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 徐英

更新时间:2024-06-11 16: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河大合唱》教案

编写人: 徐英 姓名: 班级: 教案编号: 05

教学目的

一、了解大型声乐作品的含义,懂得大合唱的基本概念。 二、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培养学生欣赏大型声乐作品的情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 1、《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大型声乐作品:是指作品在结构上各自独立,情节上互相有一定联系的多乐章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包括:弥撒曲、安魂曲、清唱剧、组曲、康塔塔(大合唱)、声乐协奏曲。

3、大合唱: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是,翻开近现代史,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却饱受了世界列强的分割和凌辱,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学子们,决不能忘掉那段惨痛的历史。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我们的母亲河边去目睹一部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巨作《黄河大合唱》。 二、新课讲授 1、创作背景:

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当光未然在把这部作品交给冼星海时,作曲家无比激动,在抱病期间仅用了6天就使这部光辉的巨作诞生在一个不起眼的简陋的土窑里。4月在延安初演,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简介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冼星海:(1905—1945)原籍广东番禺,出生在澳门一个贫苦船工家庭,13岁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后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和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的战斗性群众歌曲。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做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3、作品分析。

这部作品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歌颂了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作品气势宏伟,音调清新、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作品用朗诵作为主线连接起来,它的主题是:抗日救国。

《黄河大合唱》共分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 《序曲》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原稿为齐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三)作品赏析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演唱形式:混声合唱 歌曲结构:一段体

情感表达及歌曲风格:船工号子的音调素材以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勾画出船夫们惊涛骇浪的情景。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不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它有更深刻的内涵,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是一首惊心动魄的战歌。

第二乐章《黄河颂》

2

演唱形式:男中音独唱

歌曲结构:三段体。乐队奏出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的引子,之后男中音通过三个“啊、黄河”唱出了内心对黄河热情的赞美,表述了对黄河的赞美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四乐章《黄水谣》

演唱形式: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 歌曲结构:三段体

第一段:曲调亲切自然,描绘了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人民富裕的景象。 第二段:转入低沉的诉说,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 第三段:再现

情感表达及歌曲风格:是一首“民谣体”的歌曲,“民谣体”是指一些流传民间带诉说性的民歌,《黄水谣》则是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曲调写得十分成功,它深厚宽广,把作者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地的深情都尽情地歌唱出来。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演唱形式: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

歌曲结构:采用了乐段反复的民间音乐结构形式。

音乐吸取山西民歌的音调,采用锣鼓伴奏。作者借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讲述了全国广大流民、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悲惨遭遇。最后引出合唱发出“打回老家去”的呐喊。 第六乐章:《黄河怨》 演唱形式:女声独唱。

用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的哀怨:丈夫流离失所,不知去向,儿子也被日本鬼子杀死了,自己又被鬼子给糟蹋了,最后不得不跳入黄河母亲怀抱自杀而死。作者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构思,就是想通过一个妇女的死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演唱形式:轮唱、合唱歌曲。

采用“卡农”的复调手法,首先是二部轮唱、然后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了“龙格龙”的衬词,增强了音乐的气氛,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使人感觉到抗日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演唱形式:混声合唱

情感表达及音乐风格:是整个大合唱的终曲,它发出了强大无比的战斗号角,这段音乐有着宽广的幅度层次递进,最后推向高潮,呈现坚忍不拔的乐段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

3

分析:音乐语言上的特点:反复、加快,再加快、再加强,达到了一个战鼓轰鸣、号声震天、急流澎湃、不可阻挡的最高潮。 三、总结课堂

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母亲河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不忘国耻,刻苦学习,为祖国的早日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随堂练习

1、20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到了生死的关键时刻,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出著名的《黄河大河唱》,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气势会使你与《黄河大合唱》中的哪个乐章所表现出的意境产生共鸣? ( ) A《黄水谣》 B《怒吼吧,黄河》 C《黄河怨》 D《黄河船夫曲》 2、关于《黄河大合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形象鲜明,抒情优美,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B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 C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D是带有浓厚理想主义的 抒情歌曲。

3、以黄河为题材的歌曲《保卫黄河》脍炙人口,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于解放战争时期 B 最佳效果是独唱 C 曲作者是聂耳 D 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部分。

4、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

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 下列哪些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歌曲? (1)《祖国颂》 (2)《黄水谣》(3)《松花江上》(4)《保卫黄河》 (5)《铁蹄下的歌女》(6)《黄河怨》 A.(1)(2)(3) B.(2)(3)(4) C.(2)(4)(6) D.(1)(5)(6)

答案:

1、B 2、 D 3、D 4、C

4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i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