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新机制

更新时间:2023-12-07 01: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郑风田:如何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新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提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点:第一,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构建的关键是加强工农城乡互动。第二,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必须改变二元户籍制度,让进城农民享受平等的公共品服务。第三,城乡一体化要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让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第四、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该赋予农民集体土地的处臵权、抵押权和转让权。第五,要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就应该破除目前单向的抽水机体系,引导城乡要素的平等双向交流。

新型城镇化如何破题?城乡一体化如何真正实现?土地制度改革怎么推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正式公布,有诸多相关这点。主要包括: 第一,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强调工农、城乡互动。 近年来我国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中来抓,提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通过大量的对农补贴,来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此次十八届三次全会,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调整,三中全会公报概括提出城

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建立新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单纯关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从“以工补农”到“以工促农”,“工农互惠”,把工农并在更平等的地位上来看,城乡关系从“以城带乡”到“城乡一体”,更完成地表述了城乡关系。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业支持工业的需要,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资源迅速向城市集中,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带来诸多问题。其一是二元结构导致资源过分集中在大都市,带来大城市病。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大都,每个都市都有上千万岁的流动人口,城市资源承载出现问题,堵城等都市病难以克服。其二,二元结构过大也导致农村大量空心化出现。不少农村成了386199部队,未来谁来种地成为大问题。其三,二元结构差距过大,农民“相对剥夺感”显化,影响社会稳定。“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或心理感受。这种心理状态或心理感受来自对自身利益损失的判断和评价,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如果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农民“相对剥夺感”显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就有可能导致各种极端行为发生,仇富心理增强,对社会的不信任感也逐渐增强,引发社会动荡,

影响社会稳定。

四位一体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确定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方向。以工促农,就是让工业促进农业发展,为农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带动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实行偏向型的工业发展政策,通过剪刀差为工业的发展打了基础。目前我国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以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以城带乡,应该是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带动农村的发展。工农互惠,就是农业的发展与升级换代,同样也能让工业带来更大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不是单一的工补农问题。城乡一体, 是纠正过分地发展城市导致的乡村衰败,城乡其实是连在一起的,要把二者放在一起来配臵资源,不存在消灭乡村建设城市问题。要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需要中央和地方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将城乡作为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进行规划和整治,大力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公共服务向着城乡均等化的目标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展开。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效果显著。例如,在教育方面,国家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目标,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圆了“读书梦”和“上学梦”。 在社会保障方面,国家建立健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对外出打工农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法律保障,在多个地区进行试点,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推行了“村村通”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沼气池和清洁能源应用普及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农村的生产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二,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必须改变二元户籍制度,让进城农民享受平等的公共品服务。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过去的城镇化被概括为地的城镇化,而缺少人的城镇化,多数农民享受不到平等的城市化待遇。目前统计的52%城镇化是半截子的城镇化,有17%的人口并没有城市户籍,享受不到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服务。未来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以下政策尤其重要:应尽快实行居住证制度,剥离户籍挂钩政策,这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基础制度。 虽然户籍制度的作用在弱化,然而由于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等与户籍紧紧捆绑在一起,让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在享受公民

权利上遭遇了排斥性,户籍不仅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成本,同时也因其所内含的不平等因素使得进城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甚至带来市民化的中断。尤其是大都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每个城市都有上千万的农民工,对此这些地方,户籍制度的改革相对比较困难,但完全可以实行居住证制度,对于那些有稳定工作与收入的农民工,尽快融入与户籍人口的公共品服务差距。其二是应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房体系。如果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一定要有居住场所。而目前农民工在城镇有房比率不到1%, 60%自己租赁,49.8%的农民工住在集体宿舍。农民工由于收入低,租住城中村等“脏、乱、差”地方。如果不解决农民工在城里住房问题,农民工在城市难有安身之所,城镇化就成为一句空话。 其二是应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城镇教育体系。1亿多农民工,4500多万留守儿童。如果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也难以融入城市。目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失学率竟高达9.3%。城镇由于老龄化的加剧,公办学校生源不足,应强制把流动儿童纳入到城市教育体系中去。 其三是解决农民工的医疗社保服务问题。新农合如何让农民工在城镇看病是一个大问题,应该让农民工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

第三,城乡一体化要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让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dg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