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复习要点

更新时间:2023-05-01 08: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兰亭集序》复习要点

一、文言文翻译

1.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________________

【拓展】

(1)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________________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________________

(3)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

(4)退而致.仕________________

【高考链接】

山东)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晏子春秋》)________________

(1)(2016·

上海)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唐代李翱《李文公集》)

(2)(2008·

浙江)会昌初致.仕,卒(《白居易传》)________________

(3)(2008·

四川)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后汉书》)________________

(4)(2006·

北京)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春秋》)________________

(5)(2006·

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________________

【拓展】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________________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 ________________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

【高考链接】

(1)(2017·浙江卷)(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

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____________

江苏)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张岱《家传》) ____________

(2)(2016·

福建)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与王昆绳书》)_____________

(3)(2015·

湖南)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自戒》)________________

(4)(2012·

(5)(2009·

山东)遂与大夫期.十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________________

海南)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新唐书·韦丹传》) __________

(6)(2007·

浙江)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王定国诗集叙》) ________________

(7)(2007·

3.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__

【拓展】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________________

【高考链接】

山东)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管子》) ______

(1)(2011·

天津)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后汉书·邓

(2)(2006·

寇列传》)___________

4.次列坐其次.________________

【拓展】

1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____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________________

(3)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

(4)鳞次.栉比________________

【高考链接】

(1)(2015·

山东)军皆定次.,将乃就舍(《六韬》) ________________

广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明史·卢象昇传》) ________

(2)(2015·

福建)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____

(3)(2011·

5.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________________

【拓展】

(1)号令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________________

(2)失其所与.(《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

(3)蹇叔之子与.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5)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商君书》

(6)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7)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8)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

(9)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史记》

(10)公先与.百姓而藏其兵。《管子》

(11)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二、古代文化常识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

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B.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

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用“癸丑”来纪年,指永和九年。

C.禊,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

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清明时节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D.永和,东晋晋穆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此

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

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E、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

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三、素材开发

一代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陶醉在兰亭宴集的盛况里,陶醉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中。他寄情山水,引出了

“死生”这一人生的重大问题。他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否定了老庄“一

死生”“齐彭殇”的观点,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

2

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他认为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应树

立正确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这对引导我们思考人生,如何看待生死,看待生活中的

悲喜,如何把握人生具有借鉴参照意义。

[精彩运用]

话题一不同标准

一代书圣王羲之,其书法如行云流水般飘逸洒脱,他的《兰亭集序》让人赞不绝口,但

你若以公正规范的楷书来要求他,他怕是不及颜真卿等人啊!

一代诗仙李白,吟得“弄扁舟”的豪放之语,但你若让他创作清丽委婉的描写男女爱情

的诗篇,他怕是要让人大失所望。

如今的摇滚唱将汪峰,唱得了《飞得更高》《勇敢的心》等摇滚名作,但你若让他唱许嵩

的《山水之间》,怕是要遭人吐槽。

正如你无法让莫言去提取青蒿素,屠呦呦也难写《红高粱》,但诺奖对他们的肯定是不能否定的,标准因人而不同。(2016·全国卷《陟罚臧否异同》)

话题二笔墨人生

泼墨如浪豪情,他成就墨染一方的壮举。

雪白的羽毛,振天一飞的雄姿成了他的最爱,他有鹅的坚傲风骨,有鹅的专注之情。他

的字清秀挺拔,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笔底波澜,书中骨筋。他以江河为墨,以高山为笔,

以苍穹为纸,以大地为砚。仿佛吸纳恒星之阳刚与星月的柔芒,他在刚柔并济中舒展侠骨柔

肠;仿佛窃取惊雷之声响与闪电的光亮,他在群星璨烂中初显锋芒。他的专注成就了一代书

法大家,他的勤奋更为后世广为传颂。

挥洒如椽大笔,他书写入木三分的霸气;泼墨如浪豪情,他成就墨染一方的壮举。

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中,放浪形骸之外,他用一枝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

色定格方寸之上,醉卧兰亭,醒叹世事,他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

一代书圣王羲之是修身养性的榜样,展示才能的象征,永垂不朽的丰碑。

狼毫一挥是他生命的舞动,砚纸一展是他艺术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草如龙凤舞动。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

博。兰亭已矣,永不逝去的是《兰亭集序》中最豪迈的一次舞动。

话题三人生价值

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

可抗拒,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

说:“能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

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

命价值的箴言。

【拓展阅读】

1、王羲之,他将瞬间定格为永恒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

不少声名赫赫的圣君贤相,用尽了一辈子的心血、消耗了整整一生的艰辛,换来了自以

为不菲的文治武功,而后人们偏偏很难把他们记起。他们何时走上辉煌的顶点?何时又跌入

3

自掘的深渊?乃至他们的尊姓大名,在“是非成败转头空”的铁律中,都如过眼烟云,留不下什

么痕迹,结果只不过是被无情雨打风吹去。

恰恰相反,在时间的长河中,某些在当时并不起眼的普通士人,却在不经意的瞬间,举

重若轻地完成了不可复制的无双伟业,“无意插柳”,一不小心,将瞬间定格为永恒,真正做到有史必有此业,有史必有斯人。

王羲之偶然书写《兰亭集序》的“永和九年”,谁当皇帝,谁做宰相,发生了什么军国大事,都早已杳如黄鹤,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记起。但这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已经五十一岁的会稽

郡小科长王羲之和当地一群文人雅士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的小型聚会,却被历史铭记下来了。

唯一的原因,就是他这天突来“灵感”,信手书写了一篇324个汉字的短文章。这篇文章就是至今还无人逾越,享有近两千年“第一行书”盛誉,使他当之无愧的一直隐居“书圣”宝座的《兰亭

集序》。

这篇情书并茂的文章历经南北朝的推崇,到了唐代更加是烈火烹油,《兰亭集序》遇到了异代知己李世民。这位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盖世雄主,本来就集文韬武略于一身,而且还对书

法尤其情有独钟。特别对王羲之的字“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不但自己爱不释手,而且还命当时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禇遂良、冯承素等精心临摹,广为推介。从此,该书

的临摹本都被历代帝皇奉为至宝,各朝书家敬若圭臬。

既多情,又敏感,还非常脆弱的文人士子,无法适应由坚实的利益硬件交错组成的社会。

于是,他们便将“纸上谈兵”作为一个“突破口”,让书体承载精神感悟,在挥毫泼墨中尽情宣泄

痛苦,排遣烦恼,寻求自我,安顿灵魂。一种流畅生动、灵动飘逸,有如流水行云的与以往

迥然不同的崭新字体在苦难而又宽松的孕育中呼之欲出。

在这呼之欲出的前夜,一个需要产生巨人的时代也在呼唤,也在等待,也在选择。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4

一个已经有意和无意地做好了各样准备的王羲之应运而生,他几乎是水到渠成的回应了

这一次巨大书法变革的呼唤。时势造就了这位书坛英雄,而接下来英雄又造就和引领以后书

坛的发展趋势。

“闲来临晋帖,兴到读唐诗”。一篇文章,一幅书法,能够长期地成为整整一个朝代的标志性

符号,我们不得不佩服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将瞬间定格为永恒的无穷魅力。

(选自《三湘书画院》院刊《艺术人生》第三期,有删改)

2、美文:字里行间的洒脱

一千七百年的春秋,可以抹灭什么?

可以抹灭肉体的存在,可以抹灭庸俗的记忆,可以抹灭一切物质的载体。但唯一永生的,是他飘扬的灵魂与同样飘扬的毛笔,在洁白的宣纸上,舞出生命的飞逸。

但对他,书法仅仅是精神的承载。一千七百年以后,纵使音容笑貌已然化为尘雾,那篇

惊世骇俗的《兰亭集序》中,依然保存了他所有的自由洒脱。

王羲之,书坛中太阳一样的人物。

他是临沂人,而我的老家也在临沂,算是老乡了吧。但他一定不知道,一千七百年后,

有这样一位他的老乡,心怀着崇敬仰望着他。仰望着他飞扬的笔触,飞扬的字迹,飞扬的灵

魂,飞扬的心。

那年的三月三日,一个惠风和畅的暮春之日。风是多么轻柔,拂动着帽子上长长的飘带

和轻薄的衣襟,波浪般缓缓展动。

那年的三月三日,天朗气清。兰亭是美的,流水是美的,酒觞是美的,人更是美的。这

么多的文人名士来了,有谢安,有孙绰,王羲之更是带着儿子欣然前往。羽觞在弯弯曲曲的

小水道中时停时进,大家在水道旁随意坐下,羽觞停在谁面前,谁便需即兴赋诗一首,否则

罚酒三巨觞。

《兰亭集》就此而成。三十七首诗,篇篇光彩照人。如此美的诗篇怎能不作序?于是,

5

王羲之欣然提起笔,在美酒美景美文的三重催化之下,《兰亭集序》一气呵成。

他写得洒脱,写得无拘无束。所有的兴奋、感慨在这一瞬间喷涌而出,幻作他行云流水

的笔锋游走于宣纸。他是快乐的,否则他眼中的兰亭怎能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晚春的日光透过竹叶之间细细小小的缝隙洒落到宣纸上,伴着他灵动的笔触,闪

闪地跳动。

他忘我地书写着,文思泉涌。右军本就是一个自如的人,曾经如此,现在亦如此。他的

岳父,东晋太尉郗鉴当初派人来王家挑婿,他的几位兄弟都十分紧张拘谨,唯独他,像什么

都没有听见一样,坦然自若地做自己的事,甚至于“袒腹东床”。也正是这种不受羁绊的坦荡,反让他备受青睐,成为了郗鉴的女婿。而他这种不为一切外界因素干扰的自如,在这幅《兰

亭集序》中,得到了最大的彰显。

《兰亭集序》通篇二十多个“之”字,若在其他人手中,如此多的重字岂不要一个模子的翻

写下来?但右军没有。他灵动的思绪不允许笔下有一丝一毫的拘泥,那二十多个“之”字,或舒

展修长,或规矩方正,或小巧玲珑,或随意流畅,一个有一个的形态,一个有一个的个性,

如广阔的原野上绽开的花,虽小,却最引人注目,将原野的辽阔点缀得完美无缺。

东晋的他们,大多已看透官场的污浊,转而投身于对山水风景的喜好。王羲之也是这样

的一个人。他的《兰亭集序》,字里行间都透着山的俊秀、水的柔美、竹的清逸、酒的醇厚、

人的洒脱;而它也确确实实是右军精神的载体。他书写时,天地间已没有了“王羲之”这个干巴

巴的名号,有的只是一个融于自然、忘情舞蹈的灵魂的舞者,用乌亮的毛笔记载下洒脱的舞

步。

几百年后,爱极了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临终时立下遗嘱,让《兰亭集序》作为陪葬,

同他一起埋入昭陵。《兰亭》真迹,就此消失于世。“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陆游的叹息,在隔了这么多个世纪后依然清晰可闻。

6

现在我们所见的,几乎都是唐太宗时期的摹本。但摹本摹得出形状,却无法再去复原曾经那个晴朗的暮春,那个清幽俊美的兰亭,还有那一大群文思敏捷的雅士,来助摹者体验当时右军的心情。而我,又多么想去瞧一眼真迹,摸一摸那柔软的纸上残余的阳光,闻一闻字中散发的墨香,看一看字里行间的洒脱,听一听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右军,在文章中留下的怦然的心跳!

那将会是多么有力、多么自如、多么流畅的鼓点啊!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cze.html

Top