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三卷
更新时间:2023-10-11 03:5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资本论》第三卷
《资本论》第三卷的对象与方法 ................................................................................................... 3
一.对象 ................................................................................................................................... 3 二.方法 ................................................................................................................................... 4 三.意义 ................................................................................................................................... 5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 ............................................................................................................... 6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 6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 7
一.成本价格 ................................................................................................................... 7 二.利润 ........................................................................................................................... 7 第二章 利润率 ......................................................................................................................... 8 第三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 9
一.m'不变,v/C可变 .................................................................................................... 9 二.m'可变 ..................................................................................................................... 10 三.总结 ......................................................................................................................... 10 第四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 10
一.周转对利润或利润率的一般影响 ......................................................................... 10 二.不同资本的周转时间对其利润率的影响 ............................................................. 11 三.正确计算年利润率 ................................................................................................. 11 第五章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 11
一.节约不变资本的途径 ............................................................................................. 12 二.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 ......................................... 13 三.有关技术发明的论述 ............................................................................................. 14 第六章 价格变动的影响 ..................................................................................................... 15
一.原料价格的波动及其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 ......................................................... 15 二.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 ......................................................................... 15 三.原料价格变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 ................................................................. 16 本篇小结 ................................................................................................................................. 17
基本概念: ..................................................................................................................... 17 复习题: ......................................................................................................................... 17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17
第八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 17
一.研究的出发点 ......................................................................................................... 17 二.资本构成与利润率的部门差别 ............................................................................. 18 三.各部门资本周转时间的不同与利润率的差别 ..................................................... 18 四.利润率的差别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 19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19 第十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 20
一.个别价值与市场价值 ............................................................................................. 21 二.供求与价值 ............................................................................................................. 22 三.资本主义生产价格的形成机制 ............................................................................. 24 四.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25 五.所谓“转形问题”(transformation problem) ............................................... 26
1
本篇小结 ................................................................................................................................. 29
基本概念: ..................................................................................................................... 29 复习题: ......................................................................................................................... 29
第三篇 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 ............................................................................................. 29
第十三章 规律本身 ............................................................................................................. 29
一.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 ......................................................................................... 29 二.利润增加和利润率下降的二重的规律 ................................................................. 29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 31 第十五章 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 33
一.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 ................................................................................. 33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性质和历史相对性: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冲突 . 34 三、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破坏:生产过剩的实质 ..................................................... 35 本篇小结 ................................................................................................................................. 37
基本概念: ..................................................................................................................... 37 复习题: ......................................................................................................................... 37
第四篇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 37
第十六章 商品经营资本 ..................................................................................................... 37 第十七章 商业利润 ............................................................................................................. 39 第二十章 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 ................................................................................. 41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的商人资本 ..................................................................... 41 二.商业资本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的作用 ............................................. 42 本篇小结 ................................................................................................................................. 42
基本概念: ..................................................................................................................... 42 复习题: ......................................................................................................................... 43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 43
第二十一章 生息资本 ......................................................................................................... 43
一.生息资本 ................................................................................................................. 43 二.利息 ......................................................................................................................... 44 第二十二章 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 44 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 46
一.利润(剩余价值)由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分割 ................................................. 46 二.企业主收入的性质 ................................................................................................. 47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 49 第二十九章 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 50 第三十六章 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 ..................................................................................... 52
一.高利贷资本 ............................................................................................................. 52 二.生息资本和现代信用制度 ..................................................................................... 53 本篇小结 ................................................................................................................................. 53
基本概念: ..................................................................................................................... 53 复习题: ......................................................................................................................... 53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 54
三十七章 导论 ..................................................................................................................... 54
一.土地所有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54 二.资本主义地租 ......................................................................................................... 55
2
第三十八章 级差地租:概论 ............................................................................................. 57 第三十九章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I) .......................................................... 58
一.三个例子 ................................................................................................................. 59 二.虚假的社会价值 ..................................................................................................... 62 第四十章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级差地租II) ............................................................ 63 第四十五章 绝对地租 ......................................................................................................... 65
一.问题的提出 ............................................................................................................. 65 二.绝对地租的来源 ..................................................................................................... 66 三.地租与垄断价格 ..................................................................................................... 68 本篇小结 ................................................................................................................................. 68
基本概念: ..................................................................................................................... 68 复习题: ......................................................................................................................... 68
第七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 69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 ............................................................................................. 69
一.三位一体公式是资本拜物教的完成形式 ............................................................. 69 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必然王国的彼岸” ......................................................... 71 第五十章 竞争的假象 ......................................................................................................... 72 第五十一章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 74
一.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 74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基本特征 ..................................................................... 75 本篇小结 ................................................................................................................................. 76
基本概念: ..................................................................................................................... 76 复习题: ......................................................................................................................... 76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资本论》第三卷的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资本论》第三卷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整理并于1894年出版。 《资本论》第三卷的标题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所谓“总过程”是指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流通(交换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
关于《资本论》各卷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指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
3
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于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竞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资本论》第三卷,29-30页)①
其中提到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包括:(1)资本的各种形态,即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以及土地资本等;(2)与各种资本形态相对应的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即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以上具体形态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表现为各种现实的经济范畴和经济关系。
思考题: 有观点认为,《资本论》三卷分别论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流通(交换)过程、分配过程。也就是说,《资本论》第三卷是专门论述分配问题的。请分析这种观点的错误。
二.方法
《资本论》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经济范畴、经济关系的内部联系和运动规律。那么为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二卷中撇开了《资本论》第三卷的许多现实范畴,首先在抽象的、与现实疏离的层次上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呢?
这种论述顺序是采取“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的结果。马克思认为,作为理论研究对象的具体和现实本身只是混沌的表象。理论的抽象力就在于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然后,整个研究过程再回过头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在阐述政治经济学的这一方法时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现实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18页)“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和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及其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之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资本论》第一卷,23-24页)
按照这一方法,《资本论》第一卷以单个的产业资本为代表,研究了资本最抽象的规定,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本质。《资本论》第二卷则研究了单个资本在其自身运动(循环和周转)过程中采取的具体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以及它与其他资本在流通和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 ①
以下凡引自《资本论》第三卷的,均只标注页码。
4
基本规律已经得以揭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抽象的资本在生产的总过程中如何转化为各种具体的资本,从而说明资本的抽象规定如何贯穿、隐藏在资本主义现实生产关系乃至当事人意识当中。
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和本质规定出发,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就从混乱的、偶然的表现形式转化为合乎逻辑和规律的总体了。
三.意义
《资本论》第三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资本论》第三卷的“形式转化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的重要体现。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当中,“总体”的历史观具有方法论上的优先性,即社会经济历史是通过一系列运动和转化的中介环节才得以成为能被理论把握的总体。如果没有总体的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就会“把有机联系着的东西看成是彼此偶然发生关系的、纯粹反思
①
联系中的东西”。所谓个别的、具体的、孤立的经济事实(“具体历史”),都不过是“总体历史”的中介环节。其“合理性”不是由它们自身或纯粹理性的规定所决定的,而是根据它在“总体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的。
《资本论》第三卷对资本和剩余价值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没有解决甚至没有提出的一个问题。古典经济学派也试图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寻找一个统一的基础,但是他们没有反过来思考:为什么这个统一的基础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如何能够从一个抽象的、统一的理论基础中引申出这些具体形式?
“形式转化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与单纯的形式变化和转变相比,分析“形式转化”的重点在于说明抽象的资本如何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而采取不同的具体形式。以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为例。马克思并不否认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区别,而是强调这一转化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的,即资本拥有平等的社会权利,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实质上是因为一般商品生产已经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此时,产品不仅是商品,而且还是资本的产品。正式看到了这一区别,才使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避免了李嘉图学说的矛盾。第二,各种形式之间的转化不是由纯粹逻辑和形式的过程来完成的,而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确立及其运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和经济关系决定了各种经济范畴采取的现实形态及其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表现。因此,第三,“形式转化学说”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拜物教性质。每一种转化都会形式与内容进一步疏离。在抽象资本-取得平均利润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土地资本的转化链中,资本与劳动的联系越来越远,剩余价值的来源也越来越神秘化,剩余或利润越来越表现为货币资本或物质生产要素的产物。正是由于缺乏剩余价值理论和“形式转化学说”,庸俗经济学才最终得出了“三位一体公式”的不合理结果。
其次,由于《资本论》第三卷考察了许多被第一、二卷抽象掉的因素,并且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全貌,因此,只有在理解了第三卷的相关内容之后,对第一、二卷的有关理论才会有比较全面和正确的理解。比如,《资本论》第三卷所论述的社会必要劳动、供求关系与市场价格、虚拟资本、虚假的社会价值等范畴就对《资本论》第一卷阐述的劳动价值论构成了必要的补充。只有把第三卷和前两卷联系起来,才可以体会到《资本论》结构的宏大与逻辑上的严谨。
最后,《资本论》第三卷考察了许多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范畴和经济关系。虽然只是在比较抽象的理论层次上进行的考察,但是这些理论学说对于我们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6页。
5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
不仅整个《资本论》三卷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进行论述的,而且第三卷的论述顺序也如此。
《资本论》第三卷在考察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时,首先是从分析存在于生产领域(即其来源)没有经过分配和转化的利润范畴开始的。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研究了这一转化过程。其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构成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逻辑条件。 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考察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资本主义生产的这一现实因素导致了个别资本的利润率差别。这对于拥有“平等的社会权利”的资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由此导致了资本的流动与竞争,并且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在此基础上,一般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关系就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价格关系。
第三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考察了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利润率这个新的范畴上面的表现。 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考察了在社会分工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从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的情况。与《资本论》第二卷考察流通过程不同的是,第二卷结合流通和交换过程考察的是生产资本的生产(部门)分工,而第三卷考察的则是资本的社会分工。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说明了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考察了资本最纯粹的表现形式——借贷资本和生息资本。在这里,资本既可能表现为我们最初分析的一般形式——货币,另一方面又可以表现为发展了的形式——虚拟资本。马克思说明了利息的来源和性质,从而揭示了资本拜物教的秘密。
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虽然主要考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特殊的生产部门——农业——中的经济关系,但实质上通过说明资本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对立,揭示了各种形式的所有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是如何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
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对第三卷乃至整个《资本论》进行了总结。通过批判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利息)、土地-地租的“三位一体”公式,马克思概括的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联系与基本特征。
《资本论》第三卷的重点内容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资本论》第三卷首先考察的是在资本主义现实生产关系以及当事人的意识中与一般的资本范畴相对应的利润范畴。马克思说明了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但是这一转化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也是实质上的,它表明产品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所以,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费用和利润这两个部分是整个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在研究这一转化的过程中采取的假设前提和《资本论》前两卷一样:(1)资本的产品按价值出售;(2)剩余价值全部归资本家所有;(3)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是统一的,没有独立于生产过程的其他资本形式。
6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一.成本价格
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而言,成本范畴从商品价值当中分化出来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就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性而言,其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生产要素的生产性消费过程。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它通过价值(而不是实物)的形式来表现已经被消耗的生产要素。在这个意义上,成本价格是商品生产共有的一种范畴。如果撇开其价值表现形式,这种生产性消费还是一切经济制度条件下共有的一种技术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成本价格这个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质,从而掩盖了资本和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结构中的内在联系。成本价格补偿的只是商品生产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但是“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和商品的生产本身所耗费的东西,无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部分,不需要资本家耗费什么东西,因为它耗费的只是工人的无酬劳动。但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工人自己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就成为执行职能的并属于资本家的生产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资本家是实际的商品生产者,所以,对资本家来说,商品的成本价格必然表现为商品本身的实际费用。我们把成本价格叫作k,W=c+v+m这个公式就转化为W=k+m这个公式”(30页)。
总之,“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是用资本的耗费来计量的,而商品的实际费用则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其中的差额恰好就是剩余价值。关于这个差额形成的原因,《资本论》第一卷已经揭示了。马克思在这里再次作了概括:“在预付资本中,劳动力是作为价值计算的,而在生产过程中,它是作为价值形成的要素执行职能的。在预付资本中出现的劳动力价值,在实际执行职能的生产资本中,为形成价值的活的劳动力自身所代替。”(33-35页) 在成本价格这个范畴中,“在劳动上支出的资本部分和在生产资料(例如棉花或煤炭)上支出的资本部分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用来支付一种物质上不同的生产要素,而决不在于前者在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从而在资本的增殖过程中,起着职能上不同的作用。”“我们只看到完成的现有的价值,即加入产品价值形成中的预付资本的各个价值部分,但看不到创造新价值的要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也就消失了。”“相反地,就成本价格本身的形成来说,只有一个区别会显现出来,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39页)但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这种差别,从成本价格的计算来说,不过证明成本价格从表面上看是由耗费的资本价值形成的,或者说,是由资本家自己在耗费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在内)上付出的价格形成的。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成来说,在劳动力上支出的可变资本部分,在这里,在流动资本这个项目下,显然和不变资本(即由生产材料构成的资本部分)等同起来。这样,资本的增殖过程的神秘化也就完成了。”(41页)
二.利润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因此,一个价值额之所以成为资本,就因为它是用来生产利润的,换句话说,利润之所以产生出来,就是因为有一个价值额被当作资本来使用。如果我们把利润叫作p,那末,W=c+v+m=k+m这个公式,就变成W=k+p这个公式,也就是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44页)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采取利润这个转化形式是必然的。
首先,“成本价格的形成具有一种假象,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看不出来了”。(44页)“资本家究竟是为了从可变资本取得利润才预付不变资本,还是为了使不变资本增殖才预付可变资本;他究竟是为了使机器和原料有更大的价值才把货币用在工资上,还是为了对劳动进行剥削才把货币预付在机器和原料上;不管人们怎样看,对资本家来说,都是无
7
关紧要的。虽然只有可变资本部分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只有在另一些部分,即劳动的生产条件也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因为资本家只有预付不变资本才能对劳动进行剥削,因为他只有预付可变资本才能使不变资本增殖,所以在他的心目中,这两种资本就完全混同在一起了”(50页)。
其次,由于成本价格小于商品的价值,“资本家即使低于商品的价值出售商品,也可以得到利润。只要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即使它低于商品的价值,也总会实现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总会获得利润。”并且,“在商品的价值和它的成本价格之间,显然会有无数的出售价格。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要素越大,这些中间价格的实际活动余地也就越大”。当然,“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规定的。如果商品低于它的成本价格出售,生产资本中已经消耗的组成部分,就不能全部由出售价格得到补偿。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预付资本价值就会消失。从这个观点来说,资本家就乐于把成本价格看作商品的真正的内在价值,因为单是为了保持他的资本,成本价格已是必要的价格。况且,商品的成本价格还是资本家自己为了生产商品而支付的购买价格,因而是一个由商品的生产过程本身决定的购买价格。因此,在资本家看来,在商品出售时实现的价值余额或剩余价值,似乎是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它的价值的余额,而不是它的价值超过它的成本价格的余额,因而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好象不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来实现,而是从商品的出售本身产生的。”(46页)
最后,“虽然商品价值超过它的成本价格的余额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它只是在流通过程中才得到实现。由于这个余额在现实中、在竞争中、在现实市场上是否实现,实现到什么强度,都要取决于市场的状况,因此这个余额更容易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它来自流通过程”。此外,“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二者不断互相贯通、互相渗透,??在这些关系中,互相对立的不是资本和劳动,而一方面是资本和资本,另一方面又是单纯作为买者和卖者的个人;流通时间和劳动时间在它们的进程中会互相交错,好象二者同样地决定着剩余价值;资本和雇佣劳动互相对立的最初形式,会由于一些看来与此无关的关系的干扰而被掩盖起来;剩余价值本身也好象不是占有劳动时间的产物,而是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商品的成本价格的余额。成本价格因此也就容易表现为商品的固有价值,结果利润就表现为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商品的内在价值的余额”(51-52页)。
第二章 利润率
随着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报酬,商品的价值就划分为成本价格和利润两个部分。因此,在计算利润率时,“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因此,这个余额和总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可以用分数m/C来表示,其中C表示总资本。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与剩余价值率m/v不同的利润率m/C=m/(c+v)”(51页)。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强调“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实际上,利润率从历史上说也是出发点。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说是看不见的东西,是要通过研究加以揭示的本质的东西。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的形式即利润,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51页)
思考题: 我们是以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余额)作为计算利润率的前提的。为什么马克思强调“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
马克思指出:“如果剩余价值率已知,剩余价值量也已知,那末利润率所表示的,就只
8
是它实际所指的东西,即剩余价值的另一种计算法,也就是用总资本的价值计算,而不是用和劳动相交换的、直接产生出剩余价值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计算。但在现实中(也就是在现象世界中),事情正好相反。剩余价值是已知的,然而是作为商品出售价格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已知的;这个余额的来源依然是神秘的:是来自生产过程中对劳动的剥削,是来自流通过程中买者所受的欺诈,还是同时来自这二者?其次,已知的,还有这个余额和总资本价值的比率即利润率。用全部预付资本价值来计算出售价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是很重要、很自然的,因为总资本增殖的比率,或者说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实际就是这样找到的。”(55页)
成本价格和利润(率)等范畴的确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神秘化的第一步。“尽管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数量上不同,而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并且数量上也相等,但是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它存在的秘密被掩盖了,被抹杀了。实际上,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分析才能使剩余价值从利润中脱壳而出。在剩余价值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资本和利润的关系中,也就是在资本和剩余价值——这时,剩余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个通过它对总资本的关系获得进一步规定的余额——的关系中,资本表现为一种对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资本作为原有的价值额,同它自身创造的新价值相区别。至于说资本在它通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运动中创造出这个新价值,这一点是人们意识到了的。但是这种情况是怎样发生的,现在却神秘化了,好象它来自资本本身固有的秘密性质”。“我们越往后研究资本的增殖过程,资本关系就越神秘化,它的内部组织的秘密就暴露得越少”(56-57页)。
第三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这一章重点分析影响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各种因素。
如前所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的第一篇里始终“假定一定量的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额,和这个资本在—定流通期间产生的剩余价值总额相等。因此,我们暂时撇开以下的事实:这个剩余价值一方面分成各种派生形式,即资本利息、地租、赋税等等;另一方面,在多数场合,它和按照一般平均利润率占有的利润是不一致的。”(58页)在此条件下,利润和利润率的大小就可以在纯粹数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首先,马克思根据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基本公式:p':m'=v:C(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比等于可变资本和总资本之比)得出“利润率p'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m'”的结论,“因为可变资本v总是小于C,即v+c之和,可变资本加上不变资本之和;不过要把v=C这种唯一的、但是实际上不可能有的情形除外,也就是要把资本家完全不预付不变资本,不预付生产资料,而只预付工资的情形除外。”(59页)
此外,由于p'=m'v/C=m'v/(c+v),因此“利润率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剩余价值率和资本的价值构成。”(82页)马克思由此考察了“一系列对c、v和m的大小有决定性影响的其他因素”。它们包括:(1)货币的价值;(2)周转的时间;(3)劳动生产率;(4)工作日长度;(5)劳动强度;(6)工资。马克思指出:“利润率是许多变数的函数,如果我们要知道这些变数怎样对利润率发生影响,我们就必须依次研究每个变数单独的影响,不管这种孤立的影响对同一资本来说在经济上是不是容许发生。”(69页)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分析了以下若干种情况。
一.m'不变,v/C可变
这种情况又包含许多派生情况。 1.m'和C不变,v可变。
2.m'不变,v可变,C因v的变化而变化。
9
3.m'和v不变,c可变,因而C也可变。 4.m'不变,v、c和C都可变。
二.m'可变
1.m'可变,v/C不变。 2.m'和v可变,C不变。 3.m'、v和C都可变。
三.总结
1.如果v/C不变,那末p'和m'会按照相同的比率提高或降低。
2.如果v/C和m'按照相同的方向变化,即m'提高,v/C也提高,m'降低,v/C也降低,那末p'会比m'按照更大的比率提高或降低。
3.如果v/C和m'按照相反的方向,但是v/C比m'按照更小的比率变化,那末p'会比m'按照更小的比率提高或降低。
4.如果v/C和m'按照相反的方向,但是v/C比m'按照更大的比率变化,那末,尽管m'降低,p'还是会提高,或者尽管m'提高,p'还是会降低。
5.如果v/C和m'按照相反的方向,但是恰好按照相同的比率在大小上发生变化,那末,尽管m'提高或降低,p'还是会保持不变。
“从所有以上五种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剩余价值率降低或者提高,利润率可以提高;剩余价值率提高或者降低,利润率可以降低;剩余价值率提高或者降低,利润率可以不变。至于剩余价值率不变,利润率可以提高、降低或者不变”。
“两个资本的利润率或同一个资本在两个连续的、不同的状态下的利润率,
在下列情况下,是相等的:
1.资本的百分比构成相等,剩余价值率也相等。
2.资本的百分比构成不等,剩余价值率也不等,但是剩余价值率和按百分比计算的可变资本部分(m'和v)的乘积相等,也就是说,按总资本的百分比计算的剩余价值量(m=m'v)相等,换句话说,在这两个场合m'和v两个因素互成反比。
在下列的情况下,是不等的:
1.资本的百分比构成相等,但是剩余价值率不等。这时,利润率之比,等于剩余价值率之比。
2.剩余价值率相等,资本的百分比构成不等。这时,利润率之比,等于可变资本部分之比。
3.剩余价值率不等,资本的百分比构成也不等。这时,利润率之比,等于m'v的乘积即按总资本的百分比计算的剩余价值量之比”(81-83页)。
第四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第四章是由恩格斯撰写的。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中写道:“第四章只有一个标题。但是,因为这一章研究的问题即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极为重要,所以由我亲自执笔写成,因而全章的正文都放在括号内。从这里我又发现,第三章的利润率公式实际上需要作一些修改才能普遍适用。”(8页)
一.周转对利润或利润率的一般影响
恩格斯认为,“周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对利润的生产的影响,已经在第二卷作了说明。这种影响可以简述如下:因为周转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在生产中不能同时使用全部资本;一部分资本总是以货币资本的形式,以储存的原料的形式,以已经制成但尚未售出的商品资本的形式,或者以尚未到期的债权的形式闲置起来;在实际生产剩余价值即创造和占有剩余价值中发生作用的资本,总是要减去这个部分,而所创造和占有的剩余价值,也
10
必须再转化为不变资本或可变资本的部分,现在可以自由支配,成为多余的了。”(127页)
“如果在原料价格提高时,市场上已有大量现成的商品(不论已经完成到什么程度),这种商品的价值就会提高,现有资本的价值也会随之提高。生产者手中储备的原料等等也是这样。这种增值,可以补偿单个资本家,甚至资本的整个特殊生产部门由原料价格提高引起的利润率下降而遭受的损失,甚至补偿之后还有余”。“如果原料价格降低,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这会使利润率提高。但市场上现有的商品、正在制造的物品和储备的原料都会贬值,从而对同时发生的利润率的提高起相反的作用。”(129页)
“因为利润率等于产品价值的余额和全部预付资本价值的比率,所以,由预付资本贬值造成的利润率的提高,是和资本价值的损失结合在一起的,同样,由预付资本增值造成的利润率的降低,也可能和资本价值的增加结合在一起。”(130页)
可变资本的增值或贬值可能引起资本的束缚或游离,进而影响利润率。“如果工资因劳动力价值降低(这种现象甚至可以和劳动的实际价格的提高结合在一起)而降低了,那末以前投在工资上面的资本,就会有一部分游离出来。这就是可变资本的游离。这种情况对于新投入的资本产生的影响不过是,这个资本在执行职能时具有的剩余价值率提高了。它可以用比过去少的货币,推动和以前一样多的劳动,这样,无酬劳动部分就靠牺牲有酬劳动部分而增加。但是对于已经发挥作用的资本来说,不仅剩余价值率会提高,而且以前投在工资上面的资本的一部分还会游离出来。这个部分过去被束缚起来,形成一个经常的部分,如果企业要按原有规模经营,这个部分就要从出售产品所得的货款中扣出,投在工资上面,作为可变资本执行职能。现在,这个部分可以自由支配,因而可以当作新的投资来利用,——或者用来扩大同一企业,或者用在另外一个生产部门。”(131-132页)
此外,生产力的变化也会引起资本的束缚或游离。“如果劳动生产力增长了,同量劳动可以生产更多产品,因而可以推动更多不变资本,那末,不变资本才有可能被束缚(一部分可变资本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情形除外)。如果生产力降低了,那末,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同样的现象,例如,在农业上,这时同量劳动要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就需要有更多的生产资料,例如更多的种子、肥料或排水设备等等。如果由于各种改良、自然力的应用等等,一个价值较小的不变资本能够发挥以前一个价值较大的不变资本那样的技术作用,那末,即使没有贬值,不变资本也能游离。”(134页)
三.原料价格变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
由于“原料生产部门的发展不过是跳跃式的,有时突然扩大,然后又急剧缩小”(138页),所以它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质。
“植物性物质和动物性物质不能以象机器和其他固定资本、煤炭、矿石等等那样的规模突然增加,因为前二者的成长和生产必须服从一定的有机界规律,要经过一段自然的时间间隔,而后面这些东西在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只要有相应的自然条件,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增长起来。因此,由固定资本即机器等等组成的不变资本部分的生产和增加,可能会并且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中甚至不可避免地会比由有机原料组成的不变资本部分快得多,结果对有机原料的需求会比它的供给增长得快”,“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因而,由机器等组成的不变资本部分突然增加和持续增加的手段越多,积累越快(特别是在繁荣时期),机器和其他固定资本的相对生产过剩也就越严重,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的相对生产不足也就越频繁,上面所说的原料价格上涨的现象以及随后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显著。因此,由再生产过程的一个主要要素的这种剧烈的价格波动引起的激变,也就越频繁。”
“如果由于原料价格的提高一方面引起了原料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既引起了当地原料生产的扩大,又使人们从遥远的一向很少利用或者根本不利用的生产地区去取得原料供给,而这两方面加在一起又使原料的供给超过需求(而且是在原来的高价下超过需求),以致这种
16
高价现在突然跌落下来”。(135-136页)
马克思总结道:“一切企图对原料生产进行共同的、果断的和有预见的控制——这种控制整个说来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根本不相容的,因而始终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或者只是在面临巨大危险和走投无路时例外采取的一种共同步骤——的想法,都要让位给供求将会互相调节的信仰。”(137页)恩格斯对这段话进行了补充:“自从写了上面这段话以来(1865年),由于一切文明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大大加剧了。迅速而巨大地膨胀起来的现代生产力,一天比一天厉害地超出了它们应当在其中运动的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规律的范围——这个事实,资本家本人今天也越来超强烈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下述两种征兆中。第一,普遍实行保护关税的新狂热。这种保护关税和旧的保护关税制度的区别特别表现在:它保护得最多的恰好是可供出口的物品。第二,整个大生产部门的工厂主组成卡特尔(托拉斯),其目的是调节生产,从而调节价格和利润。不言而喻,这种试验只有在经济气候比较有利的时候才能进行。风暴一到来,它们就会被抛弃,并且会证明,虽然生产需要调节,但是负有这个使命的,肯定不是资本家阶级。在此期间,这 种卡特尔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使小资本家比以前更快地被大资本家吃掉。”(137页,注16)
本篇小结
基本概念:
成本价格 利润 利润率 资本的游离和束缚
复习题:
1、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为什么必然采取利润的形式?
2、 为什么应当“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
反”?
3、 剩余价值率、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构成情况如何影响利润率?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上一篇的研究对象仍然是单个的产业资本。第二篇则把研究对象扩大为由竞争关系维系在一起的总体的产业资本。
如果说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是资本及其人格化代表的一种“观念诉求”,那么通过资本流动和竞争使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则是资本及其人格化代表把观念转化为行动的结果。
利润的平均化趋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的。该性质使得商品价值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价格。
第八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一.研究的出发点
“在这一章中,我们假定,劳动剥削程度,从而剩余价值率和工作日的长度,在一个国家的社会劳动所分成的一切生产部门都一样大,一样高。关于不同生产部门劳动剥削上的许多差别,亚当·斯密已经作了详细的论证,说明它们会通过各种实际的或人们的偏见认可的补偿理由而得到平衡,因而,它们作为只是表面的暂时的差别,在研究一般关系时不应加以考虑。另一些差别,例如工资水平的差别,大部分是以第一卷开头就提到的简单劳动和复杂
17
劳动的差别为基础的。这些差别虽然会使不同生产部门的工人的命运很不一样,但决不会影响这些不同部门的劳动剥削程度。例如,如果金匠的劳动报酬高于短工的劳动报酬,那末,金匠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会按相同的比例大于短工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同国家的剩余价值率的差别,也就是说,各国劳动剥削程度的差别,对于我们当前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即使工资和工作日,从而剩余价值率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甚至在同一生产部门的不同投资之间的平均化,会因各种地区性障碍而受到阻挠,可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随着一切经济关系服从于这种生产方式,这种平均化会日益形成。不管关于这些阻力的研究对于专门研究工资的著作来说多么重要,但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一般研究的时候,可以把这些阻力看作偶然的和非本质的东西而搁在一边。”(159-160页)
“在前一篇中已经指出,在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时,利润率会随着不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变化以及资本周转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此自然可以得出结论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不同生产部门所使用的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或者这些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比率不同,那末,同时并存的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就会不同。我们以前当作同一个资本在时间上相继发生的变化来考察的东西,现在要当作不同生产部门各个并存的投资之间同时存在的差别来考察。”(161页)
二.资本构成与利润率的部门差别
关于资本构成的概念,《资本论》第一卷已经提出过了。资本构成反映的是“资本的能动组成部分和它的被动组成部分的比率,理解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率。在这里,我们要考察两个比率??第一个比率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它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可以看作是已定的。例如,要在一天之内生产一定量的产品,也就是说,推动一定量的生产资料,机器、原料等等,在生产中把它们消费掉,就必须有一定数目的工人所代表的一定量的劳动力。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必须有一定数目的工人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一定量的已经物化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必须有一定量的活劳动与之相适应。这个比率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是极不相同的,甚至在同一个产业的不同部门,也往往是极不相同的”,马克思把这个比率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而“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这种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162-163页)
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不同的资本“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大小不等的源泉,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在劳动剥削程度相等时;资本100所推动的劳动量,从而它所占有的剩余劳动量,取决于它的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因为不同生产部门按百分比考察的资本,——或者说,等量资本,——是按不同比率分为不变要素和可变要素的,它们所推动的活劳动不等,因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利润也不等,所以,它们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和总资本的百分比也就不同。”(167页)
三.各部门资本周转时间的不同与利润率的差别
第四章的分析表明,如果“资本构成相同,其他条件也相同时,利润率和周转时间成反比;我们还看到,如果同一个可变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它生产的年剩余价值量就会不等。所以,周转时间的差别,是等量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在相等时间内生产出不等量利润的另一个原因,因而也是这些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不等的另一个原因。”(169页) 但是,“周转时间的差别本身,只有当它影响同一资本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占有和实现的剩余劳动量的时候,才有意义”。因此,“在不同产业部门中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组成的不变资本的不同构成本身,对利润率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之比,并且不变资本的价值,因而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相比的相对量,同不变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固定性质或流动性质是完全无关的。”(170-171页)
18
四.利润率的差别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如果商品按它们的价值出售,那么不同生产部门有机构成不同的等量资本,得到的利润(率)将是不同的。但是,“毫无疑问,如果撇开那些非本质的、偶然的、互相抵销的差别不说,对不同产业部门来说,平均利润率的差别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除非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体系摧毁。所以,在这里,价值理论好象同现实的运动不一致,同生产的实际现象不一致,因此,理解这些现象的任何企图,也好象必须完全放弃”(171-172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入手。在这一转化中,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利润。“从本卷第一篇可以得出,不管资本的有机构成如何不同,只要为生产产品所预付的资本额相等,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的成本价格总是相等的。对资本家说来,在成本价格上,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区别消失了。资本家为了生产一种商品,必须支出100镑,不管他的支出是90c+10v还是10c+90v,这种商品总是耗费一样多。对他来说,商品总是要耗费100镑,不多也不少。不管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多么不同,成本价格对投在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来说总是一样的。成本价格的这种等同性,形成不同投资竞争的基础,而平均利润就是通过这种竞争确定的”(172页)。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首先,“假定不变资本到处都是同样地全部加入所考察的资本的年产品。其次还假定,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会和它们的可变部分的量成比例地每年实现同样多的剩余价值,就是说,把周转时间的差别能在这方面引起的差别暂时撇开不说”(173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投在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不同的有机构成,也就是说,由于等量资本按可变部分在一定量总资本中占有不同的百分比而推动极不等量的劳动,等量资本也就占有极不等量的剩余劳动,或者说,生产极不等量的剩余价值。根据这一点,不同生产部门中占统治地位的利润率,本来是极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所有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按照这个一般利润率归于一定量资本(不管它的有机构成如何)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一个商品的价格,如等于这个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生产这个商品所使用的资本(不只是生产它所消费的资本)的年平均利润中根据这个商品的周转条件归于它的那部分,就是这个商品的生产价格。”(177页)
《资本论》第一、二卷研究的只是商品的价值。“现在,一方面,成本价格作为这个价值的一部分而分离出来了,另一方面,商品的生产价格作为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而发展起来了”(183页)。
马克思用下面这个例子说明了生产价格的形成及其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生产部门 1 2 3 4 5 合
预付资本总额 100 100 100 100 100 500 c v 剩余消价值 耗的 c 20 30 40 15 5 50 51 51 40 10 202 成本 价格 70 81 91 55 15 商 品价值 90 111 131 70 20 个别利润率 20% 30% 40% 15% 5% 平均利润率 22% 22% 22% 22% 22% 22% 平均生利润 产 价格 22 22 22 22 22 110 92 103 113 77 37 生产价格与价值之差 +2 -8 -18 +7 +17 80 70 60 85 95 20 30 40 15 5 390 110 110 312 422 19
422 0 计 从个别部门和个别资本来看,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高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低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本的要素通常要在市场上购买,因此,它们的价格包含一个已经实现的利润,这样,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价格,连同其中包含的利润一起,会加入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成本价格,就是说,一个产业部门的利润会加入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成本价格。但是,如果我们把全国商品的成本价格的总和放在—方,把全国的利润或剩余价值的总和放在另一方,那末很清楚,我们就会得到正确的计算。”也就是说,“如果把社会当作一切生产部门的总体来看,社会本身所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等于它们的价值的总和”(179页)。
除了第一篇讨论过的影响利润率的一般因素外,影响平均利润率的主要是两个因素:“1.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各个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2.社会总资本在这些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每个特殊部门因而有特殊利润率的资本的相对量;也就是,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吸收的相应份额”。“因此,在一般利润率的形成上,不仅要考虑到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求出它们的简单平均数,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利润率在平均数形成上所占的比重。而这取决于投在每个特殊部门的资本的相对量,也就是取决于投在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多大的部分。”(182页)
对于一般利润率的实际形成和变化过程,马克思指出:“在不是例外地由特殊的经济事件引起的时候,总是由一系列延续很长时期的波动所造成的、很晚才出现的结果,这些波动需要有许多时间才能固定成为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的一个变化”(186页)。
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进一步平均化以后,“如果一个特殊生产部门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同商品出售价格中包含的利润相一致,那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现在,不仅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而且利润和剩余价值,通常都是实际不同的量。现在,在劳动的剥削程度已定时,一个特殊生产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对社会资本的总平均利润,从而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比直接对每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更重要。它对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所以重要,只是由于他那个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作为决定因素之一参与平均利润的调节。但这是一个在他背后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他所看不见的,不理解的,实际上不关心的。现在,在各特殊生产部门内,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不仅是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间——实际的量的差别,把利润的真正性质和起源完全掩盖起来,这不仅对存心要在这一点上自欺欺人的资本家来说是这样,而且对工人来说也是这样。随着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定的基础本身就被掩盖起来”(188页)。
但是,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或者硬是抽掉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之间的差别,以便能够保持作为基础的价值规定,或者在放弃这个价值规定的同时,也放弃了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的全部基础;以便保持那种在现象上引人注目的差别,——理论家的这种混乱最好不过地表明,那些陷在竞争中,无论如何不能透过竞争的现象来看问题的实际资本家,必然也不能透过假象来认识这个过程的内在本质和内在结构”(189页)。
第十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个别资本或部门的利润平均化为一般利润为前提,这是由资本的属性决定的。虽然这是资本的抽象规定,但是现实的资本却是通过资本间的竞争来实现这一要求的。这一点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很类似。虽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对全体资本是有利的事情,但它本身却是个别资本为获得超额利润展开竞争的产物。由此可见,个别资本之间的竞争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一个结构性因素。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价值、价格问题的研究不能离开这一因素。
20
上也是正确的)时,它的用处是为了发现不以竞争为转移、而是相反地决定竞争的那个基本规律(起调节作用的界限或作为界限的量);??但对平均利息率来说却不是这样。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中等的竞争条件,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均衡,会使贷出者得到他的资本的3%、4%、5%等等的利息率,或得到总利润的一定的百分比部分,例如20%或50%。当竞争本身在这里起决定作用时,这种决定本身就是偶然的,纯粹经验的,??习惯和法律传统等等都和竞争本身一样,对它的决定发生作用。??同一资本在这里有双重规定:在贷出者手中,它是作为借贷资本;在执行职能的资本家手中,它是作为产业或商业资本。但它只执行一次职能,也只生产一次利润;在生产过程本身中,资本作为借贷资本的性质不起任何作用。这两种有权要求享有利润的人将怎样分割这种利润,是和一个股份公司的共同利润在不同股东之间按百分比分配一样,纯粹是经验的、属于偶然性王国的事情”(406-408页)。 思考题: 把“自然利息率”理解为由自由竞争决定的比率,是否意味着货币商品(资本)的价格——利息(率)——无法通过劳动价值论来解释?
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如果说商人资本是执行商品资本职能的产业资本从总资本中独立、分化出来的结果,那么生息资本与职能资本则表现为一种质的分化甚至对立。“一切资本,不管是不是借入的,都要作为生息的资本,和作为生出纯利润的资本的自身区别开来”。因此,“现在产生的问题是:利润分为纯利润和利息这种纯粹量的分割,怎么会转变为质的分割”(417页)。
一.利润(剩余价值)由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分割
对于用借入的资本从事经营的资本家来说,只有当“他在资本执行职能的时候,才是资本的人格化,而资本在它投在产业或商业中带来利润,并由它的使用者用来从事本营业部门要求的各种活动的时候,才执行职能。因此,同他必须从总利润中付给贷出者的利息相反,剩下归他的那部分利润必然采取产业利润或商业利润的形式,或者用一个把二者包括在内的德语名词来表达,就是采取Unternehmergewinn[企业主收入]的形态。??这一收入好象完全是从他用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完成的活动或职能产生出来的,特别是从他作为产业或商业企业主所执行的职能产生出来的。因此,利息对他来说只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表现为抽掉了资本再生产过程的资本自身的果实,即不进行‘劳动’,不执行职能的资本的果实;而企业主收入对他来说则只是表现为他用资本所执行的职能的果实,表现为资本的运动和过程的果实,这种过程对他来说现在表现为他自己的活动,而与货币资本家的不活动,不参加生产过程形成对照”(418-420页)。
“总利润的这两部分硬化并且互相独立化了,好象它们是出自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源泉。这种硬化和互相独立化,对全体资本家阶级和全部资本来说,现在必然会固定下来。而且,不管能动资本家所使用的资本是不是借入的,也不管属于货币资本家的资本是不是由他自己使用,情况都是一样。??资本本身,就其提供的利润范畴来说,也分成资本所有权,即处在生产过程以外的、本身提供利息的资本,和处在生产过程以内的、由于在过程中活动而提供企业主收入的资本”,而且“这种质的区分决不仅仅是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的主观见解”。(420-421页)。
首先,从简单的经验事实来讲,“大多数产业资本家都按照不同的比例兼用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来从事经营,并且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之间的比例在不同的时期会发生变动”。其次,“从历史上说,生息资本是作为一种现成的、遗留下来的形式存在的,因而在资本主义
46
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观念和利润观念存在以前很久,利息就作为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现成的派生形式存在了。因此,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货币资本,生息资本,至今仍被看作是资本本身,看作是真正的资本。??借贷资本不管是否实际作为资本使用,甚至在它只为消费而借的时候都会提供利息这个事实,使这个资本形式具有独立性这种看法固定下来”。第三,“货币资本家阶级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家,货币资本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利息是作为一个与这种特别资本相适应的独立的剩余价值形式,来同产业资本家相对立的”。“从质的方面来看,利息是资本的单纯所有权所提供的剩余价值,是资本自身提供的剩余价值,虽然资本的所有者一直处在再生产过程之外;??从量的方面来看,形成利息的那部分利润,表现为不是同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本身有关,而是同货币资本有关,并且??利息率——尽管它取决于一般利润率——是独立地决定的;??同不可捉摸的利润率相反,表现为在任何变动中都是固定的、一致的、明白的、总是既定的比率”(422-424页)。
虽然对单个资本家来说,生息资本与职能资本似乎存在质的区别,但是“事实上,只有资本家分为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才使一部分利润转化为利息,一般地说,才创造出利息的范畴;并且,只有这两类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才创造出利息率”(415页)。因此,“如果象某些庸俗经济学家那样,把货币资本看作普遍现象,也就是说,把它应用于全部社会资本,甚至把它当作利润的原因,那当然是荒谬的。全部资本都转化为货币资本,而没有人购买和使用生产资料即全部资本(除了其中以货币形式存在的相对小的部分以外)借以存在的形式来增殖价值,这当然是荒唐的。说什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资本不作为生产资本执行职能,即不创造剩余价值(利息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也会提供利息;说什么没有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会照样进行下去,那就更加荒唐了。假如大部分的资本家愿意把他们的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那末,结果就会是货币资本大大贬值和利息率惊人下降;许多人马上就会不可能靠利息来生活,因而会被迫再变为产业资本家”(424页)。
二.企业主收入的性质
一旦总利润(或平均利润)从质上分割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二者的相互关系就会突出表现为量上的对立甚至对抗,从而使我们完全看不到它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关系。因此,“利润分割成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形式使得利润要在两种资本家中间实行分割的理由,就不知不觉地变成有待分割的利润即剩余价值——不管以后如何分割,资本本身总会从再生产过程中把这个剩余价值取出来——存在的理由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因为生息资本就它本身来说,不是以雇佣劳动为自己的对立面,而是以执行职能的资本为自己的对立面;借贷资本家就他本身来说,直接与在再生产过程中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相对立,而不是与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雇佣工人相对立。??另一方面,企业主收入也不与雇佣劳动形成对立,而只与利息形成对立。第一,假定平均利润已定,企业主收入率就不是由工资决定,而是由利息率决定。企业主收入率的高低与利息率成反比。第二,??企业主收入来自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资本家指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对生产劳动的剥削也要花费气力,不管是他自己花费气力,还是让别人替他花费气力。因此,在他看来,与利息相反,他的企业主收入是某种同资本的所有权无关的东西,不如说是他作为非所有者,作为劳动者执行职能的结果。因此,在资本家的脑袋里必然产生这样的观念:他的企业主收入远不是同雇佣劳动形成某种对立,不仅不是别人的无酬劳动,相反,它本身就是一种工资,是监督工资,wages of superintendence of labour,是高于普通雇佣工人工资的工资”(426-428页)。
其中,企业主收入的性质值得详细考察。因为一旦“具有支配别人劳动的属性的资本所有权”与生产过程相分离并在外部与之对立,生产过程“就是一般的劳动过程。因此,同资
47
本所有者相区别的产业资本家,就不是表现为执行职能的资本,而是表现为甚至与资本无关的管理人员,表现为一般劳动过程的简单承担者,表现为劳动者,而且是表现为雇佣劳动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与工人相比,不过是在进行另一种劳动。因此,剥削的劳动和被剥削的劳动,二者作为劳动成了同一的东西。剥削的劳动,象被剥削的劳动一样,是劳动。利息成了资本的社会形式,不过表现在一种中立的、没有差别的形式上;企业主收入成了资本的经济职能,不过这个职能的一定的、资本主义的性质被抽掉了”(429-430页)。
《资本论》第一卷论述剩余价值生产时已经指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般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结合,其二重性决定了资本家的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象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并且“这种劳动并不随着资本的消失而自行消失;只要这种劳动不只限于剥削别人劳动这个职能;从而,只要这种劳动是由作为社会劳动的劳动的形式引起,由许多人为达到共同结果而形成的结合和协作引起,它就同资本完全无关”。但是,“另一方面,??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只要它不是由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的性质引起的特殊职能,而是由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单纯的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对立所引起的职能,——不管这种劳动力是象奴隶制度下那样同劳动者本身一道被人买去,还是由工人自己出卖劳动力,以致生产过程同时表现为资本消费工人劳动的过程,——这种由奴役直接生产者而产生的职能,经常地被人们用作替这种关系本身进行辩护的理由,而对别人的无酬劳动的剥削即占有,也同样经常地被人们说成是资本所有者应得的工资”。因此,“一个古希腊的监督人或封建法国所称的管家的工资,只要企业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足以为这样一个经理支付报酬,就会完全同利润分离而采取熟练劳动的工资的形式”(431-435页)。
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使那种完全同资本所有权分离的指挥劳动比比皆是。因此,这种指挥劳动就无须资本家亲自担任了。一个乐队指挥完全不必就是乐队的乐器的所有者;如何处理其他演奏者的‘工资’问题,也不是他这个乐队指挥职能范围以内的事情。??管理工资同企业主收入的分离,在这里则是经常的现象。在合作工厂中,监督劳动的对立性质消失了,因为经理由工人支付报酬,他不再代表资本而同工人相对立。与信用事业一起发展的股份企业,一般地说也有一种趋势,就是使这种管理劳动作为一种职能越来越同自有资本或借入资本的所有权相分离,这完全象司法职能和行政职能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同土地所有权相分离一样,而在封建时代,这些职能却是土地所有权的属性。但是一方面,因为执行职能的资本家同资本的单纯所有者即货币资本家相对立,并且随着信用的发展,这种货币资本本身取得了一种社会的性质,集中于银行,并且由银行贷出而不再是由它的直接所有者贷出;另一方面,又因为那些不能在任何名义下,即不能用借贷也不能用别的方式占有资本的单纯的经理,执行着一切应由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自己担任的现实职能,所以,留下来的只有管理人员,资本家则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435-436页)。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要求我们把那种纯粹由社会劳动的结合性质引起的监督和指挥劳动——即通常所说的管理劳动——取得的报酬与那种虽然与资本的单纯所有权相对立、但同时又“作为生产资料的代表同工人相对立,才能执行职能,才能使工人为他的利益而劳动,或者说,使生产资料发挥资本的作用”的企业主收入区别开来。对前者而言,“经理的薪金只是,或者应该只是某种熟练劳动的工资,这种劳动的价格,同任何别种劳动的价格一样,是在劳动市场上调节的”(494页),“一方面,这种监督工资象所有其他工资一样,会随着一个人数众多的产业经理和商业经理阶级的形成,越来越具有确定的水平和确定的市
48
场价格,另一方面,这种工资又象所有熟练劳动的工资一样,会随着使特种熟练劳动力的生产费用下降的一般发展,越来越降低”(428、437-438页)。对后者而言,企业主收入表现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所说的企业的“真正的利润”,即企业或生产者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条件下,通过风险承担或熊比特式的创新而获得的利润。这部分利润也可能采取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报酬或者为减少企业代理成本而获得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①马克思指出:这部分收入“不是预先存在的,而是由商品的市场价格产生的。这就是超过由工资、利息和地租这几个要素相加得出的成本价格而形成的余额。这第四个(工资、利息和地租之外的收入形式)要素,在每个场合,都表现为由竞争决定,在把各个场合加以平均的情况下,则是由平均利润决定。这个平均利润又是由同一个竞争来调节,不过这是在较长的期间内进行的”(988页),也就是说,在较长时期内由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利润平均化过程来调节。其最终结果是超额利润——即所谓“真正的利润”或“创新利润”——逐渐消失,平均化为监督指挥劳动性质的报酬。
不论企业主收入属于以上哪一种性质,“利润分割的比率和作为根据来实行这种分割的不同的合法权,都以利润是现成的,以利润已经存在为前提”。因此,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对劳动的关系“只存在于劳动和作为这两个部分的总和、整体、统一体的利润,或更确切些说,剩余价值之间”(428页)。 思考题: 监督劳动、指挥劳动、管理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如何创造?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论》第三卷第二十五章谈到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时候指出,简单的商品流通即可形成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其中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职能。“随着商业和只是着眼于流通而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信用制度的这个自然基础也在扩大、普遍化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又自然会和商品经营业的发展齐头并进。??由于这种货币经营业,信用制度的另一方面,生息资本或货币资本的管理,就作为货币经营者的特殊职能发展起来。货币的借入和贷出成了他们的特殊业务。他们以货币资本的实际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的身分出现。一般地说,银行业务的这个方面就是:银行家把借贷货币资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致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相对立的,不是单个的贷出者,而是作为所有贷出者的代表的银行家。银行家成了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450-453页)。
信用制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促进了资本在各部门间的转移,信用制度“对利润率的平均化或这个平均化运动起中介作用”(492页)。 第二,信用减少了流通费用。首先,通过信用,货币以三种方式得到节约: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着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金币为纸币所代替。“由于信用,流通或商品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进而资本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加快了,整个再生产过程因而也加快了。(另一方面,信用又使买和卖的行为可以互相分离较长的时间,因而成为投机的基础。)准备金缩小了,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流通手段减少了;另一方面,必须经常以货币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缩减了”(493页)。 ①
这种意义上的企业主收入问题是现代“企业理论”讨论的核心问题。参见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49
第三,信用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形成,并由此带来几点重要的变化:(1)“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同时,这种以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成了公司的企业”;(2)“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3)“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另一方面,这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还和资本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单纯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点”(493-494页)。 第四,“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对社会资本而不是对自己资本的支配权,使他取得了对社会劳动的支配权。??在这里,剥夺已经从直接生产者扩展到中小资本家自身。??信用使这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并使“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在新的形态(比如股份制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496-497页)。 马克思还特别谈到了“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内已经被扬弃,虽然起初只是在下述形式上被扬弃,即工人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也就是说,他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殖。这种工厂表明,在物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形式的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怎样会自然而然地从一种生产方式中发展并形成起来。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的工厂制度,合作工厂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同样,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的信用制度,合作工厂也不可能发展起来。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同样,它又是按或大或小的国家规模逐渐扩大合作企业的手段。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只不过在前者那里,对立是消极地扬弃的,而在后者那里,对立是积极地扬弃的”(497-498页)。
总之,“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质是: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499页)。
第二十九章 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这一章的重点实际是考察收入的资本化或虚拟资本的问题,以表明“生息资本总的说来是各种颠倒错乱形式之母”(528页)。
从构成和来源上讲,“银行资本由两部分组成:1.现金(金或银行券);2.有价证券。我们可以再把有价证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商业证券即汇票,它们是流动的,按时到期的,它们的贴现已经成为银行家的基本业务;另一部分是公共有价证券,如国债券,国库券,各种股票,总之,各种有息的而和汇票有本质差别的证券。这里还可以包括不动产的抵押单。由这些物质组成部分构成的资本,又分为银行家自己的投资和别人的存款,后者形成银行营业资本或借入资本。对那些发行银行券的银行来说,这里还包括银行券”(526页)。
银行资本不论其来源是银行家自有的资本,还是代表存款或其他人的资本,只要是以生
50
一.个别价值与市场价值
由于“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197-198页),商品价值范畴所代表的经济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历史上先于生产价格所代表的经济关系。
使商品价格接近或符合其市场交换价值的前提条件包括:“1. 不同商品的交换,不再是纯粹偶然的或仅仅临时的现象;2. 就直接的商品交换来说,这些商品是双方按照大体符合彼此需要的数量来生产的,这一点是由交换双方在销售时取得的经验来确定的,因此是从连续不断的交换行为中自然产生的结果;3.就出售来说,没有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垄断能使立约双方的一方高于价值出售,或迫使一方低于价值抛售”(198-199页)。
在这些前提条件下,在不同生产条件下产出的同质商品,之所以能够形成同一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生产和消费所具有的社会性质。体现这种社会性质的经济关系就是竞争。“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各种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201页)。“在竞争中一时处于劣势的一方,同时就是这样一方,在这一方中,个人不顾自己那群竞争者,而且常常直接反对这群竞争者而行动,并且正因为如此,使人可以感觉出一个竞争者对其他竞争者的依赖,而处于优势的一方,则或多或少地始终作为一个团结的统一体来同对方相抗衡。如果对这种商品来说,需求超过了供给,那末,在一定限度内,一个买者就会比另一个买者出更高的价钱,这样就使这种商品对全体买者来说都昂贵起来,提高到市场价值以上;另一方面,卖者却会共同努力,力图按照高昂的市场价格来出售。相反,如果供给超过了需求,那末,一个人开始廉价抛售,其他的人不得不跟着干,而买者却会共同努力,力图把市场价格压到尽量低于市场价值。只有各方通过共同行动比没有共同行动可以得到更多好处,他们才会关心共同行动。只要自己这一方变成劣势的一方,而每个人都力图找到最好的出路,共同行动就会停止。其次,只要一个人用较便宜的费用进行生产,用低于现有市场价格或市场价值出售商品的办法,能售出更多的商品,在市场上夺取一个更大的地盘,他就会这样去做,并且开始起这样的作用,即逐渐迫使别人也采用更便宜的生产方法,把社会必要劳动减少到新的更低的标准。如果一方占了优势,每一个属于这一方的人就都会得到好处;好象他们实现了一种共同的垄断一样。如果一方处于劣势,每个人就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优势(例如用更少的生产费用来进行生产),或者至少也要尽量摆脱这种劣势;这时,他就根本不顾他周围的人了,尽管他的做法,不仅影响他自己,而且也影响到他所有的同伙”(217页)。
竞争使在不同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同质的商品所包含的个别价值形成统一的市场价值。所谓“市场价值,一方面,应看作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作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只有在特殊的组合下,那些在最坏条件下或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才会调节市场价值,而这种市场价值又成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不过市场价格对同类商品来说是相同的。如果满足通常的需求的,是按平均价值,也就是按两端之间的大量商品的中等价值来供给的商品,那末,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商品,就会实现一个额外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而个别价值高于市场价值的商品,却不能实现它们所包含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99页)。
总之,“要使生产部门相同、种类相同、质量也接近相同的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出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不同的个别价值,必须平均化为一个社会价值,即上述市场价值,为此就需要在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有一种竞争,并且需要有一个可供他们共同出售自己商品的市场。为了使种类相同,但各自在不同的带有个别色彩的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相一致,而不是同市场价值相偏离,即既不高于也不低于市场价值,这就要求各个卖者互相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以便把社会需要所要求的商品量,也就是社会能够按市场价
21
值支付的商品量提供到市场上来。如果产品量超过这种需要,商品就必然会低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反之,如果产品量不够大,就是说,如果卖者之间的竞争压力没有大到足以迫使他们把这个商品量带到市场上来,商品就必然会高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201-202页)。换句话说,生产条件(生产率)不同但是产品相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对生产施加压力,直至各种生产条件下的个别价值形成某个统一的市场价值。
“如果我们把商品总量,首先是把一个生产部门的商品总量,当作一个商品,并且把许多同种商品的价格总额,当作一个总价格,那末问题就很容易说明了。这样一来,关于单个商品所说的话就完全适用于市场上现有的一定生产部门的商品总量。商品的个别价值应同它的社会价值相一致这一点,现在在下面这一点上得到了实现或进一步的规定:这个商品总量包含着为生产它所必需的社会劳动,并且这个总量的价值=它的市场价值”(203页)。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此实际上重申了《资本论》第一卷关于商品价值的规定。价值量总是由社会必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的。不论实际生产条件到底是处于好与坏两个极端,还是处于中等水平,商品的市场价值总是由构成该部门产品的“很大数量”的那种生产条件的个别价值来决定的。比如,“假定投到市场上的该商品的总量仍旧不变,然而在较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不能由较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来平衡,以致在较坏条件下生产的那部分商品,无论同中间的商品相比,还是同另一端的商品相比,都构成一个相当大的量,那末,市场价值或社会价值就由在较坏条件下生产的大量商品来调节。??假定在高于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量,大大超过在较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量,甚至同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量相比也构成一个相当大的量;那末,市场价值就由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那部分商品来调节”(204-205页)。
思考题: 1. 某类商品的市场价值是全部个别价值的简单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还是众位数? 2. 微观经济学的“完全竞争”概念能否代表竞争的经济性质?(提示:请阅读哈耶克:“竞争的含义”,载哈耶克著《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二.供求与价值
前面已经指出,商品的市场价格接近或符合其价值的第一个条件首先是个别价值形成统一的市场价值。现在考察第二个条件,即市场供求应该大致平衡。否则,价格就会偏离价值。
马克思指出,在抽象地规定商品价值的时候,我们是以单个商品为研究对象的。此时“我们可以假定,存在着对这种特定商品的需要,——它的量已经包含在它的价格中,——而用不着进一步考察这个有待满足的需要的量。但是,只要一方面有了整个生产部门的产品,另一方面又有了社会需要,这个量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了。因此,现在有必要考察一下这个社会需要的规模,即社会需要的量”(206页)。
商品供给与需求对于市场价格的一般影响表现在:“如果这个量(指商品总供给量——编者注)小于或大于对它的需求,市场价格就会偏离市场价值。第一种偏离就是:如果这个量过小,市场价值就总是由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如果这个量过大,市场价值就总是由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因而市场价值是由两端中的一端来规定的,尽管单纯就不同条件下生产的各个量的比例来看,必然会得到另外的结果。如果需求和生产量之间的差额更大,市场价格也就会偏离市场价值更远,或更高于市场价值或更低于市场价值。但是所生产的商品量和按市场价值出售的商品量之间的差额,可以由双重原因产生。或者是这个量本身发生了变化,变得过小或过大了,从而再生产必须按照与调节现有市场价值的规模不同
22
的另一种规模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发生了变化,尽管需求仍旧不变,这样一来,就会产生相对的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现象。或者是再生产即供给保持不变,但需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增加或减少了。在这里,尽管供给的绝对量不变,但它的相对量,也就是同需要相比较或按需要来计量的量,还是发生了变化。结果是和第一种情形一样,不过方向相反。最后:如果两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方向相反,或者方向相同,但程度不同,总之,如果双方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改变了它们之间的以前的比例,那末,最后结果就必然总是归结为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一种”(207-208页)。
我们前面已经看到,使商品个别价值形成市场价值的主要力量来自卖者(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现在,卖者与买者的竞争也加入进来了。但是,这种竞争最终仍然可以转化为卖者之间的竞争,即为了争夺既定的买者而展开的竞争。因此,供求关系“调节着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的偏离”,实质上是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对商品生产者施加压力,从而使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个别价值形成新的市场价值。
另一方面,供求关系的变动本身也只是市场价值变化的结果。首先,“如果供求决定市场价格,那末另一方面,市场价格,并且进一步分析也就是市场价值,又决定供求。??不论市场价值如何,供求必须平衡,以便实现市场价值。这就是说,供求关系并不说明市场价值,而是相反,市场价值说明供求的变动”(213-214页)。换句话说,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上,供求总是一致的。导致二者变动的原因是商品市场价值的变化或市场价格对市场价值偏离。因为市场价值一旦改变,“总商品量得以出售的条件也就会发生变化。如果市场价值降低了,社会需要(在这里总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平均说来就会扩大;并且在一定限度内能够吸收较大量的商品,如果市场价值提高了,商品的社会需要就会缩减,就只能吸收较小的商品量。因此,如果供求调节着市场价格,或者确切地说,调节着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的偏离,那末另一方面,市场价值调节着供求关系,或者说,调节着一个中心,供求的变动使市场价格围绕着这个中心发生波动”(202页)。其次,“调节需求原则的东西,本质上是由不同阶级的互相关系和它们各自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因而也就是,第一是由全部剩余价值和工资的比率决定的,第二是由剩余价值所分成的不同部分(利润、利息、地租、赋税等等)的比率决定的。这里再一次表明,在供求关系借以发生作用的基础得到说明以前,供求关系绝对不能说明什么问题”(203页)。最后,对于供给和需求绝对水平的考察不能帮助我们了解价值和价格的规定。对市场价值和价格形成发生作用的只是供求的相对水平。但是,供给本身和需求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偶然的联系,而体现这二者相对水平的信号只能是市场价格的变动(与市场价值的偏离)。
由此可见,把供求关系作为决定价值的基础是错误的。第一,无论是供求关系的绝对变化还是相对变化,都不改变商品生产条件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供求关系也不是个别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所能改变的只是个别价值形成市场价值的市场条件。第二,就供给与需求本身来讲,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要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真正的困难在于,它们好象只是同义反复”(208页)。第三,从供给来看,它既是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也是一定量的价值。但是,在“市场上现有商品的数量和它们的市场价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有些商品的价值特别高,另一些商品的价值特别低,因而一定的价值额可以表现为一种商品的很大的量,也可以表现为另一种商品的很小的量。在市场上现有的物品量和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之间只有这样一种联系: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制造一定量的物品,都需要一定量的社会劳动时间,尽管这个比例在不同生产部门是完全不同的,并且同这些物品的用途或它们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质没有任何内在联系”(208页)。从需求来看,“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即需求,和实际的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界限,对不同的商品来说当然是极不相同的;??一方面是实际需要的商品量;另一方面是商品的货币价格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商品量,或者说,买者的货币
23
条件或生活条件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商品量”(211页)。也就是说,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商品的市场价值和价格。
“因此,供求关系一方面只是说明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的偏离,另一方面是说明抵销这种偏离的趋势,也就是抵销供求关系的影响的趋势”(212页)。如果供求关系不发生相对变化,市场价格就接近或符合市场价值。但是,这个特定的市场价值和价格却无法通过此时的供求水平来解释。“如果供求一致,它们就不再发生作用,正因为如此,商品就按自己的市场价值出售。如果有两种力量按照相反的方向发生相等的作用,它们就会互相抵销,而不会对外界发生任何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发生的现象,就必须用另外的作用,而不是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来解释。如果供求一致,它们就不再说明任何事情,就不会对市场价值发生影响,并且使我们完全无从了解,为什么市场价值正好表现为这样一个货币额,而不表现为另外一个货币额。资本主义生产的实际的内在规律,显然不能由供求的互相作用来说明(完全撇开对这两种社会动力的更深刻的分析不说,在这里不需要作出这种分析),因为这种规律只有在供求不再发生作用时,也就是互相一致时,才纯粹地实现。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作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可是,在政治经济学上必须假定供求是一致的。为什么呢?这是为了对各种现象要在它们的合乎规律的、符合它们的概念的形态上来进行考察;也就是说,要撇开由供求变动引起的假象来进行考察。另一方面,为了找出供求变动的实际趋势,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趋势确定下来。因为各式各样的不平衡具有互相对立的性质,并且因为这些不平衡会彼此接连不断地发生,所以它们会由它们的相反的方向,由它们互相之间的矛盾而互相平衡。这样,虽然在任何一定的场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但是它们的不平衡会这样接连发生,——而且偏离到一个方向的结果,会引起另一个方向相反的偏离,——以致就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的整体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不过这种一致只是作为过去的变动的平均,并且只是作为它们的矛盾的不断运动的结果。由此,各种同市场价值相偏离的市场价格,按平均数来看,就会平均化为市场价值,因为这种和市场价值的偏离会作为正负数互相抵销。这个平均数决不是只有理论意义,而且对资本来说还有实际意义;因为投资要把或长或短的一定时期内的变动和平均化计算在内”(212页)。 思考题: 《资本论》第一卷曾指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引入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的因素以后,如何理解价格的概念?它与价值的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资本主义生产价格的形成机制
在分析了竞争、供求等因素与价值和价格变动的关系之后,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价格的形成机制。
对于资本来说,“问题不仅在于,要为那个以商品形式投入流通的价值额,取出另一种形式(货币形式或其他商品形式)的等量的价值额,而且在于,要为那个预付在生产中的资本,取出和任何另一个同量资本同样多的或者与资本的大小成比例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而不管预付资本是用在哪个生产部门;因此,问题在于,最低限度要按照那个会提供平均利润的价格,
24
即生产价格来出售商品。在这种形式上,资本就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社会权力;每个资本家都按照他在社会总资本中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力”(218页)。
如果部门间存在利润率的差别,“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主义在一个国家的社会内越是发展,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条件越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就越能实现这种平均化”(218-219页)。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在下述两个条件下会进行得更快:1.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2.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第一个条件的前提是:社会内部已有完全的商业自由,消除了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即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成的垄断;其次,信用制度的发展已经把大量分散的可供支配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而不再留在各个资本家手里;最后,不同的生产部门都受资本家支配。最后这一点,在我们假定一切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已经包括在我们的前提中了;但是,如果有数量众多的非资本主义经营的生产部门(例如小农经营的农业)插在资本主义企业中间并与之交织在一起,这种平均化本身就会遇到更大的障碍。最后还必须有很高的人口密度。——第二个条件的前提是:废除了一切妨碍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或者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的法律;工人对于自己劳动的内容是无所谓的;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都已最大限度地化为简单劳动;工人抛弃了一切职业的偏见;最后,特别是工人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219页)。
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意义在于:“每一单个资本家,同每一个特殊生产部门的所有资本家总体一样,参与总资本对全体工人阶级的剥削,并参与决定这个剥削的程度,这不只是出于一般的阶级同情,而且也是出于直接的经济利害关系,因为在其他一切条件(包括全部预付不变资本的价值)已定的前提下,平均利润率取决于总资本对总劳动的剥削程度”。因此,“我们在这里得到了一个象数学一样精确的证明:为什么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220-221页)。
四.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着有关“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争论。所谓“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提出的概念,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一卷,52页)。所谓“第二种含义的必要劳动时间”是指《资本论》第三卷提出的必须和“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论》第三卷在论述商品价值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时指出:“尽管每一物品或每一定量某种商品都只包含生产它所必需的社会劳动,并且从这方面来看,所有这种商品的市场价值也只代表必要劳动,但是,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只有在生产受到社会实际的预定的控制的地方,社会才会在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社会劳动时间的数量,和要由这种物品来满足的社会需要的规模之间,建立起联系。)因此,这些商品必然要低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其中一部分甚至会根本卖不出去。如果用来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的数量,同要由这种产品来满足的特殊的社会需要的规模相比太小,结果就会相反。但是,如果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社会劳动的数量,和要满足的社会需要
25
正在阅读:
《资本论》第三卷10-11
临床心电图试题集与答案11-23
咸阳实验中学2008 - -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中01-08
人工挖孔桩技术交底12-08
2016交通部公路甲级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自测-答案10-24
关于某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不担当问题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发言演讲稿08-05
气动扩胎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1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资本论
- 2017年第二期浙江省中小学名校长赴新加坡研修项目拟推荐人选名单
- 2014年9月考试大学英语(3) A 卷
- 2018初中英语第一学期上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36
- 开学第一课
- 李娟我的阿勒泰读后感 - 读后感 - 模板
- 毛概单选题 吉大网络教育作业题库 1
- 2015-2020年中国冰醋酸市场调研及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图文
- 广东商学院财务管理习题
- 高电压技术 第二版 张一尘 习题答案
- 05 机械振动 作业及参考答案 2015
- 扣件式钢管边梁支撑系统计算400X1800
- OpenWrt设置 - 图文
- 2011-2015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全国卷汇编
- 水平井书
- VB模拟题2
- 倍内威-溴氰虫酰胺详细介绍 - 图文
- 2016尔雅《中西文化专题比较》高旭东期末答案
- 编辑应用文范文(选题报告及审稿意见)
- 2017年安徽省文化素质分类考试试题(数学)
- 宋清辉:保荐代表人制度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