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29 23: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桂子,加油哦!!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 A. 进步主义运动

B.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D.学科结构运动

C. 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2.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并将其界定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 ( ) A.洛克 C.杜威

3.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教育经验

B.斯宾塞

D.克伯屈

C.组织教育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4.“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体现的是 ( ) A.“经验论”思想

B.“兴趣论”思想 D.“泛智论”思想

C.“文化论”思想

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是完全相同的,“工作分析”就是“活动分析”,“活动分析”就是“工作分析”

B.“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活动分析”所指的领域要来得空泛

C.“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工作分析”所指的领域要

1

小桂子,加油哦!!

来得空泛

D. “活动分析”和“工作分析”完全不同

6.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这种课程理念被称为( ) A.相关课程 C.广域课程

7.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8.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 ) A.哲学取向

B.心理学取向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B.融合课程

D.轮形课程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C.相互适应取向 D.背离取向

9.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 ) A.量的研究 C.课堂研究

10.“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 ( ) A.活动兴趣 C.解放兴趣

11.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 )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12.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

2

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B.技术兴趣 B.质的研究 D.实验研究

D.实践兴趣

小桂子,加油哦!!

程与教学目标的( ) A.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行为目标取向

13.帕克赫斯特提出道尔顿计划主要包括三种措施,分别是作业安排、实验室和( ) A.及时反馈 C.成绩记录

14.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15. “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教育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称为( ) A.课程变革 C.课程计划

16.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 A.主体 C.脚手架

17. 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 A.独立论 C.平行论

18.“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 A.《老师,再见!》 C.《班级生活》

19.“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

3

B.《爱的教育》

B.统一论

B.资源

B.课程采用 D.课程实施

B.终结性评价

B.个别指导 D.合作学习

B.生成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D.发展性评价

D.意义建构

D.超越论

D.《隐性课程论》

小桂子,加油哦!!

( ) A.学习准备 C.中间语言

20.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 A.《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C.《大教学论》的出版

21.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课程思想的教育家是( ) A.皮特斯

B.麦克尼尔

D.斯皮伯格

B.《实验教学论》的出版 D.《爱弥儿》的出版

B.学科结构

D.发现学习

C.斯腾豪斯

22.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 ) A.随机性 C.连续性

23. 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示范 C.展示

24.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达成模式 C.差别模式

25. 18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 ) A.学科课程 C.经验课程

26.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的教育家是( )

4

B.STS课程 D.选修课程

B.过程模式

B.呈示

B.活动性

D.积极性

D.口述

D.回应模式

小桂子,加油哦!!

A.布里格斯 B.麦克尼尔 C.维果茨基

27. 帕克赫斯特为道尔顿计划确立了两条基本原则,这两条原则分别是“自由原则”和 ( ) A.个性原则 C.自然原则

28.“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认为“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 A.自我完善 C.德性养成

29.“课程是一个情境化的社会过程”;“课程是一系列事件”;“课程是学生有机会学习的东西”;“课程是由师生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断生成的建构”。以上观点强调课程是一种( ) A.制度课程 C.理想课程

30.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是 ( ) A.《爱弥儿》

B.《爱的教育》 D.《理想国》

B.体验课程 D.正式课程

B.兴趣发展

B.合作原则

D.裴斯泰洛齐

D.兴趣原则

D.持续生长

C.《教育漫话》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课程审议”的基本内涵。P18

32.简述科学、艺术、道德整合的基本内涵。P182

33.列出三种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及其代表人物。P325-329 34.简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P218

35.简述奥苏伯尔关于教学设计的两大原则的基本内涵。P105-106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ld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