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

更新时间:2023-09-19 17:34: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

(注意:机读题的答案均填涂在答题卡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否则不予评阅)

一、单项选择题(1X1X50=50分。从每一个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把它涂上)(机读题)

1.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

A.所有受压迫阶级的科学理论

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 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3.马克思一生所取得的最伟大的理论成就是创立

A.剩余价值学说 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D.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5.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开放性 D.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6.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反映论与先验论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 第1页 共8页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系统性 B.客观实在性

C.规律性 D.运动性

9.在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劳动 D.语言 10.物质的存在方式是

A. 运动 B. 时间 C. 空间 D. 能量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规律性 B.物质性

C.运动性 D.客观性 12.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15.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坚持了

A.辩证法 B.唯物论 C.决定论 D.非决定论 16.人有能动性,所以人能

A.创造规律 B.消灭规律 C.改变规律 D.认识和利用规律 17.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存在方式是

A.实践 B.劳动 C.生产 D.工作 1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 D.矛盾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 第2页 共8页

19.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A.诡辩论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 D.形而上学孤立观点 20.“盲人摸象”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是

A朴素唯物主义方法 B.形而上学方法 C.辩证法方法 D.唯心主义方法 21.“牵牛牵牛鼻子”的做法,主要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分析的方法

C.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D.抓住主要矛盾的原理

2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这句话体现了

A.矛盾的变动性原理 B.矛盾的系统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23.蝶从“蛹——蝶——蛹”这种生长过程所体现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矛盾运动规律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这段

论述说明我们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 A.一定要扎扎实实做事情 B.一定要有理想和奋斗目标

C.一定要善于把远大目标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 D.一定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5.证否定的实质是

A.自我否定 B.联系 C.发展 D.“扬弃” 26.新旧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

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

2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28.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根本关系是

A.审美关系 B.价值关系 C.认识关系 D.实践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 第3页 共8页

29.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0.我们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对事物不同属性的综合性认识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31.承认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 A.唯心论 B.唯物论

C.辩证论 D.诡辩论 32.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 A.从客观事物的各种联系出发

B.从客观事物的规律出发 C.从客观事物的整体出发

D.从客观事物的全面内容出发

33.恩格斯说:如果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末科学状况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4.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社会基本矛盾

35.最直接、最集中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艺术

C.道德 D. 哲学

36.“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 第4页 共8页

37.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者

C.生产工具 D.劳动对象 38.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

A.所有制关系 B.分配关系

C.交换关系 D.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39.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是人的 A.思维 B.道德

C.劳动 D.社会关系 40.对社会性质和面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家政权 D.思想文化 41.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是

A.政治制度 B.政治设施 C.政治组织 D.国家政权 4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B.劳动资料成本决定的

C.劳动对象成本决定的

D.生产商品所使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3.劳动二重性指的是

A.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D.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4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C.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 45.商品经济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

A.社会分工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生产资料公有制 46.下列属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数列是

A.90C+10V B.80C+20V C.70C+30V D.60C+40V 47.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平均利润 D.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 第5页 共8页

4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A.增加资本总量 B.扩大生产规模 C.提高竞争能力 D.扩大剥削 49.资本主义工资是

A.劳动的价值 B.劳动的价格

C.劳动价值的转化形式 D.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 5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严重不足 B.生产过剩

C.生产绝对过剩 D.生产相对过剩

二、判断题(1X1X20=20分。找到答题卡中相对应的题号,命题正确的把“A”涂上,命题错误的把“B”涂上)(机读题)

51.封建社会内部出现高涨的革命形势也会产生马克思主义。

5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5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54.任何意识在本质上都是对物质的反映。

55.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指世界万物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原的问题。 56.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57.夸大绝对运动,将导致诡辩论。

58.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5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60.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人的活动。

6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62.认识过程是不断反复性和无限发展的。

63.“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64.所有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65.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是偶然性的。

66.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7.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68.资本家由于在市场上购买到了生产资料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6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7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三、作文(选择材料一或者选择材料二,根据材料所叙述的内容自拟题目写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满分为30分。如果你选择了“材料一”,你就在“材料一”后面写上“我选择材料一拟题作文”;如果你两组材料都作了,阅卷老师只评阅和“材料一”相对应的那篇作文。请将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 第6页 共8页

请您注意:

(1)同给定的材料一或材料二没有关系的作文记“0”分;机械抄写材料、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的作文记“0”分。

(2)总体上符合考试要求的作文,够800字,字数给“8”分;每不足100字扣去“1”分。

材料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她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导致的结局:主人公驾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达的目的地场景,而这时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罗伯特?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错误”时,她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那是一株地莓,她曾经生长在艾伦家的园子里。只是别的地莓都能长出又甜又红的果实,唯独这株地莓不会结果,它虽然不会结果,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所以艾伦把它移植到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但就在这种错误中,它却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想到这里,艾伦怦然心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按照传统的技法,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艾伦却把声音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而这不仅能巧妙糅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于是,她把这种“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当86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无法结出果实的地莓,也不要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结合上述资料,以“善于修正错误”为主题自拟题目写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满分为3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 第7页 共8页

材料二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自觉开展和不断深化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必须清醒看到,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诸如: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为切实解决上述重大法治问题,前不久我们党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届四中全会无疑将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法治新风,对建设法治国家产生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影响。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和公民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遵法、用法的法治风尚值得期盼。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将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请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理论,结合上述资料,以“建设法治国家,从我做起!”为主题自拟题目写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满分为3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 第8页 共8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ep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