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的南充丝绸

更新时间:2024-04-12 13: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国前的南充丝绸

胡 家 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笔者在中共南充市(现顺庆区,下同)委政研室工作时,参与了《当代中国的四川·丝绸名城南充》的撰稿。该书由时任南充市委副书记任启贵担任编委会主任,中共南充市委政研室具体组织编写,市级相关部门文秘人员参加专章撰写,历时三载,三易其稿,于1991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丝绸名城南充》有别于地方志和工作总结,是一部史书性质的书。根据《当代中国的四川》丛书编辑部要求,着重突出“丝绸名城”的地方特色。撰写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在浩繁的资料中查阅搜集,对南充市的发展历程作了客观而真实记载。其中第三章关于南充丝绸发展历史溯源、二十世纪初中兴时期和建国前衰落时期的相关资料让人记忆犹新。

在总论方面,编撰人员达成共识:“南充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桑宜蚕。历代封建王朝也提倡栽桑养蚕。民国初期,南充蚕桑丝业一度出现兴盛局面,后因军阀混战,日寇侵略,内战爆发,几经起伏,衰败凋零······南充丝绸发展迄今有2900年历史。历代仁人志士为开拓蚕丝事业,进行艰苦卓绝的工作,为南充丝绸享誉中华,名扬天下建立了功绩。”

对于建国前南充丝绸发展历程,时任政研室副主任文世松先生力主分为三个方面记叙。一是从西周至清末,二是民国初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至共和国建立前夕。此说获得编委会一致认同。

丝绸生产溯源

早在西周南充便有蚕的文字记载。据《华阳国志·巴志》记,公元前1100多年,周武王灭殷以后,以其宗姬封于巴, 是为巴国。南充、西充、南部、阆中、蓬安、仪陇等县属之,“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鱼、盐、铜、铁、茶、灵龟、山鸡、鲜粉??皆纳贡之”。又记:“巴西郡、属县七,其中包括南充国、西充国等,土地山原多平,有牛马桑蚕”。

到唐代,南充丝绸发展兴盛。当时的果州绫“较为疏松”,“最适于书画”,丝织品“杭品质之优,享天宝物华之誉”,被列为朝廷贡品,广销长安,远输日本,日本皇室珍为国宝。据《新修南充县志·外事记》第16卷载,民国时,白坚去日归来,向上禀称“丙寅之秋,坚尝游日本奈良,观其帝室正仑院所藏唐代吾国输往古物中,有古绫,绫上有花,红色。其国文学博士内藤虎谓坚日:是绫为蜀绫,其红色为蜀红。夫蜀中产绫,惟顺庆然,则蜀红盖有南充国有之红花也。自唐时,果州之绫,已重于长安,由长安输往日本。日本皇室珍藏之,至今为其国宝。”唐代诗人贾岛路经南充在《题嘉陵驿》中写道;“蚕月缫丝路,农时碌碡村。”杜甫在南充留下的《屏迹》一诗,也有“桑麻深雨露,燕雀伴生成”之句,皆称誉南充的蚕桑生产。当时,南充已能生产绫、罗、绸,绢等品种,除按规定纳贡外,还受官府勒索,供达官贵人享用。

宋、元、明时期,有家种桑而人养蚕之说。郭子章在《论蚕》中写道:经浙江到四川所见湖州,阆中等州蚕桑最盛,“女桑姨柔,参差墙下”。《段氏蜀记》载:“果、阆二州出绢,长十五丈,重一斤,其色艳白”。明代画家董香光、杨龙友,多乐用绫,

其绫盖出南充。南宋诗人陆游在《岳池农家》诗中云:“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映看缫丝”,描绘出当时南充农村的缫丝盛况。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发动农民战争,遭到统治阶级残酷镇压,老百姓惨遭屠杀,千里荒凉,人烟稀少,南充蚕桑生产也随之急剧下降,一蹶不振。直到清康熙年间,才逐步恢复、发展。当时南充县尹王鹤在《登尊贤阁远眺》中写道:“野戌烽烟静,山村桑柘稠”,农村出现了“墙下栽桑,室内养蚕”的景象。但是,当时农民系自种桑,自养蚕,自取丝。取丝技术非常落后,生产出的生丝粗糙,质量很差,称为“南充火丝”,只能用于织绸纬线。到清朝末期,农民开始与一些小手工业生产组合,集资开办小车房,生产“直缫丝”,质量有所提高,可用于织花绸和素绸的经线。后因销路不畅,经常出现缫丝人员过剩,这些缫丝富余人员带着小型工具,下乡为养蚕农缫丝,逐步提高了技艺,他们所生产的丝称为“改良丝”。1910年,实业家何慎之看中了南充丝织业,提出“振兴蚕丝”的主张,并与富商常俊民、乔合兴合股开设吉庆丝厂(德合丝厂前生,现今南充第三丝绸厂),集资生银5.6万两, 由何慎之负责修建厂房,购扬返车 80部,并聘请技师,招收学工200余人,于1912年投产,生产“扬返丝”,年产近百担。这种丝捻纹长,光头亮,韧性强,匀度高,质量较前大有提高,可与苏、杭丝媲美。该厂生产的“一、三”扬返丝和“三、五\扬返丝,均达到国际水平,销往法国、美国,每担丝价生银500~600 两。其注册商标为“醒狮牌”,含意是东亚雄狮已经醒来,并于1915年携带丝绸远涉重洋,赴巴拿马参加国际博览会,荣获头等奖。

吉庆丝厂在缫丝质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后,资本家李成之、 何心全又创办了顺和丝厂,年产丝50担,与吉庆厂共用一个商标。

这一时期跨越整个封建社会,长达2800年左右,撰稿者查阅了充栋史料,用了将近半年时间梳理成章,从10000多字减缩到6000字,又删减至3000字,最后仅为1300多字篇幅,高度浓缩了南充丝绸生产发展源流,获得了编委会的高度评价。

丝绸中兴时期

1912年至1930年,南充丝绸又出现兴盛时期。古老的茧市街(现人民中路五星花园一带),每逢春秋茧期,篼筐满载,犹如银龙下界。鸡市口丝绸市场,生意兴隆,捆捆银丝,匹匹帛练, 光彩夺目,令人称羡不已。沿江一带,车房机房林立,炼染提花,相应发展,晶种繁多。据县志记载,最盛时期年产茧高达1050吨,有大、小丝厂20余家,年产丝100余吨,年产绸近万疋。

这一期间南充丝绸业兴盛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推动。 一是兴办职业技术教育。1913年,张澜先生在南充办实业学校和果山蚕业社,培养栽桑养蚕技术人才,对发展南充蚕桑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此以前,南充缫丝条件差,设备简陋,大多系手工作坊,人力缫丝。为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1916 年从实业学校毕业的优秀生中选派盛克勤、王先行等人东渡日本,对养蚕缫丝进行考察学习。盛克勤考入日本东京高级蚕丝学校系统学习。王先行考察数月返回南充后,向有关方面建议由国家开办制茧试验场,统一蚕茧品种,推广紫花茧。紫花茧丝条匀均,形状椭圆质厚,是制造出口丝的上品原料。此后,南充地方政府创办了制种场,改良品种,历经数年,紫花茧全面推广,代替了五颜六色的劣茧,后又改为白茧,成

为南充缫丝业的上等原料。存缫丝方面也仿日本改进了取丝铜锅,提高了脱胶率,使生丝色度一致,光泽度好,质量上迈进了一大步。盛克勤由日本毕业回国,于1920年着手招股集资办六合丝厂,接着王先行又集资开办源昌丝厂。这两个厂一成立后,在盛克勤、王先行的指导下,技术、工具都有改进,瓷眼较前更细,脱胶方法也更进步,质量又有提高。他们专门生产“一、三”规格丝,这种丝在国际上很畅销,因而获利甚丰。一些厂家开始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手工操作逐步转向机械、电动生产。南充第一个引进先进设备的是同德丝厂。当时重庆德和恒(信用字号)和南充顺和丝厂向同德丝厂投资,与日本厂商签订合同,由日本在上海开设的大兴铁工厂派遣技师上条喜佐和上条由刺父子,来南充同德丝厂安装锅炉、 电动机等设备;同时,还从日本购回了双层缫丝瓷锅、煮茧机、 烤丝钢管和一些缫丝机具,南充第一个以电为动力的机械缫丝厂粗略地改建成功,这个厂就是现今的南充第二丝绸厂的前身。继同德丝厂改造取得成效后,第二年德合丝厂也进行了电动缫丝设备的改造,这就是现今的南充第三丝绸厂的前身。这些厂进行技术改造后,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生产的“扬返丝’’,贝量优良,受到美国、法国的青睐,畅销国际市场。

三是国际市场丝价走俏。由于当时国际市场的丝价一涨再涨,吸引了一批企业家新办丝厂,推动了南充丝绸生产的发展。1920年, 国际市场丝价由每担白银600两上涨到800两。后来,又涨到1100 两。到1928年上涨到1700两,出现了1两生丝1两银的行情。由于丝价看好,南充缫丝工业随之进一步发展,陆续兴办了水和、义隆、泰记、聚和源、兴隆、同心、三友、祥和、全福、美丽、同生、富有等20多家丝厂,10余家车房。丝厂增多,相互争购原料,茧价因此不断提高。那时农民养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hz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