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模拟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4 08: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

第二章 电视信号的形成和传输

第一节 图像分解与光电转换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电视信号形成和传播的基本过程;理解像素、图像的分解与光电转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等概念。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求解答相关问题,为以后学习视频信号等知识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图像的分解与光电转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教学难点】对光电转换过程的理解。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1分钟)

电视技术就是根据人眼视觉的特性,以一定的信号形式来传输活动景象的技术。在传统的电视系统中采用模拟信号的形式来传输图像信息和伴音信息,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模拟电视系统;近期开始采用数字信号的形式来传输图像信息和伴音信息,将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字电视系统,从而取代传统的模拟电视系统。无论是模拟电视系统还是数字电视系统,对活动景象的信息处理都离不开图像的分解与光电转换。

〖新课〗 读书指导法、分第一节 图像分解与光电转换

析法、演示。 首先来了解活动景象的信息传输过程。

如图所示,直观展示了活动景象信息传输的三个重要环节:电视信号的形成、电视信号的传播、电视信号的终端显示。

- 1 -

一、图像的分解与像素

像素:电视系统分解和综合图像的最小单元。

顺序逐行扫描传输电视图像产生“中”字的过程及相应信号如图所示。

(a)需要分解后的图像 (b)投映至摄像管上的图像

- 2 -

(c)第1、2行的电压波形 (d)第3行的电压波形

(e)第4、5行的波形 (f)第6行的波形 (g)第7、8、9行的波形

二、光电转换和顺序扫描

1.光电转换:用摄像管把图像的光信号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

电视方式传送图像采用的是将一幅图像分解成若干个像素按一定顺序逐点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的。

2.扫描:电视系统中通过电子束有规律的运动,实现电视图像的分解与还原,称电子束有规律的运动为扫描。

3.图像信号:利用电子束的扫描进行光电转换,得到反映像素明暗变化的电压信号。

三、模拟信号

高电平表示图像暗的部分,低电平表示的是图像亮的部分。如果图像的明暗变化不仅仅是黑白两种,而是由白逐渐过渡到灰、深灰、黑等各种层次,则电压的变化也就会由低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而出现各种幅度变化,而且是连续的。我们把这种用电压波形模拟图像亮度信息变化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四、数字信号

1.数字信号

如果传输过程中不是用这种连续的电压变化,而是用“0”和“1”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数字串来传送信息,则称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这种方式同样可以用来传输图像中各点像素的亮度信息和空间位置。

2.数字信号可用反映高低电平变化的一组二进制代码表示

现仍以最简单的“中”字为例对这种传输方式作非常粗略的介绍。如果用“1”表示高电平,用“0”表示低电平。则图(c)中第1行的电压变化可转化为0 0 0 0 0 1 1 0 0 0 0 0;第2行的电压变化同样可转化为0 0 0 0 0 1 1 0 0 0 0 0;第3行的电压变化可转化为0 0 1 1 1 1 1 1 1 1 0 0;第4行的电压变化可转化为0 0 1 1 0 1 1 0 1 1 0 0;第5行……。这样可得到由“0”和“1”组成的图像:

第1行为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第2行为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第3行为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第4行为 0 0 1 1 0 1 1 0 1 1 0 0; 第5行为 0 0 1 1 0 1 1 0 1 1 0 0; 第6行为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第7行为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第8行为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第9行为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 3 -

如果将这些由“0”和“1”构成的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又将“1”还原成高电平,将“0”还原成低电平,并以此为准控制显像管,似然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这个“中”字。

练习:2-1、2-2。

练习法 小结:在本次课中分析了电视信号形成和传播的基本过程;着重研究了像素、图像的分解与光电转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等概念。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加以运用。

作业:2-3

板书:

第一节 图像分解与光电转换

一、图像的分解与像素 1.像素

2.像素的特征

二、光电转换与顺序扫描 1.光电转换 2.扫描

3.图像信号 三、模拟信号 四、数字信号

1.数字信号

2.数字信号可用一组二进制代码表示

- 4 -

【课题】

第二节 电子扫描与图像清晰度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逐行扫描、帧频、帧周期、行频、行周期、隔行扫描、场频、场周期、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概念;了解电视图像幅型比与扫描格式。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求解答相关问题,为以后学习视频信号等知识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形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逐行扫描、帧频、帧周期、行频、行周期;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 【教学难点】

对帧频、帧周期、行频、行周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复习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师生互动:让学生回答下列问答题

1.像素? 2.图像信号? 3.模拟信号?

【教学过程】

〖新课〗

第二节 电子扫描与图像清晰度

一、电子扫描的扫描方式

1.逐行扫描

电子束水平方向的运动称为行扫描,电子束垂直方向的运动称为场扫描。

电子束有规律的沿画面自左至右、自上而下一行行移动称为逐行扫描。电子束逐行扫描如图所示。

每帧行数625;每场行数为625/2=312.5。

- 5 -

1.行消隐脉冲:宽度12μs,每行一个。

2.场消隐脉冲:宽度25H(H指一行)即(64?25?12)μs?1612μs,每场一个。

三、同步信号

作用:提供扫描频率和相位信息的信号。包括行同步信号和场同步信号。

1.行同步信号:提供行扫描频率和相位信息,前沿表征行逆程开始的时刻。宽度4.7μs,每行一个。

2.场同步信号:提供场扫描频率和相位信息,前沿表征场逆程开始的时刻。宽度2.5 H?160 ?s,每场一个。

行同步、场同步信号的电平范围都是位于比黑还黑的电平范围内,即以消隐电平为基准位于与图像信号相反的电平范围,幅度为0.3 V。

练习:2-6、2-7、2-9

小结:在本次课中着重研究了视频信号、图像信号、行场消隐信号、行场同步信号等概念。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加以运用。

作业:2-8、2-10 板书:

第三节 视频信号

一、图像信号

1.图像信号的位置

2.图像信号的幅度与波形 3.图像信号的频率范围 二、消隐信号 1.行消隐信号 2.场消隐信号 三、同步信号 1.行同步信号 2.场同步信号

- 11 -

【课题】

第四节 高频电视信号的形成及传输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高频电视信号的概念、电视频道的划分及多种传输方式;理解视频电视信号的频谱和调幅以及残留边带发送、伴音信号的调频及频谱。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彩电相关的问题,为以后学习彩色电视信号等专业知识形成较坚实的认知能力、形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视频电视信号的调幅、伴音信号的调频。

【教学难点】

对视频电视信号的频谱、伴音信号的调频及频谱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复习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师生互动:让学生回答下列问答题

1.图像信号的频率范围? 2.行同步信号的作用?

3.场同步信号的作用? 〖新课〗

复习法 读书指导法、分第四节 高频电视信号的形成及传输 析法、演示法。 为远距离传输,需将全电视信号变换成高频电视信号,即将全电视信号调制到50 ~1 000 MHz的射频载波上,称为射频电视信号,通过天线变换成电磁波辐射。

一、视频电视信号的调制与残留边带发送

1.视频信号的调幅

特点:振幅变换反应调制信号,可用包络检波器解调。已调信号高频振荡相位连续,无突变点。

视频信号高频调幅波的形成及波形如图所示。

- 12 -

2.视频调幅波的频谱

一般调幅波的频谱和占有带宽如图所示。

3.残留边带调幅发送

为减小传输射频信号的带宽,电视信号均采用残留边带方式发送,我国每频道电视信号频谱如图所示。

二、伴音信号的调制

电视伴音信号的音频范围为20 Hz ~ 15 kHz。采用调频方式传输。即高频载波的频率随正弦波F的振幅而变。

调频波波形如图所示。

- 13 -

我国电视制式规定,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 MHz,带宽为 ± 0.25 MHz。

三、电视频道的划分及多种传输方式

1.无线电视广播

我国正规电视频道(DS1~DS68)频谱分配如图所示。

2.有线电视广播

有线电视方式即通过电缆或光缆线路采用闭路方式传输电视信号。国家广电总局对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波段、功能做了新的规定,新的频谱分配如图所示。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波段划分

波 段 R X 频 率 范 围 (MHz) 5~65 65~87 业 务 内 容 上行业务 过渡带 - 14 -

FM A 87~108 110~1000 广播业务 模拟电视、数字电视、数据业务 3.卫星电视广播

用于远距离传输高频电视信号。

练习:

1.高频电视信号? 2.画出视频调幅波。

练习法 3.画出音频调频波。

小结:在本次课中着重研究了视频信号的调幅、伴音信号的调频等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准确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后作业,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加以运用。

作业: 2-11

板书:

第四节 高频电视信号的形成及传输

一、视频电视信号的调制与残留边带发送 1.视频信号的调幅 2.视频调幅波的频谱 3.残留边带调幅发送 二、伴音信号的调制 1.音频信号的调频 2.音频调频波的频谱

3.高频伴音频信号

三、电视频道的划分及多种传输方式 1.无线电视广播 2.有线电视广播 3.卫星电视广播

- 15 -

【课题】

第五节 彩色电视信号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彩色图像的分解和三基色信号的产生、兼容性和逆兼容性;理解亮度信号、色差信号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彩电相关的问题,为以后学习彩色电视技术形成较强的认知能力、形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亮度信号、色差信号。 【教学难点】

对亮度信号、色差信号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复习法 复习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师生互动:让学生回答下列问答题

1.视频电视信号采用何种调制方式?

2.伴音信号采用何种调制方式? 〖新课〗

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 第五节 彩色电视信号

一、彩色图像的分解和三基色电信号的产生

根据三基色原理,彩色图像的分解和三基色信号的产生过程如图所示。

二、兼容性和逆兼容性

- 16 -

兼容:指黑白电视机能收看彩色电视节目,呈现出的是黑白图像。 逆兼容:彩色电视机能收看黑白电视节目,呈现出的也是黑白图像。

三、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

彩色电视系统的传输信号不能直接采用R、G、B信号,为兼容选为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

1.亮度信号

根据亮度方程,将摄像机输出的三基色信号电压,按亮度方程:

VY?0.30VR?0.59VG?0.11VB

用矩阵电路可得到亮度信号电压。亮度信号电阻矩阵电路如图所示。

电路中要求,选择:1/R1:1/R2:1/R3?0.3:0.59:0.11 2.色差信号

色差信号与三基色信号的关系为:

R?Y?0.7R?0.59G?0.11B G?Y??0.3R?0.41G?0.11B B?Y??0.3R?0.59G?0.89B

如用电压形式表示为:

VR?Y?0.7VR?0.59VG?0.11VB VB-Y ? ?0.30VR?0.41VG?0.11VB

采用矩阵电路可得到VR?Y、VB?Y信号电压。 色差信号VG?Y不必传送,按关系:

VG?Y??0.51VR?Y?0.19VB?Y

用矩阵电路得到。

练习:

1.简述彩色图像的分解和三基色电信号的产生?

- 17 -

2.写出亮度方程。

3.写出三基色信号的关系式。

2-12

小结:在本次课中着重研究了亮度信号、色差信号等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准确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后作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作业: 2-13

板书:

第五节 彩色电视信号

一、彩色图像的分解和三基色电信号的产生 二、兼容性和逆兼容性

三、彩色电视传输信号――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 1.亮度信号 亮度方程:

VY?0.30VR?0.59VG?0.11VB

2.色差信号

VR?Y?0.7VR?0.59VG?0.11VB VG?Y??0.51VR?Y?0.19VB-Y VB?Y??0.30VR?0.41VG?0.11VB

- 18 -

【课题】

第六节 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与频谱交错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大面积着色原理与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理解亮度信号的频谱结构、频谱间置与色副载波的选择。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的问题,为以后学习彩色电视技术形成较强的认知能力、形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亮度信号的频谱结构、频谱间置与色副载波的选择。 【教学难点】对亮度信号的频谱结构和频谱间置的理解。 【教学方法】复习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师生互动:让学生回答下列问答题

复习法 1.彩色电视系统传输哪两种信号? 2.图像信号?

〖新课〗

读书指导法、分析法、第六节 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与频谱交错 一、大面积着色原理与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

演示法。 为兼容,要求在0 ~ 6 MHz带宽范围内把亮度和色度信号都传送出去。考虑重现图像的清晰度,亮度信号带宽必须采用0 ~ 6 MHz。根据人眼对彩色细节分辩力低的特点,可将色差信号频带压缩至0 ~ 1.3 MHz。因此,彩色电视图像中低频部分(表现为大面积),既有亮度信号也有色度信号;高频部分(图像细节),只有亮度信号没有色度信号,即没有彩色,称这种处理为大面积着色原理。它既节约了带宽又不影响重现图像的质量。

二、亮度信号的频谱

我国电视标准,亮度信号的带宽为0 ~ 6 MHz。矩形脉冲波的频谱如图所示。

典型图像信号及其频谱如图所示。

- 19 -

三、频谱间置与色副载波频率的选择

1.频谱间置

色差信号的频谱分布规律与亮度信号相同,只是带宽窄,为0 ~ 1.3 MHz。为了使它和亮度信号的主谱线错开,选择一个副载波fSC,其频率足够高且数值合适,将色差信号对它调幅,使调制后色度信号的频谱搬到0 ~ 6 MHz的高频端,并插到亮度信号谱线群间,实现频谱交错或频谱间置,故此称为频谱交错原理。

2.副载频选择

在上述原则下,对应我国的彩电制式,其色副载波频率可选为:

fSC?[(284?1/2)?15625]Hz?4429687.5Hz?4.43MHz

这时,色度与亮度信号频谱间置情况如图所示。

- 20 -

由图可见,它们的主谱线间相差半行频,称为半行频间置。彩色电视发射的电视信号频谱图所示。

练习:

1.简述大面积着色原理与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 2.简述亮度信号的频谱结构;

3.简述频谱交错原理 小结:在本次课中着重研究了亮度信号的频谱结构、频谱交错原理和副载频选择等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准确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后作业,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加以运用。

练习法 板书:

第六节 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与频谱交错 一、大面积着色原理与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 将色差信号频带压缩至0 ~ 1.3 MHz。 二、亮度信号的频谱

亮度信号的带宽为为0 ~ 6 MHz。 三、频谱间置与色副载波频率的选择 1.频谱间置

- 21 -

2.副载频选择

fSC?[(284?1/2)?15625]Hz?4429687.5Hz?4.43MHz

- 22 -

【课题】

第七节 正交平衡调幅制(NTSC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平衡调幅、正交平衡调幅、色度信号的压缩和NTSC制的主要性能。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的问题,为以后学习彩色电视技术形成较强的认知能力、形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正交平衡调幅过程。 【教学难点】

对正交平衡调幅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复习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师生互动:让学生回答下列问答题 1.压缩后的色差信号频带宽度? 2.频谱交错原理? 3.副载波的频率?

〖新课〗

复习法 第七节 正交平衡调幅制(NTSC制)

一、平衡调幅

平衡调幅是抑制载波的调幅方式。表示式分别为: 调制信号

UF?VFcos2?Ft

载频信号

US?UScos?SCt

一般调幅信号

UAM?US(1?mcos2?Ft)cos?SCt

平衡调幅信号

UBM?UAM?UScos2?Ftcos?SCt

平衡调幅波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 23 -

平衡调幅波的特点: (1)不含载频分量。

(2)幅值正比与调制信号振幅的绝对值。

(3)调制信号为正,平衡调幅波与载波同相;调制信号为负,平衡调幅波与载波反相。 (4)平衡调幅波包络不再是原来的调制信号,只能采用同步检波方式。

(5)只能在原载波的正峰点对平衡调幅波取样,才能得到原来的调制信号。

二、正交平衡调幅

为使一个载频携带两个色度信号信息,采用了将(B?Y)信号对0?副载波平衡调幅,得到(B?Y)sin?sct色度分量;(R – Y)信号对90?副载波平衡调幅,得到(R?Y)cos?sct色度分量,两色度分量相加后为正交平衡调幅信号。两色度分量相位正交,带宽都为

fsc?F~fsc?F。可用同步检波方式解调、分开。

两色度分量信号相加后,得到色度信号F为:

F?VR?Ycos?sct?VB?Ysin?sct

- 24 -

两色差信号正交平衡调幅处理的过程及合成矢量之间的相位关系见图所示。

合成矢量的长度|F|和相位?为:

F?(VR?Y)?(VB?Y)

VR?YVB?Y22??arctan

可以证明,该矢量的长度反应色饱和度,相位反应色调。

采用正交平衡调幅方式的彩色电视系统称为NTSC制,NTSC制的主要缺点是当传输过程中有相位失真时,将造成还原图像的色调失真。

三、色度信号的压缩——V、U信号

彩色电视系统中,传输的信号为亮度信号加上色度信号。

计算出标准彩条信号的V?Y?F时,标准彩条的彩色全电视信号波形如图所示。

- 25 -

由图可见,黄条的最高电平超出白电平为0.79,会造成发射机过调制;蓝条的黑电平低于同步电平为 -0.79,会破坏同步。因此需对色度信号进行压缩处理。计算出压缩系数为

a = 0.877 b = 0.493

压缩后的色度信号可写成:

V?0.877VR?Y U?0.493VB?Y

压缩后彩条信号波形见图所示。

- 26 -

四、NTSC制的主要性能

优点:色度信号处理过程简单;亮、色信号频谱最大间距错开,兼容性好。

缺点:由于相位失真造成色调失真,因此对传输条件要求苛刻,要求传输过程中引起的相位失真小于?3?。

练习法 为了克服NTSC制的缺点,研制出了PAL制和SECAM制。 练习:2-14

小结:在本次课中重点研究了正交平衡调幅、色度信号的压缩等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准确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后作业,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加以运用。

作业:2-15

板书:

第七节 正交平衡调幅制(NTSC制)

一、平衡调幅

二、正交平衡调幅

三、色度信号的压缩――V、 U信号 四、NTSC制的主要性能

- 27 -

【课题】

第八节 PAL 制及NTSC/PAL编码器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PAL制特点、色同步信号的作用,能简述NTSC/PAL编码器的工作过程。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问题,为以后学习彩色电视技术形成较强的认知能力、形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PAL制特点、色同步信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色同步信号作用的理解。

【教学方法】复习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师生互动:让学生回答下列问答题

复习法 1.何为平衡调幅?

2.何为正交平衡调幅? 3.NTSC制的主要性能?

〖新课〗

第八节 PAL 制及NTSC/PAL编码器 一、PAL制特点

1.PAL制特点

编码时U信号不变,V信号逐行倒相。假如第n行传输的色度信号为

Usin?sct?Vcos?sct

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 第n + 1行传输的色度信号为

Usin?sct?Vcos?sct

第n + 2行又为

Usin?sct?Vcos?sct

如此反复。PAL色度信号可写成:

F?Usin?sct?Vcos?sct

V 信号不倒相行称为NTSC行(或N行),V信号倒相行称为PAL行(或P行)。对紫色其N行和P行的矢量关系及标准彩条信号的PAL色度矢量图如图所示。

- 28 -

2.V信号的倒相复原

解调时,必须把倒相行V信号的相位倒回去,即把-90?相位行的V信号通过电路变换成90?相位,称为倒相复原。

二、色同步信号

1.PAL色同步信号的作用

(1)调制时,给接收端传递基准副载波频率和相位的信息,供接收端重新恢复解调副载波。

(2)调制时,给接收端传递V信号倒相次序的信息,供接收端识别出V信号倒相次序。

2.PAL色同步信号的特点 位置:如图所示。

在行消隐后肩,距行同步前沿(5.6?0.1)?s。 波形:(10?1)个副载波周期的副载波正弦振荡。 宽度:(2.35?0.23)?s

幅度:与行同步脉冲幅度相同,0.3V?0.9mV。

- 29 -

3.PAL色同步信号的产生 PAL色同步矢量如图所示。

三、NTSC/PAL编码器简介

前面所述的三基色信号R、G、B;亮度信号Y、色差信号R-Y、B-Y;以及Y、U、V信号都称为分量信号。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和同步信号的合成称为复合信号。形成复合信号的处理过程称为编码,完成编码的电路称为编码器。复合信号又称为彩色全电视信号,可以用FBAS表示,其中的F代表色度信号,B代表亮度信号,A代表复合消隐信号,S代表复合同步信号和色同步信号。

它们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练习:2-17

练习法- 30 -

小结:在本次课中重点研究了PAL制特点与V信号的倒相复原、PAL制色副载波频率的选择、PAL色同步信号和PAL编码器原理等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准确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后作业,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加以运用。

作业:2-16

板书:

第八节PAL 制及NTSC/PAL编码器

一、PAL制特点 1.PAL制特点

2.V信号的倒相复原 二、色同步信号

1.PAL色同步信号的作用 2.PAL色同步信号的特点 3.PAL色同步信号的产生 三、NTSC/PAL编码器简介

- 3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n1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