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2007-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3
更新时间:2023-09-02 18: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选择题
2013年题组
1.(2013·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
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D.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宋明理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解析】①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③朱熹创办私学,书中虽未明确提及,但根人民版教材的“学习思考”得知,他的学说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从而可知他不可能在“官学”培养人才。朱熹曾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场所招徒讲学。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做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晚年回到雅典后兴建了自己的讲习所——“吕克昂”学园。②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法治、提倡耕战,因此他不推崇文化知识,对私学采取简单消灭的办法。《韩非子》的主张,后来被秦王朝接受作为文教法令规定下来,导致焚书坑儒禁绝私学的一场浩劫。由此排除②。
【答案】C
2012年题组
1.(2012·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
治家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材料“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说明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特权、主张社会变革、倡导重农抑商。结合所学可知是法家思想。
【答案】D
2.(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
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
【答案】B
3.(2012·浙江文综卷·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
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全国政权,存在满汉矛盾。作为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家,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答案】B
4.(2012·上海单科卷·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
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
【答案】C项3分,B、D项1分,A项0分
2011年题组
1.(2011·浙江文综·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
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C.①④ B.①③④ D.③④
【解析】因为①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②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③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④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由此判断②③与题意无关
【答案】C
2.(201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 经界既正,分田制
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即“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从材料意思上看,孟子的主张主要解决“田界”即土地问题,并没有涉及到“轻徭薄赋”、“均贫富”、“贵民轻君”等问题故排除A、B 、D三项,故选C项。
【答案】C
3.(2011·福建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
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解析】本题的解题材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意思,即文“以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就犹如早晚四季交替是相辅相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对政教的重要性。“德礼为政教之本”, 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刑罚的本体,排除A。“刑罚为政教之用”,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排除B。“相须而成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排除C。故选D项。
【答案】D
4.(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
想的是(
)
图3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①迎江寺,曾名“古万佛寺”,属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②徽州牌坊群中的贞女坊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内容,符合题意。③涡阳老子庙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属于道家的思想。④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 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这个含义也属于三纲五常的内容。所以②④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故选B。
【答案】B
5.(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
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存天理,灭人欲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解析】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帮故排除A、C、D三项; 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又符合儒家思想。
【答案】B
2010年题组
1.(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解析】这是墨子的话。大体意思是“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之身。”属于墨子的“兼爱”思想。这道题注意不要联系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错选A项。注意儒家所宣扬的“仁爱”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爱,不可能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答案】B
2.(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
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答案】A
3.(2010·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
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C.道家 B.法家 D.墨家
【解析】此题的关键信息有四:在同一地点;发掘时间;青铜器的数量巨大;青铜铭文内容——诸侯战争、土地交换。这些足以排除ACD。
【答案】B
4.(2010·海南单科·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
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A.儒家
C.墨家 B.法家 D.道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阅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繁为攻伐”“实天下之巨害”主张“非攻”为墨家学说,因此选C。
【答案】C
2009年题组
1.(2009·山东基能·42)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
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名言要与书博会的主题相一致,所以选②④。
【答案】D
2.(2009·上海历史·3)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
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题干中①②③是事件的经过,④是对事件的认识、结论,因此属于历史评价的是④。
【答案】D
3.(2009·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 )
A.天行有常
C.礼法并用 B.人性本恶 D.民水君舟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似乎也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
4.(2009·山东基能力·4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
最符合道家思想的( )
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解析】A项是墨家。B项是儒家。C项是法家。 D项是道家老子的话。
【答案】D
5.(2009·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
(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 D.民水君舟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似乎也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
2008年题组
1.(20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42)《三宇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
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
①墨子 ②荀子 ③老子 ④苏格拉底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天生都是恶的,凭后天的教育可以使人弃恶向善;苏格拉底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二人都强调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达到善。
【答案】D
2.(2008·海南单科·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
( )
A.墨翟
C.荀况 B.孟轲 D.韩非
【解析】材料中体现了作者对法治的重视,在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强调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答案】D
3.(2008·上海单科A组·2)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解析】从材料中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主张“法治”来教育和管理人民。因此是法家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4.(2008·重庆文综·15)“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
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举而上之,富而贵之”,是推选他并重用他,使他变得富贵。可以看出是“选贤能,尚贤”的思想,这主要体现了墨家思想。
【答案】A
5.(2008··四川文综·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
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解析】韩非代表的是发家思想,故排除A项。题干中韩非的言论意思是:纵观前朝,把仁的思想作为主要的政治学说的,这个朝代的政治都比较的乱。而仁的思想主要是儒家学说。道家学说认为在政治上要“无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墨家学说认为要“兼爱”、“非攻”和“尚贤”。
【答案】C
2007年题组
1.(2007·广东单科·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D.夷夏关系
【解析】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仁政”,志在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A
二、主观题
1.(2013·江苏单科·21)(12分)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分)
【考点】儒家思想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问据材料信息归结根本:孝弟(悌)也。其余思想主张可从治国理论上归结。第(2)问主要内容据材料二主要从家族、宗族、乡里关系上归结。
【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3分)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分)
2.(2012·北京文综卷·37)(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
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材料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此
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20世纪20年代大
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
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
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
等公共设施。
(2)阅读材料三和图11,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8分)
材料四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
美国图11 南通地理位置示意图
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12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0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第(1)题从道家与儒家思想,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第(2)题以南通为例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第(3)题分析说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第(4)题可以从多角度分析,但要言之有理。
【答案】(1)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2)南海依托江海,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张謇的事业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3)材料表明,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了联邦政
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一切为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
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
(4)示例:
主题: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筒车、水利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
添加的关键词:漕渠
简要阐释: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利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第聂伯河水电站是水利发电的代表之一。
3.(2012·浙江文综卷·24)(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
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 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 置四海之困穷不言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 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倡导维
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7分)
【解析】(1)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思想上,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孔子强调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老子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围寡民的理想社会,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我”,注重道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王夫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
【答案】(1)孔子:仁、礼、中庸;(3分)
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3分)
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2分)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分)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3分) 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3分)
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 分)
(3)康有为。(1分)《孔子改制考》。(2分)翻译《天演论》;(2分)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2分)
4.(2012·天津文综·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可知分别是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历史背景;第(2)题董仲舒强调“大一统”,发展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第
(3)题从材料可看出唐代由于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因而思想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第(4)题从前三题得出结论: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
【答案】(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多元性(兼收并蓄)。
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4)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5.(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
【解析】材料一中民本思想翻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意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大意是:借人民能够得利的事情而使他们得利(这不就是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吗?)。“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大意是:国君选拔人才时,要广泛听取意见。周围的人都说某人是贤才,还不能用他;卿大夫们都说某人是贤才,也还不能用他;举国上下的人都说某人是贤才,然后才可以考察他;考察到他真是一贤良之才,然后才可以提拔他。“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大意是:做君王的人相当于船,庶民百姓相当于河水。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做皇帝的要明白百姓的重要性。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材料中可理解到民本思想强调君民和谐关系,君主应重视人民。政治理想指君主应用贤人,施行仁政。
【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6.(2007·山东文综·29)(35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材料— 登州文会馆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1876年创办的—所教会学校,表3为该校正斋(中学部分)开设的主要课程:
宗教类 中国经学类 自然科学类
代数备旨、圆锥曲线、测绘学、社会科学类及其他 读作诗文、万国通天道溯源 书经、诗经、论
救世之妙 语、礼记、孟子、格物(声、光、电等)、航海法、鉴、二十一史约编、罗马书等 左传、易经等 物理测算、化学、动植物学、微
积分学、天文揭要等
材料二 试办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以四书、五经为体,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注:艺学指算、绘、矿、医、声、先、化、电)为用。”
——安作璋等《齐鲁文化通史》
(2)分析材料—、二,指出两所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共同之处。这类新式学校的创办对山东近代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解析】(1)结合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进行回答;(2)要注意结合材料,要分析概括。
【答案】(1)政治: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封国。经济: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促进了中国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思想: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孙膑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
(2)共同之处:都有中国经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作用: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了山东近代经济的发展。
是非学、富国策等
正在阅读:
【备战2014】2007-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309-02
2017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乡(镇)事业单位招聘人员68人公告01-04
千名名家进校园工程12-28
中国留学概况08-16
关于xx酒店季度、年度优秀员工及优秀管理员评选规定06-09
开盘流程3 - 图文03-07
预埋件施工方案08-05
2011年工作分析与评价模拟题03-05
5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05-1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儒家
- 百家争鸣
- 真题
- 人教
- 必修
- 备战
- 汇编
- 形成
- 思想
- 高考
- 历史
- 2014
- 2007
- 2013
- 信息系统集成及项目实施方案(典型案例)
- 地铁车站暗挖法施工中大管棚施工方案设计
- 下列关于事故应急管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重大事故的应急管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上册 比的应用
- 小学美术赣美版五年级上册第7课《地球,我们的家园》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 No4_Array SPX认证授权_基本配置
- 教师职称晋升个人工作总结
- 露天矿山管理人员试题 (安全生产)
- 员工过失处罚单
- 2012厦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必修课程题目及答案-企业内部控制
- 二级医师查房制度
- 2016-2022年中国硫糖铝市场现状调查与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 xx卫生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
- 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思考
- 合肥市民办学校实用手册
- 城中村改造-都市综合体分析研究与案例借鉴
- 小学生卫生常识 (2)
- 真空灭弧室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辩论赛资料
- 2013版用于立项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甲级资质)审查要求及编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