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更新时间:2024-04-29 23:3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

评定标准

(试行稿)

Jiangsu Rural Highwa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tandards

(Trial Version)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 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七月三十日

前 言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是“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系列成果之一,旨在率先在江苏省建立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科学评定农村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本标准供江苏省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和相关咨询单位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使用。

两年来,编写单位充分吸收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等科研成果,并在总结经验、广泛征求意见、技术论证及大量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完成了《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编制任务。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对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的评定标准、计算方法、检测和评定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及时函告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地锦路9号院,邮编:100095,电话:010-82364024,E-mail:wanghaoyang@roadmaint.com),以便修订时参考。

编审人员: 张立早 胡 萌

编写人员:曹 江 闵剑勇 吴 平 王浩仰 李丽苹 桂 零 谢天舒 王立国

潘宗俊 张 海 钟连通 赵 恒

目 录

1 总则 ............................................................................................................................................. 1 2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标 ..................................................................................................... 2 2.1 评定指标 .............................................................................................................................. 2 2.2 评定单元 .............................................................................................................................. 3 2.3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 3 3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8 4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 ................................................................................................. 9 4.1 检测与调查内容 .................................................................................................................. 9 4.2 检测与调查规定 .................................................................................................................. 9 4.3 检测与调查方法 ................................................................................................................ 10 附录A 公路病害、缺陷定义和判别 ......................................................................................... 12 A.1 沥青路面 ........................................................................................................................... 12 A.2 水泥混凝土路面 ............................................................................................................... 14 A.3 路基 ................................................................................................................................... 17 A.4 桥隧构造物 ....................................................................................................................... 17 A.5 沿线设施 ........................................................................................................................... 18 附录B 调查及汇总表 ................................................................................................................. 19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1 总则

1.0.1 目的

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科学评定农村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制定本标准。 1.0.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农村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状况评定。农村公路中的专用公路可参照使用。 1.0.3 基本要求

客观、及时地反映江苏省农村公路的使用质量,指导养护管理部门和养护单位进行养护作业,发挥农村公路应有的功能作用。 1.0.4 相关标准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除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外,还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现行公路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1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2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标

2.1 评定指标

2.1.1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用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Maintenance Quality Indicator)和相应分项指标表示,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容。评定指标见图2.1.1,各指标值域均为0~100。

图2.1.1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标

图中:

MQI——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aintenance Quality Indicator); PQI——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avement Quality or Performance Index); SCI——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ubgrade Condition Index);

BCI——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Bridge,Tunnel and Culvert Condition Index); TCI——沿线设施技术状况指数(Traffic-facility Condition Index); PCI——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avement Surface Condition Index); RQ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iding Quality Index)。

条文说明

路面车辙和路面抗滑性能为抽样检测指标,宜采用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和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评价,评价方法与标准参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规定执行,但其结果不纳入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计算。

2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2.2 评定单元

2.2.1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以1000m路段长度为基本评定单元,不足1000m以实际长度为评定单位。评定结果明细表样式见附录B表B-6。

2.3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2.3.1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MQI)

1.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包含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容,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按式(2.3.1)计算。

MQI=wPQIPQI+wSCISCI+wBCIBCI+wTCITCI

(2.3.1)

式中:wPQI——PQI在MQI中的权重,按表2.3.1取值;

wSCI——SCI在MQI中的权重,按表2.3.1取值; wBCI——BCI在MQI中的权重,按表2.3.1取值; wTCI——TCI在MQI中的权重,按表2.3.1取值。

表2.3.1 MQI分项指标权重

权重 wPQI wSCI wBCI wTCI 农村公路 0.50 0.15 0.20 0.15 2. MQI及各级分项指标评定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值。

3. 对非整公里的路段,除PQI外,SCI、BCI和TCI三项指标的实际扣分均应换算成整公里值(扣分×基本评定单元长度/实际路段长度)。桥隧构造物评定结果(BCI)计入桥隧构造物所属路段。

4. 存在五类桥梁、五类隧道、危险涵洞的路段,MQI=0。

5. 整条路线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应以该路线包含的所有评定单元的长度为权数,取所有评定单元MQI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该路线的MQI值。

6. 整个公路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应以该公路网包含的所有路线的长度为权数,取所

3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有路线MQI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该路网的MQI值。

7. 一级公路MQI计算时应按上下行分开评定。 2.3.2 路面技术状况评定(PQI)

1. 路面技术状况评定包含路面损坏和平整度两项技术内容,其中沥青路面损坏包括龟裂、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沉陷和拥包六种病害,水泥路面损坏包括破碎板、裂缝、错台、拱起、沉陷、坑洞和接缝料损坏七种病害。

2. 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按式(2.3.2-1)计算。

PQI=wPCIPCI+wRQIRQI

式中:wPCI——PCI在PQI中的权重,按表2.3.2-1取值;

wRQI——RQI在PQI中的权重,按表2.3.2-1取值。

表2.3.2-1 PQI分项指标权重

(2.3.2-1)

路面类型 权重 wPCI 农村公路 0.60 0.40 0.60 0.40 沥青路面 wRQI wPCI 水泥混凝土路面 wRQI 3. 路面损坏用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评定,PCI按式(2.3.2-2)~式(2.3.2-3)计算。

PCI?100?a0CRa1??WiNi

(2.3.2-2)

CR?100?

?A1iiA

(2.3.2-3)

式中:CR——路面裂缝率(Pavement Cracking Ratio),为各种裂缝的折合损坏面积之和

与路面调查面积之百分比(%);

Ai——第i类路面损坏(裂缝类)的面积(m2);

A——调查的路面面积(调查长度与有效路面宽度之积,m2); a0——沥青路面采用12;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12;

4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a1——沥青路面采用0.460;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0.414; i——第i项路面损坏类型;

Ni——调查的路段范围内不同损坏(沥青路面出现坑槽、沉陷和拥包;水泥

路面出现错台、拱起、沉陷、坑洞和接缝料损坏)的个数;

Wi——不同损坏(沥青路面坑槽、沉陷和拥包,水泥路面错台、拱起、沉陷、

坑洞和接缝料损坏)的单位扣分。

表2.3.2-2 沥青路面损坏扣分标准

病害分类 类型(i) 1 损坏名称 龟裂 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 坑槽 沉陷 拥包 计量单位 面积 m2 长度 m (影响宽度:0.2m) 长度 m (影响宽度:0.2m) 个 个 个 单位扣分 裂缝类 2 3 1 根据当量损坏面积比重扣分 0.4分 0.5分 1.0分 变形类 2 3

表2.3.2-3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扣分标准

技术等级 病害分类 类型(i) 损坏名称 计量单位 一、二、三级 单位扣分 1 裂缝类 2 1 2 变形类 3 4 接缝类 1 沉陷 坑洞 接缝料损坏 个 个 个 2.0分 1.0分 0.1分 2.0分 0.3分 0.06分 接缝类扣分上限为10分 裂缝 错台 拱起 破碎板 面积 m2 长度 m (影响宽度:0.6m) 个 个 根据当量损坏面积比重扣分 0.5分 2.0分 四级 单位扣分 根据当量损坏面积比重扣分;裂缝类扣分上限为60分 0.2分 2.0分

5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4. 路面平整度用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评定,按式(2.3.2-4)计算。

RQI=100

1?a0ea1IRI(2.3.2-4)

式中: IRI ——国际平整度指数(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m/km);

a0 ——水泥四级路采用0.0125,沥青路面和水泥其它等级公路采用0.0185; a1 ——水泥四级路采用0.45,沥青路面和水泥其它等级公路采用0.58。

2.3.3 路基技术状况评定(SCI)

路基技术状况用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评定,按式(2.3.3)计算。

SCI=?wi(100-GDiSCI)

i=14(2.3.3)

式中:GDiSCI——第i类路基损坏的总扣分(Global Deduction),最高分值为100,按表2.3.3

的规定计算;

wi——第i类路基损坏的权重,按表2.3.3取值; i——路基损坏类型。

表2.3.3 路基损坏扣分标准

类型 (i) 1 2 3 4 损坏名称 路肩不清洁 边坡坍塌 路基构造物损坏 排水系统淤塞 计量 单位 每50m 处 处 处 单位 扣分 10 10 20 20 权重 (wi) 0.35 0.25 0.20 0.20 备注 每50m扣10分,不足50m以50m计 2.3.4 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评定(BCI)

桥梁、隧道和涵洞技术状况用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BCI)评定,按式(2.3.4)计算。

BCI = min(100 ? GD iBCI )

(2.3.4)

式中:GDiBCI——第i类构造物损坏的总扣分,最高分值为100,按表2.3.4的规定计算;

i——构造物类型(桥梁、隧道或涵洞)。

6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表2.3.4 桥隧构造物扣分标准

类型(i) 项目 技术状况评定等级 一、二 三 1 桥梁 四 五 一 二 2 隧道 三 四 五 好、较好 较差 3 涵洞 差 危险 道 70 100 座 座 70 100 0 10 40 70 100 0 40 采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的评定方法,危险涵洞所属路段的MQI=0 采用《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的评定方法,五类隧道所属路段的MQI=0 计量单位 单位扣分 0 40 采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的评定方法,五类桥梁所属路段的MQI=0 备注

2.3.5 沿线设施技术状况评定(TCI)

沿线设施技术状况用沿线设施技术状况指数(TCI)评定,按式(2.3.5)计算。

TCI=?wi(100-GDiTCI)

i=14(2.3.5)

式中:GDiTCI——第i类设施损坏的总扣分,最高分值为100,按表2.3.5的规定计算;

wi——第i类设施损坏的权重,按表2.3.5取值; i ——设施的损坏类型。

表2.3.5 沿线设施扣分标准

类型(i) 1 2 3 4 损坏名称 安全设施缺损 标志缺损 标线缺损 绿化管护不善 计量单位 处 处 m m 单位扣分 10 10 0.1 0.1 权重(wi) 0.45 0.25 0.20 每10m扣1分,不足10m以10m计 0.10 备注 7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3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3.0.1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按表3.0.1规定的标准确定。

表3.0.1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评定等级 MQI及各级分项指标 优 ≥90 良 ≥80,<90 中 ≥70,<80 次 ≥60,<70 差 <60

3.0.2 以优等、良等路里程占实际评定养护里程的百分比,即“优良路率”作为评定技术状况和养护质量的补充指标。优良路率的计算公式为:

优良路率=?优等路里程(km)??良等路里程(km)×100%

实际评定养护里程(km)8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4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

4.1 检测与调查内容

4.1.1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包括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容。路面检测包括路面损坏、平整度两指标。桥隧构造物调查包括桥梁、隧道和涵洞三类构造物。

4.2 检测与调查规定

4.2.1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以1000m路段为基本检测或调查单元。

4.2.2 采用自动化检测方法检测路面技术状况时,每个检测方向至少检测一个主要行车道。 条文说明

主要行车道是指单车道全幅路面、双车道双向混合行驶的全幅路面、双车道双向分道行驶的上行或下行车道、四车道双向分道行驶的外侧车道、六车道双向分道行驶的中间车道、八车道以上双向分道行驶的中间两个或多个车道。

4.2.3 公路路面为不同路面类型的,应将各自所占面积按相应标准检查计分,然后取各部分得分按照不同路面类型长度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该路段路面得分。 4.2.4 同一位置存在多种路面损坏时,按最严重的一种损坏来记录病害。

4.2.5 在1公里范围内,如设计上没有路肩、排水沟、构造物、桥涵或属于不宜植树地区而形成缺项以及桥涵路段其它项目缺项时,该缺项项目可按满分计列。

4.2.6 当公路因洪水、冻害、飓风等自然灾害而遭到损毁时,为反映真实情况,应如实按标准评定等级,并予以注明。由于施工而开辟的便桥、便道及利用原路进行改建、改善、大修的路段,施工期间原路可暂不评定,但上报路况时需说明。

4.2.7 乡、村道农村公路技术状况的检测与评定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镇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每半年进行一次组织检查评定;县道农村公路技术状况的检测与评定由县(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县公路管理站每季度进行1次。各检测或调查指标及频率见表4.2.7。

9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4.2.8 县(市、区)级交通主管部门每半年对乡村道组织一次复查(或抽查)评定;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部门每半年组织一次所辖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抽检复评;省级公路管理部门每年组织一次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抽检分析。复查或抽查指标及频率见表4.2.7。

表4.2.7 检测与调查频率

乡(镇)人民政府或 检测频率 公路管理部门;县县(市、区)级 检测调查内容 (市、区)级交通主交通主管部门 管部门 乡、村道半年1次普查 对乡、村道 路面损坏(PCI) 县道1季度1次普查 半年1次抽查 路面PQI 路面平整度(RQI) 1年1次普查 路基SCI 桥隧构造物BCI 沿线设施TCI 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部门 半年1次抽查 (以县道为主) 省级公路管理部门 1年1次抽查 (以县道为主) 1年1次抽查(限于县道) 与对应行政等级道路路面损坏调查频率保持一次 采用最新桥梁、隧道、涵洞技术状况评定结果 与对应行政等级道路路面损坏调查频率保持一次 4.3 检测与调查方法

4.3.1 路面损坏状况检测与调查

路面损坏状况检测,宜采用自动化的快速检测方法,条件不具备时,可人工检测。 (1)采用自动化检测时,裂缝类自动化检测设备应满足国标《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GB/T26764-2011)的要求,检测病害包括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水泥路面的破碎板、裂缝,检测指标为裂缝率,检测方法按现行《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规定执行。

沥青路面坑槽、沉陷、拥包,水泥路面错台、拱起、沉陷、坑洞等变形类病害宜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检测,自动化检测辅助判断指标为3m移动方差LPV3和跳车指数BI。

(2)采用人工方法调查时,调查范围应包含所有行车道,按表2.3.2-2和表2.3.2-3规定的损坏类型实地调查。调查及汇总表的式样见附录B(表B-1~表B-2、表B-6、表B-7)。紧急停车带按路肩处理。 4.3.2 路面平整度检测与调查

路面平整度检测,宜采用自动化的快速检测方法,条件不具备时,可人工检测。 (1)采用自动化检测时,应采用断面类激光平整度仪检测,检测指标为目前通用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检测方法按现行《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10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E61-2014)规定执行。

(2)采用人工方法调查时,应通过3m直尺法测得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面不平整度程度,检测方法按现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执行,检测结果需按表4.3.2转化为IRI。

表4.3.2 路面平整度人工评定标准

沥青路

技术等级 RQI 三米直尺(mm) 颠簸程度 优 ≥90 ≤5 无颠簸,行车平稳 良 ≥80,<90 >5,≤ 10 有轻微颠簸,行车尚平稳 中 ≥70,<80 >10,≤ 15 有明显颠簸,行车不平稳 次 ≥60,<70 >15,≤ 18 严重颠簸,行车很不平稳 差 <60 >18 非常颠簸,非常不平稳 一、二、三级水泥路

技术等级 RQI 三米直尺(mm) 颠簸程度 优 ≥90 ≤8 无颠簸,行车平稳 良 ≥80,<90 >8,≤ 12 有轻微颠簸,行车尚平稳 中 ≥70,<80 >12,≤ 15 有明显颠簸,行车不平稳 次 ≥60,<70 >15,≤ 18 严重颠簸,行车很不平稳 差 <60 >18 非常颠簸,非常不平稳

四级水泥路

技术等级 RQI 三米直尺(mm) 颠簸程度 优 ≥90 ≤ 10 无颠簸,行车平稳 良 ≥80,<90 >10,≤ 13 有轻微颠簸,行车尚平稳 中 ≥70,<80 >13,≤ 15 有明显颠簸,行车不平稳 次 ≥60,<70 >15,≤ 18 严重颠簸,行车很不平稳 差 <60 >18 非常颠簸,非常不平稳 4.3.3 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调查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所需要的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数据,应按表2.3.3、表2.3.4和表2.3.5规定的损坏类型实地调查。调查及汇总表的式样见附录B(表B-3~表B-7)。

11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附录A 公路病害、缺陷定义和判别

A.1 沥青路面

A.1.1 龟裂:缝宽3mm以上,且多数缝距10cm以内,面积在lm2以上的块状不规则裂缝。损坏按面积计算。

图1.1 龟裂

A.1.2 纵向裂缝: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的裂缝。损坏按长度(m)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图1.2 纵向裂缝

A.1.3 横向裂缝:与行车方向基本垂直的裂缝。损坏按长度(m)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12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A.5 沿线设施

A.5.1 安全设施缺损:护栏、隔离墩等安全设施有残缺者。

A.5.2 标志缺损:各种交通安全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里程牌、轮廓标、百米标等残缺、位置不当、式样尺寸颜色不规范、不鲜明。

A.5.3 标线缺损:标线(含凸起路标)缺少或损坏,损坏按长度(m)计算。每缺损10m扣1分,累计长度不足10m按10m计算,评定时不考虑车道数量的影响。

A.5.4 绿化管护不善:路树、花草修剪不整齐或修剪过度,抚育不良;病虫害未及时防治;路树影响行车视线。损坏按长度(m)计算,每10m扣1分,累计长度不足10m按10m计算。

18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附录B 调查及汇总表

表B-1 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

路线名称: 调查方向: 调查时间: 调查人员: 起点桩号: 终点桩号: 路段长度: 路面宽度: 1 龟裂 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 坑槽 沉陷 拥包 m2 m m 个 个 个 2 3 4 5 6 7 8 9 10 累计 损坏 影响宽度/单位扣分 — 0.2m 0.2m 0.4分 0.5分 1.0分 折算面积/单项扣分 调查内容 单位 计算方法: 评定结果: CR= % WN= PCI?100?a0CRa1??WiNi ?ii PCI= CR?100? a0 = 12 a1 = 0.460 ?A1iiA 注:折算面积/单项扣分指对于龟裂、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根据其影响宽度计算折算面积,对于坑槽、沉陷和拥包根据其单位扣分计算单项扣分。

19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表B-2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调查表

路线名称: 调查方向: 调查时间: 调查人员: 起点桩号: 终点桩号: 路段长度: 路面宽度: 1 破碎板 裂缝 错台 拱起 沉陷 坑洞 接缝料损坏 评定结果: CR= % ?WiNi= PCI= m2 m 个 个 个 个 个 2 3 4 5 6 7 8 9 10 累计 损坏 影响宽度/ 单位扣分 一、二、三级 — 0.6m 0.5分 2.0分 2.0分 1.0分 0.1分 四级 — 0.6m 0.2分 2.0分 2.0分 0.3分 0.06分 折算 面积/ 单项 扣分 调查 内容 单位 计算方法: PCI?100?a0CRa1??WiNi CR?100? ?A1iiA a0 = 12 a1 = 0.414 注:折算面积/单项扣分指对于破碎板和裂缝根据其影响宽度计算折算面积,对于错台、拱起、沉陷、坑洞和接缝料损坏根据其单位扣分计算单项扣分。

20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表B-3 路基损坏调查表

路线名称: 调查方向: 调查时间: 调查人员: 单位扣分 10 10 20 20 权重 w 0.35 0.25 0.20 0.20 计量单位 每50m处 处 处 起点桩号: 路段长度: 1 2 3 4 5 终点桩号: 路面宽度: 6 计算方法: 7 8 9 10 累计 损坏 调查内容 路肩不清洁 边坡坍塌 路基构造物损坏 排水系统淤塞 评定结果: SCI= SCI??wi(100?GDiSCI)i?14 21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表B-4 桥隧构造物损坏调查表

路线名称: 调查方向: 调查时间: 调查人员: 单位 扣分 0 40 座 四 五 一 二 隧道 三 四 五 好、较好 较差 涵洞 差 危险 评定结果: BCI= 计算方法: BCI = min(100 ? GD iBCI ) 70 100 70 100 0 10 40 70 100 0 40 道 座 计量 单位 起点桩号: 路段长度: 1 2 3 4 终点桩号: 路面宽度: 5 6 7 8 9 10 累计 损坏 项目 技术状况 一、二 三 桥梁 22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表B-5 沿线设施损坏调查表

路线名称: 调查方向: 调查时间: 调查人员: 单位 扣分 10 10 0.1 0.1 评定结果: TCI= 权重 w 0.45 0.25 0.20 0.10 计量单位 处 处 m m 起点桩号: 路段长度: 1 2 3 4 5 终点桩号: 路面宽度: 6 计算方法: 7 8 9 10 累计 损坏 调查内容 安全设施缺损 标志缺损 标线缺损 绿化管护不善 TCI=?wi(100-GDiTCI) i=14

23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表B-6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明细表

路线名称: 技术等级: 路面类型: 年 月 日

路段桩号 长度 (m) MQI 路面 PQI 路面分项指标 PCI RQI 路基 SCI 第

桥隧构 造物 BCI 总

沿线 设施 TCI

24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表B-7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汇总表

填报单位: 年 月 日 指标 公路分类 总计 县道 总体(MQI) 乡道 村道 专用公路 总计 县道 路面(PQI) 乡道 村道 专用公路 总计 县道 路面破损(PCI) 乡道 村道 专用公路 总计 路面平整度(RQI) 县道 乡道 村道 专用公路 总计 县道 路基(SCI) 乡道 村道 专用公路 总计 桥隧构造物(BCI) 县道 乡道 村道 专用公路 总计 县道 沿线设施(TCI) 乡道 村道 专用公路 列养 里程km 评定里程(公里) 合计 优等路 良等路 中等路 次等路 差等路 评定 结果 优良 路率%

25

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试行稿)

本标准用词说明

执行本标准时,对条文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下列写法: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采用“必须”。

2 表示严格,通常情况下均应该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条件许可时应首先这样做的,采用“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这样做的,采用“可”。

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dk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