富贵鸟”、“金鹿”、“九牧王”、“劲霸”、“柒牌”、“利郎”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

泉州台商投资区内“三镇一乡”均为惠安县内经济较发达的乡镇,民营企业发展起步早,现已形成以石雕、制鞋、塑料加工、皮件、粮食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08年三乡镇的工业产值为66.68亿元。目前,各乡镇继续加大建设工业小区的力度,工业的发展正呈现良好的势头。同时,农业生产也有较好的基础,主要农产品有稻谷、花生、甘薯、龙眼、水产品等。三乡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150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5 自然条件

台商投资区内地形起伏较复杂,地貌类型依次有花岗岩低山、丘陵、红壤台地、围垦地和沿海滩涂等,沿海泥沙沉积为主的海岸尚有大片的滩涂分布,海拔一般较低,低山丘及冲积平原一般海拔较高,地基承载力高,但坡度相应也较大,砖红壤台地和冲积洪积平原地区为粘土,砂质粘土和粉粘土组成,地基承载力往往在1~3吨/平方米,淤泥质粘土地基承载力较低。

从大地构造上看,泉州市位于闽东南沿海断陷带中段,其中北东向长乐──南澳断裂带,经惠安泉州、磁灶等地,宽20~40公里,北西向为永安──晋江断裂带,宽约6公里,(包括洛阳江断裂带,乌石山断裂带),1604年泉州海湾曾发生6级地震,上世纪

6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以来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数次,泉州是全国重点抗震防灾城市,城市建设按地震烈度7度抗震设防。

洛阳江河口一带,地面平坦,坡度小于5°,海拔高度小于10m,阶地主要沿洛阳江两岸呈条带状分布,阶地面平坦,海拔高程不超过20M,组成多为河流冲积物,也有海相沉积物。

人为地貌──人工围垦区,位于洛阳江出海口的东、西南岸、由海相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组成。容许承载力很低,仅为40~92KPa,工程地质条件差,一般不宜作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堆积平原区由粘土和粉砂类物质组成的山前冲洪积扇,具中压缩性,承载力100~180KPa,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由砂质组成阶地和砂洲,结构松散──中密,容许承载力120~180KPa,工程地质条件差,一般不适宜作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低山台地区由坚硬块状侵入岩、变质岩或残坡积粘性土组成,新鲜岩石抗压力强度158.5─210.2MPa,?但岩石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发育,力学强度随风化程度加深而降低,由砂质粘土组成的波状台地,结构密实,?力学强度较高,?承载力为200~300KPa,工程地质条件好。

台商投资区内地貌分布不均匀,洛阳镇地貌以台地为主,土壤以红壤为主,上层浅薄、质地多沙,保水性能差,东南部海洋淤积,地层碱性粘土,亚粘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东园镇的地貌较复杂,丘陵、台地间杂,以台地为主,土壤有赤红壤、潮土等土类。百崎乡境内属沿海丘陵地带,最高为东部鹰歌山,最低为五一旱田,部分为滩地,境内除围垦地外,以丘陵的剥蚀台地为主,分布有花岗岩残丘、由于气候炎热,山石风化强烈,植物覆盖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蛋地形,水源较缺。张坂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东西长7公里,南部宽5公里,背山面水,座北朝南,属典型海湾河谷盆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区内东西北三面环山,山形起伏迭宕,南面向海,海阔天空。整个区城依山面海,地域方正,气势磅礴。现状用地从48.4米至1.3米。(黄海高程)用地三面坡度较大,中部较平坦,东南部地势低,为滞洪区和盐场。

6 资源条件

(1)矿产资源

洛阳秀涂组团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花岗岩储藏约300万立方米,砂砾资源年可供开采量达10余立方米。在上曾山等地,还有蛭石、白云母等矿产;在片麻石、花岗岩中含有金属铊、锶等。

张坂镇域范围内山石资源丰富,花岗石分布广,为惠安县著名的“石料之乡”。

(2)江海岸线资源

7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拥有洛阳江岸线19.2公里,沿线有红树林、湖泊、盐田、山丘、古迹等,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场所及优美的开敞空间。南部海岸线长约7公里,秀涂以东至下洋有一良的沙滩沙坝,长6公里,最宽1.7公里,滩面标高1.2~2.4m,可与大坠岛相连,经改造后可建设深水港池,从而增加深水岸线13.2公里,港口少淤积,水深达9米以上,最大潮差6.38米,港口避风条件良好,具有建造深水泊位的条件。

此外,张坂镇境内20多千米长的海岸线,以及龟山、青山、灵秀山等崇山峻岭,为张坂镇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3)红树林资源

在洛阳镇屿头村西侧的洛阳江滩地生长有600?余亩的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种叫做红茄的植物,其木材是红色的,它可以做药材,可提供染料,并有助于水产养殖,同时又是一项旅游观光资源。在红树林生长的湿地上,众多鸟类栖息、迁徒、繁衍、底栖动物、藻类和昆虫生长繁殖。红树林湿地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红树林同藻类不断制造凋落物腐殖质,放出氧气。细菌、微生物分解植物碎屑及其它生物有机体所形成的营养物质,被藻类和浮游生物吸收。浮游生物被鱼、虾、蟹提供食物。水鸟及大型鱼类又以鱼、虾、蟹为食物。水鸟捕食农业林业害虫、蚊蝇腐物及老鼠。保证了红树林的正常生长,更保证了生态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生态平衡。其次,?红树林的群落一般郁闭度在0.9以上,具有防风防浪,促淤固岸和保护堤岸的作用。第三,红树林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放出氧气,为生物提供丰富的物质和能量,维持碳氧平衡,净化大气和水环境。第四,红树林及其植根的土壤可吸收固定有毒物质,如镉、汞的作用,而且吸收后固定于根部和树干之中,鸟与虫均不易食到。第五,红树林的繁殖不靠种子,而是幼小的红树枝芽从树干中长出,然后自然脱离母树,自行栽入湿池的泥土中生长,因而它是进行生态、生物、植物等科学研究的极好对象。

(4)历史文化资源

泉州市是我国最早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主要有历史遗迹、文化民俗等。

8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9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二发展条件分析

1 发展优势分析

(1)良好的区位环境

泉州台商投资区地处海西经济区东部沿海发展轴上,依托泉州、连接福厦、面向东南亚;中国东南面对台湾最近的区域。

(2)较为丰富的资源优势

台商投资区拥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江海岸线资源丰富,支撑了区域的生态环境,也为空间景观格局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此外,有大面积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水库,生态环境基础较好。

(3)较为完善的交通条件

海陆空兼备的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规划建设的秀涂港,距324国道、福厦高速公路15公里,距泉州中心城区17公里,港区避风条件良好,港口少淤积,水深达9米以上,最大潮差6.38米。目前秀涂港区正在进行建设,码头作业区由填海形成的“人工岛”和通港引桥构成,通港引桥全长2388米,宽16米;泉州市域内现状仅拥有漳泉肖铁路,在投资区北侧通过;台商投资区内现的主要5条对外公路,福厦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或称“同三”线)的福建境内段,联系福州和厦门,位于台商投资区北侧,距离投资区最近的两个高速出入口为西福出入口和黄塘出入口,分别相距5公里和9公里。福厦公路(国道324线):位于投资区北侧边缘,向外联系厦门和福州;通港公路贯穿投资区中部;张青公路,为二级公路,联系崇武。

(4)突出的对外开放优势

10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泉州台商投资区做为国家对台先行先试区,将成为全国一流的对外开放功能区,并吸引国内及台商岛内知名企业入驻;秀涂港区建设保税物流园区等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拟建设港城联动的示范园区。

2 发展机遇分析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也非常关注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深圳开发建设,带动了“珠三角”的发展;90年代实施的上海浦东开发建设,带动了“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新世纪初期,中央把规划和建设好海西经济区及台商投资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为投资区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

2009年,国务院颁布24号文件,即《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文件赋予海西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同时,国务院还批示应“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支持平台载体建设”,“适时推进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新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以信息、石化、机械、船舶、冶金等产业为重点,提升台商投资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载体作用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支持在台商投资区和台资企业密集地区开展海关保税物流中心试点。”这些均为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及支撑。

(1)重大战略调整期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调整期,资本、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转移日益频繁,寻求低成本的投资环境是世界范围内制造业转移的最主要目标。而低廉的劳动力等成本和快速成长的市场,使得中国成为世界范围内加工、制造业投资的首选基地,这对泉州台商投资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随着我国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也日益成为外资投入的热点,这为泉州台商投资区全方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2)良好的两岸合作态势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福建省一直是台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特别是一些大型台湾公司相继来泉州台商投资区投资,必将吸引和带动与之相配套的中小型企业的投资,使得投资区内形成良好的两岸合作态势。

11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3)东部沿海均衡发展

海西经济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承长三角经济区,南接珠三角经济区,而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隆起带中,海西经济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准的十大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海西经济区与辽宁沿海经济带、苏州沿海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新批复建设的沿海经济区共同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四小龙”,与其他内陆区域经济规划共同构成中国经济新格局。而海西经济区也成为继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经济增长第四极强有力的角逐者,成为带动东南沿海地区对台、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按照国家对海西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海西经济区应探求大区域资源整合、大产业集聚、利益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开放、弹性的空间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区域服务的重要通道和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平台。

三台商投资区的区域地位

1 东部沿海的台商投资区

分析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台资向大陆转移的区位选择及轨迹可以看出,台商投资在东部沿海高度密集,并已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内形成一定的聚集。尤其是海西经济区内的三大中心城市,分别对台商投资区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构想。泉州台商投资区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带上,拥有优越的对台联系优势,北部福州马尾台商投资区作为大陆首批台商投资区和海峡两岸试点直航重要口岸的所在地,已日益成为海峡西岸对接台湾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厦门三大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在新的政策导向下,逐步开始整合,在厦门本岛中建设统一的台商投资区,其中,良好的城市自然环境和优越政策、服务等软环境作为其参与竞争的优势条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泉州台商投资区,应抓住东部沿海难得的经济发展机遇,在规划中寻找自身发展特色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以争取在东部沿海台商投资区中与台湾合作最大的市场份额及发展空间。

2 海西经济区的台商投资区

海西经济区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拥有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国家经济特区厦门、民营经济明星城市泉州,有突出的科技、服务和交通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当前,海西经济区正从“据点式开发”向“全线推进”转变,东南沿海也迎来空前的临港开发热潮,区内竞合格局也已初步形成。

12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海西经济区目前已有四大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其中,福州一处,厦门三处,并且厦门正在整合原三大台商投资区在厦门本岛建设统一的台商投资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建设泉州台商投资区,此外,漳州也在积极申请建设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三明和莆田也在积极筹备申请前期工作。

3泉州市产业与空间结构调整的重心和经济增长的亮点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各县(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走出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同时,特色经济、品牌经济是泉州经济发展的活力、魅力和竞争力。目前,泉州市业已培植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旅游服务三大主导产业,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和企业集聚,各县市在经济发展中,产业与市场实现互动共荣,专业市场发育较好。

泉州市新的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产业发展目标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创新能力。工业园区整合优化升级,成为工业企业主要载体,规划期内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基地、鞋业基地和建材基地;建成省级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汽车及配件、光电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基地;建成全省三大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之一。

新时期新的发展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泉州市在产业经济发展方面必须探讨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同时,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本次规划的泉州台商投资区作为泉州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未来将成为泉州市新的城市副中心,使得泉州呈现新的空间结构。应探寻新的管理运作模式,优化资源环境配置,挖掘区域文化底蕴,并在变化重构的区域格局中逐步凸现中心地位并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13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第三章总体定位及发展策略

一定位与职能

1 泉州市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

(2)城市职能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职能为:

产业职能:发挥产业的区域支撑和带动作用;

服务职能:大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2 台商投资区性质与职能

(1)泉州台商投资区性质:

①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支撑的滨水生态新城;

②泉州湾创新服务平台和东部城市新地标;

③全国对台经贸合作网络上的重要节点;

④海西经济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领军地区;

(2)泉州台商投资区职能

①以新兴产业和和高端生产服务业带动的城市创新中心

以政府引导与推动为基础,通过优势产业带动、优势研究开发推动、优势产研力量延伸等三大策略,构造以新兴产业、高端生产者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优势产业带动相关特色化产业的发展。

②依托滨水岸线和湿地、水系、山体等自然资源构成的泉州湾东部生态休闲中心。

未来开发建设以严格的生态保护为底线,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网络对泉州市的生态影响作用。结合区内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优良的人居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品质

14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的城市服务,发展滨海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经济。

③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示范城区

区域性居住区——营造更加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接纳更多的区域性居住职能,吸引更多的创业技术人才定居,进而改善地区的人才结构,促进全市的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

和谐发展的示范城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精明增长模式、良性循环的环境改善方式、多元包容的社会管理体制、集约高效的资源利用模式,成为区域全面和谐发展的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分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发展机遇及趋势,规划将泉州台商投资区建成为:

(1)泉州市从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的先行区;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先行先试的实验区;

(3)宜居城市的创新区;

(4)我国“4S”(生态、生命、生产、生活)统筹的示范区。

1 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规划法预测,是根据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对全市经济总量进行预测。2008年泉州台商投资区GDP总量为66.68亿元。从泉州台商投资区(现状“三镇一乡”)2000年以来历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最近几年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结合泉州台商投资区目前经济发展的态势,考虑到投资区内大型项目的带动作用,此次规划预测泉州地区生产总值情况如下:

预期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保持11%的增长速度;

预期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保持8%的增长速度。

2 社会发展目标

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一定遏制。

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o6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