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苏霍姆林斯基

更新时间:2024-01-07 08: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

他有着深邃的目光、清朗的面庞,他有着火样的热情、崇高的理想,他有着高尚的品德、纯美的心地,他的教育思想充满着睿智与人文,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的著作被奉为教育的圣典在全世界广为传颂,他就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瓦西里·亚历山德洛维奇·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读教育名著”活动中,我有幸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感到受益匪浅。

一、我所感觉到的苏霍姆林斯基

1918年9月28日,苏霍姆林斯基出生在乌克兰瓦夏西里耶夫卡一个贫民家庭。1933年他参加了克列明楚格师范学院的师资培训班,1935年开始当小学教师,踏上了漫长而光荣的教育之路。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了重伤。伤愈后他被委任为帕弗雷什中学的校长。直到1970年9月2日逝世,享年52岁。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他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

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等。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前瞻性,他最早提出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在德育方面,他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同时指出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智育方面,他认为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但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他说:“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古脑塞进儿童的脑子,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取

得成绩的快乐。

在体育方面,他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他反对儿童在室内进行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每天花费四、五个小时去做家庭作业。提倡让孩子们在种植植物等体力劳动中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在实践中学习。

在美育方面,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提出了进行美育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观赏大自然感受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美,通过动手劳动创造美等,甚至要求儿童重视衣着美和仪表美。

关于劳动教育。他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进行十年制教育,仅仅教给他科学基础知识,从不让他接受劳动训练,而在他毕业时把一把铲子交给他开始劳动,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悲剧”。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一向重视劳动教育的实施。

正因为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上的卓越贡献,他被授予乌克兰共和国的功勋教师、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获得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

实验学校之一。

二、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启示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年轻教师的来信,针对教师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编写的一本“教育问答”,是他30多年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如“什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它是怎样形成的?”“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

”“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他的教学中的实例。下面就谈谈我感触最深的几条:

1、“儿童世界是美好的,要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理解和感受儿童世界的音乐,不仅要当儿童世界的听众、欣赏者,还要当它的作曲家,要在其中创造出光明愉快的曲调。”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对待儿童要充满对人的信任与和善,要学会发自内心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在人身上创造一切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他指出不要因为孩子的一点缺点就遮住了教师的眼睛,如果教师用幸灾乐祸的态度对学生吹毛求

疵,学生就会用同样的方法令人不得安宁。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自我检讨自我约束,并学会善意待人。他举了俩个例子,一个是淘气鬼乌拉在集体活动时跑到密林深处捣乱,他没有发脾气,而是借此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把全班同学带到一个隐秘的洞穴藏起来,“我们不去找他,让乌拉来找我们”。当小淘气鬼发现大家都不见了的时候,害怕和孤独让他惊慌失措,认识到了错误,在无声中进行了一次自我教育。另一个是他把学生带到花园的一角,让他们在窝棚里通过观察过路人的神态,来学习感受别人的心情。孩子们看到了姑娘的微笑感受到她用劳动创造生活的喜悦,看到老奶奶在战士纪念碑前献花感受到她失去儿子和丈夫的痛苦,通过一次次“察言观色”,孩子们冷漠的心变得敏感起来,他们开始关心周围人的喜怒哀乐,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用善意来待人。这俩个例子让我很受触动,在我们的教育中多于说教少于自悟,我们常常指责孩子不应该怎样做,却很少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认识到为什么要这样做。训斥责骂的结果是让孩子们敌视我们疏远我们,“恨铁不成钢”的“爱”使我们的辛苦付出变成了一种负担与苦刑,这不能说不是教育的一种悲哀。有人说教育像是在照镜子,学生的一举一动就是我们的影子。我们宽容大度学生就会友好和善,我们遵守原则学生就会诚实守信。如果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我们能心平气和疏通、巧妙地引导他认识到错误的后果,如果面对孩子们的冷漠我们能

温言细语甚至通过亲身体验培养起他们的“情感修养”,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让孩子们受益终身的。

2、“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和技艺,是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

“为什么一年级就常有成绩不好落后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还会遇到不可救药的落后生”?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每个孩子的体力是不同的,如果让7岁的孩子都来提水,体力强的孩子可以提20桶水,而体力弱的孩子提了5桶水就已经筋疲力尽了。要求弱小的孩子提20桶水,他会因为劳累而受内伤,甚至进医院。同样儿童从事脑力劳动的力量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对事物领会理解记忆得快,有的却领会得慢且记忆不牢固。因此教师不能机械地统一教学,而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包括对学生成绩的评价都应是相对的,只要他在自身基础上取得进步就应该得到鼓励。这一条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在我们的教学当中真能做到却很难。书中举例说明了“分组教学”,让智力超常的学生为第一组,除大纲规定的习题外,教师还要选择提供一些“思考题”,让他们的头脑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的帮助仅是稍加指点;让勤奋努力的学生为第二组,让他们自己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后独立完

成习题;让成绩中等能独立解决中等难度习题的学生为第三组,教师给予帮助指导;让理解和做题都很慢的学生为第四组,只要他们能完成一半的习题就给予鼓励;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为第五组,教师要专门为他们选一些能使他们取得哪怕成绩不大的习题,让他们在因取得成绩而感到喜悦的脑力劳动中获得自身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也常有“小组学习”,但多是流于形式,且小组教学常是让前后桌同学进行合作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取长补短学会互助,实际却常是老学生垄断课堂差学生置之度外。如果我们也采取书上的分组教学是否可行?当然不一定要每节课都分成学习小组坐,只要教师在备课时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案和练习题,就可以做到每节课“人人都由于有成绩而体验到个人喜悦”。关于评价方法一直在改革之中,从过去的评分制到今天的等级制,从期末试卷评价到一学期“成长的足迹”的总结,我们都在试图寻找一种更为客观更为合理的评价方式,但现在的评价多是横向的比较,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种大面积的竞争无疑是残酷的,他们永远是失败者,评“三好”没有他们,评“优秀”也轮不到他们,长期以往怎能帮他们建立人生的自信?教育的功能不是甄别而是促进发展,事实证明那些在校园里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很差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凭什么在他们刚刚起步时就断定他们是“差生”?

据说美国的教师从不公开学生的成绩借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的评价是否可以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用多个项目来恒定谁付出的多取得的进步大谁就可以被评为优秀.如学习态度方面包括“学习资料的准备情况”“上课听讲情况”、“课堂发言情况”“书面作业的书写情况”、“克服困难的毅力”等,学习能力包括“课堂发言的质量”、“思维的活跃姓”、“记忆的牢固性”“自我纠错能力”等,学习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要对比平时成绩,看进步的程度。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激发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是用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编的《散漫和粗心儿童习题集》用民间故事进行思维训练,由浅入深,生动有趣。他还准备了很多科普类书籍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他在班级里学习平平,但非常爱发言,求知欲很强。有一次我讲到了有关恐龙灭亡的话题,他非常感兴趣,一下课就向我借恐龙的资料影碟,但是因为家庭条件有限他家里也没有影碟机,所以几天后就还回来了。没看到影碟他一直耿耿于怀,直到第二年他家买了影碟机他再来借时我才发现他对这个话题多么执著,很遗憾我的影碟丢了,一直欠着他一个心愿。我还在课堂上开展了“新闻故事大家谈”课前

三分钟活动,由于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生动,且了解新闻的渠道很多,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很多孩子尤其是平日里不被关注的孩子都在讲新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那些新闻故事不仅让他们开拓了视野也让他们在生活百态中学会了辨别美丑。像这样的活动可以人人参与都有收获,我们教师应该多为孩子们创设平台,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

3、“要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阅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唯有阅读才能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底蕴,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阅读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想使备课不成为单调乏味的坐着看教科书,那就请读科学作品,要使你所教得那门科学原理课的教科书成为你看来是最浅显的课本。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基本原理。备课就无须花几小时了。”这条建议里,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教师

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可谓设计得天衣无缝,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让人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的原因。我们常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不断的学习就没有扎实的知识和开阔的思维,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宽阔,知识面越来越丰富,求知欲也越来越强烈,不学习只能是“坐吃山空”,仅仅靠课前准备几个小时已经不足以自如地驾驭课堂。教材中的内容只是常识,教师还要广泛涉猎知识,既源于教科书又要高于教科书,将难以消化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材宽广得多的时候,才有可能深入浅出的应对所教的内容,将死板的教科书变成激发学生兴趣与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在备课时,不单纯只看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还从多种渠道,如网络、期刊、杂志中搜集有用的信息,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分析,形成教案,讲授给学生们听。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上好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要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思想精髓传播下去,读书不仅是教师的一种喜好更是一种责任。教师要把课上好,就必须读书增进知识广度与深度;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修养,就必须读书增强智慧;教师要研究学生问题处理学生问题,就必须读书增加心理学知识。不但老师要读书,更要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乐于读书。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普书籍,“阅读、阅读、再阅读”,“可

以使学生摆脱成绩不良的状况,发展学生的智力。”他详细讲解了如何使学生学会“快速而用心的阅读”,一个学生读着原始人生活的故事,教师在黑板上挂出原始人的生活挂图,有烧火、准备食物、捕鱼、游戏等内容,让学生边读边想。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写边想。营造“书香校园”,这恰恰符合苏霍姆林斯基的主张,由此可见这位大教育家的远见卓识。

4、“要使学生如渴望幸福一样渴望在你讲的这门科学领域中有所创造。”

这是一个关于“兴趣”的话题,“使学生认为你所教的课程最有趣味,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如渴望幸福一样渴望在你向他们讲基础知识的这门科学领域中有所创造”是教师的光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举例说明一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二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提到“获取知识,这就是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他在讲植物的根部系统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时,发现学生对根的形态早已熟悉,就把学习的兴奋点放到根毛是怎样从土壤中吸取营养为植物的生长服务上,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未知。他把

学生带到物理实验室,这里有关于科技最新问题的藏书,有模型图和各种教具,他为学生敞开“思维之角”为学生点燃“好奇之火”。他认为“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象”,他把学生带到田野,通过考察土壤的剖面情况使学生惊异地发现小禾本植物的根有2米长。他领着学生把看似枯死的草根种进地里,使它重新发芽变成青草,让孩子们体验到作为人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自豪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不断挖掘自己所教学科的乐趣。

5、“要掌握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的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课堂上学生学习注意力是否集中关系到整节课的成败。“要掌握学生的注意力,就应深刻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和他们的年龄特点。”

注意是伴随各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没有注意的参加,不可能有比较稳定的心理反映,也就难以完成认知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注意是学

习的门户”。因此,注意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认知过程,而是伴随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的一种属性。它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及有意后注意,其中对学习活动最至关重要的就是有意注意。据专家调查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要长时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必须把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结合。当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的时候,才能出现这种结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使学生意识里有一点“思维的引火线”,也就是说,“在所讲的学科中,应当使学生有某些已知的东西,在感知教材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越积极,他学起来就越轻松。”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训练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在集体生活中的适应力和自控力都有很大意义。怎样培养孩子做事精力集中,克服注意力游移、分散的坏习惯呢?

一、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效率低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力容易转移,干着这个,想着那个;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某一时

间内只做好一件事,如认真阅读课文,思考某一个问题或完成某一项练习,培养孩子做事的专注性。

二、对学生讲话不要老是重复。有些教师对同一件事情或某一点要求总要反复交待好几遍,唯恐学生记不住或听不清。却不知这样学生反会常常忽视教师所讲的话。因为他已经习惯于一件事反复地听好多遍,当教师只讲一遍时,他便当作耳旁风,养成漫不经心的习惯,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无法遵守老师的要求,自然也谈不上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孩子谈事情只说一遍,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一种好方法。

三、训练学生善于“听”的能力。“听”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来源,对于学生来说,谁要是上课善于听,能理解并记住听过的东西,谁就占优势。教师要以通过听的途径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如鼓励学生复述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

四、要让学生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有的家长以为,读书做作业的时间越长,学习成绩就会越好。其实,时间太多也有负作用。造成许多学生对于时间没有紧迫感,学习起来慢腾腾的,本来一小时可以做完的事,二三小时还没完成,而

且养成注意力涣散的毛病。时间不多,反倒会逼着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从事一些有意义的训练和活动,如学习掌握某种乐器、学绘画等,这些活动本身就具有锻炼学生注意力的功能。

五、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排除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才能专心致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控制外部因素做起。如学生的书桌上不要摆放带有装饰品的文具,看书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姿势,不乱动、不乱摸,字要写工整等等,学生如果能控制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行为,就比较容易克服浮躁的情绪。同时还可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加以培养。如聚精会神地下棋,这是集中思想,训练有条理地思维的良好方法。学生学会专心致志,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注意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常抓不懈和相互配合。

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还有很多,篇幅所限仅写到这里。“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有人说老师是种植孩子美好感觉的土壤,是照亮孩子的心灵的明灯。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向大师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童年。

[2012-01-02]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l6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