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材

更新时间:2024-02-18 12:34: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试用版)

主 编:翟杨琴

目 录

《弟子规》总 序…………………………………………( ) 《弟子规》内容简介…………………………………………( ) 《弟子规》全 文…………………………………………( )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篇二:诵读教材——国学经典

第二单元 国学主题

单元导读

在西方人看来,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没有留下自己“亲笔”作品,但却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三个伟人之一。《论语》与记录古希腊苏格拉底思想的《辩白》,与描述耶稣言行的《福音书》一起被公认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

1.《论语》卫灵公篇

大家一起诵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评析】人类是群居动物,为了共同的理想与事业,人们携手团结,彼此互动协作。不过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要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

“严以责己,宽以待人”是值得提倡的,能做到这一点,自然就能少被人怨恨了。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甲乙两人关系不好,彼

此埋怨,周围的人试着去劝说他们和好,但是这两人无一例外地都言辞指责对方如何如何不好,丝毫不说自己有什么不对。这样的现象不但存在于普通人之间,也存在于恋人之间、夫妻之间、子女之间、同事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等。其实民谚语说得好,“一个巴掌不响,两个碗叮当”,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那么许多怨恨和埋怨都会烟消云散。

所以当我们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要经常多想一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怎样改善才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才能与别人友好相处。责己严,待人宽,才能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创建和谐社会。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人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

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评析】这两句话很明白清楚,就是说个人的修养。巧言的内涵,也可以说包括了吹牛,喜欢说大话,乱恭维,说空话。巧言是很好听的,使人听得进去,听的人中了毒、上了圈套还不知道,这种巧言是最会搅乱正规的道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一个意思是,作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也是小不忍。这个“忍”可以作这两面的解释。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

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于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人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大家一起读

认 识 孔子

孔子,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的

思想和学说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宝

贵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世界

十大名人之一,由此可见孔子在世界文明史

上的地位。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从小受到母亲严格的教育,逐渐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孔丘从小就懂得孝顺,从来不惹母亲生气。他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后,就帮助母亲干活。母亲洗衣,他挑水;母亲洗好衣服,他就去晾晒。他很有眼色,干活从来不用母亲支使。母亲去世后,少年孔丘想凭借父亲曾是贵族的地位,进入上流社会,但总是遭到嘲讽和羞辱,被拒之门外。此后,小孔丘落入社会最低层。为了谋生,他给人家挑水、扫院、拉车、放牛、牧羊、种菜。孔丘吃苦耐劳,又肯动脑筋,所以,各种活他都干得很出色。种菜,菜长得旺盛鲜嫩;放牧,牛羊膘肥体壮,而且,产崽率

高。在空隙时间,孔丘抓紧时间读书,他对当时的礼仪有很深的造诣。他还学会奏乐,经常在婚丧嫁娶场面上当吹鼓手。少年孔丘生活过得很充实。孔子一生中,当过一些大小官吏,但时间都不长,干得最长的事是教书。人称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故事: 宽容就是卸下心中的石头

一次,老师问小朋友:“你们有讨厌的人吗?”小朋友们有的不吱声,有的点点头。接着,老师发给班级每个孩子一个纸袋,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你们把你所讨厌的人的名字写在一个纸条上,也可以用符号代替。每天放学之后,请大家到路边找一些石头,回去把这些写着名字的纸条贴到石头上。把你非常讨厌的人的名字,贴在大一点的石头上;一般讨厌的,贴在小一点的石头上。每天,你都把?讨厌的人?放进这个袋子里,带到学校里来。”

小朋友们听了,感到很有趣,放学后,他们都抢着到处去找石头。第二天一早,孩子们都带着装了石头的袋子来到学校,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讨论……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有些小朋友袋子里的石头越装越多,他们自己几乎都快提不动了。

“老师,拎着这些石头来学校好累啊!我都快累死了!”小朋友们开始有一些抱怨。老师笑了笑,对孩子们说:“那就放下这些石头吧,以后也不要往里面放石头了!”

小朋友们都很诧异,为什么不搜集了呢?

篇三: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第一部分:概说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核心价值向传统文化回归,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而不能一味照搬西方文化理念。要把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精髓,以及一切有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古为今用,当代核心价值应当大量地从中吸取养分,而不能将其妖魔化,甚至另起炉灶,事实证明那是行不通的。

为此,我们要结合德育大纲、中小学语文教学标准,结合“中国梦”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充分汲取传统教育中科学的方法,在我校系统、适量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使孩子们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在道德、文化的修养上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中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5.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书面语建设的过程。传统经典,字字珠玑,金声玉振。我们应当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讷,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来源

(一)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传统经典。

(二)优秀的古诗文

四 、国学诵读经典的处理原则

在充分尊重原典的完整性的基础上,谨慎地弃除或改写经典中一些确实与

当代人价值观念相冲突的内容,并做必要的说明,做到既对经典负责,又对教育负责。在充分的实践基础上,做到典范化、科学化、校本化、时代化、趣味化、持续化

五、 国学经典诵读的评价

只鼓励、不批评。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采取激励措施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竞赛、知识问答、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激励。

第二部分:国学经典诵读内容提纲

七年级(初中)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论语》、《朱子家训》。

(二)古典诗词:

【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

建·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泊秦淮】(杜牧·唐) 【浣溪沙】(晏殊·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如梦令】(李清照·南宋)、【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山中杂诗】(吴均·南朝)、【竹里馆】(王维·唐)、【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

(刘长卿·唐)、【约客】(赵师秀·南宋)、【论诗】(赵翼·清)

八年级(初中)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大学》、注释版的《颜氏家训》。

(二)古典诗词:

【长歌行】(汉乐府) 、【野望】(王绩·唐)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黄鹤楼】(崔颢·唐)、【送友人】(李白)、【秋词】(刘禹锡·唐)、【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浣溪沙】(苏轼·北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赠从弟】(刘桢·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九年级(初中)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中庸》。

(二)古典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唐)、【月夜】(刘方平·唐)、【商山早行】(温庭筠)、

【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晏殊·宋)、【浣溪沙】(苏轼)、【醉花阴】(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从军行】(杨炯·唐)、【月下独酌】(李白)【羌村三首】(杜甫)、【登楼】(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别云间】(夏完淳·明)

第三部分:国学经典诵读实施的建议:

一 提高诵读认识:

口诵心惟是传统语文教育基本的读书方法。古人写文章、作诗注重音律,文言文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而诗词曲赋语言的精美更不待言。唯有熟读成诵,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古诗文的音韵特色,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形成语感。真所谓“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学生明确了诵读的重要性,就会充满热情的投入其中,品尝大量诵读带来的甜美滋味。

二 制订诵读计划: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克服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按照教材及诵读建议有序地进行。不可贪多,也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至搞一股风。从语文学习来说,只要我们以口诵心惟的方法,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诵读积累,其最终效果远胜于教师的满堂灌。时间安排:每周一节课、晨晚十五分钟、假期不放松。

三 安排专题性的诵读演示:

经典诵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性的诵读课,让实施的教师把握其施教分寸。

四 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诵读的积极性,使国学诵读持续下去。拟制定以下多项活动:

(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五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

(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

(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

(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作品展。

(6)仿写改写和创作。在大量诵读、多方面熏陶的基础上,鼓励、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改写和创作。仿写从四言、五言、七言到长短句都可,改写指改成散文诗、散文、短剧、小说等,创作则更不拘形式。期末汇编成个人诗集。

(7)编写古诗文专集和个人诗集。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专集必须有集名、封面设计、目录、主题等,尽可能有艺术特色。

五 评估验收成绩:

宽容、褒奖为主。

古诗文诵读必须注重实效,强调过程,注重评估。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学生的每一份收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每个学生拥有一张古诗文诵读成绩卡,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等。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成绩。同时,将古诗文诵读成绩作为语文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持续、有序、有效的进行。__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ew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