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复习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21 06: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试题

一、如何认识“古代报纸”这个命题?

(新闻事业是一种组织化(专门组织和专门机构)、规模化、专业化的新闻传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形成的。新闻事业的最初形态总是报刊。报刊是新闻事业最早的表现形态,换言之最早的新闻事业就是报刊。但并不代表“古有报纸”这个假说是成立的。关于古代报纸的起源,有魏晋南北朝说、西晋说、汉代说、唐代说、宋代说五种。

古代报纸有三种形态,分别为朝廷官报、非法民报、合法民。朝廷官报也就是邸报,由封建王朝有关中央机关直接编发。其管理内容主要为三:内容管理、审查制度和传报制度。中国古代的非法民报称“小报”。它的出现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其特征是①有专业或业余的采编队伍②内容较丰富,可读性较高③传播迅速,时效性较强④编发者以盈利为目的,因而小报是中国最具有商品性格的报纸⑤客观上起到了表达社会舆论的作用⑥历代屡遭查禁。小报的意义在于:①作为民报身份出现,第一次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和朝政国事的封锁,打破了封建官报的一统天下的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②编发报纸成为一种商品生产。报纸具有商品性,相对于朝廷官报来讲,这是进步。③内容会涉及官方回避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意舆情,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性。合法民报产生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其特征是内容是官报的翻版、形式比较完备、报房自主经营、报房自办发行、古代报纸。古代报纸的刊行是政治的一种需要,在三种类型的报纸中,官报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且中国古代报纸形成的传统根深蒂固。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报纸?报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上层建筑中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政治文化、新闻市场、传播技术这三个因素限制了中国近代报纸的产生。而同时,在封建主义社会,报纸成为维护封建国家和体制的有利工具,当然也是封建国家的掘墓人的有力武器。在社会主义社会:报纸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喉舌”,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者和组织者。报纸呈现出一种异化。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需求。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方式限制了商品的市场流通,当生产方式开始发生改变时,生活方式随之而改变,产生了各种需求,包括文化,因而也就有了市场,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近代报纸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信息市场的需求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市场最初是商业信息,其次是新闻信息及政治信息。因而近代信息生产方式即为报纸=纸质载体(技术)+社会信息(内容)+市场流通。可以说,文化与市场是理解近代报纸产生的关键;中国古代不具备这种条件。

从历史的延续性看待中国集权专制体制下的信息传播。中国古代报纸的性质式决定了中国古代信息的传播不具有现代新闻所应有的条件与特点。从学理的严肃性看待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研究。传播史是针对一切社会信息的传播,新闻史则是针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新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包括新闻事业、新闻制度、新闻观念等。而古典文明的中国只能产生古典报纸——“官文书”!中国近代报纸是由西方现代文明输入中国古典文明,嫁接在中国古典文明上才生根发芽的。世界最早的报纸产生于中国(唐代)这个观点,既不符合常识,也不符合学理。

新闻的性质是独立的社会力量,相当于“第四权力”。新闻永远是政府的“敌人”,是作

为监督政府而存在的。中国古典文明有传播现象,但没有新闻现象;中国古典文明有舆论,但没有新闻!

二、如何理解“古有新闻”这个论断?

“古有新闻”是一类人的所认定的学科公社,赵振祥的《唐前新闻传播史论》就认为:“这是新闻学科不证自明的前提,天经地义的公社。”其内涵包括三点:其一是新闻乃人类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的组成部分,有一条从古及今的演进线索;其二是古典世界的新闻同现代世界的新闻,虽在外在形式上存在先进与落后的差异,但在内在本质上却无往而不血脉相通;其三是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为标志的现代新闻,无非是从古已有之的新闻胚胎中发育而生、壮大而成的。由此公设导引的典型学理,就是被广泛接纳的新闻进化轨迹:口传新闻—手写新闻—印刷新闻—电子新闻。同时形成了古今相通,新闻相续的理论预设。曾虚白的《中国新闻史》就宣称:“中国新闻事业之发展垂数千年”,“我国报业思想,自汉唐邸报,至清代京报,虽历时一千余年,但始终无何重大变化”,“我们虽然不能称春秋或春秋韩战国时代的悬书就是报纸,其为报纸最早之雏形应无疑义”,“春秋之《尚书》所载之内容,应是最古之新闻史料。”

但是,这个公社是科学论证,还是他们的幻想?我们不得不发出质疑: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萌生之前的任何古典世界,是否存在新闻或原初的新闻?“古有新闻”公设的致命伤就在于作为整个新闻肌体之细胞“新闻”(news),在古典文化的生态环境中缺乏生存的土壤。新闻只能是现代文明的有机构成,二者互为表里。既可以说是现代文明催生新闻,也可以说是新闻催生现代文明。新闻与媒介的一致性。这里的媒介仅指以印刷开启端绪的大众传播网络。它既是现代化的产物,又是现代化的构成;既是技术,又是体制。其中蕴含着一整套现代文明的因子,折射着一系列现代文明的特征。没有离开新闻的媒介(比照唐宋以来的印刷),也没有离开媒介的新闻(比照前现代的传闻)。因此媒介与现代的一致,实即新闻与现代的一致。因此,新闻是现代文明的衍生物,与现代文明相生相伴,而与前现代的古典世界隔膜绝缘。现代文明必借新闻以推展,新闻必傍现代文明以存身,二者相依为命、统一相应。

三、谈谈您对当代中国新闻史叙述与研究的三种范式的理解。

所谓范式,简单地讲就是一种框架,一种对一个现象(社会的、自然的、心理的、精神

的)整体的、宏观的关照。当代中国新闻史研究主要有三种范式:

(1)革命化范式:强调新闻媒介的政治宣传和动员功能

(2)社会化范式:讲究新闻媒介对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建构。

(3)现代化范式:突出新闻媒介的职业性、专业性和独立性,以及新闻媒介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所谓革命化范式,是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取决于两大基本矛盾的演化,即封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两个基本矛盾构成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基本动力。这种范式的便利之处在于,它抓住了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的关键,但是这种范式关注宏大主题,强调大叙事而忽视小叙事,容易复杂的历史单一化。新闻史研究的革命化范式,也是按照两大基本矛盾来建构叙事模式的。这种研究,突出的是舆论宣传,其关键词往往是舆论、言论、政论等,突出的是新闻媒介的动员功能、组织功能,即唤起民

众、组织民众的功能。

所谓社会化范式,其核心思路在于突出现代国民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过程,强调的是经由媒介而建构的心理意象和感情认同问题。社会化过程本质上就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过程。

所谓现代化范式,是以中国走向世界来建构中国近代历史图景的。按照这种范式,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不断从封闭的、传统的社会,一步一步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前现代化阶段:人类文化各自发展,各有中心,就整体而言,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没有交集的,但是中国传统文明一直存在天下以我为中心的认知——华夏文明,中心国家。换而言之,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中国中心史观”的认知。

现代化阶段:欧洲中心史观确立(西方),这是相对东方中心史观而言的,东方文明依附于欧洲文明。中国对传统文化散失信心,以欧洲文明为样板,盲目追求“理想”,一昧质疑“现状”,而且质疑的标准就是“理想”,有的还游离于体制之外。

后现代化阶段:美国中心史观形成,欧洲中心史观衰落,东方文明的自我意识在挣扎在复苏,这是世界一体化之后的现状。

“月亮情结”——误读的现代化:朦胧之美,把一个永不可及的参照当做终极追寻,不知彼又轻薄己,特别要警惕现代化的陷阱,否则是自取其辱。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独立,没有平等,是没有现代化而言的。

“伙伴意识”——错读的现代化:后发展的国家,现代化进程应当建立在国际正义(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一律平等)基础之上,自以为是对方尊重、平等的朋友,尽管对方视之为低人一等的小国,甚至以殖民地宗主国姿态出现,实则是热脸贴冷屁股。

这种范式的便利之处在于符合当下的“全球化”潮流,问题在于这种范式往往忽略中国的具体国情,无形中往往唯他人马首是瞻,甚至亦步亦趋,乃至抹杀千百万仁人志士的血泪追求。比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等,在现代化范式里便被归为某种非理性的、抗拒现代文明的冲动,甚至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都可能被视为所谓反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隐含着欧洲中心史观,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建构,几乎建立在欧洲媒体的实践基础上,如何去欧洲中心史观,这是传播学、新闻学健康发展的前提。

具体到新闻史研究上,现代化范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西方新闻模式作为典范,以所谓“专制”与“自由”的二元变奏作为新闻史发展的主线。现代化范式强调新闻是一种独立的力量或民主的机制,甚至将新闻自由看做新闻、新闻人、新闻事业的至高无上的原则,同时在内在理路上是以西方为样板、为典范。

四、秉持“报业源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存在,就没有近代报业的产生”这样的理念,主讲教师按照历时性的顺序,把中国的“新闻观念之旅”区分为五个阶段:传播阶段—新闻传播阶段—新闻阶段—宣传阶段—新闻宣传阶段,请评析之。

第一个阶段传播阶段从远古到1815年,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限定了商品的流通,抑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也就决定了中国古代信息不具备现代新闻所应有的条件与特点。因此这个阶段的传播仅限于消息传播而不是新闻传播,来自于人类发出消息与接收消息的本能,具有社会性。也就是说仍处于原始的传播阶段,存在着传播观念,但没有新闻观念。

第二个阶段是新闻传播阶段(1815-1911)。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逐渐打破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邸报与报纸并存,传统传播观念与现代新闻观念并存,现代新闻观念为国人所接受,传统中国的信息传播观念完成向现代中国的信息传播观念演变。此时的新闻并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更是新闻传播。第三个阶段是新闻阶段,从1911年至1949年,中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法律地位,以社会公器为标榜,一新闻自由为旨归的公众媒体确立了主导地位,客观公正平衡快捷等现代新闻观念深入人心,1949年新中国确立了党报理论的指导地位,一种迥异于资本主义新闻理论的新闻制度宣告诞生,但是有些民族报业一直延续到1952年。第四个阶段是宣传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主导地位,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法律地位根据“一化三改”的政策,新闻媒体经过兼并重组,直至1952年,传统意义上的公众媒体已经没有任何生存的空间,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以党报理论为指导的新闻媒体确立指导地位,独一无二。但是在现实生活与媒体实践当中,宣传实践开始披上新闻观念的外衣,“挂着羊头卖着狗肉”,逐渐内化为我们的思想与行动,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可以说从1949年至1978年,把新闻媒体当做喉舌与工具的思想,成为整个媒体实践的唯一指南,“新闻自由”成为绝唱——新闻已死!第五个阶段是新闻宣传阶段,1978年至1992年为新闻发展的过度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中国社会进入拨乱反正的阶段,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宣传媒体有了新闻的冲动,新闻开始觉醒,新闻自由披上社会主义的外衣,成为社会主义的新闻自由。从1992年至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在新闻领域,1989年至今,在官方,新闻自由成了“不能说的秘密”;在民间,新闻自由成为“普世价值”观念的一部分,落地生根;在媒体,新闻自由成为“公开的秘密”,只做不说,有机会就有新闻的冲动、有新闻的报道。新闻报业呈现出分野的局面,有社会化路线、组织化路线、解释组织传播又是大众传播。就整体而言,在遵循政治规范的前提条件下,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媒体,对自由的欲望月强烈,对真想的追求越冲动,这是市场驱动的结果。

五、为什么说独立的新闻文体的出现意味着新闻时代的来临?请详述中国新闻文体的产生。

独立新闻文体作为承载新闻内容乃至整个社会信息的载体,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新闻的发展程度,反映新闻的意义的形成。中国新闻文体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嫁接时期、独立时期和缤纷时期。嫁接时期为1815-1895年,最早的新闻报刊为传教士所创办,其内容以宣传宗教思想为主,文学与新闻两种文体混杂不分。之后由于社会原因和市场需求,商业报纸逐渐取代宗教报纸,但由于访员和编辑的原因,新闻文体仍深受古典文学影响,演变为一种记叙文文体。这种记叙文文体是消息的一种,初步具备了5w要素,注重信息来源。发展趋势为议论和新闻明显分离,硬新闻比重上升,访员专业化,但新闻写作的时间概念仍较为模糊。同一时期的通讯写作只能从字数上来同消息区分,纪实性通讯截取某一事情综合各方面材料对事情如实报道。言论写作方面则多模仿八股文和桐城派文章,难免矫揉造作。但报纸的特点决定了言论写作必须联系现实生活,因而当代报人不断探索新的评论文体,从言论不论证到论政,从代圣立言到新闻评论,并采取了托古论今的方法。总的说来,这个时期言论水平较低,缺乏生气,在社会影响力不大。标题从无正式标题发展为程式化标题,语言则深受古典文学的影响,啰嗦反复。可以说古典文学在给予养分的同时,更多的是束缚了新闻文体的发展。从这一时期的文体及其发展可以看出新闻仍只处于宣传阶段,没有独立的

意义存在。

独立时期(1896-1918),报纸成为政治宣传手段,文体方面体现为一方面从政论逐渐发展为新闻评论,另一方面消息写作简洁明快,客观叙事,广泛运用电讯稿,具备新闻要素,。政论分为时务政论和古典政论两种。时务政论以梁启超为代表,其特点在内容:结合时事,针砭时弊,立场鲜明;文法:不拘一格,却又自成一体文风:浅显流畅,明白通晓。这三大特点,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上政论文章已成为独立的报纸文体,形成了中国政论文的写作传统。新闻评论分为时评、编者按、社论三种。由于时势变化的加剧,消息报道的增多,报纸时评应运而生,具有时间性和新闻性,短小精悍。社论是真正的新闻评论,更具有新闻性和政治性,题目明确,写法多样,文字简洁,善于揭露事物本质,符合现代评论写作的要点。另外,通讯也有所发展,叙述平实,报道客观,消除了文学色彩,没有描写和议论,而用概括的语言叙述事实,已经从古典文学中脱胎而出,成为独立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图片广泛运用,包括图和照片;有些资料开始配合新闻,逐渐成为新闻资料;新闻语言通俗化,出现半文半白的新闻语言,这个阶段是中国报纸的新闻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重要时期。新闻标题从忽略到重视,从一行题到两行题。这个时期的新闻文体呈现出一种当代人的思考,对政治、对社会等,符合现代性写作要求的同时,何尝不是以一种新闻具有现代性的体现。

缤纷时期(1919-1949)前期报纸文体以新闻和文学、历史、政论相分离,新闻成为独立文体为标志,简洁平实地报告事实,但枯燥、浮浅。因此出现了杂交新闻文体,新闻与文学、历史和政论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结合起来,产生新的品种。主要有五种:新闻特写、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报告文学、杂文。除此之外,新闻评论有所发展,有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评论中运用,有评论刻意求新,立场鲜明,有走大众化路线的小言论,有以小见大,以分析见长的进步报纸。消息呈现综合化,开始运用新闻导语,呈现头重脚轻的消息结构。通讯写作呈多样化,包括旅行考察通讯、纪实通讯、故事性通讯、人物通讯。标题上时兴三行题。

六、当代中国的观念形成经历了几个阶段?依据“20世纪百佳中国新闻作品”,请分析“观念图像中的事件”如何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轴。

当代中国观念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选择性吸收阶段:洋务运动时期(1865-1895)其特点,用中国原有的政治文化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的意义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如西方现代观念和中国传统观念无意义相重叠之处,即该观念是全新的,则常出现对该观念的拒绝和排斥。第二个阶段普遍性学习阶段:甲午战争至新文化运动时期(1895-1915)

其特点:这是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接受西方现代观念的一个时期,传入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的现代新观念;之前选择性吸收的一些现代观念,也比19世纪引入时更接近西方原意。第三个阶段是创造性重构阶段:新文化运动开启的时期(1915-1945)其特点: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的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现代意义,其意义大多与第二个阶段不同,有的观念甚至回到与第一个阶段相近的意义和结构。这就是说,重构产生了中国式的现代观念。

“观念图像中的事件”的定义是某一事件被记录(被转述或被回忆)时,离不开记录者(参与者、回忆者或转述者)特定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只有还原缺失的原有观念,对史实记录的理解才是相对完整及可以判别真伪的。我们把历史记录或新闻报道中匹配了相应观念的

事件,称为“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观念是纯粹主体性的意识,事件是客体性质的,而“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则能够将事件放在历史观念的图像中寻找其位置,或者说在观念史地图中为现实找到坐标。而事实上,只有进入了“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才能成其为事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雅斯培曾经说,史前史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历史,因为它没有进入人类的知识地图。按伯格和卢克曼的话说,观念与事件,都是人们对当下的现实进行“社会建构”的材料。

20世纪百佳中国新闻作品选择标准为:新闻事件本身是否具有普遍的历史意义或是重大的社会价值;文本本身是否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写作或制作是否达到上乘水平;各类新闻媒介、新闻文体是否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从《少年中国说》——《毛主席与我们在一起》——《“法轮功”就是邪教》,对这些新闻作品的评定与选择,都是回复到当时社会观念的立场去看待,尤其重视这些新闻作品对当时乃至对整个历史的作用。1949年之前,社会贯穿着民族革命都这的思想。在这样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指导下,所有的社会行动都围绕着“民族革命”来展开,新闻报刊作为一种宣传阵地,自然而然地抓取当代的重大事件作为新闻的内容来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无论是宣传政党思想还是社会思潮,亦或是进行各种论战批判,都是对当代时事的一种投影。1949年到1979年则是中国一元化的时代,民族革命转换为阶级革命,新闻报刊掌握在执政党的手中,其思想内容也必须符合当时的阶级需要和政治要求,毫无言论自由可谈。抛开那些浮夸的新闻报道,从《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第一张大字报》《尼克松同周恩来握手》等都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观念和报道方式,阶级斗争和政治至上。从1979年到现在,革命意识形态已逐渐解构,改革开放已成为时代主题,主流思想已从成为民族复兴、真相至上、弘扬主旋律。新闻报刊已从宣传观念转为新闻宣传观念,媒体部分承担了新闻报道的功能。一方面媒体仍然是作为政治的喉舌与工具,从《大快人心的审判》到《小平你好》到《朱镕基当选总理招待会》等作品的选录都可以看出;但另一方面,媒体作为社会的新闻媒体,成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对社会起着监视与关怀的作用,如《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等等的文章,都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存在的矛盾。从观念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及其发展来看,可以说是观念指导着社会行动的同时,就决定了观念图像中的事件必然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轴。

七、如何从“新闻的制度化和制度化的新闻”这个角度去理解新中国65年的新闻实践?

新闻的制度化是指媒体可以树立个人地位,促进制度变革,推动社会变迁,其准则是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的梦想:新闻自由只有在民主宪政的框架之下而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媒体作为一股独立的社会力量而存在;媒体是社会的公共信托(社会公器);等等。制度化的新闻则是指新闻媒体是作为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的稳定而存在的;新闻选择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稳定政治制度,实质是宣传理念。制度化的新闻准则是党性原则、喉舌属性、舆论一律、新闻无法,因此也就决定了新闻制度化的把关人是各级的宣传部。新闻事业作为整个新闻史体系的一角,其高度、广度、内涵都是由新闻制度这样基础部分决定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新闻制度,新闻制度制约着新闻的实践。因而存在着一种制度与实践之间的悖论,新闻不是事实的全部,却是事实的体现。同时,新闻作为第四方权利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新闻法治是新闻权利相对独立的前提。政策制定准则,规定边界,却不是钳制新闻的报道。

事件,称为“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观念是纯粹主体性的意识,事件是客体性质的,而“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则能够将事件放在历史观念的图像中寻找其位置,或者说在观念史地图中为现实找到坐标。而事实上,只有进入了“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才能成其为事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雅斯培曾经说,史前史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历史,因为它没有进入人类的知识地图。按伯格和卢克曼的话说,观念与事件,都是人们对当下的现实进行“社会建构”的材料。

20世纪百佳中国新闻作品选择标准为:新闻事件本身是否具有普遍的历史意义或是重大的社会价值;文本本身是否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写作或制作是否达到上乘水平;各类新闻媒介、新闻文体是否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从《少年中国说》——《毛主席与我们在一起》——《“法轮功”就是邪教》,对这些新闻作品的评定与选择,都是回复到当时社会观念的立场去看待,尤其重视这些新闻作品对当时乃至对整个历史的作用。1949年之前,社会贯穿着民族革命都这的思想。在这样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指导下,所有的社会行动都围绕着“民族革命”来展开,新闻报刊作为一种宣传阵地,自然而然地抓取当代的重大事件作为新闻的内容来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无论是宣传政党思想还是社会思潮,亦或是进行各种论战批判,都是对当代时事的一种投影。1949年到1979年则是中国一元化的时代,民族革命转换为阶级革命,新闻报刊掌握在执政党的手中,其思想内容也必须符合当时的阶级需要和政治要求,毫无言论自由可谈。抛开那些浮夸的新闻报道,从《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第一张大字报》《尼克松同周恩来握手》等都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观念和报道方式,阶级斗争和政治至上。从1979年到现在,革命意识形态已逐渐解构,改革开放已成为时代主题,主流思想已从成为民族复兴、真相至上、弘扬主旋律。新闻报刊已从宣传观念转为新闻宣传观念,媒体部分承担了新闻报道的功能。一方面媒体仍然是作为政治的喉舌与工具,从《大快人心的审判》到《小平你好》到《朱镕基当选总理招待会》等作品的选录都可以看出;但另一方面,媒体作为社会的新闻媒体,成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对社会起着监视与关怀的作用,如《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等等的文章,都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存在的矛盾。从观念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及其发展来看,可以说是观念指导着社会行动的同时,就决定了观念图像中的事件必然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轴。

七、如何从“新闻的制度化和制度化的新闻”这个角度去理解新中国65年的新闻实践?

新闻的制度化是指媒体可以树立个人地位,促进制度变革,推动社会变迁,其准则是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的梦想:新闻自由只有在民主宪政的框架之下而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媒体作为一股独立的社会力量而存在;媒体是社会的公共信托(社会公器);等等。制度化的新闻则是指新闻媒体是作为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的稳定而存在的;新闻选择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稳定政治制度,实质是宣传理念。制度化的新闻准则是党性原则、喉舌属性、舆论一律、新闻无法,因此也就决定了新闻制度化的把关人是各级的宣传部。新闻事业作为整个新闻史体系的一角,其高度、广度、内涵都是由新闻制度这样基础部分决定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新闻制度,新闻制度制约着新闻的实践。因而存在着一种制度与实践之间的悖论,新闻不是事实的全部,却是事实的体现。同时,新闻作为第四方权利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新闻法治是新闻权利相对独立的前提。政策制定准则,规定边界,却不是钳制新闻的报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iw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