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套中医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06 20: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1
1.如何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请举例说明。
答:
阴阳,是对自然界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或现象的概括,还可代表同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方面,阴阳彼此间既对立,又统一;既静止,又运动。
一般来说,诸如剧烈运动着的、温热的、明亮的、上升的、刚劲的、向外的、积极的、动的、生长的等事物、性质、作用或过程可统称为“阳”;而诸如相对静止着的、寒冷的、阴暗的、下降的、柔软的、向内的、消极的、衰亡的等事物、性质、作用或过程可统称为“阴”。将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即是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如表所示,是事物阴阳属性的大致分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防治?
答:
调理阴阳,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原则,其基本点是把握阴阳失调的状况,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恢复其协调平衡;二是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依据其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升降浮沉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药性又称四气,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味又称五味,共有酸、咸、苦、甘、辛五种药味,其中辛、甘味属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中,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3.简述五行的特性。
答:
五行的特性是指五行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自然现象和性质反复观察,积累大量朴素认识,逐渐归纳和抽象形成的理论概念。《尚书·洪范》中“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概括。五行的特性是:
“水日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水。
“火日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光明、向上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
“木日曲直”。曲直,是指木具有能曲、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展、条达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金日从革”。从革,是指金能柔能刚,具有顺从、变革、肃杀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变革、沉降、肃杀、收敛、洁净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土爰稼穑”。稼穑,泛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引申为具有他生、承载、受纳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
4.简述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其中,藏即脏,是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即征象、现象,是人体内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藏所泛指的脏腑,根据其位置形态和功能特点,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脏形态上多为实质性器官,其生理功能是化生和储藏气(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即五脏所藏之人体各种精微物质(精、气、血、津液等),其状态应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亦不能过度耗散,方有利于五脏的功能。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在形态上多为中空性的管腔器官,其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生理特性为“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强调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断传导变化,即饮食物摄入胃肠道,精微物质被吸收,其糟粕必须及时向下通降并排泄到人体外部,以保持虚实有序、更替、永不塞满的状态。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似腑,多为空腔器官,生理功能似脏,可储藏精气,似腑而非腑,似脏而非脏,但生理特性似脏“藏而不泻”。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般而言,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把握“五脏宜补”“六腑宜泻”的原则。
藏象学说是古人以古代的解剖观察为形态学基础,认识脏腑的部分生理功能,并通过整体观察获得内脏的复杂生命活动规律,二者进行充分结合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其自身固有的特点为:
一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即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来说明五脏与六腑之间、五脏与形体官窍之间、五脏与精神情志之间,以及五脏之间的整体生理联系。此外,五脏外应五季、五方、五色、五味等,构成五脏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
二是藏的概念。藏,不仅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脏器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学、病理学的概念,是一个功能性的概念。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含有解剖、生理、病理等的综合含义,对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简述心的主要生理特性。
答:
(1)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可见心之所藏之神的重要性。此外,心之生理功能紊乱,则情志所伤,首伤心神,其次累及相应脏腑,导致脏腑气机紊乱,见心神不安、血脉不调、脏腑失调。
(2)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为阳脏,又称“火脏”。心之阳气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
6.中医学中的精的内涵包括哪些?
答:
精,即精华、精微之意,是液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中医学中的精,因其来源、分布和作用不同,可包含如下含义:
(1)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是生命的本源。
(2)生殖之精,藏于肾中,源于肾精,是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资助下化生而成。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男女生殖之精结合,构成胚胎,以繁衍后代。
(3)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是人体出生后,摄入饮食物,通过脾胃的受纳腐熟运化而化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4)脏腑之精,是分藏于五脏六腑之中精,具有维持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作用。 此外,精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狭义之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7.如何理解气的基本运动变化形式?
答:
气的运动,成为气机。人体之气是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来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气的基本运动变化有升、降、出、人四种形式。升,即气自下向上的运动;降,即气自上向下的运动;出,即气自内向外的运动;入,即气自外向内的运动。气的升降出入,具体体现在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及相互间的协调关系之中。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即气机调畅;反之,升降出入的失调则称气机失调。如:气的运动不利致局部气机受阻,称为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为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气不内守而外越,称为气脱;气不能外达、郁结于内,称为气结或气闭等。
8.血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生理功能有关?
答:
就物质来源而言,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生成的主要物质基础,其在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化生血液。
(1)水谷精液化生血液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最基本物质。饮食物经脾胃受纳、腐熟、运化作用,吸收水谷精微,转输至心肺,与肺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结合,在心肺的气化作用下,化生为血液。脾胃吸收水谷精微化生血液,故脾胃为生血之源。若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微化生不足,则血液生化无源,见血液亏虚等症。
(2)肾精化生血液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肾藏精,肝藏血,肝血可滋养肾精,肾精又可化生肝血,故肝肾精血互化,即肝肾同源、精血同源。
9.简述津液的功能。
答:
(1)滋润营养
津液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故有滋润濡养作用。分布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濡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流入孔窍的津液,使口、鼻、目、耳等官窍得以滋润;注入关节的津液,可滑利关节;渗入骨髓
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
(2)化生血液
津液经孙络脉渗入脉中,化生血液,并濡养和滑利血脉,使血液环流不息。同时津液可根据血液浓度的变化,出入脉道内外,以调节血液的浓度和血量。
(3)调节机体内外环境平衡
人体根据体内的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津液的自我调节使机体内外环境平衡,保持正常状态。如寒热的变化,当天气寒冷或体温低下时,皮毛汗孔闭合而无汗,津液不外泄而下输于膀胱,小便增多;当天气炎热或体内发热时,津液化为汗液向外排泄,津液下行减少,小便减少。当体内丢失水液后,多饮水可增加体内津液。
10.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
答: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经筋和皮部共四部分组成。其中,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经筋,又称十二经筋,即十二经脉之气所结、聚、散、络的筋肉系统,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皮部是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布部位,也是经络之气散布之所在,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而称为十二皮部。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2
1. 举例说明六淫的概念及六淫共同致病特点。
答:
一、六淫的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在正常情况下,风、 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性。六淫病邪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致病。由表入里,由浅人深,即为外感性。六淫致病初期,常见恶风寒、发热、有汗或无汗、舌薄、脉浮等表证。
(2)季节性。六淫之邪与六气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有关,而六气变化又有一定的季节性,故六淫致病亦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天多风病,夏天多热病及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寒病。
(3)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久居湿地常见湿邪致病,高温环境作业常见火热病邪致病。
(4)相兼性。六淫之邪可一邪单独致病,亦可两种以上邪气合并致病,如外感风寒、风热、温燥、凉燥等,痹证中,风寒湿或风湿热三邪相兼致病。
(5)转化性。六淫致病的发病过程中,病证证候特点与初受之邪所致的病证,可在一定条件下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多与体质和邪郁有关。
2.简述气机失调的主要内容。
答:
气机失调是指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气机失调主要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气滞,即气机郁滞,气的运行不畅所致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抑郁,或因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或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气逆,即气的上升过度,下降不及,而致脏腑
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多由情之所伤,或饮食寒温不适,或痰浊壅阻等所致;气陷,即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的病理状态,多因气虚发展而来,与脾气虚弱关系最为密切;气闭,即气的出入运动障碍,脏腑气机闭塞不通的病理状态,多因浊邪外阻,或气郁过极,阻滞气机出入而致;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外脱,以致全身严重气虚,功能突煞衰竭的病理状态,多因正不敌邪,或正气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
3.举例说明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答:
(1)风邪。风为春季之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为病,四季皆有,而以春季为多见。风邪侵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见外风病证。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具有善动而不居、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称为阳邪。其性开泄,是指风邪男使腠理疏泄开张,津气外泄。风邪侵袭,易袭阳位,常侵犯人体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伤风者常见头痛、眩晕、鼻塞、流涕、喷嚏、喉痒、肩背上肢疼痛、汗出、恶风、皮肤瘙痒等症。《素问·太阴阳明论》日:“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②风性善行数变。《素问·风论》日:“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即风性善动不居、行无定处,数变即风性变化多端。风邪致病,一则表现为病位游走无定处的特点,如风邪偏盛所致之“风痹”或“行痹”,其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无定处;二则表现为症状变化多端、迅速无常,如风邪所致之风疹(荨麻疹),其症发作无常,皮肤瘙痒不已,疹块时隐时现、此起彼伏等。
③风性主动。风邪具有使物体动摇不定的特性,故风邪致病常见肢体异常运动的症状特点。临床所见眩晕、抽搐等症可归属为风性主动范嗣,如破伤风所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面瘫所见面部肌肉瘛动、口眼喁斜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暴强区,皆属于风。”
④风为盯病之长。风邪为六淫巾首要致病因素,寒、暑、湿、燥、火(热)诸邪,常依附风邪而伤人致病,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风寒湿等兼夹证。《素闸·风论》日:“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2)寒邪。寒为冬季之主气。冬季气候寒冷,若寒冷太过,或不注意防寒保暖,则易感受寒邪为病;此外,其他季节中若淋雨涉水、气温骤降、汗出当风等,亦可感受寒邪致病。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的自然特性是寒冷,与热相对而言,属于阴邪,故寒邪致病,易损伤阳气,表现为寒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盛则阳病 阴盛则寒。”如寒邪侵袭肌表,卫阳受遏,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等;寒邪直中太阴,损伤脾阳,则症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形寒怕冷、四肢不温等;寒邪直中少阴,心肾阳气受损,则症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寒邪致病,因其所伤部位不同,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见表寒证者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见里寒证者为“中寒”。
②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寒邪致病,阳气受损,温煦推动功能减弱,则人体气血运行迟滞,甚至凝结不通,而引起各种疼痛。如寒邪侵袭肌表,可见头身疼痛;寒邪直中于里,可见脘腹疼痛;寒邪客于经络关节,可见关节疼痛剧烈。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而寒邪凝滞引起的疼痛,其特点为遇寒加重,得温痛减。
③寒性收引。寒为阴邪,其性寒冷,冷则收缩,故寒邪有收缩、牵引的特性。寒邪致病,可收敛气机,使腠理闭塞、筋脉收缩挛急。如寒邪侵袭肌表,致腠理收缩、汗孔闭塞,见恶寒、发热而无汗等症;寒邪客于经络关节,筋脉挛急,见四肢拘急、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等症。
(3)暑邪。暑为夏季之主气,是夏零火热之气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分。伤暑者,感受暑邪发病后,发病相对较缓,病情较轻;而中暑则发病急,病情重。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①暑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故为阳邪。暑邪致病,多表现为阳热亢盛之症,如高热、烦渴、面红、心烦、目赤、脉洪大等。
②暑性升散。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易伤津气。暑邪致病,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多则气随汗泄,伤津耗气,见口渴多饮、舌红少津、尿赤短少、气短、乏力等津气两伤之症;暑邪上犯头目,见头昏、目眩、面赤等症;暑邪上扰心神,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症。
③暑多夹湿。夏季气候炎热,又多雨潮湿,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故暑湿多相兼为病,症见身热不扬、烦渴、身重倦怠、胸闷、呕恶、大便溏泻、小便短赤、苔黄厚腻等。
(4)湿邪。湿为长夏之主气。长夏为农历六月,夏秋之交,此时天之阳热尚盛,地之湿气上腾,为一年中湿气最盛之季,湿气淫盛,易伤人致病而为湿邪。湿邪致病,长夏多见,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若涉水淋雨,或水上作业,或久居潮湿之地,或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或贪食生冷等,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均易感受湿邪而致病。湿邪的性质相致病特点如下:
①湿为阴邪,损伤阳气。湿属水类,水属阴,故湿性属阴。湿邪侵犯人体,易留滞脏腑经络,阻遏气机,致气机升降失常。湿为阴邪,阴盛则阳病,湿邪易伤脾阳,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及运化功能,见不思饮食、脘痞腹胀、神疲、四肢困重、口不渴、便溏不爽、尿少、水肿等症。
②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感受湿邪,常见头身困重、四肢酸楚、周身困重等症。若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见关节疼痛、酸楚重着等症,即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浑浊之意。湿邪为病,常见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特点。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泻或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见疮疡、湿疹等脓水秽浊等症。
③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有黏腻、停滞的特点。一为湿邪致病症状的黏滞性,如便溏黏滞不爽、小便涩滞不畅、妇女带下黏滞、皮肤湿疹流出黏滞分泌物、口黏、口甜、舌苔厚腻等。二为湿邪致病病程的缠绵性。湿性黏滞,不易化解,故起病隐缓,病程长,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如湿温、湿疹、湿痹、湿毒病等,病程较长且易复发。
④湿性趋下。湿性类水,水性就下,故湿邪亦有趋下、下注的特点。湿邪致病易伤及人体下部,且湿性重浊,易于下注,其症状多见于下部,如小便淋浊、妇女带下、泄泻、下痢、下肢浮肿、下肢溃疡等。
(5)燥邪。燥为秋季之主气。秋季气候干燥,水分匮乏,燥气太过侵入人体则成燥病。燥邪致病有温燥和凉燥之别:初秋有夏热之余气,或久晴无雨,燥与温热之气相结合侵犯人体,则为温燥;晚秋气候凉爽,有近冬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则为凉燥。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①燥易伤津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燥胜则干。”故燥邪为病,易见伤津干涩症状,如口干唇燥、口渴、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皴裂、毛发不茱、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②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燥邪从皮毛口鼻而入,最易伤肺,劫伤肺津,影响肺之宣发肃降,而见于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症。肺与大肠相表里,燥邪伤肺津液,可致肠燥大便干结。
(6)火(热)邪。火(热)为夏季之主气。火热之气太过,伤人致病则成温热病。夏至以前发病多称为温热病,夏至以后立秋之前发病多为暑邪所致的暑温病。然由外感而发的温热病,不仅限于夏季,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在温热病的病因中有温、热、火三者,均属阳邪,常混称为温热或火热之邪。三者在程
度上有所差别,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临床症状方面,外感温热多见全身性的阳热亢盛症状,如发热(甚则高热)、口渴、大汗、脉洪大等;火则表现为脏腑功能亢进,如心火、肝火、胃火等,有炎上、动血及易致肿疡的特性。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①(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阳胜则热。”故火为阳邪,火热致病常见阳气偏亢之实热症状,如高热、恶热、心烦、口渴、汗出、尿赤、脉洪数等;同时,火热炎上,其症状多表现在人体上部,如面红、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筹症;且火热之邪易上扰心神,见心烦、失眠,甚则高热、神昏、谵语或狂躁不安之症。
②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为阳邪,津液为阴液,阳盛则阴病,阳长则阴消。故火热致病:一则耗灼津液,见口渴多饮、咽干唇焦、舌质红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液亏伤之症;二则迫津外泄,气随津脱,且火热耗伤人体元气,故发热、汗出同时,又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等气虚症状。
③火(热)易生风动血。生风,即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伤津血,肝之筋脉失养,而致肝风内动,见高热、四肢抽搐、牙关紧闭、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症。因热盛引动肝风,又称热极生风、热盛化风。动血,即火热之邪侵入血分,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病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等。
④火(热)易致肿疡。火热之邪侵入血脉,停聚局部,气滞血瘀,腐败血肉而发痈肿疮疡,可见局部红、肿、热、痛、化脓等症。
4.简述七情内伤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答:
一、七情的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七情是人们对外界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反应,适度的情绪反应,属生理范畴;七情过度,超过机体生理调节范围,则成为病因,引起机体脏腑气血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而使人致病,此病因即为七情内伤。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
(1)与精神刺激有关。七情致病,多因外界刺激引起情志异常,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同时,发病后又多表现为精神情志失常。如郁诞、癫证、狂证等,多与精神刺激有关,称之为情志病。
(2)直接伤及内脏。人体的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与五脏有密切关系,因此,情志太过,可直接损伤内脏。七情对五脏的损伤有一定的选择性,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然情志所伤病证,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其中,心统领情志活动,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心神受损又可涉及其他脏腑。
(3)影响脏腑气机。情志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脏腑气机,致气血运行紊乱而为病。不同情志影响不同的内脏气机,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悲则气消,忧则气郁,恐则气下。
(4)情志波动影响病情变化。在疾病过程中,情志的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恼怒,可致肝阳暴张,血气上逆,发生突然昏仆,或半身不遂,口眼喁斜等;心脏病患者,若遇突然剧烈情志波动,可见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突然死亡。反之,若病后情绪乐观豁达,则五脏气机调畅,病情可减轻或消除。
5.简述痰饮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答:
(1)痰饮的概念。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滞留体内,又能导致新的病变,而为继发性病因。痰和饮合称为痰饮,二者又有所区别,较稠浊者为痰,较清
稀者为饮。
痰饮的概念又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痰饮,即《金匮要略》中的四饮之一。广义的痰饮,包括很多病证。
痰的概念亦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之痰,是指肺及呼吸道的分泌液,可咳咯而出,或呕恶而出的黏液体,因其有形质可见,在喉中闻之有声,故常称为有形之痰;广义之痰,除狭义可见之痰外,尚包括各种原因使体内津液代谢障碍,停留积聚,蕴结而成的痰,以及因痰导致的特殊病理变化及其证候,如眩晕、癫狂、痴呆等证。
饮的流动性大,多停留于人体脏器组织之间隙。因其所在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的病证,.如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饮。
(2)痰饮的致病特点
①阻滞气机,阻碍气血。水湿痰饮为有形之邪,易阻滞于经脉,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等症;停滞于脏腑,可影响脏腑功能和气机升降。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等。
②变化多端,病证复杂。痰饮滞留体内,可产生多种病证。痰随气升降,流窜全身,影响多个脏腑组织,症状表现各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此外,痰饮致病不仅病证广泛,且变化多端,如痫症即因痰而发,平时如常人,发作时突然晕倒,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吐涎沫,故又有“怪病多痰”之说。
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痰饮为水湿凝聚而成,其既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可导致新的疾病。且水湿痰饮为有形阴邪,易阻滞气机,具有黏滞重浊之性,故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的特点。如湿温病、湿疹、阴疽流注、癫痫等,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④易蒙蔽心神。痰浊之邪易上扰神明,影响心藏神的功能,而见一系列心神失养病证,如痰迷心窍,可见神昏、痴呆;痰蒙清窍,见头昏头重、精神不振等。
6.简述防治原则的主要内容。
答:
一、预防原则
预防,就是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预防的原则,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1)培养正气
(2)慎避邪气
(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疾病的发展传变,以达到早日治愈疾病的目的。既病防变的主要原则和措施包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防止疾病传变。
二、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即治则,是指导治疗疾病的总的法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所制定的,以便指导临床具体的治疗方法、处方、用药等,具体内容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整气血和三因制宜。
7.简述瘀血的概念及其致病的症状特征。
答:
(1)瘀血的概念。瘀血是体内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
血液停滞,以及停积于体内尚未消散的离经之血。瘀血停滞体内,又可导致新的病变,为继发性病因。
(2)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形成后,停积于体内,阻碍气机,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运行,出现疼痛、出血、瘕块等。瘀血所致病证虽繁多,但其临床袁现有共同特点。
①痛:一般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疼痛夜甚。气滞血瘀者,多为胀痛或闷痛。 ②肿块:外伤瘀血,伤处可见青紫色血肿。体内脏腑组织发生瘀血,常在患处触及瘾块。肿块特点为刺痛、绞痛,拒按,质地较硬,或有压痛,固定不移。
③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大便出血则色黑如漆。
④望诊: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久瘀则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或皮肤出现红丝缕(蜘蛛痣),或腹壁青筋暴露。
⑤脉诊:脉沉弦、细涩或结代。
8.简述中医病因学中发病的基本原理。
答:
疾病的发生,是在某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机体“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病。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但形成“阴阳失调”的原因不外两方面:一是机体本身的功能紊乱或失调;二是致病因素对机体的影响或损害。因此,疾病是指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气血紊乱,阴阳失调,脏腑经络组织功能发生异常,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命过程。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和结局。因此,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原理。一方面,邪气侵犯,损伤人体;另一方面,机体正气抗邪驱邪外出,邪正相搏,若正能胜邪,则不发病;若邪胜正负,则发病。因此,正气的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并与发病的部位、感邪的轻重、发病的证候性质等密切相关,正气在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而病邪的性质、强弱、所中部位等与发病密切相关,邪气侵犯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外部条件。此外,环境因素,如季节气候、地域、生活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等,以及机体素质,亦与发病关系较为密切。
9.如何理解三因制宜?
答:
(1)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是指根据四时季节的不同,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如春夏季节,阳气生发,气候由寒转暖、由暖转热,此时,辛温解表发汗药物应掌握其分寸,风寒感冒者,不宜发汗开泄太过,寒证者,不宜用辛温大热之剂。
(2)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根据地理特点、环境条件对机体和疾病的影响,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如:在我国东南地区,平原地带,气候温暖潮湿,人们多食鲜鱼精米,体质柔嫩、腠理疏松,若外感风寒,宜用荆芥、防风等辛温解表之轻剂,而不宜用麻黄、桂枝筹辛温解表之重剂。
(3)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如:小儿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皿未充,生病则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治疗用药宜轻,慎补忌攻;妇女月经期、妊娠期,慎用或禁用峻下、破血、滑利、走窜、开窍及有毒药物。
10.举例说明中医治病的治疗原则。
答:
治疗原则,即治则,是指导治疗疾病的总的法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所制定的,以便指导临床具体的治疗方法、处方、用药等,具体内容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整气血和三因制宜。
(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治病求本,是几千年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一直遵循着的基本准则。在具体运用时,须明确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的正确选择。
(1)治标与治本
标和本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在中医中常用来说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以及疾病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治标与治本,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治病必求于本”之目的。一般而言,治病总是以治本为主,即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但当疾病的某些症状特别危急,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或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时,则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先解除危及病人生命的某些症状,之后再“缓则治其本”。
急则治其标,是指在标症紧急,有可能危及生命时,或后发之标病影响先发之本病治疗时,应先治标症或标病。如大出血、呼吸喘促、神昏狂乱、高热、大汗、吐泻不止等症特别严重时,均足以危及患者生命,应先急则治其标,以缓解其严重症状,再治其本。另外,旧病与新病之间、原发病与继发病之间的轻重缓急,也可急则治其标。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继发感染,可先治以清热宣肺化痰等法以除新感,待表热解退后,再治其宿疾。
缓则治其本,是指在病情缓和、标疰不急的情况下,针对疾病的根本病因病机进行治疗。如肺肾阴虚之咳嗽,治其标咳嗽症状,不可用强烈的止咳剂,而应用滋补肺肾之阴的方法,滋阴润肺,肺肾阴虚恢复,即本病消除,标症咳嗽亦自除。
标本兼治,是指在标病和本病并重时,应采用标本兼治之法。如虚入感冒,患者素体气虚,抗病能力低下,易于感冒,此时多有气虚之本,又有邪气之标,故治疗时宜益气解表标本兼治。
(2)正治与反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日:“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正治与反治,是针对疾病有无假象所制定的两种治疗原则,是指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补泻与疾病本质及现象之间的从逆关系。
正治,又称逆治,是在疾病的临床症状性质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如:虚则补之,是指证候的性质属虚者,用补益药物治疗,即补法;实则泻之,是指证候的性质属实者,用祛邪药物治疗,即泻法;寒者热之,是指证候的性质属寒者,用温热药物治疗,即温热法;热者寒之,是指证候的性质属热者,用寒凉药物治疗,即寒凉法。
反治,又称从治,是在疾病的临床症状性质与疾病的本质相反的情况下,顺从其症状性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如:热因热用,是指使用温热药物治疗具有假热临床表现的病证,又称以热治热,适用于真寒假热证;寒因寒用,是指使用寒凉药物治疗具有假寒临床表现的病证,又称以寒治寒,适用于真热假寒证;通因通用,是指使用通利药物治疗具有实行通泄症状的病证,又称以通治通,适用于真实假虚证;塞因塞用,是指使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症,又称以补开塞,适用于真虚假实证。
(二)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针对正气不足之虚证和邪气亢盛之实证所确定的治疗原则,包括扶正和祛邪两方面。
(1)扶正
扶正,即扶助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御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临床常用药物、针刺、艾灸、推拿、气功以及食疗、体育锻炼等方法,补养机体之气、血、津液等的不足,恢复机体脏腑组织功能。
(2)祛邪
祛邪,即祛除体内邪气,消除或削弱病邪对机体的侵袭和损伤的一种治疗原则。根据邪气的性质及病变部位不同,常用发汗、涌吐、攻下、清热、祛湿、化痰、行气、活血、消导等治法。
扶正与祛邪在临床运用时,须辨清虚实证候,正气虚者宜扶正,邪气实者宜祛邪。分清虚实主次,确定攻、补的先后主次与轻重缓急。注意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三)调整阴阳
调整阴阳,是根据机体的阴阳失调情况,纠正其偏颇,使其恢复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的一种治疗原则,包括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并补三个方面。
(1)损其有余
损其有余,即用邪实、祛邪之法,针对阴或阳偏盛一方予以纠正,适用于阴或阳一方偏盛所致的各种实证,又称“盛则泻之”。如阴偏盛之实寒证,用热性药物治疗以祛阴寒之邪,即寒者热之。
(2)补其不足
补其不足,即用补法,针对阴或阳倔衰一方予以纠正,适用于阴或阳一方偏衰所致的各种虚证,又称“虚则补之”。如阳虚不能制阴,而阴相对偏盛之虚寒证,用温阳药物治疗,补阳以消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阴阳并补
阴阳互损所致的阴阳两虚之证,并阴阳并补,须分清主次。若阴损及阳,则以阴虚为主,应在补阴基础上配以补阳。
(四)凋整气血
调整气血,是针对气血自身不足、功能失常以及气血之间关系失常而制定的治疗原则。
(1)调气
气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气虚和气机失调,因此调气主要包括补气和调理气机两方面。补气法主要用于各种气虚证,补气同时须调补肺、脾、肾三脏,使其生理功能正常,保证气的生成正常充足。调理气机主要用于气的运行不畅或其升降出入运动异常等气机失调的病证,如气滞、气闭、气逆、气陷、气脱等,应分别运用行气、开窍、降气、益气升提、益气固脱之法。
(2)调血
血病的病理变化,包括血虚、血瘀、出血、血热和血寒等,临床根据不同病变及其原因进行调理,如调补脾胃,使其纳运正常,保证血的生成来源充足,以调理血虚病证。针对血行失常,则须根据不同病因,配以补气、理气、温经、清热、化瘀等法以调理血行。
(3)调理气血关系
气与血的病变常相互影响,气病可及血,血病可及气,终致气血同病。治疗则应调理两者关系。若气病在先,后累及血,或气随血脱,治疗以调气为主,佐以理血;若帆虚不能养气,引起气虚,终致气血两虚,则应在补气的基础上配以养血,补气以生血,养脏以益气。
(五)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是指根据四时季节的不同,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如春夏季节,阳气生发,气候由寒转暖、由暖转热,此时,辛温解表发汗药物应掌握其分寸,风寒感冒者,不宜发汗
开泄太过,寒证者,不宜用辛温大热之剂。
(2)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根据地理特点、环境条件对机体和疾病的影响,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如:在我国东南地区,平原地带,气候温暖潮湿,人们多食鲜鱼精米,体质柔嫩、腠理疏松,若外感风寒,宜用荆芥、防风等辛温解表之轻剂,而不宜用麻黄、桂枝筹辛温解表之重剂。
(3)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如:小儿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皿未充,生病则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治疗用药宜轻,慎补忌攻;妇女月经期、妊娠期,慎用或禁用峻下、破血、滑利、走窜、开窍及有毒药物。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3
1. 简述望神的概念和重点。
答:
(一)望神的概念
神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弋意识、思维活动。望神,是指医生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外在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望神的重点
重点观察人体的两目、面色、神情、体态等方面,其中眼神尤为重要。
(1)两目,心神直接支配两目的活动,且目为脏腑的精气汇聚之处。
(2)色泽,是指人体皮肤(尤以面部为主)和体表组织的色泽变化。色随气华,泽以气养,色泽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和功能的强弱。
(3)神情,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面部表情,是心神和脏腑精气盛衰的外在反映。
(4)体态,是指人的形体动态,是机体功能强弱的表现,能反映神的盛衰。
2. 简述神的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答:
神的表现一般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五类。
一、得神
得神又称“有神”,是精充、神旺的表现。
【临床表现】神志清楚、两目灵活、精彩内含、面色荣润、表情自然、反应灵敏等。
【临床意义】得神是精气充盛、体健神旺的健康表现,或虽病而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二、失神
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
(1)正虚失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曰无光彩、面色晦暗暴露、意识模糊、形体赢瘦、反应迟钝。
【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脏腑功能衰败,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2)邪盛失神,是邪盛、神伤的表现。
【临床表现】壮热神昏、烦躁不安、Ⅱ乎吸急促,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两手握同、牙关紧闭。
【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
多见于急性病人,属病重。
三、少神
少神又称“神气不足”,是正气不足、虚证的表现。
【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黯淡不荣、思维迟钝、少气懒言、肌肉松软、动作迟缓。
【临床意义】提示精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多见于虚证患者或疾病恢复期病人。
四、假神
假神是指久病、重病之人,精气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假象。
【临床表现】久病、重病之人,原本目光晦滞,突然目似有光、两颧泛红如妆、精神亢奋、烦躁不安,忽思起床活动,出现言语不休、欲进饮食、想见亲人等。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殆尽、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是病危的表现,常见于病人临终之前。古人将假神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五、神乱
神乱即精神错乱或神志失常,可见于痫病、癫病、狂病等患者。
(1)痫病,发作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昏仆倒地、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伴有怪叫,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等。
(2)狂病,多表现为喧扰不宁、狂躁不安、打人毁物、动而多怒、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
(3)癫病,多表现为精神抑郁、神志痴呆、表情淡漠、沉默寡言(或喃喃自语,语无伦次)、喜怒无常等。
3.简述五色主病的内容。
答:
病色可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不同病色主不同病证。
(1)青色,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
(2)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3)黄色,主脾虚、湿证。
(4)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4.简述问饮食口味异常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答:
通过询问饮食口味的情况,可了解体内津液的盈亏与水谷精气的盛衰,识别脾胃及相关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口渴与饮水
口渴指口中干渴的感觉,饮水指实际饮水的多少及喜恶。口渴与否,可反映体内津液的盛衰、输布情况及病性的寒热虚实。
(l)口不渴饮,指不觉口渴,不欲饮水,提示机体津液未伤。
(2)口渴欲饮,指口渴而欲饮水,是体内津液损伤的表现,多见于燥证、热证。
(3)渴不多饮,指虽感口干渴,但饮水不多,多为津液损伤较轻,或津液未伤,但其气化、输布发生障碍,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常见于阴虚证、湿热证、痰饮内停、瘀血及温病热入营分等证。若口咽干燥而不多饮,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者,属阴虚证;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胸脘满闷、头身困重、苔黄腻者,属湿热证;渴喜热饮,饮水不多,或水入即吐者,
为痰饮内停,或阳气虚弱;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舌紫暗(或有瘀斑)者,为瘀血内停。口渴饮水不多,也可见于温病营分证。因熟必耗津,故口渴;邪热入营,可蒸腾营阴上承,故饮水不多。
二、食欲与食量
(1)食欲减退,指食欲不振、不思饮食,或食之无味、食量减少,甚至无饥饿感和进食要求。食欲减退多因脾胃虚弱、湿盛困脾所致。
(2)厌食,指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见食滞胃脘、湿热蕴脾、肝胆湿热等证。
(3)消谷善饥,指食欲过于旺盛、食量增多、食后不久又感饥饿者,也称多食易饥。
(4)饥不欲食,指虽有饥饿感,但不想进食,或进食不多,多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虚火内扰则易于饥饿,阴虚胃弱,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减退,故不欲食。
(5)偏嗜食物或异物,指嗜食某种食物或异物。若偏嗜太过,则可能导致病变。如偏食生冷,易伤脾胃;过食辛辣,易病燥热;偏嗜肥甘,易生痰湿等。嗜食生米、泥土、纸张等异物,兼见消瘦、腹胀痛者,常见于小儿,多属虫病,因饮食不洁,腹内生虫,影响脾胃功能,机体失养所致。此外,在疾病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是胃气渐复、疾病向愈的征兆;若食欲逐渐不振、食量渐减,是脾胃功能渐衰的表现,提示病情加重。若久病或重病患者,本不欲食,甚至不能食,却突然欲食或暴食,称为“除中”,是中气衰败,脾胃之气将绝的危象,属假神的表现之一。
三、口味
口味,指口中有无异常的味觉。因脾开窍于口,其他脏腑之气亦可循经上至于口,故口味异常,常是脾胃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
5.简述望苔色的内容。
答:
苔色的变化主要有白、黄、灰黑三类,临床上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出现。
①白苔
【舌象特征】舌面上附着的苔垢呈现白色。
【临床意义】可为正常舌苔;若病多主表证、寒证、湿证,也可见于热证。
②黄苔
【舌象特征】舌面上附着的苔垢呈现黄色。据黄色的浅深,可分为淡黄、深黄和焦黄。
【临床意义】主热证、里证。
③灰黑苔
【舌象特征】灰苔与黑苔同类,苔色浅黑为灰苔,苔色深黑为黑苔。
【临床意义】主里热和里寒重证。
6.什么是青紫舌?有何临床意义。
答:
全舌泛现青色或紫色,或局部见青紫色。其中舌淡而青紫色者,称为淡紫舌;舌红而见紫色者,称为紫红舌;舌绛而紫者,称为绛紫舌;全舌呈均匀的青紫色者,称为青紫舌;舌体局部出现青紫色斑点,大小不一,不高于舌面者,称为瘀斑舌或瘀点舌。
【临床意义】主血行不畅。
7.简述正常脉象的特征是什么?
答:
正常脉象表现为寸关尺三部均有脉,一息4~5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
利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等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正常变化。古人归纳平脉特征为有胃、有神、有根。有胃指脉象从容、和缓、流利。即使是病脉,但有和缓之象,即有胃气。有神指应指柔和有力、节律整齐。病中即使见微弱之脉,微弱之中不至于完全无力的仍为有神;见弦实之脉,弦实之中仍带有柔和之象的亦为有神。有根指尺脉沉取应指有力,表示肾气尚存,有生机。
8.简述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
答:
虚证与实证主要可从病程、体质及症状与舌脉的特点等方面加以鉴别。如表。
9.简述八纲辩证的临床意义。
答:
八纲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用八纲辨别归纳证候,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八纲概念在中医学中应用的一方面。八纲具有纲领性强、适用面广的特点。八纲之间是相互联系、可变的,同时八纲辨证也是笼统的、不具体的。
八纲辨证较为突出地反映了辩证法的思想,疾病中的各种事物是处在相互联系的矛盾与变动之中,矛盾着的事物不仅有对立面的存在,并且是与对立面相对而确定的,彼此间有中间、过渡阶段,而且可以互相转化,等等。因此,八纲概念反映了逻辑思维的许多基本内容,抓住了疾病中带普遍性的主要矛盾。
10.简述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答: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主要以寒热是否并见,脏腑症状是否突出及舌象、脉象等的变化为要点。如表。
(1)寒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者为表证,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者为里证,寒热往来者为半表半里证。
(2)脏腑症状。表证以鼻塞或喷嚏、头身疼痛等为常见症状,内脏的症状表现不明显;里证则以咳喘、心悸、腹痛、呕泻之类的内脏症状表现为主症,鼻塞、头身痛等非其常见症状;半表半里证则有其独特表现。
(3)
舌象、脉象。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舌象变化不明显,里证舌象多有变化。表证多见
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
辨表、里证还应参考起病的缓急、病情的轻重及病程的长短等。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4
1.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答:
炮制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分拣、纯净药材,保证质量
如石膏挑出沙石,茯苓去净泥土,鳖甲除去残肉,麻黄分出根、茎、叶,人参、三七等贵重药材区分优劣,等等。
(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饮片是指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的药材(如片、段、丝、块等)。制成饮片便于准确称量、计量,按处方调剂,同时增加药材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便于制剂。
(3)干燥药材,利于储藏
一些具有活性的药材(如白扁豆、赤小豆等)必须加热干燥,才能防止萌动变质。再如桑螵蛸、露蜂房、刺猬皮等动物药,不经炮制就更难保存。药材的酒制品、醋制品均有防腐作用。
(4)矫味、娇臭,便于服用
一些动物药及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药物,经过麸炒、酒制、醋制后,能起到矫味和矫臭的作用,便于临床服用。
(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一些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毒性及其副作用,使之在确保用药安全前提下被广泛用于临床,如巴豆压油取霜,甘草银花水煮川乌、草乌等。
(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如延胡索醋制以后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红花酒制后活血作用增强。
(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药物经炮制之后,可以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如生地黄功专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而酒制成熟地黄后则成滋阴补血、生精填髓之品。
(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在特定脏腑经络中发挥治疗作用。如知母、黄柏、杜仲经盐炒后,可增强入肾经的作用。
2.简述四气的含义及临床指导意义。
答:
(一)四气的概念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证作用的概括,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之一。四气之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是比较轻的寒,温是比较轻的热。
(二)四气的应用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如病人表现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治疗后,阳热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就说明石膏、知母、栀子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药物治疗后,阴寒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就说明附子、肉桂、干姜的药性是温热的。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由于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伤其阳。为了进一步区分这一程度上的差异,有的药物还标以大热、大寒、微热、微寒等。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相对平和,作用也比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3.简述中药汤剂基本煎服方法。
答:
(一)汤剂煎煮法
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自商代伊尹创制汤液以来沿用至今,经久不衰。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煎药用具
以沙锅、瓦罐为好,铝锅、搪瓷罐次之,忌用钢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2.煎药用水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
3.煎药火候
有文、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4.煎煮方法
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0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两次服用。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须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须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龙骨及牡蛎、海蛤壳、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等),应打碎先煎,煮沸20 ~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介析出。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青蒿、木香、砂仁、沉香、豆蔻等),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3)包煎: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浑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煳化。
(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等), 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 液混合服用。
(5)溶化:又称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 鳖甲胶、虎骨胶、鸡血藤胶及蜂蜜、饴糖等),为避免人煎粘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 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 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
(6)泡服:又叫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 (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 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
(7)冲服: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物(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须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某些药物(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某些药物(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作散剂冲服。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
(8)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如灶心土等)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浑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二)服药法
1.服药时间
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两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一日两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痈、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可不定时服。
2.服药方法
(1)汤剂。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如出现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此即《内经》所谓“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的服药方法。
(2)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
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
(3)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
(5)冲剂、糖浆剂。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
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对于神志不清或因其 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 意患者介体差异,一般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 热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4.简述植物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答:
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密切的关联。因为动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收。一般来说,全草类、叶类和花类多在花期采收,此时植物生长茂盛,性味充足;多数果实类药材,应当在果实成熟或即将成熟时采收;种子入药的通常在果实完全成熟后采集;根和根茎类药材多以阴历二、八月营养物质恰好储存于地下部分时采收为最佳;树皮和根皮类药材,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取。近代药物化学研究也证实,人参皂苷以八月份含量最高;麻黄生物碱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时芦丁含量最高,青蒿申青蒿素含量以7~8月中花蕾出现前为高峰,故槐花、青蒿均应在开花前采收为好。
5.如何理解程氏“八法”?
答:
疾病千变万化,治法丰富多影。我们现在常用的治法是清代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归纳的“八法”:程氏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该八法简要归纳如下:
1.汗法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 一类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驱邪外出、正气调和。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用汗法治疗。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而有寒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然而,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有辛温、辛凉的区别,以及汗法与补法、下法、消法等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运用。
2.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乎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e和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3.下法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
正在阅读:
四套中医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09-06
六年级圆单元测试题05-22
最新 学心郑垧靖心得体会-精品06-07
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06-02
学校校长2022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03-24
乡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重点08-08
描写西湖美景的作文03-31
蒙牛雅士利并购案05-2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中医药学
- 成性
- 概论
- 考核
- 作业
- 答案
- 参考
- 总公司《技规》高速铁路部分第二编行车组织部分宣贯培训
- 综合计算工时制申请书
- 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理论依据(财政学-西南财大 王国清)
- 豫电监安全〔2011〕108号河南省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瘦金体_钢笔字帖_千字文【简体】
- 基于创新视角住宅建筑户型设计
- 2013-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记录表1
- 2013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总复习试题
- 塔吊、龙门吊司机安全操作技术交底
- DGGE术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收尾工程综合作业队伍的协议
- 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三年,按年计息,单利计
-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文写作要求
- 2013版用于立项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甲级资质)审查要求及编制方案
- 方刀架_工艺课程设计
-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大全
- 闽教版小学英语 四年级上册 unit7 part A 说课稿、及教案
- 建筑供配电课程设计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