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总结

更新时间:2023-11-28 12: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

阶段性研究总结

莘县樱桃园镇实验中学 郑继锋

我校课题组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课题研究。课题实施以来,我们按照课题实验的方案,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中的实施步骤,伴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课题研究步入正规的研究阶段。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课题研究工作,现将该项课题的前期研究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它在帮助学生启迪思维、理解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已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于课程,并不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以课程为出发点,让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课程。其主体是课程,而非现代教育技术。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是作为一种重要工具,被用来系统地处理原有课程的各个方面,全面结合在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在现有教学体制下,所有教学活动应符合课程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真正把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教学设计应以学为中心,创设主动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许多其它学科的知识。

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两个极端的情况:

一是由于学校建设负担过重,前期教育现代化进程较慢,以中老年教师为主体的语文教师基本停留在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封闭式教学阶段。对这部分教师群体来说,如果将多媒体环境下、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如视频资料、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教师开发或学生创作的素材整合到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课件之中,整合到学习者的课程学习中,必将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实践中学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架构、教学思想等方面的全面改革。

1

对这部分教师群体而言,就要积极引导教师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充实信息资源,努力用好已有资源,缩短与青年教师的差距,让每一份资源都发挥作用,让每一个教师都有所进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现代教育。

二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群体,信息技术基础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速度快,他们更乐于运用信息技术去优化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容易掌握分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存在偏差。

1、在认识观念上,把教育思想和多媒体设备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教学手段先进,思想就会先进,教学效益就会提高。2、在课件的设计上,过多追求形式,追求形式的华丽、内容的丰富,为用而用。3、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媒体只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利用视听播放代替教师本人的讲授。

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念,认识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是等同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实现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依靠现代教育技术来支持。同时,要从学科需要的角度出发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必须保证让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得知识。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总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师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具体目标: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与课程整合的开发和应用中,搜集整理优秀资源,建立资源库,制作一系列适合本校、面向农村小学的优秀课件,充实学校网站资源;探索在多媒体条件下、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构建有效的整合模式。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学习讨论法、个案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总结等方法。采用边应用、边开发、边研究、边反思的方法,不断积累和完善信息资源和整合经验。坚持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

2

核心,以开发新的适合校际特点的资源为补充,以总结反思整合的绩效为标准,形成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的研究运行机制。

四、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1)良好的课题研究能力和具有强烈事业心的教师队伍是课题研究的最有力的保障和基础。

我校是一所具有优良教科研传统的学校,学校多次被评为教科研先进集体,产生了数名高级级教师,学校先后多次承担科研课题多项,并通过结题验收。学校领导班子懂业务,精管理,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配合县电教馆组织的各种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学校电教室多次对研究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了全体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为课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由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郑继锋任课题负责人,成员包括多名语文教学骨干,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保证了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课题组十分重视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培养,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课题研究中,特别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和素养的培训,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能广泛运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自制课件,创新教学服务教学。

(2)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课题研究创造了重要环境。

经过多次课题研究,学校不断改善教学环境,更新教学设备,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确保实验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县教育局电教馆电教中心先后组织的培训指导活动,为课题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五、初步的研究成果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有了新的理解。

1、恰当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通过学习培训和自己的反复实践,课题组的成员已经能够很熟练掌握常规电教媒体的操作技能,对媒体播放时教师的操作姿势、位置等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实验研究,课题组认识到,在具体教学中,要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听课情绪以及从口头、

3

书面表达等信息反馈,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灵活地调整媒体使用时间、方法等,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科学运用选择教学媒体,合理选择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时机。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时机进行了探索,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首先表现为信息技术的运用的适时。如一般以“引趣”为主的媒体教学应在教学新课伊始使用,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主的媒体应放在教学之中使用,以“明理”“思维训练”为环节的媒体应放在教学之后使用。在使用媒体之前,应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用之中给予必要的讲解与引导,使学生不仅产生急切要看的欲望,而且知道要看什么、怎么看,以起到引起学生注意、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的作用,从而使重点知识突出、书面知识情景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深奥的知识科学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还表现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媒体。

各种教学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同的:有的属于具体的经验,有的属于替代的经验、间接的经验,有的则属于抽象的经验。只有当所选择的教学媒体反映的信息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教学内容有一定重叠时,教学媒体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获得较高的有效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应用教学媒体。如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接形象的思维,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教学中可以用具体实物展示,也可以使用投影、电影和录像,动画镜头可多一些,色彩鲜艳一些,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概括和抽象的能力发展了,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也相应延长,为他们选择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广泛一些,以增加理性认识的分量,重点放在提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上,同一种媒体连续使用的时间也可以视情况长一些。

(二)学校的信息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和利用。

学生能否听好课,取决于有无自觉、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新颖、生动、直观的特点及网络信息的超文本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我校结合本校校情,

4

着力抓好资源库建设,组织发动教师积极建设本校的资源库。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搜集、整理、研制教学资源:(1)互联网上下载。(2)数字媒体资源中获取。(3)把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数字化。(4)自主开发文本素材及媒体素材。(5)资源交流。建立涵盖各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教改体会、学法指导、音像素材等子库,内设精品试卷、优质教案、优秀课例、精彩课件、优秀论文、教学素材等子库。目前,学校资源库里的课件、试卷、论文、教学素材等资源日渐丰富,为广大师生的学习、交流创造了高效、及时、便利的条件。

(三)师生的素质得到快速发展

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实现怡静与活跃的统一,紧张与愉快的和谐。学习方式由同一被动变为主动多样,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和“发现学习”。

学习主动性的增强加快了学生素质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使学生同伴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多,他们在彼此平等的接触与竞争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大大增强,同伴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真正实现了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在研究实验过程中,教师素质得到快速提升。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其次是教师教学行为变得新颖而多样。利用网络备课,大大丰富教师获取的信息,网络资源经过教师的收集、分析、处理,充实了自己的教学内容,获取本学科、本次教学内容的最新知识,最新信息,使得课堂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教师在教学手段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余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多种媒体,以生动、形象、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觉通道加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使得学生的个性和学习风格得到更好的关注,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和发展的个性化。通过课题实验研究,逐步走出了计算机运用的低水平、操作化的倾向,从单纯利用计算机学习逐步迈向多元学科整合的全方位智力发展

再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增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在备课、学习中能充分地进行相互间的合作,集众人的智慧和长处为我所用,从而大大提高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j1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