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泄漏

更新时间:2023-03-08 06:37:3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陕西省宝鸡市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泄漏

1999年4月3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三节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从青海格尔木装气返回西安途中,其中一节发生大量泄漏,被强行推入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进行紧急排险。宝鸡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于22时15分接到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报警后,立即调特勤中队、三中队四台大功率水罐车、一台抢险照明车、一台火场供给车、一台东风水罐车共八台战斗车,一台指挥车,50余名指战员赶赴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事故现场,支队指挥员带领值班员乘指挥车同时出动。市政府、市公安局的领导先后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指导抢险。“120”急救中心救护车1辆,医护人员5名现场待命。铁路公安段干警20名进行现场警戒。在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全体职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陕西省压力容器检验所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全体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于次日9时10分彻底排除了险情,确保了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及其相毗邻企业的财产和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圆满完成了一起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重大泄漏事故的处置任务。

一、基本情况 (一)站内情况

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位于宝鸡市卧龙寺南坡村北侧,东距铁路机车检修厂150m,南距47号“油库铁路专用线2m,距陇海铁路200m,西为农田、北为农田。占地面积13,200m2,建筑面积600m2,站内停放7节62m3的火车槽车(包括强行调入的三节)、4个100m3的贮罐、2个50m3的贮罐,共400t液化石油气,总价值约200万元。站内有职工14人,全部属于经过培训的义务消防员;有消防水池一座,容积为440m3;有水井一口,可以源源不断的向消防水池补水,补水能力为85m3/h;有消防泵2台,合计流量为198 m3/h;枝状消防给水管网,管径为200mm;有地上消火栓4只,常压为0atm;当消防泵全部开启时,给水管网压力为15atm;贮罐上装有自动喷淋冷却系统。站内备有50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2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土3具,65mm消防水带160m,开花直流两用水枪2支。在具有爆炸危险性混合物介质的站内,电器与灯具均属隔爆、防爆、保护等型。生活区均属普通型灯具、电器。站内的压缩机房、烃泵房、充装间分别装有自动报警探头与消防控制室连通。

(二)事故经过

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在青海格尔木装气返回西安途中,列车行至胡店车站附近经过一铁路隧道时,乘坐在押运车上的两名押运员和列车长等闻到很浓的液化石油气气味,当列车进站暂停时,押运员立即下车检查发现0557164号火车槽车人孔盖周围有大量的液化石油气呈雾状泄

漏。途中暂停时,经押运员两次抢修均未成功,晚9时40分左右泄漏火车槽车被迫调至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进行排险。

(三)事故原因

事故处置结束后,陕西省压力容器检验所技术人员对0557164号火车槽车进行了认真检查,发现滑管液位计上的检查堵掉落一旁。液化石油气由检查堵的孔洞泄漏出来,再由安全帽周围向外喷射。具体原因是该车押运员,检查火车槽车内液化石油气液面后,没有将检查堵紧固,由于检查堵下方是锥形,气槽内压力对其冲顶作用和火车运行长时间振动,使其最终掉落,引发事故。

二、灾害特点

(一)潜在的爆炸危险性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无色、透明、低毒、有特殊性气味的物质。它在压力容器内是液体,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具有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两重性。其液体的比重比水轻,约是水的0.5倍左右,其气体比空气重,约是空气的1.5~2倍,容易在地面低洼处积聚。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250~300倍左右。液化石油气的闪点、沸点都很低(闪点77~108℃、沸点0.5~47.7℃),自燃点在405~493℃。它的爆炸浓度范围较宽,一般在1.5%~9.5%。

由于液化石油气比重大,当容器破裂时,液化石油气会在容器内压力作用下,顺破口向外大量泄漏,并迅速向四周扩散,沉降至地面。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沉降至地面的液化石油气将随风飘移到很远地带,有的则沉积在地面空隙、坑沟、下水道或建筑物的空间内潜伏下来。这些流散和潜伏的液化石油气遇明火即可发生爆炸和燃烧。由泄漏事故转移成火灾、爆炸事故,有时会造成大面积火灾和众多人员伤亡。

(二)液化石油气的泄漏量大,爆炸威力强

此次事故共泄漏液化石油气10t,少量液化石油气扩散后,就能在大范围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kg液化石油气全部气化后,体积近500L,若以2%浓度计算,可组成25m3爆炸性混合气体,液化石油气爆炸威力大,爆速为2000~3000m/s,lkg液化石油气的爆炸威力约等于4~10kg梯恩梯炸药的当量。

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容器受热后压力急剧增加,超过其设计压力时,就有发生物理性爆炸的危险。容器爆炸时,破坏性很大,爆炸碎片能飞出几十米到一百米。容器内的液化石油气大量逸出,可能形成化学性爆炸。

(三)堵漏困难,易于冻伤

液化石油气的沸点范围较低,一旦设备、容器管道或阀门等发生泄气,液化石油气喷出,由液态减压气化,从四周环境中大量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若跑漏的液体直接喷射到人体上,就可能造成堵漏人员的冻伤。

(四)事故现场具有一定的毒性

液化石油气具有低毒,当空气中的浓度占1%时,对人无危险,超过1%时,就会使人呕吐、头痛,浓度达到10%时,2min就能使人麻醉。人体吸人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时,能发生窒息死亡。

三、救援过程

(一)科学检测,实施警戒

消防支队接到报警,于22时45分赶到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根据支队制定的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灭火抢险预案,将力量集结于距站约500m的南坡村附近,同时设立了总指挥部。在此距离上已闻到浓烈的液化石油气气味,据此,指挥部的人员预感到泄漏量已经很大,如不及时控制火源,进行相应的警戒,随时都会有爆炸的危险,导致站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此时,宝鸡铁路公安段领导、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站长等人向指挥部报告,疏散进站的火车槽车人孔盖周围有大量的液化石油气呈雾状泄漏,槽车周围气雾浓度很高,铁路专线局部路基处聚积的液化石油气白色气雾已十分明显;液化石油气是由火车槽车人孔盖下的滑管液位计安全帽周围向外泄漏;站内已组织技术力量利用布条等物进行了初步堵漏,但效果不明显,泄漏量仍然很大。根据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站长及技术人员的报告和液化石油气爆炸范围,指挥部初步确定:

1、由三中队派出四名战士会同铁路公安段20名干警对站区周围500m范围进行警戒,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2、由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派专人通知相邻的铁路机车检修厂控制火源消灭火种,撤离人员;

3、由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技术人员,利用可燃气体探测仪对站内生活区的水泵房、配电室等部位的液化石油气浓度进行检测;

4、与抢险无关的电器设备暂且切断电源,站内无关人员全部撤出站区; 5、通知“120”急救中心赶赴现场待命,同时向市公安局汇报。 各有关人员和单位根据指挥部的决定,按照各自分工,迅速展开。23时5分左右,消灭火种,疏散人员任务全部完成,外围警戒已经到位。之后检测人员报告:生活区的消防泵房、配电室等部位的液化石油气浓度不足0.6%。指挥员根据现场控制情况和准确的检测结果命令:特勤中队速派四名业务技术熟练的战士,由中队长带队,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分别利用1~4号消火栓,出4支喷雾水枪驱散液化石油气气雾,根据地形先由站区向路基驱赶,而后沿路基驱赶到站外空旷地带。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技术人员开启消防泵,并对站内液化石油气浓度进行不间断监测。为了便于指挥,一线指挥部移至站内生活区。为确保进入危险区现场处置人员的安全,确定了专人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登记,对其所佩戴的防护装备进行了检查。

(二)严密组织,堵漏抢险。

经过一段时间驱赶后,检测人员对站内液化石油气浓度进行检测,发现贮罐区、烃泵房液化石油气浓度已下降到0.2%,压缩机房、铁路专线站台附近液化石油气浓度降到了0.4%。只有铁路路基液化石油气浓度较高,达到了2.5%。根据检测情况,指挥部要求特勤中队利用02、03、04号消火栓出水的三支水枪由西向东沿铁路路基驱赶液化石油气气雾。

在此期间,指挥部组织技术人员对泄漏部位进行了反复侦察,详细询问了该火车槽车押运员途中抢修情况,确定了泄漏部位是滑管液位计安全帽周围。根据泄漏部位的情况,指挥部对堵漏方法进行了研究。先后提出利用卡具密封胶堵漏;利用布条结冰堵漏等方法。由于滑管液位计的安全帽附近液相阀、气相阀、手动油泵、压力表、液相口、气相口等构件排列密度很大,加之该火车槽车滑管液位计的安全帽几乎接触罐体,利用卡具、密封胶堵漏没有空间,无法实施,被否决。

最终指挥部决定:由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组织技术人员利用布条密封铜丝紧固;特勤队一支直流水枪射水结冰,一支开花水枪梯次保护,另两支水枪继续驱赶气雾。23时30分,再次检测发现铁路路基液化石油气浓度已下降到1%,指挥部果断命令堵漏开始。承担任务的人员,按作战指令,冒着被冻伤,被熏倒,随时都会发生爆炸的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立即组织实施。23时50分,经过全体参战人员几十分钟的努力,泄漏速度大幅度减缓,站区内液化石油气浓度有了明显下降,堵漏排险取得了初步胜利。

(三)强行启阀,卸液排险

布条封堵、结冰堵漏只是紧急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排除险情。为此,在首次力量部署结束,抢险战斗开始之后,指挥部立即组织召开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有关技术人员和消防支队部分指挥人员会议,研究进一步抢险的方案。

要从根本上排除险情,必须将火车槽车内的液化石油气卸掉,实施倒液。指挥部决定,由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技术人员连接管道,开启阀门,准备倒液。由于长时间的泄漏和结冰堵漏,火车槽车人孔盖部位全部结冰,开启内置式紧急切断阀的液压系统已经完全失灵,卸液倒罐的关键是能否打开内置式紧急切断阀。指挥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油压系统失灵,只能采取机械的方法开启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可利用无火花工具或木楔具体实施,在没有无火花工具的情况下,经研究确定了2套排险方案:

第一排险方案:利用木楔采取机械的方法打开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具体由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组织三名技术人员实施,消防支队组织精干力量出水枪保护,并驱赶液化石油气气雾。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开启之后,再利用站内设备实施倒液。

第二排险方案:如果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开启受阻,倒液排险无法顺利进行时,将泄漏的火车槽车紧急疏散至空旷地带,在外围警戒,消防队员监护的情况下,

或者自然排空,或者点燃排险,减轻对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及其相邻单位的威胁。

为了争取时间,确保万无一失,要求两个方案同时准备。24时左右抢险准备工作就绪,进一步抢险的条件已经成熟,指挥员命令:按第一抢险方案实施排险。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技术人员在消防官兵水枪的保护下,利用准备好的木楔开启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当有液体排出时,连接好液、气相管,利用喷雾水枪驱赶压缩机房液化石油气气雾后,检测其浓度为0.2%,在水枪持续驱赶保护的条件下,开启压缩机进行倒液。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倒液,贮罐内液位没有明显上升,火车槽车内的液化石油气没有倒出,第一次倒液被迫停止。

指挥员和技术人员对此进行分析,怀疑管线上某一阀门没有打开。在技术人员对管线阀门进行了全部检查之后,再次开启压缩机进行倒液。20多分钟后,贮罐内液位仍然没有上升,第二次倒液又停了下来。这时,大家怀疑内置式紧急切断阀没有完全打开。技术人员将液相管卸下,再次开启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发现有液化石油气排出,又连接上液相管,进行第三次倒液,又无结果。此时,技术人员认为木楔木质太软,紧急切断阀开启的行程不够,排液量太小,导致几次倒罐均无结果,建议在水枪的保护下加大开启行程,将液化石油气由前三次倒向4号罐变为倒向1号罐(1号罐储液量少),又进行了第四次倒液尝试,终因木质太软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开启行程过小,倒液排险被迫终止。

(四)疏散槽车,紧急避险

虽然经过布条封堵,结冰堵漏,火车槽车泄漏速度明显缓解,站区内的液化石油气浓度明显下降。由于四次近3h的倒液,尽管消防官兵组织喷雾水枪不间断地驱赶、稀释站区内的液化石油气气雾,但气雾浓度还是越来越高,特别是铁路路基附近液化石油气浓度又上升到2.5%。继续在站区内进行倒液排险势必对站内7个贮罐、7节火车槽车(其中3节为空槽),约400t液化石油气构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减轻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压力,将险情、灾情降到最低程度,指挥部决定:停止站内倒液排险尝试,实施第二方案。在疏散位置的选定上,指挥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向西疏散,站西600m处有47号油库,附近没有道路,消防车供水保护困难很大;向东较远处疏散,铁路专线与陇海铁路很近,一旦发生事故引起陇海铁路交通中断,损失和影响将会更大,同时附近也没有道路,消防车供水保护也非常困难;向东较近处疏散,发生事故对铁路机车修理厂威胁较大,但便于消防车出水保护。最终将疏散位置定于站东150m处,铁路机车修理厂附近。

此时,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及其维修站的人员已先后赶到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事故现场。指挥员又一次召集到场技术人员和支队指挥人员会议,研究制定疏散后的排险方案,确定由陕西

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维修站(负责大修该火车槽车的单位)的技术人员利用专用工具,采取机械的办法,加大行程,将内置式紧急切断阀打开,再将火车槽车移至站内实施倒液排险;如果仍然打不开,再监护排空,或点燃排险。

方案确定之后,消防官兵集中4支喷雾水枪对站区进行总体清扫,重点对铁路专用线上的液化石油气气雾进行了彻底的清扫(铁路专用线处地势最低),对火车槽车的挂钩处为防止碰撞火花,采取了射水保护的措施;卧龙寺火车站很快调来了内燃机车,为了确保安全,防止机车尾气引起意外事故,要求车站同时调来了三节隔离车,加大了机车与槽车之间的距离,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检测人员对铁路路基附近液化石油气浓度进行检测,气雾浓度为0.5%,疏散条件已经成熟。次日凌晨3时许,在4支喷雾水枪的保护下,利用内燃机车及三节隔离车将站内7节火车槽车全部疏散到了站外,未泄漏的六节槽车疏散到卧龙寺车站安全线上,泄漏的疏散到液化石油气站的下风方向,站东150m处。站区内的消防官兵在清扫站内气雾的基础上,随着泄漏火车槽车疏散至空旷地带,也撤到了泄漏火车槽车停放处,并利用待命的大功率水罐车,铺设单干线双出水160m供水线路驱散泄漏聚集的液化石油气气雾,并保护技术人员开启紧急切断阀。

凌晨5时许,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维修站的技术人员,想法设法,终于打开了内置式紧急切断阀。他们先后用温水化开冻结在凸轮机构周围的冰块,使开启内置式紧急切断阀的凸轮机构裸露出来,利用铜质工具,卸掉凸轮,使凸轮内的方轴露出,再利用铜质扳手,一次性将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彻底打开,尔后用铜丝将扳手固定,使紧急切断阀处于全开状态。

(五)再次卸液,彻底排险

在内置式紧急切断阀被彻底打开之后,5时50分,指挥部决定: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将泄漏火车槽车调回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实施倒罐卸液,彻底排除险情。于是,消防官兵对泄漏火车槽车周围和铁路专用线上液化石油气气雾进行了彻底清扫,并对槽车之间的挂钩进行射水保护,利用机车及三节隔离车再次将火车槽车调至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装卸站台。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的技术人员从6时05分倒罐卸液开始,至9时左右,卸液结束。贮存25t的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仅倒出14t多,整个泄漏达10t之多。倒液结束后,为了彻底排除险情,修复火车槽车,对火车槽车内的残液、残气进行了抽真空处理,使火车槽车内的压力降到0.5~1atm。

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维修站的技术人员对泄漏火车槽车及时进行了检修,10时许,泄漏火车槽车被完全修复。为了彻底消除隐患,支队要求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与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技术人员对疏散到卧龙寺火车站的两节火车槽车进行一次认真的安全检查,彻底消除隐患,确保运输途中的安全。上午11时全部检查处理完毕。至此,这次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泄漏事故得到了妥善圆满的处理。

四、经验总结

(一)成功经验

这次抢险战斗,组织指挥得力,战斗部署正确,方法措施得当,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损失,排除了险情,得到了政府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也为公安消防部队处置类似事故积累了经验。这次事故的成功处置,有以下几点:

1、准备充分、判断准确,是这次抢险成功的基础

液化石油气站作为易燃易爆单位,支队制订有灭火作战预案,去年又制定了抢险预案,并多次组织演练。对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站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储量、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办法,部队的集结位置等都预先制定了方案。因此,在接到报警之后,依据预案,加强了第一出动,并按照预案很快在距站区500m以外的南坡村小学完成了力量集结,避免了贸然进站可能引发的恶性事故。在采取的方法上也是依据预案,警戒堵漏、倒液排险;尤其是在寻找泄漏火车槽车疏散位置举棋不定时,打开预案中的地形图,很快找到地势低,四周开阔,处于站区下风位置的疏散点,为尽快处置争取了时间,显示出了液化石油气站灭火抢险预案的重要作用。在具体抢险的过程中,压缩机、消防泵能否开启,泄漏情况能否正常处置,站区液化石油气浓度是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这些都必须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一点失误都可能造成站毁人亡的恶果。一方面注意各部位的报警系统是否动作,另一方面指定液化石油气站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可燃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和监测,使整个判断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做到了准确无误,从而为成功处置险情打下良好的基础。

2、指挥有力,措施得当,是抢险成功的关键

这次抢险过程中,市政府秘书长、市公安局局长、副局长等领导先后到达现场,指导抢险;消防支队到达现场之后就立即组成了以支队长为总指挥的抢险指挥部,统一协调,组织指挥警戒抢险,使整个事故现场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在具体的抢险措施方法上,采取先警戒再堵漏,清扫站区气雾,降低液化石油气浓度,减小爆炸危险,而后设法倒液排险的方法,运用地非常得当。特别是在站内四次倒液失败后及时果断地将火车槽车疏散出去,减轻了站内的压力,避免了因加压倒罐,造成的大量泄漏,防止了引起更大的潜在危险,为稳妥处理险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依靠技术、密切协同,是抢险成功的有效措施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处置,消防官兵需要采取必要的监护、稀释、驱散等措施进行处置,更需要有关方面的技术力量进行技术处理。因为液化石油气站的许多设备技术含量比较高,而且一个站与一个站的设备又各有不同,只有熟悉设备结构的技术人员,在处置突发事故时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依靠技术力量,开启紧急切断阀进行倒液,实现彻底排险。同时,各参战力量要统一指挥,密切

协同,在这次抢险过程中,无论是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及其维修站、卧龙寺火车站,还是消防官兵,都能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不折不扣地执行指挥部的命令,使得这次抢险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事故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4、英勇顽强、连续作战,是抢险成功的保证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所带来的危险性,对于消防官兵,对于从事液化石油气及其相关产品营销的技术人员,都十分清楚。无论是谁只要步入事故现场,时刻都有可能造成伤亡。但参战官兵和技术人员,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英勇顽强,舍生忘死,表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为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而殊死战斗的高尚情操。事故现场,浓烈的液化石油气气味熏得人头昏欲吐,喷射状的泄漏随时都会冻伤堵漏人员,白茫茫的气雾随时潜在着爆炸的危险,严重威胁着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参战人员没有一个退却的,坚决执行指挥部的命令,不怕疲劳,连续战斗,从3日22时30分坚持到4日10时许,直至彻底排除险情。

(二)需要改进的方面

1、缺乏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必要的器材

在这次事故处置中,四次进行倒液没有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现场缺乏无火花工具,用木楔顶转内置式紧急切断阀的外部凸轮开启阀门,强度不够,拖延了近5h,使泄漏量越来越大,危险性越来越高,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将火车槽车疏散到站外空旷地带。如果消防支队或者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有无火花工具,事故就会得到很快处理,危险性就会相对减小。

2、个人防护装备不足

在站区内发生大量泄漏、液化石油气气雾浓度很高的情况下,进入危险区的人员,应着全封闭的防化服,一方面预防人员中毒,另一方面可防止浓度在爆炸范围内的液化石油气进入衣服内,服装产生静电引起恶性事故的发生。在处置时,因没有全封闭防化服,影响了战斗员的行动。在战斗展开时,采取由气雾浓度最低的一号消火栓先出喷雾水枪驱赶气雾,至二号消火栓附近,二号消火栓再出喷雾水枪,依次展开,使战斗员始终活动在液化石油气浓度较低的区域内。这样既限制了战斗员的活动范围,又降低了进入危险区进行事故处置的安全可靠性。

3、防爆隔爆型通信照明器材缺乏

这次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发生在晚上,现场处置时仅有两只防爆手电,无法满足现场处置照明的要求;没有任何防爆型的通信工具,通信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进行,速度慢。

4、个别指战员对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严重性的认识不足

现场处置过程中,由于作战时间长,有的指战员在危险区就将空气呼吸器面罩摘掉,还有的没登记就进入危险区等。

五、几点建议

(一)迅速在500m范围内实施警戒,防止事态扩大

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它的最大的危险就是当浓度进入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内,潜在着爆炸、闪燃的危险,一旦遇到明火源,或者是能引起爆炸、闪燃的能量,就会发生更为严重的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控制事故扩大的首要问题就是严格控制危险区的火源、人员、车辆等。这就要求必须首先进行警戒,消除警戒区域内的一切火源,疏散其中的无关人员,管制交通,禁止机动车辆进入。警戒范围的划定与泄漏量的多少、扩散的范围、风向风力、地形情况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不能依靠粗放的定性办法来划定,必须利用仪器进行科学检测,定量的确定范围。要取得准确的数据,需要一定的时间,消防队刚一到场无法做到。要立即实施警戒,就需一个大概范围。有关资料和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案例表明,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的爆炸,其爆炸碎片大多飞出几十米到一百五十米,极个别飞出约500m。因此,警戒范围先确定为500m,而后根据检测情况进行调整。

(二)科学检测和不间断的监测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处置发生在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泄漏事故时,驱赶稀释液化石油气气雾浓度要利用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倒液输转要利用站内设备,设施设备都要依靠通电提供动力,能否接通电源,决策的正确性来自于科学的检测。危险区的划定,警戒区的划定等都来自于科学的检测。因此,处置类似的泄漏事故必须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使决策指挥、具体处置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克服盲目性,防止因决策的失误,引起事态的扩大。

(三)严格处置程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严密组织,科学合理。进入危险区人员的防护措施,登记检查;倒液输转时对压缩机房、烃泵房液化石油气浓度的检测与监测;利用直流水枪射水结冰堵漏,喷雾水枪保护,防止产生静电等等,自始至终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确保万无一失。事故处置过程中,多次倒液输转无效,险情得不到彻底根除,消防指战员和技术人员处于险恶的环境中,精神高度紧张。由于时间过长,有的人就放松了警惕,提出利用铁质工具代替木楔开启内置式紧急切断阀,立即被指挥部否决。一旦按此法进行处置,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按程序办理,每一个人都必须谨慎小心,细致入微,万无一失。

(四)制定科学可行的预案,进行实地演练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作为易燃易爆单位应当列为重点,制定灭火抢险预案,并进行演练。通过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使指战员进一步掌握液化石油气的性质特点,站内的道路水源,固定消防设施情况,站区的地形地貌,毗邻单位情况;掌握处置和扑救液化石油气泄漏和火灾事故的技术战术措施;了解站内生产设备和

工艺流程情况,从而达到提高全体指战员处置此类事故能力的目的。一年多的时间内,连续成功处置三起火车槽车泄漏事故,得益于制定了宝鸡铁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灭火抢险预案和依照预案进行的演练。

图2-3-1事故现场总平面图

图2-3-2事故现场力量部属图一

图2-3-3事故现场力量部属图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g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