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

更新时间:2024-06-11 02: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业论文

题 目:学生姓名:学 号:学 院:专 业:班 级:指导教师: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 1480501400581 乌兰察布市电大 社会工作 乌兰察布市社会工作专科一班 二 〇 一 六 年 四 月

摘要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力流向了城市,受制于现实条件,他们只得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或亲戚,从而产生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包括性格上的缺陷、心理上的障碍、认知行为上的偏差、人际交往上的偏移等。本文试图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即通过农村专业社工人才队伍的组建,通过从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沟通、依托中心学校强化教育监护体系建设、动员农村社区现有的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社会支持资源探索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帮助留守儿童走出情感空白地带,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社会工作

2

Abstract

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more and more rural young labor flow the city, is subject to the practical condition, they had to give young children entrusted to their parents or relatives, thus produc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psychology is the focus of the society.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mental problems of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including personality flaws, psychological barriers, cognitive behavioral deviation, the lack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tc.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work, social workers to rural professional group organization,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case communication, relying on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monitoring center school system construction, mobilization in the rural community existing formal and informal organization social support resources explora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elp left-behind children out of emotional blank zone, healthy growth.

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ocial work

3

目 录

引 言 ................................................................. 5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具体表现 ............................... 6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 ..................................... 6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 6

1、性格上的缺陷 .................................................. 6 2、心理上的障碍 .................................................. 7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 7 4、人际交往上的缺失 .............................................. 7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8 (一)家庭教育的缺陷 ................................................. 8 (二)学校教育管理的缺陷 ............................................. 9 (三)社会环境的缺陷 ................................................. 9 三、试探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 ........................... 9 (一)农村专业社工人才队伍的组建 .................................... 10 (二)做好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沟通工作 ................................ 10 (三)依托中心学校强化教育监护体系建设 .............................. 11 (四)动员农村社区现有的社会支持资源 ................................ 11 四、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与展望 ...................... 12 参考文献 .............................................................. 13

4

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使得我国现有流动人口已经过亿。然而,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顾,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和子女分割两地的局面。于是,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这支规模庞大的队伍中的很多孩子,由于缺乏直接的亲情关怀和家庭教育,得不到心理上和情感的满足,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无法享受与同龄人相同的花季、雨季。如何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已引起了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任务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这一切都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建立并推进现代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领域,既是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迫切需要,又是现代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之一。

5

童,他们更喜欢表现自己,对于这部分儿童社工人员更多的是给予引导,注重沟通时他们话语的节奏和情绪的控制,让他们畅谈一些有意义的或令自己最感动的事情。

另外,在过年或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探亲时,社工人员要及时的和留守儿童父母取得联系或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沟通,使其认识到家庭亲情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家庭亲情教育的缺失对于正处于情感饥渴期的青少年儿童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家长为孩子提供的情感教育是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组织特有的也是其他无法替代的,父母情感支持型的角色是其他个体无法取代的。专业社工开展对留守儿童父母开展个案工作,要让他们明确在外打工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而不能耽误孩子现在的成长,儿童特殊成长阶段对于父母亲情的极度需要,让留守儿童父母认识到父母对于孩子情感、道德、行为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建议留守儿童父母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两个月的时间段内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如成本太高或工作太忙,也可采取电话沟通的方式,但要保证每次和孩子沟通得相对充足,沟通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嘘寒问暖,有意识地问及孩子的成长状况及学习问题,让孩子有一种父母就在身边的感受,有助于他们自信心的增长。

(三)依托中心学校强化教育监护体系建设

农村中小学校是留守儿童聚集的地方,也是专门的青少年儿童社会化中心,所以农村社工人员应进驻中小学校,在学校教师、非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协助工作下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学校社会工作,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监护体系建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获得校方领导、老师的支持。这将有助于辨别不同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分类,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个留守儿童学生的具体状况。对于留守儿童认知行为上的偏差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学校中列举典型案例或者以电影的方式,改变留守儿童对事物的错误看法。第二,建立留守儿童学生学习、心理档案。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面对面、心贴心地和他们进行沟通,深入地了解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在班级中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各种文体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学生参加,培养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在与非留守儿童的互动中、与同辈群体的交流中获得较高的自尊和自信心。第四,建立互助组织。在留守儿童学生与非留守儿童学生之间建立学习、生活帮扶小组,一对一地进行学习难题上的帮助和生活、情感上的交流,从而使得他们对整个班级有较强的归属感,不再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一个人。

(四)动员农村社区现有的社会支持资源

儿童的活动大都集中在以居住地为中心的社区,社区是儿童成长的关键环境,可以说,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社区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程。对于留守儿童而言,

11

他们所生活的农村社区,存在着村委会、乡政府、共青团、妇女儿童联合会,所在学校等正式社会组织,以及乡邻、亲戚朋友等非正式组织的社会支持资源。首先,充分动员乡镇基层政府勇担责任、转变行政职能、强化服务农民意识,加大对辖区内留守儿童的记录、巡查以及问题的解决力度,做好财政扶助资金方面的支持。如聘请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儿童问题专家、心理咨询师进驻乡镇对留守儿童进行专业辅助,也可以吸引城市志愿者、假期回乡的当地学生进行对留守儿童的看护或学习辅导工作,并在物质或精神上给予一定的奖励。其次,农村社工联合专门的儿童组织如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活动。针对存在生活困难、学习吃力、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个案帮扶工作;在留守儿童聚集的学校、村庄社区开展多种多样的参与性、激励性的小组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参与、自信、平等意识。此外,农村社区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乡缘”情结,乡邻之间存在着互帮互助的特殊的维系关系的方式,如果乡邻愿意去帮助、提醒这些孩子,这是一种宝贵的乡土支持资源,在取得社区乡村居委会的帮助下,专业社工可以在留守儿童较多的社区建立青少年或儿童活动中心。一方面,让儿童在这个共同的活动场所增进了解、相互支持;另一方面,让更多的村民了解社区内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当然社工人员也可以在村民中间进行相应的宣传和讲解,让更多的村民无形之中意识到对留守儿童力所能给予帮助的“义务性”,这无形之中也为留守儿童构筑起一个社会监护的巨大社区支持网络。

四、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与展望

社会工作作为西方社会的舶来品,真正地融入中国社会需要一个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也是结合中国特殊国情不断充实发展的过程。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的现代操作模式遭遇到了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阻抗。西方社会崇尚理性、高扬人之个性、强调人与社会的直接嵌入,而传统中国社会则以“家国”理念为先,而没有社会的概念,所以,社会工作引入中国需要不断的适应中国社会传统以及发展的模式。在安土重迁的中国大陆农村,传统的积淀更为深厚。

由于中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限制,在广大的农村从事专业的农村社会工作的人员并不存在。无论是乡镇基层的共青团组织、妇女儿童联合会等农村社区组织人员,还是村庄社区的村支书,都不是专职的社会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社工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介入就是一句空话,也是农村社会工作开展的困境。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基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不食人间烟火的至上社工人员是虚化的,更何况在相对贫穷的广大农村,没有相应经费的支撑,再美好的设想也是空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同样需要配套的资金作为后盾以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地区既然青

12

壮年都出外打工,本身说明了经济的落后,地方基层财政困窘,这从最根本上限制了农村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工作的开展。

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关系到农村的未来,在父母亲情关怀临时性缺位、个体尚未自立的无奈情况下,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爱。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助人的实务性的职业活动,在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专业的社会工作更应该发扬利他主义的专业精神,从个体、组织的角度去为留守儿童聚集、整合各种教育监护资源。把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农村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来对待,建立一种专门的长效机制,由专人负责开展此项工作,真正实现留守儿童从寡助→他助→自助,最终在父母亲情关怀缺位的无奈下平坦地渡过特殊的青少年时期,正常的进行个体的社会化,最终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2]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3]刘於清.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以英豪学校为例[J]. 湖南社会学网,

2010(9).

[4]崔学华.在农村基层重建中完善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9). [5]吴霓.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N].河南教育,2006(5).

[6]闵永胜,姚本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8(1).

[7]梁建华.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现状透视与实施路径选择[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3). [8]陈晓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1(19).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k8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