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更新时间:2024-01-04 17: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特为中共乐至县委员会制作

1

国内外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对红色旅游经济发展诸因素的探析】 ............................................................................... 3 【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9 【寿县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设想】 ............................................................................. 12 【江西:“红”“绿”相辉映井冈】 ................................................................................. 14 【天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增强文化软实力】 .................................................................. 16 【江西:“四合并举”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 ............................................................... 18 【江西:红色文化魅力“迸”出来 】 ............................................................................. 19

2

【对红色旅游经济发展诸因素的探析】

一、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组建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时期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这些重要的红色资源大都分布在革命老区、体现在老区人民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因而革命老区在红色旅游经济开发中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就红安的情况而言,发展红色旅游经济主要拥有以下四大资源优势:

(一)极其深远的“红色渊源”。红安过去叫黄安,这个大革命时期只有48万人的县里,有14万人在革命战争中牺牲和遇难,其中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22550人;参加革命队伍的30000多人,解放后仅幸存600多人。革命烈士的鲜血曾经染红了全县1796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在1931年1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为了纪念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烈士,就将黄安县改名红安县,后来因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西移,县境大部分被国民党控制,国民党政府又将红安县改为黄安县。1952年9月,湖北省政府报请中南军政委员会转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正式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共和国以“红”命名褒奖的县,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例。1958年12月7日,毛泽东主席在武昌东湖宾馆接见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代表时,曾鼓励说:“你们要继续努力,保持红安永远红。” (二)数目众多的“红色文物”。红安县12个乡镇场到处都留下了革命先辈从事革命活动的足迹,革命纪念场馆和遗址遗迹真可谓星罗棋布,目前已被上级核准确认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08处,其中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七里坪革命旧址群等3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必武旧居、李先念旧居等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3处。有关专家考察认为:红安的红色旅游资源无论是数量和价值,在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都是居于首位的。 (三)浑然天成的“红色长带”。红安红色景点的布局很有特征,大部分集中在以当年黄麻起义红安各路义军进军县城的路线为主轴的四周,其地域分布从南向北,沿高桥、城关、七里坪三镇仿佛浑然天成的“红色长带”。游客北出武汉百公里,就可进入以庙嘴湾为中心的高桥镇红色旅游景区,这里是当年鄂豫皖中央分局组建的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李先念、刘华清等革命先辈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也是李先念及陈锡联等20多位将军的故乡,可以让游客参观到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群、李主席故居、陈锡联等将军的故里。出高桥镇15公里就进入以县城为中心的城关镇红色旅游景区,这里是当年黄麻起义的发生地、黄安战役的主攻地,可以让游客在这里瞻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黄安战役中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湖北省第一支人民军队鄂东军的诞生地、红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董必武故居、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安革命博物馆和众多的将军墓等红色景点,将来还要修建红安将军纪念馆。从红安县城北上30多公里,就进入了鄂豫交界的七里坪红色旅游景区,这里曾一度被我党命名为“列宁市”,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和中心,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二十五军的重建地、红二十八军的组建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一站、新四军第四支队的组建地和国共谈判所在地。可以让游客在这里参观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中共鄂豫皖省委旧址、我党最早创建的基层革命法庭——七里坪革命法庭。 (四)十分宝贵的“红色精神”。如果说上面提到的那些都是红安发展红色旅游经济的有

3

形资源的话,那么“红安革命精神”则是红安发展红色旅游经济的无形资源。自从1923年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家乡红安,组建了第一个红安党小组以后,直至1949年解放前夕的26年间,红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斗争不断,革命红旗不倒。“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革命歌谣就是对当年红安人民万众一心,紧跟党走,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红安的许多共产党员表现出“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的大无畏革命英雄气慨,流传下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最终形成了“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的红安革命精神,这种“一要三不要”和“一图两不图”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当年红安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德,无私的奉献精神。有关专家学者认为:直到现在,“一要三不要”也并未过时,共产党人不要钱,是不要不义之财;不要家,是为更多的家庭过上幸福日子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家;不要命,是为了更多的人活得更好而宁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这应该成为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纲要》出台: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和布局及其主要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纲要》指出,要使红色旅游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配套完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100个左右“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普遍的修缮,要以红色旅游产业化带动革命老区发展。平时我们看到的各种类别、级别的规划项目特别多,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两办”主持的规划项目却是不多见的。这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发展,将红色旅游以“政治工程”的面目推出,同时也表明党和国家将要花很大的大力气推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变老区“政治优势”为“经济优势”,使“政治工程”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必将使红色旅游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革命老区也因此而获得千载难逢的旅游经济发展机遇。在老区红安,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红色《纲要》榜上有名,打造经典品牌有望。在《纲要》列出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包括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其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红安县地处大别山南麓、西段,曾经是鄂豫皖苏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一站,更是200多位将军的故乡;在《纲要》列出的30条红色旅游线路中,包括“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线”;在《纲要》列出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包括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将老区红安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将给予大力的扶持。红安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从新华社播发的《纲要》中敏锐地觉察到:这下把革命老区的大门敞得更开了,让旅游者在美好的自然环境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礼,陶冶思想道德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同党的宗旨和主张,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他们认为:红色旅游不仅是一项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同时也是关系发展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更是关系老区经济建设的“富民工程”。因此,红安要牢牢把握住这一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遇,将红色旅游作为红安面临的三大发展机遇之一,作为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并且在扩大宣传、完善规划、景点建设、连点成线上狠下工夫,努力形成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生态休闲旅游为主体的特色旅游格局,把全县的红色旅游打造成武汉都市旅游圈中的重点旅游项目,从而让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入快车道。但是,还必须看到:红安红色旅游虽然在红色《纲要》的

4

排行榜上有名,但是红色旅游发展在其运作过程中需要上下联动,各方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随着红色《纲要》的出台,人们都看到了红色旅游经济发展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本来竞争就很激烈的红色旅游市场无论是在项目的争取、还是在建设的投资、乃至市场的争夺上更是“硝烟四起”,如果谁在这场竞争的某一个时机、某一个环节上稍有懈怠,本来已经来到面前、可望得到的发展机遇,也有可能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二)省委书记远见卓识,基地建设一马当先。在长期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中,红安已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全省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已成为当前发展红色旅游的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利用红安的红色旅游资源更是大有可为。早在红色《纲要》出台之前,红安就已迎来了一次发展红色旅游的大好机遇——建设“全省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一规模宏大的红色旅游精品的打造已经在《纲要》出台之前先期上马。这一机遇来自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的远见卓识。俞正声在湖北工作期间,多次到红安调研、考察后认为:红安是湖北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革命传统教育的优势和影响十分突出。因此,有必要把红安建成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有高水平的“全省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此加强对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使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在发展中增强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他的这些想法得到了省委书记办公会、常委会的一致赞同。2004年8月,省委确立了基地建设的三大个重点项目:一是整修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增强其感染力和震撼力;二是新建红安干部教育学院,把它作为省委党校的一个分校,将来到省委党校学习的干部首先就要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三是发掘红安精神,从以往红安精神的多种表述中提炼出最具特色、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想精髓。为此,俞书记和省委其他领导成员多方奔走,筹措三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资金,到目前为止,改造烈士陵园的8000万元投资已落到位,在陵园内将新建5000万平方米烈士纪念馆,并将现在的烈士纪念馆改为将军馆,整修烈士纪念碑及周边广场。按红色旅游要求,园内还将新建50米长、3米高的黄麻风云纪念浮雕,修建刻录红安22550名革命烈士名字的“小长城”等。干部教育学院总投资5130万元,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资金筹措、进入工程建设招标,第一期工程竣工后,能与省委党校同期培训学员300名。在省委党校学习的处级以上干部,将陆续来这里接受教育,一年可培训2000多人。 同时学院还可面向省内外举办传统教育短期培训班。这些重大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必将给红安红色旅游经济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注入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三、打造经典:红色旅游的发展需要

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更好地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提高红色旅游产品品位,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促进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对部分革命老区来说,还是一个需要探索与实践的新问题,很多革命老区由于不具备地理、交通、区位优势,在经营旅游业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当前许多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还停留在原始的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的展示上,这的确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全方位的体验和要求,更不能产生强烈的“红色体验”效果。但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笔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因而要特别注意保护、整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包装,将凝聚革命历史资源的载体,通过适合游客心理需求和现代审美观的形态表达出来,使红色旅游产品真正为广大游客所喜闻乐见,而切不可盲目建设,大兴土木,绝不能走与普通观光、度假区“同质化”发展的道路。因此,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实践,使红色旅游产品产生持续的吸引力。老区红安在打造红色经典景区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5

(一)整合“百里红色长带”。从县南以高桥镇庙嘴湾村昔日的“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为中心的革命遗址群,到县城的以“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为中心的革命纪念场馆群,再到以县北七里坪镇 “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为中心的革命遗址群,正好形成了“百里红色长带”。全面整合这个“百里红色长带”,必将打造出气势恢弘的红色旅游风景线,这应该成为红安下一步发展红色旅游经济,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一项重大工程。红安县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的45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都集中在这个“百里红色长带”之内,而在这个长带之内还有很多不能适应红色旅游发展要求,需要打造完善的地方:一是要配套完善基本设施。对通往各个景点的道路、水电、厕所进行全面的维修和整治,对景点周边的污水及垃圾进行处理。二是要实现景点与居民区、工作区分离。在南北两个苏维埃政府遗址群落中,还存在景区与居民区混杂的问题,其中仅七里坪镇长胜街就有189户居民,而处在县城民主街闹市区的董必武故居的一部分建筑楼群,又长期被文化馆占用办公,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尽快实现分离。三是要提升布展品位。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内的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安革命博物馆等景点内重新规划、设计、更新陈列手段,引进现代声、光和电子技术,提高文物布展品位,生动地再现革命先辈的事迹和奋斗精神。四是要新建标志性的建筑物。在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八军的组建地、红二十五军的重建地新建纪念碑,并且镌刻碑文,记载各支军队的战斗历史。五是要新建旅游集散中心。在县城城区、七里坪镇、高桥镇建立三个高标准,统一规划的游客集散中心,以方便游客到各个景点参观游览。从而将这条“百里红色长带”打造成“南接武汉,北通豫皖,东连大别山其他县市,西接大悟县宣化店谈判旧址”的红色旅游网络,使之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唱响“两百将军品牌”。革命老区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往往是既熟悉又神秘的地方。一个地方的红色旅游,必须突出这个地方的自身特色,唱响自己的品牌。红安是223位将军的故乡,是别的地方无与伦比的“全国第一将军县”,1984年,徐向前元帅就为一部反映红安籍将军故乡情怀的长篇报告文学亲笔题写了《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书名,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曾经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红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一个将军的童年,都留下了一部神奇的童话;每一个将军的战斗经历,都留下了一串精彩的传奇故事;每一个将军的革命生涯,都是一部活生生的革命传统教材。在红安籍的将军当中,有很多人是毛泽东主席十分喜爱的战将:“百战将星”秦基伟抗美援朝凯旋归来,毛泽东称赞他指挥的“上甘岭战役是奇迹”;“旋风将军”韩先楚骁勇善战,军功卓著,在文革动乱岁月里,毛泽东当面用“打不倒你”给他撑腰;“百战将军”王建安,在攻打济南的战役中,曾被毛泽东亲自召见,并安排他与许世友联手作战。红安籍将军们的卓越战功,既得到了共和国缔造者的赞赏,并且彪炳青史,同时也在故乡人民中广为流传。红安籍将军们留下的一些童话、创造的奇迹、演绎的故事和流传的佳话,对于游客来说,都是富有魅力的旅游精神产品,构成了独具红安特色的“将军品牌”。因此在红色旅游开发中,红安要唱响“两百将军品牌”,修通每一位将军故里的乡村公路,整修每一位将军的故居,并且搜集整理每一位将军的故事,编印出版成书,以满足广大游客探秘将军故里的心理需求。 (三)开发“三座红色名山”。红安县北的天台山、九焰山和县南李先念故居门前的红马寨,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名胜古迹,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底蕴,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董必武、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徐向前、刘华清、许继慎、蔡申熙、沈泽民等革命先辈都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在革命战争年代既为革命保存了实力,使革命者有了与敌人回旋的余地,又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成为敌人搜捕革命者、屠杀革命群众的“重灾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天台山党组织领导当地群众不懈斗争,方

6

圆数十多里的160多个村庄4000多人,到解放时仅幸存183人。李先念主席五度回到故乡红安,每次都问到了天台山区的建设和开发,嘱托红安县委、县政府领导一定要“把那里建设开发好,告慰烈士的英灵。”九焰山上的“止止洞”,曾经是红25军奉命北上长征之后,中共鄂东北道委委员会坚持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红马寨曾经是李先念革命之初与敌人斗争、周旋的大本营,他曾隐蔽在山上的“卧龙洞”中,多次组织工会、农会会员召开会议,传播革命思想,传达上级指示,布置革命工作和任务,并且在洞内躲过了敌人的数次搜山围捕。这三座山上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堪称“三座红色名山”,应该纳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建设之中,使“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交相辉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培育市场: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红色《纲要》明确提出了“以红色旅游产业化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这就表明:红色旅游必将由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主导转变,红色旅游产业化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还只接近200亿元。可见,红色旅游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充满无限商机的。有报道称:红色旅游已成为推动老区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重要途径。江西井冈山市2004年1—10月游客人数超过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亿元,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2.6%。四川广安市2004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44.1万人次,旅游收入17.1亿元。西柏坡纪念馆2004年接待游客46万人次,门票收入414万元。而在老区红安,2004年接待的参观游览者虽然有50多万人次,可门票收入却不过100万元,其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接待10多万人次,门票收入50多万元,今年由于掀起红色旅游热潮,加之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导致客流量剧增,门票收入也看涨,到4月上旬,已接待15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80多万元。要使红色旅游带动老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培育健全的红色旅游市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和经济两个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立体型开发、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红色旅游市场,形成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一条龙的产业组织形式和旅游经营方式。这里就此提出五点意见和和建议:

(一)尽快实现红色旅游体制转轨变型。红色旅游是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演变而来的,当前的一些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原来都是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类的面目出现的,在管理上一般都是隶属于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事业化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无疑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按照红色《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要求,红色旅游必须实现产业化,以此带动革命老区发展。因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化管理模式,也就不能适应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了。可见,要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努力培育红色旅游市场,在管理上实现由事业接待型向旅游产业型转变,这样才能彻底摈弃事业化管理的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化的道路。从红安的情况来看:原来有的景点隶属于文物局、有的景点隶属于民政局,今年才成立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对陵园内的一些景点实行了集中管理。但全县更大范围内的其它一些红色景区、景点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建立或理顺,红色旅游的运作机制尚待形成,前来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旅游团体和个人大都由对口单位、下级单位接待,门票有时也由这些单位支付。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直机关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增加了接待费用的开支,甚至闹得经费支出本来就严重不足的某些单位苦不堪言,也掣肘了“红色旅游”市场的形成,制约了“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建议成立“红安红色旅游集团公司”,统领全县红色旅游市场的管理与营销,这样既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红色旅游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又能让一些机关部门从繁重的红色旅游接待事务中解脱出来。

7

(二)允许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开发经营。由于有的地方存在经营思维和方式落后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红色旅游业不能很好地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一个原因。因而应在打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对红色旅游业的投资,使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到红色旅游项目开发中,以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的产出。国家对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投资是有限的,而革命老区又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途径,吸引外商向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投资,以加快红色旅游发展步伐。红安要整合“百里红色长带”、唱响“两百将军品牌”,开发“三座红色名山”,战线很长,工程浩大,单靠国家确立的项目投资和地方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筹资,近年已向外引资3000多万元,与深圳宝安集团联手开发天台山,这一举措不仅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的压力,加快了红色旅游的开发,同时也会将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机制带入红色旅游经济运作之中。

(三)把握好红色旅游市场的一般规律。红色旅游有着自身的特点,市场变化有着明显的规律,是可以预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纪念性”和“主题性”活动两大政治性因素的影响:纪念性的活动一般5年一个“小高潮”,10年一个“中高潮”,50和100周年一个“大高潮”,主题性活动则要看政治的需要了,如近几年来的“三讲”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红色旅游也出会出现“高潮期”。同时,红色旅游也受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就是在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节期间这三个“黄金周”,红色旅游也会出现“高潮期”,这与其它旅游市场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无须讳言,希望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客流量永远保持高位运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红色旅游最终必须经受市场的考验,不能仅仅依赖每年的几个纪念日、有重大的政治主题性教育活动和三个“黄金周”期间的游客而生存下去,而应该成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拳头产品”,掌握和把握上述的一些变化规律,有助于我们在旅游接待上做到心中有数,提高“高潮期”接待游客的容量和质量。除此之外,在旅游开发上还得考虑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可以把红色旅游与自然、人文历史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开发利用,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产品销售量。在红安境内,不仅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宋代的桃花塔、元代的双城塔、清代的陡山祠堂、似马山摩崖石刻等都可以与红色旅游实现链接,形成互动。 (四)广泛开展红色旅游市场促销活动。红色旅游经济目前在许多革命老区还处在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要促使之呈现出燎原之势,很有必要广泛地开展市场促销活动。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要争取有足够的客流量,关键是要有适应市场需求的红色旅游产品,而对红色旅游产品品牌进行宣传促销,更有助于提升这些产品的品位和价位。因此,要加强对旅游消费市场需求趋势的研究,不断探索红色旅游促销的新路子。红安尽管有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对外宣传推介不够,促销力度不大,手段落后,方式不新,因而受众面不广,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可以通过组织举办“将军故里红色旅游节”之类的大规模、高规格的宣传推介活动,大造红安红色旅游声势,吸引全国、乃至海外游客到红安旅游观光;还可建立“将军故里红色旅游网站”,通过互联网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推介红安革命历史、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期招引更多游客寻访将军故里,繁荣红安红色旅游市场;也可通过组织“红红联谊会”的形式,与其他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形成互动效应,达到“红红联手,相得益彰”的效果。

(五)建立“立体型”红色旅游市场格局。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必须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型”市场格局,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让交通、餐饮、商业、娱乐等相关产业与红色旅游对接,形成产业链,为旅游者开辟更为广阔的消费空间。红安在推进红色旅游集约化经营上应该把革命特色、传统特色与地方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强化市场竞争力,增

8

强红色旅游的“卖点”。 建议组建“红色旅游车队”、“红色导游服务队”,让游客一到红安,就能得到方便快捷的红色旅游服务;开办“红色旅游图书市场”、“红色歌舞厅”,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旅客了解红安革命历史、享受红安革命歌谣和舞蹈艺术,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建设“红色旅游宾馆”、“红色旅游商城”,用“红军床”、“将军饭”、“主席菜”来招待游客,让游客在住宿、餐饮、购物中体验老区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回革命年代的遐想,同时也可将红安的珍珠花、煨葫芦、红薯干、绿豆粑、糜千张、盐豇豆等土特产品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建立这种“立体型”的红色旅游市场格局,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增加旅游收入,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人数,全面带动红安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

【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

红色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专项特色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所谓红色旅游,顾名思义就是“红色”和“旅游”的有机结合,“红色”是内涵,“旅游”是形式。具体来讲,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和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的结晶。红色旅游首先是旅游产品,因而也就具有不可储存性、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不可转移性等一般旅游产品的普遍特征。准确把握红色旅游的内涵,要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一是红色旅游主题的严肃性。要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保护其严肃性,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不能为吸引游客,随意编造故事。二是红色旅游定位的准确性。红色旅游是一种历史教育产品,其主要功能就是教育性,所以,红色旅游又可以称为精神之旅。三是红色旅游吸引力的独特性。即依托史实的惟一性、客观性吸引游客参观游览。 二、江西省红色旅游的发展状况

江西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资源丰富且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品位高,被称为“红色摇篮”。这里有毛泽东所领导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中国红色革命摇篮”——井冈山,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始发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地“红色故都” ——瑞金,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安源,举世闻名的八一起义英雄城——南昌等众多中国革命之最。在全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江西省始终走在红色大军的前列,成为中国红色旅游兴起的策源地。江西最先建立红色旅游区,最早提出红色旅游概念,最先举办“心连心”《红色之旅》节目,并很快得到全国的认同。 1998年,江西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响亮的红色旅游促销口号——“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将红色旅游打造成具有江西优势的旅游品牌并推向了市场。进入21世纪,受旅游黄金周等因素的影响,大众旅游和假日旅游蓬勃发展,促进了很多个性化旅游产品的发展,红色旅游也明显受益。在2001年 “成都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江西旅游局率先推出红色旅游的品牌。2004年,江西旅游局联合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河北和浙江等省市旅游局共同签署了《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吹响了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号角,为新兴的红色旅游市场注入了活力。2004年10月,江西又联合15省市开展了“红色之旅万里行”大型红色旅游宣传活动,为发展红色旅游宣传造势,为发展老区的经济打开新的突破口,标志着中国红色旅游进入了百舸争流的快速发展时期。此后,江西省又率先制定了《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力求对全省的红色旅游发展加

9

以指导和规范,努力使红色旅游成为江西旅游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江西省一系列的宣传促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全省共接待游客达176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37%和42.86%,占全省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的34.54%和34.37%,约相当于江西当年全省GDP的2.7%,与此同时,红色旅游继续成为江西省旅游经济的最大亮点,井冈山、南昌、瑞金和安源四大红色品牌成为推动该省假日旅游的发动机,旅游人次和收入占了全省假日经济的近半壁江山。江西红色旅游发展持续升温,迅猛发展。

三、江西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红色旅游在江西正以前所未有的声势迅猛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要警惕开发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负面效应的产生和扩张。目前,江西红色旅游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管理体制不完善,总体经济效益较差 红色旅游景区往往有旅游、文物、民政等多个管理部门,条块分割严重,资源整合困难,管理秩序混乱,旅游部门多景点开发的行业职能不能有效体现。目前,在江西,除了井冈山、瑞金等几个起步较早的红色景区外,多数景区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其经营方式仍停留在事业接待型的老路子上,旅游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落后,管理经验匮乏,市场化程度低,缺乏活力和竞争力,难以适应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需求。一是官派接待增加了地方负担。在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的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大部分都按部门系统、业务关系由景点所在地对口单位接待安排。这样,一方面景点收入与游客接待量不成比例,多数旅游单位在旅游景区当地政府的协调下,都享受打折或免票待遇,增加了地方旅游景区负担。另一方面参观旅游陪护成本较高,尤其是对有直接领导关系的上级机关的陪护,不仅在人员的陪同上有要求,而且在食、住、行等方面均要考虑到位,无形中增加地方工作部门负担。二是相互攀比趋势严重。一些地方、部门、机关借先进性教育之机,名为学习参观加强教育,实为把旅游当成福利,在某种程度上歪曲了先进性教育的严肃性及红色旅游的政治意义。三是公款旅游消费合法化。《党内纪律处分条例》中有关不许用公款旅游针对主体是个人,但对机关组织的规定尚不明确。因此,一些单位趁机利用公款组织旅游活动,为公款旅游、公务腐败披上了堂而皇之、名正言顺的外衣。

2。 产品功能单调,客源市场面临挑战

由于红色旅游是以革命精神、爱国情感为主要吸引力,所以,红色旅游很容易变成单调的革命历史遗迹观光活动,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只是走马观花似的在革命博物馆或者纪念地走一圈,出现了“景点多,看点少;旅游热,市场冷”的局面。与此同时,很多红色旅游景点没有深入发掘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与老区革命历史文化脱节,红色旅游活动内容过于狭窄,且“红色”两字不突出,根本对游客形不成吸引力。加之各地没有主动把自己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中,相当一部分红色旅游景点由于地理区位、知名度和开发深度不够等原因,陷入了一种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非良性循环中,致使其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项目的规划等都缺乏大局和长远观念、甚至与其他红色景点雷同,产品单一,从而使自身竞争力大大减弱或消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资源浪费,抑制了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以红色旅游开发较好的井冈山为例,毛泽东故居在全国就有几十处,但在井冈山旅游区,仅对游客开放的就有茨坪毛泽东旧居、大井毛泽东旧居、黄坳毛泽东旧居和八角楼毛泽东旧居等4处,不仅使游客感觉乏味,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3。 红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开发的矛盾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具有审美、愉悦价值旅游功能,能吸引人

10

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所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对旅游区进行开发,从某种角度来看,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开发旅游景区,就要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宾馆、饭店等,甚至还开办工厂,这一切,都破坏了旅游景区的原有环境。加上有些景区在开发的同时缺乏保护意识,片面追求红色旅游的产业化,盲目开发,惟利是图,对不可再生的红色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种矛盾加剧必将影响红色旅游的发展。

4.资金投入不足,促销意识不强

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地区,这些地方条件艰苦,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少,促销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没有充分利用“绿色+红色”、“文化”+“网络”等新的促销方式,从而导致红色旅游发展受到制约。例如,尽管江西红色旅游的一些经营者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宣传网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网页知名度不够,信息有限,更新速度缓慢,无法对红色旅游的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持,同时资金短缺也影响了宣传的进一步深入。 四、对策及建议 1.打破体制束缚

面对江西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束缚,政府部门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发生。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应发挥其协调职能,加强文化部门、旅游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处理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关系,同时要制定好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规划和服务标准,使江西红色旅游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方面,江西上饶的经验值得借鉴。从2003年开始,江西上饶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直管的副县级单位——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委会,并把周田、石底、七峰岩、李村等监狱与茅家岭监狱旧址整合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其整合步伐在全国也可算走在了前列。 2.开发多层次的客源市场

开发多层次的客源市场主要包括开发青少年市场、中老年市场和青年市场。首先,青少年学生是相对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大部分学生都有旅游动机,旅游对他们既是种锻炼,也是新鲜的刺激,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中老年群体对红色革命比较感兴趣,他们大都阅历丰富,又有怀旧情结,“想当年,忆往事”是开发其目标市场的契合点;青年市场开发重点在于企业白领工作者、公务员市场,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白领工作者、公务员旅游发展前景看好,他们将成为红色旅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不同客源市场,要针对其不同的特点加以开发利用。对于青少年学生除了要大力宣传红色旅游的价值,还要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并编辑出版江西红色旅游手册,同时可举办“革命知识问答赛”丰富学生的革命知识,加强革命意识;对于中老年市场要组织老战友、老同学、老年夫妻等游览红色景区,并针对消费群体的特点,组成中老年团队,开设专门的“夕阳红专列”,满足他们的“红色”情节;对于青年市场的开发,不仅是要让其受到教育,更重要的是要使得红色旅游产品符合其自身的发展需求。对于有自驾车爱好的青年市场,可以策划自驾车旅游者红色旅游概念路线,重走当年红军长征路项目、汽车拉力赛或越野赛等项目。编辑适合自驾车旅游者旅游小册子,以便自驾车旅游者的出行。

3.保护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创新相结合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依托,资源是开发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红色旅游资源,也就没有红色旅游的生存和发展。红色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脆弱性,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时,应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注重维护其原生性,将人为破坏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从而使红色旅游资源真正造福社会,造福子孙后代,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红色旅

11

游的可持续发展。

各地在发展红色旅游时应深入发掘红色旅游的内涵,作到深度开发和创新相结合。一是加大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文献和资料的力度。在以党史研究为主线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工作中,对江西革命历史进行比较全面和细致的调查了解。二是重视红色旅游的“招牌”,积极开发整合当地资源深入挖掘和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应在传统的参观活动基础上,努力体现红色旅游的特色,实施超前服务和换位思考,提高旅游接待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各旅游景点可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适当开设一些有特色的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项目。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档次,改变单纯的图片展求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法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四是在导游讲解方面,要注意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还要尽量丰富解说内容,寓教于乐,使旅游有多方面的收获。

4、加强市场化运作,加强促销力度

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心须引入市场机制,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市场经济的理念应贯穿于红色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要积极提升旅游景点层次,打造精品景点,切实按经济规律办事,引导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旅游应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市场才有开发的意义。对于资源级别较低、区位条件较差的地区则不一定要开发,或者视情况将目标市场定位于当地。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在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使江西红色旅游不断得到新的发展。要在做好客观分析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状况,深度挖掘资源特色,认真研究客源市场需求状况,全面分析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程度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供给能力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形成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红色旅游产品。 5.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

区域合作、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丰富产品内容应成为红色旅游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江西红色旅游的发展要用开放的思路,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走区域合作道路,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首先,必须整合资源、体制、机制,全方位提升江西红色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把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成具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在更广阔的视角内谋划江西旅游的发展战略。其次,与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市进行区域协作开发,共同拓展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在不同地区、不同市场,进行联合宣传促销,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利益共谋,全力提升江西红色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力度。这一方面,井冈山与湖南省株洲市等地推出的“共和国之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既实现了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和客源互流,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寿县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设想】

寿县虽无缘跻身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但作为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也面临着打造红色旅游的良好契机。为此,寿县在着力塑造文化旅游特色的同时,也在充分挖掘县域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坚持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同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发展相结合。 一、红色旅游资源现状

寿县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且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革命志土叱咤风云,淮北健儿屡健奇功,共产党人更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从1923年中共小

12

甸特支的成立,到抗日敌后革命根据地——寿东南办事处的建立,从参加北伐到渡江支前,寿县这块热土的仁人志士,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勇向前,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百氏同胞石德纯,石德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英勇事迹在寿县家喻户晓,曹门三烈士,浩气长存,光照千秋,红军将领孙一中、徐德文、王培春、李坦,革命先驱薛卓汉、方运炽革命业绩永垂青史,千千万万为革命捐躯的寿县籍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革命乐章,也为寿县人民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迹,寿县革命遗址主要集中在瓦埠、正阳关、寿春镇一带。

瓦埠位于寿县风光秀丽的瓦埠湖畔,这里有着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优良传统。1923年冬,共产党员曹蕴真、薛卓汉、徐梦秋等根据党的指示,从上海返回家乡寿县,做宣传发动工作,先后介绍上海大学生方运炽等人入党,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成立了安徽第一党组织——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特支书记曹蕴真,特支直属中央领导。特支成立后,先以瓦埠、李山庙小学、小甸集为阵地,党员多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寿县著名党史人物曹蕴真、徐梦秋、薛卓汉、方运帜都在瓦埠和小甸小学任教。特支遵照党中央指示,秘密开展工作。1928年,中央军委负责同志周恩来指示寿县共产党员孙一中等人到皖北军队开展工作。中共小甸特支的建立,为寿县党组织的发展状大,奠定了基础。随着组织的发展,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相继建立了县委、中心县委、在党的领导下,1931年寿县瓦埠一带贫困农民千余人,组成皖北红军游击队,举行了瓦埠暴动。3月29日,暴动队伍齐集于瓦埠街东南泰山庙。次日晨,大队涌向瓦埠街,在望春园酒馆门前,竖起镰刀,锤子大红旗,逮捕地主、豪绅十余人,缴获地方豪绅枪支百余支,3400多名农民打开方家小楼地主粮仓分取粮食2000余斤。4月1日,杨家庙,杜师娘一带的“联庄会”(地主武装)1500余人前来攻击暴动队伍。国民党自卫队也赶到瓦埠包围红军游击队,双方发生激战,在突围中,红军游击队队长戚连雨与17名战士壮烈牺牲,中共瓦埠区委设法从开明士绅家借得步枪20余支,子弹千余发,打着小甸集“联庄会”旗号,掩护游击队夜间突围。突围后,化整为零,暂时隐蔽。瓦埠暴动诞生了一支工农红军。这支队伍由游击小组发展到游击师后经中央批准,成立了皖西北游击师,转战于合肥、舒城、巢县、无为等地,开展除恶反霸的武装斗争和革命运动,为寿县人民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目前瓦埠还保留有革命烈士纪念塔、曹渊故居、烈土纪念碑、小甸特支遗址、寿县第二次党代会旧址(寿县瓦埠小学)等众多的革命遗迹可供参观、瞻仰。

正阳关,属有“淮南古镇”之称,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位于淮、淠、颖三河交汇处,水路交通发达,历史商业繁荣。因此从明、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一直是淮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从1929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在安徽建立一个交通中站,中站下设正阳关,正阳关交通分站站长是皖北(寿县)中心县委书记李乐元。中央交通员李和,经常往返上海和正阳,李乐天在正阳关南大街马家行租用一间房子,开了一家香烟铺,作为分站的联络处,正阳关在鄂豫皖苏区东北约百余里,当时是皖北(寿县)中心县委的活动中心,中心县委管辖皖北地区13县,与苏区紧紧接壤。民国21年5月,红25军自苏区兼程至正阳关,军部临时驻在今正阳镇政府院内后楼与当时的福音堂内。该处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春镇,作为历史遗址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镇现仍保存着几处革命遗址。位于县城西大寺巷中段北侧,是清代寿县循理书院,在“八一”南昌起义后,是中共中央军委派廖运泽、孙一中筹办的寿县学兵团旧址,县城东街福音堂 为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这两处革命遗留也是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一提的是城内北大街、孙状元旧宅、刘伯承将军的司令部于1949年8月驻扎在此,刘伯承司令员、李达参谋长、张际春副政委也住在这里。40多年过去了,刘帅在古城停留期间平易近人和艰苦朴素的作风,给寿县人民留下了深刻

13

的印象。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几点设想

发展红色旅游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工程,也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我们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艰苦细致的务实作风,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做发展红色旅游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干家。具体打算是:

(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红色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成立红色旅游工作协调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相关单位责任,做好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充分挖掘我县红色旅游资源。 (二)认真抓好安徽第一个党支部——小甸特支的规划和建设。原小甸特支是中共安徽省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直属中央领导,着落在我县小甸镇,现有革命烈士陵园,特支遗址、曹渊故居等三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委书记郭金龙同志在省直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动员会上提到小甸特支后,省直单位及县内外参观者络绎不绝,截止目前已接待7000余人次,已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我县将重点规划设计好小甸镇、瓦埠镇红色旅游开发项目,把小甸镇革命遗址、遗迹与瓦埠镇的瓦埠暴动遗址连线成片,形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采取政府投入、县直单位筹资和发动全县党员捐款等办法,对景点进行全面绿化、整修、布展,进一步改善接待条件。

(三)认真开展好宣传促销活动。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党史、革命历史教育,尽快整理编写红色旅游导游词,规范解说,扩大影响,收集整理《寿县革命回忆录》、《中共寿县党史人物》等文史资料,翻印成册,供参观者学习,在寿县楚文化博物馆内设立专门展厅,对我县党史现代革命史以及人物、事件进行专题展览,利用新闻媒体对外宣传,扩大寿县知名度。

(四)精心策划,认真组合旅游线路。努力打造以古城为中心,以八公山、安丰塘、瓦埠湖“一山、两水”为主线,以小甸、瓦埠、正阳关三大历史文化名镇为点缀,逐步形成楚文化、豆腐文化、红色文化、战争文化和淮河风情文化的精品旅游体系。

【江西:“红”“绿”相辉映井冈】

回眸2009,井冈山市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因地制宜地推进绿色产业,走出一条以景区带城区,城镇带农村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新路。 打造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文化

一个5万平方米的巨型野外剧场上,4000平方米的巨幅红绸从天而降,演化成铺天盖地的血海和冲天的红云。黄洋界上的隆隆炮声、八角楼上的如豆油灯、送别路上的军民深情??

去年3月至11月,在井冈山市拿山乡上演的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再现了井冈山斗争两年零四个月的情景,荡气回肠的红色旋律把人们带回到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重温8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不禁使人心潮澎湃。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83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继承革命传统,弘扬‘井冈山精神’,需要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井冈山市市长梅黎明说,为此,井冈山市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引进社会资本,改变既往旧居旧址展示模式,着力推出“情景再现工程”,增强红色旅游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打造震撼、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红色经典,让游客在大场面、大场景中感知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文化。

14

这台演绎红色经典,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的大型实景演出,一经推出就给人以巨大的情感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

参加这台实景演出的600名演员多是当地的红军后代,他们用真挚投入的表演打动了观众的心。演出时,人们每每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现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演出结束后,游客眼噙热泪与演员们依依惜别。

井冈山市委宣传部部长杨二勇说,如今,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已经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革命传统的一个品牌,不仅丰富了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内涵,更增加了井冈山的客源。去年“十一”期间,井冈山旅游部门专门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游客上山就是冲着这台演出而来。

在弘扬红色文化时,井冈山大胆探索,广泛运用现代文学、歌舞和影视等艺术、科技手段,改进展播方式,提高展览效果,提升革命传统教育的感染力,景区核心竞争力得以增强。如今,在井冈山上,长112米、高18米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全景图,黄洋界保卫战3D电影、“黄洋界上炮声隆”情景再现等一批红色精品,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吃一顿红军餐,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烈士墓的“六个一”体验式教育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中体验革命传统,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做大红色旅游 带富一方百姓 走进井冈山麓的厦坪镇菖蒲古村,只见樟树枝繁叶茂,村容干净整洁。一个融旅游餐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已经在菖蒲古村建成。 村民吴建中在村头开了一家“农家乐”。他告诉记者,去年,自己“农家乐”接待的游客从上年的1.8万人次上升到5万人次,收入也翻了两番。他说:“这得益于市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来的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也就好了!”

红米饭、南瓜汤、柴火灶??像吴建中一样,村里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红色旅游。村支书王国荣告诉记者,菖蒲古村去年就新增了11家“农家乐”,一些村民还开展网上订餐业务,古村人均年纯收入从4500元上升到5000元。

菖蒲古村的变化是井冈山红色旅游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井冈山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红色旅游为发展的龙头,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文化项目,通过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形成了集传统教育、观光、休闲、度假、培训为一体的多元化产品体系,通过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提高了井冈山旅游市场影响力。

此外,井冈山市还组建吉安(井冈山)旅游商品研发推广中心,研发一批集文化、历史、纪念、观赏、收藏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工艺品,建立一批高档次、高品位的旅游购物场所,让红色旅游业走上商品产业链的循环经济系统。漫步井冈山天街,大大小小200多家经营特色旅游工艺品的商店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为发展红色旅游,井冈山着力推进一批旅游项目。围绕把茅坪景区打造成井冈山旅游“乡村驿站”这一目标,井冈山投资3000余万元启动了茅坪景区综合改造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井冈山(梨坪)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茨坪南湖改造、井冈山主峰景区改造等一批总投资近亿元的旅游重点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数据显示,去年井冈山共接待来山旅游者412.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7%和13.86%,实现了以发展旅游引导产业发展的目标。 同时,井冈山市发挥旅游“哺农”“富农”的优势,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合理发展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并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环境改造,使旅游业惠及到更多的农民群众。红色旅游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ma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