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笛卡尔到莱布尼茨身心二元难题的产生与发展

更新时间:2023-10-10 23: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笛卡尔到莱布尼茨身心二元难题的产生与发展

摘 要:笛卡尔作为唯理论的创始人,同时亦是公认的近代哲学的鼻祖,他通过“我思”开创了以主体为中心的认识论,对后来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笛卡尔所开创的古典二元论认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不发生联系的,他们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只是依靠上帝来保证它们之间的和谐统一。但在人身上,笛卡尔却不得不承认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于是便引入了以“松果腺”为媒介的身心交感说,但这却与心物二元论处于直接的矛盾中。笛卡尔并本人并没有解决这个矛盾。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在坚持物质和精神彼此独立、互不作用的情况下,保证了两者之间的协调一致?这成了笛卡尔以后的哲学家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笛卡尔 身心二元 伽森狄 马勒勃朗士 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

1 笛卡尔――身心二元问题的产生

笛卡尔主张追求科学真理也就是追求知识的绝对确定性。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方法的问题:我们如何探求知识的确定性和绝对基础,或者说我们怎样从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笛卡尔提出了他的普遍怀疑方法。笛卡尔提倡遵循自己理性的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他发现与

古人“交谈”的弊端、数学与讲风化的文章存在的不足之处、对神学的困惑以及对哲学的无所适从,于是“我懂得不能一味听从那些成规惯例坚信不移,这样我就能摆脱,免得我的天然的神明受到蒙蔽”,他采取普遍怀疑的态度,然而他却发现思想可以怀疑外在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之?鹊亩韵螅?但却不能怀疑自身。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内容,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否则的话怀疑便无法进行。并且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的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笛卡尔由此分析得出来一个结论:“我思故我在”。因此,“我思故我在”仍是一条真实可靠、连任何一种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之动摇的真理,我们可以毫无疑虑地把它当作形而上学的第一条原理。

确立了“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之后,笛卡尔虽然在普遍怀疑的汪洋大海中找到了一个可靠的立足点,但是他的哲学想要进一步发展,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理论难题。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把一切东西都怀疑掉了,现在除了这个与思相同一的“我”之外,什么也没有了。想要走出这个孤独的“我”,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重建哲学的论域,就只能求助于上帝了。

为了实现从自我到上帝的飞跃,笛卡尔再次借用了安瑟

伦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笛卡尔说到:“我既然在怀疑,我就不是十分完满的,因为我清清楚楚地见到,认识与怀疑相比是一种更大的完满。因此我想研究一下:我既然想到一样东西比我自己更完满,那么,我的这个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觉的很明显:应当来自某个实际上比我更完满的自然”。而笛卡尔所说的这个完满的东西就是上帝。上帝作为全知全能全善的创造者,他肯定不会欺骗我们,他保证了他所创造的两个世界的真实性,这两个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上帝一方面保证了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另一方面又保证了我们精神世界中的观念的可靠性。上帝把这些观念赋予给我们,这样我们能有了清楚明白的天赋观念。于是,一个依靠上帝的权威而建立起来的二元论世界就帮助笛卡尔摆脱了怀疑论和唯我论的困境。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笛卡尔这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是不发生联系的,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只是依靠上帝来保证它们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但笛卡尔不得不承认,在人身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作用。人既是一个物质实体,又是一个精神实体,我们的肉体机能属于物质活动,而我们的思想属于精神活动,但这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相互作用。于是笛卡尔在晚年就提出,在人身上物质和精神将会发生交感作用,他认为,这种交感作用就发生在人头脑中的一个叫做松果腺的器官中。“笛卡尔把人和动物的肉

体看做机器;动物在他看来完全受物理定律支配、缺乏情感和意识的自动机。人则不同:人有灵魂,他蕴藏在松果腺内。在这里灵魂与‘生命精气’发生接触,通过这种接触,灵魂和肉体之间起相互作用”。那么松果腺到底如何具体发生交互的呢?笛卡尔使用“水流―舵台―舵收”比喻“身体―松果腺―精神”,“自然也用疼、饿、渴等等感觉告诉我,我不仅仅住在我的肉体里,就像一个舵手住在他的船上,而且除此以外,我和它非常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融合、掺混得好像一个整体一样地同它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身体与心灵就发生了交感。这就是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说。

身心交感说是笛卡尔面对事实不得不承认的一种观点,但这种观点却与他的心物二元论处于直接的矛盾之中。心物二元论的基本观点是,物质和精神各有自己的本质属性,各遵循自己的规律,相互之间不发生任何作用,但是身心交感说却承认在物质和精神这两种彼此独立的实体之间会发生某种相互影响,这岂不就是自相矛盾么?

笛卡尔本人并没有解决这个矛盾。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在坚持物质和精神彼此独立、互不作用的情况下,保证了两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换言之,我们如何能够保证物质和精神既彼此独立(即不发生相互作用),又相互协调?这成了笛卡尔之后的几位哲学家所要解决的问题。 2 笛卡尔之后关于身心二元问题的解决

2.1 伽森狄和马勒勃朗士 ――笛卡尔难题的两种解决方案

笛卡尔提出身心二元的难题之后,就使后世的额哲学家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在笛卡尔之后,有两位思想家对笛卡尔的难题提出了两种迥异的解决方案。这两位思想家一个叫伽森迪,一个叫马勒勃朗士,他们分别从不同的立场上来解决笛卡尔的难题。

伽森狄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试图用原子论思想来解决笛卡尔的难题。其实,伽森狄的解决方案说到底,就是要把精神物质化。伽森狄像古代的原子论者一样认为认为,所谓精神不过是一种更加精细的物质而已。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二元了,只有一元,那就是物质。精神不具有独立的实在性,它只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而真正独立的实体只有一个,那就是物质,即以原子为基本微粒的物质。我们先对这种解决方法不置可否,由此,伽森迪在他的立场上对笛卡尔的难题进行了解决。 另一位思想家马勒勃朗士则正好相反,如果说伽森迪是原子论的近代复活,那么马勒勃朗士就是柏拉图主义的近代复活。与伽森狄把精神物质化的做法相反,马勒勃朗士通过通过把物质精神化的方式来解决身心交感说与心物二元论之间的矛盾。我们都知道,柏拉图主义认为理念是比具体事物更加实在的东西,认识理念也比认识具体事物更加接近真理,因为具体事物是对理念的一种分有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gs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