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反函数确定新的一元二次方程(林福凯)

更新时间:2024-04-21 08: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利用反函数确定新的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组 林福凯

经过中学数学教学洗礼的人都会知道:方程的根是由原方程各项的系数决定的。因此,根与系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就有重要的数学命题——“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即: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f(x)?ax2?bx?c?0(a,b,c为常数,a?0),以下简称方程f(x)?0,则x1,x2满足x1?x2?反之,y1,y2满足y1?y2??h(y)?ay2ca。

ba,y1?y2?ca,则以y1,y2为根的关于y的方程

?by?c?0(a,b,c为常数,a,以下简称方程h(y)?0。 ?0)

此命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各省,地市高考,中考的数学命题中深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强调熟练掌握并会应用它进行解题!

本人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总结,研究发现:解决“不解方程,确定一个方程

h(y)?0,使它的两根分别是已知方程f(x)?0两根的什么关系”的类型问题,通

常地,人们采用“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知识进行解题,此解法以下简称“韦达定理法”。但笔者认为:并非“韦达定理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捷径!现将研究发现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新方法——“反函数法”呈现如下:

设x是方程f(x)?0的根,y是方程h(y)?0的根,其中y与x存在可逆的函数关系,即存在y?g(x),有x?g?1(y),则方程f(x)?ax2?bx?c?0(

a,b,c为常数,a?02),可化为方程

h(y)?a1y?b1y?c1?0(a1,b1,c1为常数,a?0)。

为了便于读者的对照认识,下面本人例举三种典型例题,部分例题将采用“韦达定理法”和“反函数法”并举进行解答,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例题1:不解方程,确定一个方程h(y)?0,使它的两根分别是已知方程

f(x)?0两根的mba倍多n(m?0)。

ca“韦达定理法”解:根据“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可得:

x1?x2??,x1?x2?;y1?mx1?n,y2?mx2?n.

∴y1?y2?mx1?n?mx2?n?m(x1?x2)?2n

?m?(?)?2n??abbm?2ana

y1?y2?(mx1?n)(mx2?n)?m2x1x2?mn(x1?x2)?n2 ?m?2ca?mn(?ba)?n2?cm2?bmn?anacm2

2∴以y1,y2为根的方程是y?2bm?2anay??bmn?ana2?0

化简可得:h(y)?ay2?(bm?2an)y?cm2?bmn?an2?0

“反函数法”解:∵y?mx?n,∴x?a(y?nm)?b?2y?nm2代入方程f(x)?0可得:

?(bm?2an)y?cm2y?nm?c?0,化简得h(y)?ay?bmn?an2?0

例题1深入研究:两种解法殊路同归,但“反函数法”是否可以分步完成呢? 以下演变过程用“反函数法”容易推导,为了便于表述,不做具体推导,敬请读者各自完成!具体步骤简述为:

1. f(x)?ax2先m倍?bx?c?0 z?mx(m?0) d(z)?az2?bmz?cm2?0 再多ny?z?n h(y)?ay2?(bm?2an)y?cm2?bmn?an2?0 先多n2. f(x)?ax2?bx?cz?x?n

再m倍v?mz(m?0) d1(z)?az2?(b?2am)z?an2?bn?c?0 h(y)?ay2?(bm?2an)y?cm2?bmn?an2?0

研究总结得出:1)先倍分再和差可以分步完成!2)先和差再倍分不能分步完成!

例题2:不解方程,确定一个方程h(y)?0,使它的两根分别是已知方程

f(x)?0两根的

1)相反数;2)倒数:3)负倒数。

“韦达定理法” 解:(略)。 “反函数法” 解:根据题意,得:

1)∵y??x,∴x??y代入f(x)?ax2?bx?c?0得:h(y)?ay2?by?c?0. 2)∵y?(ac?0).

1x1x,∴x?1y代入f(x)?ax2?bx?c?0得:h(y)?cy2?by?a?0,

3) ∵y??(ac?0).

,∴x??1y代入f(x)?ax2?bx?c?0得:h(y)?cy2?by?a?0,

综合例题2所述,又可以发现1)、2)、3)各自所确定的新方程h(y)?0与原方程f(x)?0存在着漂亮的“八阵图”关系(简洁、方便、易记):

方程f(x)?ax2?bx?c?0 (a、b、c为常数,ac?0) 方程g(y)?cy2互为相反数 x?y?0 方程h(y)?ay2?by?c?0?0)(a、b、c为常数,ac 互为倒数互为负倒数 xy??1 互为倒数2(a、b、c为常数,ac例题3:不解方程,确定一个方程h(y)?0,使它的两根分别是已知方程

f(x)?0两根的

xy=1 xy=1 ?by?a?0?0) 互为相反数 x?y?0 方程d(x)?cx(a、b、c为常数,ac ?bx?a?0?0) 1)立方;2)平方。

“韦达定理法”

解:1)根据“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可得:

x1?x2??ba,x1?x2?ca;y1?x1,y2?x2

3333∴y1?y2?x13?x2?(x1?x2)?3x1x2(x1?x2)

=(?)?3?(?)??3bcbb?3abca33aa3a

y1?y2?x?x?(x1?x2)?()?3

aa31323cc3∴以y1,y2为根的方程是y?2b?3abca33y?ca33?0

化简可得:h(y)?a3y2?(b3?3abc)y?c3?0 2)(略) “反函数法”

解:1)∵y?x3,∴x?3y代入方程f(x)?0得:

a?(3y)2?b?3y?c?0,即:a?(3y)2?b?3y??c

两边立方可得:a3?y2?3?(a?3y)2?(b?3y)?a?(3y)2?b?3y??b3y??c3 化简为:a3y2?3ab?y?(?c)?b3y??c3, 可得:h(y)?a3y2?(b3?3abc)y?c3?0 2)∵y?x2,∴x??2y代入方程f(x)?0得:

a?(?2y)?b?(?2y)?c?0,即:a?y?c??b?2y

2两边平方可得:a2?y2?2?ay?c?c2?b2?y 化简可得:h(y)?a2y2?(b2?2ac)y?c2?0.

综合例题1,2,3所述,有两种解决“不解方程,确定一个方程h(y)?0,使它的两根分别是已知方程f(x)?0两根的什么关系”的类型问题的方法,它们各有不同的优缺点。“韦达定理法”比较直观,具体,较容易理解,但解题过程比较繁琐,步骤通常比较多(特别如例题1);“反函数法”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也较不容易想到,但它解题比较直截了当,步骤通常比较简间(特别如例题2);“反函数

法”要求读者具有较强的变式,运算和整理的能力(特别如例题3);“反函数法”是拓宽解题思路,增进思维发展的好方法。

当然,本人在研究“不解方程,确定一个方程h(y)?0,使它的两根分别是已经知方程f(x)?0两根的什么关系”的问题时,清楚认识到用“反函数法”也可以轻松地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同等问题(当然不必如此画蛇添足!)。但是,本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

1)是否也可以用“反函数法”解决一元n(n?2的整数)次方程的同等问题? 2)是否也可以用“反函数法”解决“方程f(x)?0与h(y)?0的根满足:

y?a0x?a1xnn?1?a2xn?2???an?1x?an,(其中a0,a1,a2,?,an至少有三个不为0)

的问题”?如果可以,怎么解决?以上两类问题,本人尚未能诠解,敬请同行们赐教!

综上所述,我们在利用“反函数法”解决此类问题时,务必因题择法,切勿生搬硬套!

最后,本人拟一个练习供读者小试牛刀!

练习:不解方程,确定一个方程h(y)?0,使它的两根分别是已知方程

f(x)?x?x?1?0两根的

21)相反数;2)倒数;3)负倒数;4)一半;5)一半

少2;6)平方;7)立方。

参考答案:1)h(y)?y2?y?1?0; 2)h(x)??y2?y?1?0; 3)h(y)??y2?y?1?0; 4)h(y)?4y2?2y?1?0; 5)h(y)?4y2?18y?19?0; 6)h(y)?y2?3y?1?0; 7)h(y)?y2?4y?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nx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