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4-06-05 09: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社会心理学
戴维·迈尔斯
第1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观点 1、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4、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2、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5、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量是强大的,但有些时候 是很危险的; 3、态度塑造行为 社会思维 社会影响 1、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相似的情景,截然不同的反应:取决于我们不同的想法 2、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些时候是很危险的
我们所知的比我们知道自己所知的还要多; 直觉出错 批判性思维 3、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我们所处的情境真的非常重要(从众) 4、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待别人多一份温情,他们便也会显得更可亲可爱 5、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
心与身是统一体。我们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的产物。 自然选择(求偶与交配;憎恶与伤害;关爱与分享);遗传性 三、社会心理学与人类价值观
1、直接影响:价值观影响研究课题、人群类型、分析目标 2、间接影响:
科学的主观性(我们对现实的知觉会为我们的预期所左右,这即是关于人类大脑的一个基本事实)“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镜观察它们。”
隐含价值观的心理概念(心理学家所表达的是他们自己的个人价值观)价值观隐含于我们对心理健康与自尊的文化定义中,隐含于我们对有关生活的心理建议中,隐含于我们的心理学标签之中。
1 / 49
6、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 7、对他人的感受和做出的行为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则是消极的 社会关系 “是”与“应该”间无通途(一旦我们从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偏转到了对“应该如是”的说明陈述时,我们便把自己的价值观纳入其中。)“这是什么”;“这应该是什么”。 性行为:何者为正确,何者为不正确 四、我早就知道了:社会心理学不过是常识而已吗 1、事后聪明式偏见
常识的一个问题在于,我们在知道事实之后才想起它的存在。事后聪明总比先见之明来得明显容易。
事后聪明式偏见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与预测做出过高评价。
2、几乎绝大多数心理学实验所得出的可信结论看起来都有些像常识,当然,这都是在你知道结果之后。
3、几乎任何结论都会因谚语格言的解释而变成常识。
4、常识总是在事后证明是正确的。我们需要科学的理由:帮助我们区分真实与幻影,区分真正的预测与简单的事后聪明。
第一编 社会思维 第2章 社会中的自我
一、焦点效应: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二、透明度错觉: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那么别人很容易注意到。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就会忘记: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三、其他自我感觉与社会之间的影响
1、社会环境对自我觉知的影响。(在非洲;美国人;自己是美国人)
2、带有自利色彩的社会判断(人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并不能总是对事件做出冷静的判断。)
3、自我关注激发的社会行为(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促使我们做出很多行为) 4、社会关系有助于我们界定自我。 四、自我概念:我是谁
(一)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觉
1、自我参照效应:当评判其他人的表现和行为时,我们经常本能地将其与我们自己的行为相比较。
我们经常把自己看作是某件事情的主要负责人,而实际上我们只是在其中扮演很小的一个角色。
2、可能的自我:我们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社会自我的发展
2 / 49
1、我们扮演的角色:角色会被我们逐渐接受;角色扮演成为现实
观察到的自我可能是自我暴露的;我们现在的自我感觉可能也会支持我们的观点。
2、社会同一性:社会身份;
3、社会比较:我们生活的绝大部分是围绕社会比较而进行的。当和竞争对手做比较时,我们常常认为竞争对手占有优势,以保护我们动摇的自尊。
4、成功和失败:全力以赴并取得成功会使人感到更加自信有力;问题和失败会导致低自尊。(感觉紧跟现实)
5、其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我们。(自我膨胀)
镜像自我:个体把别人当作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 (三)自我与文化: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四)自我认识(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有趣的缺陷) 1、解释我们的行为
人们会误以为某种外部意愿是(或不是)其行动的原因。人们有时会犯错。 2、预测我们的行为
当进行自我预测时,最好的建议是思考过去在相似情境下的行为。要预测你的未来,就应思考自己的过去。 3、预测我们的感觉
在消极事件之后我们尤其会倾向表现出“影响偏见”——高估情绪事件的持久性影响。
人们会忽视自己心里免疫系统的速度和力量,包括其合理化策略,忽视、原谅和限制情绪创伤。(我们是有恢复力的。) 4、自我分析的智慧和错觉
双重态度:我们关于人或事的自动的内隐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
自我报告常常是不可靠的,自我理解中的错误限制了主观个人报告的科学性。
个人证言具有强大的说服力量,但是这有可能是错误的。牢记这种潜在的错误可以帮助我们较少地产生受人胁迫和上当受骗之感。 五、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自我概念确实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想象你的积极可能性会让你更可能计划和制定一个成功的策略。 (一)自我效能
3 / 49
自我效能(多大程度上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 (二)控制点
控制点:命运的主宰者(内部控制点);环境的牺牲品(外部控制点) 维吉尔《埃涅阿斯记》:“他们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 (三)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
1、习得性无助: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好病人”:被动的配合可能对医院的效益有好处,但是却不利于人的健康和生存。对你做的事和别人对你做的事失去控制可能会演变成令人不愉快的压力事件。
促进个人控制系统确实可以真正地增强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2、有限的自由:拥有一些无法反悔的事情会让人们心里感觉好一点。
尽管自由会走向极端,但个人控制总的说来还是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3、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
4、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效率的人以及那些内控的人,比那些习得性无助和悲观绝望的人会应对得更好,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六、自尊
在综合方面对自己感觉良好的人,在其特殊的自我图式(“我具有综合能力”)和可能性自我上会发出玫瑰色光芒。 (一)自尊动机
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
人们最嫉妒那些即使同行里的佼佼者又是情敌的人。
1、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被抛弃的痛苦,寻求接纳和认同) (二)自尊的阴暗面
1、受伤的自尊引发了报复性行为。
2、那些试图通过变漂亮、富有或受人欢迎来寻求自尊的人,对真正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东西却视而不见。
3、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注意培养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因为这些最终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七、自我服务偏见
(一)对积极和消极事物的解释
1、人们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
4 / 49
2、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联系而刻意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二)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吗
1、戴夫·巴里:无论年龄、性别、信仰、经济地位或种族有多么不同,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 (伦理道德;工作能力;优点;驾驶技术;聪明才智;忍耐度;赡养父母;健康;洞察力;摆脱偏见)
2、相对于客观行为维度(如“守时的”),主观行为维度(如“有教养的”)会引发更强烈的自我服务偏见。
3、我们还会认为自己擅长的事情是更重要的,因为这样有利于维持我们的自我形象。
(三)盲目乐观
1、由于相信自己总能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 2、盲目乐观如同傲慢一样,是失败的先兆。 3、防御性悲观主义
4、要想在学校里获得成功和出类拔萃,既需要足够的乐观精神以支撑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心态以激起对利害的关注。 (四)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1、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普遍性。
2、塔尔玛德:“我们并不是客观地看待事物,而是总是从我们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
3、虚假普遍性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们的归纳性结论只是来自一个有限的样本,而这个样本显然还包括我们自己在内。
4、虚假独特性效应: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
某种行为越不常见,我们就越容易高估它的频率。
5、自我服务归因,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乐观,以及认为自己缺点的虚假普遍性,所有这些倾向是导致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 (五)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1、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样的画面,自己开始洗衣服,但我很少能意识到自己置之不理的次数有多少。
2、我们寻求自我认识,渴望评定自己的能力。我们寻求自我证实,渴望验证自我概念。我们寻求自我确认,尤其希望能提升自我形象。自尊的动机也促进了自利偏见。
5 / 49
趋均数回归:当事情处于最低谷时,我们会尝试任何行为,而无论我们尝试什么——去看心理治疗师,开始一个新的节食-锻炼计划,阅读一本关于自助的书——都更可能发生改善而非进一步恶化。有时我们会认识到事情不会持续停留在某一个极好或极坏的点上。
自然就是如此这般运作的,我们经常因为别人受到奖励而感到自己受惩罚,却因为惩罚别人而感到自己受奖励。在现实中,正如每一个学心理学的学生都知道的那样,对完成某事的积极强化通常更有效并且会有较少的负面效应。 3、情绪和判断
当某种情绪被唤起——生气或好心情,我们似乎更可能在仓促间做决定或者根据刻板印象来评价别人。
当我们评价与众不同的人而非普通人、解释复杂而非简单的人际冲突时,我们的思维更可能受到情绪的影响。我们思考得越多,思维就越会受到情绪的浸染。 四、我们的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
自我实现预言:观念引导我们以证实自己的方式行动 (一)老师的期望与学生的表现
教师的期望会变成自我实现预言。 (二)从他人那里获得我们的期望
理想化有助于减缓冲突,保持满意度,将自我知觉的青蛙变为王子和公主。当某人真爱并崇拜我们时,这有助于我们成为他或她想象中的那个人。爱有助于创造出想象中的真实。
1、行为确证:一旦形成错误的社会信念,就可能引发他人做出某些行为反应以支持这些信念,这种现象叫做行为确证。
2、那些被别人认为孤独的人表现出更少的社会化行为,被认为大男子主义的男性对女性表现出更少的亲善行为,被认为热情的面试者会表现得更热情。 3、别人怎么对待我们可以反映出我们和别人怎样对待他们。
4、局限性:期望常可以预测行为仅仅是因为它们很准确。并且,如果个体预先被告知别人对他的期望,则可能引发他做出行动去克服它。 动计划时,我们似乎更可能会那样做。
记者的思维方式: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见
“一个记者永远不能固守自己的先入之见,费尽心力地寻找几乎不可能存在的证据,忽略矛盾的事实??事件而非个人的先入之见才应该构成事件的本来面目。”
1、先入之见可能会影响解释;
11 / 49
5、个体对于自我的信念也存在自我实现。在特定的情境中,当我们阐释自己行
2、确证偏见可能引导他们趋向能确证自己先入之见的信息来源和问题;(寻找有利的采访者,采访者间相互确认)
3、坚定不移的信念可能会以怀疑的面目支持先入之见;(怀疑某件事情) 4、生动的逸闻趣事看起来可能比统计信息提供更多的信息;
5、实际上并不相关的事件可能看起来具有相关性;(报导本不相关的事件) 6、事后聪明使事后分析变得非常容易。
第4章 行为和态度
态度,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组成态度的三个基本要素:感觉(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认知(cognition) ABC 一、态度决定行为吗 (一)我们都是伪君子吗
1、“道德伪善”:人们表现出来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2、当道德与贪婪同处在竞技场中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 3、言行不一
(二)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1、什么时候社会因素会对我们所说的话影响最小 2、其他因素何时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最小
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某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会变得更明显。
3、何时能检测到影响行为的特定态度
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态度与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的相关;强有力的态度能够更好地预测行为。 4、态度何时是有效的
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通常会受自己态度的影响。这给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关注自己内在信念的方法:让他们自我觉知。人们进行自我觉知可以加强言行之间的一致性。
二、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一)角色扮演
1、当我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觉得很虚假,但很快我们就会适应。
(二)语言何时变成信念
12 / 49
1、当诱导人们对其所怀疑的事做出口头或书面证据时,他们常常为自己的欺骗行为感到不安。不过,他们会开始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假如他们不是受贿或被逼才这样做的。当一个人的话语没有令人信服的外在解释时,语言就会变成为信念。
2、我们似乎会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听众来调整我们的讲话内容,并且在说过以后也会相信这歪曲的信息。 (三)登门槛现象
1、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 2、当人们承诺公众行为并且认为这些行为是自觉做出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 3、低价法策略
价格低廉;顾客购买;推销员讨价还价,不做买卖;顾客高价购买 4、现实的教训在于:在我们答应某一个小要求之前,考虑一下后果是什么。 (四)邪恶的行为和态度
1、邪恶有时会来自逐渐升级的承诺。一个不起眼的恶行会很容易产生一种更恶劣的行为。恶行腐蚀人的道德感。
2、残酷的行为会侵蚀行为者的良心。伤害无辜——通过发表伤害性的言论或实施强烈的刺激——通常会导致攻击者去贬损受害者,以此为其行为的正当性辩护。(我们不仅伤害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同时也不喜欢那些我们伤害的人。) 3、一个奴役别人的群体很可能认为这些受奴役者生来就具备压迫的特质。行为和态度也会互相支持,有时会达到道德麻木的程度。人们越是容易伤害他人并同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其伤害行为越容易出现。
4、如果威慑强大到能引发某种需要的行为,或者温柔到让他们觉得有主动选择权的话,他们会内化这种凭良心做的行为。道德行为,特别是主动选择而非被迫做出时,会影响道德思维。 (五)种族间的行为和种族态度
1、如果我们将道德行为立法,那我们就能在目前的情况下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态度。
亚里士多德:“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行为勇敢而变得勇敢。”
2、如果你想要更爱他人,你就要表现出你真的爱他。
列夫·托尔斯泰: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而喜欢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好。(《战争与和平》) (六)社会运动
13 / 49
1、德国礼节:由于禁止他们发表自己相信的言论,他们就尝试通过有意识地强迫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来平衡心态。(言不由衷;控制言论的效果)
我们不仅仅坚持自己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 三、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一)自我展示:印象管理
1、没人愿意让自己看起来自相矛盾。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表现出与自己行为一致的态度。
(二)自我辩解:认知不协调
1、认知不协调: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因此,当我们决定说或做一些事时,我们会带有一定感情。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我们经常会调整自己的想法。
2、认知不协调力量提供了对自我说服的一个解释,并做出了一些惊人的预言。
理由不足:在他们行为的理由不足时,他们更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不协调)并因此更要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外部报酬,没有强迫性因素)
如果我们觉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只有当权威在场时专制管理才是有效的——因为人们不大可能内化被迫的行为。刘易斯《马和男孩》:“做奴隶和被迫做某事的一个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当没有人再强迫你时,你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强迫自己的力量。”
决策后不协调:当做出重要决策后,我们经常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我的决定是对的。”) (三)自我知觉
1、自我知觉理论: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会做出类似的推断。(我看到自己在抽烟,没人逼我抽烟,我就是喜欢抽烟) 2、我们自由地做出行动正是自我揭露的过程。 3、行为可以修正自我概念。
歌德:了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为。
表情和态度:如果要体验别人的感受,那么就模仿他们的表情。
达尔文《人和动物的情绪表达》:自由地表露情绪可以强化情绪。相反,尽可能地压抑情绪则会削弱情绪。
过度理由化和内部动机:如果外部刺激不足以证明我们行为的合理性,我当人们在没有报酬或强迫的情况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们会将自己的们会通过内部心理活动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以减少不协调。
行为归因于对这种活动的兴趣。而外部报酬引导人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激励性因素,从而破坏了内部动机。
14 / 49
(四)理论比较
不协调理论:态度的改变 自我知觉理论:态度的形成
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想在某个重要方面改变自己,最好不要等待顿悟或灵感。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做出行动——开始去写那篇论文,去打那个电话,去见那个人——尽管我们非常不情愿那么做。
第二编 社会影响
第5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一、人类的自然天性和文化多样性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基因、进化与行为 1、进化心理学
2、作为流动的基因机器,我们继承了祖先的适应性偏好。我们追求任何有利于祖先生存、繁衍并养育后代的事物,并以此保证自己的生存和繁衍。 (二)文化与行为
1、文化的观点虽然也承认所有的行为都受到基因进化的影响,但是更强调人类的适应性。
2、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影响,我们只需要接触另外一种文化。
3、社会规范:所有的文化都有各自对于适当行为的解释。我们经常把这些社会期待或者社会规范看做是一种强迫人们盲目遵从传统的消极力量。 4、私人空间:一种我们想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维持润滑或缓冲的区域。 5、文化相似性
沟通的形式不仅反映社会距离也反映社会地位:亲密关系的发展往往由处于较高地位的人控制。总体上,地位更高的人是亲密关系发展的设定者。 (三)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2、高-低社会地位角色
乔治·奥韦尔《动物庄园》:“所有的动物都平等,但有些动物要更平等一些。” 地位更高的人认为自己更应该受到优待或者应该有能力做出更好的表现。 扮演一个属下的角色会产生降低自我感觉的效果。
James Baldwin:“社会能够让那些被赋予较低社会地位的人接受并相信自己的地位,这是社会最大的成功——同时也是最大的失败。 3、角色互换
15 / 49
人类大部分的冲突和争论都源于人们过于关注自己的意见而非去寻找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重新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感受,而后再思考自己的观点,就
的正确答案。
会增进双方之间相互的理解。
所有的文化都会赋予个体一定的角色。扮演一定的角色常常会使人们内化自己的行为。改变角色也能够改变我们的观点。
二、如何解释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每个人必须拥有某一种性别 (一)独立性与联系性
1、对女性来说,相互支持的感觉对于女性的婚姻满意度是极为关键的。 2、不管是对女性还是对所有人类,像温柔、敏感和温情这类的特性都对亲密关系的维系有重要作用。如果丈夫或者妻子其中一方拥有上述这些传统上属于女性的特点的话——双方都有则更好——他们的婚姻满意度会更高。如果配偶很有教养并且会给对方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他们会体验到较高的婚姻满意度。 (二)社会支配性
1、几乎在所有社会中,都是男性处于统治地位。 2、管理层知道如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聘用一名女性。
3、在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年代,她们确实会变得更加果断。(不应拘泥于现状) (三)攻击性 (四)性特征
1、大多数的女人反对其他的女人提供“廉价的性”,这会降低她们自身性行为的价值。
让我们牢记这一事实:个体差异远远超过性别差异。
三、进化与性别:什么样的行为是天生的 (一)性别与择偶偏好
1、各地的男性都偏爱那些显示出年轻健康——适于繁殖的女性,而女性则偏爱有财产和地位的男性。 (二)性别与荷尔蒙
1、在求爱、提供资源和保护的过程中,男性会更强调自己的男人气质,放弃自己对相互依赖和养育的需要,而年轻的女性在求爱和抚育孩子的时候则会控制自己独立和专断的倾向。
16 / 49
爱默生《日记》:“最好的方式是按照两性各自本来的面目来生活。” (三)对进化心理学的反思
四、文化与性别:我们的行为是由文化影响的吗
性别角色
(一)不同文化下的不同性别角色 (二)不同时代下的不同性别角色 (三)同伴相传的文化影响
1、教养论(哈里斯):父母抚育孩子的方式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2、同伴的影响:主要的文化影响并不是由父母直接带来的,而是通过同伴的影响。 五、结论
(一)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 1、生物和文化因素存在交互作用。
2、生物和社会化对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似乎都很重要,因为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 (二)环境与人的力量
1、尼尔·玻尔:有微不足道的事实,也有伟大的真理发现。微不足道事实的反面很显然是错误的,而伟大真理的反面依旧是事实。
2、社会情境的确会强烈地影响个体。但是个体也会影响社会情境。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交互作用的三种方式:
首先,某一种特定的社会情境通常会对不同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次,由于人们通常会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于是人的因素就会和环境因素发生交互作用;
最后,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环境。
第6章 从众 一、什么是从众
1、从众: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2、顺从:靠外在表现力量而表现出来的从众行为。(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 3、服从:如果我们的顺从行为是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那么我们称它为服从。 4、接纳: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 二、什么是经典的从众研究 (一)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
1、我们对现实的看法未必是我们自己的观点。(受到暗示)
17 / 49
2、心境联结:处于同一环境的人心境相似。 3、模仿自杀
(二)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
1、看上去聪明而善良的年轻人愿意把白说成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2、人群暗示往往以集体妄想的形式出现——自发地散播错误信念。(群体癔症,某种不存在的病) (三)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1、电击
(四)什么因素引起了服从 1、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我们很容易贬低远离自己的人或失去个性的人。甚至对于巨大的灾难,人们也无动于衷。
人们对于个性化的人是最富有同情心的。 2、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
研究者的亲自在场会影响服从。
权威必须被认为是合法的。(不合法会引起反叛) 3、权威的机构性
有机构作背景的权威易发挥社会权力。(警察) 4、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 一个人指责,一群人指责。 (五)对经典研究的反思
1、阿施和米尔格拉姆都揭示出服从如何先于道德发生。就强制人们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言,他们都成功了。 2、行为和态度
在受害者的抗争和研究者的命令之间的权衡中,在希望避免造成伤害和希望成为一个好被试的思想斗争中,极大多数人选择了服从。
“谴责受害者”:一旦做出了针对受害者的行为,被试必然会把他看成是没有价值的个体,这种惩罚不可避免地是他自己智力或性格的缺陷导致的。
批评会产生轻视,轻视会引发残暴,而当残暴被认为是合理行为就会导致兽行,接着便是杀戮,然后是大规模的杀戮。 3、情境的力量
在试图打破社会束缚时,我们才突然意识到它们是多么强有力。
并不是一个邪恶者明目张胆地在实施恶魔式的计划,相反,却是普通人在从事邪恶活动,因为他们已被复杂的社会力量俘虏了。
当分散工作,大家各司其责时,邪恶似乎更易进行。
18 / 49
对邪恶的听之任之常常会使之日积月累,尽管自己并不是有意识地去作恶。拖延同样是对自我伤害的无意识的放任。 4、基本归因错误
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人们的内在品质依然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
米尔格拉姆:普通人,只是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心中并没有任何仇恨,也可以成为可怕的破坏性活动的执行者。
在邪恶力量的支配下,善良的人们有时也会堕落,他们会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合理化的归因。 三、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 (一)群体规模
1、一个规模较小的群体就可以引起较大的效应。 2、多个小群体的一致意见会使某个观点更可信。 (二)一致性
1、如果有人破坏了群体一致性,那么会降低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三)凝聚力
1、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对成员的影响力就越大。 (四)地位
1、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
2、地位低的人比地位高的人更愿意服从研究者的命令。 (五)公开的反应
1、在秘密投票间,我们更容易坚持自己的信仰。 (六)无事前承诺
1、个体一旦在公众面前作出承诺,就会坚持到底。最多,也是在以后的情景中改变自己的判断。
2、做出公开的承诺往往会使人们难以后退。 四、个体为什么会从众 (一)规范影响
1、规范影响是“与群体保持一致”以免受拒绝,得到人们的接纳,或者获得人们的赞赏。(付出情绪的代价)
2、有时偏离的高昂代价会迫使人们支持自己不相信的东西,或至少压制自己的反对性意见。 (二)信息影响
1、当现实较为模糊时,其他人可能就会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来源。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获得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解释。
19 / 49
对社会形象的关注往往容易产生规范影响。而希望自己行事正确则往往容易产生信息影响。(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赞赏;我们想要做出正确的行为)
五、谁会从众 (一)个性
菲利普·津巴多: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冲破自我中心主义;指的是你没什么不同,任何人所做过的任何事都不会与你的不同,你无法脱离它。我们必须打破这种由性情取向所产生的“我们-他们”的观念,必须明白,在任何时候,作用于个体身上的情境力量是如此的强有力,以致会压倒一切——先去的价值观、历史、生物、家庭、宗教等因素。 (二)文化
六、我们如何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 (一)逆反
1、逆反心理:人们采取行动来保护他们的自由感。
2、“回飞镖的效应”:努力限制人们的自由常常会导致反从众。
3、强奸和性胁迫:逆反与自恋——对名誉的自我服务意识和对他人的低移情——相结合,这种不幸的结果也许就会产生强迫的性行为。 (二)坚持独特性
1、我们并不只是追求某种独特性,而是追求正确方向上的独特性。我们的要求不只是与众不同,而是要好于众人。
做你自己的事。责疑权威。如果感觉良好,那就做下去。跟着幸福走。不要从众。仔细地思考一下你自己。相信你自己。将一切好的东西归功于自己。
弗里茨·珀尔斯《格式塔的祈祷者》: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并不生活在符合你期望的世界里。 你也不生活在符合我期望的世界里。
第7章 说服
说服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信息背后的目的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对好和坏的判断。我们称不好的说服为“灌输”,而好的说服则为“教育”。
说服在政治、市场销售、求爱、子女教育、谈判、传教和庭审判决无处不在。 当影响作用比较小而又不触及到我们价值观的时候,说服效果最好。
20 / 49
一、说服的途径有哪些 (一)中心途径
1、关注论据:有能力全面系统地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 (二)外周途径
1、外部线索:熟悉易懂的表达、明星效应
2、由于中心途径的说服更具理性,因此更加持久,也更有可能改变行为。外周途径的影响要短暂和表浅得多。 二、说服的要素有哪些 (一)谁是发言者?传达者 1、可信度
信息源的可靠性:可信度高的信息会随着时间变低,可信度低则会变高 睡眠者效应:人们遗忘信息来源或来源与信息之间的联系之后的延滞性的说服。
可知觉的专家性:一个人如何才能成为具有权威性的专家?一种方法是从传达听众赞同的观点开始,这样会使你看上去很聪明。另一种则是以某一专题内的学识渊博者身份被介绍给大家。第三种增加可信度的方法是自信的表达方式。
可知觉的信赖性:如果听众认为传达者并不是在努力说服自己,这时传达者的可信赖度会更高。同样,我们会认为那些站在自己利益对立面的说话者是真诚的。当一个人的说话速度比较快的时候,他的可信度和可靠性都会升高。(杜绝了一些不利思维的产生) 2、吸引力和偏好
对那些我们偏好的东西,我们更有可能做出回应。
个人偏好使我们乐于接受传达者的观点(中心途径的说服),或者,事后当我们见到那些产品的时候,能够引发积极的联想(外周途径的说服)。
吸引力:外表吸引力;相似性(我们倾向于相信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 (二)说了些什么?信息内容 1、理智对情感
.......受到更好的教育或者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比受教育水平不高或不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更容易接受理性的说服。
.......如果一个人初始的态度来源于情感,那么他更容易被情感性的论点说服;如果其初始态度主要来源于理智,那么理性的论点则更加有效。 2、好心情效应
.......好心情通常可以增强说服力,一方面它有利于个体进行积极的思考(如果人们在某种动机的引发下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与信息相互联系。
21 / 49
.......如果你的论证不够有力的话,你最好先设法使你的听众有一个好心情,然后他们才可能不假思索就对你的信息产生好感。 3、唤起恐惧效应
.......只有在让人们意识到威胁的严重性和可能性的同时告诉他们一个解决的方法,那么唤起恐惧心理的信息才会更加有效。
.......当恐惧心理和一个令人愉快的行为有关时,其结果通常不会引发行为的改变而是否认这一事实。
.......形象化的宣传经常会引发恐惧心理。
William Strunk & E.B.White:最能引起和抓住读者注意力的方法就是详尽、准确和具体的描述。 4、差异
.......如果你是一个可信度高的权威而且你的听众又不十分关心谈论的话题,那么不妨尝试一下,提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 5、单方面说服和双方面说服
.......承认相反的观点可能会使听众感到疑惑并且会削弱自己的观点。但是,承认相反的观点也可能使听众觉得我们毫无偏见,从而消除他们的戒心。
.......如果你的听众已经了解或者有机会了解对立的观点,你应该进行双方面的论证。
6、首因对近因
.......首因效应:最先出现的信息最具说服力。(第一印象很重要)
.......近因效应:最近出现的信息(两种信息足够长;接受第二种信息后立即表态) (三)怎么说?沟通渠道 1、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
看上去可信的谎言能取代证据确凿的事实,重复的陈词滥调可以掩盖复杂的现实。
任何增强流利程度的因素(熟悉性和押韵),都有利于增强可信度。 随着观点熟悉性和重要性的增加,被动说服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2、个人与传媒的影响
课堂外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成熟有重要的影响。
沟通的两步流程:从媒体到其意见有影响力的人、再到普通群众。 即使媒体对人们态度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它们仍会以间接的方式对人们产生影响作用。
难度较大的信息以文字方式呈现时的确最具说服力,而简单的信息则以录像呈现时效果最佳。 (四)对谁说?听众
22 / 49
1、自尊:中等自尊水平的人们最容易受到影响。(自尊水平低:理解水平慢;自尊水平高:坚持己见。)
2、年龄:应该对年轻人加以指导,引导他们慎重选择自己的社会影响因素——包括他们所加入的组织、所关注的媒体、所扮演的角色等等。 3、他们在想些什么(偏好:说服;相反:固执己见)
预先警示可能会有一场说服战; 分心会减少辩驳;
不积极参与的听众会使用外周线索:激励思考可以使强有力的信息更具说服力,并且(由于反驳的影响)微弱的信息不大具有说服力。 三、现实生活中的说服:邪教是如何进行精神灌输的 (一)态度依从行为
1、顺从导致了接纳:身份认同感
2、登门槛现象:既然已经做了这么多了,再多做一点又何妨呢? (二)有说服力的因素
1、传达者:中产阶级的白人青年更易于被说服,因为他们更倾向于相信别人。他们缺少低社会阶层青年的那种“街头智慧”(知道怎么抗拒推销的诱惑),以及上等阶层青年的谨慎(从小就警惕绑架者)。
2、信息:生动、感性的信息以及团体给那些孤独和忧郁的人所带来的温暖和包容,都是极具吸引力。
3、听众:他们被理想观念冲昏了头,以至于对那些自称无私实则贪婪,貌似关心他人实则冷漠无情的人服服帖帖,而没能看出其中的矛盾。 (三)团体效应
1、“社会闭塞”:外部联系逐渐减弱,直到团体完全承担向内的社会性作用,每一个人都只和组织内其他成员发生联系。
2、“两个人的精神错乱”:两个人相互支持自己的观点 3、说服、胁迫以及暴力
4、教育与灌输,启蒙与宣传造势,转变与胁迫,治疗与精神控制之间的界限本来就是模糊不清的。 四、应该如何抵制被说服 (一)加强个人承诺
1、在别人进行判断之前,先对自己的立场做出公开表态。公开站在自己信念的一边之后,你就不太容易再受到别人观点的影响。
挑战信念:当你对那些笃信不移的人们发起攻击而攻击的强度又不那么强烈时,你会激发他们采取更为极端的行为来维护其先前所信奉的东西。
引发反驳:反驳有利于人们抵制说服。
23 / 49
(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免疫计划 (三)态度免疫的意义
1、要对洗脑产生抵制,最好的方法并不是对当前信念进行更大强度的教化灌输。如果父母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成为邪教分子,那么他们最好能够给孩子们讲解各种邪教,并帮助孩子抵制那些诱人的请求。
2、应该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效果不佳的说服还不如没有。
作为说服的接受者,我们人类的任务就是在天真轻信和愤世嫉俗之间求生存。 作为开明的人,我们可以假设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在某方面都可以充当我们的指导老师。我所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超越我的专长,因此总有可以教给我的东西。当我们建立联系的时候,我希望能够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并且能够与他分享我所拥有的知识来作为回报。 强迫自己与之争论。
第8章 群体影响 一、什么是群体
(一)群体: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 二、社会助长作用:我们是怎样受他人在场影响的 (一)纯粹他人在场
1、“纯粹在场”是指,在场的他人实际上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观众或共事者存在,并不具有竞争性,也不会实施奖励或惩罚。 2、唤起能促进优势反应。
3、无论优势反应是正确反应还是错误反应,社会唤起都会促进这种优势反应。(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二)拥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
1、拥挤能增强唤起状态,而唤起能够促进优势反应。 (三)为什么我们会因他人在场而被唤起
1、评价顾忌: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正在受在场的人评价,那么他们的优势反应提高得最明显。(稍微优秀;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密切注意人们行动的陌生人) 2、分心:注意他人与注意任务的矛盾冲突使系统负荷过重,引起唤起。 3、纯粹在场
三、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会减少努力吗 (一)人多好办事
1、社会懈怠:在群体条件下,人们就会受到搭集体便车的诱惑。
24 / 49
2、一旦受他人观察,个体的评价顾忌会有所增强,这样社会助长作用就发生了;一旦消失在人群中,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减小,社会懈怠就发生了。(激励小组成员的一种策略是使个体作业成绩可识别化。) (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 1、寄生虫的天堂
2、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引人入胜的特点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就会减弱。
3、如果小组成员彼此都是朋友而非陌生人或成员都很认同自己的群体,那么懈怠就会有所减少。
四、去个体化:人在群体何时会失去自我感 (一)一起做一些我们单独一个人时不会做的事
1、一旦唤起和责任扩散结合到一起,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后果可能令人震惊。从轻微的失态(在大餐厅里扔掷食物,怒骂裁判,在摇滚音乐会上尖叫)到冲动性的自我满足(集群破坏公物,纵酒狂欢,偷窃),甚至具有破坏性的社会暴力(警察暴力,暴动,私刑),人们都可能干得出来。
2、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至于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简而言之,也就是变得去个体化。
群体规模:规模越大,越失去较多的自我意识。
身体匿名性:匿名性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境线索作出回应,无论这线索是消极的(三K党制服)还是积极的(护士制服)。一旦提供利他的线索,去个体化的人们甚至会施舍更多的钱财。
唤起和分心活动:群体表现出攻击性之前常常会发生一些较小的引发人们唤起状态或者分散其注意力的事件。 (二)弱化自我意识
1、能弱化自我意识的群体体验通常能分离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2、自我觉察是去个体化的对立面。自我觉察的人,以站在镜子或摄像机面前的人为例,会表现得更加自控,这时他们的行为也能够清晰地反映他们的态度。 3、自我觉察的人也不太可能做出欺骗行为。那些一直坚信自己是独立而与众不同之人也不太可能做出欺骗行为。自我意识的个体,或仅是受他人驱使而产生暂时性自我意识的个体,他们在情境中会表现出更大的言行一致性。这些个体也会越来越理智,因此,也就不太可能受有悖于自己价值观的呼声所影响。 4、“玩得开心,还有要记住你自己的身份。” 五、群体极化: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 (一)“风险转移”的案例
25 / 49
1、群体决策往往会更加冒险。(人们趋于统一所得出的观点往往比他们原始观点所得出的平均值更倾向于冒险。)
2、事实上讨论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强人们最初的看法。 (二)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
1、群体极化:讨论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
2、群体极化实验:观点相似的人们在一起讨论会加强他们所共同认可的观点;讨论会加深两种不同态度之间的鸿沟。 3、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极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和自己观点相似的人进行交往。与这些观点相似的朋友之间的日常交流是否会强化大家共同认可的观点呢?这样是否会令讨厌的人变得更为可憎,纯真的人变得更为纯真呢?
拥有不满情绪的人集中到一起,彼此之间相互交流,逐渐变得更加极端。 (三)对极化的解释
1、信息影响:群体成员对别人观点重复得越多,他们就越可能在不断的复述中认同这些观点。(事实上,仅仅就某一个观点思考上几分钟也会使看法得以强化。) 2、规范影响:当我们发现其他人和自己保持相同观点时,为了使其他人喜欢我们,我们会将观点表达得更为强烈。
人众无知(每个人都害怕出丑,不敢迈出一步;必须有人打破沉寂。) 六、群体思维:群体会阻碍还是促进好的决策
群体思维: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思维。(友善的、凝聚力强的群体,对异议的相对排斥,以及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做决策的支配型领导都恰是培养群体思维的温床。) (一)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八条) 1、高估群体的力量和权利
无懈可击的错觉
对群体道义无可置疑(群体内的道义;其他群体的道义则置之不理) 2、群体成员还会在想法上变得越来越接近
合理化:每个行为都变成了掩饰和合理化 对对手的刻板印象
3、群体会受制于追求一致性的压力
从众压力
自我审查:异议者会将自己的疑虑压制下来
一致同意错觉:这种表面上的一致性更加坚定群体的决策。
心理防御:有些成员会保护群体,使那些质疑群体决策效率和道义的信息不回对群体构成干扰。
26 / 49
(二)对群体思维的批评
1、自由的氛围:凝聚力高的群体也能够进行批判性的分析 (三)预防群体思维
1、公平——不能偏向任何立场 2、鼓励批评性评价
3、分为几个小组,然后重组在一起表达不同的意见 4、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 5、实施之前,召开“第二次机会”的会议 (四)群体问题解决
1、某些条件下,群体思维也是正确的。
2、庞大的头脑风暴群体通常都是低效的,它们会导致某些个体肆意地嘲弄他人的努力成果,或是对提出古怪的念头感到忐忑不安。 3、三大促进头脑风暴的方法:
将群体和个体的头脑风暴相结合 让小组成员通过书写互动 结合电子头脑风暴
七、少数派的影响:个体是怎样影响群体的 (一)一致性
爱默生:如果一个人不屈不挠地坚信自己的才能,并且一直坚持,那整个世界就是他的。 (二)自信
1、通过坚定有力的行为表现,少数派明显的自我支持会促使多数派重新考虑他们的立场。
(三)从多数派中叛离
1、一旦开始出现叛离行为,其他人常常也会紧紧追随,产生滚雪球效应。 2、从多数派中叛离的人往往更具有说服力 (四)领导是否属于少数派影响
第三编 社会关系 第9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事实上,体重歧视明显超过了种族或性别歧视,它表现在职业的每一个阶段中——雇佣、安置、晋升、薪酬、奖惩和解雇。 一、偏见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一)界定偏见
1、偏见: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
27 / 49
2、偏见是一种态度。一个存有偏见的人,可能不喜欢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以歧视性的方式行为,并相信那些人无知并且危险。与许多态度一样,偏见非常复杂,而且可能包含某种傲慢的情感成分,这种情感起到了使对方总是处境不利的作用。
3、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志,它可能根源于情绪性的联想,根源于行为辩解的需要,或者源自被称为刻板印象的负性信念。刻板印象就是概括。 4、这样的概括或多或少是真实的。
5、当刻板印象是过度概括或明显不对的时候就会出问题。
6、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歧视行为的根源往往在于偏见态度。
7、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是制度上的歧视活动,即使在没有偏见意图的时候也如此。
(二)种族偏见
1、种族偏见正在消失吗:最亲密的社交领域中出现最大的偏见 2、偏见的微妙形式
现代偏见通常以微妙的形式表现在我们对那些熟悉、相似以及感觉舒适的事物的偏好上。
微妙(“现代”)的种族歧视、微妙(“现代”)的性别歧视:否认歧视、反对努力增进平等。(“要求太多了”)
现代偏见甚至表现为种族敏感性,它致使人们对被隔离的少数民族人士反应过度——包括对他们的成功赞扬过度,对他们的过失批评过度。它同时也表现为某种怜悯。
3、自动偏见(外显和内隐态度)
对于那些我们目前表示尊重和欣赏的人,我们可能保留源自孩提时代的习惯性的、自动的恐惧或厌恶。尽管外显态度可以随教育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内隐态度则徘徊不去,除非我们通过练习而形成新的习惯。 (三)性别偏见
1、存在很强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且正如常常发生的那样,刻板化群体的成员也接受这种刻板印象。
柏拉图《理想国》:男子所有的追求同样也是女子的追求,在所有人之中,女子只是较弱小的男子。
2、刻板印象是有关一群人的概括,它们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或者过度概括偏离了真理的核心。(它们也可能带有自我实现的性质)
3、刻板印象(信念)并不是偏见(态度)。刻板印象可能为偏见提供支持。 4、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性别歧视简直是要命的。
28 / 49
二、偏见有哪些社会根源
(一)社会不平等:不平等的地位与偏见
1、要记住的一条原则: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
2、偏见就在帮助使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将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特权合理化。 3、我们敬重那些地位高的人所具有的能力,同时也喜爱那些欣然接受较低地位的人。
4、在发生冲突的时候,态度很容易随行为而改变。 5、性别刻板印象也使得性别角色合理化。
6、社会支配性取向:希望出人头地的想法导致那些社会支配性高的人乐于接受偏见,支持那些为偏见做合理辩护的政治立场。 (二)社会化 1、权威人格
偏见似乎不只是具体针对某一群体的态度,而是如何对待与自己不同的人的一种思维方式。不仅如此,那些自以为是的种族中心主义者普遍拥有独裁的倾向——不能容忍软弱,具有惩罚性的态度以及服从群体内部的权威。
感觉到自己在道义上高人一等的人往往会野蛮地对待他们自认为劣等的人。 仇视群体的领袖:社会支配取向和权威主义人格得分高的人。 2、宗教与偏见
那些得益于社会不平等的人,在声称“人生而平等”的同时,还需要为让各种事情维持现状而寻求合理化的辩解。
威廉·詹姆斯:对所有的残酷劣行而言,“表面的幌子都是秉承上帝的旨意”。 顽固分子往往借助宗教使其固执合理化。 3、从众
偏见一旦形成,它在很大程度上就会由于惯性而持久存在。如果偏见被社会所接受,那么许多人将会跟从遵循最为畅通无阻的道路,顺从这种潮流。他们的行为可能是因为恨的需要而产生,但更可能是因为被人喜欢和接受的需要产生。 (三)社会制度的支持(惯性)
1、社会制度对偏见的支持往往来得不知不觉。一般说来,它们并非故意要压制某一群体。更多的时候,它们只是反映了理所当然的文化假定。(面孔歧视) 三、偏见有哪些动机根源
(一)挫折与攻击性:替罪羊理论
1、痛苦和挫折(目标受阻)常常引起敌意。
2、现实群体冲突理论:一旦群体为稀缺资源而竞争,就会出现偏见。 3、当礼仪发生冲突时,偏见——对某些人来说——就成为报复的手段。 (二)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29 / 49
1、自我概念——我们感觉自己是谁——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个人同一性(我们对自己的个人特性和态度的感受),而是一种社会同一性。
2、社会同一性理论:我们归类;我们认同(将自己与特定群体联系起来,并以此获得自尊);我们比较(偏爱自己的群体)。
3、我们不仅在群体中为我们自己寻求尊重,还在群体中寻找自豪感。而且,认为我们的群体比较优秀,有助于让我们感觉更好。 4、内群体偏见
仅仅是感觉到被归入某一群体,也可能增加内群体偏见。
当我们的群体相对于外群体而言规模较小、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表现出内群体偏见。
即使是毫无逻辑依据而组成的群体意识——比如说,仅仅通过投掷硬币来组建X组和Y组——也会产生某种内群体偏见。
因为我们有社会同一性,所以我们服从于我们的群体规范。我们为团队、家庭和国家牺牲自我。我们可能不喜爱外群体。我们的社会同一性越重要,我们就越强烈地感受到对群体的依恋,面对来自其他群体的威胁,我们的反应就越充满偏见。
内群体偏见即偏袒某个人自己的群体。这种偏爱可以反映在:(1)喜欢内群体;(2)讨厌外群体;(3)两者兼而有之。 5、社会地位、自我关注和归属的需要
社会地位是相对的:认为自己有地位,我们就需要有人不如我们。因此,从偏见或任何地位等级系统中可以获得一个心理学收益就是感觉到高人一等。
通过吹嘘自己的群体、诋毁外群体来维护自己的社会同一性,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自我。
获得肯定,人们将对外群体做出更积极的评价;自尊受到威胁,人们就会诋毁外群体,以恢复自尊。
被蔑视的外群体还可以满足另一种需要:对一个内群体的归属需要。(蔑视外群体可以强化内群体。) (三)避免偏见的动机
1、为我们尽可能地压抑不合时宜的想法,如对食物的想法、对朋友的同伴的浪漫想法、对其他群体的评判想法,但这些想法有时却顽固得挥之不去。 2、下面的结论适合我们所有人:不好(不和谐)的想法和情感往往经久不衰。 3、当意识到他们应该如何去感受和他们实际是如何感受的二者之间的差距时,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就会产生内疚感,并努力抑制他们的偏见反应。当人们避免偏见的动机是内在(因为偏见是错误)而不是外在(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别人把他们想得太坏)的时候,即便是自动的偏见也会有所衰减。
30 / 49
四、偏见有哪些认知根源
许多刻板印象,与其说源于内心深处的怨恨,还不如说产生于心理活动机制。刻板印象可以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 (一)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1、自发类别化:我们会根据种族对人进行自发分类。 2、知觉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外群体同质效应:认为他们都是“相似的”,不同于“我们”和“我们的”群体。(他们——你自己的种族群体以外的其他任何种族的成员——甚至看起来都很相似。)
我们越是熟悉某一社会群体,我们就会看到其越多的多样性。 同种偏差;同龄偏差 (二)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1、独特的人
当群体的某个人变得显而易见(显著)时,我们倾向于认为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这个人引起的。
有时我们会错误地认为他人的反应是针对我们的独特性来的。即使双方都是善意的,一个强势的人和一个弱势的人之间自我意识的相互作用仍会是令人感到紧张。
污名意识: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预期他人会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
把自己看成是流行偏见的受害者:积极意义(为个体的自尊提供了缓冲:人们并不是针对我个人);消极意义(那些认为自己屡屡成为受害者的人会生活在刻板印象的威胁、想象中的对立等压力当中,因此体验到较低的幸福感。) 2、生动的案例
尽管生动的例子更容易出现在回忆之中,但它们很难代表更大的群体。
独特、极端的案例具有吸引注意力的效果。 3、独特事件
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对非同寻常的事情的格外关注也会产生一些虚假相关。因为我们对独特事件比较敏感,所以当这样的事情有两件同时发生时就特别引人注意——比非同寻常的事情每一次的单独发生更加惹人注目。
虚假相关:我们预先存在的刻板印象能引导我们“看到”根本不存在的联系(“心想事成”)
(三)归因: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吗
我们常常忽略奴隶制度是奴隶行为的原因之一;代之以奴隶们自身的天性来解释奴隶行为。
人们越是认为人的特质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刻板印象就越强烈。
31 / 49
1、利群偏差
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相对而言经常被人忽略。 把外群体的失败归结于该群体成员的内在品性。 2、公正世界现象
仅仅是观察到其他无辜者受害,就足以让受害者显得不那么值得尊敬。 当观察者无力改变受害者的命运时,他们就经常会否定和贬低受害者。 公正世界现象:“我是一个公正的人,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这种认识的需要导致人们这样贬低不幸者。由此我们很容易跨越一步,进而认定春风得意的人必定是好人,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是他们的命中注定。
人们之所以对社会漠不关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正义,而是因为他们眼里看不到不公正。把好运和美德、厄运和不道德联系起来,能使幸运的人在自豪的同时,也不必对不幸的人承担责任。
失败者能力较差? 五、偏见的后果是什么 (一)自我永存的刻板印象
1、只要群体成员行为举止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重视这一事实;我们先前的看法获得验证。当群体成员的行为举止与我们的预期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以特殊情形为由对这类行为举止闪烁其词。 2、再分群法
(二)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 1、社会信念能够自行验证。 (三)刻板印象威胁
1、刻板印象威胁:当你置身于别人都预期你会表现得很差的情境当中,你的焦虑可能会致使你证实这一信念。(负面刻板印象干扰成绩,而正面刻板印象似乎能促进成绩。)
(四)刻板印象会使个体判断出现偏差吗
1、一旦某人认识一个人,那么“对这个人的判断中刻板印象的影响即使有也微乎其微。”
2、人们可能具有强烈的性别刻板印象,但在评判特定的个体时又会无视这些刻板印象。
3、强烈的刻板印象并非无足轻重:性别刻板印象
4、刻板印象扭曲认知解释和记忆:当刻板印象足够强,而关于某人的信息又模棱两可时,刻板印象能微妙地扭曲我们对个体的判断。
32 / 49
第10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一、什么是攻击行为
1、攻击行为: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 2、敌意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谋杀)
工具性攻击行为: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恐怖活动) 二、攻击行为的力量 (一)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1、本能论和进化心理学
本能论:弗洛伊德(人类的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攻击行为把这种对死亡原始的强烈欲求所蕴涵的能量转向他人。)
进化心理学:攻击行为对于获得资源、抵抗攻击、威吓乃至干掉情敌、防止配偶的不忠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2、神经系统的影响
前额叶:对攻击性行为有关的脑区进行紧急抑制。 3、基因的影响
我们的气质(即我们的反应性和反应强度)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也受交感神经系统反应性的影响。一个人在幼年表现的气质通常是稳定的。
攻击行为是由一种能够改变神经递质平衡的基因和童年时期的受虐待经历共同决定的。 4、生物化学因素 酒精;睾丸激素
(二)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
1、挫折: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当我们达到一个目标的动机非常强烈,当我们预期得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挫折便产生了。 2、转移:我们学会克制直接的报复,特别当别人会对这种行为表示反对或者进行惩罚时;相反,我们会把我们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当新的目标与挫折源有相似之处,并且稍稍刺激了攻击能量的释放时,攻击的转移最容易发生:向妻子发脾气) 3、修正后的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愤怒(攻击行为的一种情绪准备状态。) 4、挫折是否与剥夺相同
亚历克斯·德·托克维尔:当不幸看上去不可避免时,人们可以耐心地承受;一旦人们感到他们可以摆脱这些不幸,它们就变得令人无法忍受了。
一旦人们的期望超过了现实生活,即使我们完全消除剥夺现象,挫折和政治攻击行为也依然会逐步增加。
33 / 49
并不是说,剥夺与社会不公和社会动荡无关;关键在于,期望与实际所得之间的差距产生挫折感。 5、相对剥夺
当我们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我们的挫折感就会变得较为复杂。所期望的要比实际获得的更多。结果,当然就是挫折感啦。
今天,电视节目和广告中所描绘的富裕生活也是挫折感一个可能的来源。在电视普及的社会里,它把绝对剥夺(缺乏别人拥有的东西)的感觉转化为相对剥夺(被剥夺感)。
(三)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1、学习同样可以“引导”出攻击行为。 2、攻击行为的回报
通过亲身经历和对别人的观察,我们学习到攻击行为通常需要付出什么。 同样,人类也可以习得攻击行为的回报。
恐怖主义活动同样如此:它们可以使无职无权的人得到广泛的关注。 3、观察学习
人们对攻击行为的学习不仅发生在亲身体验其结果时;通过观察别人,人们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学习。(没有惩罚,我们会习得攻击行为)
家庭:身体富于攻击性的儿童往往有惯用体罚的父母 文化:崇尚武力
攻击行为是由挫折、疼痛、受辱等令人不快的体验激发的,这些体验在情绪上把我们唤醒。但我们是否真的选择攻击性行为还取决于我们对结果的预期。当攻击行为看上去比较安全甚至会带来好处时,我们在被唤醒之后就很可能会那么做了。
三、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厌恶事件
1、疼痛、令人不适的炎热、受攻击、过度拥挤、希望破灭、人身侮辱、躯体疼痛、沮丧状态。 (二)唤醒
1、挫败、酷热或者侮辱性的情境都会提高我们的唤醒水平。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唤醒状态就会与敌对的想法和情绪一起,促成攻击性行为。 (三)攻击线索
1、所见即为所思。枪支会启动敌对性想法和惩罚性的判断。
2、家中有枪与否,往往意味着这样的区别:是争斗还是葬礼,是忍受折磨还是饮弹自尽。
(四)媒体影响:色情文学和性暴力
34 / 49
1、观看色情文学可以:(1)歪曲其对女人对性攻击的真实态度的认识;(2)增加男人对女人的攻击行为。
2、对性现实的歪曲理解:“强暴谬论”(女性会欢迎性骚扰;女人喜欢被征服。) 3、针对女性的攻击
4、媒体意识教育:媒体中充斥的对妇女的骚扰、虐待、强迫的画面,人们业已司空见惯。
(五)媒体影响:电视
1、观看暴力之于攻击行为的影响,要胜过被动抽烟之于肺癌,钙的摄入量之于骨质密度,和家庭作业之于学业成就。(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这种影响,值得担忧的是这种影响的长期累积。) 2、唤醒状态;降低抑制;模仿。 3、电视对思想的影响
脱敏作用:最通常的反应也变成“一点也不困扰我”。 改变知觉:电视虚构的世界塑造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觉知。 认知启动:人们对他人的行为会作出更富敌意的解释。 (六)媒体影响:电子游戏 1、提高唤醒水平 2、引发攻击性思维 3、唤醒攻击性情绪 4、诱发攻击性行为
5、减少亲社会行为:对他人迟钝 (七)群体影响
1、群体通过责任扩散使攻击行为增大。
2、责任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大和人数的增多而变强。 3、群体可以强化攻击倾向。 四、如何减少攻击 (一)宣泄
1、通过发泄来减少愤怒的情绪,如同火上浇油。 2、表达敌意导致了更多的敌意。
达尔文:惯于摆出暴力姿势的人,只会增加的愤怒。
3、要以一种能使别人更好地做出积极反应的方法交流他们的感受。我们可以不用攻击性的方式,而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 (二)社会学习观点
1、避免给人们以错误的、不可达到的预期是明智的。 2、奖励合作性的非攻击的行为。
35 / 49
3、只有当惩罚措施强大,及时并且确定;当它和对期待的行为进行奖励结合起来;而且接受者不愤怒这样的理想条件下,威胁惩罚才能消除攻击行为。
第11章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一、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吸引 (一)接近性
1、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
2、相互交往:地理距离并不是关键,功能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才是关键。
易得性:大多数人更喜欢他们的舍友,更喜欢隔壁的人。此外,那些距离接近的人,就像容易成为朋友一样,也容易成为敌人。
E. Y. Harburg:当我不能接近我爱的人时,我便去爱那个离我近的人。 3、对相互交往的预期
更重要的是,仅仅是对相互交往的期待就可以引发喜欢。
预期的喜欢——期望某人是令人喜爱的和容易相处的——能增加与之建立互惠关系的机会。
喜欢他们必定有助于和他们建立更好的关系,反过来,这样的关系也早就了更快乐、更有成就的生活。 4、曝光效应
熟悉诱发了喜欢。
曝光能提高人们对它们的评价。 喜欢与自己相关的事物。 了解她是为了喜欢她。
曝光效应是一种可以预定我们的吸引和依恋倾向的“硬件”现象。 缺点:喜欢熟悉的人,对陌生人有偏见。 (二)外表吸引力 1、美貌的确是一种财富。
2、吸引力与约会:美貌能使人愉悦。
3、匹配现象:人们一般与跟自己具有同等吸引力的人结成伴侣。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让双方都感到满意的交换,双方在权衡了各自的价值后,都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大多数东西。 4、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存在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美的就是好的。
36 / 49
有吸引力的人和无吸引力的人,他们之间的微小差异很可能来源于自我实现的预言。有吸引力的人通常更受重视,更讨人喜欢,并且,大多都因此而变得更自信。
影响你社交技能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看起来怎样,而在于别人怎样看待你,以及你对自己的感觉怎么样——你是否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5、谁具有吸引力
真正的吸引力其实就是完美的平均。(对称的面孔)
进化与吸引力:在挑选伴侣时,男性希望女性要有适度的外表吸引力,而女性则希望男性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两性都喜欢有爱心的人和聪明的人。
社会比较:什么对你是有吸引力的?这还取决于你自己的比较标准。 我们所爱的人的吸引力:当你越来越喜欢一个人时,他对你的吸引力也会不断上升。而他们外表上的不完美之处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三)相似性与互补性 1、相似性导致喜欢
人们不仅喜欢那些和他们想法一样的人,而且还喜欢那些和他们行为一致的人。
人们渴望相似伴侣的愿望远远强于渴望漂亮伴侣的愿望。 2、不相似导致不喜欢
当我们发现某人与我们的态度不一致时,我们就会不喜欢这个人。 不同的态度对喜欢的抑制作用甚于相似态度对喜欢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一致性”倾向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志趣相投的感觉。 3、对立引发吸引吗
某些方面的互补性的确可以促进关系的改进。然而,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喜欢并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方面相似的人结为夫妻。
“除了性别因素以外,因彼此拥有对立的特征而结婚或同居的趋势??从来就没有得到过有效的证实”。 (四)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1、喜欢通常是相互的。
2、一个人喜欢他人的程度,可以反过来预测对方喜欢他的程度。
3、告知某些人他们被别人喜欢或仰慕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回报的情感。 卡耐基:慷慨地去赞美别人吧。 4、归因
如果没有明显的别有用心的动机,我们就会接受奉承者和他们的奉承。 5、自尊和吸引
37 / 49
低自尊的个体倾向于低估同伴对他们的欣赏程度,而且也不积极给予同伴回报性评价,因而对与同伴关系的满意程度也较低。 6、获得他人的尊重
当个体获得了目标人物的尊重,尤其当这种尊重的获得是逐渐发生的,并且还推翻了目标人物先前的批评之词时,个体就会更加喜欢这个目标人物。
保持坦率而真诚的关系——即互相尊重、彼此接纳、保持忠诚——更可以持续地让对方感到满意。
阿伦森:当关系向更加亲密的方向发展时,真诚变得更为重要——我们不再一味努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而是开始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对方,哪怕有些方面令人生厌??如果两人真心喜欢对方,如果他们能在对方面前坦然表露自己的积极和消极情绪,而不是总是“友善”地对待对方,那么他们将持久地拥有更满意、更富有激情的关系。 (五)关系中的回报
1、吸引的回报理论: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与我们得到的回报有关的人。如果跟某人交往所得到的回报大于付出的成本,那我们就喜欢并愿意继续维持这种关系。尤其当我们在这种关系中的收益大于其他可能的关系时更是如此。当一方满足了另一方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之后,就会产生相互吸引。 2、我们还喜欢与那些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的人交往。 3、舒适的环境能激发被试对被评价者的好感。
“浪漫的晚餐、在剧院观看演出、在家共度夜晚、度假,这些都很重要??如果你希望维系与伴侣的关系,那么你和你的伴侣都要继续把你们的关系跟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
4、所有的人都会被那些热情、可靠、敏感的人所吸引
接近性能够带来报偿。 我们喜欢有吸引力的人。
如果他人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相似,我们会觉得得到了回报,因为我们假定他们也喜欢我们。而且,与我们持有共同观点,会使得我们更加确信这些观点时正确的。
我们喜欢被人喜欢和被人所爱。因此,喜欢常常都是相互的。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二、什么是爱情
1、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一)激情之爱
1、当你不但是在爱恋着某人,而且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时,那种感觉就是激情之爱。
38 / 49
2、生理唤醒促进了罗曼蒂克式的反应。
3、情绪的两因素理论认为,在一个浪漫的情境中,任何刺激(甚至疼痛)造成的唤醒水平都可以被解释为激情。 (二)伴侣之爱
1、如果一段亲密的感情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那么它就会最终成为一种稳固而温馨的爱情,哈特菲尔德称之为伴侣之爱。
马克·吐温: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理解爱情,直到他们维持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上的婚姻之后。
三、哪些因素促进了亲密关系 (一)依恋
1、爱情不仅仅是一种选择的体验,它其实更是一种生物性的驱使。
2、爱的依恋的共同元素:双方的理解,提供和接受支持,重视并享受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3、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成人很容易和别人接近,并且不会由于对别人太过依赖或被抛弃而感到苦恼。(母亲在旁,游戏;母亲离开,紧张;母亲回来,抱一抱,继续游戏)
回避型依恋:这种类型的成人往往会回避亲密的关系,他们往往对这种关系表现出较少的兴趣,更倾向于摆脱这些关系。(母亲离开或回来,极少表现出悲伤)
不安全型依恋:成年的焦虑—矛盾型个体对他人也不够信任,因此会产生较强的占有欲和嫉妒心。他们和同一个人的关系可能会反复地出现破裂的情况。在讨论出现冲突时,他们会变得情绪激动而且易怒。
敏感的、反应型的母亲——会让孩子对于世界的可靠性形成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她们一般会培养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二)公平
1、吸引的公平原则:你和你的伴侣从感情中所得到的应该和你们双方各自投入的成正比。 2、长期的公平
当人们看到自己的伙伴牺牲了自我利益,他们彼此的信任就会有所增长。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成为了你的好朋友呢?就是在你根本料想不到他会和你分享的情况下,他却做出了这样的分享行为。
不斤斤计较是友谊的标志。
只有当对方自愿做出某种正向的行为时,我们才会把它归因为爱情。 公平原则确实是存在的,在那些持久的感情中更是如此。
39 / 49
3、对公平的知觉与满意度
那些认为其关系不平等的人往往会觉得不舒服:占了便宜的一方会觉得内疚,而被占便宜的一方会感到愤怒。
知觉到的不公平引发了婚姻紧张。婚姻紧张又会加剧知觉到的不公平。关系不佳时,我们尤其会觉得不公平,自己付出得多收获得少。 (三)自我表露
1、自我表露:随着关系的深入和发展,自我表露的伴侣会越来越多地向对方展现自我;他们彼此的了解越发深入,直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为止。
2、我们不仅喜欢那些敞开胸怀的人,而且也会向自己喜欢的人敞开我们的胸怀,而且在自我表露之后,我们会更加喜欢这些人。
3、我们在沮丧的时候回更多地自我表露——比如生气和焦虑的时候。对于那些我们期望与之有更多交往的人,我们会更多地自我表露。
4、表露互惠效应:一个人的自我表露会引发对方的自我表露。我们会对那些向我们敞开胸怀的人表露更多。但是亲密关系的发展并不是随之即来的。合适的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就像跳舞一样:我表露一点,你表露一点——但不是太多。然后你再表露一些,而我也会做出进一步的回应。
5、“促进成长”的听众:在交谈中,他们会一直保持高度注意的面部表情而且总是显得很乐意倾听。他们是真正表露自己情感的人,接受他人情感的人,以及共情、敏感并且善于思考的人。
6、扔掉我们的面具,真实地表现自己——是培植爱情的方式。对他人敞开自我,同时将他人的自我表露当做是对自己的信任,可以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愉快。 四、亲密关系是如何结束的
1、吉尼丝:我们活得更长了,但爱得更短了。 (一)离婚
1、符合下列条件的夫妇通常不会离婚:
20岁以后结婚。
都在稳定的双亲家庭里长大。 结婚之前谈了很长时间恋爱。 接受过较好且相似的教育。 有稳定收入。
居住在小城镇或农场里。 结婚之前没有同居过或怀孕过。 彼此之间有虔诚的承诺。 年龄、信仰和受教育水平相似。 (二)分离的过程
40 / 49
正在阅读:
社会心理学06-05
2020-2021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学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105-08
大商百货 - 图文11-26
亚盘分析技巧 txt档解析12-13
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的合格教师10-27
金融会计实训(习题部分)06-03
人生之路作文02-05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区别04-21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题(附答案)09-14
《普通社会学纲要》读书笔记11-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