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换位思考”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优势及应用

更新时间:2024-06-21 02: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议“换位思考”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优势及应用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单纯,充满幻想,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如果在该时期能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将会对小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 “换位思考”教学法的精髓

“换位思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站在别人的位置或者立场上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直接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就是“假如我是他”,并基于此模式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总结对的地方加以发扬,挖掘自身的不足,改正错误的地方,进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能力,领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二 “换位思考”教学法的优势所在

之所以要在德育教育中采用“换位思考”教学法,是因为换位思考法具有以下优势:

1.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小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发现自己言行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发展成熟,通常善于发现自己同伴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而难以认识到自己所作所为中存在的问题,此时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则可以让他们站在自己同伴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存在问题。

2.“换位思考”可使学生受到尊重

传统的语言说服教育,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加上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造成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时经常让学生感觉受严厉的“暴风骤雨”似的责备。而采用“换位思考”的教学策略,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学生感到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是可以与自己倾心交谈的朋友,从而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和尊重。由此可见,“换位思考”教学法对保护学生自尊心、增进师生感情具有积极的作用。

3.“换位思考”可变抽象乏味的单纯说教为形象具体的感染和熏陶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得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往往对自己见到过的事物有直观的反应。而传统的以说教方式进行的德育,在讲述大道理时过于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而“换位思考”在“换位”的同时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站在对方角度去体会感受的场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

三 “换位思考”法在班级德育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换位思考”通过让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从而对自

身进行反思,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实践过程中,却没有将“换位思考”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是由于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德育教育时对“换位思考”理解不到位造成的,通常班主任只注意到了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而忽视了引导学生进行学生间的“换位思考”。为此,笔者认为在品德教学中,班主任运用“换位思考”的教育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情景,变抽象道理为直观感知

创设合适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在其中全面认识问题所在,能够理解行为的对与错,能够分析行为后果是“换位思考”的主要途径。创设情景要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选择他们喜爱的情景进行迁移。

例如,学校在上课前都会响两次铃,一次是预备铃,另一次是上课铃。然而很多同学都不在意预备铃,在预备铃响起时不及时准备课本用具,造成上课的时候乱翻东西,影响其他同学听讲。如果采取说教的方式告诉学生预备铃的作用就显得过于抽象且不易被理解,若责备学生不要影响他人又显得过于严厉,因为大多数同学并不是故意要影响其他同学听课。这时就可以运用创设情景的办法,让学生展开“换位思考”,把学生做准备的行为比喻成百米赛跑前做准备,只有做好准备,才不至于在一开始就落在别人后面。

由此可见,采用讲故事和介绍离学生生活贴近的事情创设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进行分析、辨析,从情景直观展现的道理中获得体会认识,然后把在生活中碰到的事情顺势运用到对学生的教育之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帮助学生鼓起改正错误的勇气

“换位思考”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改正错误,在今后遇到同样的事情时能做出正确的行为。而小学生大都缺乏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勇气,因此教师在运用“换位思考”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同时,必须用激励的语言、期盼的眼神去引导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让学生鼓起改正错误的勇气,选择真善美的行为。若只认识到错误而不去改正,下次还犯,那么“换位思考”也将形同虚设。

例如,我在对学生进行拾金不昧教育时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有一次,我发现一同学捡到了另一个同学的东西,由于自己喜欢便留下了,没有交给老师。我发现后在教育他时:如果你的东西丢了,是不是很着急,借此让他感受丢东西人的情感,从而产生内疚感,进而抓住这一时刻,我又用语言鼓励该生应主动偿还东西,最终使这名学生鼓起勇气将东西还给了失主。

3.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站在他人角度上看问题

学生作为“旁观者”或事件的另一方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想法、感受、意见或建议,充分让学生“评头论足”。这不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行为,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形成清醒的认识。为此,班主任可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为学生提供能够“换位思考”的主题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例如,可以提前与学生家长联系好,在班会上布置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周末在家做一天主人,安排一天的生活。包括早晨买早点,上午买菜,中午在家人的帮助下做午饭,下午去超市买日用品,晚上回家做饭,收拾屋子。通过角色调换引导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体谅家长做家务的辛苦,从而增进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从内心里产生孝敬父母的想法。此外,还能通过“换位”让学生明白安排时间要有条理、做事情要有先后才有效率的道理。在主题活动完成后,让学生在班会上充分表达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和感想,使学生对父母的良苦用心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又如,还可以在班级开展遵守纪律从我做起的活动,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包括习惯不好的同学,在管理中平时习惯不好的同学会意识到,自己纪律散漫会给班级带来负面影响,通过自己做临时班干部,体会管理人员的心情,从而从内心激发出想要改掉不良习惯的动机。同时,在班干部轮换前要召开主题班会,让纪律不好的同学对担任班干部时的体会进行总结,从而让他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纪律散漫的错误,主动改掉不良习惯。

总而言之,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换位思考”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同时,在运用“换位思考”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还必须认识到孩子的行为经常会反复,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断引导学生运用“换位思考”改正错误,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李继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jj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