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应用》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1-19 02: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技术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中文名称 适用专业 总学时 先修课程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是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系统介绍教育技术的知识结构体系,主要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力争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针对性和简明性。学习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因此,应与计划中其他相关的教育教学类课程相互配合。

三、课程基本要求

(一)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理解与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学科的定义及其特点,了解教育技术发展的历程,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框架。

(二)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应用教育技术促进教学,从教学工作实际出发,重点突出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的教学,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媒体的效益。

(三)把优化教学活动作为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 节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模块一 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一、目的要求

在本模块中,将会学习到有关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知识。例如,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体会

1 4 2 4 3 6 4 4 2 5 6 2 6 6 2 合 计 30 6 教育技术应用 全校师范专业 36 (理论: 30 实践实习:6 )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概论 课程类别 英文名称 开课单位 学 分 后续课程 全校教师教育必修课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 无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你还能了解到学习教育技术课程的相关背景和本课程的框架和目标。此外,还将学习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通过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变迁的认识,以及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的认识,将更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

二、讲授内容:

1.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2.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3.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4.走进教育现代化 三、思考题

1.比较教育技术AECT’94定义和AECT’05定义。

2.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3.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有哪些?

模块二 媒体技术与教学 一、目的要求

本模块从媒体的含义入手,首先介绍了教学媒体的发展和分类,然后分门别类地讨论了常用教学媒体的教学特点及其教学应用,并根据教学媒体的教学功能特性提出了一些合理选择、利用教学媒体的方法和原则,在本模块的最后,给各位同学介绍了教学媒体的几个主要学派观点。

二、讲授内容 1.教学媒体概述 2.教学媒体的特性与功能 3.教学媒体的选择及利用原则 4.形成正确的教学媒体观 三、学习建议

1.请结合自己的专业,完成本模块相应的学习活动,并在自己的教学实习中运用本模块中学到的原则、方法。

2.请多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各类常见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维护。

模块三 信息文化与信息素养 一、目的要求

在本模块中,你将会学习到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有关知识,知道什么是信息文化以及它的主要特征和它对我们的影响,了解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的相关知识。同时,你还需要亲自去体验一下博客文化,写自己的Blog,探讨Blog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未来的教师,你不仅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

2

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如:利用Word批阅学生作业、利用Excel统计学生成绩、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收发电子邮件、使用网络搜索引擎等。

二、讲授内容 1.信息文化概述 2.体验Blog

3.信息道德与信息法规 4.师生信息素养 5.基本信息技能 三、学习建议

1.结合当前的教学实践来完成本模块的学习活动,在实践中运用该模块中学到的信息技能,思考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

2.把Blog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记录自己的教学日志、经验总结等,并可逐渐发展为教育叙事研究。 3.重点加强信息技能的学习,在熟练掌握Word、PowerPoint、Excel的基础上,可以学习FrontPage、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以及Photoshop、Flash等软件的使用。

4.多与同学交流讨论,特别是在信息技能的学习中,熟练的同学多帮助不熟练的同学,相互分享技巧和经验,共同进步。

5.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内涵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作为未来的教师,你应该树立终身学习观,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不断学习新知识。

模块四 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 一、目的要求

在本模块中,首先要学习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认识,知道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式,掌握编写学习目标的方法,学会档案袋评价和量规评价这两种目前最流行的学习评价方式。同时,还要对课堂授导型教学设计和探究型教学设计做专门深入的学习,学会如何撰写信息化课堂教学教案,学会WebQuest的设计和制作。

二、讲授内容 1.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2.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 3.课堂授导型教学设计 4.探究型教学设计 三、学习建议

1.结合自己的学科来完成本模块的学习活动,并尝试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在本模块中学到的教学系统设计方法。

2.把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学习目标的分析和对学生的评价。重点掌握课堂授导型教

3

学设计和探究型教学设计。

3.结合所学知识,多反思现实中的教学,多与学伴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4.网络上有大量的资源和优秀案例,多搜集、多学习、多借鉴。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和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网络)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设计应用模式,并恰当的运用到实践中。

模块五 数字化学习资源 一、目的要求

在本模块学习中,学习者首先将了解到数字化资源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一些教学实践案例的研习,掌握数字化资源的收集与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模块为学习者设计了诸多学习活动,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学习者能较好的掌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最后我们还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些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以及如何更好的管理数字化资源的方法。同时,本模块中还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与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开发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案例,这些具体翔实的案例能够为学习者在开发和利用数字化资源的过程中提供参考和借鉴。相信学习者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后,能够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好自己的数字化资源,为实现您自己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讲授内容

1.数字化学习资源概述 2.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收集与使用 3.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4.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评价 三、教学建议

1.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践,体会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用途和用法。

2. 把握好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原则和目标,合理利用资源,为自己的课程设计增色。

3. 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而且提供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结合教学实践,请思考:怎么样才能很好地发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优势,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地建设与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模块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目的要求

在本模块中你将了解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定义和理论内涵,并通过诸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之后你将统整前面几个模块的知识,设计自己的整合课程,提升自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

二、讲授内容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

4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 三、教学建议

1. 请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来完成本模块的学习活动,并尝试在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中创新地运用本模块所提供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

2. 归纳整理自己设计的整合案例,搜集更多与自己学科有关的整合案例,多进行案例研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合水平。

3. 结合自己的运用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涂涛,瞿堃,刘革平. 教育技术应用教程,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 1. 祝智庭.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 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丁革建. 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 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项国雄,周勤.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六、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作业相结合的形式,考试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部分组成,各自的比例分别是:10%,40%和50%。

七、其他说明

(一)随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包括相关学习阅读材料、案例研习以及配套作业,可供学习者自主学习。 (二)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制作电子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加强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课前作好实验准备,课中要求学生认真按照实践指导完成各项电子作业。

执笔人签名: 专业(教学部)负责人签名: 主管教学院长签名: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fx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