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全册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12-18 02: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全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认识升和毫升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用实物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学习数学,能较好地锻炼观察能力.

2.本案例教学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教学中,先对容量的概念进行渗透,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哪个杯子装水多,哪个杯子的容量就大”.然后再学习升与毫升的概念,通过比较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升、毫升等容量单位.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教材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都承载在这条认知线索上,都是为建立概念服务的.

升和毫升的进率

本节课的知识点是理解并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并能正确进行换算.本节课的知识点不多,但升与毫升的进率这一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知比较贫乏,因此,本案例通过操作实验、合作探讨等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具体感知的场景.新课让学生用一个100毫升的量筒装100毫升的水,然后倒入1000毫升的量杯中,看几次能倒满.学生实验的过程也是对升与毫升的关系建立联系的过程.这样就让学生完全参与到新知的建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单一的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的弊端,使学生对升与毫升有了生动的感知,

1 / 20

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二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

反思本案例我认为有以下两点成功之处: 1.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索解决250÷5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想法,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就是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不把老师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最简便?老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做出抉择,正所谓“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2.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师生平等对话,老师对学生富有激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处积极的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学习贵在思考,教学贵在反思,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有不断进步和提高.针对本案例我认为主要在到了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2 / 20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本节课就创设了红星小学师生到航天博物馆去参观这一学生乐见的场景,引领学生去学习和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过程,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本课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笔算方法,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此外通过计算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了其估算能力.

除以两位数(一)

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做适当引导.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推断的独立思考中.本节课从内容的提出、试商的过程、计算方法的探索等一些环节,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去交流,去展示,去质疑,最终达成共识,总结出计算方法.教师在这些环节中讲的很少,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原则.

除以两位数(二)

3 / 20

教学民主是本课一个亮点.这不但体现在教者和蔼可亲的教态上,更体现在尊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环节上:如在课堂开始,就通过“轻松闯关”活动,让学生在愉悦而充满激情的竞争氛围中复习所学知识,激起原有知识经验,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做好准备,避免了以往枯燥乏味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融洽和谐的探究氛围.在学习新知这一环节,通过三个讨论方案,让学持探讨解决包书问题,在这三个过程的探讨中,学生经历了新知的建构过程,体现了“做数学”这一理念,而不是被动地学数学,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整节课中,都处于合作者、引导者的地位.

除以两位数(四)

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具体情境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所以我们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充分发挥潜能的情况下学会新知识,记得牢,形成技能也比较快,运用起来更自如.在探究736÷32的第一次商写在哪个数位上时,学生大都知道应该写在十位上,但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学生则认识很模糊,不能真正理解其道理.为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充分探讨,在反复质疑、讨论及教师适时引导基础上使学生明白了产

4 / 20

在十位上的道理.

除以两位数(五)

本节内容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反思本节课,感觉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发展.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体验与感悟,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本节知识的最大难点在于商末尾的“0”学生总是忘写,为什么忘记呢?主要是不理解,学习时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从深层次去理解这一知识.本案例的教学跳出了这一圈子,让学生自己去计算,去验证,去发现,自己去经历探求新知的历程,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运用也更自如.

商不变规律

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连除

本节主要内容是连除运算.教材创设了奶牛产奶的教学情境.新课开始即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看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提出数学问题,正所谓“提出一

5 / 20

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平均一头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必须先求出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知道要先求了4头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再求1头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学生对运算顺序理解得很好.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了第二种方法,也可以先求出1头牛每个星期产奶多少千克.学生地所列式子理解其每一步的意义,对哪一步为什么要先算也理解得比较发了.本案例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连除的计算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理解得容易,学得轻松.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一)

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地理解、分析数学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思路,初步学习解决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二)

本节课教材选取了某公司人员买公文包的事情,给出了“某公司买3箱公文包,每箱12个,一共720元”的信息和“每个公文包多少元?”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教材呈现了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其中,先算一共有多少个公文包,再算每个公文包多

6 / 20

少钱,在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一个算式的过程时,自然产生添加小括号的需求.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加减混合运算时小括号的知识,用类推的方法将含有乘除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步计算与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算的关系和运算顺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节课不是讲带小括号的乘除运算顺序,不计算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试题.

解决问题(三)

本节课教材选取了电视机厂生产电视机的事情,给出了“电视机厂3天生产电视机108台”这个信息,分别提出了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照这样计算,半个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第(2)个问题“照上面的生产情况,完成900台电视机的生产任务,需要多少天?”第(1)个问题是一个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学生一般算法是“先算出每天生产多少台,再算15天生产多少台”.这种算法在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时,不用加小括号.加一种算法是“先算15天里有几个3天,也就是先算15÷3=5(个),再算108×5=540(台)”,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时需要加小括号,即108×(15÷3).在这里要强调加小括号的必要性.第(2)个问题是一个连除问题,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必须添加小括号.要让学生自主尝试,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体会加小括号的作用,学会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解决问题(四)

1.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胡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

7 / 20

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2.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其初步的推理能力.

第四单元 线和角

线段、直线和射线

1.巧妙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指导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形成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能动态演示的特点,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三线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三线的表象,理解了三线之间的关系.现代化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手段恰当结合、优化组合,展示的信息形象、生动、直观,讲清了概念,又发展了思路,优化了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环节设计精心.注重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有重点地获取知识.知识传授由浅入深,使学生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直至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并通过观察、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意义识记中掌握概念.

认识距离

本案例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对距离的认识和学习产生兴趣.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做游戏时,草坪对

8 / 20

面的小朋友也走过来参加,但是他没有从旁边的小路绕过来,而是从草坪上走近穿过来,草坪上留下了一串脚印.由此展开探讨:这个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旁边有两条小路他不走,他偏要从草坪上穿过去呢?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一道理.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适时进行公德教育,让学生知道乱花草树木是不对的.

不足之处:有些探讨活动流于形式,给学生留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太小;再就是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角的度量

本节课我认为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主要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在活动中探索,感受数学知识.

首先从学生常见的折扇、圆规等物品入手,不仅复习了上节课中有关角的知识,而且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会相信老师告诉他的知识,但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在教学中,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操作-验证”得出结论.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配角,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主角,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相

9 / 20

互启发、相互评价,取得正确的结论,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教师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多巡视,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不足之处:对学生用量角器量角的难度估计不足,在探究度量角的方法是用力不足,学生测量角时出现的问题较多,多次出现了内、外圈刻度看错的情况,还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测量角之前先判断是钝角还是锐角,再读度数,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

角的分类

本案例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课初始,创设了一个“折纸”活动,让学生活动折角,进而产生了探究的欲望,为本节课探究角的分类做了较好的铺垫.引导学生认识平角前,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平角与所学的直线之间的不同,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平角为什么叫做平角.然后再引导学生猜一猜平角的度数,并用自己的方法去验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去验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

第五单元 倍数和因数

自然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10 / 20

基于此点,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数星星开始,通过点数认识自然数,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在点数的过程中感受自然数的无限性,然后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自然数,使抽象的数学贴近生活,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自然数的含义,强化学生的感知,也展示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不足之处是:在教学时,也许是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让学生感到陌生,所以学生回答问题时怯生生的,不踊跃,课堂气氛沉闷.这也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知识切入点.

倍数

频繁交流,扩大参与.素质教育强调面积全体,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这就要求教者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这种交流应该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流,又有生生的交流.本节课中多次采用合作学习,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2、5的倍数的特征

1.课题的导入富有趣味性.教学后感觉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一是成功的课堂引入.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用教师迅速判断哪些数是2、5的倍数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2.以活动贯穿始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案例用“四个活动”贯穿整节课,设计了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探索5的倍数的特

11 / 20

征这两个探索活动及“你说我答”“摸卡片”等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课堂气氛活跃融洽,为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3的倍数的特征

找准知识间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就可以判断是否是2、5的倍数,因此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自然会把“看个位”这一方法迁移过来.而实际上,3的倍数的特征,却要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研究.于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了疑惑,“为什么2或5的倍数只看个们?”,“为什么3的倍数要把各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研究?”……学生急于想了解这些为什么,便会自觉地进入到自主探究的状态之中.

分解质因数

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教学落实不到位.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引出了质因数的定义,学生对质因数的理解还是可以的,但对分解质因数的处理不够好,质因数就是一个质数,而分解质因数是一个合数的表现形式,是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一个合数.

清楚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第六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计算器

12 / 20

计算器这节课是一节非常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课例.因此 ,本案例中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所蕴含的这一内容,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在学生了解了计算器的功能后,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相关的计算,这正是学生们所想要做的,因而他们愿意参与,乐此不疲.在计算器活动中,他们真正感受到了计算器计算的优势,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奇妙的运算

本节课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运用计算器计算每一步得数,使学生熟悉了计算器的操作规程,并能熟练计算.鼓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研究需要耐心和恒心,如学生在计算得不到最终结果想要放弃时,我及时鼓励学生要持之以恒,学生的干劲被调动起来,通过坚持,最终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这样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品质,教给了学生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激发了学生深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成功之处:本课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前面承接着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后面开启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法,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因为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让学生在实际拨珠活动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从而自主探究出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特别是在学习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时,鼓励学生先试读、试写,重点探讨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读法和写法,加强理解.在结束本课的教学活

13 / 20

动后,引导学生对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总结,为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作铺垫.

不足之处:对细节处理不到位,对学生会出现的错误估计不足,比如学生在读数时会夹杂着阿拉伯数字,读到每一级时忘了加上计数单位等.

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

本课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通过小速记比赛的方式激起学生探究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欲望,进而自主地进行探究,并独立总结改写方法,教师只起到点拨、引领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一百万有多大,我在教学时设置了三个问题:首先在创设“一百万张纸有多少”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探索问题,自然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借以引入课题;其次,由古训“粒粒皆辛苦”,一顿饭你大约吃下了多少料米?引出和学生生活熟悉但又感觉陌生的话题,再让学生大胆猜测一碗饭的粒数,并思考估测的该当,为学生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方法;最后,提出了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体验100万有多大,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可放开的程度逐步加大,课堂上都是采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方式,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前,要教会学生使用天平,提前布置任务,查阅相关资料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还要对小组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小组合作活动更具有实效性.

14 / 20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把非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这节课后,我感觉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运用不够熟练;二是学生对为什么要看千位上满不满5理解不透彻.

反思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学不够严谨、细致,这样才会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教授新知时,应该着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在把非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时,为什么要先找到万位?又为什么要看千位上数字是不是满5,而不是看万位上是不是满5?让学生明白求近似数要注意“精确到哪一位”的道理.接着出示题目:把326295,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让学生思考问题“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什么意思?帮助学生明白这就是要精确到“万位”,把万位后面的尾数都去掉.这时老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再抽选几个典型的答案上台展示,让学生分析.这样一步一步的分析、交流,使学生明白“把326295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把0后面的尾数都去掉,并写0占位,写成330000”但是题目要的是以“万”为单位,所以还要把330000改写成33万.这样就使学生对求近似数的每一步用意都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

亿以上的数的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亿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这就为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所以在本节课,我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一些新

15 / 20

问题.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获得对大数的初步感受.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感觉我讲得太多,学生活动太少,学生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优化提问,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近似数

因为前面学生已经有了对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学习基础,所以本课的学习直接出示了一些大数,让学生自主探究将这些大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地学会了改写,接着让学生总结改写方法.当然,我也从中挑选改写错误的,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对比,得出正确的改写方法,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继而进行自主纠错,这样的学习既有效又深刻.

在教学“感受一亿”时,我设计了猜测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1亿有多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处理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经历猜测、

16 / 20

实验、推理等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的猜测是多种多样的,还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杀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让学生对数学充满了好奇,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我所期望的学习状态.在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需要突破:在自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如:是否要将求近似数和小数点移动结合起来.如果结合起来,恐怕会让这节课的内容加深不少,不过如果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与掌握,就会触类旁通,让知识系统化.

第七单元 垂线和平行线

画垂线

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画垂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垂线的特征,还引导学生会判断、检验两条直线是否相垂直,体会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引入新课时出示一个由几组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线段组成的图形.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感受由垂线组成图形,从而产生新近数学的情感.

课堂上,先让学生随意画一条直线,经过直线上任意点画一条或多条垂线,他们画出了不同方位直线的不同侧的垂线,初步体会用作图工具三角尺画出的垂线比较规范;然后放手让学生画过直线上和直

17 / 20

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学生通过动口交流、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垂线画法的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

平行线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事物出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因此一开始就给学生呈现“挂风景画”这一生活化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找一找身边的平行线、生活中的平行线,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有用的数学,在学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

怎样才能任意画一组平行线,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不要让学生机械地模仿画法,而是在探索与交流中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在交流与探索中体会平行线的意义、掌握画平行线时应注意的问题等,从而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九单元 探索乐园

植树问题

1.在操作体验中经历建模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模型.体验和建构是学生活动化学习的关键.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失去意义.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

18 / 20

程.本节课在提示课题理解完间隔的含义以后,通过三次种树的数学活动,并辅助与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了“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学生清楚地理解两头种树棵树为什么要+1,两头都不种棵数为什么-1,以及一头种为什么棵数与间隔数是相等的,达到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数形结合——促进方法渗透

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这就将“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链接起来.

探索规律

本节课一开始就通过有趣的谈话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未知欲望.通过让学生观看动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有趣的活动,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整堂课学生的表现都非常活跃.

1.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探究学习,这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还要关注学生是否亲历探索过程,是否真正理解数学、是否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本节课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引导,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参与了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这样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点就记得快,

19 / 20

记得牢.

2.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 /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mv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