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同安区2011届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2 21: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同安区2010-2011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图1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图1

2.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3..如图3所示的四种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

4.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

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绝缘物质

5.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4所示,当物体静

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P甲>P乙,F甲=F乙 B. P甲=P乙,F甲>F乙

图4

6.高压锅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它能很快地煮好饭菜,其主要原因是( )

A. 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损失热量少 B. 传热快,缩短沸腾时间

C. 增大了压强,从而提高了水的沸点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C. P甲=P乙,F甲<F乙 D. P甲<P乙,F甲=F乙

7.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当要研究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则下列哪个实

验研究不是应用控制变量法? ( )

8.如图5所示的四个图的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乙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图丙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D.图丁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9.图6为小松妈妈去百货大楼购物,自动扶梯把她从一楼匀速送到

二楼的过程中,她的(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动能增大,重力势重力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10.右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

图6 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

是( )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11.某机要室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图7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图7

12.某同学采用如图8所示电路做电学实验时,出现一处电路故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R1短路 B.若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R2断路 C.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R1断路 D.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R2短路 二、填空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如图9,甲、乙图都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其中甲图可以说明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乙图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图9

14.用劣质的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用

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的有机物分子在 ,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 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5.在运动场上奔跑的运动员,相对看台上的观众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冲刺刚过终点的运动员,如果立刻停下来,就容易向前摔倒。这是因为脚突然静止了,但人的上身由于 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6.如图10甲所示是现代城市某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

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如图10乙和丙是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甲 乙

图10

17.如图11所示,物体A在F1=5N和F2=3N的作用下,仍

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 (填“左”或“右”),物体A所受的合力为 N。

18.在探究流速大小与流体压强的实验时,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

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乒乓球没有下落,如图12所示。可说明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11

图12

19.张刚的妈妈周末直接用“清洁球(铁丝)”打磨铁锅底的锈迹,隔一

会儿感觉铁锅发烫。张刚向妈妈解释:此过程能量的转化是由 能转化为热能,增加铁锅热能的方式是 。

20.如图13所示,弹簧下端挂一条形磁铁,磁体的下端为N极,条形磁

体的正下方有带铁芯的螺线管。闭合开关后,弹簧的长度会 ,

图13

如果滑片P向右移动,弹簧的长会_______(两空均填“伸长”、“缩短”或“不变”)。

21.一名工人用如图14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450N的重物,绳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重物在5s

内匀速上升了1m.则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图15 图14

22.如图15所示。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

电池充电,供夜晚路灯照明。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7.56×106J,这与完全燃烧 kg的煤放出的热量相当(煤的热值为3.0×107J/kg);这些能量可供功率为30W的路灯工作 h。 三、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

23.如图16所示,看漫画,读信息,回答问题。

在炎热的夏天,将茶叶包装后放入冰箱,用低温的方法贮存,可以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1)请解释图中茶叶包装表面“汗”产生的原因?

(2)过一会儿,发现茶叶包装表面的“汗”又消失了。这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四、作图题(本大题每图2分,共4分) 图16 24.请在图17中画出支点o、动力F1的力臂l1。 25.如图18所示,一束光垂直直角三棱镜AB边入射,从AC边又射入空气中,请画出从AC

边出射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5小题.共28分) 26.(4分)请你读出图19中各测量工具的示数:

(1)甲图中A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2)乙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 (3)丙图中电能表的示数是_______kW·h;(4)丁图中物体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N。

0 1cm 2

甲 乙 丙 丁

27.(4分)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

学进行了实验研究:

(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20(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闹钟声。

图20 (3)在玻璃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

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小闹钟,如图20(乙)所示,则∠AON是该光路的________(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__(选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28.(6分)小宇同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测定“盛洲”牌花生油的密度, a、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21(A)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b、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按图21的B、C、D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1)小宇所测油的质量为 g,油的密度为 g/cm3。

(2)请你分析一下,这样测出的结果油的密度偏大还是偏小?答: 。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以如何改进?答:把BCD改为 (写序号)

图19

图21

29.(6分)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

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材料 原长/m 温度升高/℃ 伸长量/mm 1 1 10 0.19 铜

2 2 10 0.38 铜

3 1 30 0.57 铜

4 1 30 0.69 铝

5 2 10 0.46 铝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仪器是 和 。

(2)比较实验序号 与 (或3 与 4),可得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3)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0.(8分)某同学做“测定一个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

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V。

(1)如图22是他实验的电路,但连接不完整, 请你给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

(2)电路连接完整后,当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的 示数将 。(填变化情况) (3)实际实验的有关记录与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功率(W) 1 2.20 0.22 2 1.50 0.16 0.24 3 2.50 0.24 0.60 该同学注意到灯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暗,第三次比第一次更亮。你认为,根据他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呢?

(4)他还注意到,这个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灯丝的电阻,并完成了有关计算如下表格: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灯丝电阻(Ω)

1 2.20 0.22 10.00 2 1.50 0.16 9.38 3 2.50 0.24

这位同学有些纳闷: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三次计算的灯丝电阻却不一样呢?

请你对此作出可能性的解释: 。 六、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

31. (6分)在图2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 =2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1的阻值。

32.(6分)某晚报曾报道:两辆共1000个车轮的自行式液压平板车组驮着1200吨巨龙般的化工塔,从某港区多功能集装箱码头顺利运抵某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体化工地(如图24所示)。短短10公里路程,整整走了6个小时,平均时速才3公里左右。如果每个车轮着地面积为0.02m2,车轮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Pa。则:

(1)以上加下划线的文字叙述,你认为是否科学,请通过计算说明。 (2)在不计平板汽车自重的情况下,计算说明这两辆平板车是否超载?

5

图24

33.(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5(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探究,电源为可调压直流学生电源,电压表量程为“0~15”,电流表量程为“0~0.6A”,小灯泡标有“6V 1.2W”字样,Ro为20Ω的定值电阻.小组根据记录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描绘出U-I关系图,如图22(乙)所示.

(1)求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求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通过Ro的电流

(3)调节电源电压,求当小灯泡与定值电阻Ro消耗的总功率为0.8W时,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图25

同安区2010-2011学年(下)九年级质量检测

题号 1 答案 D 2 B 3 A 4 C 5 A 6 C 7 D 8 C 9 D 10 C 11 A 12 D 13.运动状态 形状 14.扩散(或运动) 温度15.运动 惯性 16.凸 远离17.右 0 18. 增大 变小19.机械 做功20.缩短 缩短21.120 75% 22.0.252 70 23. (1)“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包装表面,放热液化而成的; (2)这属于汽化(或蒸发)现象

24.支点o与力臂l1各1分。25.法线与折射光线各1分。26.(每空1分,共4分) (1)2.11~2.15 (2)38.5(3)2009.6 (4)2.4 27.1)空气 (3)入射角 能 (4)强

28.a、右 (1)48 0.96 (2)偏大 (3)CDB(或CBD) 29.(最后一空2分,其余各1分。共6分) (1)刻度尺 温度计 (2) 2 5

(3)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原长有关。 30.(第步各2分。共8分)

(1)滑动变阻器接正确1分;电压表接正确1分;(2)变大 变大 (3)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有关;(4)10.42 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31.(共6分)解:(1) U2=I2R2 =0.3A×20Ω=6V...........(1分)

∵R1与R2并联???????????????????(1分) ∴ U=U2=6V...................(1分)

(2)∵R1与R2并联???????????????????(1分)

∴I1=I-I2=0.5A-0.3A=0.2A U1=U2=6V...................(1分) R1=U1/I1=6V/0.2A=30Ω ...................(1分) 32.(共6分)解:(1)∵V=S/t=10km/6h=1.67km/h..................(1分) 1.67km/h≠3km/h..................(1分)

∴报道不科学。..................(1分)(2)两辆平板车能承受的最大压力F:

F=ps=7×105Pa×1000×0.02m2=1.4×107N................(1分)

化工塔所受的重力G:

G=mg=1.2×10kg×10N/kg=1.2×10N................(1分) ∵G

33.(共8分)解:(1)R2=U2/P2=(6V)/1.2W=30Ω.................(2分) (2)I0=U0/R0=1V/20Ω=0.05A............(3分)

(3)由图可知:当U=2V,I=0.4A时电路的总功率P为0.8W。...........(1分) 此时定值电阻R0的功率P0为:

P0=U0/Ro=(2V)/20Ω=0.2W..............(1分)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1为:

P1=P- P0=0.8W-0.2W=0.6W..............(1分)

2

2

2

2

6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eu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