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蜀道难课后习题

更新时间:2023-03-20 11: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单元

4 蜀道难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蜀道/数典忘祖 秦塞/敷衍塞责 纯粹/地崩山摧 ......

B.折本/冲波逆折 湛蓝/天梯石栈 参差/扪参历井 ......

C.喧豗/毋庸置喙 巉岩/明珠璀璨 屏息/砯崖转石 ......

D.峥嵘/铮铮铁骨 公允/磨牙吮血 咨嗟/千姿百态 ......

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shǔ/shǔ,sài/sâ,cuì/cuī;B项,分别读shã/zhã,zhàn/zhàn,cēn/shēn;C项,分别读huī/huì,chán/càn,bǐng/pīng;D项,分别读zhēng/zhēng,yǔn/shǔn,zī/zī。 答案

:C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思路解析:A项,“通”,往来;B项,“绝”,越过,跨过;C项,“坐”,徒,空。

答案

:D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③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

思路解析:①与④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与③都是助词“的”。

答案

:D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是否对偶。

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

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

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B项中白居易不是盛唐诗人,应为中唐诗人。

答案:B

二、阅读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10题。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5这首诗是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首联“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与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相照应的诗句是哪些?(2分)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蜀道难》一诗内容的理解,诗的首段中有相应的语句。

参考答案: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6简要赏析“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两句描写的意境,并点明这两句诗的“诗眼”各是什么。(3分)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这两句紧承上句写蜀道的“崎岖”。诗眼是一句诗中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这个字一般情况下是动词。

参考答案: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升起翻腾。“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是诗眼,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奇异,境界奇美。

7诗人送朋友入蜀,写蜀道之险,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还要写“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二句?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这两句的作用。(4分)

思路解析:在内容上可以结合这首诗的题目分析,在结构上可以从律诗的颈联——“转”句的作用上分析。

参考答案:蜀道一方面显得峥嵘险阻,另一方面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前句写山上蜀道景致,后句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如在眼前。诗人以浓彩描绘蜀道胜景,这对入蜀的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与鼓舞。从结构上看,为下文写“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作了铺垫。

剑 门

杜 甫

②①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

临关,百万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⑥④⑤③

注:①剑门: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夏历十二月携家眷从秦州同谷转徙成都时,途经此地。②两崖崇墉倚:言两崖壁立,如高墙相对。③鸡犬各相放:不分彼此,不相通。④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意为中央朝廷与地方割据势力斗争不已。⑤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言造物者有罪,不该用大山将蜀和中原隔绝,故诗人欲铲平之。⑥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诗人料定蜀中难免再度发生战乱,故为之“惘怅”不已。

8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的前八句直接描绘山势的雄奇、险要和壮伟,展现了壮阔宏大的气势,十分形象,使人如临其境。

B.“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写朝廷剥削百姓,将珠玉等物运往中原,故蜀民穷困,甚至岷山、峨眉山也为之气色凄怆。

C.诗人回想上古时代,四川未通中原,人们不分彼此,后世的君王虽采取怀柔政策,但对剑门渐失控制,以致割据出现。

D.最后四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发动战争、割据祖国之人的强烈愤怒,又隐隐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思路解析:D项,“借景抒情”不当,应为“直抒胸臆”。

答案

:D

9这首诗与李白的《蜀道难》有许多相似之处,请根据提示从这首诗中找出对应的语句。(3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对应的是: 。

(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对应的是: 。

(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对应的是: 。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将两首诗对比阅读,不难找出相应语句。

参考答案:(1)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2)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3)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

10杨伦在《杜诗镜铨》中评论此诗:“以议论为韵言,至少陵而极,少陵至此等诗而极,笔力雄肆,直欲驾《剑阁铭》而上之。”这首诗中什么地方采用了议论?请举例加以说明。(3分)

思路解析:这首诗的前八句写景,以下语句多为议论,从中选出典型的议论性诗句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诗人用“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写当前朝廷剥削百姓,将珠玉等物运往中原,故蜀民穷困,甚至岷山、峨眉山也为之气色凄怆。这是议论。诗歌的结尾处“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意思是我要谴责天公,真想铲平这重山叠嶂;想到割据一方的事将来会不时发生,我不禁临风惆怅、沉默无言了。也是议论。

三、表达交流(10分)

11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前面形成排比,并与首句尾句相照应。(6分) 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象春天的清新;

, ;

, 。

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

思路解析:仿写语句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形似”,句式要与画线的语句保持一致,即采用“只给你 ,就能叫你去想象 ”;二是“神似”,要注意所写的语句围绕整个语段的中心,感情基调、思想旨趣相同。

参考答案:只给你一朵浪花 就能叫你去想象大海的浩渺 只给你一颗星星 就能叫你去想象星空的灿烂

12为下面的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4分)

日前,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发表文章阐述“李白故里在天水”,该文章经新华网、天水在线等转载后,引起了天水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天水广大网友纷纷发帖,希望真正的李白故里天水能够站出来,为李白故里正名。

3月21日上午,由天水在线、天水师范学院团委、甘肃艺校天水分校联合倡议发起,天水广大网友积极参加的“李白故里在天水”正名活动在天水市龙城广场激情登场。

在签名现场,天水艺校学生韩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小学一年级学李白的《静夜思》时,老师就教我们说李白是陇西成纪,即今天的天水秦安人 我们艺校演的节目有段《夸天水》的快板书,里面有一段是这样夸的:李太白,称诗仙,祖籍在咱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咱们天水人 ”

思路解析:抓住文段陈述的对象——“李白故里在天水”、活动的内容——“正名”、活动的情况三个要点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李白故里在天水”正名活动激情登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fm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