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业水平复习学案课时16--课时18

更新时间:2024-05-23 19: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16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考点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B) 2.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B)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B)

【知识梳理】

考点1 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的快慢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表示。由于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不断减

少,生成物不断增多,所以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的变化量来表示。表达式: ,单位为: 。 (2)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

①化学反应速率是指 速率,且均为正值。 ②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的浓度的改变量表示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③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 比。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①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 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a.浓度 反应速率越快;b.升高温度(任

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速率 ;c.催化剂一般 反应速率; 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 ;e.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 ;f.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4)(2008年扬州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在一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l0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 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 mol减少到8 mol,则2 mi n内N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

一一一一

A.1.2 mol·L1·min1 B.1.0 mol·L1·min1

一一一一

C.0.6 mol·L1·min1 D.0.4 mol·L1·min1 考点2 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的概念: ,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 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3)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判定

①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②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 。 ③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 不再发生变化。

④对于有颜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颜色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⑤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考点3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

①使燃料与空气或氧气充分 (如将燃料适当粉碎),空气或氧气要适当过量,

1

使燃料充分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②尽可能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课堂反馈】

1.可逆反应A(g)+2B(g) 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 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 A.vA=0.15 mol/(L·min) B.vB=0.6 mol/(L·min) C.vC=0.4 mol/(L·min) D.vD=0.02 mol/(L·s)

2.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H2(g)+I2(g) 2HI(g)。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 ) A.压强不再随着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

C.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问内每消耗1 mol I2就有2 mol HI生成 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内氨的质量增 加了1.7 g,则反应速率为 ( ) A.v(H2)=0.03 mol/(L·min) B.v(N2)=0.02 mol/(L·min) C.v(NH3)=0.17 g/(L·min) D.v(NH3)=0.01 mol/(L·min) 4.在恒容、恒温条件下,能使A(g)+B(g) C(g)+D(g)的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 )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

5.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

经过t min后,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 mol·L1,c(Y2)=0.6 mol·L1,

c(Z2)=0.4 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 A.2X2+3Y22X2 Y3 B.3X2+2Y22X3 Y2 C. X2+2Y22X Y2 D.2X2+Y22X2 Y

6.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7.(2009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室用锌粒与2 mo1/L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 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A.用锌粉代替锌粒 B.改用3mo1/L硫酸溶液

C.改用热的2 mol/L硫酸溶液 D.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 8.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 I2(g) 2HI(g),下列情 况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限度的是 ( ) A.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时 B.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时

C.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时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 mol 12,同时有2 mol HI生成时

2

【双基达标】 1.反应A(s)+B(g) 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情况中,不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的是 ( ) A.升高温度 B.增加A的物质的量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将A由块状变成粉末状

2.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最先变浑浊的是 ( )

A.0.1 mol·L1 Na2S2O3和H2SO4各5 ml,加水5 ml,反应温度为10℃

B.0.1 mol·L1 Na2S2O3和H2SO4各5 ml,加水10 ml,反应温度为10℃

C.0.1 mol·L1 Na2S2O3和H2SO4各5 ml,加水10 ml,反应温度为30℃

D.0.2 mol·L1 Na2S2O3和H2SO4各5 ml,加水10 ml,反应温度为30℃

3.同质量的锌与稀硫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最大,应选择下列组合中的反应条件为( ) ①锌粒 ②锌片 ③锌粉 ④10%的稀硫酸 ⑤15%的稀硫酸 ⑥20%的稀硫酸 ⑦加热 ⑧用冰冷却 ⑨不断搅拌 ⑩迅速加入锌片后静置

A.②⑥⑦⑩ B.①④⑧⑩ C.③⑤⑦⑨ D.③⑥⑦⑨ 4.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NO+O22NO2,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 ) A.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为零 B.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决定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催化剂 B.放在冰箱中,食物变质的速率会减慢

C.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人少量水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D.2 mol SO2与1 mol O2混合一定能生成2 mol SO3

6.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C.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7.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提高反应物浓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8.已知N2(g)+3H2(g)2NH3(g)。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D.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9.当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后,通人18O2,再达平衡时18 O存在于( ) A.SO3、O2 B.SO2、SO3 C.SO2、O2 D.SO2、SO3、O2

10.实验室欲快速制取氢气,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纯锌和稀硫酸反应 B.含铜、铅等杂质的粗锌和稀硫酸反应 C.纯锌和浓硫酸反应 D.粗锌和稀硝酸反应 1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 (g),下表各组为反应的起始条件:

? ② ③ ④ 400 400 300 300 温度(℃)

3

c(SO2)/ mol·L1 —c(O2)/ mol·L1 —10 5 20 5 5 5 10 5 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

12.NO和CO都是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的反应,生成N2和CO2,对 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用催化剂并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可以降低反应速率 【冲A行动】

1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4.在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发生反应N2+3H22NH3 2 min 时,测得剩余N2为1 mol,对于此化学反应速率表示不正确的是 ( ) A.v(N2)=0.25 mol/(L·min) B.v(H2)=0.75 mol/(L·min) C.v(N H3)=0.5 mol/(L·min) D.v(N2)=0.5 mol/(L·min) 15.将物质的量相等的H2和I2气充人密闭容器,进行反应H2+I2(g) 2HI,测得2 min

时v(HI)为0.1 mol/(L·min),I2(g)的浓度为0.4 mol/L,试确定: (1)H2和I2的反应速率为 。 (2)H2和I2的起始浓度为 。 (3)2 min末H I的浓度为 。

16.在25℃时,向100 mI。含氯化氢14.6 g的盐酸溶液里放人5.6 g纯铁粉(不考虑反

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反应开始至2 min末,收集到1.12 L。(标准状况)H2,在此之后,又经过4 min铁粉完全溶解。则:

(1)在前2 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2)在后4 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3)前2 min与后4min相比,反应速率 较快,其原因是

17.已知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1价的氯和+6价的硫的化合物,

反应速率v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这个反应速率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而加快,试解释: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 (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

18.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2和3 mol N2,发生N2+3H22NH3,在2 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 mol的NH3,求: (1)在2 s末时NH3的浓度是多少?

(2)用H2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4

课时17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考点要求】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A) 2.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涵义(B)

3.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B)

【知识梳理】

考点1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 。断裂反应物分子中的化

学键要 能量;形成生成物分子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

考点2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各种化学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物质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发

生的过程中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的相对 大小。

①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H △H 0 △H 0 能量 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变化 量(填“大于”或“小于”) 量(填“大于”或“小于”)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料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水的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C与CO2、水蒸气反应、受

热分解反应等。

(2)化学反应的一大特点: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

变化。

(3)(2008年宿迁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下列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是 ( ) A.镁条与盐酸反应 B.甲烷的燃烧

C.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木炭还原氧化铜

考点3 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1)太阳能的利用

①太阳能最成功的利用方式——光合作用。 ②利用太阳能的一般方式:直接利用。

直接利用中能量转化方式:

a.光能转化为太阳能,如光合作用 b.光能转化为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 c.光能转变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

5

(2)生物能的利用

①直接燃烧 ②生物化学转化 ③热化学转化 (3)氢能的利用

①氢能源的优点 ②氢能源的产生方式 ③储氢合金的作用

【课堂反馈】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可以发生 C.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2.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同 D.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只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要使硫燃烧只需要大量的氧气

C.工业上常使用催化剂改变可逆反应的限度

D.SO2和O2合成SO3的反应中,升温增压,都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

7.酒精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的转化。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 B.电能部分转化为热能 C.热能部分转化为化学能 D.光能部分转化为电能

6

) ) ) )

【双基达标】

1.有人预言H2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其根据不正确的是 ( ) A.生产H2的原料来源广泛

B.在等质量的可燃气体中,H2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C.H2易液化,携带方便 D.燃烧时无污染

2.航天飞机用的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1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

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 NH4C1O4==N2↑+4 H2O+C12↑+2O2↑+Q,下列对此反应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3.(200 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4.(2009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5.共价键都有键能之说,键能是指拆开1 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如H—H键

的键能是436 kJ,是指使1 mol H2分子变为2 mol H原子需吸收436 kJ的能量。 (1)知H一Cl键的键能为431.51 kJ/mol,下列关于键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生成1 mol H—C1键放出431.5 kJ能量 B.每生成1 mol H—Cl键吸收431.5 kJ能量 C.每拆开1 mol H—C1键放出431.5 kJ能量 D.每拆开1 mol H—C1键放出431.5 kJ能量

(2)参考下表中的键能的数据,判断下列分子受热时最稳定的是 ( )

A.H F B.HCl C.HBr D.H I

6.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7.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储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8.下列过程中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9.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7

C. 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

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没有能量的变化

10.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B. 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C. 酸碱中和反应 D.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 【冲A行动】

11.已知2H2+O2==(条件为“点燃”)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B.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生成的水的总能量 C. 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生成的水的总能量 12.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错误的是 ( )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燃物,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催化剂,利用太阳光或其它方式分解水制取氢气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O燃烧是放热反应

B.H2SO4与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 C.CaO与H2O反应是吸热反应 D.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

14.人类社会未来最为理想的燃料是 ( ) A.煤 B.氢气 C.天然气 D.石油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 B.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在稀溶液中,1 mol酸与1 mol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很容易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 D.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17.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18.已知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如下:(单位:kJ·mol1)

H—H 436.4 CI—C1 242.7 H—C1 431.8

(1)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 mol H2

与1 mol C12的总能量比2 mol HCl的总能量 (填“高”或“低”)。 (2)写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 若有l g氢气在氯气中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 kJ。

8

课时18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考点要求】

1.通过制作简易原电池的实验,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B) 2.了解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B) 【知识梳理】

考点1 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

?特点: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构成条件:①

② ③ ④

?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

正极:电子 的极, 电极(填“活泼”,“不活泼”),发生 反应。 负极:电子 的极, 电极(填“活泼”,“不活泼”),发生 反应。 电子流向:电子在外电路沿导线从______极流向_______极。 〖实例1〗Cu---Zn—稀H2SO4原电池:

正极材料是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反应类型 负极材料是 ;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反应类型 电池总反应为 〖实例2〗

Mg-Al-稀H2SO4形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Mg-Al-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对于简单的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一般先写负极反应方程式,另外还应注意,正、负反应方程式之和等于总反应的方程式。

〖例1〗(2007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锌片逐渐溶解 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考点2 常用化学电源与新型电池

化学电池分为一次电池(如干电池)和二次电池(如铅蓄电池、银锌电池、锂电池)。 (1)锌锰干电池的正极材料是 ,负极材料是 。电池使用过程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锌锰干电池即使不用,放置过久,也可能会漏液失效,其原因是 。为延长电池寿命和提高其性能,人们将电池内的电解质 换成湿的 ,并在构造上作了改进,制成了碱性锌锰电池。

9

(2)充电电池又称 ,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 。

(3)镍镉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封闭式的体积较小的充电电池,以 为负极, 为 正极,以 为电解质,其寿命比铅蓄电池长(可充电超过5OO次以上,广泛用于收录机、无线对讲机)、电子闪光灯、电动剃须刀等。

(4)氢气和氧气可以形成燃料电池。总反应为 。氢气在负极反应, 电子;氧气在 极反应 电子。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

【课堂反馈】

1.右图为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整个实验过程有6.5 g锌溶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片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锌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C.产生氢气的分子数为0.1NA D.该装置将电能转变成了化学能

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锌是正极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铜片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手机电池在充电时,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在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放热反应是不需要加热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4.在右图所示的柠檬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电极X

流向电极Y。若X为铁,则Y可能是 ( ) A.锌 B.石墨 C.银 D.铜 ·

5.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锌片逐渐溶解 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6.如右图所示。

(1)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2)电子的流向: 。

(3)若将稀硫酸换成KOH溶液,则电流的方向为 。

10

【双基达标】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①电子从原电池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 ②电子从原电池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③原

电池中电子从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流出 ④原电池中电子从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流出 ⑤原电池中的两个电极,相对活泼的金属是负极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⑤

2.有四种金属a、b、c、d,将c置于含a离子的盐溶液中,放出无色气体且生成a的氢氧化物;若用b、d作电极,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组成原电池:在b极上析出银;若a、b相接触并放置于空气中,a先被腐蚀。则a、b、c、d的金属活泼性是 ( ) A.A>b>c>d B.c>a>d>b C.c>b>a>d D.d>c>a>b

3.(2009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右图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 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 C.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 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4.据报道,美国正在研究的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锌电池具有容量大、污染少等优点,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负极反应为Zn—2e=Zn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液肯定不是强酸

5.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电极是负极

一—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一4 e =2 H2 O+ O2↑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7.(2009·江苏)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 ( )

11

8.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 B.电子从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流出 C.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D.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9.由铜、锌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 ( ) A.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10.锌片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 )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11.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铅蓄电池

--

12.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锌片:Zn-2OH-2e = ZnO + H2O,

--

石墨:1/2 O2+H2O +2e = 2OH据次推断锌片是 ( ) A.负极,被氧化 B.负极,被还原 C.正极,被氧化 D.正极,被还原 13.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的pH增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到b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14.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 ) B.有导线将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正极发生了氧化反应,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

15.下列每组的三种物质中,两边的固体均有导线连接,插人中间的液体中,其中能组成

原电池的是 ( ) A.Zn /H2SO4(稀)/C B.Cu /酒精/Ag C.Zn /CCl4/Cu D.Fe / H2SO4(稀)/Fe 16.根据Zn+Cu2+=Zn2++Cu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为负极时,正极可以选用

的金属材料是 ( ) A.镁 B.石墨 C.铝 D.铜

17.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

—一——

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 O2+2H2O+4e=4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通人正极,氧气通入负极 B.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C.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D.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冲A行动】 18.用铜片、锌片和200mL稀H2SO4组成原电池,若铜片上共放出3.36L气体(标准状况)时,H2SO4恰好全部用完。试计算: (1) 产生这些气体所消耗的锌的质量: (2) 稀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多少?

(3) 若用18.4mol/L浓 H2SO4溶液配制200mL上述稀H2SO4,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四种)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fx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