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更新时间:2023-03-10 11: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教育事业十年发展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华蓥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回顾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截至2010年10月),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3所。其中公办学校35所,含教师进修校1所、完全中学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单设初级中学8所、单设小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幼儿园1所,村小58个;民办学校38所,含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单设小学1所、幼儿园35所、村小1个。全市学校(含公民办)占地面积1553亩,建筑面积44.9万平方米;在校学生58579人,其中高中生6565人、中职学生3882人、初中生15733人、小学生24849人、幼儿7550人;在职教职工3296人。
(二)发展成绩
1.协调推进各类教育,教育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学前教育逐步规范。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严格民办幼儿园办学审批,强化民办幼儿园管理指导,大力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以市实验幼儿园为示范、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覆盖城乡,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5%,保教质量逐年提高。
1
二是义务教育成果巩固提高。健全落实防控学生辍学长效机制和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机制,实行学籍信息化管理,全市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100%,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01%,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63%以内,小学毕业率100%,15周岁完成率100%,初中毕业率99.52%,17周岁完成率99.14%,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
三是高中段教育实现突破。合理调整高中结构、整合高中资源,实施华蓥一中整体搬迁,实现普高教育城市化目标;狠抓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和指导,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逐年增长。
四是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大力改善办学条件,2006至2010年共投入2500余万元,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和添臵实训设备,完成华蓥职业技术学校整体搬迁,选聘职校专业教师30余名;狠抓重点职校和专业打造,华蓥职业技术学校顺利通过广安市重点职校的验收,其电子专业成功打造为广安市重点职教专业;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五是特殊教育得到加强。健全落实残疾儿童入学保障机制, 2009年投资60余万元建成华蓥市特殊教育中心,为我市残疾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实行残疾随班就读制度,基本满足我市残疾儿童入学需求。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取得新的进展
2
一是“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初显。2009年,我市创新提出“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自主构建了理论体系,并从2009年秋季起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强力推进,效果明显。全市70%的教师课堂教学发生显著变化,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阶段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首届教育发展与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自学互帮导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2009年规划课题”。
二是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于2009年开始筹备,先后建立高中课改领导机构、制定《华蓥市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开展课改人员培训;同时不断添臵高中教学设施设备,认真开展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研讨,积极修改完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管理制度,2010年秋季从高一正式实施。
三是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有序推进。改变教育局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办法,突出德育和“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导地位,市教育局制发了《华蓥市学校工作绩效考评方案》和《华蓥市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全市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和学生评价办法,初步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考核评价体系。
四是德育工作起色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2010年市教育局制发了《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学校德育工作管
3
理进一步强化。坚持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道德、法制、文明、礼仪、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都得到提升。
五是艺体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强化学校艺体工作管理和指导,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每两年一次教育艺术节、初中学生篮球和小学生乒乓球运动会等活动,大力开展争创省、地、市“素质教育实验校”、“艺术教育特色校”等活动,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素质教育快速协调发展。
3.夯实基础能力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按照“统筹协调、分步实施、合理配臵、规划办学”的原则,强化布局规划,优化资源配臵,2006年以来撤并村小47个,使教育资源充分得到合理利用。顺利实施华蓥中学、双河小学、双河二小、古桥小学改扩建工程,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至2010年,全市投资近2亿元,先后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乡村教育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工程、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建设项目,新、改、扩建校舍10万平方米,全市学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三是完善教学设施设备。2007年投资1720多万元,完成农
4
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全市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全覆盖;2009年投资300万元建成教育城域网,有力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
4. 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教育人力资源持续优化
一是干部队伍水平提高。深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培养机制,营造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2006至2010年公开选聘学校校长、副校长共23名,中层干部近100名;从2010起年教育局机关和学校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强化学校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和自主培训等方式,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善管理、精业务的干部队伍。
二是教师队伍素质增强。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培训,通过实行新教师公开考聘、城区学校缺编教师公开考调、超编学校富余人员分流、教师支教、教师资格认定、名牌教师和骨干教师评选等管理办法,开展“园丁工程”、“教师专业提升行动计划”、“自学互帮导学法”专题培训、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新课程培训、教师素质提高年等师训活动,打造了一支综合素质好、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5.推进平安和谐教育,教育良好形象不断提升
一是安全维稳效果明显。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5
大力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和安保力量配备,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学校安全形势逐年好转,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健全落实信访工作机制,强化信访苗头预防和不稳定因素排查,信访案件做到接一件、办一件、无复访,全市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未发生一起进京、赴省或到广安非正常上访事件。
二是依法治教深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广安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治理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资料等现象,有力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认真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整肃活动,严厉查处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有力规范了教师从教行为。
三是教育惠民深入人心。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2006至2010年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施贫困大学生、中职生和中小学生资助,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三残”儿童入学问题,每年都超额完成民生工程任务,为困难学生入学提供了有力保障,群众对教育满意度越来越高。
(三)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成绩和升学率,教育观念和方式传统落后,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重文化轻能力、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教师基本上使用“满堂
6
灌”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兴趣不浓、思维得不到很好发展、动手和自学能力差、综合素质不强,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虽然自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大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式逐步更新和转变,但也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仍在用老观念、老方法进行教学。
2.学前教育整体水平较低
全市现有的36所幼儿园中,有35所是民办幼儿园,大部幼儿园普遍存在办学场地狭窄、设施设备不全、师资力量薄弱、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办学投入也严重不足,办园收益基本上未用于改善办园条件,办园质量得不到保障,不能满足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要。
3.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
客观上存在的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仍比较明显,农村中小学无论在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比较薄弱,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整体上也远远落后于城区学校,这种差距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4.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够完善,资金不足,教师紧缺,办学水平不高,仍然滞后
7
于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
5.教育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由于城市小区急剧增加,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大量村小因招不起学生被撤并闲臵,而城区学校因规划建设未跟上,教育资源越来越紧张,城区大班额现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依然突出。
6.学生教育管理缺乏合力
目前全市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34%,有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达66%以上,这些留守儿童主要通过寄宿学校、寄居亲戚和公婆在家管理,缺乏家庭、社会的教育、监督和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成为一大难题。
二、“十二五”期间教育面临的重大机遇 1.国家高度重视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重点,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2.国家基础建设投入向民生建设转移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为应对金融危机,在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资以拉动内需,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民生问题摆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国家在投入上也将向民生建设转移,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争取建设资金的广阔空间。
8
3.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
西部大开发的纵深推进,将推动我省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各类教育的投入必将进一步增加,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
4.川渝经济区加速发展
川渝经济圈的融入,让我市教育能够“走出去、引进来”,能够在成渝两地寻找到更多优秀合作伙伴,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5.革命老区浓厚的文化积淀
我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等德育活动提供了活教材,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重温历史,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浓厚的文化熏陶。
6.资源枯竭型城市效应凸显
伴随着我市城市发展的转型,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轻工业、旅游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的突起,为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
三、“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9
突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主题,进一步强化政府办学主体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机制,坚持多渠道筹资、多样化办学,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突出德育和“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地位,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夯实办学基础,促进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学校布局科学合理,师资队伍配备精良,办学体制灵活完善,教育环境平安和谐,各类教育基本普及,办学特色突出鲜明,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进入全省前列。
(三)发展任务 1.学前教育
一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15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逐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一年、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5%、80%、70%。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整合和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农村闲臵校舍举办幼儿园,满足农村幼儿入学需求。
二是调整学前教育布局。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
10
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按居住人口5000-8000人建一所幼儿园的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街道)幼儿园网点布局调整规划,力争每个镇(街道)建成1所中心幼儿园,离中心幼儿园较远的行政村建成1—2个附设学前班,逐步建立“一个中心幼儿园,几个分布合理的中心村幼儿园”的农村学前教育布局,实现幼儿教育办学条件完善化,发展规模化。
2.义务教育
一是巩固义务教育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村小,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就近入学原则,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和偏远学生住宿需求。大力实施教育助学和关爱工程,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到2015年,除失能儿童外,全市小学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年巩固率、届巩固率分别达99.9%、99.8%。
二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好规定课程。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监测制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规范语言文字,教学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1
三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臵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实行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按照校安工程规划,继续实施校舍安全改造项目,计划投入资金2308万元,规划改造校舍面积共27751平方米,改造完成后将彻底排除学校校舍中存在的危房。将省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不设臵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3.高中阶段教育
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稳步地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着力内涵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调整普职结构,合理确定普职招生比例,实现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到2015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8%,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二是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大高中新课改投入,配备完善实施新课改必需的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改善和优化高中教学场地,添臵充足的实验、体育以及常规教学器材,为课改实施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
12
价。
三是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4.职业教育
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征地扩建华蓥职业技术学校,计划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设实训基地1处、修建10000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购臵一批发展所需的专业设备,进一步改善华蓥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办学规模在4500人以上的省重点职校。
二是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全面推行“订单式”教育,根据就业订单开设专业,配臵教育资源,组织教育教学。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发不同课程模块,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满足受教育者不同的岗位需求。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挖掘潜力,积极开展短期培训,实行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强化技能训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是打造重点和特色专业。统筹全市中职学校的专业设臵,
13
根据现有资源和市场需求调整和开设专业,将机械加工专业作为重点专业进行打造,办出特色,创成品牌。到2015年,全市至少创建2个省级重点专业,不断提高华蓥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吸引力。
四是提高招生就业水平。将抓好职教招生、扩大办学规模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落实职教招生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大招生行为和秩序的规范力度。把就业服务摆在职业学校工作的重要位臵,加强校企联系,与外地公司、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人力供求关系。落实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职能,完善就业准入制度,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到2015年,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1500人以上,学生就业率达到99 %以上。
5.特殊教育
一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氛围。注重残疾学生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提高残疾学生综合素质。
二是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普通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扩大随班就读规
14
模。投入资金560万元,在环城路杜家坪村征地20亩,新建1所教学及生活用房3000平方米、专业仪器设备88台(套)的特殊教育学校,让残疾儿童能够更好地享受优质教育。
三是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落实特殊教育政策,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比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6.继续教育
一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加快学习型校园建设,基本形成全体教职工积极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校园。
二是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鼓励个人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校园为教职工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城域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 (四)重点工作
15
1.突出抓好德育
一是创新德育方式。重视德育课程设臵和开发,优化德育内容,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探索德育实施新途径。以“自律〃互帮〃导行”为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增强课程对学生的感染力,增强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做到智育与德育的相融互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是丰富活动载体。以活动为载体,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德育主题活动,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和内涵,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统筹规划建设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教育功能。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和德育专题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增加编制,落实人员,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抓好德育工作。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办学体制改革。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上,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公办职校与民办职校的联合与合作;实施多元化办学模式,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
16
投入机制;坚持走市场化办学、企业化经营之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学前教育办学体制上,大力扶持公办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举办幼儿园,逐步从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向以政府投入办学为主转变,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为体、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二是教育方式改革。加大课改培训力度,灵活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每三年对全市教师轮训一次,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课改执行力,实现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加强对“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操作方法,构建基本的学科教学模式。加强课改的过程管理和经验推广,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和学校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强化课堂教学指导、督查和考核;发现、挖掘、打造课改先进和经典课例,发挥好榜样的示范辐射作用。至2015年,实现“两个完全”,即教师完全能够运用“自学互帮导学法”理念设计与组织课堂导学,学生完全能够适应“自学互帮导学法”理念下的课堂。
三是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改变学校评价方式,完善对学校学年度绩效考评方案,加大平时工作考评力度,突出“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过程管理、安全工作等考评重点,建立起方式灵活、重点突出的学校评价机制。改变教师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以发展性和激励性为主,建立科学合理民主
17
的考评机制,充分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改变学生评价方式,学生评价以肯定在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和优点为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实现个性发展。
3.强化素质教育
一是规范办学行为。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不以成绩和升学率对学生、学校进行排名,不下达升学指标,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随意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严查乱订资料、违规补课行为。加强家校联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是加强艺体教育。加强学校艺体教育管理和指导,配齐配强艺体学科教师,积极打造艺体教育特色学校。坚持举办学生运动会、教育艺术节等艺体教育展示和竞赛等活动,促进学校艺体教育交流,提高学生艺体素质。科学安排学生学习、生活、锻炼,严格按规定执行学生作息时间,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坚持开展大课间操、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是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18
观。加强学生挫折教育,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看待成败得失,具备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加强团队精神教育,通过开展集体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定期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培养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生生活教育,通过开展生活知识、生存技能学习、培训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命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4.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推进同类型区域学校基本均衡。按照《十二五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逐步有序地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对各学校教学、生活用房、运动场地进行改扩建和新建,使绝大部分学校生均面积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到2015年,实现城区与城区、乡镇与乡镇、同一乡镇内、相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学校基本均衡。 二是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改革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做大做强公办幼儿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倾斜力度,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扩大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强化普通高中内涵建设,实现职教与普教协调发展。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特殊教育保障和管理体系。鼓励支持民办教
19
育,建立起公民办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办学格局。到2015年,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三是做强城区教育。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投资1000万元改扩建华蓥中学、双河二中、双河二小、双河三小等城区学校,新建校舍面积10000平方米。将双河二小杜家坪村小扩建为一所占地35亩以上、可容纳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1000人以上的单设小学。到2015年,扩大城区学校在校生规模6000人,城区学校整体在校生规模达全市学校的55%以上。基本适应城市发展的步伐和要求,基本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四是做精农村教育。合理布点农村学校,科学配臵教育资源,结合中小学校安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将地理位臵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具有较好基础的农村学校进行重点打造,学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均达到国家中小学办学标准。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实行精细化管理,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创建一批农村精品和示范学校。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政府发展教育的主体职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坚持把发展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健全领导体
20
制和决策机制,坚持市委、市政府定期和不定期调研教育工作制度,帮助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将教育工作纳入部门、乡镇(街道)目标管理,构建“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市级领导联系学校、市级部门支援学校、乡镇街道干部包校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工作格局。
2.保障经费投入
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使教育投入总量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教育投入结构与教育布局结构变化相适应,教育投入方式与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相适应。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本级财政投入保持“三个增长”,使教育投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经费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对学生公用经费的跟踪审计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学校干部队伍管理制度改革,健全落实公开竞聘、选聘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完善的干部培养和选拔体系。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力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创新精神强、有梯次的学校干部队伍。按照“加强学习,做建设学习型校园
21
的倡导者;解放思想,做转变观念的先行者;忠诚敬业,做科学发展的践行者;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的推动者;行为世范,做师德师风的表率者”的要求,加大学校领导干部的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战斗力、凝聚力强的领导集体。
二是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按照“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为人师表”的要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提高教师队伍师德水平。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扎实开展好“自学互帮导学法”专题培训、“教师专业提升行动计划”、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培训、学历和健康培训等师训活动,从思想、业务、文化、身心等方面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把教师队伍建设成受学生爱戴、让家长放心、使社会满意的文明传承者、方法引路人、灵魂工程师。
三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严格按规定做好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工作。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学校实行一定的倾斜政策,逐步制定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规范用人行为。完善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区中小学教师在评聘中级及以上职务(职称)时,必须要有一年以上
22
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
4.加快信息化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装备教学计算机,力争全市计算机生机比达10:1,城区学校及寄宿制学校建成电子监控系统。加强资源库建设,通过采购成品与教师自制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教育城域网资源建设。加快网络化建设,力争60%的成建制学校实现“班班通”工程。巩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成果,充分发挥设施设备使用效益,促进教师采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开展好信息技术课程,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5.推进依法治教
深入贯彻实施《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切实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强化教育行政监督机制,规范学校办学、招生、收费等行为的管理,坚决查处违规事件,促进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从教。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完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加大教育督导网络建设。切实加大对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力度,落实教育工作责任。加大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的督导力度,促进学校规范化发展。
6.维护安全稳定
加强安全机构建设,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监管体系,努力构
23
建市、校、班三级监管网络。建立完善应急处臵工作体系,强化落实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完善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工作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学校监控设施全覆盖。推行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和示范食堂创建工程。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安保人员配备,深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安全专项整治,提高学校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健全落实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制度和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解决好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日
24
正在阅读:
华蓥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03-10
违纪调查报告01-23
青工思想调查报告01-05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学习指导素材 北师大版 精05-29
地理调查报告 - 图文07-01
客户调查报告11-01
客家文化调查报告07-25
物流企业调查报告07-25
市场调查报告12-12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10-05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华蓥市
- 事业
- 规划
- 发展
- 教育
- 十二五
- 离散数学图论部分经典试题及答案
- 《资产评估》课程期末综合练习题
- 综治维稳暨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 TRS政府内网综合门户解决方案
- 细胞生物学题目
- 展开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
- 中国网络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毕业论文 - 图文
- 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办法
-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精品教案及计划(全册)
- 泰安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办法 - 图文
-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一本)可以直接打印- 副本 - 图文
- 2014实务笔记市政
- 中国民间美术
- 雅思作文Part2--Study abroad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西气东输二线轮吐支干线增输工程施工技术总说明
- 南农公共体育网球题集(1)
- 地质学简答题 - 图文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