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冲突本末

更新时间:2024-06-18 19: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冲突本末

纳赛尔是“泛阿拉伯主义”的信奉者, 他认为阿拉伯世界最终应该走向统一的

大阿拉伯联邦。纳赛尔设想的大阿拉伯联邦是超越宗教的政教分离国体,只要是讲阿 拉伯语的,不管什么民族,什么宗教信仰,都是大阿拉伯联邦的成员。要达到这个最终 目标,纳赛尔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把埃及建成一个富强的国家,成为阿拉伯联邦的 基石;第二步,收回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主要是指巴勒斯坦);第三步,建成统一 的大阿拉伯联邦。

为了尽快使埃及富强起来,纳赛尔采纳了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方式,重工业 、国防工业优先的建国思想。当然纳赛尔的社会主义和苏联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一回 事。纳赛尔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既不一边倒向美国 阵营,也不一边倒向苏联阵营,为阿拉伯世界开创了一条新的外交道路。

纳赛尔的另一个宏大计划就是歼灭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要达成这个目的,离 开大国的支持是不行的。美国支持以色列,纳赛尔就向苏联寻求军事上的支持。苏联 出于冷战的需要,也需要在中东寻找一个战略伙伴,双方有共同的战略目的,于是苏联 逐步成为埃及的主要军火供应国。在苏联的援助下,埃及的军事力量稳步增加,特别 是空军和装甲部队有明显增强, 近代战争的作战能力有很大增长。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领袖,能像纳赛尔这样得到阿拉伯民众的衷 心爱戴。纳赛尔推翻了腐败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进步的共和国,奉行不结盟的独立外 交,这些都得到阿拉伯人的赞赏。特别是纳赛尔敢于向西欧列强挑战,收回了苏伊士 运河,又使纳赛尔名声大震。纳赛尔口才很好,他富于情感的政治演讲,感染了无数阿 拉伯人民。下面摘录一段纳赛尔的有名演讲。 “我们在与西欧列强和以色列双 方作战。西欧列强制造了以色列,侮辱了我们阿拉伯民族,而且更有甚者,不管在194 8年以前还是以后,西欧列强对我们阿拉伯人一直视而不见,对我们的感情、我们的希 望、我们的权利,从未给过一顾。我们要教会西欧人,那些愚弄我们、侮辱我们、践 踏我们权利的西欧人,懂得尊重我们阿拉伯民族,认认真真地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对手 。”

当时沙特阿拉伯等亲美国家禁止出售纳赛尔的画像,人们就从黑市买来纳赛尔的 画像挂在家中,向神一样地对纳赛尔祈祷,把阿拉伯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纳赛尔身上。 每当埃及的“阿拉伯之声”电台播放纳赛尔的讲话时,收音机旁总是挤满热情的听众 。人们传诵着纳赛尔的故事:纳赛尔贵为总统,但仍然住在普通的平房里, 他没有艳 闻,没有存款,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埃及,为了阿拉伯,,,。很多阿拉伯国家的人民 都盼望自己的国家与埃及合并,接受伟大领袖纳赛尔的领导。 1958年2月,叙利亚与 埃及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纳赛尔的大阿拉伯联邦的梦想,好像已经看到了曙光 。

然而一个统一强大的阿拉伯联邦,必然威胁到以色列的生存,以色列不允许阿拉 伯联邦的诞生,要把她扼杀在摇篮中。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发起突然袭击,拉 开“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序幕。以色列在几天之内摧毁了埃及十几年装备起来的空 军,占领了埃及的整个西奈半岛。埃及军事上的惨败,大大打击了纳赛尔的威信,破碎

了纳赛尔的梦,也破碎了阿拉伯人的梦。

1970年9月28日,纳赛尔因心脏病突发去逝,几十万人为他送葬,人们唱着:“世 间唯一的神安拉,纳赛尔是他的爱儿”。那时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把阿拉伯统一、阿拉 伯复兴的期望寄托在纳赛尔身上。纳赛尔死了,埃及败了,阿拉伯的统一和复兴,转眼 变成看不到期待的渺茫。

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也就是纳赛尔的时代,泛阿拉伯主义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 思想。纳赛尔死后,利比亚的卡扎菲、伊拉克的侯赛因都试图继承纳赛尔的衣钵,重 新打起“泛阿拉伯主义”的大旗,统一阿拉伯世界。但他们的资历、人品和威望,都 无法与纳赛尔相比,纳赛尔没有接班人。此后,泛阿拉伯主义虽然仍是阿拉伯世界的 主流思想之一,但其主导地位已逐渐被“泛伊斯兰主义”,即我们所说的“伊斯兰原 教旨主义”所代替。

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非常不同。泛阿拉伯主义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 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联邦,强调不论宗教信仰,不论民族,凡是讲阿拉伯语的都是一家 人;泛伊斯兰主义则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体系, 强调不论国家 ,不论种族,不论讲什么语言,凡是信伊斯兰教的都是一家人。泛阿拉伯主义的基石是 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兰主义的基石则是伊斯兰宗教信仰。伊拉克的萨 达姆侯赛因是泛阿拉伯主义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则是泛伊斯兰主义者。

“泛伊斯兰主义”或“原教旨主义”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的伊斯兰政治家和宣 传家哲马鲁丁?阿富汗尼。1920年代创建的“**同胞团”,是现在“伊斯兰原教 旨主义者”的先驱。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为什么近代伊斯兰国家落 后了?为什么伊斯兰教徒不断被异教徒欺压?那是因为我们偏离了伊斯兰的真正精 神和基本原则。我们必须返回到伊斯兰精神的原点,才能改变伊斯兰世界的现状。”

人们为什么会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实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有自己的理论 :“现在人类社会的战争、暴行、屠杀、迫害,都是来自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等人类头脑中的不洁思想。要消灭战争、消灭迫害、消灭犯 罪,达成一个平等幸福的人类社会,就要清除人类头脑中不干净、不纯洁的思想。而 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伊斯兰精神。”

在1960年代以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少数派,并没有很多的支持者。但进入19 80年代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迅速抬头,出现了伊朗,阿富汗塔利班这样的伊斯兰原教 旨主义国家。被视为恐怖主义分子的本拉登,更是推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埃及等比 较西方化的阿拉伯国家,也受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很大影响。比如埃及最高法院放 弃了1979年制定的男女平等同权的法律,就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回归的一个示例。 从另一方面来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抬头,也与阿拉伯国家的近代化发展,经济 开发失败有密切关系。阿拉伯国家的普通人民看到的是什么?是上涨的物价, 扩大 的贫富差距,无德的商人,阴谋的政治家,败坏的社会风气,掠夺阿拉伯财富的异教徒 ,,,。在这样乌烟瘴气的社会中,一般大众难免产生对社会的怨愤心理,需要寻求一种 精神寄托,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正给了他们精神的解脱。 在1970年代前,阿拉伯

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民族解放战争,是为民族而战;而现在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 斯坦看作是“圣战”,是为神而战。成立于 1960年代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叫做“巴 勒斯坦解放组织”,不叫“巴勒斯坦圣战组织”,而成立于1980年代的阿富汗抵抗组 织叫做“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不叫“阿富汗解放联盟”,也反映了阿拉伯世 界思想思潮的变迁。

泛阿拉伯主义的酿成和泛伊斯兰主义的酿成,既有阿拉伯人的内部原因,也有国 际社会的外部原因。从泛阿拉伯主义到泛伊斯兰主义,表现出当代阿拉伯人对国家和 政府的失望,不得不到神的旗帜下寻求解脱的归属意识。 1950年代到1960年代 ,是革命的年代,不仅中国在进行翻天覆地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大革命,世界各地也 到处是革命的暴风骤雨。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后,革命的风潮也吹遍阿拉伯世 界,封建王制体系的阿拉伯国家政府纷纷垮台,激进的革命党人政府成立。1957年,约 旦政府废除《英约同盟条约》,英军全部撤出约旦。1958年,伊拉克的自由军官组织 发动政变,推翻费萨尔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961年英国保护国科威特独立。 1 962年, 也门自由军官集团发动革命,推翻王制政府,建立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同时在 1962年,阿尔及利亚摆脱法国殖民统治正式独立。

新诞生的阿拉伯革命党政权,多半持激进的民族主义态度,支持埃及总统纳赛尔 提倡的“阿拉伯大义”,即驱逐以色列、恢复巴勒斯坦是阿拉伯国家共同的义务。纳 赛尔本人也曾多次宣言:“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与以色列相比,阿拉伯在人 力物力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只要阿拉伯世界团结一致,消灭以色列并不是不可能的 梦想。那时阿拉伯人在盟主埃及的倡导下,立下消灭以色列的雄心壮志。

1958年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但由于埃及总统纳赛尔 的家长制作风,叙利亚方面感到不快,叙利亚于1961年脱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成 立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叙利亚发动政变,掌握政权。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叙利亚掌权后,采取了比埃及更为激进的反以色列政策,特别是 在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扶持方面,几乎是尽全力而为。

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有近百万巴勒斯坦难民为了躲避战火,暂时逃出巴勒斯坦 。因为以色列拒绝他们返回家园,这些巴勒斯坦难民不得不长期住在巴勒斯坦周边的 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等国边境附近的难民营中。1950年代,革命的风潮也吹 到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难民中开始自发成立各种各样的武装组织。但当时阿拉伯诸国 对巴勒斯坦难民的武装组织并不很重视,没有给予有力的支持,所以巴勒斯坦武装组 织也没有什么令人瞩目的作为。

1963年以后叙利亚开始全力扶持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 964年1月召开的第一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与会各国通过了支持成立巴勒斯坦解 放组织的决议。1964年6 月,以巴勒斯坦难民武装组织中力量最大的“法塔赫”为主 ,正式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4年9月第二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承认巴勒 斯坦解放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式代表。消灭以色列、武力夺还巴勒斯坦,成为巴 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奋斗目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章程中明文规定:“武装斗争是 巴勒斯坦解放的唯一手段。”

巴解组织没有力量正面和以色列决战, 就采用游击战、恐怖主义活动等手法对 以色列进行破坏和骚扰。1965年,叙利亚帮助巴解组织建立以叙利亚为据点的巴勒斯 坦解放军,巴勒斯坦解放军在阿以停战线附近向以色列不断发起小规模游击战,并在 以色列境内制造恐怖主义活动,阿以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深。 1964年9月在埃及 举行第二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会上决定各国共同出资在约旦河上游建立大坝,控 制以色列的水源。大坝工程开工后,以色列出动空军对大坝工地进行轰炸,使大坝工 程无法进行,最后阿方不得不取消此次计划。

1967年5月,纳赛尔总统向联合国提出:撤走联合国在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留驻埃 及西奈半岛的维持和平部队。当时联合国秘书长请纳赛尔再次慎重考虑,当纳赛尔做 出肯定的答复后,5月19日联合国撤走了西奈半岛的维持和平部队。联合国维和部队 的撤退,使埃及失去了保护自己的缓冲力量,埃及和以色列形成直接对峙局面。在革 命热情的冲击下,纳赛尔总统发起了更为激烈的反以色列政策。1967年5月22日,纳赛 尔宣布禁止以色列船只和向以色列运送军火的船只通过蒂朗海峡,试图控制以色列的 海上交通。

尽管阿拉伯方面表现出十分强硬的姿态,但其主要目的是鼓舞阿拉伯世界的反以 色列斗争热情,在外交上压以色列让步妥协,尚未认真制定进攻以色列的计划。当时 阿方也明白自己在军事方面尚没有打败以色列的充足力量,尽管引进了不少苏联武器 ,但飞机主要是米格17,米格19等相对旧式的战机,坦克主要是T34 等苏联淘汰下来的 旧货,在装备质量方面与以色列有较大差距。在训练方面与以色列的差距就更大了。 1966年11月埃及与叙利亚结成军事同盟,后来约旦也加入了军事同盟。但埃及、叙利 亚、约旦三国在统一军事领导方面,存在不少争执,无法达成统一对以色列作战的计 划。

与阿方相比,以色列的备军作战准备要周到得多。以色列在第二次中东战争后, 就制定了对阿拉伯国家定期进行军事打击,防止阿拉伯国家军事力量强大的战略计划 。以色列一方面从美国购买最先进的武器,对军队进行严格训练,另一方面制定周密 的作战计划,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战争的胜利,避免陷入持久战的泥潭。以色列 吸取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中,不经过美国同意就擅自与英法共同作战,最后在美国的压 力下不得不自行撤军的教训,事先向美国提出以色列准备发起先发制人进攻的作战计 划。当时美国正忙于越南战争,与苏联的对抗也处于高潮,以色列打击埃及等越来越 接近苏联的国家,也符合美国的世界战略,所以美国最终没有反对以色列的先发制人 进攻计划。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起突然袭击,首先出动飞机轰炸 阿拉伯国家的机场和雷达站,使阿拉伯国家的大部分飞机在机场被炸毁, 防空能力遭 严重破坏。然后以色列出动地面部队,在短短六天中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的 约旦河西岸、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阿拉伯三国由于没有战争准备,在以色列的突然袭 击下溃不成军,无力进行有效反击,不得不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倡议。1967年6月11日,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在联合国的安排下停火,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不仅摧毁了周边阿拉伯国家的 军事力量,还把占领土地扩大了三倍。但以色列的这些新占领领土,也使以色列与巴

勒斯坦的领土冲突,发展成为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领土冲突,阿以关系进一步 恶化。以色列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从整个大战略来看,以色列的胜利加深了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仇恨,使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和平共处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1967年9月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上,阿拉伯各国一致通过了对以色列的“三不决议 ”,即“不承认以色列、不与以色列交涉、不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

为了解决阿以冲突,联合国于1967 年11月通过242号决议。242号决议主要有两 点:一、以色列从占领地区撤军;二、结束一切交战状态,尊重该地区所有国家的政 治独立和领土完整。阿以双方都接受了242号决议,但却对决议有不同的解释。主要 问题在于对“占领地区”的定义,242号决议中把“占领地区”写为 “OccupiedTer ritories”,没有定冠词“The”,所以以色列解释为从一部分占领地区撤军,而阿拉 伯方面则解释为从所有占领地区撤军, 在后来的阿以和平会谈中,双方也一直为“O ccupiedTerritories”的定义争执不休。

阿拉伯国家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损失是巨大的,军队的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 ,还有40多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新难民。不仅如此,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惨败还 大大影响了阿拉伯国家政府的威信,以及阿拉伯人的民族自尊心,泛阿拉伯主义思潮 急速后退。第三次中东战争停战后,纳赛尔总统宣布他对战败负有责任,提出辞职,但 在埃及国民的强烈要求下留任。1970年9月28日,纳赛尔因心脏病突发逝世,阿拉伯世 界的盟主殒落。此后阿拉伯国家之间再也没有出现过纳赛尔时代团结一致的局面。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各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援助也明显减弱 。1969年,阿拉法特出任巴解主席,此后巴解组织开始进行自己的独立活动。阿拉法 特任主席后,为了引起世人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把巴解的作战目标从单纯对以色 列作战,转向在国际社会制造恐怖主义活动。此后巴解组织制造的劫机、爆炸、无差 别杀人等事件频频发生, 巴解组织开始成为国际上引人注目的焦点话题。

纳赛尔死后,副总统萨达特当选总统。与理想主义的纳赛尔相比,萨达特则是务 实的现实主义者。在纳赛尔时期,因偏重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 调。加之国有制企业中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打击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第三次中东战 争后,埃及经济日益困难。萨达特上台后,对纳赛尔的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政治上放 开**,由一党制改为多党制;经济上由国有化转向鼓励发展私人企业,对西方

国家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理想主义的英雄过后,总要有务实的人为他收拾摊子,萨达 特收拾纳赛尔的摊子,类似于邓小平收拾毛泽东的摊子。

萨达特的最大任务还是打败以色列,恢复阿拉伯国家的自信。在第三次中东战争 后,纳赛尔深感不结盟政策的缺陷,开始倾向苏联,接受苏联的援助,大量引进苏联的 米格21战斗机,T55坦克,萨姆防空导弹等先进武器,还在军队中大量招请苏联顾问,苏 联对埃及的影响力大大加强。纳赛尔死后,萨达特对苏联顾问的傲慢态度有所不满, 一度于1972年7月把在埃及的15000名苏联顾问驱逐回国。

但萨达特的驱逐苏联顾问,也起到了迷惑以色列的效果。以色列看来,没有苏联 的帮助,埃及无法对以色列进行军事攻击,而萨达特驱逐苏联顾问,意味着埃及放弃了

,基督教民兵与叙利亚军之间多次发生武装冲突。

1982年发生了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遭巴解组织恐怖主义分子刺杀事件,恰值1982年 爆发英阿马岛战争,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集中于马岛战争上,以色列乘此时出兵可以 减少世人的注意力。1982 年6月6日,以色列以驻英国大使遭巴解组织刺杀为由,出动 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解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南部。这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 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巴解组织的实力大为减弱,而阿拉伯诸国对巴解组织的支持 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在此情况下,巴解组织不得不谋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8年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做出了无奈的决定,宣布接受联合国1947年分割巴 以的181号决议,成立巴勒斯坦国,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当然反对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 人也不少,人们嘲笑说: “承认了以色列还叫什么解放组织?”阿拉法特宣布承认 以色列10天后,巴解组织的激进派在苏格兰上空制造了泛美客机爆炸案,让阿拉法特 十分难堪。 到 1990年,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大义已是被人遗忘的历史,俄国 、中国等以前支持阿拉伯的国家,也开始对中东问题持旁观态度。就在此时,伊拉克 侯赛因总统出兵吞并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侯赛因重新提起阿拉伯大义:如果以色 列遵照联合国的242号和338号决议,从阿拉伯被占领土上撤军的话,伊拉克就从科威 特撤军。巴勒斯坦人感谢侯赛因,他没有忘记阿拉伯大义,没有忘记巴勒斯坦人。尽 管支持伊拉克使巴解组织陷入国际上的孤立,巴解组织还是宣布支持伊拉克。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1967年联合国 安理会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但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 议。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虽然收回了部分被占领土,但大部分被占 领土仍然控制在以色列手中。1974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重申以色列应遵 从242 号决议,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以色列仍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而伊拉克入侵 科威特,拒不执行联合国的撤军决议,美国就召集多国部队武力执行联合国的决议。 为此阿拉伯人感到不平:“为什么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美国就放任不管? 美国对待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完全是采用双重标准。”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惨败后,巴解组织更陷于孤立无援的地步。此后,巴解组织 不得不依靠美国与以色列谈判,争取巴勒斯坦的“自治”。但美国本来就是亲以色列 的,所以巴解组织在谈判中不得不做出大量让步。巴解组织中的强硬派反对阿拉法特 的过分让步,他们在巴勒斯坦不停制造恐怖主义活动,试图阻碍阿拉法特的巴以和谈 。由于反对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人很多,阿拉法特与以色列达成的协议,往往不能得 到有效执行。

进入二十一世纪,阿拉伯人对前途更加悲观。阿拉伯人明白:阿拉伯要想站起来 ,要想在世界上得到尊重,就必须团结起来。而当前的阿拉伯世界却是一盘散沙,阿拉 伯社会的道德下降,阿拉伯政府的无能,阿拉伯国家间的内斗,都让阿拉伯人感到伤心 和失望。他们怀念1950年代、1960年代阿拉伯人团结一致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另 一种力量抬头了,这就是本拉登为代表的泛伊斯兰主义团体。泛伊斯兰主义成为团结 阿拉伯人的一种新兴力量,阿拉伯人从拉登身上似乎又看到阿拉伯统一的希望。

拉登明白,要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靠现状不行。必须要有一个契机,有一个共同 的危机感,才能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拉登的组织发动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就是 意在制造这样一个契机。拉登当然知道,他挑发了超级大国,美国不会轻易放过他。 布什总统已经说过,一定要抓到拉登,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拉登已经做好死的觉悟。 美国空袭阿富汗之后,新闻中播放的拉登录像讲话,某种意义上就是他最后的遗言。 拉登说:“对于美国人,我有以下进言:我对真主起誓,除非巴勒斯坦人民能够享受 到和平,除非所有的异教军队撤出伊斯兰领土,重还真主安宁,否则美国人将永远不知 和平为何物。”

拉登的讲话让巴勒斯坦人感动,也让很多阿拉伯人感动:拉登重新提起了被人遗 忘的巴勒斯坦问题,重新举起了阿拉伯的大义。如果拉登死了,他是为巴勒斯坦的解 放事业而死,是为阿拉伯世界的统一而死,是为伊斯兰的圣战而死,对于阿拉伯人和伊 斯兰教徒来说,拉登当然是一个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在巴基斯坦,示威游型的人群打 着拉登的画像,高喊:“拉登!乌萨玛!”也是这个原因。

现在阿拉伯人普遍对他们的政府失望和反感,拉登这样的反政府阿拉伯组织层出 不穷,阿拉伯世界又在孕育着一场新的革命。有人说美军进驻沙特阿拉伯,是为了保 护沙特人,引起普通沙特人的愤慨。引用一位沙特反政府人士的话:“美军去沙特阿 拉伯是为了沙特人?笑话!美国去沙特,是为了保护中东的石油,为了保护腐败的沙 特政府而已。”参加“九一一”恐怖主义袭击的多数是沙特人,不少人预测伊斯兰革 命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沙特阿拉伯。

恐怖主义行动古来有之,只要人们心中有仇恨,有愤怒,他们就要报仇,就要泄愤 ,恐怖主义就不会消失。美国要想消灭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就要消灭阿拉伯人对美 国的仇恨。要化解阿拉伯人的仇恨, 就要公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从阿拉伯国家撤军 。关于这点拉登的“进言”没有错。 1987年12月28日,在以色列的占领区加沙地带 ,一辆以色列军用卡车撞死了四名在加沙打工的巴勒斯坦民工,加沙地区1万多名巴勒 斯坦人上街游型抗议。

这种抗议活动对于以色列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以色列启用了其老方法:出动军队 向游型群众开枪,逮捕领头的抗议者,就可把抗议活动镇压下去。但这次以色列的老 方法不灵验了,以色列军队射杀了数名游型抗议者,不但没有起到威吓作用,反而引起 以色列占领区各地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以色列当局逮捕抗议的领袖人物,可是抗议 活动的领袖人物却是越抓越多。此后的三年期间,以色列军队射杀了数千名巴勒斯坦 抗议者,逮捕了数万名巴勒斯坦人,但仍未把抗议活动镇压下去。

抗议活动的主力军是不到20岁的年轻人,他们向以色列军队投掷石块,因此这样 的抗议活动又被称为“投石革命”。在西方记者的电视摄像机前,一位巴勒斯坦少年 拍著胸脯向以色列士兵喊叫:“向这里开枪!”以色列士兵随即开枪,少年倒在血泊 下。但少年的死并没有吓倒他的同伴,更多巴勒斯坦少年站出来拍著胸脯向以色列士 兵喊叫:“向这里开枪!”面对这些不怕死的人,以色列当局感到措手无策。

1987年的“投石革命”开始后,巴勒斯坦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 前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主体是以色列境外的巴勒斯坦难民,此后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

坦人成为抵抗运动的主导。在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人,都是具有合法以色列国籍的 “以色列公民”,这与以色列境外的巴勒斯坦难民完全不同。以色列当局开枪镇压自 己国家的公民,在人权问题上引起世界舆论的批评,迫使以色列不得不考虑让以色列 境内加沙等巴勒斯坦人集聚地区“自治”,以解决日益深刻的国内巴勒斯坦人抗议问 题。这也是后来阿以双方达成巴勒斯坦人“自治”和平协议的重要契机。

进入1990年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处境越来越不利。由于巴解组织在海湾战争 中支持伊拉克,“得罪”了许多阿拉伯国家,科威特当局还将40万在科威特打工的巴 勒斯坦难民驱逐出境。海湾战争后,不少阿拉伯国家完全停止了对巴解组织的经济援 助,使得靠援助过日子的巴解组织陷入极为深刻的财政危机。失去了阿拉伯国家的后 盾支持,巴解组织急剧弱体化,已无力与以色列进行军事对抗,不得不考虑与以色列和 平谈判,放弃绝不与以色列讲和的巴解组织初衷。此后巴解组织的活动基本上纯粹为 了谋求本组织的生存,失去了巴勒斯坦人的普遍支持,成为一个脱离群众的政治团体 。

巴解组织求生存的另一个策略就是与美国改善关系。以前巴解组织拒不承认以 色列,又积极从事恐怖主义活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一直不与巴解组织接触 。当巴解组织暗地里透露出与美国改善关系的意愿时,美国提出三个条件:一、承认 以色列的生存权;二、承认联合国分割巴勒斯坦的决议;三、放弃恐怖主义活动。 巴解组织同意接受美国的三个条件后,巴解组织与美国急速接近,美国答应作为中介 人调解巴解组织与以色列的和平。

在美国的推动下,1991年10月, 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了中东和平会议,会上确立

了以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为核心解决阿以问题的方针。以色列从1967年占领的 阿拉伯国家领土撤军, 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即用“土地换和平”来解决 历史性争端。1993年9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主持下, 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 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举行了历史性会谈,签署了关于巴勒斯坦临时自治的原则宣言 。华盛顿协议签署后,西方媒体纷纷欢呼:中东问题的核心点巴勒斯坦问题,终于走 上了政治解决的道路。

但事实并非新闻媒体报道的那么乐观。以色列和巴解组织本是势不两立的冤家 ,双方之所以能走到一起和平谈判,也是为形势所迫。巴解组织与以色列和谈的目的 ,主要是利用和谈谋求本组织的“生存”,而以色列与巴解组织和谈的目的,主要是利 用巴解组织解决国内巴勒斯坦人的反抗问题。两者各有私心,缺乏对和平的真正诚意 ,因此双方达成的华盛顿协议,完全没有涉及巴勒斯坦问题的四个关键: 一、巴勒斯坦独立问题:巴解组织要求在1947年联合国分割巴勒斯坦的181号决

议框架下,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独立国家。而华盛顿协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 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实行巴勒斯坦人的有限自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只有经济文化方 面的自治权,没有军队,只有治安警察。

二、国境问题:巴解组织要求以联合国分割巴勒斯坦的181号决议为基础,划定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国界。按照181号决议,巴勒斯坦国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但 华盛顿协议规定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范围限于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只占巴勒斯坦 总面积的23%。

三、难民问题:巴解组织要求以联合国242号决议为基础,公正解决难民问题,让 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家园。以色列则拒绝让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家园,提出阿拉伯各国自 行吸收巴勒斯坦难民。最后华盛顿协议对难民问题没有做出决议。

四、耶路撒冷问题:按照联合国181号决议,耶路撒冷为国际共管都市。1949年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约旦占领了耶路撒冷东部,以色列占领西部。但 1967年第三次中 东战争时,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以色列在1980年通过立法,把耶路撒冷规定 为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领土,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并不承认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 。巴解组织要求以色列归还东耶路撒冷,以色列拒绝,最后华盛顿协议对耶路撒冷问 题没有做出决议。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华盛顿协议中, 以色列的兴趣只在境内巴勒斯坦人的自治 方面,而巴解组织做出了极大让步,在巴勒斯坦问题的四个关键点上全面妥协。由于 巴解组织已是一个脱离群众的政治团体,并不能代表巴勒斯坦人的民意,所以华盛顿 协议上巴解组织做出的承诺,并没有被巴勒斯坦人广泛接受。相反不少巴勒斯坦人反 对巴解组织的“卖国协议”,指责巴解组织跪著接受以色列和美国的和平,因此他们 千方百计搞爆炸等“破坏活动”,试图阻止巴解组织和以色列达成“卖国协议”。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巴解组织原是在以色列境外巴勒斯坦难民营中诞生的政 治组织,和以色列境内的以色列国籍巴勒斯坦人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而华盛顿协议 规定的巴勒斯坦人有限自治,并不是以色列境外巴勒斯坦难民的自治,而是以色列境 内以色列籍巴勒斯坦人的自治。按照民主的原则,本应该让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人 自己选举出自己的政府,可是美国却硬要让境外的巴解组织,作为领导巴勒斯坦自治 区的唯一合法政府。对此以色列也多有不满,认为境外出身的巴解组织没有领导境内 巴勒斯坦人的足够威信,应该以境内的巴勒斯坦人为中心成立自治政府。但美国一意 孤行,强压以色列接受巴解组织建立自治政府。

1995年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巴解组织宣布成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后,结果正如以色列所预料,作为外来户的巴解组织根本 控制不了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本指望巴勒斯坦自治区成立后,加沙地带 和约旦河西岸的治安会有所好转,境内巴勒斯坦人反抗会有所减弱。而事实上巴勒斯 坦自治政府成立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治安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日益恶化。巴 勒斯坦的反以情绪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进一步高涨。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的政令形 同虚设,恐怖主义事件层出不穷。以色列不得不违背自治协议,多次出兵巴勒斯坦自 治区,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美国支持巴解组织掌权,不过是因为巴解组织听美国的话 。但美国也应该意识到顽固支持一个没有民意的傀儡政府,对中东和平只会带来负面 影响。

另一方面,以色列国内对和平解决巴勒斯坦的问题也争论不休。鸽派认为巴勒斯 坦问题还有按照“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可能,只要以色列放弃一部分占领土地,允 许巴勒斯坦人自治和成立自己的国家, 以色列就能与巴勒斯坦人以及周边阿拉伯国 家和平共处;而鹰派则认为巴勒斯坦人对犹太人的仇恨已根深蒂固,只能按照“敌我

矛盾”处理,靠武力最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因此鹰派反对“土地换和平”,认为以 色列即使让出土地,也不会换来和平。1995年11月,主张“土地换和平”的以色列首 相拉宾被国内的右翼分子暗杀,以色列的鹰派势力渐占上风。

1995年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后,哈马斯等巴勒斯坦强硬派 势力有了公开活动的场所,而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又控制不了这些组织, 所以在自 治区内巴勒斯坦强硬派的势力急速发展。1996年开始,巴勒斯坦强硬派发起了一种新 型攻势,即自爆型恐怖活动。自爆型恐怖活动不需高精度定时炸弹等先进武器,只要 有不怕死的人,背上简易的炸药包到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拉响炸弹,就可造成重大的 伤亡事件。1996年2月,以色列境内首次发生自爆型恐怖行动,造成数十名以色列平民 死亡。

此后自爆型恐怖行动成为巴勒斯坦抵抗组织的主要战斗方式,巴以冲突又进入一 个新的阶段。由于搞自爆的恐怖主义分子都是以色列国籍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无法 象对付境外巴勒斯坦难民那样简单将他们驱逐出境。从1997年到现在,以色列境内发 生了数十起针对以色列平民的自爆事件,造成数百名以色列人死亡。就在今年,以色 列境内已发生5起自爆恐怖事件:5月18日,以色列一个商业中心的自爆事件造成5人 死亡;6月1日,以色列一个夜间俱乐部的自爆事件造成21 人死亡;8月9日,耶路撒冷 中部的自爆事件造成15人死亡;12月1日,西耶路撒冷的繁华街又发生了两起自爆恐 怖事件,造成25人死亡。

在美国打出反恐怖大旗后,以色列放手出动飞机导弹袭击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报 复。按照美国总统布什的理论:“支持和支援恐怖主义活动的国家和组织,与恐怖主 义分子同罪”。根据这个理论,以色列总理沙龙12月3日宣布:阿拉法特的自治政府 为恐怖主义支援组织,扬言要解散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驱逐阿拉法特。阿拉法特和他 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放任激进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因此在事实上间接支援了恐怖主 义活动。12月4日,记者向美国政府发言人提问:“塔利班的奥马尔和阿拉法特有什 么不同?”美国人感到尴尬。

针对以色列的报复,美国发言人说: “以色列有自卫的权利。”但12月4日的联 合国大会,谴责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政策,并对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6项决议进行了 表决,每项决议都获得了100 多票的压倒性支持,反对的只有以色列和美国等极少数 国家。联合国为什么要谴责以色列?为什么绝大多数国家不同情以色列的反恐怖主 义自卫?这是因为以色列是侵略者。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等地区,是以色列侵占巴 勒斯坦的土地,联合国从没有承认过以色列对这些占领地区的主权,连美国也没有承 认过以色列对占领地区拥有主权。武力侵占别人的土地,必然要得到武力反抗的回报 。在侵占别人的土地上搞“反恐怖主义”,怎么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

纵观几十年来的中东局势,中东和平的最大障碍还是以色列的侵略行为。二战以 后,以色列是世界上最为露骨的侵略国家,对联合国的决议拒不执行,却没有得到过任 何制裁。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大片阿拉伯国家领土,联合国决议 要求以色列从占领地撤军,以色列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在占领区设立移民点,试图使占 领成为既成事实。1997年2月,以色列政府决定在东耶路撒冷的占领区建造3万人的居 民点,明显违反联合国决议和国际法,不仅联合国谴责以色列,连美国的同盟欧洲联盟

也批评以色列的行为“对中东和平造成巨大障碍”。但是没有美国的支持,谁也无法 制裁以色列的侵略行为。

只要看看这些年来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表决,就会明白阿拉伯人为什么仇 恨美国。几十年来,联合国进行过多次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表决,每次表决都得到绝 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而反对的只有美国和以色列等少数国家。美国总是违背世界上大 多数国家的意志,顽固地支持以色列,这样的行为能让阿拉伯人不恨美国吗?按照美 国“支持和支援恐怖主义分子就与恐怖主义分子同罪”的理论,美国支持和支援以色 列,难道不与以色列的侵略同罪吗?

为什么美国会惨遭恐怖主义袭击?“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美国解释说:“伊斯 兰恐怖主义分子反对民主和自由”。但是保卫民主和自由的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 ,却总是无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意,顽固支持以色列的侵略。对于阿拉伯人来说 ,这样的民主和自由他们能不反吗?在阿以冲突中,美国总是违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民意,不讲正义、无原则地站在以色列一方,引起阿拉伯人对美国 强烈的反感和仇恨,这才是导致美国惨遭恐怖主义袭击的根本原因。美国如果不从这 次恐怖主义袭击中吸取教训,尊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意,修改偏袒以色列的中东 政策,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活动就难有结束的一天。

要公平解决中东问题,最大的难题就是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据联合国难民属统计 , 现居住在以色列周边国家难民营中的巴勒斯坦难民,约有370万人。尽管联合国多 次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公平解决难民问题,以色列不但拒绝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家园 ,反而提出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自行吸收处理巴勒斯坦难民,这当然不能被阿拉伯国 家接受。不解决几百万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难民的生存权问题,中东问题就谈不上 解决。然而巴解组织和以色列近来达成的一系列巴以和平协议中,都没有涉及到巴 勒斯坦难民这个最为棘手的问题。现在美国的中东政策是围绕巴解组织为中心的 和平谈判,但阿拉法特为首的巴解组织早已代表不了巴勒斯坦人的民意,以巴解组 织为中心的和谈根本没有多少现实意义,这是美国中东和平政策的最大失误所在。

经过几十年的战争,阿以双方已形成世仇,中东问题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变得越来 越渺茫。有人预测中东将成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的起爆点,这次拉登的凯达组织对美国 的恐怖主义袭击,就来自中东问题的延长线。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弹等大规模 杀伤性武器也越来越容易被制造。现在美国和以色列一方掌握原子弹等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阿拉伯一方没有,所以中东还能维持一定的和平局面。如果将来阿拉伯国家 ,特别是阿拉伯恐怖主义组织掌握了原子弹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们的报复将 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中东问题不解决,不仅美国和以色列, 全世界都会面临战争的危险。现在多数阿 拉伯国家已经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以色列足够的让步 ,让阿拉伯人得到一个“站著的和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压阿拉伯人接受一个“跪 著的和平”。要以色列做出大幅的让步,离开美国的压力又是不现实的。所以美国的 中东政策,将是决定今后中东 “战争与和平”的关键。

也批评以色列的行为“对中东和平造成巨大障碍”。但是没有美国的支持,谁也无法 制裁以色列的侵略行为。

只要看看这些年来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表决,就会明白阿拉伯人为什么仇 恨美国。几十年来,联合国进行过多次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表决,每次表决都得到绝 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而反对的只有美国和以色列等少数国家。美国总是违背世界上大 多数国家的意志,顽固地支持以色列,这样的行为能让阿拉伯人不恨美国吗?按照美 国“支持和支援恐怖主义分子就与恐怖主义分子同罪”的理论,美国支持和支援以色 列,难道不与以色列的侵略同罪吗?

为什么美国会惨遭恐怖主义袭击?“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美国解释说:“伊斯 兰恐怖主义分子反对民主和自由”。但是保卫民主和自由的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 ,却总是无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意,顽固支持以色列的侵略。对于阿拉伯人来说 ,这样的民主和自由他们能不反吗?在阿以冲突中,美国总是违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民意,不讲正义、无原则地站在以色列一方,引起阿拉伯人对美国 强烈的反感和仇恨,这才是导致美国惨遭恐怖主义袭击的根本原因。美国如果不从这 次恐怖主义袭击中吸取教训,尊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意,修改偏袒以色列的中东 政策,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活动就难有结束的一天。

要公平解决中东问题,最大的难题就是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据联合国难民属统计 , 现居住在以色列周边国家难民营中的巴勒斯坦难民,约有370万人。尽管联合国多 次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公平解决难民问题,以色列不但拒绝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家园 ,反而提出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自行吸收处理巴勒斯坦难民,这当然不能被阿拉伯国 家接受。不解决几百万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难民的生存权问题,中东问题就谈不上 解决。然而巴解组织和以色列近来达成的一系列巴以和平协议中,都没有涉及到巴 勒斯坦难民这个最为棘手的问题。现在美国的中东政策是围绕巴解组织为中心的 和平谈判,但阿拉法特为首的巴解组织早已代表不了巴勒斯坦人的民意,以巴解组 织为中心的和谈根本没有多少现实意义,这是美国中东和平政策的最大失误所在。

经过几十年的战争,阿以双方已形成世仇,中东问题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变得越来 越渺茫。有人预测中东将成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的起爆点,这次拉登的凯达组织对美国 的恐怖主义袭击,就来自中东问题的延长线。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弹等大规模 杀伤性武器也越来越容易被制造。现在美国和以色列一方掌握原子弹等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阿拉伯一方没有,所以中东还能维持一定的和平局面。如果将来阿拉伯国家 ,特别是阿拉伯恐怖主义组织掌握了原子弹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们的报复将 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中东问题不解决,不仅美国和以色列, 全世界都会面临战争的危险。现在多数阿 拉伯国家已经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以色列足够的让步 ,让阿拉伯人得到一个“站著的和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压阿拉伯人接受一个“跪 著的和平”。要以色列做出大幅的让步,离开美国的压力又是不现实的。所以美国的 中东政策,将是决定今后中东 “战争与和平”的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eq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