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的评价

更新时间:2023-08-06 00: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

第五章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

教学目的:主要了解和掌握教育评价的内涵、类型与功能;传统教育评价制度的缺陷与新课程改革评价的价值取向、理念及其内容;传统教师评价的反思与现代教师评价的特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与操作程序;学生评价的类型与功能;新课程中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

教学重点:新课程改革评价的价值取向、理念及其内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与操作程序;需要转变的三种习方式;成长档案袋评价。

教学难点:传统教育评价制度的缺陷;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与操作程序;长档案袋评价。

课时安排:4课时

案例:“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也记不住了。好在工夫不负苦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第一节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一、评价概述

(一) 评价概念

1.概念:凡具有衡量人或事物价值,进行价值判断的一切活动,都是评价。

2.什么是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二)评价的功能与类型p148

1.评价的功能:

记录功能;目标导向功能;鉴定功能;诊断和调节功能;激励功能;选拔淘汰功能;研究功能功能。

2.类型

按评价参照标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主体:自我评价与外来评价

按评价目的: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

按评价对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

二、对课改前教育评价的反思

1.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2.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

3.评价方法单一: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的评价,注重相对评价,忽视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异性评价。

4.教育评价主体“错位”: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

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三、基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关评价的内容: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二)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1.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存在的问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与评优功能,忽视评价的帮助与激励的功能。

3.改革的方向:

应强化评价的改进和激励的功能,弱化甄别、选拔与评优的功能。

(三)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评价理念

(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2)评价旨在存进教师与学生发展

(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新课程评价理念的具体内容

(1)评价内容综合化:关注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情感体验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互动化:以教师为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3)评价过程动态化

(4)评价方式多样化。

第二节 教师评价

一、教师评价的涵义

(一)教师评价的内涵

广义:是对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进行判断和描述的过程。

狭义:是对个体教师在从事教师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的判断和描述过程。

(二)教师评价的沿革

国外正式的教师评价出现于20世纪初,70年代开始推广并于90年代迅速发展。我国的教师评价开始于60年代,到80年代以后变得较为正式。1991年5月,全国第一次教育督导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

作会议颁布《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教师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

为什么正式教师评价出现得如此之晚?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学本身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即使在课堂情景非常具体的情况下,也没有人确切知道在影响优秀学生的学习上,教师在理想上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二是人们一直假设教师是绝对正确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有责任。 (Shinkfied,A.T.&Stuffle-beam,D.,1995)。

(三)教师评价的基本目的:

1.提高教学效能。就是通过衡量结果、评判等第、明确职责、奖优罚劣或去除不称职的教师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它通常与教师聘任、提升、增薪等人事决策相联系;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通过诊断问题,提供教师优缺点信息,鼓励改进,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与专业水平。

二、传统教师评价思想的反思

(一)传统教师评价:教学效能核定导向。

(二)其蕴含的假设是:

1.学校教育的质量主要靠去除不称职的教师来得到保证。

2.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些不称职的教师很难把自己提高到预期水平。

3.教师主要是由外部压力而得到激励的,教学效能核定可以用作主要二、传统教师评价思想的反思

(三)传统教师评价的基本特点:

1.主要是一种与奖惩挂钩的一种终结性评价;

2.强调学校目标的实现,强调对教师的管理和领导者的权威;

3.在评价组织上,往往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三、现代教师评价的特点

(一)现代教师评价: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二)现代教师评价的理论假设:

1.对于教师来说,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2.当教师获得足够的信息与有用的建议后,他们就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水平。

3.作为专业工作者,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具有高度的热情。

(三)现代教师评价的特点

与传统教师评价相比,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评价目的上,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

2.评价组织上,注重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评价信息的广泛沟通。

3.评价内容上,注重全面性,强调教师过去的表现与未来发展的结合。

4.评价方法上,注重分析性,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5.评价效果上,注重内部导向,着眼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四、现代教师评价的类型

目前,从收集信息的方式来划分,存在三种不同的教师评价类型(Medley,D.M. Shannon,D.M.,1995):

(一)教师胜任力评价(teacher competence evaluation)

评估教师所需要的素质或胜任力,即教师知道些什么,通常是用纸笔测验和访谈的形式进行,通常在教师进入教育岗位之前进行,其结果常常作为教师资格证书或执照授予的依据评估。典型的测验主要是测量两类知识:内容知识和专业知识。

(二)教师绩效评价(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教师绩效评价是对教师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就是教师的工作行为进行评定,以了解教师工作的质量。通常是在工作中通过课堂观察,由领导、同事和学生等作出主观性评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

教师的绩效评价是多维的测量,通常是一个评定量表,由评估者在观察的基础上给出评定结果。

教师绩效评估的内容效度取决于其项目是否与教师胜任力测验一致,以及其是否与教师绩效相一致。其预测效度取决于它与教师有效性测量的相关。

(三)教师有效性评价(teacher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教师有效性评价是对教师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进行评价,也就是评价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在重要的教育目标上进步的情况,通常是通过同一测量工具的前测与后测之间的差异,同时考虑学校、班级的原有情况,通过回归方程来预测学生应该取得的进步,并将之与学生实际取得的进步进行比较来得到,也可以用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对教师和教学的效果的看法。

这三种类型的评价在功能上是有着明确的区分的,它们应分别用在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教师胜任力评价用于职前教育及培训,以监控教师职前教育及培训的进程与效果;教师绩效评价和教师有效性评价用于教师职后和在职期,以评价教师工作的质量作为教师留用、奖惩及提职的依据。

但他们相互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绩效评价是教师胜任力评价的效标,而教师有效性评价又是教师绩效评价的效标。

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理念

(一)基本理念

1.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

2.强调教师的评价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

3.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

4.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渠道提供反馈信息

(二)实施步骤:p159

1.确定评价对象和范围

2.确定评价目的:改进教学、评优评先、提升能力等

3.根据目的分解评价目标

4.收集和处理资料:途径

斯科利文提出:(1)判断;(2)现成的资料;(3)观察:学生、同行、管理人员的观察;

(4)测验的资料;(5)教师自陈材料;(6)其他材料;

5.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师评价的策略:p169

(一)教师素质评价的标准:表格p169

素质评价(思想、文化、业务、身体、心理);职责评价(教学工作);绩效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

(二)教师的反思与自我评价

(三)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表格p172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涉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学生的听课态度与学习状态

六、教师评价的方法

1.自我评价法

2.学生评教

3.同行评议

4.领导评议

5.专家评价

6.书面资料的收集与观察

第三节 学生评价

一、学生评价概述

(一)学生评价的内涵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p180

(二)学生评价的标准

我国尚未有一个独立的学生评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现代的学生评价标准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建立自信。

(三)学生评价的类型

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3. 根据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指评价过程中,有些评价对象难以量化或不宜量化,则对其信息、资料、有关情况进行“质”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描述性的价值判断。如等级法、写评语等。

定量评价是指通过对收集的有关信息、资料等采用数学的方法,取得各种数据,以数据作基础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如用百分制表述学生成绩。现在常用的数学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教育统计方法和模糊教学方法。

3. 根据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实证化评价是指用实际的证明来判断事物属性或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类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模拟法、理想化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和系统方法。

人文式评价是侧重于个体的主体意识和心理活动规律,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交流,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类方法。主要包含哲学方法、历史方法、伦理方法等。

4. 根据评价主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评价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作出的评价。如学生的自我鉴定,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自我检查。由于缺乏外界参照系,横向比较困难,因而评价易染上主观色彩,客观性较差。

他人评价是指自我评价之外的评价。即评价对象以外的组织或个人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如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他人评价又称外部评价,较之自我评价客观一些,要求更严格一些,更容易看出成绩与问题,有益于评估对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及同行间的学习与提高。但进行他人评价的组织工作较困难,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较多。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

另类评价是指运用不同于传统标准化测验的所有方法与技术,获得学生的表现并作出评价。以观察、记录让学习完成作品或任务、团体合作计划、实验、表演、展示、口头演说、检核表等多种方式进行取。信息是多方面的如言语、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

另类评价的主要方法有:(1)构答反应题,要求学生写出问题答案;(2)短文,要求学生用一两段文字对短文进行描绘、分析、解释、总结;(3)写作;(4)口头演说;(5)展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其他观众面前进行演示或生动地表演;(6)实验,要求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7)作品,收集学生自认为能代表自己水平的平时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进行自我评价,并说明选择该作品的理由。

另类评价是在1989年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学生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中提出的。

(四)学生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导向功能

3.发展功能

4.管理功能

二、传统学生评价制度的缺陷

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学生评价制度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这种功能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学生评价积极作用的发挥,也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把考试与测验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考试与测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几乎成了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惟一形式;以偏概全的评价模式,是“应试教育”赖以产生的实践基础。

(二)形成了对分数的过分追求

传统学生评价以考试和测验为主要手段,评价结果自然是以分数为表现形式。由于过分强调分数,导致了以分数为对象的“偶像崇拜”。

教师与学生为追求结果而不顾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生过程产生极大冲击,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评价结果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改进和提高也影响甚微。

由于分数常常作为对学生分等鉴定的工具,使许多学生产生焦虑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压抑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学生普遍滋生厌学情绪,甚至逃离学校教育。

填空:“天空是( ),”标准答案是“蓝蓝的”,学生填“灰灰的”教师判错。“冰溶化成了( ),”老师希望学生填“水”,但有个学生填的是“春天”,得了0分。——孩子作为一个人还有没有表达的自由?“冰化了,春天来了”,多好的句子,多有诗意啊!应该得200分!但是老师给了0分!

“看图说话,并填上合适的形容词。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河欢快地…河水很-----…”

记得当时,我填的是“活泼”。“河水很活泼”这看起来似乎有点搞笑,河水怎么能用“活泼”来形容呢?“清澈”还差不多。标准答案恰恰正好是“清澈”。语文课上,老师教我们用“活泼”造句,不外乎是“小狗很活泼”、“小朋友很活泼”等等这类句子,从来没有“水很活泼的”,因为“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

泼”是用来形容有生命的事物。

(三)学生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难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全面

传统学生评价单纯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和管理功能。这种评价功能的单一化,使教师评价学生时随意性增大。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对学生品德和体育水平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占主导地位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老师不考虑教育教学目标,只是从某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甚至仅仅从分数作出发点来评价学生的一切。品德评价走过场的现象更是学生评价中的一大通病。这些做法,很难保证学生评价的客观、准确和全面。

(四)学生评价难以产生有效的教育效应

传统学生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便评价应有的教育效应大大降低。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虽然考试的高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激励作用,但由于缺乏进一步评价的信息,这种激励作用发挥的时间非常有限。尽管低分也可以激励部分学生从挫折中奋发,但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低分特别是无更多信息的低分,常常传导致意志消沉、学习自信心下降。

三、教师如何评价学生

(一)教师日常评价p181

1.真实性评价

2.即时性评价

(二)成长记录档案袋

(三)书面测试

三、学生如何自我评价?P188-192

(一)自我评价的内容

(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思考与练习

1. 简述课改前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2.简述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及其具体内容。

3.简述现代教师评价的主要特点。

4.简述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理念与步骤。

5.简述传统学生评价的主要缺陷。

6.简述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的主要要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eu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