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美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套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13 22: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教案

感受春天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 3.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了解春天的变化。 2.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找春天

1.提问导入:春天来了,你们能找到她吗?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各自在周围生活中找到的“春天”。 3.小结要点:春天真的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4.唱歌《春天在哪里》。

(1)跟着广播或老师,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创编自己的歌:“春天在……” (3)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各自的创作。 (4)小结评议各组的创编,鼓励学生的创作。

5.自由创作: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春天印象”。 (二)阳光下的游戏

1.提问导入:春天里,你们都喜欢玩什么?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各自在春天的活动。 3.讨论:风筝为什么能飞起来? 4.一起朗读诗歌: 天蓝蓝,草青青。 三月正好放风筝。

精品教案

云淡淡,风清清。 草地飞起一直“鹰”。

5.自由创作:请学生动手做一架小风车。 6.趣味活动:风车转起来。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玩风车。 7.智慧角

学生一起交流春天外出应该注意做好哪些预防。

教师提醒:春天也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外出活动一定要做好预防。

精品教案

一年之计在于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大家都在忙耕种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 2.知道春天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季节。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 2.知道春天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季节。

【教学过程】

(一)作品导入

欣赏歌曲《希望的田野》。

教师引导: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是种植的好季节,同学们想不想在这么美好的季节种下希望?

生1:我想种一颗小树。 生2:我想种一颗会开花的植物。 ……

(二)观赏活动

学生观看春天田野里繁忙的图片。 (三)集体交流

为什么要在春天这个季节播种呢? 生1:春天阳光充足,气候温暖。 生2:春天有足够的雨水。

生3:春天的湿气和热量促使种子发芽。

精品教案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春天一般指的是哪几个月? 教师由此介绍“谷雨”相关知识。

小结要点:春天气候暖和,雨水充足,是播种的好时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春天的计划

【教学目标】

1.认识春天对生物乃至人类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季节。

2.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懂得珍惜时间,定下自己的目标。

【教学重点】

认识春天对生物乃至人类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季节。

【教学难点】

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懂得珍惜时间,定下自己的目标。

【教学过程】

1.导入:春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让我们一起问问身边的人,新的一年有什么打算?

2.小调查:学生课前自主对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一个“春天的计划的小调查”。

教师请学生课上展示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3.集体讨论:你有什么计划?打算怎样实现? 4.教师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小目标以及实施计划。 5.小结要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生物乃至人类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季节。大家在这个重要的季节定下了自己的小目标,那么就要好好付诸行动哦。

精品教案

播种希望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自种植,观察和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长和收获的不易。 2.懂得树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以实际行动爱护绿色生命。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亲自种植种子,观察、记录小苗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种植活动分享劳动的快乐,感受生命的成长和收获的不易。

【教学准备】

学生在家长帮助下选择一两颗易成活的种子种下,观察、记录发芽情况。纸、彩笔。

【教学过程】

1.作品导入:欣赏儿歌《春雨滴答》。 2.集体交流:你种下了什么种子呢? 生1:吊兰。 生1:大蒜。 生1:黄豆。

3.比一比:谁的植物长得最好?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种下的植物,结合种植记录表汇报种植结果。 4.讨论:为什么他们的小苗长得好?你想对你的小苗说什么? 5.植树节知多少。

资料介绍:中国的植树节来历:

我国1915年规定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后于1929年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这一天是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一贯倡导植树造林,定3月12日为植树节,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植树造林十分重视,1979年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

精品教案

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6.集体讨论:为什么要提倡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吸尘,防暑降温,减少城市噪音……植树造林对人类很重要。

7.种下希望的种子。 你有什么愿望?

请把你的愿望写在纸条上,投进“成长盒”里。下学期,大家再来读读,看看谁的愿望实现了。

精品教案

清明时节雨纷纷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地气候特点,提供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2.知道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理解清明节的意义。 3.引导学生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并注意安全。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理解清明节的意义。 2.引导学生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并注意安全。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了解以往春游情况,自编安全故事,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选几个学生将春游中的常见问题,如安全、环保问题等,编排几个情境表演。如:春游时,东东喊明明到湖边去看小蝌蚪……

3.准备清明节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我们去踏青。

1.经验导入:你们以前春游过吗?春游时候都玩了什么? 2.回忆交流:学生回忆交流各自春游的经验和感受。 3.集体讨论:

(1)外出准备,我们要座哪些准备? 生1:带好食品和装垃圾的袋子。 生2:带雨伞。 生3:带上药品。 ……

(2)游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1:互相帮助。

生2:跟好队伍,不要掉队。 生3:不乱扔垃圾。 ……

精品教案

4.故事讨论:教师讲安全方面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如果主人公是自己,自己会怎么做?

5.情景表演:春游中要注意些什么?

6.小结要点:到户外春游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也是要注意安全和保护环境。

(二)跟家人去扫墓。

1.过渡:除了踏青春游,我们在春天还会过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清明节。 2.讨论:

(1)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么? 学生自主查阅资料:

清明节最早只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为了纪念自己的臣子介子推就把清明的前一天定位“寒食节”,因二者相隔太近,渐渐的,人们就把两个节日混为一谈。

(2)你还知道哪些清明节的习俗? 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3)你知道清明节的含义么? 学生交流感受。

3.故事讨论:教师讲英雄吴斌的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如果主人公是自己,自己会怎么做?

4.小结要点: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扫墓是我们感恩先辈,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习俗一直传承下去。

精品教案

说是我的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 2.情感与态度

(1)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和习惯,萌发对家人的敬爱之情。

(2)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整洁的好习惯。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访问,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

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音频资料(如歌曲《可爱的家》《让爱住我家》)。 2.学生准备:与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照片、家庭录像、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歌曲《可爱的家》。) 教师引导学生给这首歌曲取名字。 学生听歌曲并给歌曲取名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我们的家庭可爱、

精品教案

温馨、美丽。

2.师:我们都有一个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发言。

师小结:我们同学中有的长得像妈妈,有的长得像爸爸,还有的长得既像妈妈又像爸爸,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二)共同交流,了解家庭。 1.聊一聊“我的家人”。

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在家里有很多我们的家人,你的家里还有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我的家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追问。

追问1:你的家人里有姑妈(姨妈)吗?她是你爸爸(妈妈)的什么人? 追问2:你的家里有伯伯吗?他是你爸爸的什么人? 追问3:你们家乡把爸爸的哥哥叫做什么? 追问4:为什么伯伯、大爷都是爸爸的哥哥呢?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回答问题。

师小结:他们都是我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我们都有血缘关系,是一家人。伯伯、大爷都是对爸爸哥哥的称呼,只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同,叫法不同。

2.读儿歌,认家人。 (播放儿歌)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的爸爸叫姥爷 妈妈的妈妈叫姥姥 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姨妈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儿歌。 3.我家故事会

(1)教师请学生说说家人的故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精品教案

(2)教师请学生找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把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在这个家里,住着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个家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爱,我们要爱我们的家!

精品教案

让爱驻我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情感与态度

(1)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2)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及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感受和家人一起时的快乐及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

【教学重点】

(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难点】

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过程】

(一)点点滴滴都是爱

1.谈话导入: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与自己家人共度快乐时光的照片、视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讲讲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时快乐的事情,与同学一同分享快乐。

2.学生活动

(1)学生在小组内讲述自己与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重点讲述家人是怎样表现爱自己的。

(2)集体交流:学生推荐各组的代表来讲讲家人是怎么爱护自己的,家人的爱表现在哪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h3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