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深基坑碗口式模板支架方案

更新时间:2024-05-13 07: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工程概况

天津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车站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小倪庄村西侧,昌凌路与鑫通道交口,本站主体位于昌凌路下,沿昌凌路南北向布置。本站结构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结构外设置半外包防水层,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起讫里程为右DK32+674.025~右DK32+875.625,车站中心里程DK32+754.600。车站主体结构长201.6m,端头段宽为24.7m,结构高度为15.11m;标准段宽19.7 m,结构高度为13.41m。站厅层高5.15m,站台层高4.65m,站台宽11m;车站底板沿车站纵向结构面坡度为2‰,坡向小里程方向。车站两端区间为盾构区间。车站东西侧共设置4个出入口和1个紧急疏散口,南北侧各1个风道。其中鑫通道与昌凌路交口为盖挖半逆做法。

主体结构尺寸为:顶板厚度800mm,中板厚度400mm,标准段底板900mm,端头井底板1000mm,标准段结构侧墙700mm,端头井段结构侧墙800mm,框架柱为600mm31200mm,顶纵梁1000mm31800mm,1200mm31800mm,中纵梁900mm31000mm,1000mm31000mm,底纵梁1000mm32210mm,1200mm32500mm。

2 编制依据及范围

2.1 编制依据:

1、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铁岳明挖段、铁机村站、罗家港站结构施工图

设计;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 1 -

4、《建筑扣件与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6、《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2.1编制范围:

岳铁明挖段、铁机村站、罗家港站站主体结构。

3 使用材料要求

3.1 模板用料要求

1、中柱及中、顶板下翻梁、侧墙模板均采用244031220318木胶合板。 2、主楞为10cm310cm木枋,次楞为5310cm木枋;

3、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能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的规定。

4、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3.2 支架用料要求

1、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2、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Φ483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 25)mm。

3、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4、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5、立杆连接处外套管与立杆间隙应小于或等于2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

6、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

- 2 -

7、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连接销。 8、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1) 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2) 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3) 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4) 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5) 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6) 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9、可调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小于6mm,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 10、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4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置说明

4.1 车站顶板、中板模板及支架配置说明

方案选定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结合车站结构的实际尺寸,支架施工方案选定如下:车站主体结构的中板和顶板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体系,模板采用1.8cm厚覆膜胶合板。支架基础为施工完的车站结构底板和中板,承载力满足要求,无需另行处理。中板立杆纵向(沿车站)间距90cm、横向间距60cm,横杆步距120cm;顶板立杆纵向间距90cm、横向间距60cm,横杆步距120cm。碗扣支架立杆底部垫钢板底托,顶部加顶托。考虑到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支撑架体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向每4.5m设通长剪刀撑1道,横向每隔4跨布置剪刀撑l道;下二层架体顶端和底部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为扣件式钢管系统。当支架高度大于4.8m时,支架中部应增设一道水平剪刀撑。为便于高度调节,每根立杆顶部配可调顶托,可调范围45cm。顶托标高调整完毕后,在其上安放10310cm的木枋纵梁,其间距同立杆间距(60cm),纵梁上设置5310cm的方木横梁,间距为30cm。安放纵横方木时,应注意纵向方木接头应在立杆顶托中心,横向方木接头应在纵向方木中心位置。横向方木接头位置要和纵向方木接头位置错开,且任何相邻两根横向方木接头不在同一平面上,站台层与站厅层支架

基本保证在同一铅垂线上。

现以标准段为例,进行模板和支架统设计及计算,剖面示意图如下:

- 3 -

主体结构模板支撑系统示意图

4.2侧墙模板及支架配置说明

侧墙模板采用1.8cm厚胶合板,木模板后竖向安放断面为5310cm的方木,间距为30cm。横向分配梁采用断面为10cm310cm的方木。侧墙支撑采用与碗扣支架联成一体的通长钢管对口撑(加顶托),间距为60cm,步距60cm,用十字扣件与横向所有立杆可靠相连。端头墙模板支撑采用6m钢管和支架连为一体,支架两横杆中间增设一道通长钢管对口撑端头设置可调支托,间距为60cm360cm,考虑到墙体水平受力对架体稳定性的影响,侧墙与板分开施工时于需设置钢管抛撑,抛撑顶端安置可调支托,抛撑钢管和架体立杆、水平杆可靠连接,间距为120cm3120cm。

- 4 -

可调顶托碗扣式满堂支架体系支架横杆间增设一道通长对称钢管@600可调顶托10*10cm方木@6005*10cm方木@30018mm厚胶合板700厚衬墙抛撑

侧墙模板支撑系统示意图

4.3 立柱模板及支架配置说明

矩形柱的模板由四面侧板、柱箍、支撑组成。柱子四边侧模都采用竖向侧板,则模板横缝较少。

为承受混凝土侧压力,侧板外应设置5*10cm木楞作为竖梁,柱箍采用Φ48*3.0双钢管,间距为0.6m。并沿纵向在每层柱箍处设置三道Φ12对拉螺栓,对拉螺栓两侧架设燕尾钩,以加强对拉螺栓的调节能。如下图所示:

4.5cmx9cm 木枋@300直角扣件Φ12对拉螺栓Φ4833.0钢楞Φ4833.0钢楞 立柱模板支撑系统示意图

4.4 下翻梁模板及支架配置说明

铁机村站、罗家港站顶纵梁尺寸为120031800;中纵梁尺寸为100031000,按照最大受力工况设计支架体系,即取顶纵梁为例进行模板和支架的验算。顶板翻梁底模

- 5 -

板采用1.8cm胶合板,模板下铺5*10cm的方木作为纵梁,间距为300mm;在支架顶托上设置10*10cm的方木作为横梁,间距为600mm。梁下设置3立杆,立杆间距为600mm。梁侧模板设置双钢管为纵梁,加固体系为对拉螺栓,间距为300。中板翻梁底模板采用1.8cm胶合板,模板下铺5*10cm的方木作为纵梁,间距为350mm;在支架顶托上设置10*10cm的方木作为横梁,间距为700mm。梁下设置2立杆,立杆间距为600mm。顶板梁及中板梁底面支架立杆间距加密,原纵向900mm间距内固定扣件式钢管支架,与碗扣式支架体系连为一体。梁侧模板设置双钢管为纵梁,加固体系为对拉螺栓。模板及支撑体系示意图如下:

顶板梁横剖面模板支撑系统示意图

中板梁横剖面模板支撑系统示意图

- 6 -

梁底模板支架平面示意图

5 荷载计算

5.1 板的荷载分析及验算 5.1.1板的荷载分析: 顶板模板示意图为:

按最不利荷载效应考虑,以罗家港站0.9m厚顶板为例进行荷载分析组合。 1、模板:Q1=0.5kN/m2;

2、新浇混凝土自重:Q2=25 kN/m3;

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3=2.5kN/m2; 4、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4=2 kN/m2

5、纵横木楞自重:7.5KN/m3,每平方米立杆所承受的方木重量为:

Q5=0.05030.1037.533+0.130.137.532=0.26KN。(按照3根50*10次楞和2根10*10主楞考虑)

竖向荷载效应组合如下:

N?1.2?NGK?1.4?NQK

式中 ?NGK—模板及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忽略支架自

- 7 -

重);

?NQ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

的轴向力总和。

产生轴向力总和:

N?1.2*(25*0.9*0.9*0.9?0.5*0.9*0.9?0.26*0.9*0.9)?1.4*(2.5?2)*0.9*0.9?27.71kN 5.1.2 底模强度验算

顶板底模采用高强度胶合板,板厚1.8cm。底模背肋为5*10cm方木,间距300mm,故取300宽为模板强度计算单元。模板受力模型见下图: A300q=8.85KN/mB300C300D (单位为mm) (1) 模板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E=13104 MPa 抗弯强度:?m=20MPa

11 bh2= 33031.82=16.2cm3 6611惯性矩:I=bh3=33031.83= 14.58cm4

1212截面抵抗矩:W=

截面积:A=30*1.8=54cm2 (2) 模板受力计算

底模板均布荷载:Q= 0.9Q2+ Q3+ Q4=27KN/m2 转换为均布线荷载:q=Q3b=2730.3=8.1KN/m 跨内最大弯矩:Mmax= ql2/8=0.1KN.m

弯应力为:Vmax=M/W=0.1*103/16.2*10-6=6.2Mpa< ?m=20Mpa 满足要求 木模板刚度验算:

根据模板的受力特点,可将其简化为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的连续梁进行计算,如下:

ql48.1?0.34??0.677?0.677??0.3mm?[?]?l/400?0.75mm

100EI100?104?14.58?10?8

- 8 -

通过计算1.8cm厚胶合板满足受力要求。

5.1.3 横向方木验算(次楞)

本方案采用的木材为东北落叶松,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查得东北落叶松抗弯强度为?m=17Mpa,顺纹抗剪强度为:?v=1.6Mpa,弹性模量为E=10310Mpa。

根据顶板底模设计方案,横向方木的受力模型如下图:

横梁方木受力模型图(单位mm)

则每根方木承受荷载转化为均布线荷载为: q=(Q1+ 0.9Q2+ Q3+ Q4)30.3=8.25KN/m 截面抵抗矩:W=

11 bh2= 353102=83.3cm3 6611惯性矩:I=bh3=353103= 417cm4

121212

弯矩:Mmax= ql=0.371KN.m

81剪力为:Vmax=ql=0.5*9*0.6=2.475KN

2M=0.375*103 /83.3=4.45MPa<0.9[f]= 15.3 MPa W6003

q (1) 抗弯承载力验算 ?= (2) 抗剪承载力验算

332.475*103τmax=. Vmax/A=3=0.74Mpa< [fv]= 1.6 Mpa

2250*100(3) 刚度验算

5ql45?8.25?6004????0.33mm?[?]?l/400?1.5mm

384EI384?10?103?417?104通过以上验算得知,横向采用503100mm东北落叶松方木可以满足要求。 5.1.4 纵向方木验算(主楞)

纵向采用10*10cm方木,间距为0.6m,每根立杆上布置一根方木。抗弯强度为?

m

=17Mpa,顺纹抗剪强度为:?v=1.6Mpa,弹性模量为E=103103Mpa。

- 9 -

纵向方木分配梁所受的力为其上横向间距为30cm的5*10cm方木传下的力。根据主楞的受力特点,其受力模型见下图:

600600600P300P300P300P300P300P300P300P300P300P纵梁方木受力模型图(单位mm)

11 bh2= 3103102=166.7cm3 6613134

惯性矩:I=bh=310310= 833.3cm

1212截面抵抗矩:W=

纵向方木上平均承受2根横木重量为:0.05*0.1*0.6*7.5*2=0.045KN。 横向方木施加在纵向方木的均布荷载为0.1÷0.6=0.075KN/m

作用在纵向方木上的均布载为:q=(Q1+ 0.9Q2+ Q3+ Q4)30.6+0.075=16.575KN/m 将结构受力模型简化为受均布载的三跨连续梁,受力简图如下:

q=16.575KN/m600600600

跨内最大弯矩:Mmax= 0.08ql2=0.477KN.m

跨内最大剪力为:Vmax=0.4ql=0.4*16.575*0.6=3.978KN

(1) 抗弯承载力验算 ?=M=0.52*103 /167.7=3.1MPa<0.9[f]= 15.3MPa W (2) 抗剪承载力验算

333.978*103τmax=. Vmax/A=3=0.597Mpa<[fv]= 1.6 Mpa

22100*100(3) 刚度验算

ql416.575?604??0.677?0.677??0.175mm?[?]?l/400?2.25mm

100EI100?104?833.3通过以上验算得知,纵向梁采用1003100mm东北落叶松方木可以满足要求。 5.1.5 支架稳定性验算

支撑系统整体结构分析所得的支撑立杆最大的内力设计值,可按照一般轴心受压

- 10 -

构件进行验算。支架采用Φ4833.0焊接钢管,鉴于市场上Φ4833.0钢管的壁厚基本都在2.7mm,为确保计算的准确性钢管的相关力学特性按照壁厚2.7mm的钢管取值。由于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主要应用基坑内部,故在计算时可不考虑风荷载对系统的影响,及按下式验算: σ=

N?f ?AΦ4832.7钢管:A=(482-42.62)3π÷4=3.84cm2, i=482?42.62/4=1.6cm。 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0?h 式中 h—支架立杆的步距,取1.2m;

??l0/i?1200/16?75

本工程钢管为Q235钢,按轴心受压构件查表得稳定系数?=0.75

N27.71*103σ=??96.22MPa

?A0.75*3.84*102单肢立杆承载力满足要求。 5.2 侧墙模板

侧墙采用18mm厚胶合模板,背楞纵向分配梁为5*10cm木枋,竖向背楞为10*10cm木枋间距为600,竖向木枋设置在可调顶托上,顶托竖向间距为600。

考虑最不利荷载情况,按照下二层考虑。 5.2.1、水平荷载:

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Ct。?1?2V F??C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 ?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 kN/m3; t。—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取5h;

- 11 -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1.5 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以端头井下二层衬墙

为例,为7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时取1.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F?0.22?Ct。?1?2V?0.22*25*5*1*1.15*1.5?38.73kN/m2 F=?cH=25*7=175kN/㎡

按较小值取,最大侧压力为38.73 kN/㎡。 5.2.2 纵向木枋验算

本方案采用的木材为东北落叶松,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查得东北落叶松抗弯强度为?m=17Mpa,顺纹抗剪强度为:?v=1.6Mpa,弹性模量为E=103103Mpa。

根据顶板底模设计方案,横向方木的受力模型如下图:

q600 800

横梁方木受力模型图(单位mm)

则每根方木承受荷载转化为均布线荷载为: q=38.7330.3=11.62KN/m 截面抵抗矩:W=

11 bh2= 353102=83.3cm3 6611惯性矩:I=bh3=353103= 417cm4

12121弯矩:Mmax= ql2=0.52 KN.m

81剪力为:Vmax=ql=0.5*11.62*0.6=3.48 KN

2M=0.52*103 /83.3=6.24MPa<0.9[f]= 15.3 MPa W (1) 抗弯承载力验算 ?= (2) 抗剪承载力验算

- 12 -

333.48*103τmax=. Vmax/A=3=1.04Mpa< [fv]= 1.6 Mpa

2250*100(3) 刚度验算

5ql45?11.62?6004????0.304mm?[?]?l/400?1.75mm 34384EI384?10?10?643?10通过以上验算得知,横向采用503100mm东北落叶松方木可以满足要求。 5.2.3 竖向方木验算(主楞)

纵向采用10*10cm方木,间距为0.6m,每根立杆上布置一根方木,可调支托竖向间距为0.6m。抗弯强度为?m=17Mpa,顺纹抗剪强度为:?v=1.6Mpa,弹性模量为E=103103Mpa。

纵向方木分配梁所受的力为其上横向间距为30cm的5*10cm方木传下的力。根据主楞的受力特点,其受力模型见下图:

- 13 -

600600 600600 600600 P300P300P300P300P300P300P300P300P300P300P300P竖梁方木受力模型图(单位mm)

11 bh2= 3103102=166.7cm3 6613134

惯性矩:I=bh=310310= 833.3cm

1212截面抵抗矩:W=

作用在纵向方木上的均布载为:q=38.7330.6=23.24KN/m 将结构受力模型简化为受均布载的三跨连续梁,受力简图如下:

q=23.24KN/mA600B600C600D

(单位:mm) 跨内最大弯矩:Mmax= 0.08ql2=0.67KN.m

跨内最大剪力为:Vmax=0.4ql=0.4*23.24*0.6=5.58KN

(1) 抗弯承载力验算 ?=M=0.67*103 /167.7=3.9 MPa<0.9[f]= 15.3MPa W(2) 抗剪承载力验算

335.58*103τmax=. Vmax/A=3=0.84Mpa<[fv]= 1.6 Mpa

22100*100(3) 刚度验算

ql423.24?6004??0.677?0.677??0.24mm?[?]?l/400?1.75mm

100EI100?104?833.3通过以上验算得知,纵向梁采用1003100mm东北落叶松方木可以满足要求。 5.2.4 模板受力计算 侧墙水平荷载为:38.37KN/m2

所受水平均布荷载为:q=38.37*0.3=11.5KN/m

- 14 -

根据受力特点,可将侧模受力简化为三等跨连续梁,受力模型如下: A

(1) 模板强度计算:

跨内最大弯矩:Mmax= 0.08ql2=0.083KN.m

弯应力为:? =M/W=0.083*106/16.2*103=5.12Mpa< ?m=20Mpa ,满足要求 (2)木模板刚度验算:

根据模板的受力特点,可将其简化为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的连续梁进行计算,如下:

ql411.5?0.34??0.677?0.677??0.43mm?[?]?l/400?0.75mm 4?2100EI100?10?14.58?10300q=11.5KN/mB300C300D 通过计算1.8cm厚胶合板满足受力要求。 5.3 梁模板

以最不利荷载效应考虑,选取铁机村站顶板纵梁WZL1(120031800)为计算对象。 (1)、 竖向荷载分析

钢筋混凝土自重:q1?1.8?25?45KN/m2 施工人员及小型机具活载:q2?1KN/m2 浇筑砼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q3?1KN/m2 模板自重:q4?0.5KN/m2 (2)、底模强度验算

纵梁底模采用高强度木胶合板,板厚t=18mm,木胶合板背楞间距为300mm。故模板的强度验算取b=300mm为计算单元体。受力图如下:

q=14.25KN/m300300(单位:mm)

300

1、模板力学性能 ○

弹性模量:E=13104 MPa

- 15 -

抗弯强度:?m=20MPa

11 bh2= 33031.82=16.2cm3 6611惯性矩:I=bh3=33031.83= 14.58cm4

1212截面抵抗矩:W=

截面积:A=30*1.8=54cm2

2、模板受力计算: ○

底模板均布荷载:Q= q1+ q2+ q3=47.5KN/m2 转换为均布线荷载:q=Q3b=47.530.3=14.25KN/m 跨内最大弯矩:Mmax= ql/8=0.16KN.m

弯应力为:Vmax=M/W=0.16*103/16.2*10-6=9.88Mpa< ?m=20Mpa 满足要求 木模板刚度验算:

根据模板的受力特点,可将其简化为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的连续梁进行计算,如下:

ql414.25?0.34??0.677?0.677??0.54mm?[?]?l/400?0.75mm 4?8100EI100?10?14.58?102

通过计算1.8cm厚胶合板满足受力要求。

(3)支架承载力验算 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

N?[1.2*(Q1?Q2)?1.4*(Q3?Q4)]*0.4*0.6?13.75kN

N13.75*103??47.74MPa<f?215MPa 2?A0.75*3.84*10纵梁下立杆单肢承载力满足要求。 (4)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

对拉螺栓竖向间距为0.3m,螺栓采用M12型。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为1.5kN/m2。

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力为:N?38.73?0.6?0.3?6.97KN

5.4 柱模板

选取800*1200作为计算对象,以下二层为计算高度,H=7.06-0.6-1.2=5.26m(注:

- 16 -

除去底板梁上翻高度以及中板梁下翻高度)。 5.4.1 模板挠度验算 柱模受到混凝土的侧压力为:

F?0.22?ct0?1?2V1/2=0.22*25*5*1*1.15*1.5=38.73kN/㎡(浇筑速度以1.5m/h计) F??cH?25*5.26?131.5kN/m2 选取38.73kN/m2作为标准值。

q=38.7330.3=11.62KN/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300mm。

Kwql40.677?11.62?103?0.34????0.437mm?[?]?l/400?0.75mm

100EI100?1?1010?14.58?10?8柱模板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5.4.2 对拉螺栓验算

对拉螺栓以及柱箍竖向间距为0.6m,横向布设三道对拉螺栓,螺栓采用M12型。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为1.5kN/m2(供料方式为导管)。 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力为:N?38.73?0.6?0.3?6.97KN

6 构造要求

6.1 支架构造要求:

⑴ 钢管立柱底部设置垫木和底座,顶部设置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的间隙采用木楔楔紧,可调支托的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确保上下同心。

⑵ 立柱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照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每一步距处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⑶ 剪刀撑采用Φ4833.5钢管,用旋转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采用对接,剪刀撑采用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采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⑷ 钢管间距、规格、扣件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 17 -

⑸ 端头井和标准段高差处,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⑹ 支架外侧四周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每隔10m左右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宽度为5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60度。

6.2 支架搭设应满足以下使用要求:

⑴、有适当的宽度(或面积)、步架高度、离墙距离,能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

和运输的需要;

⑵、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承载能力,能保证施工期间在可能出现的使用荷载

(规定限值)的作用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⑶、与垂直运输设备及其作业面高度相适应,以确保材料垂直运输转入水平运输

的需要;

⑷、搭设、拆除和搬运方便,能长期周转使用。搭拆进度能满足施工安排的需要。

7 劳动力使用计划、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7.1 劳动力使用计划

本工程拟投入的人数为289人,人员的工种组合、技术工人与普工的比例适合工程要求,在高峰时期可在当地招聘劳务工人。

劳动力供应计划见表1

劳动力配备表 表1

序号 1 3 4 5 6 7 8 9 10 11 工 种 钢筋工 架子工 模板工 混凝土工 各类司机 普工及其他 修理工 电焊工 电工 起重工 合计 人 数 90 52 54 40 7 28 2 12 2 2 289 7.2 机械设备配备及材料供应组织

- 18 -

材料、设备管理以履行合同为条件,对项目施工实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按照合同文件的要求,包括物资品种、质量要求,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项目主要物资设备需用量总计划和主要物资月度供应计划,主要材料由项目供应,实行招标统一采购。大型机械设备为公司自有,其它短期使用的设备可就地租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数量见表2。

主要机械设备表 表2

序号 1 2 机械或设备名称 汽车吊 空气压缩机 型号规格 25T AW-3/7 HGS-40 GJ5-40 GJ7-40 数量 2台 6台 2台 3 10台 2台 2台 3台 备注 基坑内垂直运输 地墙开挖面处理 直螺纹接头加工 带丝头钢筋加工 钢筋安装 钢筋配料 钢筋配料 模板加工 3 钢筋(剥肋)直螺纹滚丝机 4 5 6 7 8 切割机 电焊机 钢筋切断机 钢筋弯曲机 木工电锯 7.3混凝土施工安排及浇注顺序

7.3.1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顺序

主体结构: 素混凝土垫层 结构底板 下二层柱 中板及下二层衬墙

下一层柱 顶板及下一层衬墙

附属结构: 素混凝土垫层 结构底板 顶板及衬墙 楼梯 7.3.2 浇捣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采用2m刮尺平整,铁滚筒碾压两遍,刮除表面泌水,水蟹打磨平整,收水后再次用水蟹打磨,消除收水裂缝。

a 浇捣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尽量短,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完毕。

b顶板(中板)混凝土连续水平、分台阶沿边墙、中墙分别向中线方向进行浇注。底板、墙体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注、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浇注,分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立柱混凝土水平、分层进行浇筑,一次浇注成型,分层厚度≤500mm。

- 19 -

c混凝土振捣要快插慢拔,插点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应深入下一层5cm,以消除两者之间的接缝。

d梁板混凝土浇注按框架格顺序浇注,每框架格先将高度分层浇注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混凝土一起浇注,随着混凝土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倒混凝土方向与浇注方向相反。

e 楼梯混凝土浇注自下而上浇注,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后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振实,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用抹泥板抹平。

f 浇筑完毕混凝土表面处理:Ⅰ、底板、中板混凝土面用2m水平尺刮平,刮除表面泌水,木蟹打磨平整,收水后再次用木蟹打磨,消除收水裂缝;Ⅱ、顶板混凝土面在底板混凝土面的处理基础上,最后用抹泥板找平。

8 安全技术施工保证措施

8.1 支架搭设与拆除

1、所有构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2、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要求,清除组架范围内的杂物,平整场地,做好排水处理。 3、接头搭设:

(1) 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搭设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斜杆等接头插入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帖,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

(2)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应检查立杆与横杆是否垂直,相邻的两个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即横杆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杆接头与横杆是否变形;横杆接头的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线是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充填等;

4、杆件搭设顺序:

(1) 在已经处理好的地基或基垫上按设计位置安放立杆可调支座,其上安放立杆,调整立杆可调支座,使同一层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装横杆。搭设顺序是:立杆底座→立杆→横杆→斜杆→接头锁紧→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 (2)脚手架搭设以3~4人为以小组为宜,其中1~2人递料,另外两人共同配合搭设,每人负责一端。搭设时,要求至多二层向同一方向,或中间向两边推进,不得

- 20 -

从两边向中间合拢搭设,否则中间杆件会因两侧架体刚度太大而难以安装。 5、搭设注意事项: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专业的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后方能上岗。 (2)搭设架子的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3)所有构件都应按设计及脚手架有关规定设置。

(4)在搭设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支架的垂直度,要求垂直度不小于1/500,用时保

证最大允许偏差小于100mm。

(5)在搭设、拆除或改变作业程序时,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6)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业,安全省时,可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支架顶安装。纵向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精确调出顶托标高。然后用明显的标记标明顶托伸出量,以便校验。最后再用拉线内插方法,依次调出每个顶托的标高,顶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为宜。

6、检验:

(1)碗扣式脚手架构件主要是焊接而成,故检验的关键是焊接质量,要求焊缝饱满,没有咬肉、夹渣、裂纹等缺陷。 (2)钢管应无裂缝、凹陷、锈蚀。

(3)立杆最大弯曲变形矢量高不超过L/500,横杆斜杆变形矢高步超过L/250。 (4)可调构件,螺纹部分完好,无滑丝现象,无严重锈蚀,焊缝无脱开现象。 (5)脚手板、斜脚手板及梯子等构件,挂钩及面板应无裂纹,无明显变形,焊接牢固。

(6)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陷。

(7)立杆垫座与基础面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松动或脱离情况。 (8)检验全部节点的上碗扣是否锁紧。

(9)剪刀撑及安全网等构件的设置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 7、主要技术要求:

(1) 地基基础表面是否坚实平整,垫板放置牢靠,排水通畅。 (2) 不允许立杆有浮地松动现象。

(3)整架垂直度应不小于1/500,但最大不超过100mm。 (4)对于直线布置得脚手架,其纵向直线度应小于L/200。 (5)横杆的水平度。即横杆两端的高度偏差应小于L/400。

- 21 -

(6)所有碗扣接头必须锁紧。 8、使用管理:

(1)脚手架的施工和使用应设专人负责,并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2)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严禁乱堆乱放,应及时清理各层堆积的杂物。

9、碗扣式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

(1)侧墙模、柱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除面板而受损伤时,经报验签发拆模令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中板底模、站台层支架需待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顶板底模、展厅层支架需待顶板完成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2)当脚手架使用完成后,制定拆除方案。拆除前应对脚手架作一次全面检查,清除多余物件,并设立拆除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允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先安装的后拆除,后安装的先拆除,先拆除非承重杆,后拆除承重杆,拆除作业中采用方木平铺搭设简易平台分层进行拆除作业。

(4)拆除的构件应用吊具吊下,或采用人工递下,严禁抛掷。 (5)拆除的构件应及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保管。 10 、支架验收、使用

⑴、把好验收关。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

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设计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

⑵、工程的相关责任人,必须按架子方案的要求,拟定书面操作要求,向班组进

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⑶、基础、卸荷措施和架子分段完成后,应分层由制定架子方案及安全、技术、

施工、使用等有关人员,按项目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使用; ⑷、使用按3kN/m2考虑,因此架子上不准堆放成批材料,零星材料可适当堆放; ⑸、架子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全员同意,不得改动,不得任意解掉架子

与柱连接的拉杆和扣件;

⑹、架子上不准有任何活动材料,如扣件、活动钢管、钢筋,一旦发现应及时清

- 22 -

除;

⑺、在大雾、大雨天气下不得进行脚手架作业,雨后上架前要防滑措施。 12、人员素质要求

⑴、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年满18岁,两眼视力均不低于1.0,无色盲,无听觉障碍,

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眩晕和突发性昏厥等疾病,无妨害登高架设作业的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⑵、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熟悉本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酒后作业

和作业中玩笑戏闹;

⑶、明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

帽,在无可靠防护2m以上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使用工具要放在工具套内; ⑷、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试、体检合格,持证上岗,任何人不得安排未

经培训的无证人员上岗作业;

⑸、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高处作业地面环境要整洁,不能杂乱无章,乱摆

乱放,所用工具要全部清点回收,防止遗留在作业现场掉落伤人。 8.2 模板安装与拆除

横向可调支托顶部架设10cm310cm方木,间距80cm。横向方木上纵向设置5cm310cm方木,间距30cm。再在横木上铺设光面胶合板(不能有木纹或竹纹),底模全部采用244031220318的抛光酚醛木胶板,在铺设的楞木上钉牢。底模通过调整顶托准确设置板底纵横坡度,模板面平整度及相邻板面高低差调至1mm范围内,为确保底模模板拼缝处不漏浆,施工时木胶板间夹设密封条。

侧墙模板也采用244031220318的抛光酚醛木胶板,模板背侧横向设置5cm310cm方木,间距为30cm。竖向分配梁采用断面为10cm310cm方木。侧墙支撑采用与碗扣支架联成一体的6m钢管对口撑(加顶托),间距0.8m,步距1.2m,用十字扣件与横向所有立杆相连;竖向间插采用半扣碗平托(加顶托)与碗扣支架相连,施工时通过调整顶托的伸出量,保证侧墙模板的整体平整度,侧墙垂直度及平整度保证在0.2%内,墙、柱、梁处模板设置定位钢筋对模板进行限制。

1、 模板制作

① 要有足够的刚度,且不漏浆,能防止由于混凝土侧压力和施工操作带来的其它荷载引起的变形。模板制作和存放时,必须防止由于木材的收缩而引起的翘曲和接缝张开;

- 23 -

② 混凝土外露面的木模板,必须以厚度均匀的刨光板制作,制成的模板必须不漏浆。模板的转角处应加嵌条或做成斜角;

3 模板安装应保持正确的规定线形,直至混凝土充分硬化; ○

4 浇注混凝土前或浇注中,模板出现任何不良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直到缺陷被○

改正为止;

5 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始终保持其所要求的形状、强度、刚度、不透水性和表面光○

滑。任何翘曲的或隆起的模板在重复使用之前必须校正好。未经清理校正而不合格的模板不得重复使用。 2、 模板接缝、涂油与清理

① 模板中所有的连接缝都应采用合适的设计形式,并保证在混凝土浇注或固结过程中细料或水泥浆不致流失;

② 混凝土外露表面的模板接缝,应做成一种有规则的形式,水平和垂直线条应一直连贯每个结构物,所有的施工缝应同这些水平和垂直线条相重合; ③ 当在高温下使用吸水性模板时,应在浇注混凝土前,将模板两面用水完全润湿; ④ 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必须清理干净,底部应没有锯未、刨花、污垢、泥土等杂物。 3、 模板的拆卸

① 施工单位如打算拆除模板,应事前及时通知专业监理工程师并取得同意; ② 侧模板的拆除:侧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③ 底模板拆除:底模板应在同条件养护的试件达到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规定后方可拆除;

④ 其它小型构件的垂直模板应根据具体情况拆除;

⑤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尽量避免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受到损坏。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可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加以清理、修理,按种类及尺寸分别堆放,以便下次使用。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8.3、 模板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模板和支架应可靠的承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施工的各项荷载,模板的安装保证结构形状、位置和尺寸正确,并且铺设牢固、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

- 24 -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木工跟班作业,检查模板情况,当出现跑模或漏浆时及时作加固处理。

对拆除的模板认真清理,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破损模板及时更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 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中心线位置 插筋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留洞 外露长度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允许偏差(mm) 3 3 5 +10,0 2 +10,0 10 +10,0

现浇结构模板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基础 截面内部尺寸 柱、梁、墙 不大于5m 层高垂 直 度 大于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5 ±5 10 +4、-5 6 8 2 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8.4、 模板主要质量缺陷和防治措施 (1) 爆模或外凸:

防治措施

① 墙体螺杆或柱抱箍底部2m 高范围内间距控制在45cm以内,往上间距控制在50cm以内;

② 螺杆每次使用前应清洗丝口保证丝口清晰,下部2m范围内增加保险双螺帽增大抗滑力;

③ 柱子核心筒墙体砼水平分层振捣每次浇筑高度50cm左右,第二层浇筑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cm深即可。

(2)垂直度偏差大:

防治措施

① 柱、墙边线测放完毕后应先检查钢筋是否偏位,否则纠正后再焊接及绑扎钢筋,

- 25 -

绑完后吊线,检查其垂直度。若存在倾斜扭转情况,采用10#钢丝对称拉住校正;

② 柱、墙模板每侧要求不少于两道斜撑,间距2m以内。与水平夹角控制在60。左右。

(3) 墙上预留洞倾斜或呈鱼肚形:

防治措施

① 墙上洞口配置定型模板及加固;

② 墙体砼必须分层浇筑及振捣,每层厚度50cm以内,遇到墙上洞口时两侧对称布料,相差高度20cm以内,且两侧同时振捣。

(4)板接缝处出现高低差及漏浆:

防治措施

① 同一方格内必须使用同一材质的模板,厚度均匀一致,否则应进行筛选; ② 尽量消除引测标高误差,同时在一方格内先定出板边两侧高度,中间部位拉线。

9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9.1 支架搭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⑴、支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

规则》(GB-6036)等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⑵、搭设支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⑶、支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⑷、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⑸、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⑹、支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杆件的设置的连接,支撑、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

要求;扣件是否松动;脚手架的垂直度偏差;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⑺、在支架的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 ⑻、不得在支架基础及相邻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 ⑼、在支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⑽、支架支搭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⑾、操作小组接受任务后,必须根据任务特点和交底要求进行认真讨论,确定支

- 26 -

搭方法,明确分工。在开始操作前,组长和安全员应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一次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开始操作;

⑿、架子工在高处(距地高度2m以上)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所用的杆子应拴

2m长的杆子绳。安全带必须与已绑好的立、横杆挂牢,不得挂在铅丝扣或其他不牢固的地方,不得“走过档”(即在一根顺水杆上不扶任何支点行走),也不得跳跃架子。在架子上操作应精力集中,禁止打闹和玩笑,休息时应下架子。严禁酒后作业;

⒀、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五级以上,高温、雨天气等)影响安全施工时应停止高

处作业;

⒁、递杆、拉杆时,上下左右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拉杆人员应注意

不碰撞上方人员和已绑好的杆子,下方递杆人员应在上方人员接住杆子后方可松手,并躲离其垂直操作距离3m以外。使用人力吊料,大绳必须坚固,严禁在垂直下方3m以内拉大绳吊料。使用机械吊运,应设天地轮,天地轮必须加固,应遵守机械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吊运杉板、钢管等物应绑扎牢固,接料平台外侧不准站人,接料人员应等起重机械停车后再接料、解绑绳; ⒂、未搭完的一切脚手架,非架子工一律不准上架。架子搭完后由施工人会同架

子组长以及使用工种、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共同进行验收,认为合格,办理交接验收手续后方可使用。使用中的架子必须保持完整,禁止随意拆、改脚手架或挪用脚手板;必须拆改时,应经施工负责人批准,由架子工负责操作;

⒃、所有的架子,经过大风、大雨后,要进行检查,如发现倾斜下沉及松扣、崩

扣要及时修理。

9.2 支架拆除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⑴、支架拆除前,工长要向拆架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工作。交底有接受人

签字。班组要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必须对拆架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要有记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拆架子的注意事项必须讲清楚;

⑵、拆架前在地上用绳子或铁丝先拉好围栏,没有监护人,没有安全员工长在场,

外架不准拆除;

⑶、架子拆除程序应由上而下,按层按步拆除。先清理架上杂物,如脚手板上的

- 27 -

混凝土、砂浆块、U型卡、活动杆子及其他材料等。按拆架原则先拆后搭的杆子。剪刀撑、拉杆不准一次性全部拆除,要求杆拆到哪一层,剪刀撑、拉杆拆到哪一层;

⑷、拆除工艺流程:拆护栏→拆脚手板→拆小横杆→拆大横杆→拆剪刀撑→拆立

杆→拉杆传递至地面→清除扣件→按规格堆码;

⑸、拆杆和放杆时必须由2--3人协同操作,拆大横杆时,应由站在中间的人将杆

顺下传递,下方人员接到杆拿稳拿牢后,上方人员才准松手,严禁往下乱扔脚手料具;

⑹、拆架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拆除过程中,应指派一个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

工人担任指挥,负责拆除工作的全部安全作业;

⑺、拆架时有管线阻碍不得任意割移,同时要注意扣件崩扣,避免踩在滑动的杆

件上操作;

⑻、拆架时螺丝扣必须从钢管上拆除,不准螺丝扣扣在被拆下的钢管上; ⑼、拆架人员应配备工具套,手上拿钢管时,不准同时拿扳手,工具用后必须放

在工具套内;

⑽、拆架休息时不准坐在架子上或不安全的地方,严禁在拆架时嘻戏打闹; ⑾、拆架人员要穿戴好个人劳保用品,不准穿胶底易滑鞋上架作业,衣服要轻便; ⑿、拆下来的脚手杆要随拆、随清、随运,分类、分堆、分规格码放整齐,要有

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锈。扣件要分型号保管;

⒀、拆下来的钢管要定期重新外刷一道防锈漆,刷一道调合漆。弯管要调直,扣

件要上油润滑;

⒁、严禁架子工在夜间进行架子搭拆工作。

9.3 基坑安全通道及照明

1、结构底板施工前采用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体系,作为基坑上下通道,脚手架外侧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深基坑结构底板施工后,在钢支撑空隙中间安放钢结构梯笼(2.4*1.8*Hm),深度等同基坑开挖深度,设置在结实可靠的基础上。梯笼安装前,需对笼体进行整体外观质量检验,确保螺栓连接紧凑,焊缝饱满,四周铁丝栅格包裹,防止高空坠物落入笼内。

2、夜间施工期间,基坑内照明应充足,尽量减少背光死角。光源倒挂至支撑底部,

- 28 -

悬挂遮雨装置,基坑纵向每隔20m,安装一照明装置。照明开关箱悬挂于基坑护栏上,离地60cm。

10 应急预案

10.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采用碗扣式(结合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架体系,模板坍塌、支架失稳、高空坠落、起重吊装、施工用电等为重大危险源。

10.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为快速、有效的处置模板支架坍塌发生的意外事故,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

10.3、组织机构、职责及编制依据 1.组织机构、职责

项目部成立突发事故现场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 长:狄明世

副组长:畅卫国 杨元军 邴千 彭良生

成 员:刘国华 喻晓阳 刘健 吴海松 张方剑 罗艳平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0.4、预防及预警 1、预控制方案

(1)、大型临时支架必须进行设计和检算,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按规定报批。 (2)、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进一步细化制定支架搭设的作业指导书,严格交底制度。项目总工对支架搭设的技术方案负责,现场工地负责人对执行搭设方案确保支架搭设质量负责。

(3)、 支架搭设前,项目总工要组织对支架施工人员要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工地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应对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由安全员监督操作工人严

- 29 -

格按交底要求施工。

(4)、支架的日常检查由领工员、班组长和安全人员负责。

(5)、支架搭设严禁随意更改搭设方式、间距、数量和结构件型号等。 (6)、支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架子工担任。 (7)、支架搭设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8)、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偏载、超载,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9)、支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10)、在支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1)、构配件的检查和验收

支架使用的材料,钢管、扣件等材质及各项尺寸应符合标准,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12)、支架在搭设及使用前要进行检查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支架搭设前; ○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

3.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 ○

4.达到设计高度后; ○

5.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 ○

6.停用超过一个月。 ○

(13)、安装后的扣件螺栓也应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

(14)、支架的检查和验收

支架搭设完成后,要由项目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质检工程师和领工员联合检查验收,验收发现问题时,要责成工地负责人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验收小组组织复验,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1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记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支架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以确保支架在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完好状态。

(16)、支架搭设及拆除

1).立杆要选用同类管径和壁厚的钢管搭设,严禁不同型号的钢管混合使用。

- 30 -

2).支架搭设前要清除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支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支架基础下有管沟时及电线路时,应铺方木或型钢通过。

3).支架每搭完一层,要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4).支架要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为增加支架的稳定性,支架每隔6跨要设置一道纵向和横向斜杆,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之间,斜杆底部应撑地。支架外侧沿全高设十字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应与5~7根立杆联结。

6).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 mm,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7).支架立杆底部和顶部的可调托座,丝扣不可旋出太高,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8).钢管扣件的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2m,且不应大于65 N2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9).支架拆除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除时须划出安全区,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拆除前应清除支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10).支架拆除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按先横杆,后立杆的顺序逐层往下拆除,禁止抛掷,拆除后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2、预警行动

施工中突发支架及模板坍塌事故,发生或有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影响事故的险情时,启动本预案。

现场施工负责人立即报告项目总工,项目总工负责向项目经理报告,并通知应急指挥小组成员、安全质量部和物质保障部。项目经理在第一时间(在1小时以内)负责向公司上级和业主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或损失程度、发生单位、简要经过、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3、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高处坠落事故

1)、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

- 31 -

2)、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3)、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4)、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 5)、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

6)、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7)、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8)、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

9)、立即拨打120 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0)、项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2)坍塌倒塌事故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部。 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3)、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4)、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5)、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6)、尽快与120 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7)、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8)、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9)、基坑:

①加强排水、降水措施;

②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③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

- 32 -

④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

10)、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1)、现场安全员应对脚手架、井架、吊车等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集团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10.5、信息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指挥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投入抢险指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接受统一指挥,投入抢险工作。

2、由项目经理向公司和项管部有关领导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或损失程度、发生单位、简要经过、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3、由项目党工委书记负责接待和安排新闻媒体,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周边居民发布安民告示并及时通报事故处理情况。

4、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撤离人员、设备、物资,如有必要拨打“120”救护电话,“119”火警电话。

10.6、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项目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三级,特大(Ⅰ)、重大(Ⅱ)和一般(Ⅲ)。

事故相应分级负责,一般事故可由项目利用自身力量,及时抢险自救,减少损失;重大事故要利用业主项目公司和公司的资源,有效控制,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特大事故要通过公司和业主单位通力协作,将事故损失控制在尽可能范围,避免造成恶劣影响。

2、相应程序

①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小组的所有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接受统一指挥,投入抢险工作。

②事故现场由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任现场指挥,全面负责事故现场控制、处理工作。组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不能及时赶赴现场的,应指派一名项目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控制事态发展。

③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立即按照各自岗位职责采取措施,

- 33 -

开展工作。

3、处置措施

①、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小组的所有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接受统一指挥,投入抢险工作。

②、事故发生如遇有人员受伤,应由办公室负责组织隔离、疏导交通和保护现场,组织对人员进行救治,如清除障碍、清理倒塌物体、移动覆压在伤员上的物体,清理伤员口鼻杂物,以防窒息,对外伤要进行简易包扎,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人工呼吸等心脏复苏救治。同时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并派人至路口接应。有可能危及周围居民的安全时,立即通知政府组织及居委会,组织居民撤离。

同时办公室专人对现场进行拍照、录相,为现场抢险、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直接资料。

③、各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准备落实抢险方案及技术措施。

④、由办公室负责接待前来指挥抢险的各级领导及专家,安排好办公、生活、住宿、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技术质量部负责提供所需的技术资料,并负责联络,使信息能够及时传递、沟通。

⑤、项目总工程师立即组织工程部和安质部技术人员迅速查明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深入现场从多角度运用拍照、录相等手段取得第一手资料,供抢险指挥决策。

⑥、现场指挥小组根据现场提供的各种资料,通过简短的会议决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应急措施的落实由应急现场指挥小组副组长统一指挥,工程部和安质部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技术指导。

同时由安全质量部负责拟定事故报告,书面上报公司和业主。 7、应急结束 ○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项目部会同业主、监理单位宣布应急结束。

10.7、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1、应急救援物资储备

- 34 -

材料事先预定采购点、随时组织,在施工期间24小时保持联系。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灭火器等救火物资。

2、资金准备

在施工阶段,项目帐户资金至少要划出10万元做为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专项资金,同时要保持一定的现金比例。事故发生后,财务人员要携带足够现金赶赴现场,以便及时购置抢险材料和给抢险人员发放加班工资。

10.8、责任与奖惩及事故调查

对于预案实施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响应过程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将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

在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项目技术和安全部门要遵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报告。

10.9、应急救援单位组建

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第四标段位于中北路延长线,位于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三区交汇处,附近应急救援机构较多,项目部与就近单位建立救援小组,确保险情发生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联系电话如下:

单位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梨园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市公安局消防支队积玉桥中队 东亭派出所 急救中心

联系电话 027-86793043 027-67812888,67812999(总机),67816167(急诊) 027-88216121,119 (027)88085750,110 120 备注 - 35 -

目 录

1 概述 ............................................................................................................. - 1 - 2 编制依据及范围 ........................................................................................ - 1 - 3 使用材料要求 ............................................................................................ - 2 - 4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置说明 ........................................................................ - 3 - 5 荷载计算..................................................................................................... - 7 - 6 构造要求................................................................................................... - 17 - 7 劳动力使用计划、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 - 18 - 8 安全技术施工保证措施 .......................................................................... - 20 - 9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 - 26 - 10 应急预案 ................................................................................................ - 29 -

- 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ky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