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岗证幼儿园教育考试资料--修改2013.7

更新时间:2023-11-08 14: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幼儿园教育

题型:

填空12*1分;名解3*6’;简答4*8’;论述2*12.5’;案例1*13’ 一.填空

1.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绿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名为幼稚园。 2. 1904年我国第一所官办幼儿园在湖北武昌成立。

3. 幼儿园对3周岁以上学龄期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4. 幼儿园这一教育机构也是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社会福利性。

5. 处于核心地位的幼儿园教育在整个幼教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有:a.辐射作用 b.相互沟通 c.形成教育合力 。 6. 1996年6月依据《教育法》制定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始正式实施。 7.幼儿园教育目标:1、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2、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8. 以教育目的范围来分:一、总目标 二、一个幼儿园的目标 三、一个班的目标 四、一个单元活动目标 五、一个教育活动或一节课的目标。

9.园长和教师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10.幼儿园教育具有两大职能:a.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即幼儿园外在的工具价值;b.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的职能,即幼儿园教育的内在价值。

11.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成为了儿童观发展商一个新的里程碑。四条原则:1、无歧视原则2、儿童利益优先原则3、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

12.幼儿园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内部活动是指不可见的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外部活动指可见的幼儿的实践活动。无论哪种活动都具备共同的特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13.按照活动对象的特征,可将幼儿实践活动分为两大类:a.以实际物体为对象的实物操作活动;b.以人为对象的人际交往活动。

14.幼儿园社会发展的两方面的内容:a.发展幼儿个体的对人关系;b.帮助幼儿理解,适应社会的思想观念、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

15.生理的加速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a.生长加速;b.儿童的成熟现象加速,如性机能的发展。 16.幼儿的主体性,即一种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17.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18.教师和幼儿的沟通方式主要有非语言的和言语的两种。

19.教师的组织教育活动这一能力主要包括制定教育方案和执行教育方案的能力,后者又包括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恰当地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小组、个别形式与幼儿互动能力、指导游戏的能力,随机教育的能力,评价教育的能力等。 20.教育或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从学习者参与活动的规模来看,可以分为集体教育和个别化教育;其中集体教育规模又可以分为,小组教学和班级教学。

21.行为目标的,他的特点就是目标中表述的行为,老师能够观察与测量到。三个要素为,表现、条件、标准。

二、名词解释

1、幼儿园是学前儿童通过与其他伙伴和成人的共同生活,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奠定一生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态度和能力的地方。

2、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A、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B、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幼儿园教育是由幼儿园承担的、由专职幼教工作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在园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

4、保教合一的原则: 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都将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这不仅由长期的幼儿园教育经验所证实,也为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所证实。

5、儿童观: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

6、现代幼儿教育观:视儿童为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

1

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树立了对待儿童的新态度,确立了现代幼儿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7、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在社会的教育和影响下,逐步发展个性和社会适应性,为成为未来合格的社会成员打好基础的过程。

8、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是指: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代的更新,其身体生长、发育的速度加快,逐渐早期化的现象。一是生长加速,二是儿童的成熟加速现象,如性机能的发展。

9、教师作用幼儿的方式:一、直接控制方式:表现为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二、间接控制方式:是指教师通过适当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

10、幼儿的学习方式:一、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二、发现学习: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关于物质世界和人际社会的各种直接经验、体检以及思维方式的学习方式。

5、幼儿主体性的表现:无论教师直接还是间接控制的教育活动中,幼儿都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主体地位在与教师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为幼儿的主体性,即一种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6、随机观察:表现为教师在日常过程中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现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10、现代幼儿教育观:视儿童为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树立了对待儿童的新态度,确立了现代幼儿的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12、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三、简答题

1、为何今天的幼儿园教育可以成为整个幼教的核心的原因?

(1)幼儿园教育被社会重视的程度;社会对幼儿园的高投入是家庭教育以及其他非机构幼教所不及的,社会投资主要流向了幼儿园。

(2)幼儿园教育对幼教系统的重要性

①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教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的,因而具有导向作用。

②幼儿园教育较之非幼儿园教育更集中、更准确地代表了社会的意志以及对幼教的需要和要求。幼儿园教育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幼儿教育水平,因为幼儿园教育最集中、最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状况。

2、重视培养终生学习的基本素质 1、 对新事物由强烈的兴趣 2、 善于利用信息 3、 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4、 主动学习和思考

3、怎样保证教育目标能在幼儿园中实施: (1)目标的逐层转化中准确性要强、涵盖面要广 (2)园长和教师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3)实现统一的教育目标要注重个别差异

4、幼儿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教育的一般性原则;

①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的原则 ②促进儿童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 ③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④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2)教育的特殊性原则;

2

①保教合一的原则 ③教育的活动性与活动多样性原则 ②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④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5、游戏为基本活动原则必需做到 1、 明确游戏是幼儿的权利 2、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3、 游戏既是内容也是手段

6、教师是儿童的教育者、保护者,这与幼儿的平等关系是否是矛盾的? 一、

1、 幼儿、教师都是社会的一员,是独立的人,有独立的人格,大家都是平等的 2、幼儿、教师都享有社会地位,社会尊重和合法权利的保障 二、幼儿和教师的责任、义务不一样

1、幼儿是脆弱的一个群体,教师应该去教育、保护他

2、教师是教育者、保护者,不影响平等关系,独立人格,享受合法权利。

7、为什么幼儿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幼儿的发展不是一个被动地接收外界影响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幼儿自身为主体的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互动的过程。从外界的教育影响到幼儿的发展,其间存在一个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刺激的自我化”过程,即儿童按照自身的“内部法则”对来自外界的教育影响进行认识、过滤、选择、加工的过程。

8、为什么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

当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物体的形状,把黏土捏成圆形或者扁的,他亲眼看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作用。

(2)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认知能力,特别是其核心的思维能力。

从发生学的观点来看,人的外部动作是人的内部认识发展的起点,儿童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其内部思维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

(3)幼儿的实物操作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

如上所述,实物操作活动能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能力总是和认识的内容不可分割的。即是说,实物操作活动在孕育和产生幼儿认知结构的同时,也成为其获取知识的源泉。

9、幼儿园内环境的特点:

(1)环境的教育性;让幼儿园的每一个平方都发挥教育功能。

(2)环境的可控性;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环境的可控性与环境的教育性之间相互促进,可控性保证了教育性,教育性是可控性有明确的标准和方向。

(3)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一是物质条件,物质环境好比是幼儿园教育赖以展开的舞台。二是人的要素,舞台是静态的如果没有人去使用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人的因素是最宝贵的。三是幼儿园文化,相对于人和物等可见因素,文化较为抽象,但其对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

9、教师应掌握哪些沟通能力?

(1)引发交谈的技能;善于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的兴趣。

(2)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让幼儿产生“老师很喜欢听我说”的喜悦感和自信心。

(3)扩展谈话的技能;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幼儿提供适宜的信息、词汇、或问题,引导幼儿把谈话延续、深入下去。 (4)面向全体、注意差异、有针对性的谈话技能;根据幼儿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话题、方式、词汇、语速等有效地刺激幼

3

儿交谈。

(5)结束交谈的技能;适宜地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

10、幼儿园内环境创设的原则 1、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2、 发展适宜性原则 3、 幼儿参与的原则

4、 大环境和小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5、 经济性原则

11、家长是重要的教育力量 1、 家长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2、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

3、 家长本身也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12、教师与家长合作共育中扮演的角色 (1)教师是学前教育机构的迎宾者 (2)教师是儿童家庭隐私的保护者 (3)教师是家长心声的倾听者 (4)教师是儿童家长意见的采纳者 (5)教师是儿童家长施教的合作者 (6)教师是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7)教师是儿童家教指导的研究者 (8)教师是家长参教的评价者

13、如何安排好一日生活,让幼儿在园感到安全、快乐?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感到温和、安全。 (2)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环境。 (3)活动要适合发展,是幼儿感到学习愉快。

(4)注意幼儿自选活动与教师组织指导活动之间的平衡。 (5)一日生活的安排应具有稳定性、规则性和灵活性。 (6)幼儿的活动具有多样性,要动静交替。

(7)幼儿的学习必须建立在真实的经验和参与的基础之上。 (8)游戏是幼儿学习不可或缺的形式和方法。 (9)提供家长参与幼儿园生活的机会。 (10)评价每天的活动计划。

10、为什么游戏是幼儿各类活动赖以进行的最好载体?

游戏这一幼儿最主要的最重要的现实活动就常常程复合型式,表现为幼儿内部的生理、心理活动和外部实践活动最自然的融合形式。游戏能最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具体如下: (1)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2)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3)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游戏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12、教师必备的技能和能力?(只要喜欢孩子,就能当好幼儿园教师对不对?)

4

(1)观察力:理解幼儿的能力有许多种,其中观察力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观察的种类有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

(2)沟通的能力:没有沟通就没有相互作用。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主要的沟通方式为非言语和言语两种。

(3)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①主要包括制定教育方案和执行教育方案的能力②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③恰当的利用各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小组和个别形势与幼儿有效的相互作用的能力④指导游戏的能力⑤随机教育的能力⑥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等。

15、为什么进行非言语的沟通?

一是对幼儿来说,动作比语言容易理解。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与幼儿交流、看着幼儿的眼睛倾听他们说话的态度等等,远比言语更容易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心、爱好、肯定。

二是幼儿需要教师的身体接触。心理学实验证明,身体肌肤的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感到稳定、安全、消除紧张等。比如,对一个知道做错了事、充满害怕情绪的幼儿来说,教师亲切地搂抱他一下,摸摸他的头,远比说一句“我原谅你了。”更让幼儿安心,更能让幼儿理解到“老师原谅我了”。

四、论述题

1、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或者是幼儿园社会功能的角度,谈谈对幼儿园的理解

概念: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1)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一是作为社会主义的学习教育机构,它与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机构方面都得到发展,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其福利性使它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特殊任务,即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提高便利条件。

(2)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随着社会发展,幼儿园双重任务的内涵在不断深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来自三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断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改革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劳动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变化,社会对幼儿园的需求更加多样化。第三方面是随着家长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其择园标准发生变化。

总结:幼儿园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进一步开拓思路、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和飞跃,幼儿园就是这样一个社会机构。

2、你认为学前教育如何面向全体时重视个别差异?

(1)把以教师为中心的“面向全体”大一统的“教”转变为面向儿童的“学”,关注教育的效果是否促进了全体儿童真正地得到了发展。在旧的教育观念下,教师主要考虑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很少关心几十个不同的幼儿怎么学,学到了什么,是否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发展。

(2)把面向中间、舍弃两端的“面向全体”转变为面向每一个儿童让每个儿童得到应有的发展。过去的教育在“照顾大多数”的口号下,其内容往往以适应中等水平为准。因此,真正的“面向全体”应当从满足表面的教育机会均等,到追求每个儿童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

(3)把无视个体差异的全体统一要求,全体一个模式的发展转化为引导儿童个性健康地、多样化地发展。因人施教尽管是教育从来的原则,但是僵化的教育模式使现实与之相去甚远。真正的面向全体必须让每个儿童等能实现其潜在的独特的发展可能性,让每个儿童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3、如何理解教育的活动性与活动多样性原则?

活动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幼儿的身心特点使他们不可能像中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发展,而只能通过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动手操作物体、实际接触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等等,去体验、观察、发现、思考、积累和整理自己的经验,离开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所以必须重视“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由于不同的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各种不同的活动都有不同的发展价值,因此偶尔有的活动形式必须多样化。

5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mu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