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更新时间:2023-11-10 00: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摘要:
武汉市旅游业依托武汉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其发展对带动武汉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全国来看,武汉市旅游业并不突出,其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限制因素。武汉市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旅游宣传不力,旅游服务欠缺,管理部门对旅游景点的整合能力不强,缺乏长远规划,旅游景点的开发往往超过旅游地的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了环境问题。对此,武汉市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宣传,打造品牌,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旅游景点,多个景点联合开发,从而促进武汉市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字:
武汉市 旅游业 服务 宣传 基础设施 地方特色
正文:
1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1武汉市现有旅游资源
武汉市自然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三列山系”:武汉北有木兰山、将军山等;中有龟山、蛇山、磨山、洪山、珞珈山、马鞍山、九峰山等;南有目前己建为旅游区的九真山森林公园、青龙山森林公园、龙泉山风景区等。“一组湖群”:全市拥有湖泊140处,372个。著名的湖泊有:东湖、莲花湖、梁子湖、龙阳湖等。“两江汇流”是指:武汉是依山傍水的“江城”。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市区交汇,将武汉分成三镇。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全市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国家、省、市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1.2武汉市旅游基础设施
1.2.1武汉市旅游交通现状
旅游交通是为了旅游者有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旅游交通是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产生可能,它同整个交通运输系统联系在一起[2]。武汉市交通事业不断发展。由由图1可以看出,自2005年起,武汉市客运量不断增加,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公路、航空、铁路运输各占一定的比例。武汉对外交通系统不断完善,合武高铁、武广高铁开通以来使武汉中部区域优势凸显,拉近了武汉与华南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时空距离,为武汉旅游业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据武汉市旅游局统计,2010年春节期间,武汉市共接待游客181.9万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
1
旅游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5.5%;接待旅游团队351个,同比增长160%,其中华东地区各地来汉旅游的游客量增幅在67%~400%。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武汉市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游客量“进”大于“出”的现象。航空运输方面,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在建,建成后必将加强武汉的立体交通系统,进一步增强武汉接待游客的能力。
[3]
表一:武汉历年客运量2500020000客运量(万人)150001000050000200520062007年份20082009公 路航 空铁 路
1.2.2武汉市旅游服务基础实施的现状
截止2009年,武汉市拥有星级以上宾馆111个,国际、国内旅行社共235个。由图2可以知道,2005年以来,武汉旅行社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而星级宾馆数量却成较少趋势,同时由图3可以看出旅游星级饭店客房及床位数量是增加的,这说明武汉市旅游星级宾馆的接待能力在不断增强,宾馆规模变大,竞争力增强。武汉市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利于武汉市旅游活动的开展。
2
表二:武汉市星级宾馆及旅行社数量折线图250200
单位:个150100500200520062007年份20082009年末星级以上宾馆数(个)国际、国内旅行社个数(个)
表三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052006200720082009旅游星级饭店客房合计(间)旅游星级饭店床位合计(张)
1.3武汉市旅游业对于武汉国民经济的贡献
武汉市2009年旅游总收入达508.65亿元,占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1%左右,与2008年相比增长36.11%。这说明2009年武汉市旅游业有较大发展,旅游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对武汉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武汉旅游业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可以带动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业与第三产业分行业产业关联度大小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武汉的旅游业与城市的批发
3
零售餐饮业、运输邮电仓储业以及社会服务业有着极强的关联性,说明武汉旅游业与这三个部门存在高度的互动效应.其他关联度较强的部门还包括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卫生体育福利业以及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
2武汉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宣传的力度不够,特色不显,信息资料不详。
武汉市对于旅游景点的宣传优先,宣传渠道局限性大,多局限与网站宣传,很少对旅游景点做过大规模的宣传。然而,在有限的宣传中,文化宣传缺少特色,譬如武汉电视塔,在那里不仅能目睹武汉全景,而且还能观赏到长江、汉江的交汇,有较高的旅游价值,然而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相比,旅游效益却相差甚远。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知名度不高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在地区文化的宣传上,一直未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缺乏特色,像武汉作为“江城”、“商都”的历史、高校林立、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等特色.都应该提到重点宣传对象上来。发展武汉旅游业,必须高度重视旅游宣传与促销。第三,武汉的旅游网站,对武汉市内知名的拳头产品,如黄河楼、东湖、宝通寺、归元寺、海洋馆等,通常只有一般的景点介绍,没有详细的旅游线路图,且缺少准确的标识。显然,让武汉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武汉,加强宣传力度、加快旅游信息化是发展武汉旅游业的当务之急。
2.2旅游景点管理分散,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有限
武汉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程度较为低下,景点之间没有很好的协调起来,大部分景点都是单独宣传,没有形成整体的竞争力。由于大量景区分属于多个不同上级主管部门的单独管辖使得旅游业主管部门在部门和区域协调及行业管理中遇到的阻力较大。部分景区已是多年来没有发展和改进的老线路、老景区.部分景区却仍处于休眠”状态.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有效整合既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不能做到对旅游环境的有效保护。这对于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更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目标不一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武汉“两型社会的构建。
2.3旅游服务质量较差,行业服务意识缺乏,存在欺生现象。
一是缺少职业道德,无视信誉,旅客是上帝、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观念树立不牢,主要表现有旅游行程缩水、吃住行打折扣、违规转团、拼团等;更有一些旅行社在旅游合同中玩游戏,观光游变成“购物游”,旅游安全没保障,旅客怨声载道,旅游投诉率不断攀升。二是社会风气欠佳。在外地人眼里,武汉人的凶、狠是出了名的。吵嘴、打架、斗殴、拒载、宰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等窗口地段,经常有敲诈外地游客的事件发生,
4
甚至有些执法者,也是态度专横,语言粗俗,这些都大大损害了武汉的城市形象,有碍武汉旅游业的发展。
2.4缺乏长远规划,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需要有长期规划,力克短期行为,以确保旅游业持续发展。然而,武汉在这方面却不尽人意。一方面,旅游景点干篇一律,缺少吸引游客的特色。一方面,投资者各自为政,急功近利,只管赚钱,不求发展。如惹人注目的楚人狂欢岛,热闹了一小阵子,便渐渐没有游人了;洪山广场的规模不小,但在总体策划上缺乏可以吸引外地游客的主题特色;军山地球村,去过的人更是不知所谓;还有野生动物园,旅游交通不便,且缺少配套的服务行业,都是吸引客源的障碍。
缺乏规划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倒是环境破坏。由于武汉是全国特大型城市,城市常住人口密集加之重工业十分发达,不可避免的生了大量对于旅游环境的破坏性污染,而伴随着武汉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情况也较为严重。仅以武汉这一百湖之市的湖泊为例,据调查.上世纪90年代初.中心城区共有35个主要湖泊,总面积为95004.48亩,到目前已有8个被填占实有湖泊27个面积为899967亩.面积减少了5.35%
[4]
。即使是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缺乏科学的论证与整体的规划就进行粗放式开
发的现象,导致了部分景区不可再生旅游资源被破坏环境被污染及历史、文化风格和气氛与新建设施极不协调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全力保经济平稳增长的背景下,个别景点片面的追求开发的速度与游客的数量以提高经济收入.却忽视了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人为地牺牲环境.换取片面的旅游收入的高增长。
3武汉市旅游业发展建议
3.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旅游消费环境。
武汉市从发展效果上看,其基础设施取得的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来看,基础实施的数量和质量都还有待提高。
交通方面,由注重外部旅游交通向优化内部交通转变,应该加强区域内各景点景区之间的旅游线路的畅通,使游客进的来,出的去。武汉对外交通建设发展迅猛,基本形成了1小时圈和3小时圈,但是武汉市内部交通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缺乏交通节点与旅游景点的有效对接。武汉市应加快了城区道路的改造,轻轨、长江大桥、长江隧道、地铁等建设全面铺开,重视对内各交通节点的衔接。此外,针对越来越多的自驾游旅客,完善景区的道路指示标牌,方便其出行。
餐饮方面,旅游的发展需要餐饮行业的支撑,目前,武汉市旅游团队用餐价格标准一般
5
是每人每天20~35元,星级酒店因利润小不愿做,又没有专业的旅游餐饮企业支持,这直接影响了旅行社接团业务。武汉各中心城区要做好规划,兴建旅游餐饮企业,特别要加大高铁车站周边餐饮配套建设,遴选旅游团餐定点企业,以提高武汉市的餐饮服务质量。
购物方面,研发和整合武汉和湖北特色的旅游购物品,建设大型规范的旅游购物店。
[3]
3.2整合旅游景点,打造旅游品牌,增加体验性旅游项目。
针对武汉城市圈一部分城市旅游资源同质,市场定位相似,各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市场档次和结构趋同的现象,各地方政府要深入研究优势旅游资源,分析其旅游资源的客观差异,对特色旅游产品以及各城市的精品旅游线路(如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度假旅游)等路线进行整合开发,突出建成不同层次的品牌路线和旅游地(世界级、国家级、地区级)
武汉的旅游景点不少,但品牌景点却不多。现今,东湖比起西湖的旅游价值来是不可相提并论。但论原本的自然条件,东湖并不比西湖差:论大小,东湖占有绝对优势;论历史,东湖比西湖还久远;朱德还曾今题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但地方政府的规划和治理力度的不同导致了两者不同的现状。打造品牌景点需要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专业人士的通力合作,挖掘原有景点的应该有的价值。像磨山和东湖作为楚文化的承载地,旅游价值更是不可小觑。此外,湖北是三国时期的必争之地,武汉也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地,首义精神代代传承。闻名遐迩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更使得古琴台地区为文人墨客的最爱:而宝通寺、归元寺这些景点是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特质.正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武汉市应当着力于品牌的创建,提高武汉景点的知名度。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观景游览式旅游逐渐被人们厌倦,发展新的旅游形式将是新世纪的旅游趋势。在这方面。武汉应该有自己的方案和设想,增加体验性质的旅游的数量。武汉周边有很多美丽的农园,可供爱好自然的游客游历,而且现在武汉周边的郊区正在进行城中村的改造.从而更加规范和适于管理,为发展农园体验游提供更好的条件。低碳旅游也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旅游新形式,步行旅游、自行车旅行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武汉已经采取了免费租借自行车的政策.但接车证的办理还比较繁琐,而且旅游人士不好办理。在这方面可以适当放松政策,对外地游客可以提供零时接车证.并在各大站点和景点设立志愿者岗位,提供路线和景点介绍,帮助低碳旅游者顺利游览武汉各大景区。
3.3发挥“8+1”旅游圈的作用,打破壁垒,联合经营。
发展武汉旅游,即要将武汉范围内所有旅游资源集中起来,分门别类,打造拳头产品,形成比较优势;又要根据武汉的特色,建立协作区域,共享旅游资源,加强与省内城市的合作,推动省内无障碍旅游;同时发挥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建立与东邻安徽、江西、南邻湖南,西界重庆,北邻陕西、河南等省际间的合作,共同规划,建立协调制度,捆绑各自
6
的专项线路,延长游客在武汉、湖北逗留的时间,扩大大武汉旅游圈。湖北省在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要树立大区域开发观念,把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产业集群融人周边更大的产业集群之中。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已提出从2008年起全力打造除武汉城市圈外的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通过核心对边缘的联动作用,形成湖北旅游业以武汉为核心、宜昌和襄樊为次级发展核心区的三角形的空问格局,从而来壮大湖北旅游产业,促进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3.4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武汉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客源是旅游业的生命,没有客源,旅游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看,旅游宣传投入要占旅游业总投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素有“旅游王国”之美誉的西班牙为了促进国际旅游的增长,仅1995年花在国际旅游宣传上的费用就达7856~-美元,全部由政府财政支持。
鉴此,武汉必须花大人力、物力、财力、做好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工作,不断推陈出新。武汉必须从多方面加强旅游传:首先应该重视文艺作品、各大型旅游刊物,视影视作品等多种宣传手段,像《新白娘子传奇》对西湖的宣传作用就非常大,而湖南卫视的兴起对湖南地区的旅游业也极具推动作用,小说《生活秀》中对辣劲十足的鸭脖子的描述对推动精武鸭脖为全国知晓作用巨大。其次,可以采取博览会、会展、商品交易会等各类活动来增强武汉这座城市的知名度,让更多人来到武汉爱上武汉再来武汉。而在吸引国际游客方面,应该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并在城市路标特别是景区的路线图的描述上采取双语甚至多语言的形式,方便国外游客的出行。同时。还应该制作全面反映武汉旅游的系列宣传品,像旅游地图、景区宣传册等.可以在景点区低价售卖,在武汉举办会展或其他活动时进行派发,像2009年7月22日的日食。武汉被认定为最佳观测地点.当日从世界各地来了大批游客,如果抓住这一时机对武汉各大景点进行宣传,必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5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旅游业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武汉市要做大做好旅游业必须建立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目前,中国的旅游市场正在走向理性,走向成熟。市场竞争的加剧,已经促使旅游管理部门及经营者们准确定位,把握市场,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首要的是培训旅游业急需人才。旅游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涉及到人类知识的许多领域,因而发展旅游业需要运用最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最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更需要百科全书类的专门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学问和过人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有艺术家的眼光和天才的创意。因此,要按照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培训从业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建立严格的规章制
7
度,层层把关,旅游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视游客为上帝,要建立游客给导游及游程服务质量打分制度,多数人不满意的导游,要重新接受学习培训,多次不满意的取消其导游资格。三是将从业人员的收入与服务质量挂钩,提质增效,无投诉者应予以奖励,优胜劣态。四是发挥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联合执法机制,确保游客健康而来,高兴、安全而归。四是加强部门合作,联合医疗、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形成联合执法机制。保证游客的生命安全和合理权不受侵害等。
3.6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长远规划,合理开发武汉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保证人类的代内、代际间的平等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旅游业作为武汉”两型社会”构建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之一.其前景是比较可观的,但由于旅游业从业人员与游客的环保意识不足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是矛盾对立的。因此我们要从提高武汉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来汉游客的意识理念出发.加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力度,使其自觉维护和发展当前的武汉旅游业。达到既满足当前旅游需求.又不破坏未来旅游发展的目的,落实武汉旅游业既“资源节约”又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实现武汉两型社会”构建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徐梦婧.武汉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现实基础与对策 〔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4期∶79—82
[2] 保继刚 楚艺芳.旅游地理学〔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7 [3] 张金霞. 论“高铁时代”对武汉旅游业的影响〔J〕.企业导报. 2010年 6期:150-151 [4] 彭升 刘媛.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略探析(J). 商场现代化. 2009年 23期:67-68
8
正在阅读: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11-10
数学教研工作计划范本通用04-03
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总论、货币资金和国内结算.doc04-13
重氮化反应11-04
2014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法及法律知识考前强化模拟训练题404-04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生字词词语组词10-16
英美报刊的热点话题词汇表09-16
英语听力入门step_by_step_3000第一册答案及原文07-1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武汉市
- 发展现状
- 旅游业
- 对策
- 分析
- 发展
- f64小组和那些传奇的摄影大师们 - 图文
- 关于加强高速铁路工务工程静、动态验收工作的通知
- SAT8系列电子式压力开关
- 关于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办理刑事案件的规定
- Bernese数据处理流程 - 图文
- 《金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2006硕士物理化学425B(应用化学)
-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与编程
- GHOST后 - 只剩C盘的解决办法
- 样本3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其对策
- 2012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复习试卷24
- 雪茄是一种文化
- 2014-07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翻译与实践课程心得
- ORACLE EBS FORM二次开发整理
- 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分类电磁学含答案
- 超声心动图学试题及答案
- 2020届二轮(文科数学)选择填空专题跟踪训练(8)专题卷(全国通用)
- 2017-2018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各章测试题及期中、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10套)
- 法工委对地方性法规中以审计结果作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依据有关规定的研究意见-法工委函2017 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